• 关于数字城管的论文 > 图书馆信息
  • 图书馆信息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09-06-02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doc
    文档作者:FtpDown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图书馆信息 2006年第5期 1
    2006年北京市公共图书馆知识竞赛开赛
    2006年10月20日上午,北京市公共图书馆知识竞赛在首都图书馆举办.首都图书馆邓菊英副馆长主持竞赛,市文化局社文处张健副处长出席并致辞.全市22支区县公共图书馆,少儿图书馆代表队,共计66人参加了竞赛.
    此次竞赛旨在检验今年"北京市公共图书馆专家巡回讲演团"巡回演讲培训成果,进一步加强北京市公共图书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竞赛采取笔试的形式,为时两个小时,比赛结果将于11月公布.
    (首都图书馆)
    2 图书馆信息 2006年第5期
    试谈网络环境下的区,县级公共图书馆工作
    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 肖佐刚
    网络资源的丰富,网络用户的增长,网络环境的日益完善,要求区,县级公共图书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尽快完成由网络扩张向网络应用的转变.
    一,网络环境下的挑战与机遇
    1,挑战
    北京市区级公共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曾是读者最多,创收最多的部门之一.但随着"家家有电脑,人人会上网"时代的到来,今天大多已是门可罗雀.面对出版物数量的激增,没有一家图书馆能够入藏出版的全部文献.一个区级图书馆每年入藏图书6000种,期刊800种,即可达到评定一级馆的最高分值,但现今每年的出版物却在10万种,一个区级公共图书馆的馆藏约为9万种,而"超星数字图书"却有30万种.网络正在改变着人们原有的习惯,其趋势是正在部分地取代图书馆的传统职能.
    2,机遇
    网络环境也给图书馆带来了发展机遇.首先,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海量网络资源,可以改变传统图书馆对动态性,消息性信息收集,整理,加工后提供给社会公众的不足;第二,图书馆利用互联网,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全面的,及时的,更人性化的服务;第三,就整个图书馆界而言,区,县级图书馆的特色文献与地方文献,可以成为网络内容的重要来源之一.
    二,网络环境下的文献资源建设
    网络环境要求区,县级公共图书馆从共知,共建,共享资源层面上考虑文献资源建设.要求其充分考虑文献的使用效果,书库容量,出版物巨幅增长的状态,以及图书馆界数字化建设突飞猛进的现状,要求强化"以用为本",把传统文献建设与数字文献建设结合起来.
    图书馆信息 2006年第5期 3
    1,传统文献建设
    区级公共图书馆可在充分利用网络了解出版信息,读者需求,社会热点的前提下,
    适时调整入藏图书的重点,如扩大获奖图书,地方文献,特色文献的入藏量.要保证复本量大的图书,必是利用率高的图书,满足读者需求.网络环境已使区级图书室馆利用权威编目成果的愿望成为现实,区级图书馆应通过加大对首都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书目数据的下载量,来加快文献分编的速度,提高标准化,规范化的水平.
    2,数字文献建设
    数字文献建设可以缓解书库压力,可以促进特色服务与现代化建设.它包括两个内容.一是购入数字资源,二是有选择性对本馆传统文献进行数字化.购入的数字资源,包括各类光盘,及网络数据库.
    在入藏网络数据库上,有些馆采用与数据库公司签约,包年付费的作法,其优点是可以多用户同时使用,其缺点是,如果利用率不高,会有浪费.对区级图书馆来说,可采用购买个人消费卡的形式,用多少,买多少,以最少的投入,占有最多的文献资源.区馆也可联合若干馆,集团采购获取网络数据库,这不仅降低价格,还利于升级,利于向供给商提出优化服务的要求.另外,它还便于向读者宣传,提高使用率,便于有关方面对其使用效果进行评估.
    对传统文献的数字化,区级公共图书馆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有选择的进行.有些馆花费大量的经费对传统文献进行扫描,却不考虑有多少已被他馆数字化,更不考虑能有多少被读者利用的做法是不对的.区级图书馆要树立以需求决定服务,以服务决定资源的理念,要改变过去流行的经费决定资源,资源决定服务的做法.应把传统文献数字化建设的重点,放在地方文献,特色文献上.其理由为:一是地方文献,特别是地方文献中的非正式出版物,常是区级图书馆独有的资源,有较高的收藏与使用价值,而特色文献是在调研基础上确定的,有一定的社会需求;二是地方文献,特色文献的数量不大,投资小,工作量也小,积累一段时间,会有较大收获.
    3,将网络资源有选择的馆藏化
    网络的发展,已使文献的内涵更丰富.网络信息来源广泛,发布自由及时,传播范围广,但也存在着内容庞杂,质量不一,缺乏稳定性,可靠性不强的弱点.它每天在大
    4 图书馆信息 2006年第5期
    量产生,每天也在大量消失.据有关专家统计,大约七天左右时间,就会有一些在今天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数字城管论文  关于数字化城管的论文  城管执法论文  数字化城管管理论文  城管论文  数字化城管论文  数字城管方案  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员  数字城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