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市高考试卷 > 淮安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三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 淮安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三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0-11-01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doc
    文档作者:微软用户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淮安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三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2010.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法家被一些学者称为"专制君主参谋集团",这主要是因为法家
    A.反对贵族政治,主张加强王权 B.反对贵族世袭,主张按军功授爵
    C.反对 "仁政",主张依法治国 D.反对分封制,主张郡县制
    2.在学习汉朝历史后,某学生认为汉朝中央集权比秦朝有了进一步发展,其理由是汉武帝
    A.确立儒家思想为封建统治思想 B.彻底解决地方诸侯对中央的威胁
    C.开始掌握地方行政和财政大权 D.开始建立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统治
    3.王祯《农书》卷二十记载:"其制当选湍流之侧,架木立轴,作二卧轮,用水激转下轮,则上轮所周索,通激轮前旋鼓掉枝(按即曲柄)一例随转.其掉枝所贯行桄因而推挽卧轴左右攀耳以及排前直木,则排随来去,搧冶甚速,过于人力." 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A.春秋 B.西汉 C.东汉 D.北宋
    4. "太平天国为中国的民主革命作了酝酿和准备."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太平天国运动
    A.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B. 提出了《资政新篇》
    C.是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D. 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
    5.有位西方史学家说:"《凡尔赛条约》最终没有中国的签名,他们,中国人,竟拒绝了我们,世界的统治者——西方世界的决定."这主要是因为中国
    A.国际地位的提高 B.与会代表的积极努力
    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D.政府维护主权的强硬政策
    6. 孙中山说:"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伏得住."孙中山这一认识基于
    A.太平运动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7.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主要是为了
    A.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B.为文学革命开辟一条道路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批判封建皇权,倡导新道德
    8.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后至五四运动前夕时代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 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
    C. 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无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D.出现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趋势
    9.1982年,中央电视台首次播出"FOLLOW ME"节目,掀起了全民学英语的热潮.这一"热潮"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高考制度的恢复 B.对外开放的实行 C.经济特区的设立 D.中美关系的改善
    10."村里的事村民管,自己投票选'村官'.拆掉干群之间墙,架起沟通连心桥."这副对联最早应出现在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
    C.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后 D.中共十七届四中会会召开后
    11.宣传画常常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右侧宣传画最有可能张贴于
    A.1949—1952年 B.1953—1957年
    C.1959—1961年 D.1966—1976年
    12.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中指出:"……时至今日,种种条件都对统一有利,可谓万事俱备,任何人都不应当指逆民族的意志,违背历史的潮流."当时有利于统一的条件有①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②"一国两制"方针的推动③大陆安定团结,实行改革开放 ④海峡两岸隔绝状态已被打破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某学生在探索中国现代化进程时绘编制出下列图表,其推论中正确的是
    序号
    史实
    推论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2010年淮安市高考状元  2011淮安市中考试卷  2011年高考试卷及答案  2011高考数学试卷  高考试卷  2011年英语高考试卷  2011高考语文试卷  2011江苏高考数学试卷  2011高考英语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