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制作
江苏省铜山县职业教育中心 徐宗敏
《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第十二条明确指出:“要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发灵活、快速、便捷、广泛和开放的学习途径,促进‘电子学习’(E—LEARNING),提高学习者学习的成效”。 课程信息化、数字化资源建设是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近年来,我校成立了课题组,立足于将信息技术与电子专业课程知识有效地进行整合,对中职电子专业课程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及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建立电子专业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应用到教学中去,加大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中职电子专业课程信息化资源建设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是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景,借助教师与同学的帮助,通过“协作”和“会话”的方式达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引导者。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始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态度和兴趣,学习是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态度和兴趣与新的经验相互作用而发生的,这是一个学生从自身内部建构其自己的理解过程。教学过程就是保证学生亲身体验的独立建构过程。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信息化课程资源中应体现四个特点:一是情景的创设;二是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体现;三是教师作为主导作用的体现;四是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的呈现。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认为:学生自身具有学习的能力,当学习符合学生自身的目的时才会有意义。当学生负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时,就会促进学习;涉及学习者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深刻的学习。同伴学习和小组学习,可促进学习。
以人本主义理论为指导,信息化的课程资源建设应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设计;二是学习动机的激发;三是学习主动性的调动。
3.教学设计基本理论
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问题和要求,确定解决他们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并对教学结果做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以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其目的是优化教学效果。
基于信息化课程资源的课堂教学设计,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一要强调教与学的结合;二要重视学习环境的设计,包括情景创设的设计、协作学习的设计、信息化资源的设计;三要重视教学过程的动态设计;四要重视可操作性。
二、中职电子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路流程
中职电子专业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总的建设思路,如图1所示。
建 设 思 路
信息化资源管理
系统的开发
信息化资源数据
系统的开发
信息化资源支持
系统的配置
信息化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由资源管理系统实现对教学资源库中的各类资源进行管理,并保证内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一系统应具备资源上传、下载、审核、查询、删除等功能。
信息化资源数据系统的开发:这是教学资源库的核心。分三层:最底层是媒体素材库、索引库;中间层是积件库、课件库、题库、电子图书库及相应的索引库;上层是网络课程库及索引库。
信息化资源支持系统的配置:支持系统是指教学资源库能够正常运行的系统环境,它包括硬件支持和软件支持。主要是对系统的维护,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及对并发访问的支持。
整个信息化资源建设的体系,应针对电子专业的特定岗位,从职业所需要的技能要求出发,同时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在资源建设中,应具有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等四个特征。
制作电子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应遵循以下基本的流程,如图2所示。
确定开发
工具和方法
搜集资料
设 计
流程图
制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