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厚煤层复合顶板的锚网支护设计与施工
王永祥_ 韩恒梅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_ 河南_ 平顶山_ 467000
摘要:论文介绍了平煤集团大庄矿部分采面软厚煤层复合顶板的分布情况、力学特征、对掘进与采煤的影响、采取的技术措施和施工工艺,并对其实际效果进行了经济技术评价。
关键词:复合顶板、沿顶掘进、锚网支护
1 概况
平煤集团大庄矿是设计年产量为120万吨的大型矿井,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巷道是沿煤层顶板掘进:根据大庄矿目前己揭露的23171、23151、23011采面煤层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软弱、破碎煤层(厚6米左右)顶板存在0.8-1.4m泥岩伪顶,0.8-3m砂质泥岩直接顶,该砂质泥岩抗压强度在12-30MPa之间,有时其上存在着1.2-2.4m的灰质泥岩,且裂隙发育,极易冒落,是典型的软弱煤层+复合顶板结构。
生产过程中,复合顶板易受震动造成顶板的脱层冒落,进而引起巷道两帮煤体跨落,导致巷道支护破坏及冒顶现象发生,造成生产上的被动,这是矿井煤巷掘进支护选型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
根据大庄矿己组煤层开采情况判定,该类顶板在大庄矿主采采区己三、己四采区均有广泛的分布,生产中通过对该类顶板岩性的分析研究,确定其力学性质,采取一系列的相应巷道支护措施,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技术效果。
2_ 复合顶板的破坏机理及对策
2.1顶板的力学特征及破坏机理
该类顶板的最大特点是顶板相邻岩层性质、强度变化明显,差别很大,岩层间粘结性差,极易脱层冒落,受地质构造影响,易解离成块状碎体,巷道两帮煤体软弱,受震动易破碎跨落。巷道沿煤层掘进或采面推进放顶前的过程中因顶板岩石强度低,爆破受震动后的暴露顶板易松动跨落;或支护不及时,造成顶板松动岩层位移量大,顶板整体下沉,甚至顶板离层发生冒顶事故,造成支护失败或顶板跨落现象(见图1)。与此同时,即使顶板支护完好,两帮煤体支护不适,造成煤体松动破坏,增大顶板岩石梁长度,导致顶板梁断裂,造成顶板支护破坏,巷道支护失败(见图2)。
图1_ 因岩石脱层导致直接顶梁断、老顶下沉示意图
图2_ 因煤体松动、片帮导致顶梁折断、下沉示意图
2.2 支护原则及对策
(1)顶板岩石与两帮煤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二者相互联系,唇齿相依,其一处支护破坏,则造成巷道整体支护的破坏;
(2)减少巷道围岩圈松动数值,能否将松动圈控制在直接顶范围之内,即尽量减少或消除老顶下沉位移压力对支护的影响,使直接顶梁仅仅承受自身的重力是锚杆支护能否成功的关键。
(3)根据围岩松动圈理论,巷道掘进后的松动圈的碎涨变形是围岩破坏的主要原因。应充分发挥围岩自身的支撑作用,使破坏松动的岩层重新固结成一整体,是合理的支护形式。
(4)针对不同的顶板岩性,围岩状态,及时调整支护方案及参数以实现支护的最优适应性选择。
2.3 支护形式的选择
根据以上支护原则,针对大庄矿己组软厚煤层复合顶板的特性及受力后顶板的变化情况:①破碎顶板(其解离及缝距小于0.6m,小于一般锚杆间距)。②该类顶板岩石缝距小,缝数多,岩石间摩擦力小,巷道掘进后若支护不及时,则极易出现碎岩块自主掉落。
为此设计支护时,应考虑:①该类岩石顶板的支护应将巷道顶岩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按照围岩松动圈及组合拱理论,选择锚杆支护参数,布置锚杆,最好配合W形护顶钢带、金属网联合支护,形成一个支护整体。②增加锚杆长度,使锚杆尽量深入锚固到直接顶或老顶里面去,支护应力尽量向深部岩体传递,增加支护整体的完整性。具体支护参数见表1(以23041风、机巷为例)。
表1_ 23041采面支护参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