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重点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调研报告
当前全球经济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科技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革命性突破.在高新技术领域,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加快部署,制定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举措,如美国的重振制造业政策框架,欧盟的2020战略,日本的未来开拓战略,英国的低碳转型计划等,推动新能源,信息,生物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从国内来看,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我国经济结构问题的严峻性更加凸显.面对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竞争和国际市场变化的新趋势,面对国内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和需求结构升级的新形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成为我国顺应世界经济大变革大调整趋势,着眼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与此同时,危机时期和市场低迷时期也是优胜劣汰,调整提高的时机,是实现技术突破,组织创新,产业再造的时机.因此,大力促进重点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化,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好落实国家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部署,以及促进全国各地区产业互补融合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上海正处于加快落实"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推进城市转型的关键阶段,为了落实国家战略,2009年5月起部署启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进工作,将其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力抓手,作为与兄弟省市实现产业互补共赢发展的具体措施,作为与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相协调,增强产业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载体.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关于2010年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要求,30位上海市选举产生的全国人大代表组成专题调研小组,在今年7月至9月间,围绕促进重点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化这一专题,通过"听,看,访,谈,研 "等多种形式开展深入,广泛的调研,听取了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的相关情况汇报,考察了位于花园坊节能产业园的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展,召开了有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座谈会,实地考察了高新技术产业化成果在上海世博会园区的应用,调研了临港重大装备产业基地,杨浦知识创新区等,并赴浙江省杭州市实地考察了阿里巴巴集团,中南卡通集团等并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专题调研小组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以上海市为样本剖析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进情况,梳理了目前遇到的主要瓶颈问题,并从国家层面就下一步促进重点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提出了有关意见和建议,形成本专题调研报告.
一,上海市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展情况
全市有关部门和区县,开发区创造保障条件,创新主体积极努力,在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业,先进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业,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9个领域,聚焦重点项目,聚焦产业基地,聚焦政策突破,高新技术产业化战略初见成效.2009年9个重点领域新增投资400亿元以上;新增产业规模900多亿元,达到7365亿元,比上年增长13%,高于全市工业产值增速近10个百分点.主要特点是:
一是全市上下形成合力.市级层面成立了上海市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及办公室.组建了市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中心,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领域牵头推进.各区县以及园区,产业化基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战场;各种所有制企业加大创新力度,发挥主力军作用.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展,共350家企业展出了400多项创新成果,反映了一年来各重点领域取得的进展.
二是重点领域发展速度快于预期.如新能源加速发展,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可提前两年达到规划的1GW产能;风电实现了2MW路上风机的规模化生产,今年产量比上年增长3至4倍,并实现了3.6MW海上风机下线安装.又如电子信息制造业领域,上海激光投影显示领域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基础,在国内具有领先优势,经过2到3年培育,可形成上百亿元产业规模,确立激光显示产业链整体竞争优势.
三是重大项目接连取得突破.上海承担了大型客机,海洋工程装备,核电,"核高基"等领域的国家战略项目任务.如大型客机的研发中心,总装中心,客服中心等"三大中心"相继启动建设,商用飞机发动机设计研发中心已奠基,航电项目签署了合作协议.国内首座3000名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已完成总装出坞,年内交付使用,12缆深水物探船开工建造.核电大锻件,主泵,690U型管等先后取得突破.集成电路领域"909升级改造项目"启动,重点企业设计能力突破45纳米.
四是新兴领域示范力度加大.上海的新能源汽车,新一代通信技术等研发走在全国前列,并始终致力于推动新兴产业的示范应用,特别是世博会的举办创造了难得机遇.如世博园区近1500多辆新能源汽车,成为国际上新能源汽车"种类最全,数量最多,规模最大,负荷最强"的示范运行,为应用推广积累了经验;又如全球首个TD-LTE宽带移动通信规模演示网,为争取成为第四代国际标准,取得国内外市场突破创造了条件;还有智能电网,物联网,新型显示,云计算等大批创新成果得到示范应用,对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和形成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