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课系统及论文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生培养方案与选课doc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生培养方案与选课doc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0-09-01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6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doc
    文档作者:雨林木风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博士,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课程部分)制定介绍
    博士,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对研究生培养的每个阶段都能起到指导作用,是研究生教学,实践,调研,选题,论文撰写各项工作安排的依据.
    研究生新生人学后,导师要根据研究生的具体情况,确定该生的研究方向,并针对该生的课程学习,文献阅读,开题报告,课题研究,撰写学位论文直至完成论文答辩等阶段性任务,依照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制定的培养方案要求,师生共同制订出研究生个人的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应以达到学科,专业培养目标为原则,体现因材施教.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授工学学位)
    1)培养目标
    1,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
    2,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求实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
    3,可胜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工作以及科技管理工作.
    4,合格者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2)学习年限
    硕士生实行以两年为基础的弹性制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
    3)学分要求与分配一览表
    总学分要求≥34学分,其中学位要求课程学分要求≥22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2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
    总学分
    ≥34学分




    理工医≥22学分
    校级公共课程≥6学分(一外2学分,自然辩证法2学分,科社1学分,人文类或理工类或其它类1学分)
    学科(专业)要求课程≥16学分(含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14学分,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
    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12学分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
    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1学分
    学位论文10学分
    说明: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本科生要补修2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若有高级程序设计员,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合格证书,计算机专业辅修证书,计算机双学位证书或在大学本科期间选修5门以上计算机专业课程且成绩合格者,可凭原件(交复印件)办理免修手续.不符合免修条件的硕士生,需要在读硕期间参加高程或计算机等级三级考试,并拿到合格证书.否则,视为未完成培养计划,不得参加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4),课程选课
    按照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制定的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选择其中的一些课程学习,以达到课程学分要求.
    1,公共必修课程: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第一外国语(英语),人文类或理工类或其它类.
    2,本学科专业要求的课程(可选):随机过程,矩阵论,计算的基本理论,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现代计算机网络,并行处理,并行程序设计,多核操作系统实践,数据压缩,模式识别,分布式系统与中间件,移动网络与普适计算,知识发现与数据开采,网络安全,计算机系统分析与性能评价,流媒体技术,计算智能,软件测试理论与技术,可信计算,……等等.
    3,研究环节: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学位论文.
    5),培养过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执行学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相关规定.
    2,每位研究生至少阅读与论文课题相关的外文文献10篇以上,国内文献20篇以上,并提交综述报告.
    3,加强论文开题审查.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河北农大选课系统  河南大学选课系统  红河学院选课系统  河大选课系统  安徽大学选课系统  南开大学选课系统  上海大学选课系统  湘潭大学体育选课系统  武汉大学选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