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_ 概论
1、 名词解释
数据表示__ 2.数据处理__ 3.数据__ 4.数据元素_ 5.逻辑关系_ 6.逻辑结构7.结构
8.运算__ 9.基本运算__ 10.存储结构__ 11.顺序存储结构__ 12.链式存储结构
13.索引存储结构 _ 14.散列存储结构 _ 15.算法_ 16.运行终止的程序可执行部分
17.伪语言算法 18.非形式算法 19.时空性能 20.时间复杂性 21.数据结构
二、填空题
1.计算机专业人员必须完成的两项基本任务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数据在计算机存储器中的存在形式称为_________。
3.概括地说,数据结构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 数据的__________、定义在_________、数据的__________的实现。此外,该课程还要考虑各种结构和实现方法的__________。
4.由一种__________结构和一组__________构成的整体是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模型,这种数学模型的建立、选择和实现是数据结构的核心问题。
5.存储结构是逻辑结构的__________实现。
6.数据表示任务是逐步完成的,即数据表示形式的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数据处理任务也是逐步完成的,即转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数据结构的观点看,通常所说的"数据"应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即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根据需要,数据元素又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
10.在有些场合下,数据项又称为__________或__________,它是数据的不可分割的最小标识单位。
11.从某种意义上说,数据、数据元素和数据项实际反映了数据组织的三个层次,数据
可由若干个__________构成,数据元素可由若干个__________构成。
12.根据数据元素之间关系的不同特性,通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类基本逻辑结构,它们反映了四类基本的数据组织形式。
13.根据操作的效果,可将运算分成以下两种基本类型:
①__________型运算,其操作改变了原逻辑结构的“值”,如结点个数、某些结点的内容等;
②__________型运算,其操作不改变原逻辑结构,只从中提取某些信息作为运算的结果。
14.将以某种逻辑结构S为操作对象的运算称为“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
15.一般地,可能存在同一逻辑结构S上的两个运算A和B,A的实现需要或可以利用B,而B的实现不需要利用A。在这种情况下,称A可以“__________”为B。
16.存储实现的基本目标是建立数据的__________。
17.一般地,一个存储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主要部分。
18.通常,存储结点之间可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关联方式,称为四种基本存储方式。
19.可用任何一种存储方式所规定的存储结点之间的关联方式来间接表达给定逻辑
结构S中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由此得到的存储结构,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
20.一个运算的实现是指一个完成该运算功能的__________。运算实现的核心是处
理步骤的规定,即___________。
21.任何算法都必须用某种语言加以描述。根据描述算法的语言的不同,可将算法分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22.数据结构课程着重评论算法的___________,又称为“___________”。
23.通常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方面评价算法的(包括程序)的质量。
24.一个算法的时空性能是指该算法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者是算法包含的___________,后者是算法需要的___________。
25.通常采用下述办法来估算求解某类问题的各个算法在给定输入下的计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