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门类(二级类):工学(电气信息类)
2010年国家级教学团队推荐表
(本科)
团队名称:
光电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团队带头人:
姜会林
所在院校:
长春理工大学
推荐部门:
吉林省教育厅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
二〇一〇年一月
填 表 说 明
1. 本表用钢笔填写,也可直接打印,不要以剪贴代填.字迹要求清楚,工整.
2. 推荐表由推荐部门通知拟推荐的教学团队填写.所填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如发现虚假信息,将取消该团队参评国家级教学团队的资格.
3. 表格中所涉及的项目,奖励,教材,截止时间是2009年12月31日.
4. 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
5. 各级单位意见务必加盖公章,否则推荐无效.
一,团队基本情况简介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团队以光电信息工程专业为建设平台,本专业是国内同类专业历史最长的专业之一,1958建校时就设立的光学仪器专业,学校创始人,两院院士王大珩教授亲自为本专业学生授课.2003年更名为光电信息工程专业.
"光电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团队"是以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系为建设单位,以"光学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和指导,团队由32名专职教师组成,承担着光电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信息对抗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五个专业的"应用光学","物理光学","仪器光学"等16门光学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工作,同时,承担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教材建设和实践教学等工作.团队负责的"光电信息工程专业"2007年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应用光学"课程2007年批准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光电工程实验教学中心"2009年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8年被评为吉林省省级教学团队.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吉林省教学成果奖5项.
1.人员组成和结构
团队由28名教师,3名实验人员和1名专职教学管理人员所组成.在教师队伍中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1人,委员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团队中博士生导师8人(占25%),教授12人(占37.5%),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副研究员)5人,占15.6%.博士学位获得者14人(占43.8%),在读博士8人(占25%),35岁以下15人(占47%).其中,12人有海外留学或进修培训经历.
团队负责人姜会林教授,四十年来一直坚持耕耘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讲"应用光学", "仪器光学","光学整体设计","空间光电技术","光电信息技术前沿科学知识讲座"等课程;近五年指导青年教师10名,指导本科生,硕士生,博士和博士后60余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各1项.还是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央直接掌握和管理的高级专家,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的"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吉林省高级专家,优秀教育工作者,特等劳动模范及长春知名教授等.此外,还担任教育部武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光电测控与光信息传输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实验室主任,国家"973"计划专家组成员,总装备部光电火控专业组成员,国家"863"计划航天航空领域专家委员会顾问,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兵工学会副理事长.
姜会林教授"十五"以来,完成国家及省部科研课题和教学研究课题25项,目前正在主持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装备部"11.5"计划,国防科工委"11.5"计划等科研课题6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申请发明专利38项,授权16项,实用新型1项.公开出版学术与教学方面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和教改论文180余篇,被国际四大检索系统收录80余篇.
团队重要成员吉林省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王文生教授,多年来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其负责的"应用光学"课程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团队成员邸旭教授,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教育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教学分指导委员会委员,2005年被授予长春市师德标兵.
除了本校32名专职教师之外,还有中科院院士王家骐研究员等6名国内兼职教师和美国亚利桑那光学科学中心主任吉姆.怀特教授等4名国外兼职教师.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