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一认5教学反思 > 平均数教学反思
  • 平均数教学反思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08-06-01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doc
    文档作者:User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平均数》教学反思
    山观实验小学 姚海平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新教材注重了学生在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平均数的本质内涵,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基于以上认识,我在设计中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它的价值.这节课我注重了以下二个方面:
    一,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引入概念,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整节课以"奥运"这一主线贯穿全课的始终.首先,我利用"中国奥委会招聘小记者,必须通过三道测试题"这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导入主题;其次,在学生理解平均数意义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你对"刘翔几次110米跨栏比赛的平均时间是13秒15"的理解;最后,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体育比赛中的实际问题,突出了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以及应用价值.整节课的设计巧妙,自然地利用具体情境将数学知识融会贯通,既注意知识间的环环相扣,逐步深化,又注重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及时指导,提高了教与学的有效性.并且结合姚明,郭晶晶等奥运冠军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首先我对书上的例题进行了改进,分层次进行教学.第一个层次(2男2女套圈),在人数相等的情况下如何比较男生女生谁套得准一些 得出了人数相等比套中的总个数的结论;第二个层次(2男3女套圈),在套中总个数相等的情况下如何比较男生女生谁套得准一些 得出了套中总个数相等比人数的结论;第三个层次(4男5女),在人数不相等和套中的总个数也不相等的情况下如何比较男生女生谁套得准一些 在学生的讨论中,在认知冲突下,认识到比较人数或套中的总个数有局限性,从而感受平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产生了学习"平均数"的需求.我认为教学只有组织了这个过程,学生对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以及作用才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也才能在面临相类似问题时,能自主地想到用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去进行比较和分析.
    求平均数的方法一种是先合再分,一种是移多补少.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学生中有一部分已经知道用移多补少或用先合再分的方法找出平均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找到求平均数的方法.学生虽然求出了平均数,但概念也是非常模糊的,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很多人对平均数的含义不理解.我通过提问:这里的平均数"7"真的是每个男生套中7个吗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并且设计了一些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感受了平均数的区间,这样学生对于"平均数"的表象就逐渐清晰了起来.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认数1——5的教学反思  一上认一认3教学反思  认数教学反思  认位置教学反思  认一认3教学反思  认一认2教学反思  认一认4教学反思  认一认1教学反思  认一认5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