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造价工程协会 > 2006-2008年小水电代燃料
  • 2006-2008年小水电代燃料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09-09-01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2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doc
    文档作者:wangjia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2006-2008年小水电代燃料
    生态保护工程规划
    前 言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护生态环境,解决农民燃料,改善农民生活和长远致富的问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2001年,水利部组织开展了全国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规划的编制工作2002年10月,《全国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规划》通过了水利部审查,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该规划进行了评估.经过评估委员会专家的充分研究,反复论证,认为该规划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测算资料翔实,依据充分,符合实际;规划范围合适,建设规模和布局合理;措施有力,方案可行.
    2001年温家宝总理指示:"进一步搞好治水办电,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2003年中共中央3号文件要求"启动小水电代燃料试点".2003年底全国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工程正式启动,列入试点建设项目26个,涉及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山西5个省(区)的26个县(市),22万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有关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小水电代燃料试点进展顺利,取得了显著成效和宝贵经验.试点项目区有20多万山区农民实现了小水电代燃料,巩固退耕还林面积30万亩,保护森林面积156万亩,小水电代燃料电价为0.17~0.3元/千瓦时,农民非常高兴.试点探索了一条"政府扶持,企业运作,农民参与,低价供电,保护生态,改善生活"的路子和有效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得到了群众,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赞扬,被誉为"点燃大山希望"的德政工程.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小水电代燃料试点总结报告上批示"经验宝贵,印发各地参考".曾培炎副总理,回良玉副总理都作出了重要批示.回良玉副总理多次批示"小水电代燃料工程是一件一举多得的事,能够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赢","是山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应总结经验,扩大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的建设规模和实施范围".2005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要求"扩大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规模和实施范围".《国务院2005年工作要点》要求"加快发展小水电代燃料".国务院《今明两年能源工作要点》要求"积极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2006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要求"扩大小水电代燃料试点规模".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历史任务.试点实践表明,小水电代燃料不仅是解决农民烧柴,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解决山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有效措施.小水电代燃料解除了农民砍柴烧柴的辛苦,减轻了农民负担,解放了被砍柴烧柴束缚的农村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带动了改厨,改厕,改电,改水,改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激发了农民奔小康的热情,调动了农民自己动手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改善了村风村容村貌.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根据《全国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规划》提出的在全国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新疆建设兵团的886个县范围内,用18年时间,逐步地长期稳定地解决1.04亿农村居民生活燃料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结合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建设情况,我们编制了2006—2008年全国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规划,根据中央投资的可能性,从2006年开始,在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81个项目区开展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使更多的森林植被得到保护,让更多的农民早日受益.
    第一章 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
    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节 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巩固重大生态建设成果,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战略举措
    长期以来,我国绝大多数山区农民祖祖辈辈靠烧柴做饭取暖,砍掉了大量林木.据统计,国务院批准全国"十五"期间森林采伐限额每年为2.23亿立方米,其中农民烧柴限额为0.64亿立方米,与当前农村居民生活实际薪柴用量2.28亿立方米差异甚大.不从源头上解决农民燃料,增加农民收入,就难以巩固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成果.2003年开展的小水电代燃料试点,每年减少烧柴消耗16万吨,巩固退耕还林面积30万亩,保护森林面积156万亩,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7万吨,同时还减少了大量二氧化硫,烟尘等污染物排放.实践证明,在小水电资源丰富的地区,实施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可长期稳定地解决规划区内农村居民生活燃料,从源头上,根本上控制砍树烧柴这一消耗森林资源,破坏生态的行为,减少农民烧柴消耗,巩固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大生态建设成果,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等污染物排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四川省造价工程师协会  四川省造价协会  四川省工程造价信息网  四川省造价信息工程网  四川省建设工程造价网  四川省工程造价总站  四川省工程造价网  四川省工程造价管理站  四川省公路工程造价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