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腾飞近现代史10 > 强化常规教学与有效备考
  • 强化常规教学与有效备考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0-04-01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2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doc
    文档作者:kyzx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强化常规教学与有效备考
    ——东莞市2010年中考历史备考会上的讲话
    祝小领

    一,现状
    很多老师抱怨历史是副科,学生,家长,学校不重视(排课都是边角料,镇守边疆的).于是我们历史老师自己感觉没地位,上课就随意了……
    好学生:习惯于照抄教师板书的内容,划划老师说的重要词句;一般的学生:死记硬背;混混的学生:不是做其他的作业就是打瞌睡,说闲话.
    我们的初中历史课迎来了一个明媚的春天——正式列入中考科目了!
    学生,家长,学校重视了.
    这也给我们历史教师提出了一个挑战(对教学方法的把握,历史知识熟悉,分析历史的能力及让学生爱上历史的技巧).
    传统的历史教学实际上是有意无意地把"历史"完全等同于一堆毫无生气的秦砖汉瓦之类的"老古董"了.就"历史"机械地说历史,死背历史,已成为大多数人的习惯.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一些历史教师在一遍又一遍地向学生强调,"某某问题很重要,一定要背","某某问题特别重要,一定要死死地背",等等.这种做法,显然是把历史看成了僵死的东西.这就难怪,为什么在学生的心目中,学习历史就等于机械地死记硬背了 可是,恰恰相反,事实上,"历史"原本是有生命的.
    我们过去传统的历史课堂,大多数充其量只不过是机械灌输僵死的历史知识和对学生反复施以机械式的所谓"强化训练"的场所,而非生命活力不息涌动的生活场所.直言之,这样的课堂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显然是完全被割裂开来的!
    因此我们历史老师要还历史课堂以生命的活力.历史之为历史,在于其留给人有血有肉的回忆与启迪.
    二,课堂教学
    1,活生生的历史课
    著名史学家李大钊先生在他发表的《研究历史的任务》一文中,即明确提出:浩如烟海的"史书",并非历史,而仅是研究历史的材料.历史是有生命的,活动的,进步的;不是死的,固定的;……我们研究历史的任务是:整理事实,寻找它的真确的证据;理解事实,寻出它的进步的真理.
    面对历史,我们可以哭,可以笑;可以追思,也可以戏说;可以歌唱,也可以怒骂.历史给了我们宣泄情感,升华体验,深化认识的处所;历史"给了我们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的广袤的空间,给了我们的心灵自由地舞蹈的宽阔舞台.
    2,兴趣昂然的历史课
    历史课的兴趣源于二个因素:老师的课堂语言和风格;历史本身的内含——喜怒哀乐等.
    ①课堂语言和风格.
    语言和风格是每个老师长期功力的结晶,可以借鉴,但学不来也搬不来的.
    语言的风趣要用到恰到好处.如:有的老师只要是男人物都用帅哥,女性就用靓女.周喻可用"帅哥",朱元璋能用吗(据说是历史上有名的丑皇帝)
    如袁腾飞:
    讲秦长城时别忘了,不只是中国有长城.韩国,英国和德国也有长城,他们的长城叫做 Long Dist Wall(很长的墙),只有中国的长城才能叫做Great Wall.
    据说汤建立商朝之前以部落的形式就迁徙过8次,都城则至少迁了5次,那时候也没有专业搬家公司,自然是每次都大动干戈,估计也累得够呛,所以最后迁到殷就不再迁了.
    百家讲坛之所以吸引着亿万观众,教授们没有什么特别的形式,凭的是他们深厚的知识,深刻的思想,缜密的思考,妙趣横生的语言.
    ②历史本身的内含.
    一是历史课堂里充满了"人".这里所说的"人",既指学生,也包括教师.很多时候我们将历史课完全窄化为只是历史知识的单一授受与识记了,这种对历史知识的教与学又基本上变成了机械灌输与死记硬背,于是,学生就不再是鲜活的生命个体,历史知识也就完全失去了它所固有的精神,文化,智慧与情感等丰富的生命意蕴,而变成一堆毫无意义的僵死的知识点,知识线或者知识面了,老师也就成了压榨机了.(板书:不能老是一,二,三……1,2,3,……,多用一些推导性的或发散性的,有助于学生明白是的内在联系!)
    二是历史课堂里洋溢着"情".所谓"情",即情感.它是笔者所称的"有生命的历史"的内核.历史课堂,应该有生命的互动与智慧的碰撞,也应该有生命激情与灵性的飞扬,更应该有沁人心脾的诗意的生成.各位可借鉴《百家讲坛》,袁腾飞,纪连海等.
    三是历史课堂里别缺了"魂".这里所说的"魂",即思想.人们常说,"读史使人明智".
    如《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引出:秦始皇还要是做一件事,那对后世的贡献就更大了.什么事 统一语言.
    再如:《南方经济的发展》,其原因重要一条就是北方战乱,环境资源破坏严重,而江南是原生态的……
    在教改的推动下催化出缤纷的教学方法:探究法教学,情景教育法,自主性教学模式,五步学习法,生成性教学理论,这样我们中青年教师猛然发现一贯的老师说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法可以如此这般的色彩纷呈,于是课本剧,历史故事,历史谜语,影视作品,历史歌曲都被搬进课堂,历史教学被演绎得越来越热闹红火,历史课仿佛一下活起来了,历史由远古走到了眼前.可是历史真的是这个样子吗 现在很多公开课,优质课,莫不如此.热闹过后留下来的是什么东西
    那么讲二战时,课本上就那一些东西,学生能探究出什么呢 倒不如老师一个人绘声绘色地讲解更为有效.因此不同的内容应有不同的教法,切不可为了活跃而活跃,那是皮笑肉不笑,让人生厌和恐惧.
    在教改的推动下老师努力接受新理论,要使自己完成由教书匠到科研型老师的转化.这是值得庆幸的事情,教改的推进很显然像是为教育的重新发展又辟出了新途径,但是很多事情一旦过于强调就失去了他本来该在的位置,矫枉过于正了.在人人都要搞科研,个个都要做专家的今天,不也是一种浮躁吗 又有几人能成为专家型,学者型老师呢 (作为追求的方向是可以的.)
    教书没有多少科技含量,但我们要对自己的工作要有敬畏感,要用心去教.多学点东西,多看些书是大有作用的!厚积才能勃发!(常看央视的正史历史连续剧,丰富自己,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
    3,历史课与学生和国家,社会的未来
    泰戈尔先生曾深情地说道:"教育的目的应是向人们传送生命的气息."学习历史不是让学生记住几个历史名词或知识点,而是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让学生有所收获,更好地对今天国家方针政策的认同,以及对自己的言谈举止,行动和追求的指导.这就是所谓的启示.
    通过对历史的学习,让学生发现一些当今社会现象都能从历史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为什么不呢 学生学习不是单纯为了考试,更重要的是他们如何立足社会,如何做一个社会有用的人吧
    如:战国时期的变法与今天的改革开放,汉初的与民休养生息政策与现在的三农及民生工程,秦统一,汉武帝大一统与今天实现国家统一,三次科技革命与科教兴国,唐朝的对外关系,清朝的闭关自守与我们的对外开放政策,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与经济全球化,民族迁徙,三峡移民与农民工……
    三,复习备考
    既然历史要中考了,备考也是一个挑战.由于重视日常的教学,为备考打好了基础,关键是方法了(这里讲的复习方法,讲新课时用更有效.).
    1,在复习中要求学生掌握和熟记历史学科基础知识,也就是历史时间,人物,事件,地点,现象,概念,发展线索等.主干知识是分析问题的依据,是理解和思考问题的依托,是解决问题的工具.这里我特别强调在考纲指导下通读,熟读,读透课本.
    2,教会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图和线索图.
    3,熟练使用教材中提供的目录和大事年表.特别强调让学生自己绘制大事年表,别怕花时间,因为学生自己绘制才有时空观.
    4,教会学生注重知识的衔接,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一些知识要善于归纳和总结,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与对比,学会联系与比较,如古今联系比较,中外联系比较.然后得出规律,经过反复整理,各类知识就会自然记在脑中,最终达到熟能生巧的功效.在第二轮的复习中,应以专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就是从历史发展过程中,按照一定的历史特征和原则,找出各个阶段具有共同性的历史知识要点,历史线索,历史知识面,进行横向概括和归纳,重新构筑历史知识体系.多层次,多角度地设置专题结构.可按中国史和世界教材编排的差异性,构筑不同的知识结构.
    如:在复习中,把世界史编为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史,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世界国别史(英,法,美,德,意,日等),世界国际关系史,世界文化史数个专题史;把中国近现代史编为农民专题(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帝国主义战争专题,资产阶级革命专题,国民党专题,共产党专题和文化专题等.逐一进行剖析.再次按照相同的内容具体地设置小专题进行知识点的复习.
    5,教给学生阅读,寻找信息点的方法,要抓住材料中的重点词以及十分重要的时间段,人物,地点等等有效信息.
    6,别过分依赖复习资料.没有一种复习资料是完全符合自己意图的,可能的情况下,建议老师们自己根据实情编些更有用的资料,如《背多分》等.
    7,由于是第一年参加中考,且题型只有单选,所以难度不会太大.适度进行训练,提高应试能力.
    8,训练答题技巧
    ①限定法(直接选择法):限定法就是利用试题提供的时间或其他条件,缩小选项范围,每排除一个选项,答对的概率可提高25%,一般用于比较简单的选择题,只要基础知识记忆牢固,无需翻阅课本即可答出.
    ②推理法:就是运用历史常识和题干与被选项,以及被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推理判断选项正误的方法.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千万不能绝对化,选项中如果有绝对化的表述,那么肯定错误.
    ③逆选法(又称排除法):逆选法就是先确定错误选项,通过对错误项的排除,从而确定正确答案.
    ④"绕过拦路虎,再杀回马枪".考试时难免会遇到难题,费了一番劲仍然突不破时就要主动放弃,不要跟它没完没了的耗时间.在做别的题之后,很有可能思路打开活跃起来再反过来做它就做出来了.考试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多拿分也要讲策略.
    总之,这些方法都是辅助性的,答好选择题的根本还在于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
    9,重视心理战术:
    ①学历史,要"死"去"活"来.历史学科,有很多需要背诵的东西,人物,事件,年代,一些历史史料的要点等等.有些材料,只能"死"记.要靠多次反复强化记忆.历史课是一门机械死记量比较大的学科.但是在考试时,却要把记住的材料灵活运用,这就不仅要记得牢,记得死,还要理解,理解得活.是谓:"死"去"活"来.不单学历史,学地理,学政治,以至学理化生物,都需要"死"去"活"来.
    ② "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这是电视连续剧《十七岁不哭》里的一句台词.考试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要有勇气."试试争争"是一种积极的参与心态,是敢于拼搏,敢于胜利的精神状态,是一种挑战的气势.无论是复习还是在考场上,都需要情绪饱满和精神张扬,而不是情绪不振和精神萎靡,需要兴奋而不是沉闷,需要勇敢而不是怯懦.
    ③ "光想赢的没能赢,不想输的反倒赢了"."想赢"是我们追求的"上限",不想输是我们的"下限"."想赢"是需要努力,因而比较紧张的被动的,"不想输"则是一种守势从而比较从容和主动.显然,后者心态较为放松.在放松的心态下,往往会发挥正常而取得好的效果.
    ④告诉学生,历史课是唯一在短期内大幅提高分数的学科.记住了你就就做对了.
    10,记忆方法:
    ①谐音记忆:
    如"春秋五霸" 春秋时期,先后起来争霸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时间长了,这"五霸"易忘掉其中的一两个,如果用串联法记,就容易记牢.即:"近闻(晋文)齐桓采松香(宋襄),锯断秦木(秦穆)留楚桩(楚庄)".
    又如 "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可用串联加谐音法记作:"七叔含烟找围巾".
    再如最初加入苏联的4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一索(南高加索)捆二俄(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放入篮(乌克兰)中走.
    ②顺序记忆:
    这种记忆是最普通的记忆方法,它是指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如: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就可以这样记:
    1)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第一次大陆会议召开.
    2)1776年,第二次大陆会议召开,发表了《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成立.
    3)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4)1781年,约克镇战役,美国胜利.
    5)1783年,美英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利坚合众国独立.
    6)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③规律记忆: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如:
    A,世界史上六大帝国衰落的原因都是:1)人民起义.2)各地封建主(或奴隶主,包括被征服的各族)形成割据趋势,力求摆脱中央控制.3)统治阶级的内讧.4)外族或外国的入侵.
    B,主要历史事件都会有:⑴根本原因;⑵直接原因;⑶事件发生的时间及进程;⑷转折点;⑸意义或影响.
    ④对比记忆:
    如两次世界大战的对比.中国近代三次革命高潮的异同等.
    ⑤归纳记忆:
    可把不同时间的同类事件归纳.比如:我国古代的水利工程.近代台湾军民反抗侵略的斗争事例.红军四次反围剿作战方针等.
    可以把同一时间的不同事件进行归纳.比如:1945年发生的重要事件有:苏,美,英雅尔塔会议;中国共产党"七大"召开;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苏美英波茨坦会议;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上党,邯郸战役;联合国成立;台湾回归祖国.
    ⑥顺口溜记忆:
    把一些历史事件编成顺口溜很易记忆.比如:清朝皇帝的顺序:努皇顺(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帝);康雍乾(康熙,雍正,乾隆);嘉道咸(嘉庆,道光,咸丰);同光宣(同治,光绪,宣统).再如朝代的顺序:三皇五帝夏商周,春战秦汉三国休,两晋南北隋唐继,五代宋元明清民.
    ⑦讲解记忆:
    这是一种较新的记忆方法,一个同学给其它同学讲述历史事件,记忆效果比一个人自己记忆要高几倍.且信号储存时间长.当然,记忆的方法多种多样,还有隔年记忆法,联想记忆法,推理记忆法,信号记忆法等等.
    ⑧浓缩记忆法
    认真分析历史事物,从中归纳提炼出连续或对仗的"核心词",作为记忆的载体,有事半功倍之效,如:十年建设时期成就:总结为"1,2,3,4,5,6,7,8"
    1)一个"十年":1956——1966
    2)两个钢铁基地:武汉,包头
    两条代表性铁路: 兰新铁路,包头铁路
    3)三个油田:大庆,胜利,大港
    4)四个英雄模范人物:王进喜,雷锋,焦裕绿,向秀丽
    5)1965年石油全部自给;建成大中型项目五百多个.
    6)工农业总产值增长近60%.
    7)农村用电增长了70倍.
    8)新建铁路八千多公里.
    《天津条约》主要内容有5点,可总结为"三外一赔一开".
    一五计划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可总结为"一桥二铁三公四厂".
    又如: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实在太多,我们可以通过浓缩归纳,并巧妙地记忆它的知识框架:
    一种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两对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三条线索(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
    四大阶级(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无产阶级,资产阶级),
    五股思潮(封建专制,平均主义,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社会主义),
    六国列强(英,法,美,俄,日,德),
    七款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
    八个人物(林则徐,洪秀全,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袁世凯,毛泽东,蒋介石),
    九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五卅运动,"一二·九"运动),
    十场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护国战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浓缩记忆法的优势是增加大脑对知识信息的容量,减轻学习的负担,而且适用的范围较广.但浓缩的部分应该是最精华的.
    ⑨纵横比较法.这是历史知识复习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这种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纵向"就是把同一国度不同时间的类似事件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所谓"横向"就是把不同国别而在时间上比较接近的类似事件进行比较."纵向"如:焚书坑儒,文字狱,文化大革命的比较;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的比较."横向"如: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比较等.通过纵横比较,学生就可以发现问题,感悟历史现象,加深对历史现象的认识,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⑩连线列表法.有些历史知识可以通过连线或列表的方法复习,特别是科技,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点,用这种方法去复习,显得既简单又明了.如:
    美国 蒙特哥菲尔兄弟 首先在汽车生产中使用流水线装配工艺
    德国 亨利·福特 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
    法国 卡尔·本茨 热气球
    灵活的方法加以巩固
    历史这门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不背不记是学不好的,因此,教师在复习时,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采用灵活的方法加以巩固.复习巩固的方法很多,略举几例:
    (1)10分钟记忆法.上课后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背诵指定的内容,然后教师检查.
    (2)竞赛记忆法.教师只提出一个或两个知识点,不能贪多,让全班学生进行比赛,边记边写,教师逐个收"卷".
    (3)模拟测试法.平时题量不宜过大,也不能太难,要少而精.中考前的模拟测试量可适当增大,难易适中.
    (4)补考激励法.对个别模拟测试成绩较差的同学,可给一段时间把刚考过的测试卷再做再记,一周后,用原试卷去测,多数学生得满分.学生的积极性也高了,一次模拟测试后记会一套试卷,十次就是十套试卷.这种办法适用于一些学困生.
    不管用什么招,学生喜欢就是好招,高分才是硬道理!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袁腾飞中国近现代史  袁腾飞中国近现代史09  袁腾飞近现代史mp3  袁腾飞近现代史  袁腾飞近现代史11  袁腾飞中国近现代史07  袁腾飞中国近现代史08  袁腾飞中国近现代史06  袁腾飞近现代史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