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的思考
重庆理工大学_ 章晓英
(重庆 400054)
摘要:《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经济学学科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大学的人才培养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上还存在许多不足,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本文主要研究该课程在教学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能为各大学《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 教学问题_ 教学效果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经济学学科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1998年,国家教育部经济学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将《计量经济学》列为经济学类各专业必修的八门核心课程之一,这标志着我国经济学学科教学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对我国经济类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该课程的主要特点是理论与实际应用并重,是以受随机因素影响的经济变量为研究对象,理论性较强、模型和方法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再加上经济类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学起来较为困难,导致很多学生对这门课缺乏热情。作为教师,如何教好这门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用定量分析方法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已成为计量经济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计量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学过程由教与学两个环节紧密组成,实施两大环节的主体分别是老师和学生,我们可以从学生和老师两方面来谈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教学过程中老师始终处于更重要的主导地位。
1、学生对《计量经济学》课程学习存在畏惧心理,对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计量经济学》主要是对社会经济现象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进行定量分析,课程内容涉及到许多数学、统计学等学科知识,学生在第一眼接触到教材的时候,往往容易被众多的数学公式所吓倒,在还未学习之前就容易形成一种对该课程的畏惧心理。而且大多数学生的数学、统计学基础确实较差,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计量经济学》的学习。
部分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学科地位认识不清,学习目的只有一个——期末考试。因此,他们往往不太注重学习的过程,只是寄希望于任课老师的期末考前复习,以突击的方式去应付考试,期望能够过关就可以了,这种想法肯定影响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
2、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欠妥,教学效果欠佳,学生感到听不懂,从而缺乏学习兴趣
由于《计量经济学》的知识体系特点,要求教师本身具有扎实的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功底,缺一不可。而现实往往是,学数学的经济学理论讲不透,学经济学的数学知识又讲不清,如果连教师都不能吃透,如何才能让学生明白呢?而有些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平很高,但就是无法把学生教懂,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必要的教学艺术、合适的教学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重理论体系,轻案例分析
《计量经济学》研究包括建立模型、估计参数、模型检验和模型应用四大步骤,模型建完以后归根结底是在应用。而在目前的《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各层次的教学都比较强调理论体系的完整,主要注重参数估计和各种检验的理论和方法,对模型的实际应用讲得较少。由于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大量用到数学与统计学知识,因而,国内现存的绝大多数计量经济学教材,往往侧重于介绍方法和数学推导,与经济学理论的结合、方法与实例的结合不够,所提供的案例都是与章节内容紧密相连的,综合性不强。因此,在计量经济学的教材和课程讲授中,理论方法的实际应用较为薄弱,对如何根据经济学理论、从经济问题出发建立模型,如何根据已建立的模型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等讨论得较少,结合实例的分析和应用就更少,导致学生面对实际经济问题或现象,在提出建模设想、选用具体估计方法建立模型、查阅相关资料、收集调整数据、诊断发现问题和改进估计方法等各计量经济建模环节都存在问题。
(2)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脱节
《计量经济学》作为方法论学科,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强调理论、实践和统计软件实现三者的结合。因此,《计量经济学》教学环节分为计量经济学理论与计量经济学实验两部分,实验教学在理论教学快结束时开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分离,容易导致两者之间脱节,成为独立而不易协调的两个教学过程,从而不能很好地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
互促进的目的。在理论教学中,由于条件的限制,只能通过布置习题方式让学生掌握所学内容。而实验教学部分,目前大部分老师采用布置学生完成教师所给或者是书本中的例题与习题,基本属于验证性实验,对学生而言只能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劳动,并不增加知识含量,限制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能体现学生在教学环节的主体地位,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作用不大;但如果要求学生自己搜集有关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则必须考虑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资源限制,不但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也增加了教师评判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