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令kids表示一名妇女生育孩子的数目,educ表示该妇女接受过 > 內地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評論摘要
  • 內地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評論摘要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1-05-13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4

    中國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評論摘要

    (截至2011年5月13日)

     

    顧駿:〈人口變化背後的“歷史吊詭”〉

     

    建國之後,在世界大戰和國際封鎖特別是原子彈威脅的陰影下,中國效仿蘇聯,採取了鼓勵生育的“光榮媽媽”政策,中國人口進入一個高增長階段。……到1970年代末,中國大陸日趨嚴厲地推行全面的計劃生育,“一對夫婦只生育一次”成為漢族地區的主導模式。……

     

    為減少撫養壓力而實施的計劃政策,其影響在2010年之後逐漸顯性化,中國人口中進入20歲到30歲年齡段的數量急劇減少,而以“光榮媽媽”的成果為先頭部隊的老齡化人口開始膨脹。在創新尚未成為主流,仍然需要勞動力的充裕供應,社會財富尚未充分積累,尚難承擔過多老人贍養之時,中國的勞動力供應下降,老年人口增多。……

     

    面對0-14歲年齡段人口急劇減少,60歲以上年齡段人口急劇增加這樣的局面,調整生育政策的呼聲日漸高漲,在這樣的背景下,決策者和一般民衆都需要認真思考,按照人類自身再生產周期,25到30年之後,當下政策調整可能得到的結果是什麼?那時生態和環境能為中國提供的條件是什麼?所謂“符合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合理人口規模和結構”又是什麼?……

     

    顧駿(2011)〈人口變化背後的“歷史吊詭”〉,《東方早報(上海)》, 5月9日。

     

     

     

    何美然、劉春靜:〈提升城鎮化的質量和水平〉

     

    ……從工業革命以來的世界發展史看,一國要成功實現現代化,在推進工業化的同時,必須同步推進城市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穩步發展。但總的來看,我國城鎮化水平與工業化水平相比,仍明顯滯後,不僅遠低於發達國家,而且也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城鎮化發展水平偏低,制約著我國國內需求的擴大,影響著產業結構的升級,也是區域經濟發展不協調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快城鎮化進程是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

     

    ……一方面,城鎮化可以有效擴大城市消費群體,增加居民消費。……另一方面,城鎮化可以提高農村居民消費水平。農村人口逐步轉為城鎮居民,有助於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對增加農民收入和提高農民消費水平具有明顯效果。與此同時,城鎮化還可以有力拉動投資需求。……從更廣闊的視角來看,在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全球市場需求相對短缺,由城鎮化帶來的國內市場擴大,不僅對我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其產生的巨大需求,有可能成為我國與主要發達國家互利合作的重要條件。……

     

    改革開放30多年來,“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等地區率先開放發展,在形成外向型經濟格局的同時,形成了人口經濟集聚程度較高的城市群,有力地帶動了東部沿海地區的迅速發展,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的增長極。但也要看到,在東部地區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區域經濟發展的差距有所擴大,中西部地區發展相對滯後,一個重要表現就在於中西部地區城鎮化水平相對滯後。通過推動中西部地區城鎮化加快發展,帶動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是解決區域協調發展的一條有效途徑。同時也要看到,城鎮化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隨著農村富餘勞動力和農村人口逐步向城鎮轉移,農村居民人均佔有資源量會相應增加,從而必然會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商品化率,增加農民收入。

     

    ……要把符合落戶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逐步轉為城鎮居民作為推進城鎮化的重要任務。特大城市要合理控制人口規模,大中城市要加強和改進人口管理,繼續發揮吸納外來人口的重要作用,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要根據實際放寬落戶條件。……對暫時不具備在城鎮落戶條件的農民工,要改善公共服務,加強權益保護,……保證農民工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並做好與高中階段教育的銜接。要將與企業建立穩定勞動關係的農民工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和醫療保險。要建立農民工基本培訓補貼制度,推進農民工培訓資金省級統籌。與此同時,還要多渠道多形式改善農民工居住條件,鼓勵採取多種方式將符合條件的農民工納入城鎮住房保障體系。……

     

    何美然、劉春靜(2011)〈提升城鎮化的質量和水平〉,《經濟日報》, 5月9日。

     

     

    黃敏碩:〈人口老化成經濟增長難題〉

     

    ……中國國家統計局於4月末發佈人口普查數據,現時中國人口為13.39億,10年間增加7,390萬,即年平均增長僅為0.57%,這個平均年增率數字相比1990至2000年間的1.07%大幅縮減。這顯示了中央政府實行的「一孩政策」發揮作用,過往的人口過快增長勢頭持續得到控制。在發佈會上,國家統計局副局長張為民更表示,中國未來人口增長將會繼續下降,並預期在2032年前後會達到人口零增長的地步。

     

    ……在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大陸31個省份的人口年歲分佈為:0至14歲人口16.60%;15至59歲人口70.14%;60歲及以上人口13.26%,其中65歲以上人口佔比為8.87%。與第上一次人口普查相比,0至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了6.29%,而60歲及以上年齡的人口比重則上升了2.93%。這一升一降的情況凸顯出中國將於未來10年出現日益惡化的人口老年化問題。

     

    老齡化會帶來年輕勞工的缺乏,現時中國高速發展的經濟仍然需要大量勞力作為支撐,尤其當固定投資佔GDP近7成的情況下。另外,人口老齡化也直接意味着越來越少的年輕人需要負擔越來越多的老年人的生活支出,而中國的社會福利保障體系就此還沒有做好準備。

     

    根據早些時候聯合國的估計,中國的工作年齡人口將於2015年達到高峰,並在2050年以前驟降23%。到那時候,中國將有4億3,800萬名60歲以上的老人,或每100名屬工作年齡層的成年人中,有61名60歲以上的老人,比2005年增加16人。如果這些推算得到實現,在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減少的作用下,內地的人口紅利很可能會快速衰減。若在2032年中國的人口出現零增長,有機會出現「未富先老」的經濟問題。……中國現時養老金制度不完善,存在龐大債務、空頭帳戶和狹窄的適用範圍。現時,中國的勞動人口只有約3成領有政府的養老金,而且主要在國營機構,至於農村,養老金根本不存在。

     

    在中國政府公佈第六次人口普查後,有多方面聲音提出中國將放寬「一孩政策」。但是,相信政府在可見的將來仍然會保持低生育率的政策。這是因為雖然中國的生育率下降,並伴隨着人口老化風險,但若貿然放寬生育政策,這將會在短期內急速提高中國對物資的需求。這看似是能夠從需求帶動中國經濟增長,但是中國是擁有逾13億人口的國家,本身物資並不足以維持內需,而這正是中國實施限制生育的主因,若政策得到放寬,這會導致更嚴重的供需失衡,物資價格急漲等可能造成社會動盪的因素。……

     

    黃敏碩(2011)〈人口老化成經濟增長難題〉,《文匯報》,5月6日。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kinkikids的粉红事件  kinkikids贴吧  tomandjerrykids  nikekids  superkids教材  kidsenglish  thesekids  nikekids专卖店  razk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