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考研复习用)
1、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原理
__ (1)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__ (2)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__ (3)脱离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脱离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2、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总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__
在相对静止的事物中包含绝对运动的一面;处于绝对运动中的事物都有相对静止的一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只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一面而忽视绝对运动,会陷入形而上学。只看到绝对运动而忽视相对静止,会陷入相对主义和贵辩论的泥潭。
相对静止是是衡量运动的尺度,是事物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
3、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① 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
② 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
割裂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的关系,把时间空间看成是感觉的产物,必然陷入唯心主义。把时间空间看作是独立存在的、凝固不变的东西,必然陷入形而上学。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
(1)物质是其自身永恒存在和无限发展的唯一原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根源于物质、来源于物质,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___ (2)物质是属性存在的基础,属性依赖于物质。物质的运动、时空等属性都不能离开物质独立存在。意识作为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更依赖于物质,根源于物质。
___ (3)世界是有差别的多样性的统一。一方面世界万物是千差万别的。另一方面千差万别的事物,在实质上又是统一的,它们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重要意义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坚持唯物主义,批判宗教迷信、唯心论、二元论的重要思想武器。
___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世界的质统一性原理的生动体现。
5、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___ 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活动和能力。主要表现在:
__ (1)目的性、计划性。
__ (2)选择性、创造性。
__ (3)现实对象性。指导实践,改造世界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____
__ (4)高度的自控性。意识活动能在一定条件下控制和调节人的生理活动。
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___ (1)必须在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___ (2)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出发点只能是客观实际,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遵从客观规律,才能有效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___ (3)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人们的社会实践。
___ (4)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还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6、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1)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性为前提。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的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
(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都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________
7、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的观点
(1)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同前后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也同其它要素和环节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_
(2)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现象和过程的联系方式是极其复杂的和多种多样。
(4)联系具有系统性。所谓系统,就是由一定数量相互联系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