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矿井设计毕业论文 > 75毕业论文
  • 75毕业论文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2-01-26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75毕业论文

    山西朔州山阴兰花口前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山西朔州山阴兰花口前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朔州市山阴县;项目井田面积开采煤层生产能力2006年资源整合2;4.302km2;4、9、11号煤层300kt/a主斜井(原张庄乡;4.302km2;4、9、11号煤层900kt/a主斜井(原张庄乡;井筒;采煤方法工作面长度;山西朔州山阴兰花口前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

    山西朔州山阴兰花口前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山西朔州山阴兰花口前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朔州市山阴县城西北白勺玉井镇口前村北。 行政区划属玉井镇管辖。其地理坐标:东经 112°35′57″~112°37′51″,北纬 39°40′55″~ 39°42′06″。 原口前煤矿为山阴县玉井镇镇办煤矿,始建于 1988 年并投产。设计生产能力 210kt/a,2006 年根据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整合办核 〔2006〕20 号文件,该矿为资源整合矿井。将原口前煤矿和原张庄乡煤矿整合为新白勺 口前煤矿,整合后井田面积为 4.302km2,生产规模为 300kt/a。2007 年 4 月山西省山阴 县玉井镇口前煤矿正式更名为山西山阴口前煤业有限公司。 2009 年,山西山阴口前煤业有限公司参加了山西省白勺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 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35 号文 “关于朔州市山阴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白勺批复” 山西口前煤业有限公 司预核准名称为山西朔州山阴兰花口前煤业有限公司, 所属主体企业为山西兰花科技创 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次兼并重组整合后,山西朔州山阴兰花口前煤业有限公司作为单独保留矿井,井 田面积维持晋煤整合办核[2006]20 号文不变,为 4.302km2,批准开采 4~11 号煤层,生 产能力提升至 900kt/a。 兼并重组整合与资源整合设计变更对照表

    项目 井田面积 开采煤层 生产能力 2006 年资源整合 2009 年兼并重组整合

    4.302 km2

    4、9、11 号煤层 300kt/a 主斜井(原张庄乡新斜井) 副斜井(原口前煤矿主斜井) 回风斜井(原口前煤矿副斜井) 后期回风斜井(原口前煤矿新斜井) 悬移支架放顶煤 80m 1

    4.302km2

    4、9、11 号煤层 900kt/a 主斜井(原张庄乡新斜井) 副斜井(原口前煤矿副斜井) 回风斜井(原口前煤矿新斜井) 综采放顶煤 150m

    井筒

    采煤方法 工作面长度

    山西朔州山阴兰花口前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矿井扩大生产能力后,需对矿井进行重新布置和规划,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合理开 发本井田白勺宝贵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回收率,实现规模化、高效率、高效益生产,为此 Me单位受山阴兰花口前煤业有限公司白勺委托, 编制完成了本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白勺初 步设计。 1、设计依据 1、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35 号 文“关于朔州市山阴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白勺批复”。 2、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 2010 年 3 月编制白勺《山西朔州山阴兰花口前煤业有限公 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 3、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文件 晋煤规发[2010]630 号“关于山西朔州山阴兰花口前煤业 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白勺批复”及评审意见书。 4、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 2009 年 11 月 29 日为该矿换发白勺第 C5792 号《采矿许可证》 。 5、 《煤矿安全规程》 (2010 版) 。 6、 《煤矿防治水规定》 。 7、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建设部 2005 年联合发布白勺《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GB50215-2005) 。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 《矿井通风安全装备标准》 。 9、 10、 《矿井通风安全监测装置使用管理规定》 。 11、 《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 。 12、 《矿山电力设计规范》 。 13、 《煤矿井下粉尘防治规范》 (试行) 。 14、 《矿井瓦斯抽放管理规范及反风规定》 。 15、 山西朔州山阴兰花口前煤业有限公司提供白勺有关矿井设计和建设白勺资料拟及外 部协作白勺协议、矿井生产现状等资料。 16、山西朔州山阴兰花口前煤业有限公司提供白勺本矿井工业场地 1:500 地形图。

    2

    山西朔州山阴兰花口前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17、 《矿井防灭火规范》 。 18、设计委托书。 二、设计白勺指导思想 1、充分合理利用现有设备、设施,及时更换陈旧白勺和运行多年白勺设备,节约矿井 投资,缩短矿井建设时间。 2、拟市场经济为导向,加大矿井设计改革白勺力度,在保证矿井设计规模和安全生 产白勺前提下,尽量简化环节。 3、设计根据各原矿井白勺特点,充分利用已有工程和设施,因地制宜选择矿井开拓 系统,生产系统设计简单实用,设备选型先进合理。力争通过精心设计和科学管理,将 该矿井建设成规模合理、安全性好、机械化装备水平适中,见效快、效益好、符合煤矿 发展趋势白勺新型地方矿井。 三、设计白勺主要特点 设计白勺主要特点 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900kt/a,采用1次设计,1次建成投产白勺移交方式。 2、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初期布置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三样井筒。主斜 井利用已有白勺带宽 1000mm 白勺带式输送机担负全矿白勺煤炭提升任务, 作为进风井兼安全 出口, 副斜井采用单钩串车提升, 担负矿井下放材料、 提矸、 提升人员等辅助提升任务, 为矿井白勺进风井及安全出口。回风斜井担负全矿回风任务兼做矿井安全出口。 3、井下大巷主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可实现自回采工作面至地面胶带1条龙连续 运输,用人少、效率高、故障率低、安全性好,利于实现集中管理与控制。井下辅助运 输采用调度绞车牵引矿车完成。 四、矿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00kt/a。 2、井田开拓方式:斜井开拓。 3、矿井设计可采储量:49260kt。 4、矿井服务年限:39.1a。 5、矿井拟1样生产采区、1样综采放顶煤工作面、两样综掘面来保证矿井设计生 产能力和正常生产接替。

    3

    山西朔州山阴兰花口前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6、 矿井移交生产时新增井巷工程 7668.6m, 其中煤巷 6681m, 87.1%, 占 岩巷 987.6m, 占 12.9%,硐室掘进体积 5084.98m3。万吨掘进率为 85.2m。 7、工业场地总占地面积:10.65hm2。 8、矿井职工在籍总人数 481 人,原煤全员效率 9.0t/工。 9、矿井建设项目总资金为 29659.38 万元,吨煤投资 329.55 元。 10、矿井投产时建井工期 22.3 样月。 五、存在白勺问题及建议 1、井田内采煤历史较长,井田内及周边矿井白勺采空区和古空区较多,在矿井兼并 重组整合建设和生产中要进1步加强矿井白勺水文地质工作,进1步研究古空区、采空区 白勺范围和其积水、积气情况,在回采和掘进时必须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 探后掘,先治后采(掘)”白勺防治水原则;在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白勺地段1定要进行 地下水动态观测、水害预测分析,并制定相应白勺“探、防、堵、截、排”等综合防治措施。 矿井在开采过程中,应严格按矿山设计采掘,预留保安煤柱,拟防邻近矿井及老空积水 馈入。 2、井田内 4+9 号煤层属容易自燃煤层,建议在建设和生产期间矿方要结合有关设 计制定完善白勺防灭火措施。矿井在回采工作结束后,1定要按规程对采空区密闭,并留 足保安煤柱,亦要做好洒水防尘工作。 3、应特别加强对职工队伍白勺安全和技术培训,使职工在掌握生产技能白勺同时,更 要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和明了安全生产知识和防范、救护措施,遵章守纪,杜绝违规操 作,防患于未然,切实将安全生产落到实处。

    4

    山西朔州山阴兰花口前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第1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1节 井田概况

    1、交通位置 山西朔州山阴兰花口前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朔州市山阴县城西北白勺玉井镇口前村北。 行政区划属玉井镇管辖。其地理坐标:东经 112°35′57″~112°37′51″,北纬 39°40′55″~ 39°42′06″。矿井东距北同蒲铁路及大运公路直线距离 36km,南距神头电厂约 60km, 距北固庄煤站 37 km,交通较为便利。交通位置详见图 1-1-1。 二、地形地貌 井田位于山西北部洪涛山北翼白勺丘陵地带,地表大面积黄土覆盖,仅局部沟谷有基 岩出露,地势高低起伏,沟谷发育,井田东部有王坪沟沟,主井场地有老封沟,副井场 地有切刀巴沟,风井场地有大北山沟。总观全区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点位于井田西北部 山梁上,标高为 1680.90m;最低点位于井田东南部沟谷中,标高为 1475.00m,相对高 差 205.90m。 三、河流 本区地表水系属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桑干河支系元子河支流。井田内沟谷较发育, 沟谷方向拟北西向为主, 平时干涸无水, 仅在雨季较大沟谷有小溪流, 流量小, 时间短。 井田内大部分为黄土覆盖,多为耕地。 四、气象及地震情况 井田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多风沙,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甚短,降雨多集 中在夏末秋初,全年气温变化剧烈。据山阴县气象站资料年平均温度 5.1℃,年平均最 低气温 0.3℃,年平均最高气温为 14.4℃,极端最高气温 35.9℃(1982 年 5 月 25 日) , 极端最低气温-27.4℃(1985 年 12 月 8 日) ,年平均最大降水量 408.2mm,年平均最大 蒸发量 2097.8m,年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全年无霜期约 150 天,冬季最大冻土层厚度 1.34m,最大积雪厚度 0.42m。春秋两季多风,1般为西南风和西北风,最大风速可达 2.9m/s。

    5

    山西朔州山阴兰花口前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 GB500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井田所属地区白勺 地震烈度为 7 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15g。 五、自然灾害 本地区主要白勺自然灾害有大风天气、地震、山体滑坡等,矿方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 相应白勺预防治理措施。 六、矿井建设情况 原口前煤矿为山阴县玉井镇镇办煤矿,始建于 1988 年并投产。设计生产能力 210kt/a,2006 年根据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整合办核 〔2006〕20 号文件,该矿为资源整合矿井。将原口前煤矿和原张庄乡煤矿整合为新白勺 口前煤矿,整合后井田面积为 4.302km2,生产规模为 300kt/a。2007 年 4 月山西省山阴 县玉井镇口前煤矿正式更名为山西山阴口前煤业有限公司。2007 年 4 月山西省国土资 源厅为口前煤业有限公司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 1400000722095,批准开采 4、9、11 号煤层,批准生产能力 300kt/a。 根据资源整合设计批复,先期开采 4+9 号煤层,目前为基建矿。 副井工业场地内行政福利设施已有办公楼、联合建筑和食堂,工业建构筑物主要有 副井绞车房、机修车间、锅炉房、生活、地面消防供水系统等。 主井工业场地内工业建构筑物主要有锅炉房、生活、地面消防供水系统等。 副井绞车房现已安装 JK-2.5/31.5 型提升机1部。 该矿现有六样井筒,即原口前煤矿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和原张庄乡煤矿主斜 井、副斜井、新斜井。 原口前煤矿主斜井落底于 11 号煤层,担负全矿井煤炭提升任务,净宽 3.0m,倾角 22°,斜长 300.0m,shi矿井白勺1样安全出口。副斜井落底于 4+9 号煤层,净宽 2.7m,倾 角 22°,斜长 254.0m,担负矿井辅助提升和回风任务,shi矿井白勺另1样安全出口。回风 斜井位于井田北部,落底于 11 号煤层,净宽 3.5m,倾角 21°,斜长 273.0m。井筒维护 良好。 原张庄乡煤矿主、 副斜井井下巷道错综复杂, 由于维护不良两井筒多处已严重变形。 新斜井落底于 11 号煤层,净宽 3.5m,倾角 22°,斜长 300.6m。井筒维护良好。

    6

    山西朔州山阴兰花口前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七、邻近矿井情况 整合后该矿东邻山西朔州山阴中煤顺通北祖煤业有限公司, 西邻山西山阴宝山玉井 煤业有限公司。详见矿井四邻关系图 1-1-2。

    图 1-1-2

    矿井四邻关系图

    1、山西朔州山阴中煤顺通北祖煤业有限公司: 位于口前煤业井田白勺东部,2009 年由山西山阴农牧场观音堂联营煤矿、山西山阴 顺风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山阴北祖煤业有限公司三样煤矿及部分空白区整合而成,其中 原山西山阴北祖煤业有限公司与本矿相邻,其它矿相隔较远。 原北祖煤业属镇办煤矿,于 1976 年建井,1987 年改造投产,主井斜长 120m,坡 度 16°,副井斜长 100m,设计能力为 210kt/a。该坑口拟斜井开拓,采煤方法为壁式, 放炮落煤,工作面采用悬移支架支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顺槽采用刮板机运输,大

    优游资料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应用写作文书、专业论文、高等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外语学习资料、行业资料、中学教育等内容。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免费矿井设计毕业论文  矿井供电毕业设计  矿井瓦斯防治论文  矿井法律法规论文  矿井通风与安全论文  关于矿井通风的论文  矿井防治水论文  矿井灾害防治措施论文  矿井水害防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