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技术与PLC课程说课稿
各位专家、同事:你们好!
___ 下面我从4个方面说明《电气控制技术与PLC》课程的设计。
一、课程设置分析
随着行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组合,湘潭加工制造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九华工业区的快速崛起,需要大批的电气自动化控制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人员以及电气自动化设备的销售与技术服务人员。
因此机电专业应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能够从事各类机电设备及系统应用、运行、维护、安装与调试等工作的技能应用性专门人才。
1.课程定位
电气控制技术与PLC是机电专业的一门核心技能课程,综合了《电机及拖动基础》和《工厂电气控制设备》课程的相关内容,具有实践性强、应用面广的特点,该课程是学生考取维修电工资格证书及上岗操作证的坚实基础,该课程对学生受益面大,影响非常深远。该课程还是学习PLC技术、交直流调速技术、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等课程的基础,学好这门课将使后续课程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掌握了电气控制技术与PLC课程以后,能够从事电气控制设备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安装、调试与维护;电气、电子产品生产现场的设备操作、产品测试和生产管理;工程项目的电气电子设备施工、维护和技术服务;电气电子类产品的营销与售后服务;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技术管理、操作、维护检修及质检管理等方面工作。因而我们课程的项目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良好的发展潜力为主旨,以行业和社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充分体现规范性、先进性和实效性。
2、课程设计理念
1)、工作过程系统化
(1)校企合作开发工作过程导向课程
通过教师到企业社会实践,贴近企业,了解企业的生产工作流程,掌握企业对知识的需求,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课程,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作为课程“主题”来设计学习情境,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确定教学项目,使学生在 “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综合职业能力。____
(2)学习过程即为工作过程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企业的,提前与社会接轨,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入企业的管理和竞争机制,建立一套完整的班组体制,设计车间主任、班长、组长、质检员等职位。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创立优秀班集体。通过任务书的发放、材料的领取,考核标准的制定等组织实施过程体现工作过程的完整性。
(3)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教师通过制定工作任务书进行具体内容设定,通过学生自己资讯、 决策、计划、实施、修正、评价等环节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做,教师只是针对性的讲授、示范、引导。
2).设计思路
本课程从应用的角度出发,依据由简到难的原则,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设立教学项目,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自立学习完成工作任务或项目,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从而形成职业能力。共设置七个学习项目, 每个学习项目均应从知识技能等方面达到教学的标准。
二、教学内容设计
1.课程内容的组织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职业能力成长规律,我们将教学项目组织为7个,对应的能力训练项目如表所示:
1 电动机起保停线路的安装;
2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检修;
③电动机Y/△降压启动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
④工作台自动往返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
⑤生活给水排水系统的电气控制;
⑥电动机Y/△降压启动控制线路的PLC控制;
⑦自动门控制装置;
2.课程内容的选取
为了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有关PLC技术应用岗位的要求,我们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级维修电工要求,在与合作企业的技术人员反复研讨后,选择了贴近工厂实际的7个典型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并使项目涵盖PLC的各种功能,以保证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这些项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