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矿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 关于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与
  • 关于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与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09-02-02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2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doc
    文档作者:wrh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关于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与
    提升职工素质建设中作用的调查与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江苏作为改革开放的沿海省份,成熟型企业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谋求更好的发展,除了比拼财力,物力,技术这些硬实力外,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素质提升作为一种软实力加以培育,从而促进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和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企业文化建设与职工素质提升,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企业是指从事生产,运输,贸易等经济活动的部门,如工厂,矿山,铁路,公司等.企业的全部活动都渗透着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企业就有企业文化.
    文化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二是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三是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我们所谈及的"文化","文"就是文明,"化"是指"感化,变化,融化,同化"的意思.
    关于企业文化的概念,有许多不同的认识和表达.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教授泰伦斯·迪尔和麦肯锡咨询公司顾问艾伦·肯尼迪于80年代初,在《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一书中认为:杰出而成功的企业都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即为全体员工共同遵守,但往往是自然约定俗成的而非书面的行为规范;并有各种各样用来宣传,强化这些价值观念的仪式和习俗.正是企业文化--这一非技术,非经济的因素,导致了这些决策的产生,企业中的人事任免,小至员工们的行为举止,衣着爱好,生活习惯.在两个其他条件都相差无几的企业中,由于其文化的强弱,对企业发展所产生的后果就完全不同.[1]
    进入21世纪,许多学者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观念,文化形式和行为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主要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目标,职业道德,价值观念,企业形象,经营理念,规章制度,企业风尚,企业环境,文化活动等,其核心是价值观念和企业精神.通常表现为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沿袭的传统与习惯等.企业文化一旦形成,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完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当企业面临的形势变化后,要随之有所变化,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包含着:经营哲学,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团体意识,企业形象,企业制度等,其中: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整个企业文化中起着支配的地位.企业精神以价值观念为基础,以价值目标为动力,对企业经营哲学,管理制度,道德风尚,团体意识和企业形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从企业的层面上来看,企业文化是企业赖以生存的一种文化价值观.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中无不充满着文化的气息,文化的价值观始终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它的经济价值观,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溶入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从企业员工个人的层面上来看,企业文化是员工的行为规范.企业员工,不仅仅需要劳动的经济回报,还需要被社会和企业认可.企业是员工赖以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寄托.让员工们认识到企业是自己的企业,这就是好的企业文化产生出来的积极作用.反之,员工们认为企业不是自己的企业,吃光,用光,败光,这是失败的企业文化产生的消极作用.企业文化就是全体员工认可和共有的企业核心价值,它规划了员工基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并渐渐将其演变成一种习以为常的规则[2].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谐文化与社会,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呈现互为促进,共同发展态势,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我们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与职工素质提升,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1,和谐文化建设要求企业以文化亲和关系.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和谐文化,要求培育共同理想,引领价值取向,强化和谐发展的向心力和原动力.作为和谐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文化,就要在多元思想文化激荡中提炼核心价值观,在多极劳动关系矛盾中寻求平衡点,引导职工以协调共生的思维认识事物,以理智平和的心态正视问题,以理性有序的方式表达诉求,以宽容友善的方法调和矛盾.
    2,共建共享理念要求企业以文化激扬活力.党的十七大强调,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3].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这就要求企业注重用共同理想凝聚职工,用时代精神激励职工,用人文关怀善待职工,营造"共建和谐,共促发展,共享成果"的文化氛围,以优秀文化为企业持续发展奠定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3,市场经济竞争要求企业以文化支撑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产业升级加快,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增长能力面临新的"瓶颈",迫切希望以新的动力推进发展,优化形象,迫切希望提升文化"软实力",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品牌意识,社会责任是企业社会形象,"企业发展靠制度靠人才,持续发展动力靠文化"的全新理念威形成共识,深人人心.
    4,企业用工短缺要求企业以文化凝聚队伍.近年来,"用工荒"现象给企业敲响了警钟.用工短缺的倒逼效应,促使企业从物态思维转为人本思想,着眼于促进企业全面发展,优化整体素质,注重以文化优化人力资源,以文化凝聚职工队伍,以文化引导创业发展.
    二,当前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矛盾与挑战
    我们通过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调查发现:当前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正在更加自觉地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生动丰富的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培育了闪闪发光的企业精神,塑造了众多良好的企业形象.但是,当前企业文化建设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1,当前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是部分企业经营者对什么是企业文化一无所知.我们在某市一家私营企业调查,问企业精神是什么 老板答:赚钱就是企业精神.问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有什么举措 答:赚钱就是文化,亏本就是没有文化.问是怎样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的 答:我不会为培训去投入的,招来的工人,能干的就留,不能干的就退.在这样的企业,找不到一份关于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资料,看不到一点企业文化建设的氛围,有的就是老板千方百计赚钱,员工每天上班,下班,根本不谈企业文化.有些管理者把企业文化理解为职工文体娱乐活动.他们重视有形的管理要素,而意识不到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认识不到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的上层建筑,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灵魂.
    二是企业精神文化发挥不够.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一种对企业产生深刻影响,长期起作用的资源.但有些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停留于表层形式:如添一些娱乐设施,开展一些文体活动,美化一下企业环境.有些企业把传媒上的宣传口号和词汇,加以组合,拼凑,就成了本企业的精神标语.
    三是企业文化的创新程度不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自主的经济组织,是市场竞争的独立主体,但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却大多数俱于雷同,效果甚微,缺乏创新和创造性,使企业文化建设处在迟钝滞后的状态,不能适应市场经济需求.企业文化与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特点密切相关,企业文化也必须着眼于适应企业的外在环境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
    四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合力不强.从体制上看,还没有完全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目标明确,责权分离,关系协调,渠道畅通的企业文化建设运作机制.从作用上看,企业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企业行政没有起到在文化建设中的主管作用,企业工会没有起到在文化建设中的维护作用,职工受教育培训的发展权益,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权益得不到保障.从实效上看,由于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企业文化的品质含量不高,效果不佳.
    2,当前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
    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重视产品,科技,经营的竞争与忽视企业文化竞争的矛盾.大多企业只注重在产品质量,科技进步,经营手段上下功夫,搞竞争,不重视企业文化竞争.产品,技术,经管谋略是快节奏变化的,而企业的精神灵魂和企业的学习力,创造力才是企业的生命之本.如果没有自觉的企业文化战略意识,在竞争观念上就落后了一步.
    二是传统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之间的矛盾.企业在长期的自我发展中形成了一套传统的企业文化,是自然经济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它的影响和局限性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不会完全消失,如家家族文化,长制文化,本土意识等等.但是现代企业文化是伴随着现代化大生产而产生的,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文化必将走向多元化.因此,企业文化需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只有吸收西方文化的长处,继承传统的优秀文化,发展和创新本企业的特色文化,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三是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之间的矛盾.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总结,继承和发展,属于企业管理的范畴.然而相对于具体的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其对象是人的观念形态和精神状态,它必须结合特定时代的要求,在企业倡导优秀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行为准则,培育具有特色的企业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驱动力和吸引力.作为现代企业文化,应着力于深层次,全方位,高起点,要同科技发展战略相结合,同提高整体素质相结合,同形成经营特色相结合,同优化企业环境相结合,不断培育先进企业文化.
    四是企业制度文化与人本管理之间的矛盾.文化管人体现了先进的人本管理理念,关键在于企业尊重人的权利,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实施制度文化,重点是科学合理,启发自觉,体现人文关怀.但有些企业管理者认为制度万能,一出现问题,就认为是制度上的毛病,就随意修改制度,认为弄几条制度出来,就把人管住了.其实任何制度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人,而人本身是发展变化的,不可能一劳永逸地依照一种制度就可以有效管理.
    五是企业管理者与企业员工之间的矛盾.企业管理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者,设计者,更是员工的垂范者.管理者的认识水平,自身素质及示范能力的优劣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发展水平.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的共同塑造者和参与者,企业文化建设要通过企业员工的精神风貌显现出来,企业员工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不断充实丰富企业文化,反过来,企业文化又赋予员工崭新的形象和全新的内容.因此,企业文化建设既要加强管理者队伍建设,更要把员工队伍建设好,使两支队伍的素质都得到提高.
    3,当前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是面临社会变革和新发展的挑战.企业文化建设依赖与社会的发展进步.目前社会变革和发展带来了社会的巨大进步.如社会结构性问题,就业问题,贫富分化加剧问题;再如变迁性社会问题,生态失衡与环境破坏问题,越轨性社会问题,包括官员腐败,黑恶势力猖獗,假冒伪劣盛行问题等等.这些有的引发人们的价值观发生变化,而有的则由于价值观念变化而发生,使得人们思想活动的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开放性和功利性明显增强,对培养职工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提出了严峻挑战.
    二是面临市场多元化新变化的挑战.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世界里,企业一方面要适应多元化的市场,同时也在组织多元化的生产和经营,企业文化建设也正从"单打一"向"多元化"过渡.因此,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以企业精神,价值观的培育,确定为主线,将企业的组织文化,制度文化,营销文化,素质文化,环境文化等要素熔于一炉,同时进行全方位,多视角,多层面的建设,那么企业就不能经受市场多元化的挑战.
    三是面临科技迅猛发展新情况的挑战.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从企业文化建设的角度,带来的挑战主要为三个层面:一是科技迅猛发展对职工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对职工的现代化要求更迫切,对职工的全面发展要求更为直接;二是科技迅猛发展,使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客体的知识储备明显不足,知识更新明显加快,知识化要求更高;三是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全新的科学管理模式,同时也要求整合企业文化,提高科学化水平.
    四是面临未来文化激烈碰撞新形势的挑战.从目前可预见到的情况看,未来文化的碰撞将是很激烈的.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并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实行开放,外来文化,外来习俗,外来价值观等"舶来品"将会更多.这种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错,相互激荡,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激烈.特别是人们道德观念的嬗变以及道德素质的状态,都对企业文化建设带来深刻的影响.
    五是面临网络时代新特点的挑战.网络时代,一方面为人们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文化空间.人们在网上工作,学习,查询,购物,聊天,游戏等等,每一事物或活动都会使人感受到与以往生活的世界大不一样的体验.另一方面,网络文化在使人们的交流或互动空前开放的同时,也隐含着放任和自由散漫,特别是形形色色各种有毒文化,如网络"黑色文化",网络色情文化,网络犯罪现象等等,这些都对企业的制度文化,道德文化建设带来了挑战.
    三,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优势与责任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工会能否在支持企业进行文化建设中找准定位,发挥作用,是新时期工会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正视存在问题,在挑战中把握发展机遇,工会有着许多优势并承载着重要责任.
    1,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与职工素质提升中占有职能优势.
    一是法律赋予工会的职能优势.我国法律规定,中国工会是职工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具有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项社会职能.作为拥有1.37亿会员的中国工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要维护好职工的生存权,学习权和发展权.工会通过组织职工开展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和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履行建设职能;在维护履行参与职能中,广大职工通过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参与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不断提高民主决策的能力,体现自身的价值和地位;同时,工会教育职工树立市场的竞争意识,培训意识的本领,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4]
    二是工会组织的网络优势.工会有非常健全的组织网络系统,只要有职工的地方,就有工会组织,从上到下,隶属关系明确,网络贯通.这样的网络可以从组织上确保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措施进到班组,落到个人,吸引职工的广泛参与.
    三是工会组织的阵地优势.各级工会都拥有文化,宣传,教育和参与管理的多个阵地,如学习型组织(班组),职工俱乐部,图书馆(室),职工之家,民主管理等.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这些阵地的作用,围绕企业发展中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和调动广大职工在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作用和主人翁精神,充分肯定广大职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首创精神,充分听取广大职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合理化建议,利用工会组织的各个阵地为企业文化出谋划策,既使职工展示了自我,又能促进企业文化有序发展.
    四是工会组织的载体优势.工会组织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创造了许多打造企业文化建设的各种载体,如"两争一树",劳动竞赛,金点子,合理化建议,还有工会自办的各种报刊,网络,传媒等,这些都是工会组织在平时工作中的活动载体,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通过这些载体不断的活动和传播,使企业文化在各种载体上都显示它的效能,彰显出企业文化的生机和活力,使企业文化建设始终富有影响力和生命力.
    五是工会组织的活动优势.有人说工会的活力在于活动.各级工会在组织企业职工活动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文化体育活动,立功竞赛活动,工会主题活动,风采展示活动以及各种创建活动等等.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主题鲜明,健康向上的活动,既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又陶冶了职工的情操,有利于凝聚职工形成团队精神,有利于促进企业持续发展,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共同愿景的实现起到催化作用.
    六是工会组织的文化和队伍优势.企业文化是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管理科学之一,也是许多知名企业不懈追求的目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所拥有的文化优势,如建设学习型企业,培育知识型职工,广泛开展文化,技能培训等,紧紧抓住"四有"职工队伍建设的主题,紧密围绕企业经济建设和文明建设的实际,用"软实力"反哺"硬实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宣传教育活动,展示工会文化特色,从而达到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之目的,为培育和确立符合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营造氛围.工会拥有庞大的职工队伍,在这个队伍中有一大批精兵强将,如专,兼职工会干部,职工代表,技能专家,先进模范人物等,还有工人理论研究,文体骨干,通信报道,文艺创作"四支队伍"中的积极分子.他们遍布企业的各个角落,与普通职工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这是工会文化建设的最大优势,也是企业打造文化战略品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为宝贵的力量,同时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2,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机制与活力优势.
    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我们认为工会组织开展的许多工作已经和企业文化建设相辅相成了,甚至有些工作已经为企业文化建设做了很好的铺垫,并建立了一套有效机制.以苏州为例:
    一是工会的教育机制为企业文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干.近年来,苏州在全市工会系统中开展了宣传贯彻《公民道德纲要》,《苏州市提高市民素质行动计划》,《苏州市工会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五大行动计划》等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引导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为企业培育一支品德高尚的"四有"职工队伍,从而为企业实现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是工会的才人晋升机制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人力保障.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本质特性,人才战略是企业文化建设中重要一环.连续5年来,市总一直致力为企业培养骨干和人才,每年联合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多个行业组织开展劳动竞赛和技能比赛,通过选拔—培训—竞赛—晋级的程序和办法,使企业能工巧匠脱颖而出,为优胜者晋升技术等级,为企业培育了一大批技能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从而为企 业实施人才战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人力支撑和保障.
    三是工会文体活动机制为企业文化建设发挥了助推作用.组织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是工会组织的优良传统,是企业融合人际关系,提高职工综合能力,宣传企业理念和企业精神,培养职工集体主义精神和进取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有效途径.多年来,市总在基层工会中广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各类文艺体育活动,既活跃和丰富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缓解了紧张疲劳的情绪,又为焕发职工精神,展示企业文化,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起到"助推器"作用.
    四是工会的学习培训机制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内涵.从2005年起,突出抓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职工专业培训,二是抓职工读书站建设.为此,市总培育和选定了两家培训学校,建立了苏州市职工培训基地,定期调研企业,职工发展需求,针对需求提供菜单式对口培训项目, 2007年,仅张家港市就为88家企业免费培训了5000多名一线员工,切实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班组长管理水平和员工技能水平.目前,通过该市各级工会组织的努力,已建成近100家达到全总标准的职工书屋,有一定规模的读书站,图书馆(室)多达400多家,受众面达到35万人.通过职工培训基地的专业培训和读书站的自主学习,进一步调动和提高了职工的学习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
    五是工会的创新机制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发展动力.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工会工作的一大亮点,普遍受到企业的欢迎,创新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和动力,也是企业文化重要的理念.目前该市各级工会组织非常重视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作,"金点子","合理化建议","六小"活动持续开展,在全市5200多家企业,9300多个班组中,被运用的职工技术革新成果(发明创造)多达3400项.为企业实施品牌战略,节能减排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也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
    六是工会的典型示范机制为企业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宣传,学习,倡导一种奉献精神和价值观是培养企业文化的前提,树立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典型是带动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工会组织开展的"劳动模范","五一文明岗(班组),百佳文明职工","工人先锋号","职工之家","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评先树优机制,很好地发挥了典型示范的作用,为企业营造激励机制,打造企业精神人格化和企业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3,创建学习型组织,是推进企业文化与提升职工素质的有效载体.
    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是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创建学习型企业,把员工的学习能力转化为创造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本.根据江苏的实践,我们认为: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树新时代职工形象"(以下简称"两争一树")的活动,是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提升职工素质的有效途径.
    从2003年初至今,江苏省总工会坚持把"两争一树"活动,定位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深入开展,定位在维护职工学习权发展权,造就高素质职工队伍的大背景下去全力推进,定位在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大环境下去组织实施,为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企业文化和职工素质的保障.五年来,全省各级工会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把活动的触角延伸到每个班组,把活动的目标落实到每个职工,"两争一树"工作始终保持着强势推进的发展态势.全省国有企业全面开展了"两争一树"活动,80%以上的非公企业积极投身争创学习型企业,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两争一树"活动得到了企事业单位的积极响应,吸引了职工的广泛参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省广大职工的思想道德和职业技能素质明显提高,创业,创新,创优的能力明显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团队学习"在各类企事业单位蔚然成风,"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逐步成为广大职工基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如:[5]
    太仓市的"职工读书站"形式.倡议外来务工人员"读好一本书,上好一堂课,学好一项技术,走好一生路",引导他们读书求知,学好技能,提升素质.如今"职工读书站"已成为35万新太仓人的精神家园.
    无锡市中医院和连云港电信分公司的"团队学习"形式.以团队学习为基础,以持续创新为特征,以实现愿景为目标,以教促学,以赛促学,以制促学,取得了班组团队发展,员工个人成长的双赢效应.通过全员读书,双休日讲座等形式,着重开展企业愿景,企业精神征集等活动,引发员工强烈共鸣,使企业愿景得到员工的普遍认同.
    泰州文峰千家惠以提升员工职业道德素质为核心,坚持以一流的指标引导人,以科学的考核鞭策人,以和谐的氛围凝聚人,在商场开展"星级员工"评选,激励广大职工人人向善,人人争先.
    江阴市的"职工一二三读书工程"(每个职工家庭一个书柜,二份报刊,三百本以上的藏书).
    仪征化纤公司的"岗位课堂"活动(每周一题,每旬一课,每月一练,每季一考)等都是推进"两争一树"活动的有效载体.
    南京市建立的"学习型班组评价体系".市总工会在已制订的学习型工会,学习型班组,知识型员工三个"六条标准"的基础上,又制定出台了《学习型班组(科室)分类指导和评价标准》,初步形成了学习型班组创建工作的评价体系.
    常州市建立的"职工职业培训单项集体合同制度",将职工接受教育的时间,经费,内容等写入集体合同,并把职工培训,教育经费使用情况等列入厂务公开重要内容,有效地维护了职工受教育的权利.
    南京长江油运公司每年拨出30万元奖励费用,坚持以奖促学,职工读书自学活动20多年长盛不衰,建立起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校,以书本为老师,以岗位为课堂,以实践作考场,以成果作答卷,职工读书求知,自学成才蔚然成风."两争一树"活动起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
    近5年,江苏省总工会联合有关部门评定命名了253个示范点,各市县上下联动,相继命名了3000多个示范点.涌现出许多象徐州"下水道四班"那样的先进班组和象邓建军那样的知识型职工.常州市还拿出1030万元设立了"邓建军金蓝领人才奖",着力推进"学习邓建军,打造金蓝领,建设新常州"活动,努力加快职工队伍的知识化进程,实现学习力向生产力的转化.
    江苏的实践证明,"两争一树"活动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有效形式,是加速职工队伍知识化进程的重要手段.
    4,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在继承中创新.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6]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也是这样,它应该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增值开发,否则企业文化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也就没有生命力.增值开发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借鉴,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平等思想,务实思想等都是值得增值开发的内容.中国民本思想自古以来就相当强烈,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专制行为.社会主义企业中,劳动者是企业的主人,企业文化建设自然要以民本思想为重要的思想来源,并通过这一思想的开发利用,使职工群众产生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自觉地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中国民族坚持人的平等性,认为"人皆为尧舜",这正是过去中国革命的思想基础.这种思想的增值开发并用于现代企业的文化建设,将为企业职工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有利于倡导按劳分配,同工同酬的运行机制.务实精神要求人们实事求是,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刻苦努力,奋发向上.对此如能发扬光大,必将形成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的企业精神.大庆"三老四严"的"铁人精神"就是这种民族精神增值开发的结果.同样,我们江苏的企业文化也是在继承中发展的.从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的"四千四万精神",发展到今天的"三创精神"等,并逐步形成了具有江苏地方和产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如,徐矿集团的"蓝,黑,红三色企业文化",锡柴企业文化体系等.
    5,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与职工素质提升中任重道远.企业文化建设与职工素质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工会能否在支持企业进行文化建设中找准定位,发挥应有的作用,是新时期工会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们认为,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与职工素质提升中任重道远.应主动参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企业发展,充分发挥职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作用,搭建起文化铸魂,文化聚力,文化育人,文化塑形的运作平台,让职工共享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成果.
    ——工会要成为文化铸魂的导向者.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念,精神境界和理想追求是企业文化系统中的中心要素,企业文化的根基就是让员工的认同,被员工认同的企业文化才可能被转化为生产力.工会要通过有效的手段和方式,在企业员工中进行传播和导向,培育员工企业精神,敬业意识,团队风貌和文化传媒,形成全体员工共同认可和共同遵守的主体价值观念,引导职工与时代同步,与企业共进.
    ——工会要成为文化聚力的激励者.良好的企业文化是营造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基本要素.工会应把企业文化核心价值导向所包含的精神激励作用,放到执行企业文化管理要求的实施平台上,作为调动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催生剂,促使员工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发展观,在企业经济建设中有效集聚和放大团队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形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合力.要营造以人本关怀,权益保障,企业社会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感恩文化,促进企业与职工之间感恩反哺的良性互动.
    ——工会要成为文化育人的推动者.企业文化的功能之一是"育人",就是将企业的共性追求与员工的个性成长融为一体,逐步塑造起文明,学习,勤奋,竞争的个体和企业形象,推动企业建成学习型,创新型,竞争型组织.工会应把企业文化建设落实为引导广大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带动企业整体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建设培养人才的快车道,着力打造创新之势,创新之能,创新之效,为员工搭建成长的大舞台,激励更多的员工敢于向极限挑战,在工作中和岗位上不断攀登新的高峰,为企业发展储备人力资源赢得主动权.
    ——工会要成为文化塑形的维护者.文化无形,却有着很难穿透的张力.环境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由人创造又时时起着培育人格的作用.把文化的无形张力建立在企业人文环境建设这样一个有形的表达载体上,形成独特的环境文化.工会在维护环境塑形的过程中,把企业文化融入和固化到员工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入厂门而知其教",让每一个置身于企业的人都能感受到它的内涵和希望.
    企业文化建设与职工队伍的素质提升是相辅相成的.企业文化的发展为提高职工素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职工素质的提升为企业文化的发展增强了活力.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优秀的职工队伍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积极探索工会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途径,不仅有理论上的必要性,实践上的可行性,而且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从工会角度来看,发挥工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既能为工会工作拓展新思路,增加新内容,开创新形式,也有助于提升基层工会组织在企业发展大局中的地位.
    实践证明,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融入企业工作全局,才能取得新的成效;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紧扣时代主题,才能得到新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强化创新意识,才能取得新的突破.企业文化建设的强弱与职工队伍的素质提升是相辅相成的.企业文化的发展为职工素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职工素质的提升为企业文化的发展增强了活力.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优秀的职工队伍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美)泰伦斯·迪尔,艾伦·肯尼迪《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
    [2]兰瑞芳: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企业文化论文网)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第36页)
    [4](黄河涛)《创建学习型组织与新时期工会建设》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3.)
    [5]江苏省总工会企业文化建设理论交流会议材料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03页)
    江苏省总工会,从2003年初至今,在全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树新时代职工形象"活动,以下简称"两争一树"活动.
    改革开放初期,江苏的乡镇企业,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发展乡镇经济,"踏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走进千家万户,说过千言万语"是当时创业精神的写照.
    江苏省委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两个率先"的要求,号召全省人民开展"创业,创新,创优"活动,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做贡献.
    徐矿集团是个百年老矿,目前井下煤炭资源面临着枯竭的危机,徐矿集团提出"走出去创业"的重大发展战略,组织数万名矿工,奔赴新疆,甘肃,贵州,陕西,山西等地开发新的战场,寻求新的生存空间."蓝色文化"是徐矿人为实现宏伟蓝图,战略愿景所进行的创业发展文化的统称 ;"黑色"是煤炭主色调,象征安全给煤矿人带来的沉重压力."黑色文化"是"安全文化"概念的子概念,指徐矿职工在安全生产中所表现出来的意识,素养,作风,道德等精神层面的范畴."红色"是党旗的颜色,"红色文化"是徐矿企业党建文化体系的统称,体现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政治核心作用.
    一汽无锡柴油机厂提出的企业文化体系,由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四大内容构架组成.是锡柴人在改革发展中经过不断的积累,筛选,提炼而共同孕育形成的.对外,它是锡柴的一面旗帜,是队伍形象,品牌形象的总和;对内,它是员工的一种凝心剂,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煤矿企业文化建设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煤矿企业文化建设总结  煤矿企业文化建设情况  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经验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海尔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