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流魚類生態觀察與解說事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詹見平/台中縣中山國小校長
壹、溪流魚類形態學簡介
無論是研究或觀察溪流魚類,都應該具備魚類形態學的基礎,才不致於盲目摸索,全無頭緒,現就臺灣溪流現生魚類的形態資料配合簡易圖示歸納如下:
___ 一、常見的溪流魚類形態:
經常有朋友對我說:「溪流中的魚類每一種都差不多,實在分辨不出牠們的種類。」如果您有同感,那是因為觀察時候是處於一種「有看沒到」的無效能狀態,因此不是張冠李戴就是心中一片空白。如果想要做一位有效能的溪流魚類觀察者,那我們對於魚類的基本形態必需充分的瞭解,才不會手忙腳亂,不切實際。
就算我們是魚類觀察的「新手」,我們也知道:魚類是生活在水裏的。牠們在水中靠鰭來運動,現在就從「鰭」談起:
在魚身體背部上的鰭稱為「背鰭」,在腹部泄殖孔後方的稱為「臀鰭」,在尾部的稱為「尾鰭」。這三個鰭通常只有一個( 但背鰭有些例外,譬如虎科有兩個背鰭 ),稱為奇鰭。另外成對的鰭稱為「偶鰭」,像胸鰭在體側左右鰓蓋的後方,腹鰭在腹部左右各有一個。
有許多魚類鰭的位置、形狀、大小呈現不少的變化,例如虎科魚類的腹鰭特化成吸盤狀、黃鱔沒有鰭、鰻魚沒有腹鰭、埔里中華爬岩鰍的腹鰭在後緣相連。鮭鱒魚類、香魚、脂鮠和臺灣鮰的背鰭後面有一個肉質狀的脂鰭。鰻魚的背鰭、尾鰭和臀鰭連在一起,而鯰魚和塘蝨魚的尾鰭和臀鰭相連。七星鱧的尾鰭基部有一個眼狀圓斑、高體和革條副鱊的雌魚在產卵季節有產卵管……像這樣的特徵,很容易在分辨的時候立刻認出來,以下就魚類的各重要術語摘錄供大家參考( 據曾,1986改寫 ):
___ 一、鰭:
鰭的構造又有硬棘和軟條的區別,硬棘通常在鰭的前面而決不分枝或分節,軟條大都有分節,又因分枝的有無可在細分。這種詳細的計數是在同類間做為區分的重要特徵。
通常的記錄將背鰭簡記為D.( Dorsal ),臀鰭A.( Anal ),尾鰭C.( Caudal ),胸鰭P.( Pectoral ),腹鰭V.( Ventral )。 如果有二個背鰭,則第一個背鰭為D1 ,第二背鰭為D2 。
記錄硬棘用大寫,Ⅰ、Ⅱ、Ⅲ、Ⅵ……代表1、2、3、4……根硬棘,而軟條則直接用阿拉伯數字表示。例如記錄為D.Ⅱ+8;則是背鰭前面的2根鰭條是硬棘,而後面的8根是軟條。
___ 二、鱗:
魚類的身體通常披著極整齊排列的鱗片,臺灣產的淡水魚只有圓鱗和櫛鱗之分。圓鱗最常見於鯉目的魚類,如果我們取下一片鯉魚的鱗片,用放大鏡觀察可以看到鱗片就像樹木的年輪一般,呈一個個同心圓環,而沒有特別的突起小棘。但是如果我們取下一片虎科魚類的鱗片,則可發現露出體外的頂部有許多小棘狀突起,這就是櫛鱗的特徵。如果由尾部往頭部摸著虎魚類的體側,就可以感覺到刺刺的櫛鱗了。
我們也常常藉著鱗片的有無、大小、形狀、分佈狀況,甚至是顏色,可以輕易的記住許多魚類的特徵。例如鯰目魚類全身無鱗,而只有黏液覆蓋全身,黃鱔也是如此,香魚的鱗片卻極
為細小。
___ 三、側線:
在魚類體側中央大都有所謂側線的感覺器官沿身體縱走,由鰓蓋直後一直到尾鰭基部都很明顯的稱為側線完全,如鯉魚、鯽魚。有些種類只有前面的一小段,並不延伸到尾部,稱為側線不完全,如鱊魚。慈鯛科( 如吳郭魚 )的側線則有兩條,上部的側線和下部的側線在體側中央部份重疊,相平行但不相交。沿著側線上的鱗片都有一個小孔,其數目稱之側線鱗數L.l.,也是重要的分類特徵。
_ _ 四、鰓耙:
___ 魚類的鰓耙數簡記為Gr.,是指右側第一個鰓內弓的鰓耙數,也被用做分類的特徵。
___ 五、咽頭齒:
咽頭齒數簡記為Ph.,依順序由左外側至右外側之各列咽頭齒的數目,特別在鯉科魚類中有分類之價值。
___ 六、脊椎骨:
脊椎骨數簡記為Vert.,許多種類的脊椎骨數目常做為鑑定的依據,如鰻目的魚類,以及一般魚苗的分類上都相當重要。
___ 七、體長:
如果我們想要描述或記錄一尾魚的體型,無疑的要能清楚的界定我們要測量的部位,通常測量魚的長度有全長和體長兩種方式:
全長:係指上顎前端至尾鰭後端的長度,如下圖所示。
體長:係指上顎前端至尾鰭骨和脊椎骨相接處之長度,如下圖所示。通常我們拉著尾鰭左右彎曲,即可找出容易彎曲的關節,做為測量的基準點。
___ 八、頭長比:
___ 頭長比=體長/頭長。
___ 九、體高比:
___ 體高比=體長/體高。
___ 十、縱帶:
魚類的縱帶是指頭尾方向較長的紋帶,例如臺灣馬口魚體側有一條藍黑色的縱帶,此外,在臺灣的溪流中有縱帶的魚類還有短吻鐮柄魚、羅漢魚的雌魚等。
___ 十一、橫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