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中专语文试卷 > 国立台南高级商业职业学校八十九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
  • 国立台南高级商业职业学校八十九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02-03-01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Traditional Chinese
    文档格式:doc
    文档作者:三民書局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国立台南高级商业职业学校八十九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高二国文科试题
    科别: 年级: 班别: 座号: 姓名:
    一. 单选 (每题 1 分) 20%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於晋,且贰於楚也.」句中「贰於楚」之意是: (A)指郑国讨好晋,楚二国(B)指郑与楚亲近而对晋有二心(C)对楚国有二心(D)指郑国意欲联合楚国攻打晋国
    2,「尝为晋君赐」之意是 (A)曾经接受晋君的赏赐(B)指曾经受过晋君的恩惠(C)曾有恩惠於晋君(D)曾经赏赐给晋君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意谓: (A)若不是这个人以武力攻伐,我的国家不至於如此(B)若不是靠夫人的帮助,我不可能有今日的成就(C)若不是这个人的帮助,我就没有今天(D)若不是这个人的鼎力帮助,我的国家就没有今天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左丘明烛之武退秦师)其中「行李之往来」意谓: (A)货运交通的便利(B)使者经过往返(C)秘密情报的交换(D)旅客行李的运送(E)商人相互应酬
    5,烛之武退秦师:「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本段主旨在强调: (A)晋军已疲弊混乱,宜班师回朝(B)不仁不知不武之后果(C)晋文公不愿恩将仇报,打算束装返国(D)秦师不仁,不知,不武,晋人击退之
    6,下列何者是倒装句 (A)越国以鄙远(B)亡郑以陪邻(C)朝济而夕设版焉(D)何厌之有
    7,「文以气为主」所言之气是指 (A)才气(B)口气(C)正气(D)脾气
    8,「寄身於翰墨」句中「翰墨」是运用何者修辞格 (A)借代(B)顶真(C)譬喻(D)夸饰
    9,「因人之力而敝之」句中之「敝」与「家有敝帚」句中之「敝」 (A)均为形容词(B)上为形容词下为动词(C)上为动词下为形容词(D)均为动词
    10,「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曹丕典论论文)意谓: (A)自恃其才,不肯就教於他人(B)文体繁多,鲜能备善(C)文风的流行,非个人所能掌握(D)才性各有所专
    11,左传: (A)又名左氏春秋(B)晋杜预撰(C)其书编年纪事,记鲁国十二公,二百年事(D)长於解经,疏於纪事
    12,有关春秋种种,以下叙述,何者为非(烛之武退秦师): (A)我国编年史之祖(B)记事详赡,不重褒贬(C)以鲁史为中心,再旁及他国(D)起自鲁隐公元年,迄於鲁哀公十四年
    13,下列有关左传的陈述,那一项是错误的 (A)专记鲁国历史(B)相传为左丘明所作(C)起自鲁隐公元年,迄於鲁哀公廿七年(D)与公羊,谷梁合称春秋三传
    14,「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句中「体」字宜解为 (A)身体(B)分别(C)体裁(D)体操
    15,曹丕典论论文将文体分为那四科 (A)奏议,书论,铭诔,诗词(B)奏议,书论,铭诔,辞赋(C)奏议,书论,铭诔,诗赋(D)奏议,书论,铭诔,汉赋
    16,曹丕: (A)著有典论三十篇(B)是我国第一位文学思想家(C)与父操弟植均能为文(D)现存之文仅典论论文一篇
    17,何者不在建安七子之内 (A)王粲,徐干(B)孔融,陈琳(C)曹植,曹丕(D)阮瑀,应瑒,刘桢
    18,王粲: (A)并著有中论二十余篇(B)字文举(C)长於辞赋(D)曹植称是书「辞义典雅,足传于后」
    19,汉末文学: (A)以建安时期为中心(B)典论论文一篇,对后世文学创作方面有极深远的影响(C)建安文坛除居领袖地位之曹氏父子外,最重要者,即为建安七子.七子之名,始见於曹子建之典论论文(D)据其对文学之见解,建安文学保存了伦理实用观念
    20,「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是说 : (A)不因为在困穷而不务正业不因为安乐而胡思乱想(B)不因为在困穷或安乐而不努力从事著作之志(C)不因为在困穷而不反省不因为在安乐而增加思虑(D)不因为在困穷而不达任务,不因为在安乐不想加惠於民
    二. 复选 (每题 2 分) 20%
    1,晋文公没有接受子犯的意见,其原因是: (A)不忘旧恩(B)不愿失去盟友(C)兵力不足(D)怕得罪郑国(E)粮秣不继
    2,典论论文,其主要观点为: (A)批评者须有「审己以度人」的态度,不可「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各以所长,相轻所短」(B)文学具有独立与崇高的价值(C)作者才气对作品有绝对的影响(D)各类文章表现手法相近,本质相同,唯专才即能兼擅各体(E)文章的成就不可力强而致
    3,以下句中引号所指,何者为是 (A)微「夫人」之力:指郑文公(B)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指烛之武(C)子犯请击「之」:指郑国(D)失其「所与」:指秦国(E)「邻」之厚,君之薄也:指楚国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职业中专语文教材  郴州综合职业中专  衡阳市职业中专  职业中专  厦门电子职业中专学校  郴州综合职业中专贴吧  侯马市职业中专学校  职业中专毕业证书样本  岳阳市第一职业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