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文写作格式与范例 > 源文件下载doc格式 - 文献综述参考范文
  • 源文件下载doc格式 - 文献综述参考范文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06-05-01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4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DOC
    文档作者:jgxy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文献综述参考范文

    从政府到企业:关于中国民营企业研究文献的综述

    一,引言
    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中国经济在转轨过程中的不俗表现,一直令中外经济学家为之着迷,作为其背后主要支撑力量的民营企业更是倍受关注.从民营企业的发展支撑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和市场化进程的基本假定出发,经济学家们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去观察,解释民营企业的成长绩效,及其所创造的"中国奇迹".一些学者甚至认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成功挑战了"传统智慧"(Montignola,Qian and Weingast,1993),为主流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
    以此为背景,我们尝试对该领域内主要贡献者的观点进行归纳,并梳理其理论逻辑,力求从另一个侧面去理解民营企业,进而理解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质.具体讲,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民营企业,从其产生,发展和变迁的全过程看,它的特殊性究竟是什么 从产权已基本清晰的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出发,将会把我们引导到一种什么样的未来状态 随着各种形式壁垒的消除,我们如何预测它下一步的表现 本文期望能为人们进一步寻求上述问题的答案提供一些有益的视角.
    本文对文献的综述基本上按照民营企业的实际发展进程展开.第二部分评价斯蒂格利茨(Siglitz)等人的观点.与早期的政治经济环境相适应,产权安排被视为外生变量,市场竞争,激励与信息等因素得到了强调.第三部分介绍围绕产权安排提出的各种理论假说.尽管文献的视角各不相同,但大多数都是从Grossman-Hart-Moore的剩余控制权理论起步的.第四部分比较分析各种关于企业改制原因的假说.一般认为,地方政府退出与企业改制内生于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水平.随着环境的变化,民营企业作为一般意义上企业的性质被更多地展现出来.

    二,市场竞争,激励机制与效率改进

    众所周知,中国的改革具有渐进性,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非同步性的特点.这构成中国民营企业成长的初始环境.早些时候,依照Sachs(1989)等人所设计的"大爆炸"模式进行改革的前苏联及东欧国家的经济出现持续衰退,而"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经济却保持了持续强劲增长的势头.尤其令经济学家感兴趣的是,推动这种增长的竟是有惊于主流经济学(企业)定义的乡镇企业.起初国内学者曾从经济行为的逻辑性与财产所有制无关的假定出发,运用兰格(Lange)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作过一些探讨,但基本没有得出什么有解释力的假说.根据主流经济学的标准理论模型似乎也一时难以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面对理论与现实的强烈反差,斯蒂格利茨(Stiglitz,1994)在详细考察了中国经济改革过程后认为,乡镇企业的成功表明,缺乏主流经济学所强调的私有产权关系并不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问题所在,同时市场社会主义也存在一个严重失误,那就是低估了激励问题的重要性.由于假定信息完全,像阿罗—德布鲁(Arrow-Debreu)模型一样,作为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基础的兰格—勒纳—泰勒(Lange-Lerner-Tallor)定理,并没有对信息不完全的现实予以足够的重视.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经济活动中会产生严重的委托一代理问题.此时的首要问题是改变管理人员的激励结构,而这一点在不改变企业产权的情况下也能做到.由于竞争机制的引入和企业"软预算约束"(Kornai,1998)的改变,致使经理的激励结构发生变化,即使不进行私有化也可使企业效率得到提高.正像人们已经观察到的,与积极推行私有化的前苏联,东欧国家相比,中国在给予经理人员更多的利润方面走得最远(热若尔·罗兰,中译本,2002).乡镇企业早期的成功案例表明:激励机制的改进向相关行为主体提供了有力的激励.例如,随着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经理人员的收益不断增加;乡村居民生活状况得到改善;同时地方政府也可以获得企业所创造的大部分税收和利润(萧好,2000).
    沿着竞争与激励之间关系的思路,田国强(1995)通过一个基于激励理论的分析框架,较为系统地解释了激励机制变化对乡镇企业效率的影响.他从产权界定与资源有效配置的关系出发,认为明晰产权通常是资源有效配置的充分条件,却不一定是必要条件.很多情况下,资源的有效配置并不取决于产权的明确界定.因为在市场机制中,行为主体的激励来源于占有财产和获取利润,所以不像人们通常所理解的那样,只有私有产权才会产生高强度激励.为此,田国强用中国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案例作了进一步说明:尽管土地仍然归国家所有,但将努力程度与收益水平紧密结合起来的措施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最终导致农业生产效率的改进.这似乎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产权并不是解释中国乡镇企业效率的最关键变量.依照激励机制设计的理论逻辑,在公有制条件下也可能通过选择恰当的激励机制来使资源配置优化.中国乡镇企业表现出高效率的主要原因就是其制度安排满足了激励机制最基本的先决条件:把个人的收入和劳动贡献联系起来;企业经理和职工拥有更多的选择自由等等.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公文写作范例word格式  行政常用公文写作范例  事业单位公文写作范例  公文写作范例大全  企业公文写作范例  13种公文写作范例  常用公文写作范例  企业常用公文写作范例  行政公文写作范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