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理教育导论复习笔记 > 反思教育习惯读书笔记
  • 反思教育习惯读书笔记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06-10-09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doc
    文档作者:meizi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反思教育习惯》读书笔记
    书中像举了很多事例,每一事例都说得很详细,都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出发,进行细致辞的分析阐述,都很值得我去借签反思,让我不知不觉有着更多新的观念性的转变,用以质疑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如:
    1,"请迟到的学生安静地走进教室".------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
    "报告"声打扰正在讲课的教师,接着还会发生相关的情境……,为何不让学生安静地走进教室 迟到的学生有他们的原因,很少有故意想搅乱课堂的.迟到的学生也是个别人,在上课时间内,为了问清一个人的迟到原因而耽误全体学生的学习,实在得不偿失.课上询问后无论是老师,迟到的,还是没迟到的学生,精神都无法马上集中到课堂教学中.如果课下提醒,其教育效果不经比课上询问差.如果凡是上课迟到的,不管什么原因都不用喊"报告"自己直接推开门悄悄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改报告为敲门"-------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而尊重的基石就是平等.
    有多少学生在办公室的门前喊完"报告",因为老师没听见而被"晾"在门外 "报告"两个字造成人格的不平等.但军训时,军事化的管理是纯粹上下级关系,是军人绝对服从的要求,而师生关系更多的是在平等交流中相互学习.再试想生活中又有什么时候用到报告,朋友式的会面,一定要敲门,这是礼仪,这是进入别人领地时相互尊重的需要,学校里我们可改掉"报告"但请敲门,让我们尊重从敲门开始.
    3,从"你听明白了吗"到"我讲清楚了吗"
    "你听明白了吗 "言下之意是,作为老师,我把该讲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了,要讲的事情我已经表达清楚了,如果学生有不懂或不清楚的地方,那应该是学生的理解有问题了.而"我讲清楚了吗",是我们教师把"没听懂"的责任道德承担起来.一句"我讲清楚了吗"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加深了师生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一句"我讲清楚了吗"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增强对学习的信心.一声"我讲清楚了吗"大家不防也来试一试.
    4,"把试卷扣着发给学生"
    教师把试卷发给学生的目的是什么 难道仅仅是为了"刺激"学生 当然不是.看着一颗颗像做了贼似的不敢抬起小脑袋,老师的一句句分析,一个个读出成绩对学生是激励 还是自尊心的伤害 .有人曾说:"学校教书育人,如果最后培养出来的是没有自尊的人,这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我们不防也学习把试卷背扣着发给学生,同学们也会自觉得询问他人的分数,课代表有一份没有名字的成绩单供学生参考,也能很好地到竞争的作用.
    5,"考卷一定要签字吗"
    多数的家长只看重分数,分数高了还好说,分低了轻则一顿骂,重则一顿打,所以有些同学不愿意让家长签字.出于同上学生考试心理的需要,我们也可不要逼着没签名的学生一定要回家签."以后考试之后,卷自愿签字",这句话会引起怎样的行 .学生们都想让家长知道自己的进步而努力学习,争取更好的试卷拿回家去,高高兴兴地把签字送给老师看.
    ……
    看到最后,我突发这样一个比喻想法,不知是否合适:"至于习惯教育改革,我们要像是在抛球,改革过程中,把旧习惯这只球高高抛起,实践新的观点方法,当新实施成功之时,便是旧球落地陈封之日,当新实施失败之后,便是我们接起原来的旧球,决定是否继续抛起,及怎样再次将它抛起…….
    《反思教育习惯》读书笔记
    回望历史是继承的,又是批判的,而创新是其充满活力的特征.传统教育习惯有多少是我们应该继承,哪些是我们应批判改进的,这本书中的实例给了我很多的启示,更让我重新反思自己的习惯教育,再三思之而动.这里我更愿意让自己的读书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一起探讨:
    铃声响起,我就是任课教师.我和众多的教师一样,常常有这样的感慨."每天上课都要先拿出时间说事,耽误教学时间."大家都常这样发着牢骚,之后仍得这样做.而我们却不知学生是怎样想的.有位教师讲述着她的学生的心声:"教师,在您上课的时候,我希望更多的是听到您的英语课呀……"这样的呼声让我们深思"难道是我做错了吗 我是班主任啊 班主任不说谁说 可是同学们说的也没错呀!"这位老师反思之后调整自己,心中记住我是一个教师,管理班级固然是我们的责任,但是我也是任课教师,当课上安排的是"英语"课而非"班会课"时,我的身份首先是英语老师.我告诉自己:"铃声响起,我就是任课教师!"想想如果上课期间讲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意味着缩短了教学时间,学生们又该向谁来讨还这失去的时间呢 而且,这样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听课情绪,引起学生的反感.而这又会引起教师的不满意,所以为什么我们不改变一下,让二者都好,何乐而不为呢
    教师让出一分,学生会努力十分.我们有时测试经常遇到这样一件事,有的同学偏偏就得59分,离及格就差1分之遥,我们在统计及格率时很失望,恨其不能多得一分,谁知道最遗憾的还不是老师,而是学生."这次期中考试,我有三科都得59分,但却没有一个老师愿意给我提1分……",这句话恰被一位老师听见,经询问得知孩子非常想得这一分,因为它是及格与不及格的分界线,于是便蒙生"那借1分,期末还10分怎么样 "的提议,让孩子破涕为笑.想到自己教学中也经常遇到此类情况,在这1分的处理上却没有认真考虑过.我们都知道检查性考试是一种督促鼓励学生努力的方法,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有无分数都是次要的,而知识的掌握情况才是更主要的.这1分的关键不在于是否是及格的分界线,而是给了孩子一个机会,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给了孩子一个希望,更加努力学习的希望.以后我们尽可心"以宽容,理解的心态想信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自考护理教育导论  护理教育导论  护理教育导论练习题  耶鲁心理学导论笔记  遥感导论读书笔记  食品工艺学导论笔记  遥感导论笔记  心理学导论读书笔记  护理学导论自考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