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不能同步地拉动就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以基础设施投资为重点的国家投资项目,在带动国内投资需求的同时,并不意味着同等程度地启动居民的消费需求,从而不能同步地拉动就业.
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茅于轼:巴西从1996年到2006年十年时间GDP增长3%,就业率也增长3%.而中国在同一个时期内GDP增长了10%,就业只增长1%.这是因为中国投资的是资本非常密集和劳动稀少的项目,这种项目解决不了就业的问题.
城镇固定资产与城镇就业增速基本上呈负相关关系.这种关系并没有随着国有企业投资占整个投资比重的下降而有所改变,这是因为,尽管非国有企业配置资源的效率可能较高,但受低资金成本的价格信号驱使,私营企业投资也存在着明显的重化工业倾向.
解决就业问题要靠发展服务业
转型就是经济增长模式由出口和投资拉动转换到消费;经济结构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目前即使停止转型,外部紧缩的周期性因素也会令中国遭受的失业压力比正常经济结构国家大几倍,原因就是没有实现转型,导致投资拉动空间小,服务业潜力不足,难以挖掘就业机会.
长期来看,增加就业并减少失业弹性需要发展第三产业,但在当前消费能力与意愿下降的背景下,服务业不可能逆势而上,难当大任.服务业需要建立在消费型经济之上,中国经济没有实现内需型经济的原因是收入分配不合理,制造业工资过低以及缺乏保障性住宅,导致产业民工无法成为城市消费群体,而被地产价格压垮的中产阶级也无法增加消费,这都限制了城市与城市消费规模的扩大,也就无法拥有繁荣的服务业.
因此,扩大内需,保障就业,当前还是应该发展服务业.中国的服务业同其他国家相比还是比较落后的,这也就意它还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政府应出台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过时的失业保险制度让广东百亿资金沉睡
"失业保险",即工作时缴纳失业保险费,失业时可在规定期限内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制度,实际上是过时的制度设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因为全球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从制造业被淘汰出来的工人,很可能再也找不到工作,长期失业成为一种常态.在中国,90年代出现下岗失业大潮中,"富余人员"也遭遇了类似的窘境.虽然有世界上领取年限最长的失业保险(24个月),但仍然无济于事.最后是凭借低保制度稳定了局势,失业保险所起到的作用,是在从领工资到领低保之间,起到一个缓冲过渡的作用,仅此而已.
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下岗失业人员大多领取失业保险费两年期满之后,有资格领取失业保险金的登记失业人员日益减少.然而,另一部分失业者,如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因为没有工作经历和缴费记录,又不能领取失业保险金.农民工按规定应该也被要求缴纳失业保险费,但他们在失业时往往却很难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机关事业单位也缴纳了失业保险费,但他们之中又很少有人失业.
现在就业形势不好,按说"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正是发挥这几年积累下来的失业保险金作用的时候.但是,在失业浪潮冲击下,首当其冲的则是农民工和大学生,如前所述,按现行规定,他们都不能领取失业保险金.如果考虑将这笔基金用于促进就业或预防失业,又怕不小心触了"高压电".于是,就形成了"一方面大笔资金在'睡大觉',另一方面就业再就业需要大量投入"的尴尬局面.
[短焦镜]各地积极稳定就业
全国各省市公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已逾10万亿元
过去的一周,似乎成了各地政府的投资数字比赛.就目前各地已公布的数据看,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已公布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已逾10万亿元,远远超出国务院所设想的拉动地方和社会投资规模达到4万亿的目标.
"现在看地方政府报的这些数字意义不大,因为很多项目最后能否获批还要中央说了算.而且关键是看新增的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但这块现在还很不清晰."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评价说.
北京鼓励企业聘失业者每招一人补贴万元
北京为了鼓励企业招聘失业人员,规定用人单位一旦招用城镇失业人员的,将主要享受包括社会保险补贴,工资性岗位补贴在内的优惠政策.按此计算,每招用一人一年就会获得约1.03万元的政府补贴.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3日表示,为促进失业人员稳定就业,北京市加大了对用人单位招用失业人员的补贴力度.各类用人单位招用女满40周岁,男满50周岁以上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重度残疾人,城市低保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初次来京的随军家属签订1年及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在合同期限内可享受3到5年的社会保险补贴,签订3年及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在合同期内给予最长不超过3年的工资性岗位补贴.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