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地震无人死亡:不只是房屋抗震性能好
孩子在地震裂缝附近玩耍 一些砖结构房屋受损
新西兰南岛4日凌晨遭遇7.1级强震后,南岛最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建筑物,道路,桥梁和车辆受损严重,大部分地区电力,天然气和自来水供应中断,余震不断.克赖斯特彻奇警方宣布全市4日晚实施宵禁,以防居民外出遭受损建筑物砸伤.专家分析,这次强震的低伤亡得益于新西兰在房屋建筑方面加强立法,严把质量关.
基础设施受损严重
克赖斯特彻奇市长鲍勃·帕克说,强震致使市内多处地区电力,天然气和供水中断,道路布满瓦砾和碎玻璃,受损状况"令人惊悸".帕克说,地震造成的破坏比预想的严重,几乎每个家庭都遭受损失.
新西兰民防事务部长约翰·卡特告诉美联社记者,克赖斯特彻奇及周边地区主要基础设施严重受损,供水和下水处理系统几近瘫痪,至少6座桥梁受损严重."我家满地是碎玻璃和散落的食物,"当地居民马克·奥康奈尔说,"抽屉,电视机和电脑一片狼藉."
由于市中心一些建筑受损严重,随时有倒塌危险,警方在一些商业区设置了路障.克赖斯特彻奇及周边地区震后进入紧急状态.帕克说,80名警察正从奥克兰赶赴克赖斯特彻奇增援,军队随时待命,必要时将协助警方维持秩序,投入灾后重建.克赖斯特彻奇民防部门发言人穆雷·辛克莱尔说,救援人员在市郊的学校内建起临时安置点,接纳数以百计灾民.
40万居民仅两人重伤
克赖斯特彻奇市约有40万人口.新西兰皇家地质与核科学研究所4日说,地震发生后14个小时内监测到余震29次,震级从里氏3.7级至5.4级不等."我们都感到害怕,刚刚经历了数次震感较强的余震,"克赖斯特彻奇市长帕克告诉新西兰电视一台,"今晚,我们是直面自然灾害,互帮互助的一群人……"
克赖斯特彻奇市警方宣布4日19时至5日7时实施宵禁,以防持续余震引发受损建筑物瓦砾滑落,砸伤居民.
美联社以克赖斯特彻奇医院为消息源报道,两名50多岁的男子在地震中严重受伤,多人轻伤.医院发言人米歇尔·海德尔介绍,两名重伤者中一人被坠落的烟囱砸伤,另一人则被掉落的碎玻璃严重划伤.
建筑物抗震性能好
新西兰总理约翰·基4日午后飞抵克赖斯特彻奇视察灾情.他说,无人在地震中丧生"绝对是个奇迹"."我认为我们非常幸运,没有人在地震中丧生,"他说,"我们不会让克赖斯特彻奇独自承受这次大灾."基说,全面评估灾情尚需数月时间,但初步估计损失至少为20亿新西兰元(14亿美元).
地震造成部分房屋损坏
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地质,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马莎·萨维奇告诉美联社记者:"与海地相比,新西兰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更强."萨维奇说,新西兰这次地震震级与海地地震震级相当,但破坏却远小于后者.尽管一些老房子坍塌,但它们多以轻型木结构为主,抗震性能较好,因此人员伤亡较少.
不法分子趁机抢劫
克赖斯特彻奇警方称,地震发生后,有少量劫掠现象出现,但迅速得到了控制.警方巡视员迈克·科尔曼说,"中心城区出现了一些损坏,我们也接到了抢劫报告,因此现在外出或者四处走动都是不安全的."消防部门发言人迈克·布朗登表示,目前没有接到市民困在废墟下面的报告,救援团队正在四处检查和统计受损情况.
警察在维持秩序
分析:"幸运"并非出于偶然
新西兰民防事务部长约翰·卡特当天在首都惠灵顿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会面后对媒体说,没有人员死亡"实在是太幸运了!"但在记者看来,这种"幸运"其实并非出于偶然.一来,新西兰人口仅有437万,居住分散,震中地带人口密度不大.二来,新西兰应对地震也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
1 不属于直下型地震
此次地震尽管属于浅源地震,但是人口相对集中的城市距震中有数十公里,不像直下型地震容易造成重大伤亡.
2 隔震技术世界领先
新西兰隔震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科研人员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就已将特制的橡胶垫用于基础隔震.目前,新西兰在一些重要的建筑物及桥梁上均采用了结构隔震减震装置.比如:议会内阁办公楼和卫生部大楼均采用含铅的橡胶垫将建筑体和地基梁隔开.地震发生时,隔震装置能够有效降低地震造成的损害.
3 推广轻型木结构建筑
新西兰建筑研究协会是专门研究抗震建筑的机构,其设计的木框架大玻璃轻型建筑造价不高,较能被居民广泛接受,而且这种建筑的优越抗震性能在1987年南岛里氏6.7级地震中得到充分证明.其后,在新西兰政府的大力倡导下,轻型木结构建筑方式得以全面推广,目前新西兰低层和多层住宅主要采用这种建筑方式.
实践证明,轻型木结构因其自身质量轻,强度高等特性,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地震发生时能最大程度地避免生命和财产遭受巨大损失.新西兰政府在房屋建筑方面加强立法,严把质量关.
4 人手一套防灾手册
新西兰地震保险制度被誉为全球运作最成功的灾害保险制度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国家以法律形式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多渠道巨灾风险分散体系,以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来尽可能分散巨灾风险.
政府重视对公民的防灾,减灾教育.多年来,新西兰国家民防部都会印制防御各种具体灾害的宣传品,其内容包括灾害的识别,预防以及如何自救,互救等,所有公民人手一套.
5 重视灾害防御工作
新西兰政府重视灾害防御工作,灾害防御机制行之有效.政府对自然灾害实行综合管理,专门设立政府民防部,从中央政府到地区,地方三级政府均设有防灾减灾机构.一旦发生全国性重大自然灾害,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6 人口密度低
克赖斯特彻奇市虽然是新西兰第二大城市,约有40万人口,但是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居民住的都是一两层楼的房屋,因此房屋倒塌对于人员的伤害较小.
河南平煤矿难浅析
救援人员正在下井施救
据新华社电16日清晨,河南省平禹煤电四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目前遇难人数已升至21人,井下尚有16人生死未卜.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张德江为此专门作出批示,要求国家安监总局和地方全力以赴做好救援工作,妥善做好善后工作.
一,现场
井下瓦斯浓度超40倍
16日6时左右,位于河南禹州,隶属中平能化集团的平禹煤电公司四矿12190采面在施工防突钻孔时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井下当时共有276人作业,事故发生后239人安全撤至地面,初核工作面区域有37人被困,其中21人已确认遇难.
在事故现场指挥救援,查看现场的中平能化集团安监局长杨玉生说:"井下瓦斯浓度超正常值40倍,影响了救援进度.目前,井下已经恢复了通风系统和两级提升系统."
中平能化集团副总工程师杜波说:"巷道中突出了大量的煤尘,必须先清理煤尘,才能找到这些矿工.目前16名被困矿工的具体位置已经基本确定."据事故抢险救援指挥部初步测算,事故中突出的煤尘约2500吨.
据悉,平禹煤电公司是由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等企业共同出资组建的大型企业,公司以煤炭,电力生产为主.
二,救援
70多人下井施救
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平禹煤电有限公司四矿院子里,密密麻麻地停放着近百辆警车,救护车,救援车.30多名救护人员在井口整装待命,随时准备替换井下正在超负荷工作的矿山救护队员.
目前,中平能化集团矿山救护队已经派出了6个小队70多名专业救护队员在井下紧急救援.河南平禹煤电有限公司是中平能化集团的控股子公司.
反应
安监总局局长赶赴现场
当日下午,河南省省长郭庚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煤矿安监局局长赵铁锤等一行抵达矿难现场,听取有关情况汇报并就救援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郭庚茂说,这个事故是一起重大,特重大事故,21人遇难,16人生死不明,尽管事故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但造成的损失是惨重的,教训是深刻的,特别是发生在十七届五中全会期间.他表示,当务之急,是要把救人工作放到最优先的位置,最核心的目标.
三,背景
同一矿井两年前曾发矿难
2008年8月1日,该矿曾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当时造成2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830万元人民币.本起事故与上次事故发生在同一矿井的同一个作业面.
杜波说:"2008年8月发生事故至今,我们一直严格按照规程,对发生过事故的综采工作面,进行区域和局部防止瓦斯突出治理,这次事故就是在采取防止瓦斯突出措施的过程中发生的.
四,专家建议:
1.要让矿工和所爱的人取得联系.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创伤专家詹姆斯·汤普森博士称,他们如果能向亲人亲口表达"我还活着",这将有利于他们释放巨大的精神压力.
2.由于长期生活在地下不易散热,所以新西兰矿业专家戴夫·卡伊斯特建议救援人员应该适当增加通风条件.他说:"地下越深,温度越高,预计被困矿工可能会面临超过30℃的高温,数月处于这样的温度下绝对是个考验.这意味着每人每天至少要4升水,所以水源供应和排气通风是极为必要的."
3.尽量让被困矿工多活动.布莱顿大学运动生理学专家艾伦·理查森博士称,矿工在地下不可能达到平日的肌肉运动量,当被解救到地面时可能会有太空行走的感觉.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损害,可以建议矿工尝试做简单的活动.
4.救援人员应该告诉矿工,在地下也要有一个"组织".选出领导者,并且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任务分配,比如建立一个公厕,有人定期清扫和处理一些杂事等,也需要领导者和上面沟通安排家属交流."这些工作看似不起眼,但可以使得他们在地下的活动不至于散漫.有个目标更有生存的动力.对鼓舞士气很重要." 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创伤专家詹姆斯·汤普森博士这么介绍.
5.避免传染疾病.英国朴茨茅斯大学生理学教授迈克·迪普敦认为,在地下那样一个密闭的空间长期生活,防止生病和传染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生病或者受伤,上面可以传送下来药品.但是如果发生传染病,很多矿工都被感染的话,医护人员可下不了井."
五,煤矿事故种类
一,瓦斯爆炸
瓦斯与空气混合,在高温下急剧氧化,并产生冲击波的现象,是煤矿生产中的严重灾害.1675年英国莫斯廷(Mostyn)矿发生大规模瓦斯爆炸,其后各主要采煤国家都曾多次发生重大的瓦斯或瓦斯与煤尘爆炸事故.1942年 4月26日,日本侵占下的中国本溪煤矿发生瓦斯与煤尘爆炸,当场死亡1528人,伤268人,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矿爆炸事故.随煤矿生产技术的发展和防治瓦斯措施的改进,这类事故已逐渐减少.
中国煤矿瓦斯爆炸的火源主要是电火花和爆破,主要发生地点是采掘工作面. 煤矿瓦斯爆炸产生的瞬间温度可达1850~2650℃,压力可达初压的9倍,爆源附近气体以每秒几百米以上的速度向外冲击,使人员伤亡,巷道和器材设施毁坏.爆炸后氧浓度降低,生成大量CO2和CO,有窒息和中毒危险.
预防措施主要有:
①用矿井通风和控制瓦斯涌出等方法,防止瓦斯浓度超过规定;
②控制火源,杜绝非生产需要的火源,如吸烟,火柴,明火照明等.对生产中不可避免的高温热源,采用专门措施严加控制,如只准使用特制的矿用安全炸药和电气设备,加强井下火区的管理,禁止井下拆开矿灯等;
③定期或自动连续检查工作地点的CH4浓度和通风状况.
二,煤尘爆炸
煤尘爆炸同瓦斯爆炸一样都属于矿井中的重大灾害事故.我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煤尘爆炸发生在1942年日本侵略者统治下的本溪煤矿,死亡1549人,残246人,死亡的人员中大多为CO中毒,事故发生前,巷道内沉积了大量煤尘,是由于电火花点燃局部聚积的瓦斯而引起的重大煤尘爆炸事故.
三,瓦斯突出
瓦斯突出是煤与瓦斯突出的简称,煤与瓦斯突出是指在压力作用下,破碎的煤与瓦斯由煤体内突然向采掘空间大量喷出,会给采矿者带来危险的一种现象.也是矿难地主要类型之一.
四,矿井火灾
矿井发生的火灾(包括危及井下的地面火灾),常招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失,矿井停产,资源破坏,甚至引起瓦斯, 煤尘或硫化矿尘爆炸.1894年俄斯特拉发-卡尔维纳地区(Ostrav-Karvina)拉瑞什(Larisch)煤矿(位于今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因火灾引起瓦斯爆炸,当场死亡235人,处理事故时又发生第二次瓦斯爆炸,矿山救护队员大部分牺牲.矿井火灾按引起的热源不同分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两类.
内因火灾分煤自燃 ,硫化矿石自燃两种. 外因火灾 指一切产生高温或明火的器材设备,如果使用管理不当,可点燃易燃物,造成火灾.在中,小型煤矿中,各种明火和爆破工作常是外因火灾的起因.
五,矿井水灾
矿山突然涌水所造成的灾害.1935年中国山东鲁大公司北大井,在巷道掘进到与朱龙河连通的周瓦庄断层附近时,河水突然灌入井巷,涌水量达578~648m3/min,78小时后,全矿淹没.
矿井水灾的水源有大气降水(雨,雪),地表水,含水层水,断层水和旧巷或采空区积水等.大气降水可能从地表低洼地通过塌陷区裂隙或井口灌入井巷,造成灾害.地表水指河,湖,塘,沟及水库的积水.含水层水如砂砾层含水,石灰岩溶洞水,两者可能通过裂隙,断层,旧巷等通道进入井巷.断层破碎带常大量积水,特别是断层与含水层或地表水沟通时,补给丰富,威胁更大.旧巷或采空区积水,往往静水压力大,来势猛,且常含有害气体,易造成人身事故.矿山水灾的主要原因是:水文地质情况不明;缺乏附近老窖,旧巷的积水资料;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探,防水措施;排水系统不完善以及排水设备能力过小或设备故障等.
六,顶板事故
顶板事故是指在井下采煤过程中,顶板意外冒落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中止等事故.在实现综合机械化采煤以前,顶板事故在煤矿事故中占有极高的比例,随着支护设备的改进及对顶板事故的研究,预防技术的提高和逐步完善,顶板事故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但仍然是煤生产中的主要灾害之一.
中国是一个产煤大国,是一个严重依赖煤炭能源的国家,同时也是矿难大国.盗采煤矿,生产失误,器械老化及故障等人为原因是矿难的主要原因.各次矿难事故说明,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级部门的统一协调.只有不断加强矿山开采的管理力度,才能有效地减少矿难事故的发生.
血荒危机
血荒指血液偏型或告急现象,荒往往会出现在冬季和春节,特别是学生寒暑假期间,2010年,青岛,威海,昆明等地出现不同程度血库告急,有的城市甚至启动二级预警,造成全国范围血荒.
简介
2010年全国主要省会大多出现了采血困难的情况,昆明更是出现十年来最严重血荒.北京近日采血量也
献血图
大降,血库库存仅为正常值一半,这是北京首次在献血旺季的9,10月出现用血紧张.央视分析称,出现这一情况的主因是民众信任危机,因为曾经在献血过程中出现过一些诸如引发艾滋病的问题,但专家称,现在献血都是用一次性消毒用具,绝对安全.
主要现象
据介绍,今年7月份血液库存一直在警戒线上下浮动.市中心血站根据采供血实际情况,启动了血源保障三级预警.可谁知,这次预警发出后,在8月份,血源又开始紧张,预警只好再次发出.工作人员本来以为十
无偿献血采血现场
月份血源没啥大问题,但从十一开始血源仍然紧张,市中心血站只好再次发出预警.不足4个月,市中心血站已经连续发出了三次血源保障三级预警,但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血液的库存量一直上不去,8月27日,市中心血站发布了十年来的首次血液保障二级预警.
什么是二级预警 "当血液库存不能保障3日救治用量时,就得拉响二级预警了 ."市中心血站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临床治疗用血从8月27日到9月10日,暂停择期手术及一般性输血治疗,血液优先供给急危症患者和突发公共事件的急症用血.
除了发布预警之外,血站还经常发布血液告急的信息.记者搜了一下媒体发布的稿件发现,在三月份,五月份,七月份,八月份,九月份以及十月份都发布过类似的信息,甚至有的月份发出过两次"征血令".
" 今年确实是比较奇怪."一提起岛城的血荒 ,青医附院输血科孙波主任用了"奇怪"来形容.孙波在输血科已经工作十多年了,以前也就是春节和暑假的时候会出现缺血的情况,但是最近一年却特别突出,尤其是刚刚过完年的时候就出现备血量不足.
"夏天学生放假出现血荒可以理解,但是像10月份学生都在上学,而且天气也不热,竟然也出现了血源告急,所以今年出现这种情况很奇怪."孙波介绍说."按照国家的要求应该是备足三天的用血,但是现在只能备两天的 ,可以说这是十年来用血最紧张的一年."
市立医院以及海慈医院输血科的负责人也都认为今年的血源供应情况确实有些奇怪.
血荒原因
公众对血库的运作缺乏信任,加之无偿献血的补偿机制在操作上存在瑕疵,导致人们献血热情不高
据一项名为"如果你还没有献过血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的调查显示,排在首位的就是担心感染疾病,占比46.4%;排在第二位的是献血不方便,比重大约占到了19%;排第三和第四位的分别是,担心伤害身体和主观上的不想献血,这两项加起来接近30%.
专家据此分析,各地血库纷纷告急,究其原因,除了季节变化的影响外,主要还是市民对献血染病的担心.而这种心态也从一个侧面暴露了献血制度和献血精神的种种不足及缺憾,包括宣传的不到位等等.他说,"第一项的比重如此之高,显示了献血机构的信任危机.此外,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下称《献血法》)的规定,无偿献血者及其直系亲属在需要输血时可以免费使用其献出血液量的3倍的血液.不过让人遗憾的是,受血者必须先缴纳各种费用,然后再凭借有关手续办理费用的减免,而整个过程之烦琐,操作之不便,让不少人止步.不仅如此,时不时爆出的血站工作人员管理不善,收入不菲的消息也阻止了一些人的献血热情.
"这样一个简短的调查,虽说准确性并一定有多高,但这样的调查却恰恰说明了我们的问题出在哪里以及应该怎么样去解决这个问题."有专家表示.
央视评论员叶海林表示,在血荒的问题上,我们不能把责任推给公众,推给用血者,推给其他的一些很奇怪的因素,比如说农民工都回家了,大学放假等等,这些理由听起来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实际上我们要把视线集中在我们当前的用血制度上,现在我们过度地强调所谓无偿献血,在无偿献血背后应该还有四个字,那就是"免费用血".
应该说,我们《献血法》在制度设定方面是比较完备的,而且也给无偿献血者相当高的补偿原则,比如无偿献血者在用血的时候可以血费报销.如果一个人一生献一千毫升以上的血可终身免费用血,一千毫升以下三倍报销医疗用血而且子女,父母,配偶也可以有相应的用血的优惠,用血紧张的时候还可以优先用血,到外地就医的时候也可以享受当地用血的待遇,应该说这些制度设定都很好.
叶海林说,"但是我们回头去看,制度设计在实施的时候就会发现有很多问题,比如说如果你是一个无偿献血者,你到医院用了血之后,你怎么实现你免费用血的权利.你要拿着户口本,身份证,献血证,用血者和献血者的关系证明,所在医院的用血证明(包括用血时间,用血量,用血凭证,医生签名和医院公章,用血的发票单据)到血站报销.而且有些地方要求你要到献血的血站报销,甚至有的地方要求你本人去,一个大病初愈的病人怎么去 这些制度的设定很多程度上违背了我们《献血法》中无偿献血和义务献血的规定,要想解决'血荒',改革应先从这个细节做起."
献血益处
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爱心奉献精神的体现,当您献出少量血液去挽救他人生命的同时,自己会得到回报,无偿献血既利人,又利己,更利社会,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其好处有以下六点:
一,无偿献血使你的爱心有了一个展现的机会和平台,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帮助的新型关系.献血已经成为联结人类爱心的纽带.
二,无偿献血会刺激人体造血功能更加旺盛,加速血细胞的生成,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坚持规律献血的人,由于骨髓造血系统不断受到刺激,保持较旺盛的新陈代谢,不断产生出更具生命活力的年轻细胞,新鲜的血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未献血的人.
三,无偿献血能降低或延缓疾病的发生.科学家应用流体变形学和血液动态学,对血液与献血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当人们献血后,会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液流速加快,供氧及运送营养物资的能力增强,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如中风(脑血栓,脑溢血)及高血压的发生.又能减少癌症发病率.
四,无偿献血者平均寿命高于未献血者.据世界著名医学家卡尔等人调查,参与规律献血的332人与同地区未献血者339人作了比较分析,献血者平均寿命为70.1岁,未献血者为67.5岁.高出2.6岁.
五,无偿献血者及其直系亲属(父母,子女),配偶将会获得免费用血.本人三年内享受献血量三倍,三年后享受等量用血,超过800亳升将无限量用血,直系亲属,配偶将享受等量用血.
六,无偿献血者获得一次免费体检.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将进行系统检验(快检,初检,复检共三次),检查项目共有八项,即血型,RH,血色素,转氨酶,乙肝,丙肝,梅毒,艾滋.只有全部合格的血液才能提供给临床需要,相当于对你进行了一次全面,详细的血液检查.献血一周后能得出详细结果,并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咨询指导.
卫生部回应
近期,包括北京在内的部分地区血液库存有所下降.为应对"血荒",卫生部,总后卫生部29日联合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卫生部部长陈竺,党组书记张茅,副部长尹力等卫生部领导,卫生部机关公务员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的医务人员近500人踊跃参加了无偿献血.
在卫生部机关无偿献血活动上,陈竺说,血液是生命与健康之源,是现代医学治疗疾病,拯救生命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有效手段.无偿献血作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创造和谐社会,救死扶伤的具体体现.科学研究表明一次献血200-400毫升,不超过人体总血量的10%,对身体不会造成伤害. 另外,针对有媒体报道的"无偿献血,有偿用血"问题,陈竺解释说,一些人认为血站以无偿献血来盈利,这是一个误解.血站将血液出售给医院的费用,是回收生产过程的成本.血液本身是不要钱的,但装血用的特殊袋子,血液检测,冷链储运等都需要成本.]
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
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
2010年7月16日晚间18时左右,大连新港附近中石油一条输油管道起火爆炸.经过2000多名消防官兵彻夜奋斗,截至17日上午,火势已基本扑灭.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大连附近海域至少50平方公里的海面被原油污染.针对此次事故,辽宁省政府18日上午成立调查组,调查了事故现场的值班人员,操作人员,同时与事发时正进行卸油作业的外籍油轮进行登船接触.目前还不能对事故原因做出判断.
事件概况
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
时间:2010年7月16日晚18时50分左右
地点:大连市大连新港
事件:一艘30万吨级外籍油轮泄油引发输油管线爆炸,并引发原油泄漏.
事故起因:货轮在卸油的过程当中,发生操作不当引发的爆炸.
伤亡:暂无人员伤亡情况报道
大连新港输油管线爆炸导致部分原油泄漏入海.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16日立即连夜赶赴大连,现场指挥海上油污应急处置工作.
2010年7月16日18时20分,大连新港输油管线发生爆炸,引起火灾,并导致部分原油泄漏入海.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立即组织专家组连夜赶赴大连,现场指挥交通系统所属力量开展消防,清污工作,协助地方政府开展海上油污应急处置.
李盛霖17日10时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介绍,目前,"海巡021""海巡028""海巡0200""海巡0202"等4艘海事执法船已赴现场,监控油污情况,布设围油栏;交通运输部救捞局的专业救助船"北海救113""北海救198"及大连港14艘消防拖轮和1艘消防艇已在起火海域铺设围油栏,喷洒消防泡沫,以控制海上火势和油污染.
大连新港附近的海面上大面积的油污清晰可见
到17日9时,事故附近海面仍有原油泄漏入海,辽宁海事局正在抓紧组织海上油污清除和消防工作.交通运输部还协调河北,天津,山东海事局调集围油栏,消油剂,吸油毡等清污设备火速支援大连.
据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总值班室有关负责人介绍,17日2时37分,大连新港港区海面出现明火,面积约有80平方米至100平方米.为保证海上船舶安全,辽宁省海上搜救中心迅速采取措施,安排大连新港港区所有船舶撤离.同时通知在附近锚地锚泊的船舶做好疏散准备,防止火势蔓延到锚地引发次生事故.
事故追踪
进展
海上漏油开始扩散
截至18日14时许,大连保税油库爆炸现场黑色烟雾逐渐稀薄,除了零星几个点还在喷水降温外,爆炸事故现场的消防官兵多数已经撤离.
18日,最大的10万立方米原油储罐被烧毁,现场数台消防车仍在向它喷水.据现场灭火专家介绍,这个油罐顶部是一个大圆铁盖,着火后,油罐里面温度很高,仍需不断降温,防止复燃.
在这个油罐东侧10米远,两根输油管线扭曲变形.大连市公安局副局长宁民说,这两个管道即是引发大火的起始点.
在海上,前一天用沙袋毛毡隔离的一片漏油区开始向外扩散.据了解,油水扩散与海水潮汐和风向有关.已影响100平方公里海域,重污染海域10平方公里.
油污海区小岛上聚居的海鸥因害怕油污不敢贴近水面多数已飞逃.
已有28艘专业清污船舶由各地赶往油污水域实施清理工作.目前除了采用投放水面护栏防止油污扩散之外,还采用投放吸油毡和直接回收两种方法清污.前者主要用于厚度1厘米左右的漂浮油污的清理,看似笨拙实际比较彻底;后者主要在港内等厚度2厘米左右漂浮油污进行直接勺舀等打捞回收,及向油污较稀薄水面喷洒消油剂等,预计28艘船清污需至少一周时间.
两名消防战士坠海,一人牺牲.
大连输油管爆炸事故发生后,2010年7月20日清晨8时,在辽宁省大连市大窑湾大连新港海面执行清理油污任务的两名消防战士张良,韩晓雄在海面风力达8-9级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前方不间断供水,不顾个人安危,用安全绳固定渔船钢索,再次进入海里清理浮艇泵.由于海面突变,一个巨浪将二人吞没,张良不幸牺牲,韩晓雄被成功救出.经全力搜救,张良遗体于14时25分被捞出.鉴于张良的英勇行为,公安部追授张良为烈士,大连市政府追授张良"灭火英雄"荣誉称号.
17日9时许,火势已基本扑灭
扑救
从外省急调400吨泡沫
据了解,油管爆炸后,随着原油泄漏流淌,火舌以极快速度蔓延扩大,火势曾一度直逼旁边存储易燃易爆,剧毒的二甲苯罐区.在被烧的10万立方米油罐周围,还有20多个同样级别的储油罐,中间相距不超过10米.
辽宁消防采用"先控制,后消灭"战术,利用水泥和沙土围堵外溢原油,设置移动水炮和车载水炮对受威胁罐体进行冷却抑爆,采取泡沫喷射,沙土覆盖等措施对起火管线和地面流淌火进行压制消灭.截至17日15时,事故现场除少量管线和一个油罐外,明火已基本被扑灭.
辽宁省公安厅称,辽宁公安消防用15个小时成功扑灭大火,关闭所有油管阀门,创造了世界火灾扑救史奇迹.
这次扑救过程中,大连市消防打完所有存储的消防泡沫,又从天津,河北,吉林,黑龙江等地紧急调运400多吨泡沫到达现场.
调查
调查组登外籍油轮调查
18日上午,辽宁省成立事故调查组,分别有安监,公安,监察,总工会等部门参与,下辖技术,管理,综合小组,全面开始调查事故原因.
18日下午,调查组对事故当日当班人员进行询问,开始调查涉及的三四家企业.当日,调查组又登上"宇宙宝石"号外籍油轮,对相关情况进行收集.据大连安监局副局长孙本强说,目前这艘油轮已被中方暂扣.
大火被扑灭后消防人员在清理余火
探因
储油区管线起火引事故
18日,大连市政府在关于此事故的汇报材料中称,7月16日18时10分许,位于大连大孤山半岛的大连保税油库一期(简称大连中联油)仓储罐区原油管道起火.
经初步调查,事故发生前,一艘利比里亚籍30万吨原油船"宇宙宝石"号在大连新港卸油过程中,原油储油罐陆地管线在加催化剂作业时起火.事故发生后,"宇宙宝石"号油轮立即撤离.
起火的管线为直径900毫米的原油储罐陆地输油管线,后引起直径700毫米管线起火.两根管线起火后,引燃旁边10万立方米原油罐.
另据辽宁省公安厅透露,消防官兵赶到现场时发现,一罐区泵房配电室遭到损坏,一时难以实施关阀断料.经过12小时努力,17日6时,成功关闭漏油阀门,火势得到基本控制.
事故经过
国际储运公司是中国石油大连中石油国际事业公司(80%股份)与大连港股份公司(20%股份)的合资企业,成立于2005年9月,注册资金1亿元人民币.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的日常运营和检维修工作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化分公司负责.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内建有20个储罐,库存能力185万立方米;周边还有其他单位大量原油罐区,成品油罐区和液体化工产品罐区,储存原油,成品油,苯,甲苯等危险化学品.
事故当天,新加坡太平洋石油公司所属30万吨"宇宙宝石"油轮在向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卸送最终属于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控股的下属子公司)的原油;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天津辉盛达石化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辉盛达公司)负责加入原油脱硫剂作业,辉盛达公司安排上海祥诚商品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以下简称祥诚公司)在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输油管道上进行现场作业.所添加的原油脱硫剂由辉盛达公司生产.
7月15日15时30分左右,"宇宙宝石"油轮开始向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卸油,卸油作业在两条输油管道同时进行.20时左右,祥诚公司和辉盛达公司作业人员开始通过原油罐区内一条输油管道(内径0.9米)上的排空阀,向输油管道中注入脱硫剂.7月16日13时左右,油轮暂停卸油作业,但注入脱硫剂的作业没有停止.18时左右,在注入了88立方米脱硫剂后,现场作业人员加水对脱硫剂管路和泵进行冲洗.18时8分左右,靠近脱硫剂注入部位的输油管道突然发生爆炸,引发火灾,造成部分输油管道,附近储罐阀门,输油泵房和电力系统损坏和大量原油泄漏.事故导致储罐阀门无法及时关闭,火灾不断扩大.原油顺地下管沟流淌,形成地面流淌火,火势蔓延.事故造成103号罐和周边泵房及港区主要输油管道严重损坏,部分原油流入附近海域.
胡锦涛温家宝对大连输油管爆炸事故作批示
7月16日晚中石油大连大孤山新港码头一储油罐输油管线发生起火爆炸事故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立即作出重要批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代表党中央,国务院连夜紧急赶到事故现场,指挥灭火救援工作.
大连市政府17日10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现场储油罐的所有阀门全部关闭,火势基本扑灭,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7月16日18时许,大连新港附近中石油的一条输油管道发生爆炸起火.起火管线为直径900毫米的原油储罐陆地输油管线,后引起700毫米管线起火,油罐没有起火.燃烧产生气体主要为含硫和芳烃类气体,无剧毒.
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
事故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立即作出重要批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连夜紧急赶到事故现场,指挥灭火救援工作.辽宁省和大连市迅速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全省力量全力开展扑救工作.
大连市政府秘书长徐国臣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这次扑救工作调集了全省14个市和4个企业消防队338辆消防车参与灭火.经过2000多名消防官兵的连夜奋战,截至新闻发布会开始时,储油罐的所有阀门全部关闭,火势基本扑灭,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徐国臣说,下一步将继续对附近罐体实施冷却,继续协调各方力量做好隐患排除,总结经验教训,确保安全生产,进一步做好社会稳定工作.
事故暴露问题
一是事故单位对所加入原油脱硫剂的安全可靠性没有进行科学论证.二是原油脱硫剂的加入方法没有正规设计,没有对加注作业进行风险辨识,没有制定安全作业规程.三是原油接卸过程中安全管理存在漏洞.指挥协调不力,管理混乱,信息不畅,有关部门接到暂停卸油作业的信息后,没有及时通知停止加剂作业,事故单位对承包商现场作业疏于管理,现场监护不力.四是事故造成电力系统损坏,应急和消防设施失效,罐区阀门无法关闭.另外,港区内原油等危险化学品大型储罐集中布置,也是造成事故险象环生的重要因素.通知最后强调,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各环节安全生产工作;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各环节的安全管理;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合理规划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布局.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深刻吸取此次事故教训,认真做好大型危险化学品储存基地和化工园区(集中区)的安全发展规划,合理规划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布局,严格审查涉及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切实做好应急管理各项工作,提高重特大事故的应对与处置能力.
近40年全球严重石油泄漏事件
全球海洋油污染形势图
以下是最近40年来全球严重石油泄漏事件:
时间
事件经过
危害影响
2010年4月20日(美国当地时间)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一处海上钻井平台爆炸
造成11人失踪.该钻井平台4月22日沉没,泄漏大量原油.目前墨西哥湾浮油面积一天内扩大至少两倍,原油泄漏的速度远超出预期.
2007年11月
俄罗斯油轮"伏尔加石油139"号遇狂风解体沉没
装载4700吨重油的俄罗斯油轮"伏尔加石油139"号在刻赤海峡遭遇狂风,解体沉没,3000多吨重油泄漏,致出事海域遭严重污染.
2002年11月19日
装载着7.7万吨燃油的巴哈马籍油轮"威望"号在西班牙海域沉没
石油泄漏污染的海岸长达400公里,随船体沉入3600米深海底的约6万吨燃油只能任其慢慢泄漏.法国,西班牙及葡萄牙共计数千公里海岸受污染,数万只海鸟死亡.
1999年12月12日
马耳他籍油轮"埃里卡"号发生断裂事故
泄漏1万多吨重油,沿海400公里区域受到污染.法国西海岸被300万加仑石油污染,20多万只海鸟死亡,当地渔业资源遭到致命打击
1996年2月15日
利比里亚油轮"海洋女王"号在威尔士海岸搁浅
14.7万吨原油泄漏,致死超过2.5万只水鸟
1993年6月5日
"布里尔"号搁浅在苏格兰东北的设特兰群岛海域
泄漏了2600万加仑石油
1992年12月3日
希腊油轮"爱琴海"号在西班牙西北海岸搁浅
至少6万多吨原油泄漏,污染加利西亚沿岸200公里区域
1991年1月
伊拉克军队撤出科威特前点燃科威特境内油井
多达100万吨石油泄漏,污染沙特阿拉伯西北部沿海500公里区域
1989年3月24日
美国埃克森公司"埃克森·阿尔迪兹"号在阿拉斯加威廉王子岛海岸触礁搁浅
泄漏5万吨原油,8600公里海岸线受污染,30万只海鸟和5000多头海獭,海豹死亡,当地鲑鱼和鲱鱼近于灭绝,数十家企业破产或濒临倒闭.
1979年6月3日
墨西哥湾克斯托克1号探测油井发生井喷
100万吨石油流入墨西哥湾,产生大面积浮油
1978年3月
利比里亚油轮"阿莫科·加的斯"号在法国西部布列塔尼附近海域沉没
23万吨原油泄漏,沿海400公里区域受到污染
1967年3月
利比里亚油轮"托雷峡谷"号在英国锡利群岛附近海域沉没
12万吨原油倾入大海,浮油漂至法国海岸
事故反思
2009年4月,相关机构就对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保税油库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估与预警,并形成了一份《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书已提出火灾预警,"火灾爆炸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油库罐区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等级为严重,经安全措施补偿后降低为轻微,说明工程火灾爆炸危险性较大."
报告书指出, 保税油库的主要危险是火灾和爆炸,在储存,输送原油过程中,可能产生泄漏,跑料事故,遇明火则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原油泵房则是各类机电设备集中,操作 频繁,最容易泄漏和散发油气的场所,在通风不良和电气设备不符合防爆要求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爆炸.
另一种可能是,保税油库里存储的沙特油硫含量很高,原油罐上的氧化铁与原油中的硫长期作用,就会生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沉淀物如果曝露在空气中,能发生氧化放热反应,最终引发爆炸.
- 电力事故反思材料 > 新西兰地震无人死亡:不只是房屋抗震性能好
-
新西兰地震无人死亡:不只是房屋抗震性能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1-01-02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 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 doc 文档作者: 微软用户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经理: 单位: 微软中国 分类: 创建时间: 上次保存者: 修订次数: 编辑时间: 文档创建者: 修订: 加密标识: 幻灯片: 段落数: 字节数: 备注: 演示格式: 上次保存时间: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DOC格式下载
- 更多文档...
-
上一篇:安全大反思材料二:
下一篇:党的"十六大"以来电力工业发展回顾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电力事故反思材料的相关文档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电力安全事故反思 电力安全事故反思范文 电力事故反思 事故反思材料 安全事故反思材料 人身伤亡事故反思材料 交通事故反思材料 煤矿安全事故反思材料 铁路安全事故反思材料
- 大家在找
-
- · asp.net期末考试题
- · 使徒行传查经讲道视频
- · 2012迎春杯辅导
- · 电气控制及PLC技术实验
- · icu病房环境消杀
- · caa2b4f3
- · cfbug寂静村卡箱子
- · 数显式推拉力计
- · 正版cad2008购买
- · @tmrfilmcojp
- · dota6.72ai
- · 2010驾校模拟考试
- · 中间继电器工作原理
- · 大学化学试题及答案
- · 武汉理工大学工程力学
- · 发酵工程就业前景
- · 怎样看低压配电系统图
- · 新疆司法会计鉴定所
- · 柴油机高压共轨技术
- · 川人办发【2006】15号
- · 数控加工刀具的选择
- · 湖南工学院南校区
- · nba2012游戏官方下载
- · maya2011注册机64
- · qq管理专家官网
- · 高校基层党建
- · 泵站运行工培训计划
- ·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
- · s7300plc学习
- · 企业环保管理制度
- · 螃蟹怎么吃
- · 喉咙有炎症吃啥消炎药
-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 · 初中英语代词课件
- · 正常男性殖器官长度
- · 快乐大本营2011
- · 幼儿园小班期末寄语
- · 赵本山的私人飞机图
- · 国际贸易概论的试卷
- · 北京朝阳区cbd东扩
-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