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 《机械制图与CAD》(一)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______________ 适用专业:数控技术
开课部门:机电工程系____ 总学时: 54(理论30;实训24)
一、课程性质
《机械制图与CAD》是一门针对性、实践应用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是机电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职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基本技能,形成较强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从而能熟练阅读较复杂的机械工程图样,并能应用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及相关技术标准正确绘制机械图样,同时,掌握AUTOCAD二维绘图基本指令和操作,熟练绘制二维零件图,为学生后续学习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数控加工技术、模具加工工艺等专业课程,以及进行机械零件的设计、加工、安装与维修、工艺革新与改造等打下必不可少的基础。
__ 机械图样是一种专用工程技术语言。因此,每个机电类专业的学生都必须掌握好这门技术语言,将来才能够顺利进入机电行业的相关工程技术岗位, 从事机电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产品加工质量检测、生产施工技术管理、产品宣传与售后技术服务、 技术交流与创新等专业技术工作。另外机械制图有严格的国家标准,在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逐渐养成严谨和一丝不苟的工程意识和专业精神,为形成一个机电工程技术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综合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1、 职业技能目标
熟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会查阅和使用有关常用标准件、公差配合等国家标准和技术手册;掌握必要的制图基础知识和画图、看图基本技能,会正确地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能根据国家机械制图标准的规定,正确绘制和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零件图和简单的装配图,所绘图样应做到视图选择恰当,图面布局合理、投影正确、图线规范、尺寸完整;基本掌握轴测图、标准件和常用件的画法。 同时,还要掌握AUTOCAD软件的基本应用与操作,熟练绘制二维零件图等图样。
2、 知识目标
了解《机械制图》这门学科的性质、功能、研究范围、基本框架;理解该学科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投影法的概念与基本方法;掌握应用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绘制三视图以表达空间几何形体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懂得机械图样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熟悉机械图样的常用表达方法并做到灵活运用;了解零件测绘的用途、方法和基本步骤。
3、 职业素质养成目标
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能较熟练地进行空间三维物体和平面二维视图的转换。树立工程意识、标准化意识,养成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在工程设计、机械产品加工、工艺改造、技术革新等技术生产工作中,能严格按照国家机械制图标准规范,进行机械图样的绘制、使用和管理。
4、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
_ 经过强化训练后,可考取计算机辅助绘图中级资格证。
三、课程设计思路
1.坚持以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力图做到“精选内容、降低理论、加强基础、突出应用”,紧紧围绕“机械工程图样的识读和绘制”这个中心目标组织教学。
2.教学内容的安排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接受能力,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从机械图样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基本规定画法、机械零件点、线、面、体的投影规律、视图表达方法,到绘制与识读机械工程图等层层深入展开教学。
3.教学中应始终坚持以“识读或绘制机械图样”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能力形成为目标,注重发展学生思维、应用能力,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4.为了循序渐进培养能力,该课程的教学应采取“课堂及课后作业训练——阶段大作业(或实训课题)检查教学效果——期末能力测试进行巩固”的三结合递进式能力培养模式。
5.在教学中应注意树立工程意识、标准化意识,培养敬业爱岗、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素养,为今后顺利从事机电工程技术工作和进一步的专业提升打好基础。
按照本课程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所要求的必需的理论知识构成,以及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基本能力形成的轨迹脉络, 《机械制图与CAD》课程共有由十四个项目构成,每个项目所包含的教学和训练内容及其所需课时如下表:
教学项目与学时安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