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州张家湾规划 > 走进通州"八景"
  • 走进通州"八景"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09-06-03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doc
    文档作者:Lenovo User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走进通州"八景"
    设计者: 通州区运河中学 李涛
    指导者: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 李艳平
    一,环境分析
    (一)条件资源分析
    古代历史上有"通州八景",为前人所津津乐道,旅游经济有无烟经济之称,如何开发通州的旅游资源呢 今天是否还有通州八景呢 带着些问题我们来完成这一教学内容.
    1.北京国际图书城集图书物流配送,发行,图书文化展为一体,是以文史类为主的综合性教育,活动基地,可以作为一景.
    2.北京市通州区博物馆主要展示古代通州历史,漕运文化发展史,展示通州的发展与兴衰,文化与内涵,是对学生进行地理,历史,社会,文化知识教育,爱家乡教育的极好资源.也可作为一景.
    3.通州区运河奥体公园,设游泳池,儿童戏水乐园,田径场等,设有运河古迹,水利科技展,是进行科技,劳技,节能环保,运河文化等方面的教育基地,作为市级的社会实践基地,作为奥运火炬接力的场所,可以作为一景进行研究.
    4.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是百年名校,文化积淀丰厚,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可作为历史,文化,文体等方面的教育活动基地.也可称为一景.
    5.燃灯塔,三教庙,具有地方特色的独特文化,燃灯佛舍利塔是通州的象征,是古通州八景之首,是通州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作为一景进行研究.
    6.八里桥,桥面两侧的望柱上刻有形态各异的石狮,可与著名的卢沟桥上的石狮媲美,通州八景之一"长桥映月",说的就是这里. 可以作为一景进行研究.
    7.张湾古城,城边的通运桥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块栏板内外浮雕海棠池,此种雕饰目前全国现存石桥护栏中唯有此桥独有.张家湾现有城墙120米,为明代所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可以作为一景进行研究.
    8.运河文化广场的建设不仅为通州区人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业余休闲场所,同时对改善通州区绿化环境,带动通州城东部经济发展,特别是为广场周边地区的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奥运火炬接力的经过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可以作为一景进行研究.
    这八景,说明通州既是一座有着丰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古城,又是一座高度发展的宜居新城.丰富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先进的现代化产业基地… … 这些,为学校的课程开发,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二)基地资源与学生学习,生活的关系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出教室在实际的社会情境经历各种社会活动,通过参与实践,实地考察,查找资料,听专家讲解,自主探究分析等,不但了解了本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积淀,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了解了历史上的"通州八景",这八景还留存下来哪些,有哪些可以成为新的"通州八景"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开始 "走进通州八景".在博物馆我们可以品味到浓浓的历史文化;在燃灯塔和三教庙,我们可以感受到建筑美学和雕刻美学给我们的愉悦,感受到儒,佛,道三种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在八里桥,我们可以倾听历史上的"八里桥战役",欣赏它的建筑,雕塑之美;在奥体公园,我们可以感受奥运圣火给我们带来的震撼.引导学生将研究性学习和课程结合起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在为通州区社会,经济发展出谋划策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我校高一年级的学生大都生活在通州,对于通州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对通州近年来的发展,变化也有目共睹,但对通州的历史,文化却知之甚少.所以走进通州八景,对于学生了解通州的历史,文化,了解通州的发展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2.新课程改革以来,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校本,地方课程等等,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而坐落在区域内的这些现有资源,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有针对性地走进"通州八景",开展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了解社会,关注身边,主动参与社会建设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途径.对于激发学生知家乡,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社会生存,合作交流能力都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
    4.社会是个大课堂,学生对它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究的欲望.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他们的自主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
    二,教学目标:
    (一)教学重难点
    在了解老八景,考察新八景的基础上,为通州区的发展献计献策.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通州"老八景", 体会运河在历史上的作用;了解古老通州厚重的历史文化,品味那浓浓的运河文化底蕴.
    (2)研究通州"新八景",了解通州新城的发展与建设情况,以及今后的发展规划.
    (3)通过活动,使学生掌握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课前调查,分小组实地考察,听专家讲座,上网查找资料,制作展板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与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2)通过基地考察,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得相关知识,形成初步感知;通过深入调查,系统分析,初步形成主动发现问题,努力探究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基地实践活动,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讨论通州区新八景的开发计划,设计广告推出通州区的旅游,增进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使学生的知识在社会得到延伸..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挥地区资源优势,让学生们知家乡,爱家乡,培养学生知家乡,爱家乡的情感.
    (2)通过开展关于运河文化的系统研究,在让学生了解,深入发掘运河文化的内涵,底蕴和特色的同时,激发学生为通州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出谋划策的意识与热情.
    (3)通过对通州新八景的研究,体会到大运河养育下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怎样辉煌的文化,在品味,赏析运河文化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及为通州发展做贡献的决心.
    (4)通过调查,实践,探究,深化学生对乡土历史的认识,增强学生保护,发展本地文物的意识.
    (5)通过展示交流,体验活动的快乐.
    三,活动过程与内容
    (一)活动准备
    1.上网查找资料,了解老的通州"八景".
    2.研究新的通州"八景",确定哪些可以成为通州新八景,根据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分成8个小组.
    3.学生进行组内分工,制定研究计划,确定研究主题和考察线路.
    4.实地考察:带着学生分别参观燃灯塔,三教庙和八里桥,张湾古城,请专家现场进行讲解.其他基地,由学习小组组长组织小组同学进行实地考察.
    5.调查,邀请通州博物馆馆长周良给学生做了"通州的古建筑"和"通州八景"专题讲座.
    6.学生分组上网查找资料,丰富自己的考察报告.
    7.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对通州区八景有了充分的了解,写出了通州八景的调查报告,制作通州了新八景的展板,并提出通州新八景开发和推广计划.
    (二)活动安排
    活动一:历史上的"通州八景"
    (一)活动时间:300分钟
    (二)活动准备:
    联系电教组老师,准备电子阅览室,邀请原通州博物馆馆长周良,给学生做"通州八景及运河文化发展"的讲座
    (三)活动目标:
    1.组织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历史上的通州八景都有哪些,体会运河在通州发展中的作用.
    2.听周良的讲座,进一步了解通州八景的历史沿革和八景中的历史内涵,丰富学生的知识,感受周良老人为通州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所做的贡献.
    3.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资料选取信息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4.寻找通州八景的遗迹,感受历史留给后人的沧桑岁月,增强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5.活动流程:
    上网搜集资料——听周良的讲座——分组讨论,采访——寻找历史上通州八景的遗迹——制作小报"历史上的通州八景".
    (四)活动内容与过程:
    1.激发兴趣.教师引导:同学们,通州位于运河的北端,是京派文化与江南文化汇聚地,形成了独特的通州文化.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运河文化,走进通州八景.
    2.学生讨论:历史上的通州八景都有哪些
    3.搜集资料.学生自己查阅资料,了解历史上的通州八景都有哪些,思考到底为什么会有这些景色被定为通州八景 搜索有关通州老八景的图片,查看《潞河督运图》,看看其中有几处通州八景的景色,体会运河在通州发展中的作用.
    4.在对通州老八景有了一些了解的基础上,确定自己需进一步了解的问题,带着问题,倾听原通州博物馆馆长周良的有关"通州老八景"的讲座.
    5.采访互动.讲座之后,带着自己的困惑与问题以及感兴趣的问题,与周良馆长进行访谈交流,并做好记录.
    6.寻找通州八景的遗迹.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一景为基础,自主按"八景"结合成八个小组,以组为单位,进行调查,寻访,采集相关信息.
    7.整理,筛选资料.学生对收集的有关通州老八景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在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出版一期宣传小报:"历史上的通州八景",向全校师生介绍"通州八景",让他们了解历史上的通州八景及运河文化.
    (五)活动评价
    发放评价表,对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反馈.
    附表:
    活动情况调查反馈表
    你喜欢哪个小组的小报 为什么
    你认为哪个小组的活动调查,研究的最深入
    你对通州八景中的哪一景最感兴趣 为什么
    活动二:寻找 "通州新八景"
    (一)活动时间:300分钟
    (二)活动准备:
    1.联系通州博物馆,潞河中学,国际图书城等实践活动地点,争取有专人进行讲解.
    2.学生讨论可以成为新八景的景点,按兴趣分成八个小组,设计活动方案,小组内进行分工:有摄影,联系人,撰稿人,制片人等,确定考察路线,讨论,设计采访主题.
    (三)活动目标:
    1.事先联系考察地点,争取专人讲解,培养学生的交流,协调能力;小组分工,学会合作.
    2.实地考察:学生通过亲自考察,实地调查,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学生对于乡土历史的认识,增强学生保护本地文物的意识.
    3.通过交流展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4.制作展板,进一步宣传通州,宣传运河文化.
    5.活动流程
    实地考察——听专家现场讲解,采访——上网搜集资料——分组讨论,制作演示文稿——制作 "通州新八景"的展板,在校内展示.
    (四)活动内容与过程:
    1.实地考察:学生亲自考察参观燃灯塔,三教庙,八里桥,张湾古城,国际图书城,奥体公园,运河文化广场,潞河中学的红楼.
    填写考察对象调查表
    考察对象调查表
    名称
    年代
    调查地点
    状况
    整体建筑
    雕塑
    雕刻
    配套设施
    风格
    分析与建议
    2.与专家对话.听专家进行现场的讲解,并结合调查内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采访,丰富调查内容.(学生记录,摄像)
    3.整理资料.小组讨论,交流后,对相关资料作进一步的处理,分析,完成调查报告,并制作演示文稿.
    4.交流展示.每个组将自己调查的成果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
    5.各组结合交流情况,对研究,调查结果再修改,丰富,并设计制作 "通州新八景"的展板,在校内展示.





    (五)活动评价
    以评价表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表一:小组学习情况
    小组名称
    小组活动及研究成果哪些方面比较突出(他评)
    小组活动有哪些不足(他评)
    小组自评(成绩,不足,启示)
    研究中遇到难题及解决方法
    表二:小组成员学习情况
    姓名
    组内分工
    任务完成情况(自评)
    组内研讨时发言情况(自评)
    组长评价
    其他组员评价
    活动三:为通州区旅游的发展献计献策
    (一)活动时间:200分钟
    (二)活动准备:
    准备电子阅览室.
    (三)活动目标:
    1.推出通州区的旅游计划.
    "通州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计划表
    项目名称
    资源优势
    活动特色
    具体活动安排
    2.设计广告推出通州旅游,吸引更多的人来通州旅游.
    3.分析通州旅游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四)活动流程
    实践活动:搜集资料——小组研讨———宣读,交流研究成果
    (五)活动内容与过程:
    1.搜集整理资料,小组合作研讨,设计旅游活动方案
    2. 推出通州区的旅游计划.
    学生们根据研究的结果,将设计的旅游方案进行展示,交流.
    第一组展示的是"沿运河一日游"旅游方案
    附方案一:"沿运河一日游"
    本旅游项目,既有古韵赏析,又有农家游玩儿,有悠久历史中诗情画意的漫步,亦有地头田间里的亲身体验.
    课题:通州区旅游资源优势和"沿运河一日游"活动
    (一)通州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分析:
    优越的地理条件:
    通州区位于首都北京的东面,距天安门仅20公里,交通便利,通讯快捷,经济发达,俗有"一京,二卫,三通州"之说.(京指北京,卫指天津)
    濒临大运河畔,独有的水河资源.通州作为大运河的北起点,汇集了北京地区丰富的水资源.素有"多河富水"之称.
    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
    通州区历史悠久,旧时的通州八景"古塔凌云",柳荫龙舟","平野孤峰"和"二水汇流"等景观,今日依稀可见."一枝塔影认通州","倒映山河月影摇","潞河千古带通州"等赞美诗句,一直流传至今.
    基于以上这三点,所以我们设想"以运河带动通州旅游发展",我们也为通州区的旅游设计了一项"一日游"活动!
    (二)沿运河一日游活动方案(有一名学生导游介绍一日游活动)
    1.游永通桥.
    永通桥位于通州的城西,横跨通惠河,又称"八里桥"."红腰八里卧晴川,画舫摇从月窟穿"就描绘了永通桥的美景.在那里我们可以乘船去观光一下优美的景色.同时还可以听导游为您介绍八里桥的结构,主要建筑特点,及与八里桥有关的传说,历史故事等.
    2.沿运河顺流而下,运河沿途美景尽收眼底,第二个旅游景点是西海子公园.
    西海子公园位于通州区北城,建成于1936年,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优美的园林景色,还可以寻访燃灯佛舍利古塔,拜祭李卓吾先生之墓.
    3.大家坐游船顺运河而下,在东关码头下船,参观殿宇恢弘的清真寺.
    4.步行来到运河文化广场.运河文化广场是通州区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这里,可以
    观赏古运河码头遗址,当时的地方官员立的牌楼——名为"千年运河"的石雕等.
    5.游客在东关码头再次登船沿运河南下,一路上可以赏析运河沿岸的秀丽风景,柳影婆娑,麦浪滚滚,绿草茵茵,让游客心旷神怡.
    6.中午,在运河人家度假村观光和用餐.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观赏体验采摘的乐趣,可以重摇儿时的辘轳,可以品尝新鲜的农家饭菜.
    7.午餐后继续乘船,来到张家湾古镇,参观通运古桥.
    8.夕阳西下,乘车去台湖绿色生态观光园游览.这里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游客们还可以乘木舟到湖中喂养金鱼,还可以进田间采摘,捉蟹,驾牛耕地.傍晚,欣赏着那久违的袅袅炊烟,品尝着记忆中农家饭菜,体验着真正的农家快乐,真是别有一番风味与情趣.
    附:旅游图
    接着,其他小组分别展示了本组的"夜游通州","沿运河骑车旅游","奥运通州"等旅游方案
    3.讨论:通州区发展旅游存在的问题
    (1)文物古迹被破坏问题.八里桥桥栏上有一些非法的广告.而且,上面的狮子已被破坏.建议有关部门加以保护和修缮;燃灯塔是通州的象征,然而燃灯塔被包围在民房中.建议政府清除燃灯塔周围的民房,使燃灯塔能再次成为通州区标志性的建筑物.保证古城风貌能永久供后人观赏.
    (2)现有的娱乐设施不合理,如缺少供儿童玩乐,游戏的场所.运河的两岸非常的空旷,我们建议在河岸种上一些树木,特别是一些树阴大的树木,放一些可供休息的座椅.
    4.设计广告推出通州旅游.
    活动最后,学生们设计了富有特色的广告,宣传,推出通州的旅游.高一的刘建陈同学为广告画配的一首别有韵味的诗:
    古塔凌云容三教,
    书盈星汉映长桥,
    舳舻千里红楼早,
    奥运通州运河妙.
    这首诗把通州区新8景中的7景都概括了进去.
    四,教学效果分析
    1.培养了学生间的友谊和合作精神
    通过二者的结合,可以发挥学生各自的认知特点,可以在相互争论,相互帮助,相互提示或是分工合作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和领悟,也增进了学生间的交流与沟通.
    2.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高一李慧妍说:"这些活动使我们受益匪浅.不仅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更使我们了解了通州,认识了通州.我们不仅看到了通州区悠久的历史文化,看到了通州区众多的文物古迹,更看到了通州区发展旅游事业的巨大潜力."
    黄祎同学说:"因为是文化广场,我觉得应在适当的节日,举办相应的文化活动,如在元宵节举办花灯会,在春节举办庙会等.我相信,这样会促进运河的旅游业发展."
    李倩琪同学说:"这次到运河文化广场考察,我对运河有了更深的了解,被运河悠久的文化历史气息深深的吸引住.试想,有朝一日,如果能从北京坐旅游船去杭州,有机会在沿河城乡游览一番,该是多么愉悦的事情啊!"
    3.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通过活动同学们掌握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学会了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筛选分析资料的方法,知道了如何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的组织能力,提高了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活动,学生们成熟了很多,他们在自主参与实践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快乐,增加了知识储备,开发了学生潜能,获得了探究性学习的经验.
    4.激发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调查学习,深化了学生对乡土历史的认识,增强了学生保护本地文物的意识.如学生在看到八里桥栏板上满是小广告时,看到狮子被泼上了黑漆时,看到桥身满是伤痕时,都感到痛心,惋惜.并决定要找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把文物保护起来,让八里桥像卢沟桥那样受到重视和保护.通过走进社会课堂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类自身发展的意识明显增强.
    5.在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提升了教师素质
    一次,学生为了宣传通州"老八景",需要搜集一些古代名人对通州八景的赞美诗句.
    说实话,我心中也没底,只好与学生一道上网查找.通过这件事,我深深感到要想真正成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师,除了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本学科前沿知识外,还要掌握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在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中,我认识到自己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欠缺.应该说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在锻炼学生的同时,也教警示了老师:作为新课改的实施者,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不断的充实,完善自我.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北京通州张家湾规划  2012年通州张家湾规划  通州张家湾最新规划  北京通州张家湾新规划  通州张家湾小产权房  通州张家湾招聘信息  通州张家湾  2012通州张家湾拆迁  通州2012年张家湾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