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研究生科学讨论会论文
大学毕业生"零工资就业"现象:一个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谭远发
公共管理学院劳动经济学专业
205020207001
13540805707
tanyuanfatom@tom.com
大学毕业生"零工资就业"现象:一个
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摘要:自2003年以来,我国一级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了"零工资就业"现象,今年更加严重和备受关注.因此,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视角透视该现象,揭示其本质,分析出现的原因以及利弊,认为"零工资就业"是一个"囚徒困境",强烈建议通过"四位一体"的策略,以使"零工资就业"现象淡出劳动力市场.
关键词:零工资就业;隐性失业;人力资本
Employment without Payment of College Student:an Economics Analytic Framework
Abstract: Since 2003, employment without payment has appeared on the primary segments of labor market in our country. Unfortunately, it has become more serious and received more attention this year. Under this situation,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introduce this phenomenon, reveal its essence and reasons, and analyze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rom the angle of economics. Additionally, this article regards it as "convict's predicament". Therefore, this article strongly suggests "four in one" policy to make the employment without payment disappeared from the labor market.
Keywords: Employment without Payment; Recessive Unemployment; Human Capital
大学毕业生是一级劳动力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目前,大学毕业生的"零工资就业"现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百度中,输入关键词"零工资就业",搜索一下,就会发现,自2003年以来共有119 000篇相关网页,仅2006年就有95 500篇,约占总数的80%.综合所有信息便发现,社会各界主要侧重于描述现象和解释现象,大都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零工资就业"的原因和利弊,而没有系统提出如何解决该现象.因此,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透过"零工资就业"现象,揭示其本质,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及利弊,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为人们更好地理解"零工资就业"现象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和系统的认识.
一,"零工资就业"现象及本质
自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随之逐年增加.四年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各位大学毕业生为了在就业竞争中战胜竞争对手,纷纷使出看家本领,各显神通.从最初的成绩,各种荣誉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以及文凭较量,发展到了"价格战".2003年,辽宁某高校一些毕业生为了挤进自己向往的单位,率先主动提出了"零工资就业",从此拉开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价格战"的帷幕.此后,在北京,上海,青岛,杭州等东部沿海大城市相继出现"零工资就业"现象,特别是今年,愈演愈烈.根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有0.8%的被调查者处于"零工资就业"的状态,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所谓"零工资就业",就是一些大学毕业生在未被自己向往的招聘单位录用的情况下,但期望以后能被向往的招聘单位录用,或为了积累经验和增加资历,以增强在职场中的竞争力而主动放弃当前应得的报酬无偿地为自己向往的招聘单位提供劳动的就业形式.从理论上严格地讲,"零工资就业"这种提法本身就不科学,"零工资就业"不能算做就业.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对就业的定义,就业是指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赚取利润所进行的活动[1].所以"零工资就业"本质上是一种变相的"隐性失业",但它又与现代劳动经济学中的"隐性失业"有所区别.因为对用人单位来讲,零工资就业者的边际生产率大于零;而对零工资就业者自身来讲,他们的边际收益率却小于零.但这种失业又不以社会失业人口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以零工资的形式隐藏在用人单位内部.为了便于交流与理解,下
文继续称之为"零工资就业".然而,令人纳闷的是为什么会产生"零工资就业"现象呢
二,"零工资就业"现象的成因
经济学家常常用表示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劳动供给曲线和劳动需求曲线作为工具来分析劳动力市场的问题.当影响劳动力供求的因素发生改变的时候,两条曲线就会发生移动和改变,原来的供需平衡被打破,新的市场均衡状态形成.
(一)大学毕业生的供求分析
大学毕业生市场上,供给曲线S的变化主要受每年大学毕业的数量这个因素所影响,而每年大学毕业的数量又受高校的招生规模所决定.因此,供给曲线S的变化主要受高校的招生规模决定.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致使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随之逐年增加.有教育专家分析,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只用4年时间就走过了美国27年历程,堪称壮举.据统计,2003年至200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是212万,280万,338万,410万,今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已经是3年前的三倍.显而易见,大学毕业生市场上,大学毕业生的供给逐年大幅度增加,忽略其他的因素的变化,则供给曲线S会向右大幅度移动,即从S0平移到S1(见图1).需求曲线D的变化主要由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的需求这个因素所直接决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不仅受自身的成本受益约束,而且受宏观经济的重要影响.由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GDP的就业弹性迅速降低并保持在略高于0.1的水平[2],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却未能带来相应的就业增长,使得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带动作用减弱.因此,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减少至少增长缓慢.根据被调查企业的数据显示,只有35.39%的企业表示今年招聘的大学毕业生人数有所增加,而且还有28.03%的企业表示今年招聘的大学生人数有所减少.若考虑高校扩招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毕业生质量下降,某些专业与社会需要脱节,大学生实践能力偏弱等因素对大学毕业生需求的影响,那么,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曲线D会就会向左移动或右小幅度移动(远小于供给曲线向右的移动幅度), 即从D0平移到D1或者D2.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由于大学毕业生的供给曲线S与需求曲线D共同作用使原来的供求平衡被打破,均衡点从E0转移到E1或者E2,即在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具有弹性的条件之下,新的市场出清工资下降,即均衡的工资率从W0下降到W1或者W2.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自2003年以来,大学毕业生市场上相继出现"800元最低工资","600元最低工资",现在又出现了"零工资就业" [3].而均衡就业数量从理论上讲应该从L0增加到 L1或者L2,而现实中并没有增加到L1或者L2.这主要是由于大学毕业生普遍偏好选择在东部地区的大城市或省会城市的就业,导致这些地区或城市的大学生毕业供过于求,而不愿去东部的广大中小城市和农村,中西部地区,导致这些地区的大学生毕业供不应求.因此,"零工资就业"现象折射出大学生毕业供求关系和就业结构的区域和城乡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不仅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偏好的反映,也是对"零工资就业"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的结果.
(二)"零工资就业"的成本收益分析
经济学是研究选择的学问,同时也是关于成本和收益的学问.如果我们不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看,我们就不能通过经济分析合理地解释,为什么大学毕业生宁愿选择在东部地区的大城市或省会城市"零工资就业",而不愿去东部,中西部地区的广大中小城市和农村接受高于"零工资"的就业呢 因为他们将"零工资就业"视为一种投资行为而不是一种消费行为,在他们的就业偏好一致性假设之下,解释"零工资就业"就是解释成本和收益的变化.
目前,由于企业普遍偏好有工作经验的及用型人才,大学毕业生在不能被自己向往的招聘单位录用的情况下,选择"零工资就业"的成本主要包括货币成本C1,机会成本C2,心理成本C3和交易成本C4(交易费用)四大组成部分.货币成本C1是指零工资就业者为维持自身生存的而直接花费的生活费.机会成本C2是其放弃的被其他企业雇佣所能获得的工资收入,占总成本的很大部分.心理成本C3是其接受"零工资就业"而面临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所产生的负效用.根据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交易费用理论,"零工资就业"的交易费用C4,可看作是"零工资就业"的一系列制度运行的成本,包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拟定和实施契约的成本等一系列成本[4].
"零工资就业"的收益是预期收益,主要包括货币收益R1,人力资本增量收益R2,其他收益R3三大组成部分.货币收益R1主要指其接受"零工资就业"并在免费试用中因表现突出而被向往的招聘单位录用所获得的高工资.人力资本增量收益R2主要指其接受"零工资就业"而以后虽然没有被向往的招聘单位录用,但获得了培训,积累了工作经验,增强了以后在职场中的竞争力,找到一份好工作所获得的较高收益.阿罗曾指出:"认知(learning)来自于实践.只有当人们去尝试解决问题时,认知才会发生,并且也只有在这种行动中才会产生认知." (Arrow;1962) .因此,接受培训,积累工作经验以及"干中学"( learning by doing)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积累的人力资本越多,预期收益就越高.其他收益R3是其留在东部大城市所能带来的心理满足感,以后较多的发展机会以及为下一代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这种想法对来自于农村的大学毕业生尤为普遍)等所能带来的所有收益.
由于成本与收益分析要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所以大学毕业生必须对"零工
资就业"的成本和收益进行贴现,然后比较其净现值,最后做出选择."零工资就业"就业的净现值为:
上式中:--"零工资就业"的净现值
,,--分别为"零工资就业"的货币收益,人力资本增量收益及其他收益
,,,--为"零工资就业"的货币成本,机会成本,心理成本和交易成本
--某一年的贴现率 ;--享受"零工资就业"后带来的收益的年数
--"零工资就业"就业的年数,.因为大学生"零工资就业"就业的时间一般最长为一年,除非他将"零工资就业"视为一种纯消费行为.
在贴现率给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时,即接受"零工资就业"所获得的未来收益现值大于其付出的成本现值时,大学毕业生就会选择"零工资就业"的就业形式.此时也是一种符合个人利益的理性选择.反之,当时,即接受"零工资就业"所获得的净现值小于零,他们肯定不会选择"零工资就业"的就业形式.可以看出,当前东部地区的大城市或省会城市的出现"零工资就业"现象,是那些大学毕业生在对"零工资就业"进行成本收益贴现分析之后,并预期自己选择"零工资就业"的净现值大于零的产物.
三,"零工资就业"现象的利弊
然而,"零工资就业"现象是否真正合理呢 它有什么利弊呢 目前主要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零工资就业"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廉价推销自己的同时,给其他求职者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甚至有人认为"零工资就业"将导致个人权利的丧失(李红军;2003).另一种观点认为,面对当前劳动力规模猛然扩张后出现的劳动力"挤出效应"的尴尬,大学毕业生着眼于长远发展,愿意通过"零工资就业"来找到一条"挤进自己向往的单位"的"通途",这是一种劳动力市场自我实现资源配置的理性手段(单士兵;2003).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笔者认为,"零工资就业"是一个"囚徒困境",它的个体理性并不理性,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它的弊大于利,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加以制止.理由如下:
从短期来看,个体理性并不真正理性.即使主动提出"零工资就业"也不一定能够如愿以偿,被向往的单位录用.首先,一些求职者未被单位录用就意味着被企业认为能力和素质相对已经被录用的求职者而言相对较差,而提出"零工资就业"又反过来强化了企业的这一信念.其次,根据效率工资理论,工资过低则不能发挥激励作用,会导致监督成本增加,人员流动率提高,企业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无法收回等等,最终导致企业得不偿失.最后,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显然,接受"零工资就业"是一种违法行为,存在被劳动部门处罚的风险成本.总之,正规企业不能也不会接受"零工资就业".而且多数被采访企业也表明了态度:"我们不赞成'零工资就业',企业看重的是毕业生的素质和潜力.正规企业不会为了省一点工资而错过一个人才;但从另一方面来说,缺少工作能力的人,哪怕不要钱企业也不欢迎"[5].此外,即使被非正规企业接受,也被认为是"骑驴找马",只将其当作免费劳动力,不会给予任何发展机会.
从长期看,"零工资就业"的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它会产生强大的"负外部性".因为大学毕业生在廉价推销自己但却并不一定如愿以偿的同时,也会给其他求职者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并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即其他求职者为了在就业竞争中取胜,会竞相效仿,也实行"价格战".其后果是既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健康有序的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整个大学毕业生市场的平均工资水平下降,并最终降低了自己未来的预期收益,因而降低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当他们的预期收益低于那些没有念过大学的同龄人同期所挣的工资时,人们就会怀疑上大学的必要性了,甚至出现新的"读书无用论",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投资,形成恶性循环,真可谓损人不利己.
四,解决"零工资就业"现象的对策
既然"零工资就业"的弊大于利,那么,如何解决解决"零工资就业"困境呢 笔者认为,通过"四位一体"的策略,可以使它淡出劳动力市场.
(一)高校作为大学毕业生的供给主体,要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人才;在追求规模效益的同时,还要确保人才质量
高校当务之急是要合理确定招生规模,改革专业设置,要做好预测,培养符合社会真正需要的大学生.其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积极与社会联系,建立实习就业基地,探索开放的人才培养方法.要借鉴"国外合作教育模式",让学生就学期间分阶段到企事业单位实习[6].学生提前自我调整目标和锻炼适应,积累工作经验.最后,高校要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高校可以并且能够对学生进行分阶段,有侧重,循序渐进地全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7].国内高校也可以借鉴西南财经大学的做法.该校于2001年开始对新生进校后尝试性地开设了"大学生生涯设计"课程,目前又成立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中心,拟通过系统的职业生涯培训及相关实践活动加强对大学生的培养,帮助学生规划合乎职业所需的生涯发展道路[8].协助学生了解自身特质,辅以切实可行的培训开发,帮助其找到个人职业发展路径,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不断提升和超越.
(二)企业作为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主体,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应该更加理性,主动承担起一部分社会责任
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细胞,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毫无疑问,应该承担起一部分
社会责任.首先,要弱化偏好有工作经验的及用型人才的用人观,以减轻大学毕业生供需结
构错位程度和摩擦性失业.其次,主动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提前介入培养和物色人
才的过程,与高校合作培养自己所需要的人才,这样既满足了本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又可以减少本单位的招聘成本,还承担了相应的社会责任,有利于在市场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实现企业目标,真可谓一举多得.
(三)大学毕业生作为就业主体,要转变观念,以积极和务实的态度就业
首先,在加强对自身专业知识的培养的同时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增加人力资本存量,增强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索价能力.其次,要不断调整自己就业期望值,择业定位不要太高,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思想,不要总想就业一步到位[9].因为工作搜寻理论告诉我们,找到一份好工作是需要花时间多次搜寻的,也是值得的.最后,要树立"先锻炼后发展"的就业观,先到基层或偏远的地区锻炼.目前我国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以及东部地区的中小城镇和农村,人才匮乏.在国家进行西部大开发和建设新农村的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大有用武之地.大学毕业生应该把目光投向基层和西部,积极主动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这既响应了祖国的号召,又为以后更好地发展积累更多人力资本.
(四)劳动部门作为劳动力市场的监管者,应切实加强和履行好职能
劳动部门应千方百计,制定相应措施,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为大学毕业生创造宽松的就业环境.首先,将毕业后半年内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生纳入"低保"范围,以解决一定的生活费用,并在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方面给予优惠.其次,从政策,资金,税收方面给予扶持,鼓励大学毕业生自助创业.最后,积极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要努力创造公平和竞争有序的就业环境, 规范中介机构依法规提供服务和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我国《劳动法》第46条明确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因此,接受"零工资就业"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做法,劳动部门要建立一种监督与约束机制,依法加大对恶意接受大学毕业生"零工资就业"的企业的监管和惩罚力度,以促进劳动力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河清.劳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59.
[2] 常进雄.对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GDP就业弹性问题的初步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5(增刊):63.
[3] 张成浩."零工资就业"开了个恶头[N].光明观察,2006-3-19.
[4] 张五常.中国的前途[M].香港:香港信报有限公司,1988.
[5] 大学生"零工资就业"引发热议,人民网:http://edu.people.com.cn
[6] 何莉娜.从零工资就业看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辽宁教育研究,2004(9):41.
[7] 李桂英.对大学毕业生要有全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J].人才开发,2005(5):35.
[8] 周波.西南财大设立大学生职业发展服务中心[N].成都日报, 2006-4-4(3).
[9] 张金麟.论我国大学生公平就业环境的构建[J].经济问题探索,2006(1):78.
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发布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
目前,大部分毕业生对自己的薪酬期望已经下调到1001~2000元,也与一部分大学生的"降价"有关.
W1
W2
W0
L1
L0
L2
E1
E2
E0
D1
D2
D0
S0
S1
图1 大学毕业生的供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