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果斯口岸总体规划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霍尔果斯口岸管理委员会
评价单位:中勘冶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电话:0991——3829480
邮 箱:fengchichang0701@163.com
第一章 总论
1.1前言
为了适应口岸经济的发展,进一步贯彻自治区党委"新疆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伊犁州党委"工业富州,外贸强州"的发展战略思想,2006年6月霍尔果斯口岸管委会在原1999年规划(规划期限为1999-2015年),霍尔果斯口岸工业园区规划(配套区),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规划(国际自由贸易区)基础上(上述规划环评报告书已审查通过),完成了《霍尔果斯口岸总体规划》(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该规划按照统筹规划,融合发展的原则,以建设"霍尔果斯经济圈"和"霍尔果斯口岸城市"为目标,统筹霍尔果斯口岸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霍尔果斯口岸工业园区(配套区),口岸城区与农四师62团的发展,规划区总面积约30km2.规划期:2006年-2010年,远期:2011年-2020年.届时霍尔果斯口岸将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进出口商品集散基地,进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涉外旅游基地;将成为经济繁荣,功能齐全,环境优美,自由开放,社会文明的口岸城市.
1.4 环境功能区划与重点保护目标
1.4.1 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空气功能区划
霍尔果斯口岸大气环境功能分区可以分为如下二类,并执行不同的环境质量标准:
一类区——农业环境区:口岸东风干渠以东,以北划分为一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一级标准.
二类区——城镇保护区与工业园区:包括霍尔果斯口岸范围,以及东风干渠以南,工业园区以东 62 团团部地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 二级标准.
(2)水环境功能区划
霍尔果斯口岸地处伊犁河谷水系最发达的区域,三条南北向的水系贯穿整个城市.
霍尔果斯河:按照《新疆水环境功能区划》,霍尔果斯河属中亚内流区.源头至阿勒玛力46.1km,规划主导功能饮用水源,功能区类型为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目标为Ⅱ类;阿勒玛力至口岸29.2km,规划主导功能饮用水源,功能区类型为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目标为Ⅲ类,口岸至入伊犁河,规划主导功能渔业用水,功能区水质目标为Ⅲ类.
卡拉苏河:卡拉苏河为霍尔果斯河的境内支流,其水质与干流相同,目前为季节性河流.总体规划中将作为口岸景观用水,功能区水质保护目标为Ⅲ类.
东风干渠:东风干渠为霍尔果斯河的人工引水渠,其水质与干流相同.总体规划中将作为口岸景观用水与下游团场农业灌溉用水,在口岸总体规划区段水质保护目标为Ⅲ类.
故《霍尔果斯河口岸总体规划》区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3)声环境功能区划
霍尔果斯口岸总体规划区交通干线312国道~国门和其他主干道两侧划为4类区,配套区(工业园区)划为3类区,工业区中的商住混合区及口岸互市区划为2类区,其他区域分别按1类标准对待.
1.4.2重点环境保护对象与重点保护目标
根据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对该区域环境功能的划分,霍尔果斯口岸总体规划区重点环境保护对象与保护目标见表1.4-1.
表1.4-1 重点环境保护对象与保护目标
序号
重点保护对象
环境保护目标
备注
1
环境空气:口岸总体规划区,规划区西南400m为边防连队驻地与英塔尔哨所
环境空气质量达到GB3095-1996 二级标准
污水处理厂北部2.6km处为边防连队驻地与英塔尔哨所
2
地表水:霍尔果斯河纳污段,卡拉苏河,东风干渠
地表水维持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
规划区及纳污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