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庐山瀑布古诗配画 > 古诗三首(赠汪伦
  • 古诗三首(赠汪伦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0-08-03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doc
    文档作者:二办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古诗三首(赠汪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回乡偶书)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理解三首古诗,结合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了解诗句意思.
    2.多诵读,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3.了解诗人怎样在写景,叙事中抒发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李白吗 哪位同学能够起来为大家背一首他的诗呢 (第六册《独坐敬亭山》,第七册《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
    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赠汪伦"(板书题目).要求我们能借助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自己理解古诗的内容,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大家交流.
    二,学习《赠汪伦》
    1.讲述诗歌写作背景.
    汪伦是有名的歌手,且很有才学,但不愿做官,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他对李白所作的诗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知道李白喜欢喝酒,于是使用最好的糯米和高粱酿成酒,并长年窖在地下.有一回他听说李白到了安徽,想邀请李白前来作客,但又怕李白不肯来,于是想出一个妙计.他修书一封,送给李白.李白拆信一看,上面写道:"先生好游乎 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 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已早听说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答应往访.见面后,李白说:"我是来观十里桃花,访万家酒店的."汪伦笑道:"'桃花'者,一潭之名也,并无桃花十里;'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酒店万家."此时李白方知"受骗上当",但却哈哈大笑说:"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此后汪伦每日以美酒佳肴相待,两人甚是相投,成了好朋友.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赠汪伦》这首别具一格的七言绝句,
    2.教师范读.
    3.指名学生试读,教师指导.
    4.指导学生理解诗句,体会感情.
    (l)根据课文注释,查字典自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记下来.
    (2)小组讨论,交流,议一议是如何理解这首诗的.
    (3)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①指名试讲:你是怎样理解诗的前两句的
    (先结合诗句理解词语,然后再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②重点理解后两句诗的意思并体会感情.
    师:谁来谈谈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生:"不及"是"比不上"的意思,"情"指"情谊",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
    师:汪伦对李白的情谊仅仅表现在"送别"上吗 前面听了老师对这首诗写作背景的介绍,你们知道汪伦对李白的情谊还表现在哪里
    生:表现在汪伦写信热情地邀请李白来桃花潭作客.
    生:表现在汪伦天天用美酒盛情款待李白.
    师:桃花潭水真的有千尺深吗 没有,这是作者的假设,那么,跟下句连起来,可用上什么关联词来翻译呢
    生:哪怕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
    生: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
    (还可用"就算…也…""纵使…也…")
    师:同学们,汪伦先是写信热情邀请李白来家作客,接着又用美酒盛情款待李白,李白要走了,汪伦又带领村民踏歌相送.所有这一切,怎么不使李白深受感动呢 大家请再想想,如果采用不同的语气来翻译这两句,比如可用感叹句或反问句的形式,能不能更好地表达李白此时的激动心情呢
    生: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哪!
    生: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怎么能比得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呢
    生:桃花潭水有千尺深,比得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吗 不,远远比不上.
    师:"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谁来说一说,这里用什么来比喻什么
    生:用"桃花潭水的深"来比喻"汪伦对我的情谊深".
    师:这里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为的是表现什么
    生:表现汪伦和李白之间的情谊深.
    生:表现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师:谁能把这种感情谈出来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③把这首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指导朗读,背诵.
    ①指导停顿,读中表达情感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②配乐朗读
    ③背诵这首诗.
    四,布置作业
    默写《赠汪伦》.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赠汪伦》.
    2.集体背诵.
    3.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李白写的又一首表现朋友相送的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解题
    黄鹤楼最早建于三国时期,有"天下绝景"之称,历代诗人在此留下了不少诗篇.
    孟浩然,是唐朝一位很有名的诗人,和李白是好朋友.可指名背诵孟浩然的诗,如《春晓》.
    之:往,去.
    广陵:地名,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汉朝时称"广陵",隋唐时称扬州,扬州是唐朝最繁华的都市之一.
    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把题目的意思说出来.
    (提示:是谁送谁,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去.)
    三,自学古诗.自主探究
    1.自由练习朗读古诗.
    2.借助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自学古诗,记下不懂的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
    4.汇报交流自学成果,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①故人西辞黄鹤楼
    "西辞",如图,由图可见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孟浩然由西向东,依长江顺流而下,告辞时自然要向西拱手.
    第一句点明送别地点.
    ②烟花三月下扬州
    "烟花三月",三月,过去人们称之为季春或暮春,正是春深如海的季节,在草长花开的季节,空气湿度增大,远望去好像有一层薄薄的烟雾笼罩着花草树木,烟花指的就是这种景色.

    第二句点明送别的时间.
    在黄鹤楼这样的千年胜地,又正值繁花似锦的春天,朋友们正应愉快地聚会,可"故人"却要辞别远去了.这两句在叙事之中流露出惜别之情.
    ③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在碧波荡漾的江面上,一只帆船逐渐向前移动,直到水天相接的地方帆船不见了,老朋友不见了,只有江水层层涌向天边,李白仍呆立江边.
    ④这首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老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5.指导感情朗读,体会老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6.练习背诵.
    四,总结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里李白送别好友孟浩然时的情景,表达了朋友间依依惜别之情.
    五,作业
    1.课外阅读李白,孟浩然写的其他诗.
    2.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完成一幅古诗配画.
    第三课时
    -,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赠汪伦》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学习《回乡偶书》
    1.解题:理解"偶"和"书"的意思.
    2.简介作者及背景.
    贺知章,证圣元年进士,时年三十六岁,直到天宝三年回到久别的家乡,当时已是八十四岁的人了.久别归来,对故乡的深切眷恋之情,喷涌而出,随手写下了这不朽之作.
    3.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这首诗讲的是什么事
    4.学生读熟古诗,借助课文注释和查字典自学诗句.
    5.小组内交流自学情况.
    6.当"小老师",上台讲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台下同学可以对"小老师"发问,"小老师"答不上或答不对的,可由台下同学回答或补充,更正.无人答对的由教师引导,帮助.
    7.教师小结: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大了才得以重返故里,虽乡音未改,但两鬓早已如霜,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怀.
    8.指导感情朗读并练习背诵.
    四,作业
    熟读三首古诗并背诵.
    五,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学生借助课文中的注释和查工具书理解诗句.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扮演小老师上台讲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台下同学对小老师发问.教师通过介绍背景,赏析语言,观看画面,反复吟诵等方法,引导学生读懂古诗,进入意境,体会感情.
    探究活动
    课后组织学生根据古诗内容,自己编故事,演故事.从而进一步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感情.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望庐山瀑布诗配画  望庐山瀑布古诗  望庐山瀑布古诗原文  古诗望庐山瀑布的意思  古诗欣赏望庐山瀑布  李白望庐山瀑布古诗  望庐山瀑布古诗图片  望庐山瀑布古诗诗意  17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