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溪流的歌 > 让生命之花在语文课堂绽放
  • 让生命之花在语文课堂绽放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09-12-02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doc
    文档作者:微软用户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让生命之花在语文课堂绽放
    文登实验中学 语文组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记录着一个民族生命发展的过程,自古至今,奔腾不息,没有一个波澜不是生命的跃动,语文的课堂就要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生命的活动,心灵的颤动.我们实验中学的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资源,积极探究语言的人文内涵,鼓励学生自主体验人情的意蕴,人品的精华,人性的热情,人生的价值.我们采用了下面四种做法:
    一,用文本之美催开生命之花
    走进很多语文课堂,不难发现一种现象,文本似乎成了教师过度发挥的一个跳板,一副道具,可有可无,无足轻重.朱光潜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我们老师在文本上下功夫,去挖掘潜在的人文的内涵.
    1.反复吟诵文本品味人情意蕴
    学习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学生吟咏 "时光不知不觉地从凝神中匆匆划过,从洗手的脸盆间匆匆流过,从遮挽时光的双手中匆匆闪过",会油然而生珍惜时间的感受.宗璞描写"紫藤萝瀑布""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能够体会到生命蓬勃向上的意志.而学习《秦风·蒹葭》中品味"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能吸引着学生带着倾慕的情怀,永无尽弃地向往着,追寻着,走在由苍苍蒹葭构筑的艺术之河中.就是在这种吟诵中,学生与文本交流,情感体验不断丰富,生命内涵也将不断丰富.
    2.大胆质疑文本放飞学生心灵
    我们让学生立足文本更让学生质疑文本,可以投石激浪,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质疑《小溪流的歌》的开头"小溪流有一支歌,是永远唱不完的."学生很快提出:"小溪流有一支什么歌 它为什么永远唱不完 ";质疑《珍珠鸟》的结尾"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学生很快发现:"谁信赖谁,信赖关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利用质疑文本开头,结尾等细节来刺激学生思维的兴奋灶,激发学习动机及兴趣,从而带动全篇的教学,以"一波"之"动",带动"万波"之"随".学生兴趣盎然,学习事半功倍,学生的生命亦得到了升华.
    "文字是生命的酒","每一句话都是一颗心",当我们满怀敬畏地走进文本,深情地打量每一个汉字,标点,感受它们的生命热量时,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实现了语文的育人功能.
    二,用人性之美浇灌生命之树
    我们一直在追求一种理想的生命化课堂,学生在课堂上有飞扬的学习热情,积极的合作态度,热切的竞争意识,踊跃的展示欲望,刻苦的求学精神.我们在教学内容上体现人文性,更在教学方式上体现人性美.
    1.避免认知强加,摒弃教师的权威
    走进沉默的语文课堂,学生启而不发,老师总是极为恼火.比如一次听一位优秀的老师讲授鲁迅的文章《雪》,老师带学生反复品读"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这句话在老师范读,两位学生指名读,全体学生集体读之后,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很多学生的回答是情感是"高亢""有气魄""有激情""有气势",可是老师却都摇摇头,叹息了一声说应是"豪迈".学生如遇大赦般的提笔匆匆记下两个字"豪迈"."豪迈"真的是金科玉律,与前面几个含义差别很大吗 回头我查了一下词典"豪迈"的释义:气魄大;勇往直前.哦,其实是相近的.我有些无奈.把答案复制给学生,让学生鹦鹉学舌是一种最简单的教学.很多老师习惯于"这句话是标准答案,你们记住背下来就行了".只是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就会停止,学生的嘴巴就会密封,他们的大脑,嘴巴就会失去功能.
    2.让学生敢于说不,挑战老师的权威
    我们努力打造生命化的课堂,我们的老师特别珍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还给学生说"不"的权利.
    那次一位语文老师因为外出学习,别的老师临时代课讲了诗词.这位老师回来后匆匆的竟忘记问同学课堂上讲的什么内容,把诗词又讲了一遍,结果没有一位同学告诉老师诗词已经讲过了.下课回来后,这位老师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大为光火,我们也很诧异.究其原因是老师一言堂惯了,老师和学生从来没有过平等的交流.学生象驯服的奴隶,已经麻木的如机器人一般了.老师其实从来都不是神,总会在讲授中出现很多错误,小到在黑板上写一个错字,表达中读错一个字;大到对某个知识点的错误解读.书本的知识也并不都是真理,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要创造宽松民主的环境让学生说不.在开学之初,我们就向学生灌输学生不必不如师,谁能找出老师的讲解的答案,课本观点的偏颇,谁就在能力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所以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会经常打断讲课"老师,'祈祷'的'祈'读作三声";"老师,'一江春水'的'江',您写成'家'了";老师讲《陌上桑》中的侧面描写,讲完通过他人的言行侧面烘托,学生马上站起来"老师,'五马立踟蹰'也是侧面描写,你没有指出来"……诸如此类的纠错初时让老师有些手足无措,但是却更让人欣喜.毕竟学生把自己看成了课堂的主人了,可以大胆的把建议提出来,不把自己看做"等着灌满的瓶子"这是多大的进步.
    三,用艺术之美结出生命之果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有300名学生就会有3OO种不同的兴趣和爱好."他们有自己的认知方式,选择能力,人格特征.我们语文教师承认并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坚持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的多样化,灵活化,个性化,以适应学习方式不同的学生.
    1.承认差异,分层教学
    我们学校的学生有着不同家庭背景,所以认知方式,兴趣,爱好和心理特征都不同,如果不问青红皂白"一刀切",必然会抹杀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此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中尝试使用分层教学.我们把学生按基础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前五名的特优生,后五名是困难生,剩下的是一般生.
    首先内容设置上按照难点重点分两层.难点由基础好一些的同学解决,一般的同学掌握重点就可以了.比如讲授《西湖游记二则》,这是明朝袁宏道的一篇写景小品,文质兼美,但是课后并没有要求背诵.讲授中老师可以让基础好的同学把全文背诵下来,一般同学的只把"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背诵下来就可以了,至于困难生只理解课文内容就行了.这样,每位学生都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其次作业的布置也分三层.前五名的同学可以免写作业,可以自主学习.中间部分按照要求写作业.后半部分只把需要记忆的部分进行巩固就可以了.尊重学生差异,让学生感到老师设置的教学目标使自己完全可以达到的,就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追求,收获的令人期待的成长过程.
    2.小组合作,尽展才华
    高金英老师说的"你是谁并不重要,你身边的人至关重要."我们尝试使用小组合作,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课堂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
    我们设置小组讲究科学,优生困难生结合一起,用优带差,一帮一结对子,互相帮扶.合作小组的组长可由自己采用轮换制产生,使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锻炼的机会.小组成员分工要明确.优生在学习质量上把关,困难生在数量上掌控.比如在难题的探究上,优生多给困难生讲解,但是在生字的批改,摘抄笔记的认真程度上可以让困难生去把关.教师还可安排"课前三分钟发言"活动,每次确定一个内容,让小组成员在组员个人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加工,课堂上采用小组推选代表演讲,教师指定发言或自由发言等形式进行交流.这些活动既能营造课前合作的氛围,又能激发课堂的兴趣.
    小组的考核上既考查学习水平设置学习之星,又考查进步程度设置进步之星,还考查学习态度设置进取之星.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小组合作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和闪光点,为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
    3.导学案使用,全面开花
    实验中学课堂实施十六条标准,其中一条是精讲十五分钟.为了让老师精讲,我们把学生预习的内容提前打印好发给学生.我们的学案要求设置生字检测,作家作品简介,课文内容梳理,精彩段落赏析,难点思考,精品阅读拓展等六部分.导学案大多在课前发给学生,课堂小组讨论解决问题.这样老师课堂只讲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大部分问题交给了小组解决.导学案的设置,小组的建立真正实现了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能动的学习思考,实现课堂的高效.
    四,用生活之美滋养生命之魂
    生命化的课堂是高效,快乐,智慧的课堂.语文素质的提高在四十五分钟内又在45分钟之外.我们通过阅读和写作让学生回归生活,从生活中去寻找生命之魂,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课外阅读夯实学生的文学素养
    课外文章的选择方式有很多,首先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文章.比如学习课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课外阅读萧红的《祖父的后花园》;教《列夫托尔斯泰》时,课外衔接阅读《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沈从文的《云南歌会》可以推荐读小说《边城》等.
    其次教师重视名著阅读,在评价上开动脑筋,采取措施,形成名著阅读的良好氛围.名著阅读贵在坚持,时间上的保障极为重要.在时间的安排上,本着"课内外结合,以课堂带动课外,以课外为主"的基本思路,每周开设一节阅读欣赏课.阶段性的开读书汇报会,举行经典作品课本剧表演,经典诵读比赛等良好的阅读氛围,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产生浓郁的阅读兴趣会起到很好的作用.这种状态,习惯,兴趣延续到课外,会带动课外的阅读.实现 "课前,邂逅名著,产生一见倾心之感;课中,相约名著,记下刻骨铭心的记忆;课后,热恋名著,留下一往情深之念……这样学生一生都能与名著相伴."
    再者走进学生的阅读世界.青少年有自己的生活视野,他们的阅读跟成年人有很多不同.曾经让班上每位同学写出自己最喜欢的五本书,结果很多均是老师闻所未闻的.如韩国作家可爱淘的《那小子真帅》,安妮宝贝的《八月未央》他们的阅读虽然与老师的有差异,但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要理解他们就必须有沟通点.我们静下心来认真阅读他们喜欢的郭敬明的《左手倒影,右手年华》,《梦里花落知多少》理解了什么叫语言的前卫,感情的真挚,同样也流下了感动的眼泪.我们经常把学生聚在一起,交流各自读到的有趣的情节,讨论书中的某些观点,畅谈读后的感受.这样,互相督促,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阅读趣味.在最近的一次"我喜欢的一本书"演讲活动中,就有很多同学提到孔庆东教授的著作《47楼207》,他们的阅读品味慢慢提高了.
    2.写作练笔升华文学素养
    语文与生活同在,它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风花雪月,亭台楼阁,高山流水,古桐三弄……,物因人而美,美因人而异,美是人个性的心理体验,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我们让学生去关注生活,记录生活,提炼生活,去感受生活的美,升华生活的美.
    首先坚持一周一记,一课一评.学生的周记,课堂练笔在课堂上贯穿进行.我们让学生动笔,让学生随时关注自然风物,思考人生的真善美.根据学生写完的作品,我们进行"范文现场评析"的作文指导.凡是布置的作文,(无论是正式作文还是周末作文亦或是小片段)我们都放在课前的5—10分钟进行现场赏析.在学生读完自己的作品之后,先由学生评析,可圈可点可赏可批,只要有自己的主张,且语言通顺即可.最后由老师对文章进行升级点评,尽量发现其闪光之处,巧妙流露点滴建议,使文章作者能欣然接受,其他学生也频频点头.事实证明这一方法对学生的作文指导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学生很渴望在课堂上一展文采,因为每一篇文章我都能帮助学生找到自信,这就成了学生下一篇作文最好的动力.而对于其他学生,拓展了作文的视野,跨越式提升了作文水平,且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优秀作品多种形式发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总是在获得成功体验之后得到升华.我们把每次的大作文优秀作品结集打印,发到学生手中,让每位学生都能领略到作者的风采.精华作品推荐到校刊《凤凰园》,或者投到各种报刊上.这样每学期都有大量的写作新星涌现.极大的鼓舞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也加深了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理解.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就构建了师生生命的绿洲.我们相信,经过我们实验中学的共同努力,这片绿洲将草更绿,花更艳!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小溪流的歌的作者  小溪流的歌朗读视频  小溪流的歌说课稿子  小溪流的歌网易博客  小溪流的歌读后感  小溪流的歌说课  小溪流的歌教学反思  小溪流的歌阅读答案  小溪流的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