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高考语文试卷展望及复习应考建议
赵藏会
一,2001高考语文试卷的特点:
(一)稳中求变,难度适中.
1,2001年高考语文试题总体来说,符合学生的实际,题目不偏不怪,正确地引导了中学语文的教学改革,也有利于高校的选拔.比如文言文,基本上都是复习过的,未离开大纲范围.
2,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上,纯粹考记忆的只占9分,其余均为能力测试.
3,更注重考生的思维和创新.最突出的是第三大题的阅读题,题材由科技文改为社科文,使试卷的"语文特性"更加鲜明,体现了高考对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全面要求,对中学的现代文教学具有参考价值.文学作品为哲理性较强的外国散文,避免了猜题押题.
4,密切联系现实,有思想性.如中美撞机事件,日本教科书事件等都得到体现.作文方面,体现了作文考题"开放性中要有限制"的思想,今年从内容上加以限制,只让学生在"诚信"范围内构思,在限制的前题下,让学生的思维开放,既能使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又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过去押题宿构现象.体现了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下,体现了江总书记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教育方针,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美德."诚信"这个美德重新在高考中提出,是为了给社会和青少年一个正确的导向,可以引起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 .
(二)外国散文的语言不够规范,作文抄袭仍比较严重.
二,2002试卷展望:
一,1,语音
2,错别字
以上要反复练习,加强记忆.
3,实词(典型虚词也要适当复习)
4,成语
以上记忆理解要并重.
5,病句
6,连贯
以上重在总结规律.
二,文言文阅读:5题(没有翻译题,要加强实词,虚词知识的积累.)
三,科技文阅读:应侧重复习社科文.
(以上第一卷,45分)
四,现代文阅读:
散文阅读(已连考两年,注意可能的变化)
五,1,古诗阅读(注意回答问题的方法)
2,古文翻译(估计考查方式为一小段古文,翻译其中句子,注意翻译的要求.)
3,压缩语段
4,扩展语句
以上要重点突破
5,名句名篇(考查方式可能为填上句或下句,给开头句填后半部分,填诗文中的几个空等;注意复习课本上的,不要看成很大负担.)
6,改病句,句式变换等
六,作文
三,对2002年语文复习应考的建议:
《考试说明》,三年内的高考题,要认真研究,不要放过.
(一)全面复习,夯实基础能力.高考以能力立意作为命题的原则,对我们的总复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更科学,更有序地训练学生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和鉴赏能力,加强记忆和规律总结,而不能摆花架子或寻求一蹴而就的捷径.
(二)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要练之有"法",除了有训练量的保证外,更重要的是加强题型研究,给学生提供规律性的解题钥匙.(答题方法,比如有1/4的答案来自原文;文章表现手法等)
(三)重视"语用"训练.语言情景题(改病句,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句式的变换,仿写,选择,语句扩展,语段压缩等等)要有专题突破的措施,总结规律,强化技巧,落实操作性训练的"序"和"量".
(四)作文训练要到位.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多种形式和内容要顾及到.注意以下几点:①注意训练审题能力.即使是如近年的开放式作文,审题不当也很难写出内容深透的好文章;②关注生活,关注优秀文化传统,关心社会,丰富学生的思想,提高其认识能力;③重视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在写好规矩文的基础上,鼓励创新,加强创新思维训练;④加强思想修养,进行思想感情训练;⑤注重表达,强化情文并茂的针对性训练.
(五)对高考写作的一点看法:
1,审题立意放宽,但还要注意审题要准,否则难以写出高水平的文章.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