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县公共场所地震应急演练方案(样本)
为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增强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公民应对突发地震灾害事件的综合能力,现以某学校为例制定公共场所(学校)地震应急演练工作方案,供各乡镇,县政府各部门组织应急演练时参考.
练组织机机构
学校成立演练指挥部.指挥部组织成员如下:
总指挥:校长
副总指挥:副校长
成员:各年级组长,校后勤,保卫部门负责人,校医及各年级班主任
二,演练准备
(一)确定疏散方案
根据建筑物抗震能力以及周围工程设施,次生灾害源情况,确定避震疏散方案.
疏散目的地:选择空旷开阔,远离建筑物和不可能产生次生灾害的地带.如:操场,运动场等.
疏散路线图:按人员所在的位置绘制行动路线,并将行动路线告之指挥部全体成员,让大家熟知路线图.
疏散顺序:按照人员所在的位置和人数多少,结合疏散目的地的距离,编制撤退顺序图,并宣传到全体参加演练的对象,让大家熟知行动方向呼路线,准确把握撤退顺序,避免挑肥拣挤.
(二)加强宣传教育
学校要采取橱窗,墙报,板报,讲座等多种形式强化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确保每位学生掌握避震疏散常识,自救互救常识和紧急救护,消防安全常识,并在显眼位置设置疏散指示标志,让每位学生明确疏散路线,做好演练充分准备.
三,演练程序
(一)观看科教片
按照校演练指挥部的要求,组织学生观看地震科教片,听取老师讲解避震动作要领和疏散要求.
(二)避震演练.
总指挥下达演练开始命令,启动发生地震的信号(急促的长铃声).在老师的指挥下,学生迅速抱头,躲在课桌下,老师躲在讲台下.(时间三分钟)
(三)疏散演练.
学校在教学楼各层楼梯口安排疏导员,负责疏散指令的传递,并协助各班老师处置疏散过程中的突发情况.
听到疏散信号(三短一长铃声)后,按照疏散顺序在楼梯口疏导员的指挥下,由各班老师组织学生有序疏散,防止学生相互推挤,窜序和掉队.(时间五分钟)
(四)清点人数
学生全部疏散到操场后,按早操队形站列.各班老师要及时清点人数,将清点结果报告演练指挥部,并维护好本班学生站队秩序.
(五)演练结束.
各班在老师的带领下有秩序地返回教室.
(六)演练小结
演练结束后,指挥部要认真进行小结,总结演练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以利改进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措施,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积累经验.
四,演练安排
(一)演习信号及器具安排
根据学校现有设备确定.
楼梯口疏导员安排.
根据学校在校教职工人数多少确定,细化到每个人,每个岗位,确定到疏散距离(N米)
五,演练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校演练指挥部要加强对演练活动的领导,集中对教职员工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对地震演练活动的认识,防止出现懒散麻痹思想,组织不力等现象.
制定方案,认真实施.
要精心制定方案,责任具体到人,做好各演练环节之间的衔接,特别是各班疏散指令的衔接,确保疏散有序.
考虑周全,确保安全.
要考虑周全,安排临时医护人员(校医等),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