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的制作”教学设计
(高一信息技术第三章第五节)
常熟市实验中学__ 信息技术组__ 孙永琴
1、 教学设计分析
1、教学对象的分析:
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比较熟练地完成一篇文档的录入、编辑和排版。而本节课的内容制作表格是一个相对比较独立的内容,在之前学习Word的基础上全新的学习表格的制作方法。由于表格在生活中的使用机会比较多,学生学会表格的制作颇具实用性,可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表格制作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理解,形成性练习做到循序渐进即可。再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巩固基本操作形成技能。对于有能力的同学可作扩展性练习,扩展操作技能。
2、 教学内容的分析:
本节主要学会表格的建立、表格的修改、表格的设置、和其他表格相关设置。表格的建立、修饰等都有多于一种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其中某种常用方法的同时也要了解其他的方法,比较这几种不同的方法,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和实用差别。表格制作这一节内容虽然比较独立,但是才操作中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前面所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的在本节学习中的运用,注意操作技能的迁移和扩展。
3、 教学手段的分析:
计算机软件操作课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不同,它最大的特点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所以上机操作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最佳途径。本节课教师的讲授、示范操作与学生的形成性操作练习相结合,在教学媒体上一定要借助于多媒体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学软件),发挥计算机操作的直观性,使学生明确操作步骤和操作要点,模仿教师操作,完成自己的形成性练习。
2、 教学目标
__
知识要点 | 认识领域 | 操作领域 | 情感领域 | ||||
了解 | 理解 | 掌握 | 初步学会 | 学会 | 比较熟练 | ||
表格的建立 |
|
| √ |
|
| √ | 对本节基本操作感兴趣,愿意接受形成性练习和操作的迁移 |
表格的修改 |
|
| √ |
|
| √ | |
表格的设置 |
|
| √ |
|
| √ | |
其他表格相关设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