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复习 > 初中历史总复习主观题精选73题
  • 初中历史总复习主观题精选73题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1-12-11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初中历史总复习主观题精选73题1、你是如何理解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含义?举出我国历史上体现这种浩然之气的事例?当今社会我们如何提倡这种浩然正气?
    答: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发生什么变化,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不能变的,这就是这句话的含义.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举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司马迁忍辱负重著《史记》,文天祥正气歌,岳飞抗金.当今社会,仍有很多意志薄弱的人,经不起金钱和物质的利诱,成为腐败分子.社会大力宣传这方面的素材,鞭挞不良风气,形成一股正气,使浩然之气发扬光大;个人应加强做人准则、品行素养、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提高,使浩然之气蔚然成风.
    2、司马迁有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对照他和屈原的经历和成就,你如何看待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出哪些人生道理?
    答:司马迁忍辱负重,为了成就《史记》;屈原愤而投江,为了表达对楚国的忠贞.一生一死,虽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但他们都是为了理想和抱负,体现了两位伟人的崇高人格.因此,他们都受到人民的尊敬、热爱和推崇.(感悟自己发挥)
    3、对"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的评价:
    答:(1)、知人善任.他用人不计资历出身,不计亲疏恩怨,凡有治国安邦之才,都委以重任.(2)、虚心纳谏.唐太宗在位期间,进谏的大臣很多,以魏徵最著名.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在位20余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物价廉价,社会呈现出安定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的时期
    4、比较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他们有哪些共同点,哪些不同点?你对哪位皇帝评分最高?
    答:他们的共同点:(1)、富有才干;(2)、英武果断;(3)、勇于创新.
    不同点:(1)、秦始皇统治手段过于严厉,比较残暴.(2)、汉武帝也有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的一面,虽有巩固国防、开疆拓土之功,但耗用民力过度给社会带来危害,好在尚能悬崖勒马.(3)、唐太宗则统治开明、宽容一些,能虚心地纳谏,容易听进意见,对民族关系的处理,主张"华夷一家",尤为可嘉.
    5、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你用史实证明此论断:
    答:(1)、三国时期:孙权派将军卫温等率领船队到达台湾(当时称夷洲),开始了大陆与台湾的大规模交往.
    (2)、隋朝:朱宽率领船队到达台湾(当时称流求)
    (3)、元朝: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理澎湖和流求(今台湾).
    (4)、清朝:郑成功收复被荷兰殖民者占领的台湾;康熙时,台湾归于清朝版图,清政府设立台湾府,属福建省管辖.
    (5)、二战后:日本投降后,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收复台湾、澎湖列岛,重新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
    6、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答:(1)、经过全国人民的多年共同努力,中国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国防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是国际社会对新中国建设成就的确认,是中国综合实力提高的必然结果.
    (2)、中国政府长期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赢得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的尊重.
    (3)、从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来看,一方面美苏矛盾尖锐,冷战愈演愈烈,美国希望改善对华关系,籍以牵制、对抗苏联.另一方面亚非国家强大团结起来,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7、邓小平的贡献:
    答: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1)、文革后,掀起思想解放运动,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迅速从"以阶级争斗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2)、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此,成为把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旗帜.(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前途缺乏信心,对改革开放提出疑问,对党的基本路线产生动摇.在关键时刻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从理论上回答了长期以来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不仅对当时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4)、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既有利于保持香港、澳门和台湾的稳定,为中国的统一大业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道路.
    8、中国有句话:"养儿防老."你认为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这句话还有没有意义?现在实行养老保险制度,与这句话有没有冲突?可以从城乡各种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意见.
    答:过去,中国没有养老保险制度,老人主要由儿孙奉养,由此有"养老防老" 这样的老话.现在城镇虽然基本实行了养老保险制度,但并不表明儿孙赡养敬孝老人、社会尊敬老人这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就失去意义了,就可以丢弃了.养老保险制度只是从经济保证了老人的物质生活,而精神上的安慰与天伦之乐还需要儿孙们提供.广大农村目前基本上还没有实行养老保险制度,子女奉养孝敬老人是天经地义.因此可以说,实行养老保险制度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子孙们的经济负担,并没有替子孙孝敬、奉养老人的义务与责任.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复习  中考历史总复习知识点  初三历史总复习知识点  历史高一复习知识点  高考历史复习知识点  历史中考复习知识点  历史选修1知识点复习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复习  初中英语总复习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