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回忆录 > 为毛泽东辩护 ——兼谈邓小平的历史责任及本来面目
  • 为毛泽东辩护 ——兼谈邓小平的历史责任及本来面目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2-10-01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毛泽东辩护
    ——兼谈邓小平的历史责任及本来面目
    山居
     
    [编者按:郑重推荐此文,我们认为这是一篇好文章。对文的一些观点我们并不完全赞同,尤其是其中的推测部分;但我们在情感上很认同作者对毛泽东的情感,在理性上对“人本经济”的分析很感兴趣。]
     
      主要内容:
      人本经济的成功尝试
      计划生育与农民
      民主与独裁
      知识分子,反右与“文革”
      毛泽东与个人崇拜
      毛泽东与女人
      邓小平的历史 及本来面目
    结语
     
     新中国建国五十周年就要到了。作为新中国创建人的毛泽东至今受到各种议论、批评、甚至指 骂。当今日的中国面临什么困难时(如城市住房紧张在于毛泽东没搞计划生育等),人们还象八十年 样将毛泽东作为代罪羊。至于这些指 合理性已没有人深究了,因这些指责一般都不会遇到强有力的辩护;甚至中共中央也不会 出面为毛辩护,因担心这可能导致外界对改革开放方向的误解。
      今年九月九日,是毛泽东逝世二十二周年祭日,电脑网络上照例是一阵对毛泽东的批评和指 作者再也按捺不住积蓄多年要还毛泽东本来形象的冲动,为毛泽东,也为自己和千百万人的感受和尊严辩护,为本来属于中华民族的一份荣耀辩护。也为了纠正已被扭曲二十年的一段历史。而扭曲这段历史的始作俑者就是邓小平和中共中央。
      人本经济的成功尝试
      "毛泽东不懂经济”几乎成了定论,而被海内外人士所接受。至于这个结论的根据是什么则很少人细究。就井冈山和延安根据地时期来说,在中国也算是最恶劣的生存条件下,满足几十万军民的生活和战争需要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没有成功的经济 能力,要确保根据地的长期生存是不可想 。建国之初,中国根本没有值得一提的工业基础,甚至连灯油要靠进口。经过二十八年的高速工业化,中国成功建立了完善的工业体系。1952年,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农业占64%;而到1975年,这个比率颠倒过来了,工业占国家经济的72%,农业则仅占28%了。在毛领导下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增长了三十倍。即使“文革”期间,工业平均发展速度也在10%以上。这样的高速增长居然被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贬之为“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让人不仅要问:“何处不是边缘?”
      以下是几个关键部门的发展数据:
      从1952年至毛泽东时代结束期间,钢铁产量从一百四十万吨增长到了三千一百八十万吨,煤炭产量从六千六百万吨增长到了六万一千七百万吨,水泥产量从三百万吨增长到了六千五百万吨,木材产量从一千一百万吨增长到了五千一百万吨,电力从七十亿千瓦/小时增长到了两千伍百六十亿千瓦/小时,原油产量从根本的空白变成了一亿零四百万吨,化肥产量从三万九千吨上升到了八百六十九万三千吨。同时,中国从无到有,建立起规模庞大的航空、航天、原子能及门类齐全的军工体系。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奠定中国大国地位的巨大成就。至毛泽东逝世时,中国已由一农业国发展成为从喷气式飞机、运载火箭到工业成套设备和所有农业机械无所不能造的工业大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共完成了一百多万公里的公路,两万多公里的铁路(改革开放二十二年所建铁路仅一万多公里),其中绝大部分是穿越于群山峻岭和戈壁沙漠,使西南三省、青海、广西、福建、新疆、宁夏、河套平原等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在水利建设方面,完成了主要大江河的治理工作,兴建了五万多座水库。在文教卫生方面,在“文革”结束时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教育经费的投入最高曾达国民生产总值的5%,建立了近千所大专院校、数千所的各类中专及完善的基础教育体系。在“文革”期间,学龄儿童根本不存在上不起学的问题,与现在普遍存在的失学儿童现象形成鲜明对照。在各县城和公社建立了卫生院,并培养了遍布乡村的赤脚医生队伍。城市居民实现免费医疗,农民看病也收费低廉,发烧感冒类打针吃药费用一般在一元(人民币,下同)以下。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这些成就是在国际环境恶 大战不断的情况下,通过自力更生实现的。在毛逝世时,即没留下外债,也无通货膨胀,这在发展中国家是极其罕见的。
    由于建国初期国民生产总值基数低,即使保持10%的年增长率也难以支持如此快速的工业化进程,支付如此庞大的教育、福利和军费开支。实际上,毛泽东时期的经济增长数据并没有反映经济的实际活跃程度,只反映了其中的一部分。另一大块未被计入的经济成分,如果按市场经济的角度考虑,是劳动力的成本。例如,在华北平原上某低洼处修建一座水库,因无需炸药开山,也没有机械参预,只有发动群众义务劳动建造,这座水库的建设成本约为零。这一经济活动在当时的经济统计数字上根本反映不出。但同样一座水库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造,其劳动力成本将成为投资部分,建成这座水库对经济发展的直接 将等于其实际投资额而被计入。铁路建设是另一特例。两万多公里的铁路因多建在地形复杂的地区,工程之浩大是难以想 ,最著名的要数桥隧占30%以上的成昆铁路。在今日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将难于应付如此庞大的铁路工程项目。但当时铁路建设是由劳动力零成本,训练有素的铁道兵完成,在低投资下 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在毛泽东时 劳动力开支的低微对 重工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本积累是必不可少的。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毛泽东自传  毛泽东私人回忆录  毛泽东的故事  贺子珍  毛泽东回韶山  毛泽东传  毛泽东选集  毛泽东  毛泽东医生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