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九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一、金属材料 1、纯金属(90多种)合金 (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 :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有色金属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5、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具有金属特性物质.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合金 铁的合金 铜合金 焊锡 钛和钛合金(形状记忆金属) 成分 生铁(含碳量2%~4.3%) 钢(含碳量0.03%~2%) 黄铜(铜锌) 青铜(铜锡) 铅锡 钛镍合金 备注 不锈钢:含铬、镍的钢,具有抗腐蚀性能 紫铜为纯铜 熔点低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 优点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 + 酸→盐+H2↑ 3、金属 + 盐→另一金属 +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 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冶炼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CO + Fe2O3高温2Fe + 3CO2 (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 2、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 XH2O)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 (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 ③制成不锈钢 (3)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 (4)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3、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防止金属腐蚀 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③合理开采矿物 ④寻找金属的代用 意义: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铁的性质 1.铁的物理性质: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质软,是导体铁的化学性质: (1)铁跟氧气反应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既有H2O又有O2时)易生锈,铁锈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 防锈方法:在铁表面涂一层保护膜(如涂漆或油);镀锌等金属或烤蓝 铁在氧气里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铁可跟酸(盐酸或硫酸)和排在铁后的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化学方程式:Fe+CuSO4=Cu+FeSO4 现象: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铜, 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2)铁跟硫酸反应:Fe+H2SO4=FeSO4 +H2 ↑ 铁跟盐酸反应:Fe+2HCl=FeCl2 +H2 ↑ 现象:有气泡生成,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3)铁元素有三种氧化物:氧化铁Fe2O3 氧化亚铁FeO 四氧化三铁Fe3O4 2. 生铁和钢:是混合物,都是铁的合金,不同是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高,钢含碳量低. 合金: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具有金属性质的混合物. 第九单元 溶液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 如CuSO4为蓝色 FeSO4为浅绿色 Fe2(SO4)3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有水,水为溶剂 ,液体溶于液体,无水,量多的为溶剂.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 (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注: 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 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 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 二、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 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②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4)溶解度曲线 2、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①气体性质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3、混合物的分离 (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 难溶物 (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 结晶的两种方法 蒸发溶剂,如NaCl(海水晒盐) 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 三、溶质的质量分数 1、公式:溶质质量分数=100% 2、在饱和溶液中: 溶质质量分数C%100%(C < S)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用固体配制: ①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②仪器: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①步骤:计算、量取、稀释 ②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第十、十一单元 酸、碱、盐1、固体NaCl、KNO3、NaOH、Mg(NO3)2等不能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所以酸碱盐溶液能导电,但有机物溶液不导电. 2、氯酸钾溶液中是否含有自由移动的氯离子?(没有,只含有自由移动的氯酸根离子) 3、能导电的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故整个溶液不显电性. 例如某溶液中Na+∶Mg2+∶Cl-=3∶2∶5,如Na+为3n个,求SO42-的个数.(此类题要会) 解:3n+2*2n=5n+2x, 盐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或金属元素(碱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碱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 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4、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酸?→?盐?+?氢气 (3)金属氧化物?+?酸?→?盐?+?水(4)碱?+?酸?→?盐?+?水(5)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5、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但一定是酸性溶液;(如NaHSO4溶液是盐溶液,但溶液显酸性)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但一定是碱性溶液.(如Na2CO3溶液是盐溶液,但溶液显碱性) 6、X-和Cl-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说出HX的化学性质(酸的通性) ?i.?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紫色石蕊遇HX变红色,无色酚酞不变色. ?ii.?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条件:①在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排在H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②酸除了HNO3和浓H2SO4,氧化性强,与金属反应时,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H2CO3酸性太弱) ?iii.?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一定反应) ?iv.?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一定反应) ?v.?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条件: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 7、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7时溶液呈中性,pH<7时呈酸性,pH>7时呈碱性. ?pH=0时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越大,碱性越强. ?蒸馏水的pH=7(雨水的pH<7显弱酸性),SO3溶于水,溶液pH<7,CO2溶于水,溶液pH<7;pH升高可加碱(可溶性碱)或水,pH降低可加酸或水.pH=3和pH=4混合溶液pH<7,测定pH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测定时,用玻璃棒把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溶液的pH.pH数值是整数. 8、碱的通性 由于碱在水溶液里都能电离而生成OH-离子,所以它们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碱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条件:碱必须可溶)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 遇碱变红色.例如Fe(OH)3中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石蕊不变色. (2)?碱能跟多数非金属氧化物起反应,生成盐和水.条件:碱必须可溶,例如Cu(OH)2+CO2不反应 (3)?碱能跟酸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4)?碱能跟某些盐起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条件: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有沉淀. 9、盐的性质 ①跟某些金属反应生成另一种金属和另一种盐,条件:①盐可溶②在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太活泼,不和盐置换) ②盐与酸反应?(与前面相同) ③盐与碱反应?(与前面相同) ④盐与盐反应?条件:反应物均溶,且生成物中有沉淀. 10、氧化物 ①?定义:凡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除Al2O3、ZnO外),凡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除CO、H2O外) ②?性质?与水反应(碱可溶) 碱性氧化物大多不溶于水,除Na2O、K2O、BaO、CaO外,Na2O+H2O=2NaOH,CuO+H2O不反应. 酸性氧化物大多溶于水(除了SiO2外)SO3+H2O=H2SO4,CO2+H2O=H2CO3,SiO2+H2O=不反应. 11、物质的检验 ?酸液(H+):只能用紫色石蕊试液?碱液(OH-):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均可. ?盐酸和Cl-:用AgNO3溶液和稀HNO3?硫酸和SO42-:用BaCl2溶液和稀HNO3 ?区别Cl-和SO42-:只能用BaCl2溶液不能用AgNO3溶液?CO32-:用盐酸和石灰水 ?铵盐(NH4+):用浓NaOH溶液(微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13、用途、性质 ⑴浓HCl、浓HNO3具有挥发性,放在空气中质量减轻. ⑵浓H2SO4:吸水性,放在空气中质量增重.使纸张或皮肤变黑是硫酸的脱水性. ⑶粗盐(因含有CaCl2、MgCl2杂质而潮解),放在空气中质量增重. ⑷NaOH固体(白色)能吸水而潮解,又能与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变质,所以NaOH必须密封保存.放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NaOH中含有的杂质是Na2CO3. ⑸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由于在常温下失去结晶水(叫风化),放在空气中质量减轻且变质. ⑹无水CuSO4:能吸水(检验水的存在). ⑺铁、白磷放在空气中质量增加. ⑻生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 ⑼需密封保存:浓HCl、浓HNO3、浓H2SO4、NaOH、CaO、Ca(OH)2、铁、白磷、纯碱晶体. ⑽稀HCl、H2SO4用于除锈. ⑾?NaOH不能用于治疗胃酸(HCl)过多,应用Al(OH)3?Al(OH)3+HCl ⑿?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农业上农药波尔多液[CuSO4和Ca(OH)2] ⒀?粗盐中含有杂质是CaCl2、MgCl2?,工业用盐中含有杂质是NaNO2(亚硝酸钠) ?工业酒精中含有杂质是CH3OH?,NaOH中含有杂质是Na2CO3 CaO中含有杂质是CaCO3 ⒁?检验Cl-:AgNO3、HNO3溶液?检验SO42-:BaCl2、HNO3溶液 区别HCl、H2SO4:用BaCl2溶液 ⒂?改良酸性土壤用Ca(OH)2,?制取NaOH用:Ca(OH)2+?Na2CO3—? 制取Ca(OH)2用:CaO+H2O—? 波尔多液不能使用铁制容器是因为:CuSO4+Fe—? 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KNO3、NaCl 14、制碱 ?(1)可溶性碱? ①碱性氧化物溶于水?CaO+H2O=?Ca(OH)2 ②碱和盐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 (2)不溶性碱?碱和盐反应?2Cu+O2 2CuO,CuO+2HCl=CuCl2+H2O, CuCl2+2NaOH=?Cu(OH)2↓+2NaCl ?不溶性碱可受热分解:Cu(OH)2 CuO+?H2O 制金属铜:两种方法①还原剂还原CuO②金属与盐反应如:CuSO4+Fe 制盐例如MgCl2:①Mg+HCl?②MgO+HCl?③Mg(OH)2+HCl 酸碱盐氧化物 1. 氧化物的性质: ①有四种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碱,其他的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 Na2O+H2O=2NaOH CaO+H2O=Ca(OH)2 K2O+H2O=2KOH BaO+H2O=Ba(OH)2 ②酸性氧化物: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化合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2 +H2O=H2CO3 SO2 +H2O=H2SO3 SO3 +H2O=H2SO4 2. 盐酸和硫酸用途:硫酸和盐酸可除去金属表面的锈,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盐酸(氢氯酸,HCl气体的水溶液,无色液体)浓盐酸有挥发性,会挥发出HCl 硫酸(H2SO4) 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气体的干燥剂 3. 浓硫酸的稀释:稀释浓硫酸时,必须把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盐酸(或氯化物)和硫酸(硫酸盐)的不同方法:最好用可溶性钡的化合物氯化钡(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硫酸(硫酸盐),无现象的是盐酸不可以用硝酸银溶液,因硝酸银跟硫酸反应有硫酸银白色沉淀生成. 4. 硝酸(HNO3 )有酸的通性,但跟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 磷酸H3PO4 5. 氢氧化钠(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 化学式:NaOH) 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且放出大量热,有吸水性,易潮解氢氧化钠易潮解,称量时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NaOH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又会跟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必须密封保存 用途:作中性或碱性气体的干燥剂,不可以干燥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化氢,可干燥H2、O2、N2、CO、NH3 、CH4等;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等工业化学性质:(KOH的化学性质跟NaOH相同) 化学性质: ①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分别通入氢氧化钠溶液里(无明显现象) CO2 +2NaOH=Na2CO3 +H2O SO2 +2NaOH=Na2SO3+H2O SO3 +2NaOH=Na2SO4 +H2O ②硫酸和硝酸分别跟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无明显现象) ③氢氧化钠跟盐反应 a. 氢氧化钠溶液跟硫酸铁、氯化铁、硝酸铁溶液的现象和方程式 6NaOH +Fe2(SO4)3=3Na2SO4 +2Fe(OH)3↓ 现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b. 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铜、硫酸铜、硝酸铜溶液的现象和方程式:2NaOH CuSO4=Na2SO4 +Cu(OH)2↓ 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 c. 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镁、硫酸镁、硫酸铝溶液的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2NaOH+MgSO4=Na2SO4 +Mg(OH)2↓ 6. 氢氧化钙(俗名:消石灰、熟石灰 化学式Ca(OH)2 )白色固体,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用生石灰跟水反应制得. 用途:与硫酸铜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可用来降低土壤酸性,制建筑业的三合土.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不同点: 氢氧化钙跟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钾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氢氧化钠则无沉淀生成. CO2 +Ca(OH)2=CaCO3↓ +H2O Na2CO3 +Ca(OH)2 =CaCO3↓ +2NaOH 7. 常看见的盐 a.氯化钠(NaCl 食盐的主要成分) NaCl+AgNO3 =NaNO3 +AgCl↓ 粗盐提纯的步骤:1.溶解 2.过滤 3.蒸发 4.结晶 实验仪器:药匙、烧杯、玻璃棒、蒸发皿、漏斗、量筒、酒精灯 b.碳酸钠(俗名:纯碱,Na2CO3 类别:盐, 不是碱)碳酸钠+酸→盐+H2O + CO2 ↑ 例: Na2CO3 +2HNO3 =2NaNO3 +H2 O+CO2 ↑ 2AgNO3 +Na2 CO3 =2NaNO3 +Ag2CO3 ↓ CaCl2 +Na2CO3 =2NaCl+CaCO3 ↓ BaCl2 +Na2CO3 =2NaCl+ BaCO3 ↓ Ca(OH)2 +Na2CO3 =2NaOH+CaCO3 ↓ c.硫酸铜(硫酸铜晶体俗名:蓝矾、胆矾) ①加热蓝色硫酸铜晶变为白色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遇水变蓝色 CuSO4·5H2O=CuSO4 +5H2O CuSO4 +5H2O= CuSO4·5H2O 硫酸铜溶液跟可溶性碱反应有蓝色沉淀生成物: CuSO4+2NaOH=Cu(OH)2↓+Na2SO4 置换反应Fe+CuSO4 =FeSO4 +Cu Zn + CuSO4 =ZnSO4 + Cu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其中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一、蛋白质 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成人每天需60-70g 2.存在:(1)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2)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4.人体蛋白质代谢 5.几种蛋白质 (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2+)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O2和CO2的载体,血红蛋白+O2→氧合血红蛋白; CO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结合能力比与O2结合能力强,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尼古丁、焦油等 (2)酶: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变质的因素:(1)物理因素:高温、紫外线等;(2)化学因素: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2+、Hg2+、Cu2+、Ag+等)等 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二、糖类 1.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 2.常见的糖 (1)淀粉(C6H10O5)n?: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 (C6H10O5)n+nH2OC6H12O6 (2)葡萄糖(C6H12O6):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呼吸作用:C6H12O6+6O26CO2+6H2O,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 (3)蔗糖(C12H22O11):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 生活中白糖、冰糖、红塘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三、油脂 1.分类:(1)植物油脂:油;(2)动物油脂:脂肪; 2.功能:提供大量能量,39.3KJ/g,每日摄入50g-60g. 3.脂肪: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糖类和脂肪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热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的体温提供能量. 四、维生素 1、存在:水果、蔬菜、鱼类等, 多数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 2、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缺VA:夜盲症;缺VC:坏血症.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一、组成人体的元素 组成人体的元素有50多种,其中常量元素有11种. 常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0.01%:O>C>H>N>Ca>P>K>S>Na>Cl>Mg 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0.01%:Fe、Zn、Se、I、F等. 二、人体中的常量元素 1.钙:99%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1)成人体内约含钙1.26g,主要以C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 (2)来源:奶类、绿色蔬菜、水产品、肉类、豆类 (3)钙元素的作用.过多:结石、骨骼变粗; 过少:青少年,佝偻病、发育不良,老年人,骨质疏松. 2.钠和钾 (1)Na+,存在于细胞外液,人体内含钠80g―120g;K+,存在于细胞内液,成人每千克含钾约2g. (2)作用: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如血液的pH7.35-7.45) 三、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必需元素(20多种)? Fe、Zn、Se、I、F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Hg、Cr、Pb、Ag、Ba、Al、Cu等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一、有机化合物 1.物质分类:根据是否含有碳元素,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不包括CO、CO2和Na2CO3、CaCO3等碳酸盐) 2.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甲烷(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乙醇(C2H5OH):俗名酒精;乙酸(CH3COOH):俗名醋酸;C6H12O6(葡萄糖)、蔗糖、蛋白质、淀粉等 2.有机物数目庞大的原因: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有机物分类:根据分子质量的大小,分为小分子和有机高分子,小分子如:CH4、C2H5OH 、CH3COOH、C6H12O6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机高分子)如:蛋白质、淀粉等. 二、有机合成材料 1.有机高分子材料 (1)分类 (2)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链状结构,热塑性,如:聚乙烯塑料(聚合物) 网状结构,热固性,如:电木 (3)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 点燃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烯塑料. (4)鉴别羊毛线和合成纤维线: 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断的为羊毛线,不易断的为合成纤维线; 化学方法:点燃,产生焦羽毛气味,不易结球的为羊毛线;无气味,易结球的为合成纤维线. 2.白色污染及环境保护 (1)危害:①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②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③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2)解决途径 ①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②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③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④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3)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和再利用的一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