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XLS学籍号李汉族联系电话 > 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致辞
  • 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致辞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3-04-02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致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 刘延东
    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是大学精神和创新思想的高层对话,是分享智慧、凝聚共识的互动平台。自2002年以来,论坛已成功举办了三届。这既为中国学习借鉴世界高等教育先进经验提供了一个契机,也为国际高等教育界的朋友们近距离观察、认识中国和中国高等教育打开了一扇窗户。本次论坛立足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繁 展,以“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为主题,就创新型人才培养、绿色大学建设、大学与企业合作等议题进行交流,探讨当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对于大学和企业应对共同挑战,增进民众福祉,开创美好未来,更好地肩负起促进人类进步的历史使命和社会 ,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当今世界 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已使各国人民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人类创造了空前的繁 文明,但是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粮食安全、疾病防治、贫富差距、重大灾害、公共安全和重大经济金融问题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也使我们面临着共同的风险与挑战。各国都在思考,力图在反思过去中把握未来,在应对挑战中创造机遇。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之际,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孕育着巨大转变。开辟人类社会的光明未来,需要新的视野、新的智慧、新的方法、新的科技,更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并肩、共同努力。
    作为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国家和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中国 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尽管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经济总量增长77倍,城镇居民收入增长150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100倍,人均寿命从35岁提高到73岁,但是中国仍然是一个有着13亿人 发展中国家, 进行着世界历史上最大规 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资源环境制约、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复杂等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增添新的发展动力,培育新的发展优势,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中国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全局性的战略举措。我们倡导创新发展,即依靠科技进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路子;我们倡导绿色发展,即推动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倡导和谐发展,即切实改善民生,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和维护社会公平 ,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我们倡导和平发展,即以自身的发展给全球发展带来更多的贡献和机会,与世界各国平等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 和谐世界。中国所选择的科学发展道路,是既对自已未来负 也对世界未来负 发展道路。

    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振兴发展最根本的事业。中国先贤曾说,“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过去30年中国快速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支撑,决定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人才,基础还是在教育。正因如此,中国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建成了拥有2.6亿学生的世界最大规 教育体系,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免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30年前的1%提升到24%,财政教育投入10年来年均增长19%。特别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导致财政收入减缓情况下,去年教育投入仍然增长25%,其中投入800亿元为1000万中小学教师增加公资。同时,全面布局未来十年的教育发展蓝图,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普及从学前到高中阶段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使教育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大学作为教育事业的最高殿堂,是培育创新人才的高地,是新知识、新思想、新科技诞生的摇篮,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家园。面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中国现 建设的新任务、人类多样文明和谐共生的新潮流,大学在引领未来中承担着前所未有的崇高使命和历史重任。为此,在未来十年里,我们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现 等教育的努力方向,将推进办学理念、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优化结构,加大投入,建设高水平教师团队,推动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我们要从三个方面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
    第一,我们将进一步彰显大学人才培养功能,以开放合作集聚人才培养的新优势。当 学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与考验中,最为关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我们将大力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制度,一是更加注重创新性,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 感;二是更加注重综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适应未来社会变化的能力;三是更加注重包容性,培育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尊重多元文化的博大胸怀;四是更加注重选择性,为学生创造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机会。我们将通过开放合作汇聚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大幅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我们将完善专博结合、文理兼容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构建更为全面的知识结构。我们将创立大学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的新机制,使学生在参与科学研究和建设项目中提高实践能力。我们将探索中外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引进优秀教师和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推进人才培养的优势互补。
    第二,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大学的科学研究功能,以联合共享开辟科学进步的新领域。当前,全球处于新的科技革命的前夜,世界 来创新密集与产业振兴时代,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领域、跨国界合作共享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趋势。中国把发展新能源、信息网络、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鼓励大学在创新重大基础理论和突破技术瓶颈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积极参与应对全球重大共同挑战,鼓励大学加强经济金融 、历史文化、民主法制、社会建设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尊重文明的多样性、促进跨文化交流、研究不同发展模式和构建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问题上提供智力支持。我们倡导大学遵循科学研究的内在规律,自由自主地开展科学探索。我们将进一步构建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相互开放的格局,促进科技资源联合共享,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和水平。我们将培育跨学科的教学科研团队,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催生新的学科生长点。我们将支持不同国家、不同大学间通过建设联合实验室、联合研发基地等创新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以激发创新潜能,产生倍增效应。
    第三,我们将进一步拓展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以引领开拓创造文明进步的新空间。大学只有与社会紧密互动,才能彰显自身价值,真正服务社会、引领社会。只有将理论研究与创新成果回馈社会,才能真正体现出大学的功能与成就。我们主张大学广泛参与科学普及,传播先进文化,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成为社会文明风尚的引领者。我们倡导大学形成富有特色的创新文化,这是优秀人才和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深厚土壤。我们鼓励大学主动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今天,许多富有远见的企业家加入到论坛中,展现了校企合作的强烈愿望。我们主张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积极推进大学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帮助企业提高技术和 水平。同时我们也鼓励企业支持大学提高办学水平,这既是大学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也彰显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大学作为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还应当自觉承担起人文交流的功能。人文交流是人与人之间心与心的交流,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广泛性和持久性。大学要成为人文交流的先锋,为促进人类多样文明和谐共生作出更大贡献。只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尊重和欣赏彼此的文化,才能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发展模式的差异,实现建设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望。

    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时 但虚拟空间代替不了面对面的坦率文流,高清晰度的视频代替不了真实的笑脸。来自不同国度、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校长与企业家们聚集一堂,相互启迪、凝聚共识、激发创造,这对于高等教育发展乃至全社会发展都将产生广泛而持续的影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衷心希望大家携起手来,进一步提高论坛的层次,丰富论坛的内容,使论坛成为交流思想、分享智慧的互动平台,成为务实合作、共同发展的开放平台,成为加强沟通、增进互 友谊平台,成为立足前沿、国际知名的高端平台。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论坛将引领高等教育走向新的发展高度,让我们共同为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注:本文根据刘延东国务委员2010年5月2日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致辞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第6期
    在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刘延东
    (2010年3月30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由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总装备部、国务院研究室、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科协的负责同志和部分专家学者代表参加的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座谈会,主要是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联合行动,共同防治学术不端行为,构建良好学术风气,向社会展示科技界对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的鲜明立场和坚定决心,展现科技界引领社会风尚、促进科学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际行动。
      一、深刻认识加强我国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科学研究是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事业,自诞生之始就把追求真理、揭示客观规律作为崇高目标。纵观科学发展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出,求真务实、为真理献身的科学精神不仅是推动科学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也是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杆。
      我国科技界素有高尚精神境界和良好道德操守。新中国60年来,几 技工作者爱国奉献、坚持真理、开拓创新、诚实守信,为国家的科技进步、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作出了巨大 。他们心怀崇高理想,志存高远、勇攀高峰,在建设国家、造福人民中实现人生价值;他们胸怀追求真理的勇气,不畏艰苦、不怕挫折,在科学探索道路上勇往直前;他们秉持高度的集体 感,密切配合、共同奋斗,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合力攻关;他们埋头苦干、脚踏实地、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在科技创新实践中攻坚克难。60年来,广大科技工作者不仅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而且塑造了热爱科学、忠于祖国和人民的高尚品格,显示出优良科学道德与学术素养,为全社会树立了光辉典范。“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就是科技界在创造伟大功勋中凝炼的伟大精神。没有这种崇高的精神力量,就没有我国科学事业今天这样良好的发展局面,就没有我国今天令世界瞩目的综合国力。这是我国科技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推进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的坚实基础。
      在看到我国科研诚信与优良学风主流的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一段时间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在科研诚信和学术风气上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学风浮躁、学术不端行为滋长, 侵蚀学术的肌体,对科技事业健康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可低估,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 这个问题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中央历来高度重视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毛泽东同志要求在全党树立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强调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本身就是实事求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是不允许弄虚作假的。江泽民同志强调科学精神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科技工作者应该率先垂范,克服急于事功的浮躁心态。胡锦涛总书记要求科技工作者树立踏实认真的作风,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勇于在科技创新的实践中经历磨练。我们要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
      第一,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是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对于现 建设全局具有深远意义。现 强国首先应当是创新型国家。只有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才能实现从大国向强国的迈进。当前,新的科技革命 危机中孕育,全球进入了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各大国都力求占据未来发展制高点。我们必须奋起直追,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真 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学术道德和科研诚信作为创新文化的核心内涵,渗透在国家创新体系的各个层面。如果不 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将严重影响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动摇国家创新体系的根基,阻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
      第二,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是科学事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科学研究自17世纪走出传统经院以来,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许多国家重要的制度性安排。因此,科学探索往往伴随着 、地位和商业利益,科研诚信问题开始浮现出来,一段时间暴露出来的学术不端和欺诈行为令全球科技界为之震惊。然而,求真求实永远是科学精神的核心,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注定与科学无缘,缺乏诚 学术更是没有希望。有什么样的学术品格和氛围,就会孕育出什么样的学术成就和人才。正如爱因斯坦所讲:“大多数人说,是才智造就了伟大的科学家。他们错了,是人格。”没有诚信,就会破坏科学研究的秩序,就会影响科学家持之以恒的科学探索和创造活力,科学事业将无法向前发展。
      第三,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科学发展的历史也是科学精神引领社会进步的历史。科学家是全社会知识层次最高的群体之一,享有崇高的社会声誉,对社会行为、社会风气能够产生很强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居里夫人一生共获得包括诺贝尔奖在内的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但她仍然淡泊名利,潜心研究,其人格魅力令世人钦佩。我国知识界历来被视为社会的良心。近 来,科技界的优秀前辈以良知良行感召和启迪社会,得到了全社会的崇尚和尊重。今天广大科技工作者同样有 在社会变革中严于自律,承担社会责任,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中发挥先锋和表率作用。
      二、标本兼治、突出重点,推动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取得实效
      推进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 束、惩防结合、标本兼治,既重视思想认识和诚信文化等软约束,又重视监管和惩治的硬措施;既 当前的突出问题,又构建长远的体制机制,努力实现科学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重点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教育引导,促进学术自律。
      产生学术不端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系统完整的科学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一些人诚信意识和自律意识薄弱,有人甚至利用科研 漏洞和机制的不完善谋取个人利益。加强教育引导,促进学术自律,提升科学道德素质,是解决科研诚信问题的基础性举措,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一要加强科研诚信教育。在世界许多国家,科学道德教育课程是研究生阶段的必修课,以此引导学生领会科学道德与科学职业的伦理精神。我们要吸收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突出教育这一环节。要将科学道德列入大学和研究生必修课程,使青年学生从学生时代就养成恪守学术诚 自觉,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掌握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研究生导师更要言传身教、率先垂范。科研机构、科学组织和相关单位要将科研诚信内容纳入科研人员职业培训体系,与思想政治、公民道德和法制教育相衔接,与科研实践和创新方法教育相融合,与明德楷模、案例警示教育相结合,让学术诚信深深根植于科研人员的头脑,内化为精神追求。
      二要广泛 模范事迹。我国科技界曾涌现出大批的先进模范,他们可歌可 事迹带给科技界和全社会深深的震撼和教育,值得我们永远缅怀和学习。比如,钱学森同志的 不只是在科学技术上,更在于他忠于祖国、尊重科学、不慕虚名、求真务实的精神。钱老的一生给我们的一个深刻启示就是,诚信是科学家最宝贵的品格,每一个迈入科学殿堂的人都应当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要发挥典型人物的引领示范作用,大力 他们的坚定信念、执著精神、踏实作风,感染和激励年轻一 提升广大科研人员的精神境界,从根本上净化学术风气。
      三要发挥科研学术机构的自律功能。科研机构和学术团队要制订道德准则,完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机制。要提高科研活动的透明度,倡导学术争鸣,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活动,扩大公众对科技活动的知情权、监 ,使科学研究始终处于同行的检验、批判和监督之中。要加强诚信文化建设,让求真务实成为科技工作者的自觉行动。
      科技工作者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牢记社会责任,坚守学术道德。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需要高水平的科学家,高水平的科学家要有高水平的精神境界。只有坚守爱国报国、奉献社会、服务人民、追求真理的情怀,才不会让名利动摇诚信。现在外面的世界诱惑很多,但科学界要永远保持一片净土。重大科研成果的产生需要长期艰苦的探索,科技工作者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挫折。要秉持科学精神,对待科学问题始终保持严肃认真、周密细致、精益求精的态度。要自觉遵守科研道德,坚决反对弄虚作假、欺诈剽窃等行为,尊重他人劳动,维护知识产权,做科技创新的先锋、学术道德的楷模、社会诚 表率。
      第二,深化体制改革,构建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体制机制不健全也是学术不端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的重要原因。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建立引导学术诚信的良好制度体系,形成长效机制。
      一要加快完善开放合作的机制。科学间交叉融合和相互渗透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新学科、新领域往往是科技创新的前沿,是竞争最为激烈、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潜力最大的高地。目前少数科研机构和研究团队之间存在相互封闭、分 割现象,甚至近亲繁殖。这与科学精神格格不入,也可能成为滋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温床。要制定促进科技系统内部开放的政策,逐步实现研究人员之间,专业领域之间,研究机构之间,以及行业之间、区域之间的开放,建立共享平台。重大科技计划和科学工程要大胆引进国内外优秀科学家和工程师参与。大学和科研机构要真 立起公正、公平和透明的用人机制,面向全国乃至全球选聘优秀人才。要通过建立一个海纳百川、开放互动的科技工作格局,推动形成风清气 科研氛围。
      二要加快完善学术平等的机制。科学研究需要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环境,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科技工作者的创造活力才能迸发,浮躁之风和学术不端行为才没有生存土壤。现在,一些研究机构和学术领域缺乏平等的学术争 批评。我们必须在学术 、资源配置、人才选拔与使用等方面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从制度层面上鼓励学术争鸣,保护不同意见。要扶持和提携青年学者,鼓励他们敢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求实创新,敢于面对失败。真 学者是不怕后学超越的,因为只有后人不断超越前人,科学事业才能发展。
      三要加快完善评价机制。科研评价指标是科技工作者的重要导向。目前我国科技评价制度尚不完善,在具体评价工作中还存在着重数量不重质量,重名望不重实绩,重论文不重工作水平,重短期成果不重长远积累,重设施改善不重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必须按照科技创新的内在规律,加快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在评价标准上,要根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公益性研究的不同特点,建立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比如基础研究要更加体现鼓励瞄准重大学术问题前沿和自由探索的导向,评价周期不能过短;应用研究关键要看解决了什么重大技术瓶颈;公益性研究要看社会效益如何。在评价内容上,不仅要关注直接的、近期的和显性的价值,也要关注间接的、长远的、隐性的价值;对创新性强的项目、非共识项目以及学科交叉项目,要给予特别关注和支持。在评价方式上,要公开透明,接受学术界的监 以增强公信力。总之,要通过完善评价机制形成 '导向,引导科研人员力戒浮躁,集中精力于科学本身,专心致志于创新活动,这样才能造就一流的科研成果和科技人才。
      四要加快优化科研经费投入结构。近年来,我国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对于科技事业发展起到了巨大支持作用,但科技经费配置不尽合理的问题依然存在。比如,对基础研究和社会公益类研究持续稳定的支持还不够,而这些研究往往需要十年 剑的功夫。有的项目布局不切实际,申请程序比较繁琐。要根据不同科研活动的特点和经费需要,完善投入机制,优化投入结构,有的项目要形成稳定支持的机制,有的项目要形成充分竞争的机制。对科研经费的使用也要强调诚信原则,规范资金 ,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坚决杜绝弄虚作假行为,决不允许个人或小团体从中谋取私利。
      第三,强化监 理,加大惩治学术不端行为的力度。
      加强科研诚信既要靠自觉自律,也要靠监 理。从世界范围看,加强科研诚信 单纯依靠道德约束,向道德约束和监管惩处并重转变。近年来,我国制定发布了针对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处理的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和学术规范。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以及《著作权法》、《专利法》、《知识产权法》等法律都有相应的条款。许多单位和部门成立了专门机构,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实际情况看,有些规章和要求还停留在文件上,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一些问题发现了但查处不力,这实际是容忍学术不端行为对学术道德底线的突破,对整个科技界的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产生了不良影响。
      我们要从维护国家科技事业的整体利益和科技界的整体声誉出发,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对科研活动的全过程实行强有力的监管,抓住最容易出问题的领域,加大监管力度,不留漏洞和死角。要采取“零宽容”政策,严格要求,严厉约束,有一个处理一个,并公开曝光,决不让弄虚作假、剽窃抄袭行为有立足之地。
      三、明确责任、加强协作,形成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的合力
      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高度关注,科技界形成了高度共识,要作为一件大事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各有关方面要按照职 工,找准自身定位,下大力气落实好、完善好各项措施,尽快以实实在在的成果取信于公众,使科技界的优良传统和崇高 发扬光大。
      第一,强化对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的宏观指导。科技部等十部门建立了科研诚信联席会议制度,发布了《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这是在宏观层面上协调和推动科研诚信建设的积极行动。要落实相应的责任,形成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科技组织等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科技人员自觉行动的格局。教育部门要全面推行研究生阶段科研诚信课程教育,科技部门和人事部门要进一步健全符合不同科技活动特点的科技评价体系,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科技投入结构。各成员单位要在完善和执行相关政策、沟通信息等方面协调互动,形成工作合力。
      第二,强化学术团体和科研机构的作用。各学术团体要建立适合本领域特点的科研诚信规范,参与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处理。科研机构要建立和完善科研诚信制度,加强对科技人员的教育和学术不端行为的监 查,引导科技人员严格自律。
      第三,加强科研诚信规范建设。要对科研诚 基本规范和要求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划清学术不端行为的界限,建立健全科研道德规范,明 研人员的社会责任,完善学术论文发表评价的制度。同时,通过培训和宣传让广大科技人员了解和掌握这些规范和要求。
      第四,积极推动科研诚 法。要把科研诚 法纳入科技法律体系建设,加强诚信规范与法律法规之间的衔接,充实和完善现行法律体系的有关条款,逐步建立起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科研诚信法律法规与制度体系。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投诉举报、调查核实、监 察、公开公示和惩戒处置等,都要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同志们,科研诚信和良好学风是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前提,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石。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共同肩负起责任,积极行动起来,促进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有一个大的改善,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自:《人民日报》2010年4月9日
    携手同行 加强合作 共同努力
    ——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长 袁贵仁
    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初始之年,我们在南京召开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作为论坛的宗旨,“启迪领导智慧,憧憬大学未来”,始终是与会校长和嘉宾朋友们的共同心愿。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新形势下,构筑一个高层次的教育交流合作与政策对话的平台,对中外大学加强相互了 信任,促进大学之间、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实质性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主题契合当前全球范围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是中国政府即将启动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最为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形势和挑战、战略目标和改革创新、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合作三个方面,谈谈我对中国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的思考和看法。
    一、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进入新世纪以来,为了应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挑战、促进知识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许多国家都制定了新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国努力将短期经济刺激与对人力资源、科学研究和基础设施的长期投资结合起来,把科技和教育创新作为加快经济复苏和发展的关键举措,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创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例如,欧盟将2009年定为“欧洲创造与革新年”,集中力量营造有利于创造和革新的环境氛围;德国政府认为科技创新是应对危机的根本出路,提出到2015年科研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美国教育2011年预算议案包括5亿美元的“创新投资”。可以说,以教育促创新,以创新促增长,以增长促就业,以就业促和谐,以和谐提升竞争力, 成为各国谋划后金融危机时期繁 发展的一个基本思路。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政府把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三大国家战略。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断作出新的部署。高等教育总规模从1998年的786万增加到2009年的2979万,毛入学率也从不到10%增长到24.2%,每年高校输送的毕业生从1999年不到100万到2009年突破600万。在高等教育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我们始终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重点,不断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努力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突出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
    为进一步缩小同发达国家研究和开发的差距,全面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我们通过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加快一流大学和重点大学建设步伐,培育一批重点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造就一批高层次人才。高等学校取得大批高质量科研成果,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国家和地方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人 国,如果不能建立有效率的、高质量的和富有竞争力的高等教育体系,就无法摆脱贫困,无法实现发展,无法通过创新赢得未来。未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提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离不开根植于高等教育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应用。大学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前,中国正在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09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600美元,社会消费结构正在从生存型消费进入到发展型消费阶段,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日益旺盛,并体现出高质量、多样化和终身化的趋势。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规模增长和提高质量的双重任务。这是挑战,也是机遇。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 创新转变。着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着重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重点,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这既为高等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对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和结构调整提出了更高要求。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倾向困扰,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高素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力比较薄弱,创新型人才评价与选拔制度还不尽合理。教师队伍整体实力不强,尤其是还缺乏领军人才,这直接影响了教育质量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部分高校应用学科结构体系仍与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存在较大差距,行业企业参与高等教育的动力也不足,社会支持高等教育的水平和高等教育服 会的能力都亟待提高。此外,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衔接还比较欠缺,公共教育资源共享的系统设计和全面规划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这些都促使我们要深入反思、全面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
    二、中国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和改革创新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008年8月,中国政府做出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决策,对到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战略主题、发展任务、体制改革和保障措施进行全面部署。《纲要》提出,今后十年,高等教育总规模将从2900多万增加到3550万。毛入学率从24.2%提高到40%,更好地满足适龄青年和社会其他成员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促使高等教育结构体系更为合理,教育教学质量更大提高,办学特色更加鲜明,高等学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整体水平有更加显著地提升,努力建成若干所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增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为把中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奠定更为坚实的人才基础。总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高等教育将提高质量作为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更加专注发展理念的战略性转变,更加专注培养模式创新和体制改革,更加专注质量保障评估的制度建设。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深化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教育观念上,要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社会 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更加注重科学精神教育、人文素养教育和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在培养方式上,要鼓励高校自主进行改革试验,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大力倡导和积极推进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能力。在制度建设上,要依法明确政府管理高等学校职 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为学校更好地培养人才创造良好环境。
    二是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提高高校人才培养与国家人才需求的契合度。为全面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政府已经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即将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将与科技规划、人才规划一起,形成科技、人才、教育相互协调、共同支撑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我们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明 府、社会和高校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使用、激励的 ,努力解决好人才培养供需脱节的问题。要建立符合国情的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和指标体系,包括多元化的人才发展潜质测评机制,对高校人才培养过程进行宏观政策引导。要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校学科、专业、课程等的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探索与国际高水平教育评价机构合作,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要倡导高等学校参照社会用人需求信号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
    三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形成有利于人才培养成长的终身学习体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我们要继续强化政府在高等教育投入上的责任,鼓励社会支持高等教育发展,完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保证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上不起大学。在继续加强一流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的同时,我们将加强对地方高校的指导,加大对中西部高等教育支持力度,加快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强化省级政府统筹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权责。要坚持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建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贯通、有机衔接的制度体系,搭建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成长“立交桥”。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弹性学习制度、工学交替制度、教师和企业科技人员相互兼职制度等。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终身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为逐渐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创造更好的条件,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的宏伟目标。
    三、中国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合作
    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高等教育过去的发展,靠改革开放;今后的发展,还要靠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把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作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举措,借鉴世界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20世纪70年代末恢复派 学生至今,我们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指导方针,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计达139万多人,近几年每年出国留学和回国服务人数基本持平,形成了以国家重点资助公派留学为主导、自费留学为主流的格局。与此同时,来自世界近200个国家(地区)的学生在中国高等学校学习,2009年超过23万人。我们在世界88个国家和地区创建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2个孔子课堂,注册学生近25万人,全球学习汉语人数快速增加到4000万人。开放加快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也促进了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
    今后,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步伐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我们欢迎境外知名大学及企业到中国合作设立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机构或项目,争取办好一批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大批国外合作项目。我们欢迎更多的世界一流专家学者来华从事教学、科研和 工作。我们要扩大政府间学历学位互认,支待中外大学间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我们还要推动中国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和教育服务。对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将不断增加奖学金名额,特别是重点资助发展中国家。
    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各类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为人类教育事业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高水平大学是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中坚力量。今天,国内外知名大学校长齐聚论坛,共析高等教育宏观形势,共商合作发展大计,这将是个相互启迪、多方受益的过程。中国正在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着的努力,加快推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我们期待分享世界一流大学领导者的实践经验和真知灼见,也期待中国大学改革发展实践能够给各国同行带来一些启示与共鸣。
    在激荡变化的时代中,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不会有一模一样、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各大学之间,既有很多共性,又有各自的特色。我相信,此次论坛给予与会代表的启迪将不仅有利于谋划大学自身的美好愿景,而且有利于促进大学与企业、社会的联系。只要我们携手同行、加强合作、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多的成果、更大的成就。“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让我们凝聚共识,务实合作,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为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更好发展和人类文明更大进步做出不懈努力和积极 。
    (注:本文根据教育部部长袁贵仁2010年5月2日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主旨演讲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第6期
    刘延东在省部级领导干部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强调
    认真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不断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由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国家行政学院共同举办的省部级领导干部“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题研讨班结业式2010年10月22日在国家行政学院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结业式并讲话。她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提高对教育的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和民生性的认识,把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不断引向深入,努力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刘延东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把全会精神贯彻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坚决落实全会关于“十二五”期间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部署,使横跨十年的教育规划纲要在头一个五年圆满完成既定任务。要牢牢把握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做到规划优先、财政资金优先、公共资源优先,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向“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坚持教育科学发展,合理调整结构布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 模式,使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更加适应扩大内需、发展现 业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等战略任务的新要求。要把教育摆在改善民生、做好群众工作的突出位置,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协调城乡区域发展,抓紧制定完善加快学前教育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及加强民族教育、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注重顶层设计,突出重点领域,抓住长期困扰教育科学发展的难点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集中突破。
      刘延东指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深入学习领会, 认识到位;落实配套政策, 措施到位;扎实推进试点, 改革到位;加大教育投入, 保障到位;加强科学统筹, 管理到位;完善体制机制, 组织领导到位。要真抓实干,勇于创新,把教育改革发展任务不折不 落到实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管教育工作的负责同志,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 志参加了研讨班结业式。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0年10月23日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教育部党组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2010年10月19日,教育部党组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在传达全会精神和部署贯彻落实工作时强调,教育系统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进一步转变工作职能,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袁贵仁介绍了全会基本情况,系统传达了全会主要精神。他指出,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奋斗目标、主要任务、重大举措,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三个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 的纲领性文件。全会精神对于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全力做好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育系统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袁贵仁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全会和“十二五”规划建议对教育工作提出的各项任务,准 握工作主题、发展主线、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支持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发展,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袁贵仁强调,各级教育部门和教育系统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全会的要求,进一步转变工作职能,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要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大力发扬真抓实干精神,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 得比泰山还重,紧紧依靠广大教职员工,高度负责、甘于奉献,集中精力、心无旁骛,一抓到底、善始善终,扎扎实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袁贵仁要求,教育部机关要切实抓好全会精神的学习和贯彻落实工作。部党组要结合不同专题开展专项学习讨论活动,各总支、各支部要组织党员认真开展学习讨论。抓紧制定教育“十二五”规划,同时指导各省(区、市)做好教育“十二五”规划制定工作。抓紧完善7个分领域教育中长期规划,指导各省(区、市)制定好分省中长期教育规划,召开好各省教育工作会议。抓紧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重大发展项目、重大改革项目,认真制定好相关政策措施、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统筹安排,加强 ,全面落实各项目标任务。
    教育部党组成员,部分老部长,机关各司局副司级以上党员负 志,各直属单位党员主要负 志出席了会议。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0年10月20日


    教育改革发展应立足国家发展全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朱之鑫
      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协调发展,需要正确把握和坚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
      满足好基本公共服务与多元选择服务两类需求。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需求可大致划分为基本公共教育需求和选择性教育需求两大类。基本公共教育是人民群众必须享有并得到保障的基本教育权益,具有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民性等特征。满足这一根本性需求,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要以公办教育机构为主,以全民为服务对象,加快构建覆盖城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率先实现县(区)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同时,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选择性教育需求,要依靠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鼓励通过市场开发和提供多元的教育产品与服务,不断增强教育供给能力,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正确区别这两种需求并处理好二者关系,有助于我们对政府职责和市场功能进行科学定位,准 握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
      运用好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两种手段。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要坚持加强宏观调控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策高效、组织有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同时尊重市场规律,千方百计激活教育市场,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加强宏观调控就是要提高教育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教育投入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在大幅度增加财政性教育支出,保持适当的教育投资规 同时,要把优化教育投入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中央政府教育投入应主要面向公共教育领域,注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布局,把资金投向最需要的领域、最关键的环节、最困难的群体,把钱花在刀刃上。要充分发挥政策的引领作用,更多地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兼顾好促进公平与提高质量两大主题。一谈公平,就会提及效益。用有限的财力办全世界最大规 教育,不讲效益不行,但只讲效益不顾公平也不行,必须始终把握正确导向,努力实现社会公平与社会效益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育公平关键是机会公平。现阶段保障教育公平的着力点是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发展,重点是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就学等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现阶段要尽快改变“学生学得苦、老师教得苦,家长管得苦”的应试教育倾向,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教育改革和发展已进入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新阶段,中央政府要坚持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宏观把握,提高政策和决策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大对困难地区财政支持力度。地方政府要从大局出发,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特点的实际出发,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地制宜, 中央的决策和部署落到实处。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和优化布局,组织实施好《教育规划纲要》 的重大项目和重大改革试点。
      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坚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摘自:《人民日报》2010 年10月8日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履行综合协调职能
    办公厅主任 牟阳春
      
    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这一中心,服务于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这一大局,在切实做好综合协调、信息调研、督查督办、办文办会等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新形势下的职能作用,把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新闻宣传、应急管理、信息公开、矛盾排查等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指明了未来1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前进方向,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总纲领和科学指针。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系统的重大政治任务,教育部党组对此作出了全面部署和要求。办公厅作为教育部机关的一个综合协调部门,必须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这一中心,服务于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这一大局,在切实做好综合协调、信息调研、督查督办、办文办会等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新形势下的职能作用,把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新闻宣传、应急管理、信息公开、矛盾排查等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掀起学习宣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热潮,努力营造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认真学习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把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落实到行动中去,是教育新闻 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教育新闻 工作要紧紧围绕学习宣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深入挖掘新闻信息资源,积极创新 报道方式,努力争取媒体广泛参与,全面、系统、深入地开展新闻宣传工作,形成强大的舆论 ,为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提供坚强的舆论支持。一是制定专项宣传方案,通过多种形式,在教育系统迅速营造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热潮,全面 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深入解读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新政策、新措施,努力扩大会议精神的覆盖面和知晓度。二是突出改革创新和典型引路,及时组织新闻媒体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充分反映和大力宣传各地各学校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人物。三是加强教育新闻宣传队伍建设和机制建设,努力提高宣传报道水平,着力完善教育舆情研判机制和互动机制,加强舆论引导工作,回应群众对教育工作的重大关切,进一步提高教育新闻宣传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二、重视并进一步加强教育应急管理工作,努力维护教育系统的安全稳定
      加强应急管理,最大限度地保护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教育系统在新形势下面临的一项新的重要课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殷切期盼,教育规划纲要中有专门阐述。今后加强教育系统应急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举措包括:一是进一步加强对推进教育系统应急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考和谋划,制定印发《关于加强教育系统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就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应急管理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和要求。二是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健全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加快建立隐 查机制、预防预警机制、应急响应机制、督促检查机制等工作机制,抓紧研究制定《教育部应急响应工作规程》,建立协调高效的应急联动机制,增强应急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快完善教育系统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年底前修订完成《教育系统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推动各地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预案,加快建立符合教育实际的分级预案体系。四是大力加强教育系统应急管理培训,建立和完善分类、分层次的应急管理培训体系。五是广泛开展应急知识科普宣教活动,进一步推进应急知识进学校、进书本、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六是切实加强应急专家队伍和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培养和 应急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协调落实《教育部应急管理咨询专家组2010年工作计划》,选择若干对教育应急管理工作带有前瞻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及早研究并提出 思路。
      三、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公开,树立公开透明、公平公 廉洁高效、亲民务实的行业新风
      教育规划纲要从完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设现 校制度、规范民办学 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等角度,就全面推进信息公开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教育信息公开工作要以服务人民群众为宗旨,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政务公开为先导,以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公开为主体,以加强信息化建设为抓手,以促进教育信息公开水平为目标,加快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采取有力措施,不断丰富信息公开的内容、方式和方法,推动教育系统信息公开工作迈上新台阶。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教育部机关要发挥带头作用,继续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努力提高主动公开工作的执行率,进一步扩大公开的范围。充分发挥教育部门户网站的作用,整合信息资源,调整栏目设置,及早实现直属机关所有办事项目均予公开。二是全面推进学校信息公开,认真组织实施《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加快研究制定中小学信息公开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动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公开。三是加强组织协调,紧紧围绕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设现 校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等中心工作,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推进信息公开,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
      四、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不断完善教育系统矛盾纠纷排查化 制
      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是建立健全教育系统矛盾纠纷排查化 制的重要方面。按照教育规划纲要对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今后一个时期教育信访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任务是,深入挖掘信访信息,全面准 握基层教育工作者的诉求,着力加强教育系统稳定形势的前瞻性研判,进一步强化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力争在排查内容上由一般性排查向重点排查转移,在力量使用上由分散开展向集中统一转移,在化解方法上由单事单议向综合施策转移,在工作重点上由事后化 事前预防转移,努力维护教育系统的和谐稳定。
      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是一场时间跨度大、动员人数多、工作任 重艰巨的伟大教育实践。办公厅将按照教育部党组的部署和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履行综合协调职能,着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为推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为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作出新的应有的 。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0年9月30日



    推动国际多边合作 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 方茂田
      
    中国的教育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教育离不开中国的贡献。教育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了“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这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举措。牢牢把握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充分利用两个资源,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服务。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全面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的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史上,是一个新的里程碑,对推动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认识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教育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了“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这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举措。我们的大国地位、国际话语权、参与国际项目的深度和国际规则制定的能力都要求我们亟须培养更多的国际型人才,亟须提升参与高层次国际项目交流的能力,亟须更新观念,拓宽视野,为培养大批创新人才和拔尖人才谋划、设计新的途径与国际平台。
      2.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牢牢把握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充分利用两个资源,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供服务。中国的教育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教育离不开中国的贡献。在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的进程中,我们不仅需要通过国际合作为我们带来技术、资源、信息和机会,我们也需要有利于教育发展的国际环境特别是有利于维护我国教育长远发展的国际规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全球教育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执行者,必将是我们关键的合作伙伴。
      3.坚持实事求是和量力而行的原则,紧紧围绕教育部党组的战略部署,努力把贯彻落实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在今后的一个时期里,我们将主要思考,并把注意力聚焦在全党和全社会最关心的若干问题上,将主要精力和资源用在教育部党组希望在近期和中期 的重大问题上,将主攻方向放在能够通过与教科文组织合作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理念、经验和项目上。
      二、明确目标,确立“服务、引进、支持、打造”的工作思路
      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 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规划纲要第十六章明确要求,“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
      为了贯彻落实以上任务和目标,我们的工作思路是:
      服务:就是根据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部党组的战略部署,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顶层设计”服务。我们将充分利用教科文组织的专家技术资源和信息资源的优势,为部领导、各司局、各事业单位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提供国际上各国的成功经验,提供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新的政策、评估指标体系和质量标准框架,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引进:就是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新型的合作模式、机制与项目资源。通过教科文组织这一政府间国际智力合作渠道,学习和了 际的新思想、新趋势;通过参与该组织的重大计划活动,建立高水平的专业合作关系;通过申请实施教科文组织的项目,争取国际的技术资源和财源,取得具有示范性的创新成果。
      支持:就是支持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试点计划。利用教科文组织的人才优势、信息优势、技术资源优势和国际合作机制优势,按照国际的先进标准和质量标准以及评估体系,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步骤,为积极推广试点计划,创造和积累经验。
      打造:就是打造创新人才。作为国际智力合作机构,教科文组织拥有各领域国际专家网络和队伍。虽说我国的学者在其中的人数不断上升,但是仍然不能满足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的实际需要。我们将深入调研后制定具体计划,通过与该组织的合作,打造出一批有国际水平的拔尖学者、锻炼出一批有国际影响的专家、培养出一批通晓国际规则的复合型人才。
      三、加强与教科文组织合作,制定工作计划和方法,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加强与教科文组织合作,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我们的工作计划是:
      一是编译和整理一套国际教育的政策性文件和一套技术性标准框架,如教育质量框架、教育评估指标;
      二是为建设一流大学服务,全面参与教科文组织的六大政府间计划:信息学、海洋学、地质学、生态学、水科学、基础科学,建立和完善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机制”,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为培养一流人才创造条件;
      三是争取国际技术资源和种子经费,分阶段支持教育规划纲要中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民族教育中的试点计划,发挥催化剂作用,创造和积累先进的典型经验;
      四是建立新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建立国际教育质量和标准的资源库,并通过举办国际专家研讨会,丰富我国教育科研机构的学术资源;同时,总结和推广我国在实施教育规划纲要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成就,输出我国的成功经验,与国际社会共享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
      五是为维护我国教育发展的长远利益,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与实施,我们要尽快组建跨部门、跨领域专家小组,研究如何参与国际公约、地区和国际学历互认公约的制定与修订等。
      我们的工作方法是:
      一是建立对话机制,就有关重大问题、热点问题与教科文组织保持经常性(高层)对话、交流和磋商;
      二是参加国际会议,就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各级各类教育专题国际会议,认真听取各国政府高层官员和国际专家的意见和观点;同时,发表我国的见解和主张,通过大会交流和讨论,吸收新的理念,形成新的认识,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政策建议;
      三是开展专题研究,会同相关司局和事业单位,与教科文组织专门机构、地区办事处开展合作研究或委托研究,积极推动相关教育政策、规则、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同时做好引进、消化与提高工作;
      四是开展计划活动,就加强与教科文组织的合作与交流,举办专题性国际会议,合作实施试点计划;
      五是进一步发挥常驻教科文组织 团的优势和作用,积极配合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就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为高层决策和咨询提供重要参考。
      从现在起到明年上半年,我们将要完成的任务是:
      一是编辑一份教育质量监测的国际动态;
      二是与部内各有关单位合作,争取教科文组织技术与资金支持,举办一次教育质量标准方面的专题研究会议;
      三是与教科文组织合作,成立国际专家小组,对我国开展的教育质量评估、监测指标提供咨询;
      四是认真落实今年5月18日刘延东国务委员与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签署的(2010年5月—2014年5月)合作备忘录的有关条款;
      五是在教育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加强教科文秘书处自身能力建设,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实质, 秘书处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把工作思路真正落到实处。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0年10月9日

    创新型科技人才
    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专家学者解读《人才规划纲要》
      参与全球高端竞争,前提是要有一大批具有世界水平的人才队伍,尤其是创新型科技人才。《人才规划纲要》要重点 的问题是未来11年如何建设这样一支能够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人才队伍。
      “知识经济背景下,经济竞争的背后是科技实力的竞争,科技实力竞争的核心是人才实力的竞争,而人才实力竞争的关键是人才创新能力的竞争。”这样的观念已是共识。
      《人才规划纲要》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放在突出位置,对未来11年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发展目标的描绘是: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在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上,我们必须有强烈的危机意识。”中国科学院院 忠贤表示。
      事实上,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严重不足: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其包含的1566个主要二级组织中,参与领导层的我国科学家仅占总数的2.26%。科技部的一项统计表明,全国高层 技创新人才仅有1万名左右,高层次自主创业人才在全部创业人才中仅占20%。
      《人才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研发人员总量达到380万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达到4万人左右。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认为,这一人才队伍规模,应能基本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系统工程,需要多方襄助共同发力。除了理念上的支持,一些现实的体制机制问题也引起专家们的关注。
      王元认为,作为最宝贵的战略性资源,应为人才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搭建一个更大的舞台,有舞台才会出现领军人物和科学大师。他提出,神舟六号有值得总结的东西,如果是传统体制,怎么能有这么多年轻科学家成为项目带头人、总工程师和总设计师?
      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表示,在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的基础上,还要特别强调培养引进领军人才。“领军人才不仅自己发展,而且还能带动大家一起发展。目前,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就是由从海外归国的美国科学院院 导的,凝聚了一批国际一流专家,创造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他说。
      令人 的是,为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人才规划纲要》已经列举出多项重要举措,涉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创新型教育”,“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改进完善院士制度”,“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观念”,“加强产学研合作”,“发展创新文化”等多个方面。专家认为,这些举措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专家学者和社会共同的认识与智慧进行了吸纳,对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而这些举措也是有严格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的。

    摘自:《人民日报》2010年06月11日


    干部人事工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供坚强保障
    教育部人事司司长 姜沛民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大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力度,扎实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进一步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完善公开选拔办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绘就了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宏伟蓝图,明 各项战略任务。政治路线 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人事部门担负着为贯彻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人才保障和政策保障的重要职
      一、组织实施大规模的学习培训,以全教会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
      这次全教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对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规划纲要对我国未来10年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行了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确立了新时期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战略主题、发展目标和改革任务,是指导今后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组织学习宣传中央领导讲话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开展大规模的干部学习培训,是干部人事部门当前一项带有战略性和紧迫性的工作。
      要将教育规划纲要的学习培训纳入正在实施的大规模干部培训计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采取重点培训与示范培训相结合、战线培训与机关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全员轮训相结合、面授培训与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深入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学习 培训教育规划纲要活动。按照领导干部先学一步的要求,重点办好各省区市教育厅长、直属高校书记校长和机关领导干部的专题培训班,系统了 次全教会的时 景、主要任务和新的要求,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中央领导讲话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实质。以落实发展规划、重大项目、改革任务和投入措施等为主题,举办一系列专题研讨班,深入探讨和交流各地贯彻落实的工作思路、举措和打算,推动各项任 贯彻落实。并及时调整和充实培训计划,将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作为今后教育 干部培训常规班次的核心内容,组织开发远程培训资源,搭建教育战线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的网络课程资源平台。
      二、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加强高校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要突出用教育规划纲要武装头脑这一主题,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以提高高校党委书记、校长推动学 学发展的能力为核心,切实增强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要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系统加强理论学习,着力提高理论素养,突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优良传统教育,并创新工作机制,明 作要求,将贯彻教育规划纲要与高校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常抓不懈。
    当前,要把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作为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中一项带有根本性的举措来抓。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公办高等学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从而进一步 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领导体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制的重要特征,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障,是体现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科学执政的核心制度设计。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依法落实党委、校长职权。我们将密切配合有关部门认真调查研究,抓紧研究制定《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 的若干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建设。要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办法,全面总结目前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成功做法,认真分析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以进一步扩大民主、加大竞争性选拔力度为重点,组织开展国内外调研,选取若干学校开展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和高 点的校长选拔任用程序和办法。
    三、加强统筹谋划和宏观指导,切实抓好教育系统人才工作
      建设人才强国、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是国家未来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教育规划纲要、科技规划纲要和前不久颁布的人才规划纲要,都提出了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在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的伟大实践中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
      我们将抓紧编制完成《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筹备召开教育系统人才工作会议,提出到2020年教育人才队伍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发展任务、重大工程和改革试点,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 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育人才队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也要围绕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分析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思路,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研究制定本地区、本学校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并积极争取纳入当地人才发展的整体规划。
      启动实施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和高校高层次创新人才计划。探索人才培养结构动态调控机制,加快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根据国家和地方产业、行业人才发展规划,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招生计划,加强产学研合作,大力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组织实施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小学校长(含幼儿园园长)培训计划和海外研修培训计划等各项人才计划。
      四、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健全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政策体系
      教育规划纲要的一大亮点就是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提出了一系列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政策举措。我们将集中力量,加强调研,提前介入,主动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抓好落实工作。
      一是进一步指导各地落实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并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研究提出指导性意见,推动各地实施非义务教育学 效工资。认真组织农村教师特殊岗位津贴试点,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
      二是完善国家教师表彰和荣誉制度。在常规表彰工作中,注意向农村地区、特殊教育、民办教育等倾斜。根据国家新颁布的表彰奖励制度文件,适时研究修订《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奖励办法》。
      三是加强中小学校长和教师 。以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为抓手,继续组织开展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推进开展校长队伍专业化建设,修订完善中小学校长专业基本标准,研究制定《关于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意见》。
      四是逐步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在2009年人社部、教育部在山东潍坊、陕西宝鸡和吉林松原三地开展的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进行认真总结并提出进一步在全国范围推进改革的意见。
      五是合理确定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编制标准。积极配合有关部委研究制定出台中央部属高校机构编制标准意见,对幼儿园教师配备标准和中等职业学 制标准开展调研。会同有关部门联合督查, 各地在县域内先行落实统一的城乡中小学编制标准。
      六是全面推行公开招聘制度,完善聘任制度和岗位 制度。研究制定《关于建立完善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的指导意见》,出台《新一轮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指导意见》。
      七是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根据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求和进程,坚持先立后破、逐步过渡、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原则,研究提出各级各类学校分类改革的建议意见,指导各地探索符合学校特点和实际的管办分离模式。
      五、大力推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是继续深化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改革,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选好配好干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大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力度,扎实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进一步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完善公开选拔办法。健全干部监 制,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二是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强化对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各项任 考核问责。坚持把教育规划纲要落实情况作为年度工作考核重点,进一步提高工作业绩的考核比重,改进考核评价办法,强化干部问责机制。
      三是加大干部的交流任职力度。结合教育系统干部队伍实际和特点,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干部交流。具体措施是:统筹教育部机关、直属单位、部属高校和教育驻外干部队伍建设,积极推进不同单位之间的干部交流;大力推进党政领导干部之间的轮岗交流和党委、行政班子内部的分工调整;试点推进同城高等学校关键岗位干部的交流;加大对 援力度,有组织地安排高校干部到艰苦地区挂职锻炼。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0年9月28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战略室主任 高书国
    第七章 高等教育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摘自教育规划纲要第二部分发展任务)
      人力资源强国呼唤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呼唤高等教育强国。高等教育强国是教育强国的重要特征,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本质要求。教育规划纲要第一次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高等教育强国绝非是一个数量规划概念,而是一个高等教育质量概念——以质图强,是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选择。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重要的历史转变。2002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首次突破15%,进入到大众化阶段。2009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高等学校在 规模连续5年保持世界第一。从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的一次历史性转变。教育规划纲要 高等教育强国思想,提升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国家目标,成为未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重要的国家战略。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制定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国家战略。英国高等教育学会制定的《2006—2011年教育战略》提出了六大战略目标,以追求卓越为核心,努力改革英国高等教育体系,提升英国高等教育的卓越水平。教育规划纲要提出高等教育强国思想,是顺应国际高等教育趋势、应对国际高等教育挑战的重要举措。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国家行动。其内在要求是: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促进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重要的战略任务。高等教育是知识创新和杰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中国高等教育从小到大,1998年我国高等学校在 只有780万,到2009年达到2979万,增长了2.8倍,实现了高等教育大国建设目标。中国在进军高等教育强国进程中,面临各种挑战压力和战略机遇,未来1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2020年毛入学率达到40%。硕士和博 究生培养规模、质量不断提高。一流大学建设实现质的突破,科学研究取得世界性的重大突破。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为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奠定基础。众所周知,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相继进入知识经济社会。与此同时出现的是高等教育普及化浪潮和学习型社会建设趋势。到2009年,为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全球有近40个发达国家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目前,中国 于城镇化、工业化中后期,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已经实现了高等教育普及化,作为中国教育的龙头,高等教育为引领中国进入学习型社会奠定人才和智力基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中国迈向知识经济社会的重要抉择。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0年9月22日


    从《教育规划纲要》看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着力点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 孙霄兵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最近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 思想,将改革创新作为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将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推进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着眼于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加快 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良好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教育体制改革作出了科学谋划和总体设计,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和创新举措。
      一、把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
      以往的教育改革更多地将重心放在落实教育战略地位、调动办学积极性、改革教育管理体制等方面,《教育规划纲要》强调,人才培养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问题。人才培养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问题不仅是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问题,而且是深刻的体制问题。只有通过 人才培养的体制性矛盾和障碍,形成新的人才培养体制包括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体制,才能使我们的教育真 为人才成长的摇篮。
      当前我国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理念陈旧、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方式不适应人才培养要求、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缺乏沟通衔接、社会“唯学历是举”的评价机制和用人模式仍很严重、应试教育倾向还没有根本改变等。
      针对这些问题,《教育规划纲要》从改革观念、模式、评价制度三方面提出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思路:一要更新教育观念,即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和系统培养观念。二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三要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使教育教学评价更加适合人人成才和多样化人才涌现的要求。《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构建新的人才培养体制的目标,还提出了开展拔尖创新人才改革试点,探索发现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途径。
      二、把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当前考试招生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统一考试模式带来“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单纯依赖高考成绩造成选拔标准单一,不同层次、类型的学校使用同一张试卷不利于科学选拔人才,考试内容、形式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省际入学机会不平等,加分政策不规范,高等学校选拔自主权不够等。
      我国现有考试招生制度是长期形成的,涉及因素多,情况复杂,社会敏感度强。针对这种情况,《教育规划纲要》不仅强调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而且强调要把改革的科学性和公平性统一起来,维护考试、招生、录取各环节的公平,为考生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教育规划纲要》提出,首先是要坚持全国统一的高考制度。目前的高考制度仍然是保障教育公平的基本制度。其次是改革高考制度。探索实行多次考试、社会化考试,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本科和专科入学考试分开设置。第三,在具体招生方式改革上,《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招生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同时采取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等多种录取方式,以适应培养不同人才的需要。
      三、把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
      在学校制度建设上,目前政府对学校管得过多过细,造成各级学校特别是高校办学自主权没有落实到位,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以及社会监 学校自律机制不完善,行政化倾向严重。解决这些问题,核心是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关系,主要是明确政府对学校该不该管、该管什么、如何去 权责界限;二是学 内部关系,主要是按照学校的性质、特点和发展需要,依法建立科学高效的内部治理结构。为此,《教育规划纲要》把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涵明确为“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 社会参与”。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首先要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其次,要落实和扩大办学自主权,减少和规范对学 行政审批事项。《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依法保障高等学校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通过“完善治理结构、加强章程建设、扩大社会合作、推进专业评价”四个方面建设中国特色现 学制度。公办高等学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 ,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扩大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资源配置、人事管理、合作办学、服 区等方面的自主权。完善中小学学校 制度,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 理和监督等。《教育规划纲要》特别提出,要探索建立符合学 点的 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 模式。倡导教育家办学,制定校长任职资格标准,促进校长专业化。
      四、把办学体制改革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动力
      当前我国办学体制改革总体上还相对滞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制度环境还不完善;部分公办学校缺乏办学活力;民办学校法律属性不清晰,有关扶持政策难以落实;很多民办学校产权归属不清,内部治理机制不健全;部分民办学校办学不规范、质量不高,政府监管体制机制不健全。针对这些问题,《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办学体制改革,要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教育活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要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 机与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教育规划纲要》把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纳入了改革的视野,提出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为重点,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开展公办学校联合办学、委托管理等试验,探索公办学 多种办学形式。
      《教育规划纲要》对我国民办教育给予了高度评价和新的战略定位,明确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要大力支持和依法管理民办教育,并提出了健全公共财政支持,完善税收、金融和土地政策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五、把 体制改革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基础
      当前我国教育 体制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中央与地方、政府各部门之间教育 职责权限交叉、事权与财权不对等,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教育事业的权限不足;省级政府对区域内教育统筹不够;政府服务不够到位、指导不够;政府职能转变进程缓慢,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尚未理顺。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在两个方向上推进改革。在横向方面,要按照国家行政 体制改革要求,推进“大部制”,明 育行政部门的权 在纵向方面,要进一步明确地方的 权责,加强省级统筹。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深化教育 体制改革要以简政放权和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不断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明确各级政府管理学 权限和职 明 央和地方的职权划分,进一步加大省级政府对区域内各级各类教育的统筹权。改变直接管理学 单一方式,综合应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维护教育公平和教育秩序。
      六、把经费投入体制改革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保障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呼声,也是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到2012年达到4%,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坚定决心。
      为实现4%目标,《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要求各地根据国家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和教育教学基本需要,制定并逐步提高区域内各级学校学生人均经费基本标准和学生人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明确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级政府负 筹落实的投入体制。非义务教育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为保证公共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教育规划纲要》还提出进一步加大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投入,健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同时,提出通过设立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建立健全预算管理机制、完善教育经费监管机构职能等措施加强经费 ,提高使用效益。
      教育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要把坚持改革方向的科学性和改革政策的协调性统一起来,使教育改革与国家总体改革趋势相符合,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要坚持试点先行的原则,鼓励地方和学校开展改革试验,逐步推广成功经验,使教育改革不断取得新成绩。

    摘自:《求是》2010年9月16日
    推动高校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
      核心提要
      ●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人才高地,是高校强校之本,是践行人才强国的根本体现,是高校科学发展的基础。
      ●把学术作为高校科学发展的核心价值品牌,把学术的发展作为加速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
      ●构建有利于高校科学、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学校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进一步推进民主治校,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制度保证。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明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高校办学治校千头万绪,作为高校 工作者,我们应该始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排除干扰,总结和运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功经验,把坚持人才强校、学术立校、改革兴校、民主治校作为推动高 学发展的战略选择,开创高等学校各项事业新局面。
      以人才强校为根本。人才资源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高 根本问题。当今世界国与国、大学与大学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谁能够吸引、凝聚、使用、培养好人才,谁就能赢得主动,抢占先机,谁就能在发展中崭露头角或者引领时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人才工作,是建设人才强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是确立我国人才比较优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作为吸引、凝聚、使用、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应该积极发挥在建设人才强国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人才高地,是高校强校之本,是践行人才强国的根本体现,是高校科学发展的基础。“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应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 感,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校战略,统筹抓好教育教学人才、科研创新人才、管理服务人才、学生队伍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具体而言,就是要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需要,培养、打造以教育名家、教学名师为龙头的教育教学人才;着眼世界科技前沿,瞄准最新科技动态,依托高校资源,支持、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按照高校 服务岗位的要求,培养政治坚定、勤政廉洁、求真务实、懂 、会服务,适应高校现代化建设的 服务人才;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培养人才,锻炼人才,成就人才,培养具有竞争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人才。时 唤人才,人才贵在使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要紧紧围绕“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坚持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制度保障人才,努力开创高校各类人才用当适任、用当其时、用当尽才的新局面。
      以学术立校为支撑。古今中外,凡是有影响的大学,无不推崇学术。学术水平是评价高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学术的竞争力影响着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大学是出思想、出知识、出人才的摇篮。一所大学不传授新知识,不创造新知识,不去攀登学术的高峰,就出不了成果,培养不出人才。崇尚学术,科研创新,是高校履行职能的必然要求。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坚持学术立校,必须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培养科学的学术精神,把学术作为高 学发展的核心价值品牌,把学术的发展作为加速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就是要把繁荣学术作为高校改革发展的核心内容,积极组织高水平学术活动,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学术水平;以学术的繁荣发展为基本导向,贯彻落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持教授治学,充分发挥教师在学术发展中的主体作用,鼓励教师 '地行使学术权利和积极主动地进行学术创造,让学术令人敬畏,让学者令人尊重,努力创造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加强教育引导,推动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促进教师学术自律,提升教师科学道德素质,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学术不端和欺诈行为;支持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与世界接轨,参与国际竞争合作,取得具有国际水平的原创性成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跟时 伐,面向生动实践,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发挥在党和政府的决策中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服务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工作大局。
      以改革兴校为动力。高校要发展,动力在改革。坚持改革兴校,我们一贯要求把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是否体现以人为本、是否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是否有利于师生人才的成长和培养作为改革的标准,把解放思想的程度、研判问题的深度、发展事业的力度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创新体制机制,在改革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着力解决制约高校改革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总而言之,要坚决破除一切不利于高校发展的陈旧思想观念和体制性障碍,构建与高校发展相适应,有利于高校科学、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在此过程中,高等学校应当勇于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推动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高校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优质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为构建充 机的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作出积极贡献,从而为学校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以民主治校为保障。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有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鲜明特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民主治校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促进高 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办好一所大学的基础性工程。推动高 学发展,有待于进一步推进民主治校,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制度保证。坚持民主治校,构建和谐校园,我们的体会是以健全民主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为保障,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 中的作用,加强教职工 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贯彻落实“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方针,坚持科学管理、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全校上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凡是涉及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事关广大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事关重大改革的实施方案等问题,都要通过多种途径,广开言路,多方面征求师生员工的意见,充分尊重民意、集中民智、体现民生,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同时,民主和法制相辅相成,民主治校离不开法制保障。我们既坚持民主治校,也推进依法治校,维护广大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建设一个有利于知识、能力、劳动、创新充分发挥的和谐校园。
    摘自:《光明日报》2010年9月16日





    中组部负
    就《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答记者问
    记者  君
      最近,中央批准印发了《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央组织部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就有关问题回答了提问。
      问:党的十七大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中心任务。作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将如何更好地服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答: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作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超前谋划、改革创新、及时跟进、主动作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 提供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问:怎样理解和把握《纲要》关于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的总体要求?
      答:《纲要》关于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的总体要求,集中体现在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中,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明确了改革方向。改革的根本指针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来开展;改革的核心指向是,以建立健全中国特色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为目标,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提高培训质量为主线,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水平;改革的目的依次是,全面落实大规模培训战略任务,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 提供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二是明确了改革原则。提出要坚持服务大局、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创新、竞争择优,坚持联系实际、学用结合,坚持质量第一、注重实效。三是明确了改革目标。提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一个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更有实效的中国特色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并从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培训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和宏观 等5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四是明确了改革重点。提出干部教育培训改革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同干部教育培训内容、方式和手段的改革创新相比,干部教育培训体制机制改革相对滞后。必须着力破除制约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开创干部教育培训事业新局面。
      问:大家对干部教育培训办学体制改革十分关注,《纲要》提出的改革举措主要出于什么考虑?
      答:党的十七大以来,对办学体制改革作了大量探索,但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办学体系相对封闭,基层培训机构办学条件落后、整体办学水平不高等问题仍需要花很大力气 。为此,《纲要》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总的考虑是,坚持开放竞争、优化统筹,充分利用各种优质资源,形成大教育、大培训格局,为干部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巩固主渠道地位,重点推进市、县两级党校(行政学院)办学体制改革,增强办学实力和水平。二是本着少而精、突出特色的原则,优化整合部门、行业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使其更好地承担各部门、行业的教育培训任务。三是着眼于建立开放的培训体系,把高等学校、境外著名大学和其他培训机构中的优质资源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为干部教育培训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四是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提出了建设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培训平台等各项改革举措。
      问:内容方式改革是提高干部教育培训针对性实效性的核心,《纲要》对此有何新要求?
      答:《纲要》吸收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创造的新鲜经验,借鉴国外领导人才培训成功做法,在内容方式改革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首次明确制定分类培训大纲。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研究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能力素质模型,制定分类培训大纲,为科学规范开展培训提供基本依据。二是不断完善培训内容体系。着眼于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建立以培训需求为导向的培训内容更新机制,不断完善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党性教育体系。在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的同时,重点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教育,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所需知识的教育培训,开展忠于党和人民、尽职尽 工作、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教育。三是创新培训方式方法。突出按干部类别开展培训,倡导异地培训、挂职培训、分段式培训,探索完善免职脱岗培训、后备干部个性化定制培训,针对特殊需求主动送教上门。
      问:《纲要》在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的宏观 方面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答:现行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负 干部教育培训 体制,总体上与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发展是适应的,但也存在着职能交叉、管得过多过细、成本较高等问题。为 这些问题,《纲要》重点提出以下要求:一是强化管理职能。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要从具体事务和直接办班中解脱出来,由办培训向管培训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管具体事务向管方向管政策转变,在抓好重点培训的同时,切实履行好整体规划、宏观指导、协调服务、督促检查、制度规范职能。二是改进管理方式。提出指导与服务相结合,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法制建设,完善权益保障、竞争择优、考核评估和监 束等配套制度,推进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国家干部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三是完善经费管理。要求各级政府将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随着财政收入增长逐步提高。完善培训经费“跟着项目走”的 办法,探索培训经费“跟着干部走”的使用方式,促进经费向优质培训资源流动。
      问:《纲要》提出要建立组织调训为主、自主选学为辅的干部参训机制,在贯彻执行中应怎样把握?
      答:组织调训和自主选学都是干部参训的组织形式。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纲要》提出要建立组织调训为主、自主选学为辅的干部参训机制。在贯彻执行中,一是要坚持和完善组织调训。组织调训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形式。对政治理论、党性教育、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等需要组织调训的,坚持实行组织调训。对主要领导干部、重点岗位干部以及需要点名调训的,可实行点名调训。强调要加强组织调训的统筹协调,提高调训计划的科学性。二是要规范和推行自主选学。自主选学是各地在实践中创造的成功经验,在满足干部多样化学习需求、进行新知识、新技能、新信息培训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也是充分利用各种优质培训资源为干部成长服务的有效途径。开展自主选学,要把组织要求和干部个人需求结合起来,激发干部学习内生动力,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自主选学不是自由选学,在推行自主选学中要抓好“供、选、教、管”等关键环节和培训制度建设,强化纪律和刚性约束,防止流于形式。
      问:近年来,广大干部群众对学风问题十分关注,《纲要》在制度层面作了哪些规定?
      答:学风问题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也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我们党高度重视学风建设,提出了很多明 求。前年,中组部专门下发文件,从理论联系实际、严肃培训纪律、厉行勤俭节约等方面作出了规定。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提出了加强学风建设的一系列有效举措。《纲要》据此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一是明确主体责任。明确了培训机构、学员、教师、干部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等在学风建设中的责任。二是明晰评价内容。强化了对干部学习培训的过程性评价,将干部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互动效果、成果质量作为评价学风情况的重要内容。三是强化监 理。首次将干部学习表现纳入纪检监察机关的监 理范围,提出对培训期间违反有关规定和纪律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   

    摘自:《人民日报》2010年08月19日


    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关键环节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张力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 ,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完善体制和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不断扩大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摘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动员全党全社会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未来1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而共同奋斗。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把“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作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首要要求,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优先发展教育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是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三 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以贯之、与时俱进的战略思路。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一个十亿人 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高瞻远瞩地 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指导方针,呼吁“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 好”。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明 出,“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为在1995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明文规定“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及财政教育经费的法定增长指明了方向。胡锦涛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作为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石,不仅成为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部署的核心内容,而且为《教育规划纲要》的总体战略目标和改革发展任务明确了基本方向。
    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就是不断探索和努力践行这项重大方针的成果。《教育规划纲要》 ,“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 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不可替 重大 。我国实现了从人 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转变,顺应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迫切需求,为我国世纪之交总体上进入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持。若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发计划署等发布的国际比较指标看,目前我国教育普及程度和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好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全球排位,开始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从一定意义上显现出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发展适度超前并实现跨越的成效。
    进入21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更加重视优先发展教育,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的政策措施,党的十七大更是把“优先发展教育”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新的更高要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充分反映了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 建设全局,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快教育发展、深度开发人力资源的坚定信心,形成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政策亮点。我们一定要从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出发,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新形势下优先发展教育的历史方位,努力把中央重大教育决策化为政府、学校和社会的高度共识和具体行动。
    优先发展教育已经体现为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总体战略目标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我国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宏伟战略目标,相比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国家现 的大目标,基本实现教育现 应算得上超前部署30年,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优先发展教育的整体战略构想。优先发展教育,必须在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关于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等方面部署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教育规划纲要》设定的“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集中反映了优先发展教育的总体思路。仅就到2020年的预期指标及发展任务而言,一是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全国学前一年、两年、三年的毛入园率将分别达到95%、80%和70%,在园幼儿总数达到4000万人。二是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在校生将增至1.65亿人,巩固率创95%的历史新高,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三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达到47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90%,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四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在 分别达到2350万人和1480万人,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 业教育体系。五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学总规模达到3550万人,总量依然保持全球第一,毛入学率提高到40%,大致处于中等发达国家世纪初平均水平,重点始终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六是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年参与率达到50%,达到3.5亿人次/年,包括扫除青 文盲。与此同时,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涉及各级各类教育领域,将有更为显著的发展,国家将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更加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从大中小学在 规模结构看,在200多个国家中, 形乃至桶形结构的约占1/3左右,呈现金字塔形状的往往是欠发达国家。预计2020年我国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总规模将达到1.1亿人、5500万人、4700万人和3550万人,基本完成从金字塔形向正梯形转型,也可视为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标志之一。特别是从2009年到2020年,全国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将从12.4年提高到13.5年,其中受过高中阶段及以上教育的比例从67%提高到90%;同期20岁至59岁主要劳动年龄人 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从9.9%增至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达到1.95亿人。因此,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部署,如果优先发展教育战略及上述发展目标能够如期实现,则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存量指标势必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其直接效应将是加快社会主义现 进程、促使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的能力显著增强,从而为到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国家现 创造更好的条件。
    优先发展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尽快形成科学规范的制度
    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我国仍然是发展中人 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发展很不平衡,作为人力资源大国的基础还不够牢固,特别是按照国际上人力资源强国尺度来 ,我国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质量不高,存在着明显差距,其中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依然是较为突出的问题。要实现《教育规划纲要》部署的教育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各项目标,难点固然集中在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但各地区也都面临如何把优先发展教育落到实处的紧迫问题。近年来,针对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相关制度措施不能完全到位的状况,胡锦涛总书记多次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在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又强调围绕“三个优先”要尽快形成科学规范的制度,这将是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关系教育事业全局最为关键的环节。
    优先发展教育,是《教育规划纲要》 的教育改革发展“20字工作方针”中的第一项内容。在论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时,《教育规划纲要》重申了“三个优先”理念,并从不同政策角度对优先发展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是强调“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 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在指导思想中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 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领句,表明了党的十七大关于教育重大战略部署的逻辑起点,全面阐释了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现实意义。二是提出“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把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作为重要职 ,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和问 度,这曾是多年来尚未完全 的难点问题,涉及许多深层 体制机制障碍。三是从“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入手,明 求“各级政府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各项收入,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尽快形成有利于优先发展教育的保障机制,特别是在坚持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法定增长基础上,提出“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的目标,并保持稳定增长,为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创设基本条件。
    形成有利于教育优先发展的科学规范的制度,主要 在党政领导。可以预见,在当前各地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研究制定本地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过程中,是否把优先发展教育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发展的政绩考核,形成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领导体制、决策机制和制度规范,将是检验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是否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否树立科学发展政绩观的重要标志。我们相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全党全社会沿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指明的宏观方向不懈奋斗,优先发展教育尤其是相应的制度建设和保障机制,势必出现一个全新的局面。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0年10月11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有关高等教育方面的新提法摘编
    摘编说明:为方便各位领导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我们对《纲要》文本中有关高等教育方面的新提法进行了摘编整理,并按照《纲要》文本顺序做了编排。本摘编内容均摘自《纲要》原文,文中黑体字为新提法的关键句或引导句。由于水平有限,摘编难免有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
    党院办发展规划研究室
    序 言
    一、对教育意义和功能的概括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 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二、对教育历史性成就的概括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全社会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 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进入本世纪以来,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农村教育得到加强,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 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不可替 重大 。我国实现了从人 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三、对新阶段教育问题和矛盾的集中阐述 当今世界 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 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四、对教育改革发展紧迫性的阐述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 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
    五、《纲要》内容的概要表述 国运兴 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 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按照面向现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 。
    第一部分 总体战略
      六、提出教育改革和发展“二十字”工作方针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七、提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 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八、战略目标在五个方面的具体体现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第二部分 发展任务
      九、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十、严格教学管理 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严格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
    十一、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增强诚信意识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增强诚信意识,养成良好学风。
    十二、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管理,不断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 培养质量。
    十三、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 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
    十四、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十五、设立支持地方高等教育专项资金 优化区域布局结构。设立支持地方高等教育专项资金。
    十六、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新增招生计划向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地区倾斜。
    十七、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 加大东部高校对西部高校对 援力度。鼓励东部地区高等教育率先发展。
    十八、实行分类管理 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 。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十九、明确继续教育的任务 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加大投入力度,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重视老年教育。倡导全民阅读。广泛开展城 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二十、政府成立跨部门继续教育协调机构 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政府成立跨部门继续教育协调机构,统筹指导继续教育发展。将继续教育纳入区域、行业总体发展规划。
    二十一、健全继续教育激励机制 加快继续教育法制建设。健全继续教育激励机制,推进继续教育与工作考核、岗位聘任(聘用)、职务(职称)评聘、职业注册等人事 制度的衔接。
    二十二、提出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
    第三部分 体制改革
    二十三、树立人才培养的五个观念 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
    二十四、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二十五、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 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二十六、克服社会用人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 强化人才选拔使用中对实践能力的考查,克服社会用人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
    二十七、逐步形成分新的考试招生制度 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 ,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二十八、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 加强考试 ,完善专业考试机构功能,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考试改革方案,指导考试改革试点。
    二十九、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着重考查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十、完善国家考试科目试题库 以高等学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完善国家考试科目试题库,保证国家考试的科学性、导向性和规范性。
    三十一、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 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
    三十二、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 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入学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深入推进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改革,加强创新能力考查,发挥和规范导师在选拔录取中的作用。
    三十三、建立健全多元录取机制 完善高等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方式和招生录取办法,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入学机会公平、有利于优秀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招生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对特长显著、符合学校培养要求的,依据面试或者测试结果自主录取;高中阶段全面发展、表现优异的,推荐录取;符合条件、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行业、地区就业的,签订协议实行定向录取;对在实践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或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建立专门程序,破格录取。
    三十四、明确现 校制度内涵 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适应中国国情和时 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 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适应国家行政 体制改革要求,明确政府管理权限和职责,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权利和 。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 体制与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完善学 标管理和绩效 机制。健全校务公开制度,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
    三十五、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 模式 随着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探索建立符合学 点的 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 模式。
    三十六、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监管机制,减少和规范对学 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任。高等学校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制定学校规划并组织实施,自主设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机构,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
    三十七、完善中国特色现 学制度 完善治理结构。公办高等学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 。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依法落实党委、校长职权。完善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办法。
    三十八、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 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 中的作用。
    三十九、全面实行聘任制度和岗位 制度 全面实行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 科学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
    四十、探索建立高等学 事会或董事会 扩大社会合作。探索建立高等学 事会或董事会,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十一、提出办学体制改革总体目标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 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教育活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四十二、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 深化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扶持薄弱学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
    四十三、提出管理体制改革目标 健全统筹有力、权 确的教育 体制。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明确各级政府责任,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管办评分离,形成政事分开、权 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 体制。中央政府统一领导和管理国家教育事业,制定发展规划、方针政策和基本标准,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 构和区域布局。
    四十四、成立教育咨询委员会 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 的有效性。规范决策程序,重大教育政策出台前要公开讨论,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成立教育咨询委员会,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咨询论证,提高重大教育决策的科学性。
    四十五、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国际化人才 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四十六、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四十七、支持中外大学间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 扩大政府间学历学位互认。支持中外大学间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平台,联合推进高水平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
    四十八、推动我国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 推动我国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和教育服务。
    四十九、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 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增加中国政府奖学金数量,重点资助发展中国家学生,优化来华留学人员结构。
    五十、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扩展交流内容,创新合作模式,促进教育事业共同发展。
    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
    五十一、提出教师队伍建设目标 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 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五十二、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 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良好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克服学术浮躁,查处学术不端行为。
    五十三、国家制定教师资格标准,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定期登记制度 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国家制定教师资格标准,提高教师任职学历标准和品行要求。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定期登记制度。
    五十四、完善教师退出机制 加强教师 ,完善教师退出机制。
    五十五、推行校长职级制 制定校长任职资格标准,促进校长专业化,提高校长管理水平。推行校长职级制。
    五十六、国家对作出突出 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设立荣誉称号 大力表彰和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国家对作出突出 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设立荣誉称号。
    五十七、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 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3%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专项用于教育事业。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
    五十八、制定并逐步提高区域内各级学校学生人均经费基本标准和学生人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 各地根据国家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和教育教学基本需要,制定并逐步提高区域内各级学校学生人均经费基本标准和学生人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
    五十九、完善各级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高等教育实行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等筹措经费的机制。
    六十、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完善资助政策,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六十一、设立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 设立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增强经费分配的科学性。
    六十二、在高等学校试行设立总会计师职务 完善教育经费监管机构职能,在高等学校试行设立总会计师职务,提升经费使用和资产 专业化水平。公办高等学校总会计师由政府委派
    六十三、加强经费使用监 强化重大项目建设和经费使用全过程审计 加强经费使用监督,强化重大项目建设和经费使用全过程审计,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安全、有效。
    六十四、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 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
    六十五、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 教育信息化体系 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
    六十六、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
    六十七、搭建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整合各级各类教育 资源,搭建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不断提高教育 现代化水平。
    六十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 按照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加快教育法制建设进程,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法规。
    六十九、探索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 探索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落实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及时查处违反教育法律法规、侵害受教育者权益、扰乱教育秩序等行为,依法维护学校、学生、教师、校长和举办者的权益。
    七十、健全符合法治原则的教育救济制度 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对学生实施的奖励与处分要符合公平、公 则。健全符合法治原则的教育救济制度。
    七十一、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教育 机构,建设专职督导队伍 制定教育 条例,进一步健全教育督导制度。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教育 机构,独立行使督导职能。健全国家督学制度,建设专职 队伍。坚持督政与 并重、监 指导并重。
    七十二、建立督导检查结果公告制度和限期整改制度 强化对政府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情况的督导检查。建立督导检查结果公告制度和限期整改制度。
    七十三、组织实施重大项目 2010-2012年,围绕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目标,着眼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为重点,完善机制,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与高校有关的三项)
    1、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2、教育信息化建设。
    3、教育国际交流合作。
    七十四、组织开展改革试点 成立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研究部署、指导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根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动态调整的原则,选择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重大改革试点(与高校有关的五项)。
    1、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试点。
    2、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
    3、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
    4、现 学制度改革试点。
    5、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试点。
    七十五、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作为重要职 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及时研究 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要把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考核机制和问 度。
    七十六、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 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重视解决好师生员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 制,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妥善处置各种事端。

    摘编于 2010年10月22日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等
    中央领导同志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
    教党[2010]2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今年的教师节是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发布后的第一个教师节。教师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及附属中学考察,亲切接见全国教书育人楷 教育系统先进模范 并发表重要讲话, 党中央、国务院向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温家宝总理赴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六道河中学考察听课,与免费师范生和农村教师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李长春同志与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获奖教师一起,观看《播种未来》大型主题晚会并作重要讲话。刘延东同志出席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颁奖大会,为获奖者颁奖并作重要讲话。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站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意义,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创建一流大学等各项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亲切关怀,极大地激励和鼓舞了全国1600万名教育工作者,对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认真学习、深刻理 全面贯彻落实。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和明 求上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的发布,翻开了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篇章。要将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和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紧密结合起来,与当前全党 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信心。要系统学习、全面把握中央领导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师节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五个必须”,准 握教育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扎实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各项工作。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更加扎实的实际行动,在各自的岗位上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
      二、广泛开展学习宣传全国教书育人楷 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活动。要通过报纸、电视、网络、校园网、校报等媒体平台广泛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充分挖掘他们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高尚师德,让楷模事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广大教职员工深入开展学习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为榜样,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自觉培养高尚师德,不断增强专业素质,全面提高教书育人水平,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感染教育学生,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三、深入推进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贯彻落实工作。各级教育部门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对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作出具体部署,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 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在年底前完成本地区教育规划纲要制定工作,全面推动各地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要按照《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统一安排,动员各方面力量支持、参与教育改革,通过先行先试,推广成功经验,积极稳妥、扎实有序地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要切实明 导 和工作职 明 查考核办法,建立督察督办机制和动态反馈机制,及时总结和推广各地各 好做法和好经验,及时发现和解决贯彻落实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中央重大教育政策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四、集中力量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 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型人才。要把农村教育作为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下大力气提高农村教育水平,重视和改善农村教育办学条件,让农村所有孩子都能够上学,都能接受现 明的教育。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加快基本普及步伐,切实 “入园难”的问题。要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更好地为国家现 建设服务。要整体设计、统筹安排好教育发展项目,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让人民群众尽快看到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共享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
      五、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着力提升教师素质、优化队伍结构,加强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建设,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 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逐步形成各种激励机制,让广大农村教师留得住、干得好、受尊重。要加大师范教育支持力度,继续推进免费师范生教育试点,保障师范生学习和实习经费,建立免费师范生进入、淘汰、奖励机制,支持免费师范生继续教育,保证免费师范生优先就业。要结合贯彻教育规划纲要,深入了 师的工作生活状况,认真倾听一线教师的意见建议,依法保障教师的待遇,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帮助教师 工作、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把尊师重教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请各地和我部直属高校及时将学习贯彻情况报告我部。
    二○一○年九月十五日
    教育部发出关于做好《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
    《教育规划纲要辅导读本》《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
    学习、宣传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内各司局、各直属单位: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帮助广大干部和师生深刻领会《教育规划纲要》的重大意义,准确理 教育规划纲要》的基本内容,《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组织编写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教育规划纲要辅导读本》《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观点鲜明,内容科学,重点突出,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任务,是教育系统的中心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由专人负责,配合《教育规划纲要》的学习,认真组织好《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教育规划纲要辅导读本》《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的学习 工作,扎实推进本地区、本部门、本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
    上述学习材料由教育科学出版社统一出版发行(联系人:宛枫64989009,13601334964;祖晶64989438,13601214443)。
    教育部办公厅
    二〇一〇年七月三十日

    关于征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意见暨
    2011年度课题指南选题的通知
    教科规办函[2010]13号
    各位领导、专家、教师:
    为更好地发挥国家教育科研基金项目的引领作用,提高教育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服务,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我办现面向全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公开征求教育科学“十二五”发展规划意见,征集2011年度课题指南选题,问需于社会,问计于专家,问效于实践,以提高教育科学研究的科学性、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具体要求:
    1、立足国情,面向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际;国际视野,着眼国际教育研究前沿;遵循规律,体现科学发展规律和教育学科特点;直面问题,发现和分析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敢于创新,形成新的教育理念、体制机制、标准模式、对策建议等。
    2、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任务,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请参照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规划和2010年度课题指南(见我办网站)。
    3、循序渐进,分步推进,分类指导,分别要求。年度重点招标课题要求题目化,并分解出具体的研究内容;一般课题要体现“小、精、实、新”特点,问题明 对 '定、范围清晰、具有可操作性;青年课题侧重后备人才培养。
    4、不拘一格,多种形式。欢迎以单位和个人名义通过电子邮件和信函等多种形式提出意见与建议,可多可少。
    5、注意时间,及时反馈。征集“十二五”发展规划意见和课题选题的时间截止到2010年11月15日。
    6、改进工作,共同提高。我办将认真对待各种意见和建议,在研制五年发展规划和年度指南中充分体现,并对提出有建设性意见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公开致谢,列入信誉库。
    谢谢支持!
      电 话:010-62003305 62003308
      传 真:010-62003324
      地 址:北京市北三环中路46号 邮政编码:100088
      电子邮箱:jks.qgb@cnier.ac.cn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0年9月3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0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防控工作第四次预警通知
    教体艺厅[2010]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据卫生部统计,近一段时期,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手足口病疫情上升,局部地区时有霍乱、细菌性痢疾、登革热等传染病疫情暴发。此外,秋季也是食物中毒高发 。为加强秋季学校传染病防控和食品卫生安全 工作,保障学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现将有关工作要求强调如下:
      一、认真搞好校园环境卫生。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扫保洁, 消除卫生死角,特别要做好厕所和垃圾的 ,保持环境卫生。同时要加强教室、宿舍等场所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登革热流行地区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及时清理积水、杂草,清除蚊虫孳生地,实施防蚊灭蚊措施。手足口病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发病较高地区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做好环境消毒工作,托幼机构还要经常清洗儿童的玩具及其他用品。
      二、切实落实各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 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国食药监食[2010]160号),切实落实各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
      三、做好供水设施的清洁消毒工作。有自备水源、二次供水设施、食堂蓄水池的学校要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做好自备水源、二次供水设施、食堂蓄水池等供水设施的清洁、消毒工作。通过自备水源、二次供水设施提供的学生生活饮用水应请当地卫生部门进行水质检测,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四、切实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要认真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要加强与卫生部门的疫情信息沟通,做到传染病病人的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治疗。
      五、开展有关传染病防治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 教育活动。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与当地卫生部门的联系,根据当地传染病流行情况,以多种形式开展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手足口病、登革热、肠道传染病防治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特别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揉眼,不共用毛巾等日常生活用品,不喝生水,不吃不洁、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有病及时就医,增强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还要通过多种形式对家长进行宣传,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六、严格执行学校食物中毒责任追究制度。对疏于 ,落实措施和监管不到位,造成学生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病的,以及造成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病后,隐瞒实情不上报的学校和 人,要严肃查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教育部办公厅
    二○一○年九月二十五日
    教育部关于印发《留学中国计划》的通知
    教外来[2010]6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动来华留学工作进一步发展,我部制定了《留学中国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按有关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留学中国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一○年九月二十一日


    附件:
    留学中国计划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强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推动来华留学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特制定本计划。
      一、发展目标
      到2020年,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建立与我国国际地位、教育规模和水平相适应的来华留学工作与服务体系;造就出一大批来华留学教育的高水平师资;形成来华留学教育特色鲜明的大学群和高水平学科群;培养一大批知华、友华的高素质来华留学毕业生。
      二、主要任务
      到2020年,全年在内地高校及中小学校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达到50万人次,其中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达到15万人,根据国家战略和发展需要,逐步增加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来华留学人员生源国别和层 别更加均衡合理。
      三、指导思想
      统筹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推进来华留学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造中国教育的国际品牌。
      四、工作方针
      扩大规模,优化结构,规范 ,保证质量。
      五、发展思路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建设为核心。着力推进来华留学教育管理体制、投入体制、办学体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加大投入力度,分省市制定发展规划,分类指导。完善来华留学的服务机制与监管体制,鼓励具备条件的学校、科研机构及其他教育机构和社会组织,依法开展和参与来华留学教育。
      六、政策保障
      不断完善来华留学政策、法规、制度。明确政府、来华留学教育机构和留学人员的权利、义务和 。保证来华留学工作依法、科学、规范,营造来华留学工作良好的法制环境,形成有利来华留学事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七、管理体制
      教育部负 华留学工作的宏观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属地化原则负责本地区来华留学管理工作。来华留学教育机构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负 机构内来华留学人员的日常 和服务。
      八、工作机制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是本地区来华留学的主管部门,协调同级外事、公安、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形成政府各部门和来华留学教育机构之间权责明 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保障有力的 工作机制。
      九、宣传推介
      大力加强来华留学 和推介力度。整合国内国外各方资源,充分发挥国内有关机构和我驻外使(领)馆、海外孔子学院(孔子课堂)等在来华留学宣传方面的作用。加强“留学中国网”及各来华留学教育机构外文网站建设。
      十、招生录取
      改革来华留学人员招生录取办法,采取国际通行的审核、考查、考试等相结合的灵活招生方式。在完善预科教育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来华留学人员进入本科专业学习标准。严格新生学籍及学历电子注册制度。
      十一、培养模式
      不断创新来华留学教育培养模式。鼓励来华留学教育机构积极探索,进行学历教育弹性学制试点,以多种形式将来华留学教育延伸到国外。研究开展来华留学网络教育和远程培训的可行性。
      十二、专业课程
      打造品牌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建设对来华留学人员更有吸引力的专业课程体系。支持高等学 力打造汉语授课品牌专业,开设一定数量的英语授课学位课程,重点支持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优势的学位课程,提高其国际影响力。
      十三、师资建设
      加强来华留学师资队伍建设。结合高等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外语教学等方面的能力培训,完善来华留学教师业绩评价办法,使一批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精通教学、关爱学生的优秀教师成为来华留学教育的骨干力量。
      十四、质量保障
      构建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对来华留学教育条件、培养质量和 服务水平的评估,促进学校合理定位、增强来华留学工作办学特色。逐步确定一批来华留学教育示范基地。
      十五、教育管理
      积极推动来华留学人员与我国学生的 和服务趋同化,加强中国法律法规、优秀传统文化和国情教育,帮助来华留学人员客观了解中国社会发展情况。
      十六、管理队伍
      完善来华留学 工作人员培训制度。加强培训机制建设,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爱岗敬业、熟悉外事、精于管理的留学人员 工作队伍。
      十七、生活服务
      改善来华留学人员的后勤生活保障制度,不断优化来华留学环境,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积极为来华留学人员举办各类文体活动。完善来华留学人员医疗保险体系。
      十八、社会实践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来华留学人员勤工助学提供便利,为实习实践创造条件。逐步建立起教学与实习对接、课堂与社会衔接的教育机制。
      十九、奖学金体系建设
      保证中国政府奖学金的规模稳定增加,逐步推行奖学金各项内容货币化改革。鼓励并支持地方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组织、自然人设立各类来华留学奖学金。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奖学金体系。
      二十、毕业生联系工作
      加强与来华留学毕业生的联系。依托相关直属单位开展来华留学毕业生工作,视工作发展需要申请设立专门机构。鼓励并支持来华留学毕业生成立海外校友会。
      
    附:留学中国计划分项目工作进程规划表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1年少数民族
    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
    教民厅[2010]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有关研究生招生单位:
    现将201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为国家定向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此计划在全国研究生招生总规模之内单列下达,不得挪作他用。2011年计划招生500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000人,硕 究生4000人,可招收10%的在职汉族考生和民族自治地方的非在职汉族考生,各招生单位要严格执行汉族考生招生比例要求,不得超比例录取。
      被录取的硕 究生,先在高校基础培训基地集中进行一年基础强化培训(基础培训点另行通知)。博士研究生直接入校学习。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含基础培训)住宿费、生活费自理。各招生单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国家有关政策予以资助, 其完成学业。
      二、考生报考资格的确认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民族教育处负 未设民族教育处的由高等教育处等相关处室负 各招生单位要认真做好报考考生的政审工作。
      三、招生工作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和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划线”的原则。招生录取的具体办法,由我部另行通知。学生毕业后,按协议回定向地区和单位就业。
      四、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硕士生考生采取与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报名方式,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报考博士研究生的考生参加招生单位统一组织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由招生单位自行 。
      五、各招生单位要严格执行和落实教育部单独划定的复试分数线和其他相关政策,对符合国家确定的基本要求的考生实行差额复试。录取工作按照德智体要求全面衡量,硕士研究生依照下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计划数和民族比例顺次录取。对西藏、新疆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考生以及报考少数民族语言类和理工科类考生给予适当倾斜。博士生录取向民族工作重点地区倾斜。对招生单位拟录取考生报考资格、区域分布和民族比例等,经我部审核后方可录取。
      六、考生不能在全国普通研究生招生计划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之间调剂录取。
      其他招生、录取和培养等有关工作按《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民委 财政部 人事部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教民〔2004〕5号)和《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民委 财政部 人事部关于印发〈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教民〔2005〕11号)执行。
      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各有关招生单位进一步深入做好宣传、咨询等生源组织工作,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反馈给我部民族教育司。
      请各研究生招生单位于2010年12月10日前将报考人员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民族、硕士生考生、博士生考生、生源省、应届生、往届生等)报我部民族教育司。
    教育部办公厅
    二○一○年十月八日
    附件:
    1. 201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名额分配表.xls
    2. 报考201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 究生考生登记表.doc
    3. 报考201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 究生考生登记表.doc
    4. 201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 办法.doc
    5. 201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收攻读硕 位研究生简章.doc
    6. 定向协议书(四种格式).doc






    教育部关于举办全国第三届大学生
    艺术展演活动的通知
    教体艺函[2010]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高校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展现大学生朝气蓬勃的青春风貌,展示我国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成果,根据《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我部决定举办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现将展演活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展演活动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坚持育人为本,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当 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面向全体高校学生,立足于提高 修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展示我国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体现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质。
      二、主题和内容
      展演活动的主题是“青春??使命”。
      展演活动的各项内容应围绕主题,反映当 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功立业的主人公精神、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 感和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青春风采,展示他们高尚的人生追求、高雅的 情趣和出色的艺术才华。各项活动要做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具有创新性,体现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
      三、项目和形式
      展演活动的项目分为艺术表演类、艺术作品类、高校校长书画摄影作品和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四类:
      艺术表演类包括 、器乐、舞蹈、戏剧;
      艺术作品类包括绘画、书法(篆刻)、摄影、工艺设计、DV作品;
      高校校长书画摄影作品包括书法(篆刻)、绘画、摄影作品;
      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另文通知。
      艺术表演节目、艺术作品和高校校长书画摄影作品的具体要求见附件。
      四、对象和分组
      (一)艺术表演类和艺术作品类的参加对象为全日制高 在读本科生、专科生以及全脱产研究生。参加对象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为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乙组为艺术类专业的学生。
      (二)高校校长书画摄影作品的参加对象为各高校党政 领导干部。
      (三)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的参加对象为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有关教科研单位的教科研人员,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以及其他有关人员。
      五、时间安排
      本届展演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为各高校开展活动阶段。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成立展演活动组委会,制订本地区展演活动方案,进行宣传发动,部署有关工作。
      各高校以院、系为单位,发动学生广泛参与,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可组织艺术专题讲座、文艺演出、音乐会、美术作品展以及专业演出团体到学校演出等活动,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参加至少一项艺术活动。在院、系开展活动的基础上,各高校举办学校艺术节。通过开展上述活动,评选出本校优秀艺术表演节目和艺术作品,于2011年8月报送本省(区、市)展演活动组委会。
      第二阶段(2011年9月至2011年11月)为各省(区、市)组织集中展演活动阶段。
      各省(区、市)在各高校推荐优秀节目和作品的基础上,举办艺术节目会演、艺术作品展览、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等活动,评选出各省(区、市)的优秀节目、作品和论文。
      2011年11月10日之前,各省(区、市)向本届展演活动组委会办公室报送艺术表演节目(DVD光盘)、艺术作品、校长书画摄影作品和艺术教育科研论文。具体报送办法另文通知。
      第三阶段(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为全国评选和现场集中展演阶段。
      2011年11月中旬,组委会组织艺术表演节目(录像)评选,评出二、三等奖以及参加全国现场集中展演的入围节目。
      2011年11月下旬,组委会组织对艺术作品、校长书画摄影作品和艺术教育科研论文的评选。12月中旬,分别编印艺术作品集和论文集。
      2012年2月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现场集中展演活动,活动由教育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主要活动内容为:举行艺术表演节目现场集中展演,经录像评选入围的节目进行现场演出,从中评出艺术表演节目一等奖;举办全国第三届大学生优秀艺术作品展览暨全国高校校长书画摄影作品展;举办全国第三届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举行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闭幕颁奖仪式。
      六、奖励办法
      (一)本届展演活动设立的奖项
      1.优秀组织奖:设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优秀组织奖和学校优秀组织奖。
      2.精神风貌奖:奖励在现场集中展演期间表现优秀的学校。
      3.艺术表演奖:各项目分设一、二、三等奖。
      4.艺术作品奖:各项目分设一、二、三等奖。
      5.优秀创作奖:在为本届展演活动创作的、具有时 征、校园特色、学生特点的优秀原创节目中评选优秀创作奖。
      6.指导教师奖:奖励艺术表演节目一、二、三等奖的指导教师(每个节目不超过3名)和艺术作品一、二等奖的指导教师(每件作品不超过2名)。
      7.校长风采奖:奖励高校校长书法(篆刻)、绘画、摄影优秀作品的作者。
      8.优秀论文奖:设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一、二、三等奖。
      (二)优秀组织奖评选要求
      学校优秀组织奖由各省(区、市)评选推荐,本届展演活动组委会认定。每省(区、市)推荐的数量为本地区高校总数的20%左右。申报学校优秀组织奖的学校,要求指导思想明 组织工作扎实,学生参与面广,活动效果突出,并有活动实施方案和总结等书面(音像)材料。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优秀组织奖由本届展演活动组委会根据各省(区、市)艺术展演活动的组织情况进行评选。要求指导思想 '、组织领导机构健全、活动经费列入省财政专项预算、高校发动面广、活动成效显著,并有活动实施方案、简报、总结等书面(音像)材料。
      (三)精神风貌奖评选要求
      指导思想 ',不弄虚作假,对参演学生加强教育和管理,使其能遵守纪律,服从安排,体现当 学生朝气蓬勃的良好精神风貌。
      七、组织领导
      教育部成立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组委会。组委会办公室设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负责具体组织协调工作。
      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相应成立展演活动组委会,各高校成立展演活动领导小组,组织领导本地、本校艺术展演活动。要制订活动实施方案,根据本届展演活动的宗旨和主题,精心组织,规范运作,发动高校广大师生积极参与,使本届展演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八、经费
      各地、各校活动经费自行解决。现场集中展演阶段活动经费由组委会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一○年九月十五日
    附件:
    1. 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节目和艺术作品的要求.doc
    2. 各省(区、市)报送节目和作品数量分配表.doc
    附件1:
    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艺术表演节目和艺术作品的要求
    一、艺术表演节目的要求
    (一) 节目
    合唱:合唱队人数不超过40人,钢琴伴奏1人,指挥1人(合唱指挥原则上应为本校教师),每支合唱队演唱两首歌,演出时间不超过8分钟。
    小合唱或表演唱:人数不超过15人(含伴奏),不设指挥,演出时间不超过5分钟。
    重唱:人数不超过5人(含伴奏),演出时间不超过5分钟(不得伴舞)。
    (二)器乐节目
    合奏:乐队人数不超过65人,指挥1人,演出时间不超过9分钟。
    小合奏或重奏:人数不超过10人,不设指挥,演出时间不超过6分钟。
    (三)舞蹈节目
    群舞:人数不超过36人,演出时间不超过7分钟。
    双人舞或三人舞:演出时间不超过6分钟。
    (四)戏剧节目
    含戏剧小品、歌舞剧、戏曲等,人数不超过8人,演出时间不超过12分钟。
    二、艺术作品的要求
    绘画:国画、油画、版画、水彩/水粉画(丙烯画),尺寸均不超过对开。
    书法、篆刻:尺寸不超过四尺宣纸。
    摄影:单张照和组照(每组不超过4幅,需标明顺序号)尺寸均为14吋;除影调处理外,不得利用电脑和暗房技术擅改影像原貌。
    工艺设计:含平面设计和立体设计,平面设计尺寸不超过对开,立体设 间大小不超过0.5立方米。
    DV作品:播放时间不超过10分钟。
    三、报送节目和作品的要求
    (一)艺术表演类每个节目的演出者必须是同一学校学生,同一学校乙组学生不得参加甲组演出。
    (二)报送数量。艺术表演节目和艺术作品,由各省(区、市)在评选基础上报送组委会。高校20所以下的省(区、市),报送艺术表演节目10个,艺术作品10件;高校21—40所的省(区、市),报送艺术表演节目18个,艺术作品18件;高校41—60所的省(区、市),报送艺术表演节目20个,艺术作品20件;高校60所以上的省(区、市),报送艺术表演节目22个,艺术作品22件。(报送节目和作品数量分配表见附件2)
    (三)报送比例。各地报送的艺术表演节目和艺术作品,甲组均不少于80%,乙组均不超过20%。
    (四)报送的艺术表演节目中,甲组必须至少有一个合唱节目,其他节目形式不限。
    (五)艺术表演节目用DVD光盘报送,一式两份。光盘需制作成DVD格式, 和图像需同期录制。 、器乐、舞蹈、戏剧需分盘制作,不要将不同类别的节目录制在同一个光盘上。报送的光盘上需粘贴标签注明所在省(区、市)、地(市)及学校名称,所在组别,节目名称和形式,指导教师姓名。光盘的内容中不要出现所在地区、学校名称。
    (六)艺术作品不用装裱。艺术作品需注明作者姓名、所在院校、组别、联系电话、作品的名称和品种、尺寸大小(长×宽×高)、创作时间;可写在作品背面,也可附另纸注明。版画作品按惯例需在画面四周留出空白并署名。
    (七)艺术作品原则上不退还作者。组委会对获奖节目和作品有权在相关活动和资料中使用(包括印制光盘、编辑画册或用于展览、宣传等),不支付作者稿酬,作者享有署名权。
    四、高校校长书画摄影作品的要求
    校长书法(篆刻)、绘画、摄影作品的具体规格同上“二、艺术作品的要求”中的有关要求,其他要求同上“三、报送节目和作品的要求”中的第(七)条。作品不用装裱,作品的名称以及创作者的姓名、单位、职务、联系电话等可在作品背面注明,也可附另纸注明。
    校长书画摄影作品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集中后统一报送。各省(区、市)校长书画摄影作品报送总数不限,每人报送作品数量不超过2幅(组)。

    附件2:
    各省(区、市)报送节目和作品数量分配表
    省(区、市)
    普通高校数
    名额
    省(区、市)
    普通高校数
    名额
    节目
    作品
    节目
    作品
    北京
    81
    22
    22
    湖北
    89
    22
    22
    天津
    45
    20
    20
    湖南
    100
    22
    22
    河北
    91
    22
    22
    广东
    108
    22
    22
    山西
    63
    22
    22
    广西
    59
    20
    20
    内蒙古
    39
    18
    18
    海南
    16
    10
    10
    辽宁
    87
    22
    22
    重庆
    43
    20
    20
    吉林
    45
    20
    20
    四川
    79
    22
    22
    黑龙江
    70
    22
    22
    贵州
    39
    18
    18
    上海
    61
    22
    22
    云南
    54
    20
    20
    江苏
    122
    22
    22
    西藏
    6
    10
    10
    浙江
    77
    22
    22
    陕西
    77
    22
    22
    安徽
    95
    22
    22
    甘肃
    34
    18
    18
    福建
    75
    22
    22
    青海
    8
    10
    10
    江西
    72
    22
    22
    宁夏
    13
    10
    10
    山东
    114
    22
    22
    新疆
    28
    18
    18
    河南
    89
    22
    2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4
    10
    10
    数据来自教育部网站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09年6月19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学习贯彻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
    远程专题培训的通知
    教人厅函[2010]3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根据《教育部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教办〔2010〕8号)的精神,为全面促进全国基层教育系统干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不断巩固学习宣讲活动成果,决定组织开展面向全国基层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国家级远程专题培训。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远程专题培训的目的
      通过组织实施大规模、多层次、广覆盖的国家级远程专题培训项目,不断提高全国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对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重大战略意义的认识,深入领会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思想和科学理念,准 握《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工作方针、战略目标、战略主题,全面了解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不断增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责任感、紧迫感和自觉性,不断提高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水平。
      二、远程专题培训组织形式和内容
      本次专题远程培训在教育部领导下,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干部教育培训网(www.ceat.edu.cn)组织实施。培训课程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今年秋季举办的高校领导干部进修班、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党委书记校长专题培训班、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全国地(市)局长研修班、全国县(市)局长培训班、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动态研修班等重点班次面授培训的课程资源和有关教育战略规划的理论和方法等相关业务课程所组成。根据不同的岗位要求,分别同步开设高 理干部、地方教育行政干部、中小学校长(含中职校长)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专题课程,在网上提供由“教育规划纲要领导小组”组织编写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教育规划纲要辅导读本》和《教育规划纲要学习百问》等电子版学习参考书。培训主要通过网络直播课堂、视频讲座、专家在线答疑,参训人员网上互动研讨等方式,将自主学习与网上网下集中学习相结合进行。
      三、远程专题培训对象
      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处级及处以下干部、高 理干部和中小学校长(含中职校长)。
      四、远程专题培训时间
      本次远程培训采取分批、分期的办法进行,实施时间原则上为2010年10月20日至2011年1月31日,每期集中上网学习时间为1个月,计划分三批次分区域进行:
      10月20日-11月19日: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
      11月20日-12月19日: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浙江、福建、广西、重庆、贵州
      12月19日-2011年1月20日:江西、海南、四川、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新疆建设兵团
      2011年1月20日-31日为总结评估阶段。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将与各地、各部属高校共同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因特殊情况,各地培训批次可适当调整。在规定的远程培训时段结束后,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培训平台仍将长期开放,供参训学员继续学习、交流研讨使用。
      为保证本次专题培训的顺利进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将制订印发远程专题培训指南,另文通知。
      五、远程专题培训组织与
      此次培训在教育部党组领导下,办公厅、人事司负责工作指导和统筹协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并成立专题培训执行办公室,具体负责远程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制定远程培训总体实施方案、提供技术支持、课程内容和网上学习辅导,负 体的实施和协调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 相关部门统筹 、组织协调本次专题培训,委托本省教育干训机构与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共同组织实施,并给予相应的支持。各部属高校可直接与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联系,组织实施。
      六、培训要求
      1.此次培训规模大、学员多、覆盖面广,请各地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要将此次国家级远程专题培训纳入学习宣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当中,认真做好本地区远程培训的组织领导和考核 工作。
      2.及时总结专题培训实施经验,积极做好各种形式的 工作。培训结束后,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部属高校的培训总结请及时报送专题培训执行办公室。
      七、联系方式
      1.教育部人事司综合处
      联系人:叶兵,黄伟  电话:010-66096465,66097580
      2.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专题培训执行办公室
      联系人:杨万杰,  电话:010-69240058,69249580
      地址:北京大兴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培训部
      邮编:102627
      Email:wjyang@naea.edu.cn
    教育部办公厅
    二○一○年九月二十七日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十二五”时期
    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京教函〔2010〕565号
    各市属高校:
      为了进一步明确任务、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做好“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十二五”规划编制的重要意义
      “十二五”时期是首都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世界城市建设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本市社会结构急剧变革,经济社会加速转型,而教育其中起着关键作用。无论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还是建设学习型城市,乃至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强大支撑。教育的优先发展、优先投资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首都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科学编制好“十二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对教育改革的方向性、全局性问题进行部署,有利于我们站在新的高度把握新的形势,科学谋划和推动首都教育事业的新发展。
      “十二五”规划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及《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的重要载体,其基本定位是规划纲要的五年实施计划和行动计划,是指导各市属高校教育事业未来五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通过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有利于各高等学校准 定中长期的工作目标,科学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措施,并预测未来发展面临的困难,从而使全体教职员工统一认识、凝聚心智,齐心协力推动学校发展。与此同时,国家和北京市规划纲要中所提出的各种机制体制创新、重点改革试点以及一批重大工程项目都将在“十二五”期间启动和实施。因此,“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和实施的质量和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国家和北京市规划纲要的实施效果和成败。
      二、编制“十二五”规划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编制“十二五”规划,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瞄准世界城市建设,优先发展教育,实施首都教育现代化战略,全面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为率先实现教育现 奠定坚实基础。
      (二)编制“十二五”规划,要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紧密结合首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推进“北京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二期)”和“北京高等学 学技术与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科研创新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
      (三)编制“十二五”规划,要与国家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相符合。各市属高校的“十二五”规划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引领,准确把握首都教育改革发展新阶段的特征,主动适应首都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注重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在全面分析调研的基础上,准 校发展定位,致力于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探索一条最适合学校自身发展的路径,在新的起点上确立新的目标、采取新的举措,谋划新的发展。
      (四)编制“十二五”规划,要突出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规划的制定和完善,需要通过理念创新和机制创新来推动、保障和维护。要抓住首都教育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新特征,深入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投入体制、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以教育部和北京市市共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拟定深化改革的具体举措,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尽快取得突破。
      (五)编制“十二五”规划,要注重总结经验。全面回顾和总结“十一五”时期取得的成就、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制约瓶颈,有针对性地提出“十二五”时期的工作思路;坚持特色发展,确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目标,结合服务面不断调整 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类型等方面的发展内容,增强服务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真 到合理定位;切实提高目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既要鼓舞人心、又要符合实际,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既有体现导向性的目标,又有可以量化、测评的目标。注意处理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规 构与质量效益、重点突破与全面提高、跨越发展与常规发展等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关系和矛盾,避免顾此失彼,推动学 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关于“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具体工作安排
      北京市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大体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调研与规划框架研究阶段(2010年9月初至9月底);第二阶段为规划文本起草阶段(10月份);第三阶段为规划论证、征求意见与报批阶段(11月至12月)。
      2011年4月至5月间,市教委将组织各高等学校开展“十二五”教育事业规划研讨会。各高等学校要以这个进度为参考,制订本校规划编制的时间表,明确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 按时保质完成本 “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各高校要切实加强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专门负 划编制的领导同志,选配知识结构好、业务能力强的骨干组建得力的编制队伍,并为规划编制提供有力条件保障。
      为了便于开展工作,请各单位填报“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联系表(见附件)并于9月10日前传真至我委。
      联系人:张晓玲
      联系电话:66074683,13911887632
      电子邮箱:jhc_zxl@bjedu.gov.cn
      联 系 人:姚转珍
      联系电话:51994946,13661037629
      电子邮箱: yaozz@bjedu.gov.cn
      传 真:66074758
      二〇一〇年九月十七日
      
    附件下载 :“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联系表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转发
    《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的通知
    京教办〔2010〕26号
    各高等学校:
    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高等学校信息,促进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现将《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9号,以下简称《办法》)转发给你们,结合北京实际提出如下要求,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各校要充分认识高等学校实施信息公开的重要意义。高等学校实施信息公开,是深化高校校务公开、促进高校依法治校、提高高 理水平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保障师生员工和社会
    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广大教职员工学习《办法》,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办法》的精神和要求,认识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信息公开意识,营造实施信息公开的良好氛围。
    二、各校校长是实施高等学校信息公开的第一 人。校长办公室是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 校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各校要结合本校和校务公开工作实际,抓紧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工作规范,完善各项工作机制。要配备专职人员负责信息公开工作,保证开展信息公开工作的场所、设施设备,所需经费要纳入学校年度预算。
    三、各校要在学 站设置信息公开专栏。尽快对《办法》发布以后的信息进行全面清理,编制信息公开目录和信息公开指南并上网公布。各 制上一学年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应于每年10月25日前报送市教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并于10月31日前在本 站信息公开专栏公开。
    四、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负 筹推进、协调、监 行政区域内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工作,具体工作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负 各校信息公开工作开展情况将纳入高等学校领导干部考核内容。
    五、按照《办法》和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行政机关依申请提供政府公开信息收费办法(试行)>的通知》(京发改〔2010〕294号)规定,高等学校向申请人提供信息可按规定收取相关费用。请各校到市发展改革委网站下载收费许可证申请表,按要求填好后加盖学校公章,于9月30日前到市教委财务处办理收费许可证相关事宜(联系人:刘伟;联系电话:66074323)。
    市教委将适时组织《办法》的学习、培训活动。
    请于9月17日前将本校信息公开工作负责人、工作机构及联系方式报送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109号;邮政编码:100031;联系人:李飞跃;联系电话:66075007;电子邮箱:xxgk@bjedu.gov.cn
      
    附件:1、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
         2、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行政机关依申请提供政府公开信息收费办法(试行)》的通知

    二〇一〇年九月十日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公办学校 费、
    服务性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
    京教财[2010]29号
    各区县教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各高等学校:
    为进一步加强公办学校代收费、服务性收费管理,规范学校收费行为,维护学校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秩序,促进教育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和谐发展,我们制定了《北京市公办学校 费、服务性收费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市教委 市发展改革委 市财政局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九日
    附件:《北京市公办学校 费、服务性收费管理办法》

    附件:
    北京市公办学校代收费、服务性收费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公办学校代收费、服务性收费管理,规范学校收费行为,维护学校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教育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国务院纠风办等七部门《关于2010年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教财〔2010〕2号)、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规范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和 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0〕1619号)、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教育收费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教财〔2006〕2号)的规定,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经市政府批准,制定本办法。
    一、代收费、服务性收费管理原则
    费是学校为方便学生学习和生活,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统一为提供服 单位 的相关费用。服务性收费是学校为在校学生提供的由学生自愿选择的服务而收取的费用。
    费、服务性收费的收取必须坚持学生自愿和非营利原则,即时发生即时收取,据实结算,多收的部分应及时退还学生;学校不得将代收费、服务性收费与学费、住宿费合并统一收取,不得从中牟利,侵害学生利益。严禁学校强制或变相强制服务并收费,或只收费不服务。
    本市学校 费项目实行目录管理,对未纳入 费项目目录的费用,学校一律不得代收。
    二、代收费项目目录
    (一)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教育) 费项目目录
    见附件1。
    义务教育农村中小学除作业本费、伙食费、初中毕业年级升学体检费、学生儿童大病医疗保险费和学籍IC卡补卡费外,不得 其他任何费用。
    (二)普通高校代收费项目目录
    见附件2。
    三、高校服务性收费项目、范围及收费原则
    (一)上机、上网服务费:高等学校在保证学生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计算机上机上网外,课余时间为学生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可采取计时方式向学生收取上机、上网服务费。
    (二)学业 查证、翻译、制作费:高等学校应学生、家长或其他单位要求,为已毕业(含肄业)学生核查学业 (包括学生在校学习过程和结果)并开具相关证明材料的查证、翻译及制作,可适当收取成本费。学校为在校学生开具毕业成绩单(不超过2份)及提供查阅 服务,不得收取费用;因出国等特殊原因需要提供查阅 并开具相关证明材料的,可适当收取成本费用。
    (三)资料复印费及制作费:学校为学生提供资料复印或加工制作时可收取复印及制作服务费。
    (四)高校提供由学生自愿选择的其他服务性收费。
    高校服务性收费标准,国家和本市有关部门有规定的按
    规定标准执行;没有规定的,学校在不高于市场价格的基础上,依据成本补偿和不营利原则自行制定。
    四、严格执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
    各学校要做好教育收费公示工作,通过学校招生简章、入学通知书、收费公示栏、公示牌、公示墙及校园网等方式对 费及服务性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计费单位、收费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投诉电话等相关内容进行公示,未经公示不得收费。学校要建立规范化的收费公示动态管理制度,及时更新, 公示内容准确,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查询和监督。中小学校代收费还应于收费前、后分别向学生家长发放收费通知单及结算单。高校服务性收费须明码标价,按照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的规定》的要求,在服务场所或收费地点的醒目位置公布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价格等。
    五、加强财 理,合理使用票据
    费、服务性收费收入要全部纳入学校财务部门统一 。学校内部各收费部门要将各项 费、服务性收费金额足额上缴财务部门,收费部门不得少缴、截留、挪用或收费不开发票。财务部门收取代收费要在往来款中建立专门账簿进行核算。服务性收费收入纳入部门预算,实行预算 。
    各学校严格按照财政、税 有关部门票据 规定向缴费人开具专门票据。中央部委所属院校代收费使用财政部监制《中央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市属市管学校 性收费使用市财政局监制的《北京市教育系统行政事业性垫付资金结算专用票据》。服务性收费使用市税务局监制的《北京市服务性、娱乐性统一专业发票》。
    六、强化代收费和服务性收费的监督检查
    各级教育、价格、财政部门负 学校 费、服务性收费情况进行监 查,对学校不按规定公示、超范围收费、超标准收费、自立项目收费、不按规定使用票据等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对违规收费的单位和个人,有关部门将依据国务院令第281号第六条规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 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撤职处分。
    七、附则
    各区县教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局要负 本办法发至辖区内所有公办中小学,并负责做好学校教育收费公示工作。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此前有关学校代收费、服务性收费规定与本规定有冲突的,一律以本规定为准。
    本办法由市教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按照各自职能负责 。
    附件:1、中小学 费项目目录
    2、高等学校代收费项目目录
    关于大学“去行政化”几个重要问题的探析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钟秉林
    自去年以来,关于大学“去行政化”的问题越来越引起高等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在今年召开的“两会”上,大学“去行政化”成为媒体报道中使用频次最高的关键词之一;不少委员、代表纷纷就这一问题各抒己见,由于理 一、观点各异,使得大学“去行政化”问题进一步升温。总体看来,多数人对所谓大学“行政化”持否定态度,认为“行政化”导致大学背离了存在的本质,已成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大学办学质量的障碍,主张“去行政化”。也有人对大学“去行政化”提出了保留意见,认为在当前“去行政化”和取消行政级别有可能贬低大学地位,将会制约大学的发展。笔者认为,在讨论大学“去行政化”问题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首先应明 学“行政化”的具体内涵及表现形式,明 去行政化”要 的具体问题;同时要深入分析大学存在“行政化”倾向的深层次原因。如果不搞清楚这几个问题,“去”起来也就可能无的放矢,甚至于自乱阵脚,反而会影响高等教育和高等学 改革与发展。
    一、大学“行政化”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行政 是随着人类社会早期公共事务和“公共权力”的出现而产生的古老的 活动。严格意义上讲,行政 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我国对行政 的理 较宽泛,除政府机构外,还包括企事业单位中的管理活动。因此,可以从两种意义上理解大学行政 :国家行政机构对大学的管理行为;大学内部的行政部门对大学施行的管理。
    应该说,作为一种管理手段,行政 在大学管理中应用的初衷,在于提高大学 的效率,确保大学有效实现其组织目标,更好地实现其功能和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大学行政管理本质上只是一种实现大学组织目标的 模式和管理方法,应该与当前广遭社会垢病的大学“行政化”区分开来。所谓大学“行政化”,是指以官僚科层制为基本特征的行政 在大学管理中被泛化或滥用,即把大学当作行政机构来 ,把学术事务当作行政事务来管理。根据以上对大学行政 的定义,可以从政府对大学的管理和大学的内部管理这两个层面来剖析大学行政化的实质及其表现形式。
    首先,从大学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来看,“行政化”主要体现在政府将大学作为行政机构或行政机构的延伸部门来 ,严格控制,管办不分。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 职能上,存在定位不准、缺位、越位等现象。大学作为独立法人和办学主体应依法享有的人事、财务、学术、规划等方面的自主权,未能全面落实。同时,政府在制定标准、监 价等方面应承担的职责亦未充分履行。二是在 方式上,政府有关部门过多依赖行政命令手段 大学,较少应用财政、法律等 手段,规范性和法制性较差,随意性较大。三是在 作风上,存在简单化现象,特别是个别政府工作人员存在官僚作风,讲究等级,与大学文化发生冲突。四是在 文化上,大学倾向于依附政府及相关部门,更多关注的是如何获取行政配置的资源,缺少对办学规律的深入研究,难以彰显办学特色。
    其次,从大学内部治理的角度来看,“行政化”集中体现为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失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分割和对立、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替 压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学内部行政权力泛化。大学管理的“机关化”色彩过于浓厚,以行政权力干预或取代学术权力的现象比较普遍。行政权力对学术事务介入过多,忽视学者对学术事务的管理;大学中的学术组织(如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等)或者泛化为行政组织,行使某种行政职能;或者作为“虚位”组织,学术权力在大学的地位没有得到充分落实,往往难以发挥实际的作用。学术权力的弱化影响了行政决策的科学性,降低了决策实施的严肃性,大学 中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未果”的现象。此外,由于与学术事 关的资源分配权掌握在行政机关手中,学术事务被间接行政化,因此出现了个别学者热衷于到机关部处和院系所做官,部分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忙着读博士的现象。二是大学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界限不清。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常常交织在一起,造成分工不明,责任不清,导致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相互越位。一方面,行政权力常常替 术权力,以行政管理的方式 学术事务,甚至于包办学术事务;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学术权力使用不当,学者在学术事务中观点偏颇、意见不一致,或在非学术事务中发挥作用的意志过于强烈等现象,对行政权力的行使产生不利影响。三是学术权力的主体,教授及学术组织的作用不突出。高 学术委员会中,学校和院系以及职能部门的负 所占比例较高,学术组织的成员构成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学校和院系领导虽然也是相关学科的专家,但在学术事务决策思维上多少带有行政色彩。由于校务委员会、教 制度不够健全,学者及学术组织缺少影响决策的制度化渠道,不能构成对行政权力的有效制约;在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中,学者及学术组织参与决策的途径和方式有限,权力得不到充分体现,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缺乏相关法律制度及其实施细则的保障,学术权力的合法性和可操作性在实践中难以体现。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大学学术委员会的职 审议学科和专业的设置,制定教学和科研计划,评定教学、科研成果等,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学术委员会主要发挥咨询审议的功能,且议事规则不规范,相关决议的效力不明。
    二、大学“行政化”产生的原因
    应该看到,我国大学管理中普遍存在的“行政化”或“泛行政化”现象有其深层次的产生原因:既有大学内部的原因,又有大学外部的原因;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因。只有正确认识和分析产生大学“行政化”现 原因,才可能提出破解大学“行政化”难题的策略和措施。
    大学内部存在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对垒,是产生大学“行政化”现 客观原因。一般而言,大学内部事务可以分为学术事务和非学术事务(或行政事务)。与此相对应,大学内部存在着两大并行的权力系统。一种是以行政管理组织结构为网络的行政权力系统,另一种是以教授、专家、学者为核心,以学术组织为主体的学术权力系统。行政权力扎根于权力授予,来自组织的委派或任命,突出照章办事和等级服从,主要通过行政命令和指示自上而下贯彻执行,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强制性,其价值定位是保障大学组织目标的实现,保证教育方针和办学思想得以落实。学术权力是学术组织及学术人员通过各种途径 学术事务的权力,它不是外部赋予的,而是大学的内在要求,是大学本质特性的外化,主要依靠学者基于学术构建的权威对客体产生影响,具有松散性、非强制性、自下而上等特点,其价值追求是保证学术标准得以贯彻,学者所从事的学科得以发展,学术人员的学术权力得以保障。大学的行政 和学术管理协调匹配、共同作用,才能保证大学在整体稳定有序的状态下不断发展和提高。一所大学组建后,行政权力便相应产生。随着大学职能日益多样化,大学组织的复杂性增强,对行政权力的依赖性加剧,使得行政权力在行使中不断强化。而学术权力的产生和培育相对缓慢,其权威性的树立需要较长时间,其有效履行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均明显弱于行政权力,经常受到行政权力的压制,这在客观上导致了大学内部管理容易产生“行政化”现象。
    建国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高等教育 体制,是导致大学“行政化”的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主要是照搬“苏联模式”,大学近乎于政府的附属机构,对大学的管理以行政权力为主,学科专业设置、课程教材标准、学生招收录取、学历学位授予、教师职称评定、办学资金使用等,都必须经过政府批准、检查或审定,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十分有限。大学内部管理基本上也是“上令下行”的行政 方式,行政权力决定资源配置、人事安排、绩效评定等,学术权力一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教授学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从而严重制约了大学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这种状况已有明显改善。尽管如此,由于体制的惯性,前述种种大学“行政化”现象依然程度不同地存在,政府有关部门往往还习惯于用行政管理的逻辑和方式来 大学,大学往往还习惯于依据行政机构的组织结构来设计大学的内部组织,按照行政组织的管理方式对校、院、系进行权力分配,并赋予其相应的行政级别, 管理中的隶属和服从关系。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在不少方面还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这在无形中又成为了大学内部行政机关和学术组织之间关系的范本。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当前大学管理中的“行政化”倾向,仍是计划经济思维和做法的延续。
    大学办学自主权落实不到位、政府行政权力缺少监 约,是产生大学“行政化”现 现实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了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方针;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改革要逐步建立政府宏观 、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尤其是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以法律的形式对高等学 办学自主权作了明确的规定,为大学依法自主办学以及协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法律依据,从而改变了几十年来中国大学办学无法可依、单纯依靠政策和行政手段指导工作的状况。尽管有关法律法规对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规定是明确的,但还缺乏实施办法和细则。高校到底应该享有哪些办学自主权、如何保障高校办学自主权等关键问题仍未有全面和明确的答案。从实际情况来看,尽管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高校享有办学自主权,但仍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政府干预高校办学的现象。例如,与高校自主办学直接相关的预算、人事、规划、学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权力,有待进一步落实和逐步扩大;高等教育资源主要由政府通过行政手段进行配置,分配到大学内部的资源仍然通过行政机关进行二次分配;政府对大学的行政权力缺乏有效监 制约等。这些因素使得大学“行政化”和“泛行政化”的现象在某些方面愈加凸显。
    此外,我国历史文化传统中形成的“官本位”意识突出,导致一些大学行政人员甚至是学术人员对行政权力“情有独钟”,学校内部行政机关为教师学生和教学科研服务的意识薄弱;社会往往也根据行政级别、行政权力等因素去判断大学从业人员的价值,使得大家将过多的精力去关注行政权力,这也是导致大学“行政化”的重要原因。
    三、大学“去行政化”的基本思路及相关措施
    在厘清大学“行政化”的内涵及其表观形式,分析产生大学“行政化”的深层次原因的基础之上,即可“对症下药”,提出大学“去行政化”的基本思路和相关措施。无疑,既然产生“行政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去行政化”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大学“去行政化”并非取消大学行政管理或简单地取消行政级别,关键是要从根本上铲除“行政化”产生的土壤。
    完善大学内部治理架构,协调好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大学内部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关键是把它们协调好,不能相互之间出现越位、错位或失位。现在的突出问题是,行政权力对于学术事务干预比较多,行政权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术资源的调配,甚至以行政决策代替学术决策。解决这一问题,一要进一步明确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界限,严格限制行政权力放大或对学术权力进行干预;二要 学术本位的观念和意识,充分尊重学者与学术组织在学术事务决策中的作用,高度重视并切实发挥学术权力在学术 活动中的主导作用,积极营造尊重学术的大学文化;三要强化学术民主制度建设,健全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等相关制度,保障学术人员能充分参与大学管理和决策,切实享有对学术事务的主导权;四要充分保障大学教师和学生权益,完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明 定教代会的职责并 学者代表的比例,使教代会的组成真正反映高校各种利益群体的要求,将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 和监 权力落到实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学生群体对学校事务的参与;五要改善大学行政 方式方法,克服官僚主义作风,尽快实现大学行政 从官本位向学术本位转变,从以行政 为主导的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向行政 与学术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的转变。总之,就是要推动学校行政 部门能够真正以教师、学生和学术为中心,主动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做到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相互匹配、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相辅相成。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依法保障高校办学自主权。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大学的关系,是大学“去行政化”的关键所在。一方面大学提供的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政府有义务为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制度保障,这不仅仅是权力,更是现 府应该履行的职责。另一方面,大学的权力,尤其是公立大学的权力,主要来自于政府的授权,政府有 也有权力对其进行调控,使其更好地发挥应有的职能。处理政府和大学的关系,必须 '定位政府的职能。政府是高等教育和大学的宏观 者和调控者,其目标在于促进大学更好地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更好地提供社会服务,推进高等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政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转变职能,加强宏观 ,实施分类指导,不应直接干预大学内部事务,尤其不应直接干预大学内部的学术事务。政府对大学的管理不应过多依赖行政命令的方式,而应更多地采用财政、法律等宏观调控手段。具体而言,政府对大学的管理,应从直接的人财物控制转变到提供资源和制度保障,从直接干预办学行为转变到通过制定办学标准、经济杠杆调节、监 查和信息服务等手段对大学进行导向和调控。在制定相关政策、研制质量标准、实施建设项目时,应遵循大学发展规律,尊重大学办学自主权;要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名义上已作备案管理,实质上仍在行使审批权的事务;要尝试把学科评审和教学评估等工作委托给行业协会或其他中介机构。理想的政府和大学之间的关系,应既能依法保障大学的自主权,同时又能有效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引导大学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依法办学。
    加强大学的科学管理,进一步提高行政管理和学术 效能。大学“去行政化”问题之所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其重要原因在于大学 效能较低,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 方面满足不了国家和社会公众的要求。“去行政化”(包括淡化乃至逐步取消行政级别)不等于在大学取消行政管理,而是要加强科学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服务大学发展目标。20世纪末以来,加强 、增强绩效是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发达国家加强高 理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科学化。在大学 中引入各种先进高效的 工具和方法,提高 水平。二是专业化。世界知名大学都在全国或全球聘用专业 人员承担 岗位,并建立严格的聘用标准和聘用程序。三是重视能力提升。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项目提高 人员的相关能力。四是强调管理的文化内涵。倡导尊重学术,服务学生,服务社会。近年来,我国大学规模渐趋庞大,功能目标不断拓展,组织结构更趋复杂,大学除了学术事务之外,后勤保障、基本建设、学生管理、安全稳定等方面的任务越来越重,这对大学 的科学性及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大学的行政 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权力过多集中在学校一级, 重心偏高且效益较低;行政机构臃肿,职 够清晰且应变能力较差;二级院系设置过多,学术 跨度较大且效能不高; 理念和方法陈旧,适应不了复杂多变的形势等。针对这些问题,大学迫切需要以 重心下移为重点,建立结构合理、责权分明、运转高效的科学 体系,并结合大学内部人事 体制改革和教育职员制的探索,建设一支整体素质优良的高效的职业化行政 队伍,切实改善大学的 效能。
    应该看到,“官本位”意识在我国根深蒂固,大学的“行政化”或“泛行政化”现象是“官本位”意识在大学的集中反映,其根本原因在于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大学制度尚未建立。大学“去行政化”涉及到大学外部 与内部治理等方方面面的变革,涉及到政府、大学和大学从业人员的共同责任。令人高兴的是,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即将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此也予以了回应。
    中国高等教育 2010年第9期
    以教学团队建设为抓手
    整体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
    南京师范大学 夏锦文 张连红 陈德良
    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高校扩招和新校区建设,高校传统教研室的教学研讨活动不断弱化,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传帮带机制受到冲击,作用有所减退,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令人高度关注。2007年,教育部适时启动了“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其中教学团队的建设成为了重要抓手。实践证明,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不仅可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推进了专业建设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成体系地加速推动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进程。
    一、以教学名师为核心,强化教学团队建设的系统理念
    作为全国最早启动新校区建设的高校之一,南京师范大学早在2005年便已开始思考建设教学团队的问题。经过充分讨论和较长时间实践,学校逐步统一认识,达成了理性建设思路:以教学名师为核心强化教学团队建设,以教材、课程、专业以及教学成果等内涵建设作为教学团队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整体性地带动全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总结起来即为:
    以名师培养工程为起点.形成一个核心。要把松 教师队伍组织起来,需要在教师中形成一个核心。教学名师是知名教授,具有较高的学术权威,同时他还必须是教学能手,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学术和教学领域都有较高的威望,容易为教师群体接纳并成为其中的核心。教学名师需要一个漫长的培养过程。为此,学校建立了一套系统的名师培养体系,针对青年教师,每两年举办一次教学大赛,评选“教学十佳”,使一批年轻的教学骨干脱颖而出。积极开展“教书育人奖”的评选,这一奖项除了考察教师的教学水平外,更重要的是考核教师的教育理念与育人能力,要求教师将价值观教育、方法论教育纳入具体课程教学中。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评选部分获奖者进入学校名师培养工程。通过一系列举措,学 养了一批具有学术与教学实力的名师,初步形成了校级、省级和国家级教学名师的培养体系。目前,全校的4名国家级教学名师、7名省级教学名师基本上都是从学校名师培养工程人选中推出来的,在全校师生中享有很高 。
    以教学名师为核心.建构一个团队。教学团队的核心是教学名师。以教学名师为核心建设教学团队不仅可以传承名师教学经验,还可以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有效起到团队内部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的作用,有利于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教学能手。以教学名师为核心建设教学团队,团队建设和青年教师的成长十分迅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校制定出台了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实施细则,明 定教学团队的带头人原则上由教学名师担任,学校在人员引进、职称晋升、师资培养以及学科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向名师所在团队倾斜。目前学校已建有30个校级教学团队,其中绝大多数为省级和 教学名师主持,在此基础上,建有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和1个省级教学团队。在这4个教学团队的带头人中,其中有3位国家级教学名师、1位省级教学名师。
    以教学团队为主力,编写精品教材。教材是课程之本,是集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改革于一身的关键教学要素。精品教材建设是课程质量的保证,也是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础。以教学团队为主力编写精品教材是学校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举措。学校规定,教学团队的首要任务是进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整合教学资源,建设高水平教材。一方面,教材建设要从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开始,教学团队成员要跟踪学科前沿、更新教学内容、转变教学观念,教学团队要将科研成果反哺到教学成果中来。另一方面,通过教材立项、精品教材奖励等措施,鼓励教学团队结合专业特色积极承担各级教材建设项目,编写出版新教材。学校52本“十一五”规划教材中,绝大多数由教学团队协作完成,主持人都是该学科领域的著名学者。由于教学团队有较强的整合能力,所建设的精品教材往往还能产生集团效应,在系列教材建设方面取得突破。
    以优秀教材为基础,建设精品课程。教育部教学团队立项建设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有高水平的精品课程,可以说课程建设是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任务,而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必须要有由教学团队组织编写的优秀教材。学校教学团队的组建以专业为依托,成员都隶属于同一专业,可以讲授相同课程或课程群,由于团队成员之间经常一起召开教研活动,他们在编写教材方面有较好的合作基础。每年学校评选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时,向已出版优秀教材的教学团队倾斜,由于有团队的力量,精品课程建设的速度快、水平高。学 有的9门国家级精品课程都有省级或国家级精品教材作为支撑。
    以精品课程为中心,打造特色专业。特色专业是指教育教学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较高,办学思想、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和较高社会 的专业。专业建设是以课程建设为基础,课程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专业建设的水平。早在上世纪末,学校就开始了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核心的品牌专业与特色专业建设,并由江苏省教育厅对此做法进行了推广。近几年来,学校在建设特色专业的过程中,实施“精品课程优先建设”策略,在分派教学团队建设任务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先于其他建设进行考虑。目前,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中,每个特色专业至少都有两门省级或国家级精品课程作为依托。
    以特色专业为依托铸就教学成果。教学成果是指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的教学改革方案。教学成果的培育必须要有特色专业为支撑,而集优秀教学团队、精品教材和精品课程等优质教学资源为一体的特色专业,则无疑为教学成果的培育和实践提供了良好环境与平台。经过多年建设,2009年学校获得的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中,有3项成果来自于学校国家级特色专业,而且都是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所获得。
    二、以教学育人为中心,健全团队运行机制
    遴选培育教学团队对象是整个团队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工作。在遴选培育点过程中,首先向拥有校、省或国家级教学名师所在的课程组倾斜,其次还要符合四个条件:具备鲜明的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具有合理的师资梯队;具有良好的协作基础;学生对课程组教师的教学评价高。教学团队培育对象明确后,学 织教务、管理和学科专家进行集中会诊,围绕质量工程和教学改革等各个项目的相关要素,研究培育点的强项和弱项,明确建设目标,分派具体任务并坚持三条基本原则:一是对照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标准进行建设。学校对照教育部关于教学团队建设中有关教学改革、教材建设、教学成果等方面的要求,将任 化,下达到教学团队,以便于团队及早着手,科学规划,集体攻坚,早日突破。二是找准突破口,循序渐进。学校通过对培养点的基础情况进行系统梳理后,选择容易取得突破的项目作为优先建设的任务,下达到团队,由易到难,逐渐推进。三是填补空白优先。如果学校(学校∕学院∕学科)在某个领域还属于空白,经过论证后某个团队有可能取得突破时,就优先投入建设。
    深入开展教学研究。高水平教学团队的建设离不开教学研究,具有高水平教学研究的教学团队在人才培养中才能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学校通过有效途径推动教学团队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创新。第一,每年从教学改革立项中设立专项,优先提供给教学团队进行研究。这些项目由教学团队根据教学需要提出申请,学校组织专家对照教学团队的任务进行审核立项,此举目的是利用团队集体优势, 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开展高水平的教学研究。第二,整体上营造氛围,推动教学研究。自2005年起,学校实施了以推动教学研究为目的的系列主题活动。每年 一个主题,先后推出了能力建设、研究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教学创新等若干个主题。围绕这些主题活动,策划一系列举措,在教学团队中推行示范后,进而推广到全校。第三,重新修订教学工作量考核标准,强化教学研究在教学工作中的地位,逐步提升研究性教学论文在教学科研考核中的权重,有些教学团队对教学论文和项目进行双重奖励。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学校承担的教学改革项目和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中,各类教学团队参与的数量占到总数的一半以上。
    着力建设保障制度。为了推进教学团队建设的长效机制,学校制定了名师培养工程实施办法、教学团队建设实施方案、教师出国教学高访计划、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当前教师缺乏国际化视野是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校采取措施加强团队教师与国外的交流,鼓励教师出国参加国际会议,每年拿出经费,重点支持教学团队的青年教师出国培训,提升教学水平。建立共享机制,实现起团队与团队之间、团队与学校职能部门之间信息、资源共享,达到成员间高度合作与配合。保障教学团队的教师优先使用校内BB网络平台,学校优先提供教学视频录制、剪辑、上网服 。加大学校投入力度,每年持续向教学团队提供建设经费,而且教学团队在建设经费使用、资源配置等方面享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整体考核机制。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要由以教师个人业绩为主的考核向以教学团队为整体考核的转变,将团队成员个人层面的绩效考核和团队层面的绩效考评相结合,并根据团队自身特点,针对不同学科特点,以标志性成果为核心,实现对整个教学团队的有效激励。在考核中坚持整体性原则,坚持对教学团队的整体考核;坚持自主性原则,以教学团队为主进行内部考核;坚持发展性原则,注重教学团队的发展性与成长性;实行差别化原则,即教学团队的基础不同,采取的考核标准也不同。目的是重点考核团队整体绩效、成员的成长、教学质量、示范效应和未来前景等。此外,学校加大了对取得教学成果的奖励力度,实施教学突出成果奖励办法,实行三个“一视同仁”,即教学团队带头人与科研团队带头人一视同仁、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一视同仁、教学论文与科研论文一视同仁。5年来,学校以教学团队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明显成效。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夏锦文系副校长、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中国高等教育 2010年第9期


    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建立高校内部资源整合机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王秉琦 刘子实 吴 渝
    摘 要:资源短缺是我国高校面临的普遍现实问题。资源整合机制创新是保障高校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应以有形资源整合和无形资源整合为方向,建立适应科学发展观为导向的内部资源调控机制,提高学校的整体效能,促进高使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学;管理;资源整合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经济发展、个人发展和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然而,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也给教育资源供求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从社会层面看,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与供给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从高校层面看,教育拨款不足,高校资源整合机制不够健全,浪费现象并存。因此,用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模式来破解当前面临的发展难题,建立以科学发展为导向的高校资源整合机制是保障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高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根本要求及目标成果。
    一、资源整合机制创新是高校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1、资源整合机制创新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客观要求。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23%,在校生2600万人,按照美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Martin Trow, 1926-)教授的“大众化理论”,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但相对于庞大的规模和需求来讲,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却相对严重不足,经费紧张、资源短缺是大学的常态问题,而且可以预见这种状况短期内不会得到根本的改观。因此,在当前资源稀缺并且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面对国情校情,建立以科学发展为导向的高校内部资源整合机制,是高校求生存、谋发展、建特色、创一流的现实途径,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
    2、资源整合机制创新是高校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根本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讲,资源整合机制创新是高校体制机制创新的难点和重点。因为突破体制机制上的制度障碍,必然牵涉到原有利益的重新分配,控制资源的重新配置,牵涉面宽,要得罪人。但从根本上讲,学校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跳出局部利益、部门利益、短期利益,大胆改革,将有限的办学资源进行科学配置,通过竞争机制配置到那些发展快、效率高、效果好的环节中去,建立起一套支撑保障学 学发展的制度体系,从体制机制上增强学校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动力,提高办学效益。
    3、资源整合机制是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纵观高等教育发展史及高等教育的理念转变,从现代大学在意大利(Bolona大学)的诞生,到英国牛津学者纽曼(J. Newman)的“研究高深之学问”,到德国的“洪堡(Von Humboldt)理念”,再到美国的“威斯康星理念”(Wisconsin Idea),可以看出大学一直也还正在进行着不断的理念创新和资源整合机制创新,即进行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最佳组合,以争取达到组织战略效果,最终实现大学的使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使得竞争加剧,资源调控的作用更加彰显,就连一向自诩为“非赢利”“象牙塔”的大学也概莫能外。资源整合和调控已成为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手段和大学校长论坛的重要声音,它要求大学不断进行宏观战略规划调整,随着高校自身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演变。
    二、以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校资源整合机制创新
    科学发展观包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由于高 识分子集中,崇尚学术自由,教授独立劳动意识强,知识创新周期长,难评价等,这些特性要求在学校 中不能简单地采用像工厂计件管理那样进行管理,人文 和柔性管理是高校 的特性的要求,而科学发展观恰恰重视以人为本,并把它作为核心。因此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与高校的组织特性和学术特性高度契合,以科学发展观来引领高校内部资源整合,必将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审视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思想、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创建和谐校园。
    1、要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仅仅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思想,树立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意识,保护好、发展好教职工的根本利益。避免在工作中见物不见人,在改革中忽视群众的利益,在资源调整中不讲人的感受,以至于不能很好地调动甚至损伤教职工的积极性。对于能人、大师级人才要优先配置资源, 其后顾之忧,助其成功。
    2、坚持可持续发展,避免急功近利。知识生产的特点是周期长,有风险,越是原创性的研究,失败的风险就越大,应当宽容失败,在资源配置中不能以成败来决定取舍,要逐步建立鼓励冒尖、创造的资源配置机制。
    3、统筹协调资源,上下左右联动。高 三大任务中,人才培养是根本,科技创新是动力,服务社会是基础,三者协调发展是创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湖南省学籍号查询  学籍号  学籍号查询  学籍号查询系统  初中学籍号查询  小学学籍号查询系统  小学生学籍号查询  怎么查学籍号  全国学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