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齿轮传动
§8-1_ 概述
一.齿轮传动特点:
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中最主要的一类传动,型式多,应用广泛,传递的功率达数十万千瓦,圆周速度可达200m/s。
齿轮传动的主要特点:1)效率高;2)结构紧凑;3)工作可靠、寿命长;4)传动比稳定;5)制造及安装精度要求高,价格较贵,且不宜用在传动距离过大的场合。
开式齿轮传动—齿轮暴露在外界,灰尘、杂质易侵入,润滑不良,工作条件差,轮齿易磨损,只宜用于低速传动。
半开式齿轮传动—齿轮传动装有简单的防护罩,有时大齿轮部分浸入油池中。工作条件有改善,但仍不能严密防止外界杂物侵入润滑条件不算最好。
闭式齿轮传动—齿轮传动装在经过精确加工且封闭严密的箱体内,润滑及防护条件好,用于重要的场合。
软齿面齿轮---轮齿工作面的硬度≤350HBS或38HRC。
硬齿面齿轮---轮齿工作面的硬度≥350HBS或38HRC。
二.齿轮精度等级的选择
我国现行的齿轮精度标准规定(GB10095-88)渐开线圆柱齿轮和圆锥齿轮精度等级分12级,1级最高,12级最低。每一精度等级规定了15项校核指标,分为三个公差组,三公差组的精度等级可相同,也可不同,视对传动的要求而定。
第Ⅰ公差组—影响齿轮传动传递运动的准确性(运转的精确度),限制一周的转角误差。分度齿轮此公差组要求较高。
第Ⅱ公差组—影响齿轮传动的平稳性,限制齿轮传动一周的周节误差。出传动齿轮此公差组要求较高。
第Ⅲ公差组—影响齿轮传动沿齿宽载荷分布的均匀性。低速重载的齿轮传动此公差组要求较高。
为防止齿轮传动在工作时由于轮齿的制造误差、安装误差及传动系统的弹性变形、热变形等原因发生啮合齿轮卡死现象,也为在啮合轮齿见存留润滑润滑剂,啮合齿对的齿厚与齿间留有适当的齿侧间隙。
高速、高温、重载下工作的齿轮---较大的齿侧间隙;
一般工作条件下的齿轮---中等齿侧间隙;
常正反转、转速不高的齿轮---较小
齿侧间隙。
§8-2_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1. 失效形式
齿轮的齿圈、轮辐、轮毂等部位的尺寸是根据经验公式进行结构设计时确定的,其承载能力较宽裕,实践中也极少失效。所以齿轮传动的失效主要是轮齿的失效。
我国GB3481-83“齿轮轮齿损伤原因和特点”共有5类26种失效形式。
分类
1. 轮齿折断
齿轮受力后,相当于悬臂梁受载,齿根弯曲应力最大,且齿根处有较大的应力集中,加工时易留下刀痕,所以,齿根不出现裂纹的可能性大,折断一般发生在齿根。
齿轮传动工作时,轮齿每啮合一次,齿根弯曲应力就变化一次。在变应力作用下工作一段时间后,齿根易产生疲劳裂纹(受拉边疲劳裂纹易扩展),裂纹逐渐扩大,导致齿根剩余面积上应力超过极限值而使轮齿沿整个齿根折断。
加工时,在根部易出现残余拉应力,与工作拉应力叠加后,裂纹更易拉断。若用凸头滚刀加工齿轮,加工时保留根部残余压应力,可抵消一部分工作拉应力。若增大压力角,可加强轮齿根部,但传动重合度降低。
折断
宽度不大的直齿轮,折断是沿齿根的全齿宽方向,是整个齿的折断。
斜齿因接触线倾斜,轮齿受载后,如有载荷集中时就会发生局部折断。若制造及安装不良或轴的弯曲变形过大,轮齿局部受载过大时,直齿轮也会发生局部折断。
增大齿根过渡圆角半径,消除加工刀痕可减小齿根应力集中;增大轴几支承的刚性,可使轮齿接触线上受载较为均匀;采用合适的热处理方法使齿芯材料 具有足够的韧性;采用喷丸、滚压等工艺措施对齿根表层进行强化处理;进行弯曲疲劳强度计算都可提高齿轮抗弯曲疲劳能力。
2. 齿体塑性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