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休闲农业承包转让 > 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总体规划(2012-2030)
  • 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总体规划(2012-2030)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4-09-06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总体规划(2012-2030)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 大致坡镇城镇总体规划 4 1 总则 4 1.1 规划概述 4 1.1.1总规修编背景 4 1.1.2规划依据及参考资料 4 1.1.3规划指导思想 4 1.1.4规划期限与范围 5 1.2 相关规划回顾 5 1.2.1上版规划评估 5 1.2.2上位规划 9 1.2.3相关规划 10 1.3 大致坡镇概况 17 1.3.1地理位置 17 1.3.2行政辖区 17 1.3.3交通条件 18 1.3.4自然条件 18 1.3.5资源条件 18 1.3.6社会经济状况 19 2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20 2.1发展条件分析 20 2.1.1优势分析 20 2.1.2劣势分析 20 2.1.3机遇分析 20 2.1.4挑战分析 21 2.2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21 2.2.1总体发展现状分析 21 2.2.2第一产业分析 22 2.2.3第二产业分析 23 2.2.4第三产业分析 25 2.3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25 2.3.1发展总目标 25 2.3.2发展分目标 25 2.4 镇域产业发展规划 26 2.4.1产业发展重点 26 2.4.2产业设计和引导 26 2.4.3产业布局结构 26 2.4.4产业布局 27 3 人口与城镇化 29 3.1 人口发展预测 29 3.1.1镇域人口现状 29 3.1.2镇域人口预测 29 3.1.3 镇域城镇人口预测 31 3.2 城镇化水平预测 33 3.2.1现状城镇化水平 33 3.2.2城镇化水平预测 33 4 镇域总体规划 34 4.1 村镇体系规划 34 4.1.1大致坡镇现状村镇体系 34 4.1.2发展模式 34 4.1.3村镇体系等级结构规划 34 4.1.4村镇居民点体系重构规划 35 4.1.5镇村协调发展规划 35 4.1.6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36 4.1.7镇域土地利用规划 38 4.1.8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39 4.2 镇域空间协调与管制 40 4.2.1空间管制规划 40 4.2.2"五线"空间管制 41 4.3基础设施协调发展规划 42 4.3.1镇域综合交通规划 42 4.3.2给水工程规划 42 4.3.3 污水工程规划 42 4.3.4电力工程规划 43 4.3.5电信工程规划 43 4.3.6燃气工程规划 44 4.4 环卫设施规划 45 4.4.1环卫设施现状 45 4.4.2 规划原则 45 4.4.3 规划目标 45 4.4.4 垃圾收集规划 45 4.4.5 垃圾转运站规划 45 4.4.6 环卫管理规划 46 4.5 镇域环境保护规划 46 4.5.1 环境保护现状 46 4.5.2环境保护规划 46 4.5.3执行标准 46 4.5.4环境功能区划分 46 4.5.5区域环境保护 46 4.5.6城镇环境保护 47 4.5.7乡村环境保护 47 4.6 镇域综合防灾规划 47 4.6.1 防洪规划 47 4.6.2防风规划 48 4.6.3 消防规划 48 4.6.4防震规划 48 4.7 镇域风貌指引 48 4.7.1 指导原则 48 4.7.2基本风貌要素引导 49 第二部分 中心镇区建设规划 51 5 中心镇区规划 51 5.1 中心镇区建设现状 51 5.1.1中心镇区概况 51 5.1.2建设现状 51 5.2 用地适宜性分析 53 5.3 中心镇区发展方向分析 53 5.4 城镇性质与用地规模 53 5.4.1城镇性质 53 5.4.2城镇规模 54 5.5 用地空间布局 54 5.5.1规划结构 54 5.5.2规划布局 54 5.6 综合交通规划 56 5.6.1道路交通现状及存在问题 56 5.6.2对外交通规划 56 5.6.3道路交通规划 57 5.7 绿地景观规划 57 5.7.1绿地系统规划 57 5.7.2景观系统规划 58 5.8 市政设施规划 59 5.8.1给水工程规划 59 5.8.2排水工程规划 59 5.8.3电力工程规划 60 5.8.4 电信工程规划 61 5.8.5 燃气工程规划 61 5.8.6 环卫规划 62 5.8.7 环境保护规划 62 5.9中心镇区综合防灾规划 63 5.9.1 消防规划 63 5.9.2人防工程规划 64 5.9.3抗震 64 6 中心镇区近期建设规划 65 6.1近期建设规划原则 65 6.2近期建设布局 65 第三部分 咸来墟建设规划 66 7 咸来墟规划 66 7.1规划编制情况 66 7.2现状概况 66 7.2.1地理位置 66 7.2.2历史沿革 66 7.2.3气候 66 7.2.4地形地貌 66 7.2.5资源条件 66 7.3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67 7.3.1 社会发展状况 67 7.3.2经济发展状况 67 7.4用地现状 67 7.4.1生活居住综合用地 68 7.4.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68 7.4.3基础设施用地 68 7.4.4产业用地 68 7.4.5道路广场用地 68 7.4.6水域和其他用地 69 7.5用地评价及发展条件分析 69 7.5.1用地评价 69 7.5.2发展条件分析 70 7.6城镇性质与规模 70 7.6.1咸来墟性质 70 7.6.2人口规模 70 7.6.3用地规模 70 7.7规划用地布局 71 7.7.1规划布局原则及规划结构 71 7.7.2用地布局 71 7.8综合道路交通规划 73 7.8.1对外交通规划 73 7.8.2道路系统规划 73 7.9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74 7.9.1定位目标 74 7.9.2绿地系统规划 74 7.9.3空间景观结构 74 7.9.4景观核心规划 74 7.9.5景观轴线规划 74 7.9.6城市设计引导 74 7.10市政工程规划 75 7.10.1给水工程 75 7.10.2排水工程规划 76 7.10.3电力工程规划 77 7.10.4电信工程规划 77 7.10.5燃气工程规划 78 7.10.6环卫工程 78 7.11综合防灾规划 78 7.11.1消防规划 78 7.11.2防风规划 79 7.11.3防洪规划 79 7.11.4抗震规划 79 7.12环境保护规划 80 7.12.1规划目标、原则 80 7.12.2环境质量控制标准 80 7.12.3环境保护措施 80 8 咸来墟近期建设规划 80 8.1规划原则 80 8.2近期建设重点 80 8.3近期建设内容 80 第四部分 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 81 9 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 81 9.1规划实施措施 81 9.2建议 81 第一部分 大致坡镇城镇总体规划 1 总则 1.1 规划概述 1.1.1总规修编背景 (1)中共十八大后,"新型城镇化"及"五位一体"的发展路径的提出,给我们项目提出指导意义. 所谓的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五位一体",强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均衡发展,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更是质的飞跃."五位一体"中,强调循环的经济建设、透明的政治建设、丰富的文化建设、贴心的社会建设和坚守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理念是新时期新阶段农村发展的导向,做好"五位一体"的协调发展,必将打造蒸蒸日上的幸福乡村. (2)2010年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各县市包括小城镇面临新的发展局面和机遇,找准城镇功能成为城镇发展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 (3)海口作为省会城市,也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中心城市,将打造成为"阳光海口、娱乐之都、品质之城", 以建设全国热带滨海度假休闲胜地的和最精最美且宜居的省会城市为目标,海口将致力于具备世界一流的都市休闲目的地、全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示范市、全国绿色低碳城市、国际旅游岛建设综合服务中心等几方面功能的建设. (4)文昌市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北部组团的一个重要部分,将逐步建设成为集卫星发射、航天科普、度假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航天城. 以上时代背景对城镇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和新的发展思路,需要编制新的规划以适应和指导城镇发展. 大致坡镇位于海文高速公路中部地区,为海口、文昌之间的较大型的二级中心城镇,其镇区与文昌市东路镇镇区目前已经连在一起,为周围12个乡镇集贸点.《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将大致坡定为商贸型城镇,有效的指导了大致坡镇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然而2006年版大致坡总规将大致坡镇性质定义为工贸型城镇,与上位总规有一定的冲突,且文昌市区拟将清澜开发区的工业搬迁至东路镇,以达到腾笼换鸟、退二进三的目的,这为东路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东路将发展成为文昌市级的工业区,《文昌市东路镇总体规划修编(2010—2030年)》也进一步确定东路镇为工业城镇,从全局统筹出发,与其紧邻的大致坡镇定位为商贸型城镇更适宜. 鉴于此为切实协调好大致坡镇及文昌市东路镇的城镇发展,实现城镇双赢,有效的指导大致坡镇的有序发展,海口市大致坡镇人民政府委托我院编制《海口市大致坡镇总体规划(2012—2030年)》. 1.1.2规划依据及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相关法规、法律 《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 《海南省城乡总体规划(2005-2020年)》 《海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 《海南省小城镇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城镇总体规划(2006—2020年)》 《文昌市城乡总体规划(2011—2030)》(送审成果) 《文昌市东路镇总体规划修编(2010—2030年)》 《海口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计划》 1:10000和1:1000地形图 国家其它有关规范及标准 海南省、海口市和大致坡镇政府相关部门文件 1.1.3规划指导思想 1、遵循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思想,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规划过程中要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充分尊重对现有自然资源和生态景观要素的维护,通过地区景观特征的整理挖掘,将生态环境要素有机地融入到城镇空间形态中,创造宜居环境和宜业环境.协调经济、社会和环境建设,既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又为后代人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和留有良好的环境空间. 2、落实统筹发展观.从区域协调发展角度编制城镇发展策略,坚持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 3、培育产业竞争优势,推进产业协调发展.做实农业,做强工业,做活第三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的互动发展,提高大致坡镇的产业综合竞争力. 4、遵从城镇经济发展规律和空间生长演变机理,整合和强化城镇空间形态结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镇产业结构更替与城镇地域空间结构演变之间存在有机的联系.城镇空间生长机理主要体现城镇产业经济组织和生产力布局沿阻力最小方向和引力最大方向发展的基本原理,反映了城镇空间扩展的主轴线与其对外联系方向相一致的特点.因此,大致坡镇总体规划必须尊重和引导城镇经济流向与用地发展方向相一致,同时充分考虑城镇建设资金的边际成本因素,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保值增值效益,提高城镇建设的投入产出率,构筑城镇开发和建设中土地、设施、服务、经营管理的良性循环体系. 1.1.4规划期限与范围 1、规划期限 近期规划期限为:2012~2020年; 中期规划期限为:2020~2025年; 远期规划期限为:2025~2030年. 2、规划范围 镇域规划范围:大致坡镇行政辖区范围,规划面积为115.42平方公里. 镇区规划范围:总用地规模682.89公顷,建设用地总规模418.01公顷. 1.2 相关规划回顾 1.2.1上版规划评估 《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上版总规概要 (1)编制与审批概况 大致坡镇上版总体规划于2005年开始编制,于2006年6月市政府批复.上版总规是为了落实《中共海南省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琼发【2006】4号)和要在"2006年完成全省所有乡镇驻地建设规划"的要求下编制的,编制时间紧,任务重,成果对长远发展存在一定不足. (2)规划层次 分二个层次: 第一层次:镇域范围 第二层次:镇区范围 (3)规划期限 近中期:2006-2010年远期:2010-2020年(4)人口规模和城镇水平 至2020年镇域总人口达6.0-6.5万人;城镇化水平67%-69%. (5)城镇职能 海南省农业及其科技文化服务的重点基地,省会城市海口市发展第二理想居住地的近郊基地与原生文化展示平台,海南省重要的特色农副产品、商品交易转运节点和琼东北地区的中心小城镇. (6)产业空间布局 形成:东贸西农,北林南经,适地特种,沿路高效,横向旅游的产业空间总体布局结构. 根据大致坡镇地理条件和资源分布情况,结合区位条件、历史基础、对外联系强度,形成东部以商贸为主,西部以农业为主,北部重点加强林果业,沿路发展高效农业,据地理条件充分利用河塘等特殊地段发展特种养殖,沿生态村落形成旅游休闲横向轴带和区域. 形成:一中心二辅助三专业的产业发展空间重心布局结构. 以镇区为中心,以咸来、昌福为辅助,以美峰、大榕、永群为专业旅游休闲基地, 建立发展重心. 形成:点轴启动,扇型扩展,四方带动,以点促面的产业生长空间布局. 以镇区为极核、以海文高速沿线为主轴,先期启动商贸、高效农业、农教技术服务及生态村落游等主导型产业;逐步扇型扩展,以镇区、咸来、(大榕+永群)、(昌福+美峰)复合节点为支撑,全面带动区域发展. (7)村镇体系规划 职能结构:分四级 一级:是大致坡及其周边吸引乡镇的片区中心及专业化重镇(镇区); 二级:是片区次中心(周边吸引乡镇的镇中心)及一般专业化乡镇(镇域内不具备); 三级:中心村(昌福高效农业中心村、咸来综合产业中心村)和重点专业化村(美峰、大榕、永群文明生态村); 四级:一般村(崇德、美桐、美良、栽群、大东、金堆). 镇区性质:是琼东北地区以经贸、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并带有琼剧文化特征的中心小城镇. 规模结构 :分五级, 一级:3万人(镇区,即片区中心); 二级:1.25-2.5万人(周边吸引乡镇的镇区); 三级:0.60-1.25万人(周边吸引乡镇的镇区); 四级:0.3-0.60万人(咸来、昌福+美峰、大榕、永群); 五级:0.3万人(一般村). 空间布局 :沿路、资源禀赋佳的地区布局,形成四片支撑系统. (8)镇区规划 1)人口规模 镇区人口规模3万人. 2)用地规模 镇区用地规模3.57平方公里,人均用地面积119平方米. 3)用地发展方向 沿抱罗公路为主要发展轴,往东偏北方向发展. 4)功能结构:一轴两心三带四组团 "一轴":指沿抱罗路的城镇发展轴. "两心":指镇区的行政文化中心和商业金融中心. "三带":指渗透到镇区内部的生产绿化带. "四组团":指由渗透到区内的生产绿地和灌溉河渠自然分割而成的四个居住组团. 5)基础设施共享 规划提出新建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各一座,容量必须达到大致坡与东路镇的用水要求. 2、上版总规实施评价 (1)村镇体系规划实施评价 村镇体系发育,有一定的惯性,一般都是以现在镇村未依托,逐步发展. 镇区职能定位基本符合大致坡镇现状实际,但考虑外力对城镇发展的推动不足,特别是不能适应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新形势;随着海口都市休闲目的地、全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示范市、全国绿色低碳城市、国际旅游岛建设综合服务中心等几方面功能的建设及文昌现代化航天城的建设,位于两城中间点上的大致坡镇成为重要的联系点,因此,工贸型城镇的定位已不符合镇区的发展要求. 上版总规中提出城镇化水平为67%-69%,《海南省城乡总体规划》确定:201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50%,2020年达到60%.且大致坡2010年城镇化水平为达到39.58%,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城镇化水平发展势必加快,但若平均每年增长3%,不太实际,故上版总规确定的目标较为偏高. 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计划基本得到实施,但村庄建设普遍存在配套基础设施不健全,垃圾乱倒卫生环境差等问题. (2)镇域主导产业和空间布局实施评价 1)上版大致坡镇总规产业和空间布局要点: 第一产业:以特色农业和生态型农业为主导,重点发展热带作物、淡水养殖、文昌鸡和种苗的种养殖. 第二产业:以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制造业为主导,重点发展木材加工艺品加工、粮油加工食品深加工、饮料制造食品深加工、造纸及纸制品生产.以包装业为辅. 第三产业:以商服业、仓运业、文教业为主导,重点发展小商品批发业、集市商贸、物流业、仓储业、运输业及科技示范基地等. 产业空间布局 东贸西农,北林南经,适地特种,沿路高效,横向旅游的产业空间总体布局结构. 一中心二辅助三专业的产业发展空间重心布局结构. 点轴启动,扇型扩展,四方带动,以点促面的产业生长空间布局. 2)基本评价 第一产业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安排基本符合大致坡镇的产业实际. 大致坡镇的第二产业较为发达,目前制造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已具一定的规模,在周边十多个乡镇中作为第二产业的主导产业发展也较为适宜. 上版总规对第三产业的安排均建立在第一、第二产业服务基础上,对旅游业没有具体的安排,大致坡镇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包括琼剧文化、华侨文化及红色旅游文化,规划未充分的挖掘,在用地上也没有足够的保障,导致很多剧院已经搬离大致坡镇,琼剧文化面临衰落的危机.同时,华侨文化和红色旅游文化也处于待开发的状态.另外,国际旅游岛建设以来,省会城市海口都市休闲目的地的提出及文昌航天城的建设,无疑对大致坡镇的旅游建设提供了发展契机,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将成为大致坡镇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尽早修编总规,在总规中充分的挖掘旅游资源,指导全镇旅游也建设. (3)镇域生态环境保护实施评价 1)上版大致坡镇总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点: ·大气环境质量规划控制标准:大致坡镇区大部分区域执行(GB3095-1996)中的一级标准:工业区执行二级标准,力争优于二级标准; ·水环境质量规划控制标准:大致坡镇规划水厂为大致坡镇和东路镇共用的生活饮用水水源,属于饮用水源特殊保护区,必须严格保护,执行(GB383848)I类地表水标准; ·禁止向水体中排入任何水污染物和固体废弃物,并做好水域周围的水土保持工作; ·生活垃圾的处理:规划于镇区内设垃圾转运站一处,提高其处理能力,做好周边环境保护,从根本上解决镇区垃圾污染的问题. 环境保护措施 ·建立完善的分流制排水管网系统,修建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由污水管网收集,严禁乱倒滥流,工业污水必须在厂内进行处理达标后方能排入水体; ·建立大致坡水厂水源地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内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加强植树造林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并且严禁在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倾倒垃圾. 2)基本评价 近年来,大致坡镇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加强镇区,咸来墟的污水管网建设,完善街道人行道建设,加快村庄建设沼气池、改水改厕工程.对镇区和村庄生态环境保护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大致坡镇环境保护工作还有诸多不足,污水处理设施尚未建设,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向低洼地,这样既会影响周边农作物的生长,也对当地人畜饮水造成隐患;生活垃圾管理尚有欠缺,镇区尚未建设垃圾转运站和其他的垃圾处理设施,村庄垃圾桶数量不多、摆放不到位、垃圾乱倒乱放现象,在农村,这种现象尤为突出,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应尽快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转运站等设施,加强污水排放与垃圾排放管理. (4)镇域基础设施规划实施评价 1)上版大致坡镇总规镇域基础设施规划规划要点: 交通:打顺联系东西部以及北面的县乡公路;开辟大致坡-三门坡公路,连接海文与东线高速;改造通村道路,提高路面质量. 水利及给排水设施:建设完善的给排水系统,改造农田水利设施和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因镇区原水厂供水不足,规划增设水厂一座,容量应达到大致坡与东路镇的用水要求;增设污水处理厂一座,容量应达到两镇共用的容量;此外,咸来和凤潭水库北面各设污水处理站一座. 电力设施:改造农村电网,配置完善的电力设施.保留现状镇区35kv变电站,远期改造为110kv,作为大致坡镇东部用电电源,西面于咸来和大榕各设10kv开闭所一座,作为西部用电电源. 通讯设施:完善基础网,加强网络交换,扩展固定与移动通讯. 2)基本评价 镇域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同村公路、供水、供电设施的建设,规模逐年扩大,投资逐年增加,较好的促进了大致坡镇经济与村镇协调和谐发展及社会进步,但是小城镇由于自身财政收入约束,用于配套建设的资金有限,基础建设尚有诸多不足.而且根据城乡统筹及新型城镇化对基础设施全覆盖的政策要求下,需进一步的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 供水方面,整个大致坡镇的引水水源为凤潭水库,未来凤潭水库的蓄水量仍能满足大致坡镇的供水需求.对于上版总规中确定的新增设水厂一座,容量应达到大致坡与东路镇的用水要求,到目前为止,大致坡镇的新水厂尚未建设,而且现有的水厂规模虽为3800m3/天,但是可进行扩容至16000m3/天,且东路镇已经建设东路水厂,能满足自身的需求,不需要大致坡水厂给予提供,故大致坡镇不需要新增水厂. (5)镇域公共设施规划实施评价 1)上版大致坡镇总规镇域公共设施规划规划要点: 商贸服务设施:加强批发贸易服务设施建设,形成专业化与综合化互相支撑、零售与批发协调发展的商贸服务设施. 文教设施:重点培育科教基地及农民培训等非基础性教育设施,完善村级小学体系.加强地域文化宣传和生态型文化建设. 医疗设施:完善村级医疗体系,加强中心区医疗机构的升级改造和专业化医疗机构建设. 2)基本评价 上版总规对公共服务设施仅提到了商贸、文教和医疗,关于村委会、敬老院、市场、邮电所等规划均未涉及,故未能很好的指导村镇的建设,尤其是十八大以后,新型城镇化对公共设施提出全覆盖的要求,上版总规已经不能指导相关的规划和建设了. (6)镇区建设规划实施评价 1)总体定位解析与评价 上版总规对镇区的定位 是琼东北地区以经贸、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并带有琼剧文化特征的中心小城镇. 基本评价 该规划于2007年编制完成,将大致坡定义为工贸型城镇,并进行了相应的产业布置,对当时大致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现今在新形势背景条件下,已不符合城市发展方向,应根据海口市总规对大致坡镇的定位:商贸型城镇做相应的布局调整. 2)建设用地布局及规模实施评估 上版总规对镇区建设用地布局及规模的按哦 镇区现状建设用地规模为:总用地面积153.77公顷,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28.14平方米/人.近中期建设用地面积203.38公顷,远期建设用地面积357.41公顷,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19.14平方米. 大致坡镇区建设用地发展方向: 沿抱罗公路为主要发展轴,往东偏北方向发展. 基本评价 将大致坡镇区2006年的现状图与2011年现状图叠加对比,不难看出,镇区除增加少了居住建筑外,镇区的建设用地布局基本没什么变化,停车场、客运站、消防站等配套设施和城镇公园等基本没有建设,城镇规模稍有扩大.上版安排的工业集中布局基本没有实施,作坊式的工业仍零乱布置,尽管镇政府加大了城镇的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但是效果仍然不是很理想. 3)道路及市政公用设施规划实施评估 上版总规对道路及市政公用设施规划要点 道路及长途汽车站 道路等级分为四级:环城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环城路:20米,主干路:26米,次干路:20米,支路:15米.规划布置一处长途汽车站,于抱罗公路右侧. 给水:现状水厂已不能满足镇区发展需要,根据镇区总体规划,水厂进行搬迁,重建规模为3万立方米/日.城镇管网采用环网系统供水.管道主要沿道路统一敷设在人行道下,为满足消防需要管径不小于150毫米. 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经管网收集后,就近排入附近天然水体,以减少投资.污水经管收集后送至生物氧化塘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 电力:规划大致坡镇电网电压等级为110KV输电网和10KV中压配电网组成,现有的 35KV输电网近期仍然保留,远期随着负荷的增加逐步改造成110KV输电网.东路镇用电由大致坡镇变电站供给.线路敷设考虑节约用地,高压线走廊沿山体、农田及绿化带敷设,宽度控制严格按规范执行,高压线进入镇区采用电缆地下敷设.10KV中压电网采用电缆沟沿道路边敷设. 电信:电信线路敷设采用电信电缆(光缆)穿多孔管或混凝土管沿主要道路敷设. 环卫:规划于镇区内设垃圾转运站一处,建立大致坡水厂水源地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内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加强植树造林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并且严禁在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倾倒垃圾. 基本评价 城市道路:将大致坡镇区2006年的现状图与2011年现状图叠加对比,大致坡镇的道路除了增加一条园林东路以外,镇区道路基本没有变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缓慢,镇区几乎没有机动车公共停车场,车辆沿街道两侧随意停放,道路交通堵塞严重,影响镇区的环境和形象. 给水:根据上版的规划,现有的水厂需要进行搬迁,是基于需要给东路镇供水的考虑,目前东路镇已经建设一处水厂,能自给自足,故只需要对大致坡镇的水厂进行扩容即可. 排水:近年来,大致坡镇加大基础设施,特别是地下排水管网建设,胆排水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仍为雨污合流,目前在镇区市场后面建设有生态湿地,作为污水处理设施,但实地考察后发现,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 电力:电力供应基本满足城镇建设用地的需求.目前,电力线路均为架空敷设,部分居民用地存在乱拉乱搭、线路老化等现象. 电信:电信、邮政基本满足大致坡镇的通信需求,城镇电信线均为架空敷设,对城镇有一定的影响. 燃气:大致坡镇目前还没有管供燃气.居民大多是取灌装气使用. 环卫:目前,大致坡镇的果皮箱、公厕及中转站等环卫设施建设不到位.环境卫生情况较差. (7)总体评价 1)纵观上版总规,无论是镇村体系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环境保护规划还是镇区建设规划等各项规划安排,都有一定效果,上版总规较好的指导了大致坡镇各项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强与农业公司合作等措施,大致坡镇种植业、养殖业等都得到大力发展,为城镇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次规划的指导和海南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相关要求,政府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投资力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展较快,效果较好.村庄面貌得到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配套建设通村公路、安全饮水工程等机车设施,建设村委会、卫生室等配套设施;电力农网改造、有线网络向农村覆盖等措施的推行,有效的提高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实现了镇村和谐发展. 镇区沿园林东路向北发展方向正确,且部分路网规划也较为合理,较好的指导了实际建设. 2)上版总规由于历史局限性,仍存在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该规划于2007年编制完成,将大致坡定义为工贸型城镇,并进行了相应的产业布置,对当时大致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现今在新形势背景条件下,已不符合城市发展方向,应根据海口市总规对大致坡的定位做相应的布局调整. 对大致坡琼剧文化的挖掘不够深入,在用地上没有足够的保障,导致很多剧院已经搬离大致坡镇,琼剧文化面临衰落的危机. 东路镇总体规划已经于2010年重新编制,在城镇功能和布局结构方面有了巨大的改变,为了两者更好的协调和差异性发展,需要对本版总规进行调整. (8)修编重点和建议 明确发展目标,确定城镇发展性质 镇区建设与镇域建设有机衔接 确定城镇规模,协调分期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镇投资环境 城乡建设与自然人文环境保护相衔接 利用国际旅游岛建设契机,大力发展旅游业 1.2.2上位规划 《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1)大致坡镇等级规模:海口市的重点发展小城镇,2020年城镇人口2.5万人,建设用地规模325公顷,人均130m2/人. (2)大致坡镇城镇职能:大致坡镇位于海文高速公路中部地区,其镇区与文昌市东路镇镇区目前已经连在一起,规划其为商贸型城镇,成为海口、文昌之间的较大型的二级中心城镇.; (3)市域城镇空间布局结构规划 规划对现状市域中心放射式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加以完善,并推动其强化"一主四轴"的空间结构特色."一主"是指主城区,"四轴"是指由主城区为中心放射出的四条城镇发展轴,10个建制镇区构成四条城镇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这四条城镇发展轴分别为:海文高速公路城镇发展轴、海榆东线公路城镇发展轴、东线高速公路城镇发展轴及海榆中线高等级公路城镇发展轴.大致坡镇位于海文高速公路城镇发展轴上. 海文高速公路城镇发展轴:以海文高速公路为依托,主要二级中心城镇有三江镇和大致坡镇.该城镇发展轴一端以海口市为主发展极核,另一端以文昌市为次发展极核,呈明显的两级梯度扩散发展模式. 三江镇毗邻东寨港国家自然保护区,在城镇发展中要兼顾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农副产品加工型和轻型加工城镇. 大致坡镇位于海文高速公路中部地区,其镇区与文昌市东路镇镇区目前已经连在一起,规划其为商贸型城镇,成为海口、文昌之间的较大型的二级中心城镇. (4)规划各个镇区基本情况一览表: 分类 所属区 原建制镇 新建制镇 规划人口 职能类型 建设用地规模(hm2) 人均用地控制指标(m2) 主城区 秀英区 长流镇 纳入 主城区 计入主城区 综合型 — — 西秀镇 海秀镇 龙华区 城西镇 琼山区 府城镇 美兰区 新埠镇 灵山镇 市域建制镇镇区秀英区 永兴镇 永兴镇 22000 旅游型、农副产品加工型 260 130 石山镇 东山镇 东山镇 25000 旅游型、轻型加工 325 130 龙华区 新坡镇 新坡镇 10500 旅游型、农副产品加工型 136.5 130 龙桥镇 龙泉镇 遵谭镇 琼山区 龙塘镇 龙塘镇 11000 农副产品加工型、轻型加工 143 130 云龙镇 云龙镇 12000 农副产品加工型 156 130 红旗镇 红旗镇 12000 农副产品加工型 156 130 旧州镇 旧州镇 4000 旅游型、商贸型 52 130 三门坡镇 三门坡镇 12000 农副产品加工型 156 130 大坡镇 甲子镇 美兰区 三江镇 三江镇 20000 农副产品加工型、轻型加工 260 130 美兰镇 大致坡镇 大致坡镇 25000 商贸型 325 130 总计 10个镇 153500 1995.5 (5)规划大型居民点基本情况一览表 分类 所属区 所属镇 名称 规划 常住人口 建设用地规模(hm2) 人均用地控制指标(m2) 大型居民点秀英区 永兴镇 石山 3000 45 150 美安 1800 27 150 龙华区 新坡镇 龙桥 2300 34.5 150 十字路 1800 27 150 美仁坡 1800 27 150 遵谭 1800 27 150 琼山区 三门坡镇 大坡 2800 42 150 甲子 3300 49.5 150 新民 1800 27 150 谭文 1800 27 150 美兰区 演丰镇 演丰 4800 72 150 演海 3000 45 150 大致坡镇 咸来 1500 22.5 150 总计 31500 472.5 (6)公路发展规划:建设长(流)大(致坡)公路,自海口市长流组团起,经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保护区西侧、遵谭、新坡、旧州、三门坡到大致坡并继续向东延伸,直至文昌市翁田镇接入环岛滨海路,公路技术等级为二级. (7)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发展 1)大致坡镇的日用水量为8750立方米/天,镇以凤潭水库为水源. 2)大致坡镇的污水量为7000立方米/天,规划采用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污水,污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自然水体,或用于农业用水及景观绿化用水. 1.2.3相关规划 《大致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1)土地利用战略 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充分发挥土地利用的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为实现全镇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土地资源保障.大致坡镇土地利用的战略是:为将大致坡镇建设成为海口市原生文化展示平台,海南省重要的特色农副产品、商品交易转运节点和琼东北地区的中心小城镇提供用地保障;保护自然山体、水系、植被,禁止过度开发;优先确保镇区、市级开发区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积极推行农村居民点、耕地和基本农田集中连片的综合整治. (2)土地利用目标 1)、耕地及基本农田.到2020年全镇耕地保有量3932.90 公顷,其中基本农田3244.21 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率82.49%. 2)、园地.到2020年全镇园地面积3129.32 公顷,其中木本园地面积3032.78 公顷,草本园地面积96.54 公顷. 3)、林地.到2020年全镇林地规模维持在2715.87 公顷.规划期间,主要采取调整林种结构,种植优良品种,改造低产林地,提高活立木蓄积量和森林覆盖率. 4)、建设用地.到2020年,各类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282.91 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为657.94 公顷(其中,辖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203.68公顷;辖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调整为451.67公顷;辖区独立建设用地面积调整为2.59公顷),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为206.27 公顷. (3)评价 1) 《大致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对总的建设用地面积给予的较为充足,但是具体的各项建设用地的分配上面有待斟酌; 2)《大致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对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研究不够,缺乏前瞻性. 《大致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规划截至2020年,辖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203.68公顷,而截至2010年,现状大致坡镇区的已建设用地面积为168.52公顷,未来十年只给了35.16公顷的发展空间,很显然,是不太合理的,无法适应城镇化发展的要求. 2)和《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总体规划(2006—2020年)》衔接不够 《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总体规划(2006—2020年)》已于2006年编制完毕,确定至规划期末(2020年)大致坡镇区建设用地规模为3.57平方公里,合约357公顷.而2010年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仅给203.68公顷的用地规模,无法适应规划的发展进程. 综上分析,《大致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对建设用地规模的控制缺乏实际的指导意义.在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时,应将本次规划确定的用地性质及规模纳入其中. 《文昌市城乡总体规划(2011—2030)》 (1)东路镇等级规模:文昌市的中心镇,2030年城镇人口2.2万人. (2)东路镇城镇职能:成为文昌北部及琼山周边乡镇的商品流通中心,轻工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工业生产基地,创造条件发展第二产业,从而促进本镇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3)产业布局: 东路镇属于文昌市的热带高效农业产业区,其中东路工业园、海南永青现代热带农业园是文昌市的重点产业区. 热带特色农业方面依托永青现代热带农业园区现有土地、设施和技术力量,启动太空观光农业园和航天育种示范基地建设.逐步实现航天育种产业化,为海南旅游业以及南繁制种基地建设注入更多的科技元素,同时通过航天植物的多样性、奇特性以及园区建筑浓郁的航天风格,建设太空植物观光园,形成集科普、观光、体验为一体的观光休闲农业. (4)评价 东路镇在文昌市的地位比较高,是文昌市重点发展的城镇,产业类型重点发展轻型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在2011版总体规划送审成果还特别提出结合海南永青现代热带农业园发展热带特色农业. 《文昌市东路镇总体规划(2010—2030年)》 (1)城镇性质 东路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文昌北部的交通节点和商品集散地;轻工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工业生产基地. (2)人口规模 规划期末(2020年)镇区常住人口达13000人. (3)用地规模 镇区建设用地规模152.61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17.4平方米. (4)对大致坡镇的影响评价 ①路网结构和大致坡镇衔接较好. ②对东路镇定位为工业型城镇,将商贸功能转移到大致坡镇内解决,实行两镇功能的差异化发展,对两镇的经济发展均为有利. 海口市林业苗木培育示范长廊总体规划 (1)、项目红线范围 以灵山镇海南国际花卉产业园为起点,沿S201省道(灵文嘉线,原称琼文公路),至大致坡镇墟,长约35km,左右各约1000m范围,涉及海口市美兰区灵山、演丰、三江、大致坡4个镇,面积约70km2. (2)、建设目标 到2020年,苗木种植产业年总产值达到10亿元,苗木单位面积效益增至5万元/亩;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年接待旅游人数达到240万人次,旅游年收入10亿元,建成多类型、多功能、多层次的苗木产销与观光休闲网络,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服务设施齐全、生态环境良好的苗木生产与观光休闲体系,将海口市林业苗木培育示范长廊打造成为: ——亚洲热带苗木科技创新中心 ——海南苗木产业转型升级先行区 ——海南国际旅游岛中心旅游节点 ——国家乡村旅游示范区 (3)、示范任务(发展战略) 依据景观生态学和生态游憩学相关理论,充分利用苗木生产基地的景观功能、生态功能和植物养生保健功能,先行先试,实施五大创新,努力把海口市苗木生产与观光休闲产业培育成海口林业和农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力争在五大领域成为海南林业苗木产业的示范: 1)现代林业苗木产业转型模式创新示范 2)现代林业苗木产业发展业态创新示范 3)现代林业苗木产业发展机制创新示范 4)现代林业苗木产业融资创新示范 5)苗木文化与生态文明传播创新示范 (4)、总体布局 充分考虑苗木长廊的生产示范、科研教育、展示宣传、检疫、包装、交易、冷藏、物流、信息交流、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养生保健等功能,依据规划区的资源分布状况及产业发展现状,将海口市林业苗木培育示范长廊的空间布局设置为"一轴三区六组团"."一轴"为产业发展轴线,"三区"为"北部片区"、"中部片区"和"南部片区","六组团"为生产示范组团、科研教育组团、交易展示组团、物流运输组团、休闲观光组团、康体保健组团.其中,"一轴三区" 为空间结构,"六组团"为功能结构. 大致坡镇位于"三区"中的"南部片区"中,即:沿S201省道(琼文公路),以三江镇三江墟为起点,至大致坡镇墟,为苗木产品高附加值提升区.依托三江特种花卉产业园,建成海南食用花卉、药用植物、香料植物生产基地;改造石材加工产业,建设园林景石生产基地、雕塑艺术生产基地;配套海南体育运动产业,筹建体育产业园,打造体育产业基地.依托大致坡全国重点建设示范乡镇、琼剧文化集散地、琼北地区农产品集散地等资源,建成苗木文化与生态文明传播示范基地、生态农业度假基地和特色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六组团:6大功能组团. 1)生产示范组团 主要功能定位: 设施化栽培示范基地、机械化作业示范基地、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规模化经营示范基地.(四个示范) 主要建设内容: 以发展高效、安全、环保的现代花卉产业为目标,以新建、改建花卉生产设施为重点,改善道路、排灌、温室大棚等生产性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耕作、播种、喷滴灌、病虫防治等育苗设施装备,以及进出口检疫除害处理设施建设等,推广节水灌溉、容器种植、设施栽培、循环利用、复合经营等新的生产技术和高效生产模式. 支持生产基地开拓国际市场,建设标准化的花卉产品出口基地,扩大出口型花卉生产规模,做大做强各类高端精品花卉,实现花卉生产提质增效. 规划设立24个生产示范基地.其中大致坡境内有五个,详见下表: 序号 基地名称 地理位置 备注 1 文心兰生产示范基地 大致坡镇昌福村 依托新海林场,规划面积300亩2乡土树种生产示范基地 大致坡镇昌福村 依托新海林场,规划面积500亩3观赏苗木生产示范基地 大致坡镇大东村 规划面积800亩4沉香生产示范基地 大致坡镇蛟乐坑 规划面积500亩5樱花生产示范基地 大致坡镇范头村 规划面积500亩2)科技创新组团 主要功能定位: 源头创新、协同创新基地;产学研用立体推进基地. 主要建设内容: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整合组建若干个花卉研发机构和公共技术平台,着力加强品种和技术的自主创新,加快名优新花卉品种的开发和应用,完善品种引进、选育、推广体系. 建设一批特色花卉种质资源库,培育一批种业龙头企业,引导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集聚,发挥区域特色和产业优势,在更大范围实施产业整合,推动块状经济向现代化产业集群转变. 规划设立6个现代花木科技产业园.其中大致坡镇境内有1个,即:新海苗木科技产业园,依托国营新海林场,联动周边地区,规划面积1000亩. 3)交易展示组团 规划设立3个交易展览中心.大致坡镇1个. 主要功能定位: 大宗交易、区域集散、产地批发基地;苗木展示、宣传教育、综合服务基地.实体交易平台、虚拟交易平台. 主要建设内容: 吸引国内外大型花卉企业长期入驻,推行大宗花卉产品、花卉精品的拍卖与远程交易等现代交易模式,逐步与国际接轨.其中,规划中期,在海南国际花卉产业园试点建设国际花卉拍卖中心. 完善交易展示中心的配套建设.每个交易展示中心均设立1个检验检疫站,1个价格指数统计发布中心、1个金融服务中心,周边配套1个物流园. 整合现有资源,建立一个覆盖到各级花协、各类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大中型花卉市场,运作规范的花卉信息收集网络,使之既能满足统计工作需要,又能为花农和企业提供产销信息服务及电子商务交易服务. 3个花木交易展览中心 序号 基地名称 地理位置 功能定位 1 海南国际花卉交易展览中心 灵山镇,海南国际花卉产业园,规划面积1200亩. 一级花卉交易市场 2 美兰切叶切花交易展览中心 演丰镇,登高村,规划面积300亩. 二级花卉交易市场(产地批发市场) 3 美兰观赏苗木交易展览中心 大致坡镇,昌福村,规划面积500亩. 二级花卉交易市场(区域集散市场) 4)物流运输组团 规划设立4个物流园区.大致坡镇1个. 主要功能定位: 仓储中心(对外租赁和出售库房、堆场);配送中心(设立第三方物流公司,集合定单统一配送,发展第三方物流);运输中心(设立货运交易服务中心,提供点对点运输服务) 主要建设内容: 建设4个包装服务中心和各类冷库若干,支持一级花卉交易市场、产地批发市场、乡镇集散市场建设专业化冷链运输体系、包装与储运信息系统等物流服务体系. 扶持一批企业从事花卉连锁配送、电子商务业务,实施和推广连锁经营、鲜花速递、网上购花、网上拍卖等,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损耗,提高流通企业的经济效益. 支持花卉综合市场配套体系建设,规范售后服务、物流配送等管理,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4个花木物流园区 序号 基地名称 地理位置 功能定位 1 灵山国际花卉物流园 灵山镇,海南国际花卉产业园.规划面积1200亩. 服务全岛的花卉集散中心 2 美兰空港物流园 灵山镇,美兰机场.规划面积3165亩. 通畅、便捷、高效的"空中花卉通道" 3 美兰花卉储运物流园 演丰镇,北排坡. 规划面积600亩. 海南最大的冷链物流中心 4 大致坡观赏苗木物流园 大致坡,镇昌福村.规划面积600亩. 海口市观赏苗木物流运输中心 5)休闲观光组团 规划设立4个风情小镇、9条特色花木绿道与18个特色花木村落. 主要功能定位: 旅游、休闲、娱乐、运动、文化传播基地. 6)康体保健组团 建设苏寻三康体保健基地、松柏湖康体保健基地、丁荣水库康体保健基地. 在大致坡镇无康体保健组团. (2)对大致坡镇的影响评价: 规划将海口市林业苗木培育示范长廊打造成为集苗木生产、植被恢复、技术示范、科普教育、休闲观光和娱乐健身为一体的综合型绿地,创新苗木生产与观光休闲的衔接机制,对旅游产品和旅游要素进行统筹安排,达到苗木生产和游憩观光共同发展的有机结合.项目建成后将大大的提升美兰区琼文公路沿线的整体生态环境景观,打造成一个休闲旅游观光廊道. 本苗木培育示范长廊在大致坡镇内规划有5个生产示范基地,一个产业科技园、交易展览中心和物流园,对大致坡未来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故本次规划将林业苗木培育示范长廊在大致坡镇域内的区域确定为:苗木培育示范产业园.纳入大致坡镇的产业体系中. 凤潭水库的保护规划(摘录于《海口市大致坡镇凤潭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 (一)水源地保护区划定的意义 编制水源地保护区划定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的迫切需要 (2)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要 (3)乡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与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 (二) 凤潭水库和大致坡水厂概况 凤潭水库位于美兰区大致坡镇书田村附近的演州河上,水库集雨区位于国营农场的橡胶林带,是我市集雨较多的地区之一,降水以台风雨为主,其次为热雷雨和锋面雨,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892 mm,多年平均径流深865mm,多年来平均蒸发量1430 mm,该工程1958年动工,1991年竣工,库容2387万立方米,集雨面积62.75km2,占演州河流域面积25%,它是一宗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供水、养鱼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工程,枢纽工程有主坝(均质土地坝)1座,副坝(均质土坝)3座,泄水闸门(5*5*4.2)1座,输水涵(Φ1.2;1.2*0.8;0.6*0.7)4座,设计灌溉面积2.4万亩,曾灌2.0万亩,现1.8万亩,养鱼水面0.495万亩,是一宗综合效益较好的水利工程. 凤潭水库的管理单位是凤潭水库管理所,现有职工人数15人,主要负责对水库周围环境的保护工作.大致坡自来水厂建于2006年,距主坝约8000m.大致坡自来水厂供水能力1800m3/日,75mm以上管网13.8公里,供水覆盖面积3平方公里,用水人口1万人,主要供给大致坡镇及下属3个自然村、文昌约亭居委会的生产生活用水. (三)、水质标准 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的水质基本项目限值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Ⅱ类标准且补充项目和特定检测项目满足表2限值要求. 二级保护区的水质基本项目限值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Ⅲ类标准,并且保证流入一级保护区的水质满足一级保护区水质标准的要求. 准保护区内的水质标准应保证流入二级保护区的水质满足二级保护区水质标准的要求. (四)保护区的划定 1、 水库型水源保护区范围划定原则 1)、一级保护区 (1)中型水库一级保护区水域范围为取水口半径300米范围内的区域. (2)一级保护区的范围不得小于卫生部门规定的饮用水源卫生防护范围. (3)中小型水库一级保护区陆域范围为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200米范围内陆域,或一定高程线以下的陆域,但不超过流域分水岭范围. 一级保护区陆域纵深范围不得小于饮用水水源卫生防护范围. 2)、二级保护区 (1)水域范围 中小型水库一级保护区边界外的水域面积设定为二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范围内水质应满足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的要求. (2)陆域范围 平原型水库的二级保护区范围是正常水位线以上(一级保护区以外),水平距离2000米区域,山区型中型水库二级保护区的范围为水库周边山脊线以内(一级保护区以外)及入库河流上溯3000米的汇水区域. (3)当面污染源为主要污染源时,二级保护区陆域沿岸纵深范围,主要依据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环境管理的需要,通过分析地形、植被、土地利用、地表径流的集水汇流特征、集水域范围等确定.二级保护区陆域边不超过相应的流域分水岭范围. 当水源地水质受保护区附近点污染源影响严重时,应将污染源集中分布的区域划入二级保护区管理范围,以利于对这些污染源的有效控制. 2、 水库型水源保护区范围划定 1)一级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水域:取水口半径300m的水库范围,面积0.47km2; 一级保护区陆域: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向周边延伸200米的陆地为陆域一级保护区,面积为0.34km2.一级保护区总面积为0.81km2. 一级保护区关键点地理坐标如下: 1#:N19°47′43.78″ E110°37′23.13″ 2#:N19°47′37.30″ E110°37′33.44″ 3#:N19°47′27.57″ E110°37′30.00″ 2)二级保护区 二级保护区水域:根据凤潭水库的实际情况,为一级保护区边界外的水域,面积为4.09km2. 二级保护区陆域:水库正常水位线35m以上(一级保护区以外)向周边延伸1500米的区域,若遇到公路、水渠、山脊线等地形明显突变处,则以公路、水渠、山脊线为界,面积为4.75km2.二级保护区的总面积为8.84km2,保护区的周长为14.32km. 二级保护区形状很不规则,关键点地理坐标如下: N1:N19°47′53.51″ E110°37′12.82″ N2:N19°47′40.54″ E110°36′35.04″ N3:N19°46′19.46″ E110°36′35.04″ N4: N19°45′34.05″ E110°36′07.56″ N5: N19°45′30.81″ E110°36′41.91″ N6: N19°46′19.46″ E110°36′38.47″ N7: N19°46′00.00″ E110°36′48.78″ N8:N19°46′16.22″ E110°37′57.48″ N9:N19°46′55.14″ E110°38′04.35″ N10:N19°47′30.81″ E110°36′10.99″ N11:N19°46′38.92″ E110°36′04.12″ N12:N19°46′12.97″ E110°37′36.87″ N13:N19°47′04.86″ E110°38′47.18″ N14:N19°47′30.81″ E110°38′40.31″ N15:N19°47′43.78″ E110°38′04.31″ 海口市凤潭水库水源地保护区总面积为9.65km2,各级保护区区划图及关键点坐标分布图 表4-2 海口市凤潭水库水源地保护区统计表 保护区级别 保护区类型 面积(km2) 一级保护区 水域 0.47 陆域 0.34 合计 0.81 二级保护区 水域 4.09 陆域 4.75 合计 8.84 总计 9.65 (五)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对策及管理监督措施 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2008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该法新设立了"饮用水水源和其他特殊水体保护"专章,规定了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必须遵守的条款. 1)饮用水地表水源各级保护区均必须遵守的规定 (1)、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排污口. (2)、饮用水水源受到污染可能威胁供水安全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责令有关企业事业单位采取停止或者减少排放水污染物等措施. (3)、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水环境保护的需要,可以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采取禁止或者限制使用含磷洗涤剂、化肥、农药以及限制种植养殖等措施. 2、饮用水地表水源各级保护区必须分别遵守的规定 (1)、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2)、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 (3)、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4)、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等活动的,应当按照规定采取措施,防止污染饮用水水体. (5)、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改建建设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 (6)、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保护饮用水水源的实际需要,在准保护区内采取工程措施或者建造湿地、水源涵养林等生态保护措施,防止水污染物直接排入饮用水水体,确保饮用水安全. (六)海口市凤潭水库水源地的保护措施和建议 根据本次对海口市凤潭水库水源地的调查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 1、库区周边村庄污染防治措施和对策 建议用铁丝网将一级水源保护区圈围,并设置严禁事项的告示牌.其他地区则采用生物隔离工程如生态林、护岸林进行隔离,在临近村庄、交通要道竖立界址告示牌. 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将农村畜牧放养改为圈养、舍养,政府有关部门应协助当地群众建设文明生态村,在宜建沼气池的地方优先安排建设沼气池,推广 "圈—沼—园"为一体的农户沼气池建设,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沼气化治理利用,做到一户一池,基本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和畜禽散养造成污染物乱排乱放影响水质,切实改善农村生活质量. 水库周边存在个别违章建筑,现已全部停工,应引起注意,相关部门应派专人不定期巡查,取缔水库周边的违章建筑及养殖场. (2)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和对策 对于保护区内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应区别对待.坚决依法取缔保护区内的畜禽养殖和围箱养殖.加强对库区农民的宣传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强化水源保护意识.坚决杜绝高毒农药的使用,在农业耕种的化肥施用量方面要加以控制,防止总氮超标,建议发展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施用有机肥,并修建截水沟,减少农田径流进入水库水体. (3)排水明渠沿线村庄污染处理措施和对策 针对输水明渠沿线村庄的污染,建议应加强对输水明渠沿线村庄居民保护水源的宣传教育,在输水明渠沿线设置警示牌和宣传牌,提高他们保护水源地的意识,严禁沿线村庄居民在输水明渠中洗澡或洗涤农具,尽可能减少沿线村庄对输水明渠的污染,尤其要避免大规模污染事件的发生. 另外,政府要采用多种方式,开拓各种资金渠道,加快水库库区至大致坡自来水厂输水管道的建设,尽快为输水明渠加盖或分质供水,饮用水采用埋管输送,避免输水管道沿线村庄对水源的污染. 若采取给输水明渠加盖的保护方式可有效防止村民在明渠中洗澡或洗涤农具等污染水质的行为,但输水明渠长约8公里,若为明渠加盖则成本很高,且村庄公路较狭窄,材料运输不方便,对施工造成一定的不便.另外,如果为明渠加盖,那必须防止过往车辆从明渠盖板上驶过,避免盖板和明渠承受不住压力,造成破坏. 由于凤潭水库生活供水量约1800m3/d,农业灌溉水量约4.92万m3/d,因此还可以采取分质供水的方式,即生活饮用水采用埋管方式输送,农业用水仍然采取明渠送水,这种方式成本较加盖成本低,与明渠输水相比,可以有效避免生活饮用水被沿线村庄污染的现象,同时也可以降低渗漏损失和蒸发损失,提高水的利用率. 2、管理监督措施建议 (1)、倡导水源地保护公众参与和监督 加强水源地保护宣传力度,引导公众参与保护;通过建立信息发布等制度,强化公众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饮水安全的趋势. (2)、建立健全法律监管制度 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要编制饮用水水源管理规定.各水源地保护管理部门要制定具体水源地的保护区划和管理办法.各政府职能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水源地保护工作,相互协作,加强监管.海口市凤潭饮用水源保护站要按其职能负责水源地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3)、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和动态跟踪能力,建立监测与应急体系 各级水环境监测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的监测,强化动态分析能力.当地政府部门应按水源地的重要性,分级建立监测预报体系;制定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和保障对策,饮用水水源地要做到"一源一案",每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和影响饮用水源工业企业和重点污染源都要制订环境应急预案,企业做到"一厂一案",一旦发生饮用水源环境污染事故,应及时按照预案进行处置. (4)、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 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放的废水必须符合国家及地方规定的废水排放标准.当排放总量不能保证保护区内水质满足规定的标准时,必须削减排污负荷,确保水源水质安全. (5)、注重科学研究,为饮用水源保护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加大城市饮水安全方面的科技投入,加强对水资源利用方面的研究,研究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体系,为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建议 海口市凤潭水库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立后,为切实保护好各级保护区的水质,建议尽快完成以下工作: (1)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做好立碑定界工作; (2)拆除一级保护区内的污水排放口,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由海口市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3)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和截污网管; (4)农村生活垃圾必须采用收集转运的方式,与大致坡镇的垃圾一起处理. (5)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和动态跟踪能力,在取水口及引水渠建立自动监测点. (6)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将农村畜牧放养改为圈养、舍养,政府有关部门应协助当地群众建设文明生态村,在宜建沼气池的地方优先安排建设沼气池,推广 "圈—沼—园"为一体的农户沼气池建设,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沼气化治理利用,做到一户一池,基本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和畜禽散养造成污染物乱排乱放影响水质,切实改善农村生活质量. (7)对于保护区内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应区别对待.坚决依法取缔保护区内的畜禽养殖和围箱养殖.加强对库区农民的宣传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强化水源保护意识.坚决杜绝高毒农药的使用,在农业耕种的化肥施用量方面要加以控制,防止总氮超标,建议发展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施用有机肥,并修建截水沟,减少农田径流进入水库水体. (8)应加强对输水明渠沿线村庄居民保护水源的宣传教育,在输水明渠沿线设置警示牌和宣传牌,提高他们保护水源地的意识,严禁沿线村庄居民在输水明渠中洗澡或洗涤农具,尽可能减少沿线村庄对输水明渠的污染,尤其要避免大规模污染事件的发生.另外,政府要采用多种方式,开拓各种资金渠道,加快水库库区至大致坡自来水厂输水管道的建设,尽快为输水明渠加盖或分质供水,饮用水采用埋管输送,避免输水管道沿线村庄对水源的污染. (9)建议设置严禁事项的告示牌,交通要道竖立界址告示牌. 1.3 大致坡镇概况 1.3.1地理位置 大致坡镇位于海南省东北部,海口市东南部,地外此纬19°48′,东经110°41′,东南与文昌市东路镇交界;西与海口市的红旗镇、三门坡镇接壤,北与三江镇、三江农场相邻. 大致坡镇北距海口市50公里,南距文昌县城23公里,距海口美兰国际机场约35公里,海文高速公路和琼文公路从镇区穿过,交通十分便利,是海口市通住东部地区的重要交通节点,也是周边十多个乡镇的商贸物流中心. 1.3.2行政辖区 大致坡镇下辖10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210个自然村,223个经济社.全镇土地总面积115.42平方公里. 在大致坡镇上设有民乐和椰林两个居委会,人口都在500人以上.以海文高速公路为界,路北分布有大东、金堆、昌福3个村委会和大致坡镇上的两个居委会,属沙质土地带.海文高速公路以南设有栽群、永群、咸来、崇德、美桐、美良、大榕7个村委会和1个咸来居委会,属红壤地带. 1.3.3交通条件 1、对外交通 海文高速、琼文公路纵向穿境而过,大致坡至新桥、昌洒、翁田、铺前的县乡公路-抱罗公路与主干公路交叉汇聚于镇区. 2、镇域内部交通 镇域内道路集结成网状,村委会、自然村之间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 因此,大致坡镇对外、对内交通条件极为优越,这对大致坡镇今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1.3.4自然条件 1、气候 大致坡镇气候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全年平均气温25℃,多年最高气温为39.5℃,最低气温为6.5℃;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700毫米;热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25℃,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和东南风,年日照总数为2000小时以上.对于发展农业经济,大致坡镇有着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 2、地形地势 大致坡镇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在10—48米之间,局部地段达到50米.土壤由新老沉积物和变质岩发育而成,属沙土区,有沙土,壤土和粘土等类,适于种植业的生产. 3、水文 镇域内有三条河流,演洲河、美浑溪、美帖溪,河宽均在10米左右,演洲河上游有风潭水库,有效库存为2180万立方米,是全镇农田灌溉和镇区水厂的主要水源.镇域内灌溉网密布,最长的一条约17.5公里.地下水流向由南向北,受地层中花岗岩影响水质较差. 1.3.5资源条件 1、旅游资源 (1)原生态村落 大致坡镇大致坡镇现有10座生态文明村落,村落型制反映出海南村落的原始特征:"盘根错节树,小径不识处,疏离两三家,林静蛙闹知".多样的物种、多样的自然要素,环村热带植物丰腴,天然果实累累,原始聚落景观着实引人入胜.综合戏剧文化和聚落文化,完全可以打造大致坡镇原始生态文化品牌,补充海南省较欠缺的地方文脉生态游,对于展示海南原生文化、原生人居环境、陆缘生态和享受厚朴的田园生活产生难得的作用. (2)红色资源 大致坡镇作为革命老区镇,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有75个老区村庄,如今保留较好的革命旧址和纪念建筑物就有:琼崖第一县委旧址(昌福村委会蛟乐坑村)、琼崖讨逆革命军第六路军成立旧址(昌福村委会大道湖村)、咸来革命纪念馆(咸来墟)、琼崖独立团革命烈士墓和渡海先锋营革命烈士墓(崇德村委会恰教村).这些都是有待于进行统一规划和开发的红色旅游资源.在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今天,应加快开发这些旅游资源,让它们发挥出越来越显著的教育启迪作用和旅游参观作用. (3)华侨旅游基地 大致坡是全省有名的华侨之乡.全镇共有华侨村庄127个,旅居国外的侨胞将近2万人,名流之辈倍出,如现任泰国国会副议长陈乍仑·素察就是大致坡的美篆村人.美篆村生态环境优美,村落形态佳,且村内有典型的泰式建筑,为打造现代观光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对美篆村已经做了初步的规划,规划有游客接待中心、滨水休闲长廊、游船码头、餐厅、美篆文化博物馆、中泰友谊园等. 2、农业资源 大致坡镇属农业资源复合区域,耕作农业、热带林果花卉、陆水养殖均适宜,其腹地更有海洋农产品和已具盛名的陆地养殖(如文昌鸡).利用农业资源复合优势,率先培育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包装业,拉长产业链,提升资源价值;利用农业资源的多样性,发展郊区农业旅游和农教科研和培植基地. 大致坡镇是海南省东北部地区的农产品集散地.大致坡镇处于海口市通往东部地区的重要交通节点,是进出文昌市及周边地区的必经通道,琼文公路和海文高速公路从镇区经过.特殊的区位优势和优越的地理条件使大致坡镇的商品贸易异常繁荣.现墟区是琼北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好,产品最丰富,交易最活跃、管理最完善的物流中心,每逢墟日云集八方客商达两万人以上,已悄然形成了琼北地区十二个乡镇、三个农场的农产品集散地. 3、文化资源 大致坡镇是海南省的琼剧文化名镇.大致坡的民营琼剧团在省内闻名,目前常驻大致坡镇的民营琼剧团有14家,从事琼剧事业的人员有500多人.这些民营琼剧团平均每年为群众演出2500场次左右,最高的可达3000场次.大致坡镇的民营琼剧足迹遍及全省的城镇乡村,常演不衰,被人们称为"大致坡琼剧现象".2005年,大致坡镇被评定为海南省琼剧文化名镇. 1.3.6社会经济状况 1、人口状况 大致坡镇下辖10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210个自然村,223个经济社. 到2010年末,全镇总人口38842人,劳动力19015个,镇区常住人口12000人,流动人口19987人.城镇化水平为35.72%. 表1.3 大致坡镇人口和土地面积现状一览表 序号 村名 人口(人) 劳动力(人) 1 栽群 1700 638 2 美良 1245 602 3 崇德 3332 1557 4 昌福 4085 1768 5 金堆 2499 1479 6 大东 3150 2014 7 永群 3170 1582 8 咸来 2812 1200 9 美桐 1877 980 10 大榕 1096 736 11 咸来墟 1876 980 12 镇区 12000 5479 13 总计 38842 19015 2、经济发展状况 2010年大致坡镇国内生产总值达47731万元.其中第一产业18236万元,第二产业14355万元,第三产业15140万元.三次产业比重为19:15:16,三个产业比重相当. 具体详见下表: 表1.4 大致坡镇经济发展状况一览表 年份 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人均生产总值 2006 40128 18834 13001 8293 14747 2007 43338 20341 13261 9736 15753 2008 46460 21354 13326 11780 17143 2009 50269 22486 13579 14204 18576 2010 47731 18236 14355 15140 17857 历年的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详见下表: 年份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006 4105 2007 4392 2008 4741 2009 5063 2010 4766 分析图: 经济发展及人均收入情况基本呈逐年上涨趋势,2009年高于海口市人均收入319元. 2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2.1发展条件分析 2.1.1优势分析 1、区位优势 大致坡镇位于海口市与文昌市的交接地带,是进出文昌、海口的咽喉地带,也是社会经济活动较为活跃的地区,区位优势极为突出. 2、交通优势 城镇因道路而生、应道路而强,海文高速公路和省道琼文公路从大致坡镇穿过,是大致坡镇经济发展依赖的主要条件,相比较海口市其他城镇,大致坡镇交通优势极为明显,这为大致坡镇经济发展特别是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3、商贸、物流基础优势 大致坡镇是海南省集贸发达和文化繁荣的名镇之一.目前以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便捷的交通条件,已成为琼北地区12个乡镇、3个国营农场的商品集散地,是琼北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好,产品最丰富,交易最活跃、管理最完善的物流中心.2003年从事商业经营的集体和个体企业有276家,上市流通品种达150种,每逢墟日云集八方客达2万人,商品批发遍及周围12个乡镇,商业覆盖面达15万人以上.大致坡镇商业发展主要特点有:一是商业规模大且品种多而全;二是交通方便,辐射范围广;三是商业发展目前已形成良性循环,商业在全镇的经济地位日益凸现;四是已成为周边10多个墟镇的实际商贸中心和转接点.而且基于其便捷的地理位置,旅店、宾馆业又比较发达,现有宾馆12家,年经营额达1000万元以上. 4、工业基础优势 乡镇工业和个体加工业是海口市28个镇中最发达的乡镇之一.工业类型以农副产品加工、建材工业为主.木材加工、粮油加工、热带作物加工构成了农副产品加工的主体,其中木材加工已具特色,现有木材加工企业已达45家,产值达3731万元.建材工业主要是一些基础性建材工业,产值达578万元.此外,一些工艺品制造工业也有发育,角雕、花卉塑料是主要产品. 5、旅游资源优势 大致坡镇旅游资源类型相对齐全,既有10座原生态村落,又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还有全省有名的华侨之乡和丰富的琼剧文化之乡,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6、农副产品优势 大致坡镇是以种植、养殖为主要产业的农业生产区域,近几年加快生产结构的调整,经济的发展主要以高附加值的瓜菜、种苗为主.大致坡镇显著的也是相当独特的农业特征就是其复合性.农林牧渔兼备,基本耕作、热带林果、陆地养殖、水产养殖产品在该镇均有,由此形成多元化复合性农业特征. 2.1.2劣势分析 1、大致坡镇的旅游业发展较为薄弱,主要是缺少旅游景点. 大致坡镇虽然拥有原生态村落、红色旅游资源,还有全省有名的华侨之乡和丰富的琼剧文化之乡,但是这些资源未进行有效的整合,琼剧广场目前也是一派颓废的情况. 2、工业化水平较低,制约了大致坡镇经济发展 大致坡镇总体工业特征是:规模小,产值少,层次低,分布散,与地域禀赋配合联动差.大量的工业企业产值不愈百万,就业人数不足10人,粗加工、初加工特性明显.不难看出,现有工业企业实质上是一种作坊式的零散工业,现代工业尚未发育.同时,应该看到,大量的现有工业的原材料供应隅于本镇,显然,大腹地小产业在该镇工业发展中表现明显. 2.1.3机遇分析 1、优越的宏观政策环境为大致坡镇带来的发展机遇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海南省的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综合发展条件,科学确定功能分区,优化区域空间布局.统筹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契机,推动城乡、区域资源优化配置."是未来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为大致坡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和强大动力. 2、区域经济统筹发展为大致坡镇创造了优越的发展环境 (1) 区域经济的整合将成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支柱之一,市场主导型的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将迈出实质性步伐.随着环北部湾经济圈形成与发展,珠三角产业的梯度转移,在此背景下,为充分发挥大致坡镇资源的比较优势,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培育和壮大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带来发展机遇. (2) 随着海南省实施"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的新型工业基地、全国热带滨海旅游休闲胜地、全省都市型农业基地、国家海岛生物产业基地、区域交通节点和现代服务中心"的产业发展战略,成为海南省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点.尤其是旅游产业和现代农业基地的建设与发展,与大致坡镇的资源条件和主导产业的发展具有很高的吻合度,充分利用海南省产业发展的机遇,推进大致坡镇旅游资源的开发,现代农业基地的建设和农副产品的深度加工,具有优越的发展条件. (3) 随着海口市产业发展战略的深入发展,不仅为大致坡镇旅游业、绿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带来契机,而且为大致坡镇承接不适合在海口市区发展的,诸如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家具市场、大型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等行业向近郊小城镇转移,创造了良好机会. 2.1.4挑战分析 1、气候条件脆弱.大致坡镇不仅在夏、秋季要频繁面临热带风暴及台风的袭击,而且在冬、春季更是干旱少雨,对农作物生长和林业生产带来很大危害,严重影响大致坡镇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大致坡镇农业经济结构单一,与周围区域相比也表现出专业化、郊区化强度偏弱的特性.一些郊区化表征性的农产品(如蔬菜瓜类)生产在大致坡也较为不足,大致坡镇蔬菜瓜类的种植面积甚至仅及一类热带作物的种植面积,占地比例很小.另外,大致坡镇的农业波动率较高,其原因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仍靠天吃饭;农业信息不畅,难以随市场而动. 2.2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2.2.1总体发展现状分析 1、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年增速总体上处于上升态势 由图2.1可以看出,自2005年以来,大致坡镇经济一直持续稳定向前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40128万元增加到了2010年的47731万元,且2009年还达到了50269万元.从国内生产总值年递增率来看,近年来一直处于10%上下. 具体详见下表: 表2.1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年份 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人均生产总值 2006 40128 18834 13001 8293 14747 2007 43338 20341 13261 9736 15753 2008 46460 21354 13326 11780 17143 2009 50269 22486 13579 14204 18576 2010 47731 18236 14355 15140 17857 图2.1 近年来大致坡镇经济发展图 表2.2 2005—2010年大致坡镇三次产业比重表 年份 一产比重(%) 二产比重(%) 三产比重(%) 2006 47 32 21 2007 47 31 22 2008 46 29 25 2009 45 27 28 2010 38 30 32 图2.2 2005—2010年大致坡镇三次产业比重图 2、从产业演化进程来看,大致坡镇仍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 2010年大致坡镇国内生产总值达4.7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82亿元,第二产业1.44亿元,;第三产业1.51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19:15:16,三个产业比重相当,大致坡镇三次产业的顺序为一、三、二.根据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H.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模型(如表2.1)判断,大致坡镇的经济发展水平仍处于工业化的初始阶段. 表2.3经济发展阶段及其产业结构特征表 经济发展阶段 产业结构特征 工业化初始阶段 第一产业比重大于10% 工业化加速阶段 第一产业比重小于10%,第二产业比重大于第三产业 工业化成熟阶段 第一产业比重小于5%,第二产业比重与第三产业比重大致相当 后工业化阶段 第一产业比重进一步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大于60% 3、近年产业结构基本上没有变动,非农产业发展乏力 由图2.2和表2.3可以看出,2006—2010年大致坡镇三次产业各自比重略有变化,第一产业略有下降,第二产业基本保持不变,第三产业逐步增加. 4、从城镇化进程来看,大致坡镇城镇化水平处于发展的中期阶段 根据研究多国城镇化过程,诺瑟姆总结出S型城镇化发展曲线,其中的两个节点是30%和60%,从而将整个城镇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城镇化水平小于30%,城镇人口增长缓慢,当城镇人口比重超过10%以后,城镇化水平才略微加快.第二个阶段城镇化水平在30%-60%之间,城镇化进程出现加快趋势,一直持续到60%才会逐渐稳定下来,此时发展经济学意义上的城镇化已经完成. 2010年大致坡镇的城镇化水平为35.72%,处于城镇化的第二个阶段即中期阶段,城镇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2.2.2第一产业分析 1、第一产业发展现状 (1)总体发展情况 2010年大致坡镇第一产业增加值1.82亿元,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38%.种植业主要有橡胶、香蕉、椰子、番薯、蔬菜、荔枝、反季节瓜菜等热带经济作物;畜牧业主要以牛羊猪及家禽饲养为主,2010年家禽年内出栏量达到151万只. 下表为大致坡镇农业种植及养殖情况一览表: 表2.4 种植业基础信息资料 年份 早稻面积 早稻产量 晚稻面积 晚稻产量 番薯面积 番薯产量 蔬菜面积 蔬菜产量 2006 16820 5102 17168 5269 9948 2782 15223 18460 2007 16400 5339 17560 6019 9701 2701 13687 18062 2008 14916 4698 17489 4892 8337 2338 12472 17074 2009 17296 4761 17620 4405 9507 2660 12224 16827 2010 17438 5061 17658 4210 9238 2489 11858 16863 表2.4(续) 种植业基础信息资料 年份 荔枝面积 荔枝产量 香蕉面积 香蕉产量 椰子面积 椰子产量 橡胶面积 橡胶产量 2006 2533 481 3020 3752 3755 1369250 16189 823 2007 2533 508 3587 5063 3755 1388260 16188 872 2008 1850 530 3326 5669 3750 1366500 18198 742 2009 1650 534 3288 5710 3590 1259600 20615 762 2010 1650 632 3218 5552 3318 1259158 21608 879 表2.5 牲畜家禽饲养情况 年份 牛年末存栏量 牛年内出栏量 山羊年末存栏量 山羊年内出栏量 猪年末存栏量 猪年内出栏量 家禽年内出栏量 肉类总产量 2006 3983 565 1652 2108 7309 13710 513360 2240.28 2007 3415 705 530 1410 24546 21860 1205300 4119.26 2008 3584 480 528 520 29517 22080 1325000 4348 2009 2991 527 528 593 29280 23030 1520800 4608.3 2、问题分析与发展战略 (1)问题分析 ①农业种植方式基本上为露地栽培农业,农业生态稳定性差 大致坡镇农业生产基本上为露地栽培农业,深受灾害性天气、极端天气(如台风、干旱)的制约,产量和质量难以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差,制约了农民增产增收. ②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任重道远 由于气候原因,大致坡镇为较为缺水地区,因此农田水利建设成为保证农业丰收的重要条件,近年来大致坡镇虽然在改善农田水利设施上下了相当功夫,但是由于资金短缺等原因难以照顾到全镇各渠道. ③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滞后 大致坡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比较滞后,截止2010年底专业合作社仅3个,全部为养殖专业合作社,没有种植业、林业等合作社. (2)发展战略 ①积极推动设施农业,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 设施农业是采用现代化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改变自然环境,为动植物生产提供相对可控制甚至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水肥和气等环境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设施农业包含玻璃温室、塑料大棚、连栋大棚、地膜覆盖等类型. 根据大致坡镇的实际情况,建议大致坡镇积极推动塑料大棚设施农业发展,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实现大致坡镇农业规模化经营,推动无公害农业、高附加值农业、订单农业的发展. ②继续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随着大致坡镇经济的发展、工业的提升、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多,资金缺口将得到逐步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将得到更大力度的支持,规划建议除逐年改善大型灌溉沟渠. ③大力推进农业合作组织建设 传统农业如何走向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基本路子.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海南省各市县依托当地资源优势,以发展热带现代农业、加快农民致富为目标,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据省委农办测算,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的收入比一般农户的收入高出20%左右. 然而,目前大致坡镇农业合作组织现状发展比较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三农问题的解决.规划建议大致坡镇应当借鉴海南省其他县市特别是乐东县的发展模式,围绕荔枝、橡胶、反季节瓜菜、胡椒、淡水养殖等主导产业,创办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行标准专业化生产,实行品牌的市场销售,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农民持续增收. 2.2.3第二产业分析 1、第二产业发展现状 (1)总体发展状况 2010年大致坡镇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44亿元,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30%.工业企业类型以农副产品加工、建材工业为主.其中大致坡镇建一水产已于2013年3月28日成功上市. (2)乡镇企业发展状况 木材加工、粮油加工、热带作物加工构成了农副产品加工的主体,其中木材加工已具特色,现有木材加工企业已达45家,产值达3731万元.建材工业主要是一些基础性建材工业,产值达578万元.此外,一些工艺品制造工业也有发育,角雕、花卉塑料是主要产品. 上市工业企业有一家:海南建一水产股份有限公司,也是海南首家上市的水产企业,该企业的注册资金为1028万元,拥有职工150多人,位于大致坡镇园林西街. 2、问题分析与发展战略 (1)问题分析 ①大致坡镇乡镇工业和个体加工业是海口市28个镇中最发达的乡镇之一,第二产业有一定的基础,但总体来讲其发展仍相对薄弱,工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较低,仍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 ②乡镇企业分布凌乱,缺乏规划布置.目前大致坡镇乡镇企业大多呈点状分布于镇区各角落,难以形成工业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同时会对周边居民产生诸多干扰(如噪声干扰). ③乡镇企业与农业联系不够.大致坡镇虽然农副产品加工已初具规模,但具有一定的上升空间,需要继续拓展大致坡镇农工产业链发展. ④大致坡镇的物流业比较发达,但是缺乏整体规划,布局零散,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2)发展战略 ①在大致坡镇区的西北侧,结合琼文公路,规划建设以绿色生态本土原产品加工为核心的工业园区. ②为扭转乡镇企业的布局现状,规划应将现有分散企业集中至镇区西北侧的工业园区内. ③吸引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到工业园区建厂,实现大致坡镇农业和工业的互动发展,提高产业综合附加值. ④规划将分散的物流业企业集中到距离镇区6公里的物流园区内. 3、大致坡工业园区分析 ①大致坡镇周边区域对大致坡工业园区的产业要求 大致坡镇周边乡镇有:海口市三门坡镇、三江镇等镇及文昌市潭牛镇、抱罗镇、东阁镇、锦山镇、东路镇等乡镇. 这些乡镇的现状经济特征基本上都是第一产业一枝独秀,其增加值比例一般都大于60%(潭牛镇为58%,抱罗镇为62%,东阁镇为63%,东路镇74%,,三门坡镇62%,大坡镇64%),第一产业主要类型有罗非鱼淡水养殖、畜禽养殖、荔枝等水果、反季节瓜菜.得益于海南优越的气候、土壤等自然要素,这些乡镇的农业基础比较好,特别是近几年来农业合作社组织的建设对农业的增产起到了积极地推进作用,第一产业做大做强势头良好. 与第一产业良好的发展势头相比,第一产业配套的加工业比较薄弱,农民增产不增收,农业产业链条较短,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联动较弱,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改观的话,势必影响到第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第一产业附加值的提升.然而,从海口市和文昌市对这几个乡镇的定位来看,基本上都是农业型乡镇,控制第二产业的发展,避免工业遍地开花,规避用地不集约和污染环境. 因此,这些乡镇目前面临着第一产业发展基础良好与农产品加工业短缺的尴尬局面!如何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来带动第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根据上面的分析,单靠每个乡镇薄弱的加工业来带动第一产业,显然是不实际的!需要有一到两个集中的工业园区为其服务,大致坡工业园区可通过发展以农副产品加工业(包括木材加工业、工艺品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粮油食品深加工业、饮料罐头果蔬碎片加工业);制造业(包括造纸及纸制品生产、家具制造业);其它工业如建材生产业、果蔬加工等工业类型来辐射带动这些乡镇第一产业的发展,以及有大致坡镇物流园区为其服务,实现一产和二产的联动发展. ②与东路镇区工业协调发展分析 根据《文昌市工业产业布局规划研究》和文昌市工业和科技信息化局工业发展规划,可以看出东路工业园区将成为文昌市工业主要承载地,并将成为清澜开发区产业转移承接地. 东路工业园区主要面向文昌中西部的农村地区,重点突出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主要是果蔬加工、淡水产品(罗非鱼)加工、畜禽产品(文昌鸡)加工和热带水果加工等.同时为了体现乡镇型园区建设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引导发展建材、金属加工、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旅游商品制造等辅助产业. 考虑到大致坡镇区工业与东路工业园区的空间上的临近性,两个工业区需要在产业上进行协调,实现工业竞合发展. ③大致坡镇区工业现状 大致坡镇现状工业类型以农副产品加工、建材工业为主.木材加工、粮油加工、热带作物加工构成了农副产品加工的主体,其中木材加工已具特色,现有木材加工企业已达45家,产值达3731万元.建材工业主要是一些基础性建材工业,产值达578万元.此外,一些工艺品制造工业也有发育,角雕、花卉塑料是主要产品.根据镇区集约节约用地,形成规模效益的原则,规划将其迁移至大致坡镇工业园区内,与其他工业形成配套互补. ④大致坡工业园区产业与东路工业园区产业的选择 根据以上各层面对大致坡工业园区的分析,结合大致坡镇及周边乡镇的农业资源条件,大致坡工业园区的产业选择为: A、本土原产品农副产品加工业:果蔬加工、水产加工、畜禽加工、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粮油加工、热带作物加工; B、、家具制造业:家具制造;C、建材工业:建筑材料、油漆加工;D、工艺品制造业:角雕、木雕. 东路工业园区产业的选择: A、本土原产品农副产品加工业:果蔬加工、水产加工、畜禽加工、食品加工; B、纸箱加工业:纸箱加工 表2.4 东路工业园区与大致坡镇区工业产业选择一览表 工业园区 产业选择 发展重点 东路工业园区 本土原产品农副产品加工业 果蔬加工、水产加工、畜禽加工、食品加工 纸箱加工业 纸箱加工 大致坡镇区工业 本土原产品农副产品加工业 果蔬加工、水产加工、畜禽加工、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粮油加工、热带作物加工 家具制造业 家具制造 工艺品制造业 角雕、木雕 建材工业 建筑材料、油漆加工 2.2.4第三产业分析 1、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2010年大致坡镇第三产业产值为1.5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2%.大致坡镇区是包括东路镇在内的周边乡镇的经贸集散中心,小商品和农产品交易市场比较活跃,且东路镇区和大致坡镇区连在一起,因此本应由东路镇区承担的商贸等第三产业被分流至大致坡镇区,目前东路镇内仅有三四家餐饮店、商店较少、约亭集贸市场几近荒废;而大致坡镇区宾馆林立、农贸市场繁忙、各家专业店/精品店名目繁多,一派欣欣向荣的城镇景象. 2、发展战略 (1)继承传统优势,大力发展商贸业. (2)积极发展物流仓储业.依托大致坡镇工业园及海南永青现代热带农业园区和工业区,积极发展以农副产品为主要载体的农业物流仓储业,带动全镇乃至周边乡镇农业发展. (3)大力发展旅游业.以发展琼剧文化为主要载体,结合文明生态村、华侨村级红色村庄的发展,大力发展以文化、生态、绿色为特色的旅游业. 2.3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2.3.1发展总目标 规划期末,依托琼剧文化、凤潭水库、南洋河等资源优势和周边十多个乡镇的商贸中心的区位优势,建成以商贸为基础,以生态旅游、运动休闲、养生度假、旅游居住产业为带动,经济较发达,社会和谐,生态环境一流,风情浓郁的集商贸、生态休闲、旅游度假为一体的中心城镇. 2.3.2发展分目标 结合大致坡镇发展总目标,本规划拟从经济、社会、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4个方面细分发展分目标,具体如下: 1、经济发展目标 (1)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29亿元(按2010年价,下同),年递增11%. (2)优化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的比重为7:12:31. (3)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业合作组织成为农业发展重要引擎,第一产业增加值达5.85亿元,年均增长率为6.0%. (4)工业园区发展形成规模,第二产业增加值达9.66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0%. (5)以旅游、物流为主导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24.78亿元,年均增长率15%. 2、社会保障目标 (1)全镇城镇化水平达80%,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2)全镇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3)全镇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数达10张,每万人拥有医生4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 (4)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100%,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力争达到80%以上. (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达到5.5万元. (6)全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 3、城镇建设目标 (1)镇区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m2以上. (2)市政排水管网覆盖率达100%. (3)气化率达到98%. (4)实现广播、电视信息传输数字化,覆盖率达100%. (5)镇区生活组团公共绿地比例达到8%以上. 4、环境保护目标 (1)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中的一级标准. (2)水环境质量控制目标:镇区内地表水体保持在《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Ⅰ类标准. (3)声环境质量规划控制目标:执行《城镇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一类区标准. (4)污染物排放控制目标:锅炉、烟囱排放废气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城镇污水排入新建污水处理厂,送往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废水,执行二级标准. (5)工业企业厂区噪声控制目标:规划区噪声控制标准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 12348-90)Ⅲ-Ⅳ类标准. (6)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 (7)新建住宅建筑节能标准达到60%,公共建设节能标准为100%. 2.4 镇域产业发展规划 2.4.1产业发展重点 (1) 以建设产业基地为重点,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发展坚持优化产业结构,优化种植业结构的原则,按照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要求,走高效农业之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精准、外向型、高科技、安全农业,着力培育以苗木、花卉、水果为主的热带种植基地. (2) 充分发挥旅游项目的带动作用,以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为重点,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业.充分利用大致坡镇丰富的旅游资源,进一步深度保护和开发滨水度假休闲区,热带高效农业等资源,进行旅游开发,同时发展观光农业. 2.4.2产业设计和引导 类型 方向 重点 策略 农*特色农业 热带作物 淡水养殖 文昌鸡 郊区农业 蔬菜瓜菜 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科技化、 猪 公司+农户 科研+农户 业 *生态型农业 苗木花卉培育 集生产、科研、交易、物流、展览及休闲观光于一体 高效基础型 耕作农业 农业 工 *农副产品加工业 木材加工 规模化、集中化 工艺品加工 粮油加工食品深加工 *制造业 饮料制造食品深加工 造纸及纸制品生产 业 辅助型工业 包装业 三 *商服业 小商品批发业 重点加强 集市商贸 扩展数量提高质量 专业市场 扩展交易范围,综合腹地产品 地域文化服务业 品牌运作 *仓运业 物流业 集中 仓储业 重点加强 运输业 组织客运,增强货运 产 *文教业 科技示范基地 联合科研院校 农教基地 非基础性教育 培训、传播 其 *都市休闲业与 都市农业游 人文渗透,优化环境 第二居住地建设 传统生态村落游 它 特种文化旅游业 华侨文化观瞻 戏剧文化观瞻 注: *为主导型产业 2.4.3产业布局结构 形成:东贸西农,北林南经,适地特种,沿路高效,横向旅游的产业空间总体布局结构. 根据大致坡镇地理条件和资源分布情况,结合区位条件、历史基础、对外联系强度,形成东部以商贸为主,西部以农业为主,北部重点加强林果业,沿路发展高效农业及工业,据地理条件充分利用河塘等特殊地段发展特种养殖,沿生态村落形成旅游休闲横向轴带和区域. 形成:一中心三园五区的产业发展空间重心布局结构. 一中心:以镇区为中心的综合服务商贸区 三园:大致坡镇工业物流园区、南洋河体育休闲中心、咸来综合服务居民区. 五区:养殖瓜果及基础农业区、苗木培育示范产业园区、热带作物及果林区、综合高效农业观光区、凤潭水库休闲养老片区. 形成:点轴启动,扇型扩展,四方带动,以点促面的产业生长空间布局. 以镇区为极核、以海文高速沿线为主轴,琼文公路为次轴,先期启动商贸、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农教技术服务及生态村落游等主导型产业;逐步扇型扩展,以镇区、咸来、昌福、(大榕+永群)、(崇德+美桐)复合节点为支撑,全面带动区域发展. 2.4.4产业布局 (1) 中心镇区:商贸中心,为全镇的第三产业服务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 (2) 工业区:位于大致坡镇区西北面0.5公里处,规划建设乡镇工业用地,逐步将全镇的乡镇工业向工业用地集中,形成规模化发展,有利于基础设施的统一配置和污染的统一协调治理.规划总用地面积为49公顷. (3) 大致坡镇物流园区:位于大致坡镇西北面2.5公路处,规划为综合商贸物流园,内配套有交易区、仓储配送区、配套服务区、活动广场区及停车场区等,规划总用地面积为65公顷. (4)苗木培育示范产业园区:参照《海口市林业苗木培育示范长廊总体规划》,在昌福村内建设集苗木花卉的生产示范、科研教育、展示宣传、检疫、包装、交易、冷藏、物流、信息交流、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养生保健等功能于一体的苗木培育示范产业园,规划总占地面积为3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为9公顷 (5)咸来综合服务居民区:大致坡镇西部地区以商贸、公共服务配套为主,并带有红色文化特征的居住组团.规划建设用地控制在80公顷以下. (6)南洋河体育休闲中心: 地理位置:位于海口市大致坡镇西北部,红寨下村和昌会山村北侧,规划区南临琼文公路;东北部为林地、园地和水塘,中部有南洋河由东向西流过,将地块分为南北两个部分,西南部为荒坡地和杂木林. 南洋河体育休闲中心西北距海口50公里,南距文昌23公里,距海口市美兰国际机场35公里;距大致坡镇区距离约2公里,距海文高速公路三江出口处约5公里,道路交通十分便捷,临近琼文公路,区位和交通优势十分明显. 规划思路:突出规划区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发挥丁荣湖及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特色,全面整合生态资源与本土文化精粹,最终建设和发展成为辐射海口市、周边市县和吸引海内外游客的生态旅游的精品景区和海口市美兰区主要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及提供商务会议服务旅游区. 规划定位:以生态休闲体育运动为主体的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的高档度假居住休闲型综合社区. 用地控制指标:规划总用地80.37公顷,规划建设用地控制在16公顷以下.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会所、酒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银行、保险公司、教育设施、综合性商业服务设施、公共厕所等. (7)凤潭水库休闲养老片区 地理位置:临近海文高速公路,以凤潭水库为中心 规划目标:该项目是我国建设的一个国际高端养老总部基地示范区.项目中既有居家养老的功能,又有社区及机构养老所配备的医疗、保健、养生、娱乐等内容,还有举办国内外养老交流学习的功能.通过该项目的建设,达到发展我国老龄事业,提升海南乃至全国养老服务层次,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 项目板块:医疗服务区、科技文化产业园、产业示范区、休闲农庄、养生主题酒店、国际养生度假村、休闲运动区等七大板块. 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规划建设用地控制在200公顷以下. 空间管制: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和凤潭水库水源地保护,控制凤潭水库的二级保护区范围的建设活动.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三甲医院、老年大学、科研中心、酒店、会所、老年活动中心、图书馆、体育场、健身广场、老年护理院、银行、信用社、保险公司、邮电支局、邮电营业所、电信支局、电信营业所、综合性商业服务设施、农贸市场、公共厕所等. (8)洽教红色示范村 位于大致坡镇西侧,距大致坡镇区15公里,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村庄,于2010年在海南警备区牵头下,修建1座革命烈士纪念广场,修复2座纪念馆,共占地面积20余亩.同时,洽教村村庄自然环境秀丽,村前有一个约60亩的湖泊,进行打造,成省内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另外结合村庄预留1公顷的建设用地,用于旅游设施建设. (9)美浑农家休闲区 位于大致坡镇的中南部,海文高速公路的西侧,距大致坡镇区5公里,村庄面湖靠山而建,村庄风景优美,加以改造和利用,同时打造自身的主题特色,成为城镇居民节假日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另外结合村庄预留1公顷的建设用地,用于旅游设施建设. (10)美篆华侨民俗文化园 位于大致坡镇的北端,昌福村委会境内,是大致坡所以华侨村中意味最浓的一个村庄,整个村庄环境优美,植被群落良好,村前的湖面宁静开阔,稍作梳理即可成为一个天然的景区.可将周边的几个村庄,美训、美峰、龙溪村、湖田村、美偶村等纳入本园内,统一规划建设,村庄另外结合村庄预留3公顷的建设用地,用于旅游设施建设. (11)琼剧文化产业园 位于大致坡镇区的南部,为突出大致坡镇的琼剧文化资源优势,规划将琼剧文化广场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建设中国戏剧家活动基地、戏剧雕塑园、戏剧博物馆、戏剧学校、琼剧文化产品展示交易一条街等内容,建成综合的文化产业园,总建设用地面积为16.69公顷. 3 人口与城镇化 3.1 人口发展预测 3.1.1镇域人口现状 1、现状总人口 到2010年末,全镇总人口38842人;大致坡镇区常住人口12000人,流动人口19987人;咸来墟常住人口1876人.城镇化水平为35.72%. 表3.1 2010年大致坡镇各村(居)委会人口一览表 序号 村名 人口(人) 户数 1 栽群 1700 589 2 美良 1245 295 3 崇德 3332 730 4 昌福 4085 1768 5 金堆 2499 600 6 大东 3150 2014 7 永群 3170 633 8 咸来 2812 624 9 美桐 1877 426 10 大榕 1096 260 11 咸来墟 1876 469 11 镇区 12000 5479 12 合计 38842 13887 2、人口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2006年至2010年大致坡镇人口由37984人增长到38842人,增长了858人. 表3.2 近五年大致坡镇人口一览表 年份 镇域常住人口 主城区常住人口 镇域户籍人口 主城区户籍人口 2006 38159 11355 27209 8125 2007 38245 11584 27509 8488 2008 38817 11756 27100 8264 2009 38650 11888 27059 8279 2010 38842 12000 26729 8116 表3.3 村镇人口数及其变动情况统计表 年代 年末人口数(人) 全年人口变动(人) 总户 数 (户) 总人口 在总人口中 自然增长率 机械增长 净增减人数 增长率(‰) 合计 男女非农业 亦工亦农 出生数 死亡数 净增减人数 增长率 (‰) 迁入 迁出 净增减人数 增长率(‰) 2005 10537 37984 19140 18845 5701 24 712 218 494 13 757 1072 -315 -12.3 179 0.7 2006 10465 38159 19359 18800 5737 24 748 206 542 14.2 484 1387 -450 -17.5 92 -3.3 2007 10284 38245 19411 18833 5721 22 783 190 593 15.5 1403 1423 -20 -0.8 573 14.7 2008 10275 38817 19732 19086 5812 23 788 249 540 13.9 858 1555 -697 -26.7 -157 -12.8 2009 10262 38650 19622 19028 5789 17 790 279 510 13.2 1157 1471 -314 -12 196 1.2 2010 10256 38842 19827 19015 5778 17 715 214 501 12.9 484 793 -309 -8.0 192 4.9 2010年,大致坡镇全镇总人口38842人,由近几年的人口变动情况看,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比较高(12.9‰-15.5‰),在2007年自然增长率达到峰值15.5‰,在随后的三年中,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人口的机械增长率近几年来一直为负增长,人口的迁移水平总体上是迁出大于迁入.人口的平均自然增长率为13.78‰,人口的平均机械增长率为-12.88‰,大致坡镇的人口增长主要由自然增长所产生,2005年以来总人口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3.1.2镇域人口预测 采用人口环境容量预测法和增长率法进行预测 1、人口环境容量预测法 (1)农民生存环境的改善,一方面需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更重要的是发展非农产业,转移农业人口.因此,本规划从水土资源的承载力入手,首先研究人口的环境的最大容量,然后确定大致坡镇保证可持续发展. (2) 人口的环境容量,是指一个区域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能够支持多大人口规模得以生存发展的潜力.人口规模,是指生活在一个区域中的实际人口数量.如果一个区域的人口规模小于人口容量,则人口规模还有一定的扩张余地,而不至于引起资源生态环境系统或社会经济系统的危机;反之,则说明区域人口对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两系统的综合压力已超出其最大承载能力.所以,必须在科学测定的基础上界定区域人口容量,使区域人口规模与之相适应. (3) 计算模型:生态系统承载力度CCFres=1-(Qt/Qs)/Pt 其中:Qt—某资源实有量;Qs—某标准人均资源占有量(以我国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为标准);Pt—区域实际总人口;CCFres—承载饱和度. 当CCFres=0时,表明资源承载压力度达到平衡,人口规模适中;当CCFres>0时,表明人口压力大于资源承载能力,其值越大,压力度越大;当CCFres<0时,表明资源承载能力大于人口压力,其值越小,压力度越小. (4) 计算:以土地资源承载压力度达到平衡(CCFres=0),来计算人口容量(pt=Qt/Qs).Qt为大致坡镇的规划耕地面积为58993.5亩;Qs为人均耕地面积,分别按以下两种标准计算:高标准: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1.41亩为标准,则为41840人;低标准:保证生存,人均需耕地0.8亩,则为73742人. (5) 从以上计算可以看出,土地的承载能力为41840人至73742人.即不考虑外来因素和不增加耕地面积,大致坡镇最多能承载74000人左右. 2、经济预测法 通过专业人士大量的数据分析和模型,得出经济GDP的增长和就业人数具有函数关系,利用此函数关系和预测的2030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得出需要的就业人口,进而推断出镇总人口数.具体分析如下: 引用中科院国情研究小组建立的经济增长与就业人数的非线性函数公式: Ln(L)=a+bLn(Y)+e 其中:L为就业人口,Y为GDP值,a、b为系数,e为随机误差. 近5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和就业人口关系如下表: 年份 生产总值 就业人口 2006 40128 15406 2007 43338 15464 2008 46460 15834 2009 50269 16234 2010 47731 17603 代入公式,得出方程为: Ln(L)=6.98+0.25Ln(Y) 至2030年,大致坡镇全镇国内生产总值目标为40.29亿元,即需要就业人口44053人. 根据多年的经验数据总结,职工带眷系数指标如下: 职工带眷有关指标 类别 占职工总数比重 备注 1、单身职工 40%-60% 带眷职工比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独立工业城镇采用上限,靠近旧城采用下限,迁厂采用上限,建设初期采用下限,建成后采用上限.单身职工比相应变化.带眷系数已考虑了双职工因素. 2、带眷职工 40%-60% 3、带眷系数 3-4,1-3 4、非生产性职工 10%-20% 因本区域2010年老龄化率已经达到14%,接下来将快速的进入老龄化阶段,故带眷系数也较高,取1.8.则至2030年,总人口数为44053*1.8=79296.合约8.0万人. 根据方法一大致坡镇土地资源承载能力在不考虑外来因素和不增加耕地面积的情况下最多能承载74000人左右,但是本项目因有南洋河体育休闲中心、凤潭水库休闲养老片区、百里花卉长廊等产业带动,再加上目前交通运输各方面比较方便,粮食供给方面基本上不存在问题,也可以在下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调整用地结构,增加耕地面积,达到经济发展的要求. 综合以上两种方法分析,远期2030年,总人口取8.0万人. 近期(2020)年人口规模预测 根据人口预测计算公式为:Pn=P0*(1+r1)n+P1(其中,Pn为预测期末人口数,P0为基期总人口数,r1为自然增长率,n为预测年限,P1是指机械增长人口). 根据大致坡镇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趋势,规划近期(至2020年)自然增长率取10‰,中远期自然增长率取8‰. 则近期2020年自然增长人口为42906人;中期2025年自然增长人口为44650人;远期2030年自然人口为46464人.则远期机械增长为80000-46464=33536人. 考虑到大致坡镇工业及物流园正在发展策划中,且南洋河体育休闲中心已经投入建设,百里花卉长廊和养老产业也在积极准备中,因此,近期有一定的机械增长,规划取2020年机械增长人口为17000人,则近期镇域人口总规模为59906人.取6.0万人. 3.1.3 镇域城镇人口预测 规划期末大致坡镇城镇人口主要包括大致坡中心镇区城镇人口、咸来墟城镇人口及居住在各项目基地内的人口三个部分. 1、大致坡中心镇区城镇人口 ①自然增长人口 2010年大致坡镇区人口规模为12000人,将镇区周边的8个村庄:高林村、下洋仔、赤土坡、大头村、大园村、圆月村、福良村、乌土城村纳入镇区内,则这部分人口为: 314(高林村)+204(下洋仔村)+228(圆月村)+109(乌土城村)+83(大圆村)+105(大头村)+126(赤土坡村)+329(福良村)=1498人.故镇区人口为13498人. 根据大致坡镇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趋势,规划近期(至2020年)自然增长率取10‰,中远期自然增长率取8‰,则2020年自然增长人口为14910人,2030年自然增长人口为16147人. ②机械增长人口 大致坡镇中心镇区的人口机械增长主要来源于工业物流人口增长及商贸服务人员的增长. (1)工业物流机械增长人口 1)工业物流就业人口 ①工业就业人口 根据第二章对大致坡工业园区工业用地规模(约0.8平方公里)的分析,按照文昌市东路镇工业工业园区的人口就业密度指标120人/公顷来进行测算,则工业就业人口为9600人,就业人口带眷系数取0.3,带眷人口为2880人,因此,工业就业人口为12480人. ②物流仓储就业人口 根据第二章对物流仓储用地规模(65公顷)的分析,按照文昌市东路镇工业工业园区的人口就业密度指标85人/公顷来进行测算,则物流仓储就业人口为5525人,这些就业人口带眷系数取0.2,带眷人口为1105万人,因此,物流吸纳人口为6630人. ③工业物流就业人口合计 根据以上测算,大致坡镇工业物流就业人口为:12480+6630=19110人. 2)工业物流人口分类 按照工业物流企业就业人口从事的职业类型,可概括为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口两大类. ①工业物流管理人员 根据海口市力合泰果蔬加工企业、文昌海力食品有限公司的资料,食品加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占到就业总人数的25—30%,考虑到大致坡镇企业类型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本次规划工业物流管理人员所占比例取25%,则工业物流管理人员数量为19110*25%=4778万人,这些管理人员主要来自本镇以外的人口,对大致坡镇来说属于机械增长人口,这些管理人员主要居住在生活组团,以便享用相对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②工业物流生产人员 根据上述分析,工业物流生产人员数量为19110-4778=14332人. 根据大致坡镇人口年龄构成数据表: 年份 6岁以下 6-13岁13-18岁18-35岁35-60岁60岁以上 2006 2217 2548 2505 8035 8420 3407 2007 2376 2453 2374 8093 8632 3495 2008 2374 2312 2203 7973 8602 3544 2009 2456 2174 2099 7993 8629 3638 2010 2378 2152 1940 8136 8653 3752 规划认为大致坡镇自然人口中可提供40%的工业物流就业人口,则这部分就业人口数量为5800,参照大致坡镇盛海佳水产品加工基地及东路镇工业园规划,确定本部分就业人口约有20%居住在工业区内,则居住在工业区内的人口为5800*20%=1160人,其他80%的人口属于通勤人口. 因此,来自大致坡镇周边乡镇的生产人员数量为14330-5800=8532人,考虑到大致坡镇与周边乡镇的道路交通条件、空间距离,规划认为约有50%就业人口居住在大致坡镇区,其他人口作为通勤就业人口,则居住在大致坡镇区的周边乡镇人口为8532*50%=4266人. 3)大致坡镇工业物流增长人口 根据以上分析,大致坡镇工业物流增长人口为4778+1160+4266=10204人. (2)中心镇区商贸外来务工机械增长人口 大致坡中心镇区已经和东路镇区连接在一起,规划东路镇区以发展工业物流为主,商贸等公共服务依托大致坡中心镇区提供,故大致坡中心镇区的服务人口涵盖大致坡镇中心镇区和工业物流区、东路镇区和工业园区、周边十多个乡镇的流动人口等,这这部分人口为: 大致坡中心镇区人口+工业物流园区人口=15988+10204=26192人 东路镇区和工业园区人口为:72700人 周边十多个乡镇的流动人口为20000人 则总人口为:26192+72700+20000=118892人,根据行业经验数据,按1:10安排服务人口,则需要11889服务人员. 现状大致坡中心镇区常住人口12000人,流动人口19987人,共人口31987人,据调查,目前大致坡中心镇区有服务人口3000人左右.则需要增加外来服务人员11889-3000=8889人,取9000人. 则中心镇区的总人口为:16147+10204+9000=35351人,取3.5万人. 2、咸来墟城镇人口 (1)人口的自然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计算公式为:Pn=P0*(1+r)n 其中,Pn 为预测期末人口的自然增长数,P0 为基期总人口数,r 为自然增长率,n 为预测年限. 参考《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大致坡镇总体规划》(2012 年版)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指标,综合本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构想,考虑咸来墟受周乡村经济影响,确定规划期内人口平均增长率按8‰计算. 近期人口:2330人;中期人口:2430人;远期人口:2550人. (2)人口机械增长 咸来墟常住人口增长的根本动因是咸来墟经济发展带来城镇化水平提高.如下: ·商品贸易、旅游度假所带来从业服务人口、旅游人口的增加; ·乡村农民进城经商带来商业贸易从业人口的增加; ·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中学、小学住读学生的增加; ·城镇建设用地的拓展,将原有村庄纳入建成区以内,带来农村人口的城镇化. (3)旅游人口 本次规划咸来墟设旅游度假区,总用地面积约79.64hm2,其游人容量按50人/hm2计,则其最大游人容量为4000人.为保障咸来墟外围环境良好发展,本次规划旅游度假区近期旅游度假人口为1500人,其服务人口按10%计算,则服务人口为150人,其中40%为外来人口,约60人,带眷系数0.3,则带眷人口约18人;中期旅游度假人口为2500人,其服务人口按10%计算,则服务人口为250人,其中40%为外来人口,约100人,带眷系数0.3,则带眷人口约30人;远期旅游度假人口为3500人,其服务人口按最大游人容量的10%计算,则服务人口为350人,其中40%为外来人口,约140人,带眷系数0.2,则带眷人口约30人. (4)住读学生的增加数额,现状学校学生数共661人,预计至2030年全校学生数共700人,教职工50人,住校生按总人数的20%计算,则住校生为140人. (5)咸来墟总人口(常住人口+旅游度假人口) 近期(2020年):2330+1500+150+18=3998≈4000(人) 中期(2025年):2430+2500+250+30=5210≈5210(人) 远期(2030年):2550+3500+350+30+140=6570≈6600(人) 3、各项目的城镇人口 (1)南洋河体育休闲中心 据南洋河体育休闲中心的项目运营情况,南洋河体育休闲中心所需要的服务人员:200人,其中有40%为外来人口,算上带眷数据,为100人.旅游地产带来的人口:3000人 综上,南洋河体育休闲中心机械增长人口为:100+3000=3100人,为0.31万人. 这部分人口主要是居住在本区域内. (2)苗木培育示范产业园增长人口 根据《海口市林业苗木培育示范长廊总体规划》,预计到2020年,长廊总年接待旅游人数达到240万人次,根据大致坡镇景源和琼剧文化的影响,大致有20%客流会到大致坡,即年接待人数为48万人次,则日接待量为1315人,以1:10的比例计算,则需要服务人员132人,就业人口带眷系数取0.2,带眷人口为27人,因此,吸纳人口为159人.因苗木培育技术性较强,通过海口市其他苗圃种植人员分析,基本都为外地人口,故,159人全部居住在本区域内. (3)休闲养生片区机械增长人口(具体分析见《养老示范中心总体概念规划设计》) 对全国老龄人口和海南老龄人口分析,海南养老基地是投资新建规模化的养老机构,主要吸引异地老人入住,形成异地集中养老局面的基地养老模式. 通过对项目的客源分析,得出本项目吸引1.8万养老休闲度假人口来此入住,按照1:10确定,需要服务人员2000人左右,则项目总人口为2.0万人. 3.2 城镇化水平预测 3.2.1现状城镇化水平 2010年大致坡镇城镇人口13876人(中心镇区12000人,咸来墟1876人),镇域人口38842人,城镇化水平为35.72%. 2010年大致坡中心镇区人口规模为12000人,将镇区周边的8个村庄:高林村、下洋仔、赤土坡、大头村、大园村、圆月村、福良村、乌土城村纳入镇区内,则这部分人口为: 314(高林村)+204(下洋仔村)+228(圆月村)+109(乌土城村)+83(大圆村)+105(大头村)+126(赤土坡村)+329(福良村)=1498人.故中心镇区人口为13498人.加上咸来墟城镇人口为1876人,则总城镇人口为15374人,则城镇化水平为39.58%. 3.2.2城镇化水平预测 1、城镇化动力机制 城镇化过程是一定区域内二、三产业集聚发展,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的过程,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大致坡镇的发展过程分析,其城镇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为非农业发展、农业人口非农化等因素. (1)由于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业劳动力进一步从耕地、园地中解放出来,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进入城镇,隐性剩余劳动力不断显化. (2)大致坡镇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的繁荣,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将促使外来人口增加. (3)政策: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的户籍制度也已实行重大改革,已由原有的限制农民进城改成了鼓励农民进城,只要农民在城镇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即可成为城镇户口.这些势必会促进较多的农村居民在镇区购房落户置业,成为大致坡镇区人口规模增长的直接推动力. (4)大致坡目前城镇化水平为39.58%,处于城镇化水平的快速发展阶段. 2、 城镇化水平预测 (1)从城镇化发展的历程来看,一个城市的城镇化水平达到30%以前,其发展速度较慢,而达到30%以后则处于相对较快状态. (2)《海南省城乡总体规划》确定:201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50%,2020年达到60%. (3)大致坡镇位于海口市,经济发展属全省的中上等水平,综合发展实力处于海口市的上游.考虑到大致坡镇的区位优势,以及工业和商贸业的突出和城镇化所处的阶段,近期按年增长2.0%计,至规划近期2020年,本地人口城镇化率为60%左右;中期,本地人口城镇化率为70%左右,远期预测本地人口城镇化率为80.00%左右.(其中,60%、70%及80%均是按照新型城镇化的算法,将南洋河体育休闲中心、苗木培育示范产业园、休闲养生片区等项目的人口也计算在内,故城镇化水平较高,若是按照传统算法,则2030年城镇化水平仅为48%左右.) 表——城镇化预测一览表 名称 现状(2010年) 2020年2025年2030年 镇域域总人口(人) 38842 60000 70000 80000 城镇常住人口(人) 15374 36000 49000 64000 城镇化水平 39.58% 60% 70% 80% 4 镇域总体规划 4.1 村镇体系规划 4.1.1大致坡镇现状村镇体系 (1) 大致坡镇域总面积115.42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大致坡镇区,大致坡镇下辖10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210个自然村,223个经济社. (2) 村镇空间现状主要表现为沿水库、水系、道路集中分布的特征. 表4.1 2010年大致坡镇各村(居)委会现状人口规模及职能 序号 村(居)委会 人口(人) 村镇职能 1 中心镇区 12000 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2 咸来墟 1876 第三产业 3 栽群 1700 第一产业 4 美良 1245 第一产业 5 崇德 3332 第一产业 6 昌福 4085 第一产业 7 金堆 2499 第一产业 8 大东 3150 第一产业 9 永群 3170 第一产业 10 咸来 2812 第一产业 11 美桐 1877 第一产业 12 大榕 1096 第一产业 13 合计 38842 4.1.2发展模式 根据村镇规模与分布,依据产业布局状况,结合交通干线的走向及重点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形成以镇区——集镇——中心村——基层村为层次分明的村镇体系.镇域经济发展以点、线、片模式进行开发,促进农村人口向集镇、中心村聚拢,加强各乡镇联系,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4.1.3村镇体系等级结构规划 根据村镇体系空间结构组织,大致坡镇村镇体系等级结构分为城镇中心区——特定功能区——中心村——基层村四级. 城镇中心区:大致坡中心镇区,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特定功能区:咸来组团,本次咸来组团包含3部分:咸来村委会、咸来墟和凤潭水库休闲养老片区.咸来墟,虽然其行政建制下降,但是其集镇规模较大,基础设施相对较好,经济辐射能力在大致坡镇西部片区中作用明显,是大致坡镇西部片区的经济、文化服务中心.凤潭水库休闲养老片区涵盖医疗服务区、科技文化产业园、产业示范区、休闲农庄、养生主题酒店、国际养生度假村、休闲运动区等七大板块. 中心村:栽群、美良、崇德、昌福、金堆、大东、永群、美桐、大榕,中心村是周边各村庄的公共服务中心. 基层村:中心村除外的其他的村庄. 表4.2 村镇等级规模、职能结构一览表 等级 地名 现状人口(人) 规划人口(人) 职能 一级 中心镇区 12000 35000 社会、经济、文化中心;发展第二、三产业 二级 特定功能区 咸来村委会 2812 2000 热带高效经济作物 咸来墟 1876 6600 商贸+旅游 凤潭水库休闲养老片区 —— 20000 休闲养老 三级 中心村 大东 3150 2000 农工贸一体化(生态农业、农副产品集散地) 昌福 4085 2500 栽群 1700 1000 高效农业、生态旅游业 美良 1245 800 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 崇德 3332 2200 热带高效经济作物、反季节瓜菜 金堆 2499 1700 养殖、瓜果、生态农业 永群 3170 2000 生态旅游 美桐 1877 1000 热带高效经济作物 大榕 1096 800 热带高效经济作物、生态旅游 四级 自然村 4.1.4村镇居民点体系重构规划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大致坡镇村镇居民点体系重构规划以《海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为依据,分三种发展模式重构: (1)保留发展型村庄 对于人口规模较大、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现有中心村,采用集中建设中心居民点模式,引导周边规模小、分布散的村庄向中心居民点集聚. (2) 城镇中心区+村庄:城中村与城边村型村庄 采取城乡融合模式,在空间形态、建设方式、配套水平、社会管理等方面加快与城镇融合,形成有机整体. (3) 旅游区+村庄:迁移型村庄 因大致坡镇规划旅游区的建设需要搬迁的村庄,采取移民迁建模式,向周边城镇或中心居民点搬迁,按照城镇安置小区或中心居民点标准进行配套建设. 4.1.5镇村协调发展规划 1、建设重点 (1) 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同发展为目标,以镇区建设为重点,以中心村建设为突破口,通过建设一批"特色村",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 突出解决水利、交通、电力、电讯等基础设施的制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 加大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 (4) 引导一些村庄整体搬迁,实现集中居住.通过村庄搬迁、撤并的方法把规模较小、自然村多、居住分散的村集中到居民点,形成中心村,促进村民住宅向中心村、中心镇集中.同时减少水、路、电等公共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和对耕地的占用. 2、村庄建设规划 (1)特定功能区建设:咸来作为镇域的集镇,逐步形成布局整齐、道路规范、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镇墟,作为片区的服务中心.其中,咸来墟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80公顷以下,凤潭水库休闲养老片区建设用地控制在200公顷以下. (2) 中心村建设:全镇规划9个中心村.逐步形成一批布局整齐、道路规范、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生态文明村,以接纳各自然村人口的梯度转移;每个中心村为乡村旅游各配套1公顷的旅游发展用地, (3) 自然村建设:以中心村和特色村发展带动自然村的建设. (4) 居住用地: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海南省有关规定的标准. (5) 公共设施用地:在中心村配建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做到公共服务设施全覆盖,但同时公共设施用地在建设用地的比例也不宜过大,控制在12%以下. (6) 生产用地:在各村集中安排适当规模的生产用地,推广"人畜分离",禽畜集中圈养,逐步发展大、中型养殖场,以适应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需要. (7) 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交通、电力、电讯等基础设施,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近期达到85%;远期达到100%. (8) 环境卫生: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乡村面貌. (9) 强化村民自治:加强民主管理,构建和谐的干群、村民关系,维护农村的安定祥和. (10) 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转变村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促进现代文明向农村延伸,使传统的乡村文明走向现代文明,最终实现人的现代化. 3、住宅建设 (1) 村民住宅标准: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划拨宅基地用于住宅建设,占地面积不得超过175平方米;禁止私下进行农村宅基地买卖、变相建设、出售小产权房. (2) 建筑高度控制:村民住宅不宜超过3层.居民自建三层(不含三层)以上住宅,以及投资额在60万元以上或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其他建设工程,个人应当向工程所在地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所申请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其他建设项目报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所备案,方可动工建设. 4、宅基地及土地使用权属流转问题 (1) 原地建设村庄 ① 中心村及合并村庄的建设,应该加大村庄土地资源整理力度,盘活农村闲置的宅基地,坚决执行一户一宅的标准,杜绝一户多宅,严禁超标占用宅基地,对于移地新建户,其旧宅基地应由集体及时收回,安排给需要宅基地的村民. ② 推行宅基地有偿使用和转让制度,按照"巩固使用权、明确发包权、稳定承包权和放活使用权"的农村土地制度,对村民手中多余的宅基地、空置地通过经济杠杆手段调配给最需要宅基地的村民手中,使之实现符合规划、建设规范、土地合理高效利用的目标. (2) 搬迁建设村庄 ① 整体搬迁村庄的拆迁安置,坚持"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实施、村组参与、村民自愿"的原则,在大致坡镇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实施. ② 对到安置区居住的被拆迁居民,按"先建后拆"的原则实施. ③ 被整体拆迁村庄内的原宅基地、空闲地和村内道路,由政府原则上按建设用地征收,归政府统一规划和使用. ④ 根据大致坡镇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在保证各项土地利用动态平衡的基础上,按照"占一补一,占补平衡"的原则,对搬迁村庄原址不适合建设的用地进行复垦,通过用地置换,置换折抵建设用地或经济补助. 4.1.6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农村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 "建设幸福村居,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大致坡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致力建设美篆村、桃园村、洽教村、美浑村等示范村庄建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乡村.到2015年底完成20个自然村的美丽乡村建设,至2030年,完成全镇所以自然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镇打造成为"宜居、宜游"村居、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1、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果园变公园,精致高效农业更加突出. 2、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处处是公园,居住环境明显优化. 3、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农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读、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家园. 3、坚持保护为重.结合各村实际,突出重点,注重挖掘传统农耕、人居等文化丰富的生态理念,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建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彰显美丽乡村,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 4、坚持生态优先.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展示农村农业生态特色,围绕农村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特色农业,打造大致坡镇大公园. 5、坚持整合力量.建设美丽乡村与幸福村居工程、发展乡村旅游、农民住房改造、生态村庄建设等有机结合,通过项目带动、整合资源、合力推进. 6、坚持整体推进.认真分析,结合各村的特点,各镇抓好2个以上示范点建设,合理确定各村建设目标,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提升景观. 四、建设内容 (一)推进"生态人居"工程. 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的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改造旧村.对村庄的危旧房要连片拆除,对空城村和居住分布星散的人群要动员搬迁,尽量撤并自然村,安排集中居住,做到统一规划,建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农村. 2、改造危旧房.结合扶贫工作,加强农户建房规划引导,提高农户建房的标准,做到安全、实用、美观,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墙体立面整治,改善视觉效果. 3、改造林相.根据各村特色,采取新造、补植、封育等措施,优化美化森林景观,特别是公路沿线沿河两侧的绿化景观带改造,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中心村村民居住区绿化覆盖率要达到30%以上. 4、改造设施.完善通村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达到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合理,饮用自来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入户率达100%.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95%以上.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交通干道以及村镇主要出入口,开展既鲜明又朴素自然、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整体风貌设计塑造,突出琼剧文化特色风貌和地域特色. (二)推进"生态环境"工程.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切实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广告清理等项目整治. 1、整治乡村生活垃圾.全面推进"户集、村收、镇运"垃圾集中处理的模式,合理设置垃圾中转站、收集点,做到户有垃圾桶,自然村有垃圾收集池,行政村负责垃圾收集,镇有垃圾填埋场,确保乡村清洁. 2、整治乡村生活污水.清除农村露天粪坑、简易茅厕、废杂间,整治和规范生活污水排放,全面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每村至少要建造一座以上卫生公厕,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利用沼气池、生物氧化池、人工湿地等方式,通过开展农村污水处理,提高水体自我净化能力. 3、整治农村畜禽污染.根据村庄特点,合理规划,整治农村死畜禽乱丢到溪河现象,动员群众填埋.拆除污染猪舍、牛栏等,村庄内畜禽养殖户实行人居与畜禽饲养分开、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畜禽养殖场全面配套建立沼气工程,达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 4、整治广告、路牌.按照"规范、安全、美观"的要求,对公路、河道及村庄公共视野范围内的广告牌、路牌进行清理,坚决拆除有碍景观、未经审批或手续不完备的广告牌.制定广告布点控制性规划,规范各种交通警示标志、旅游标识标志、宣传牌等. 5、整治违章搭建.按照"谁建造、谁所有、谁清理"的原则,坚决拆除违章、乱搭乱建的建筑物,对废弃场所进行整治、复绿,建设村野公园,整治农村供电、网络、电视电话线路乱拉乱接问题,规范网络、线路的布局,促进村庄规范、整洁、美观. (三)推进"生态经济"工程.按照"创业增收生活美"要求,实施农业特色产业生态化、精致高效化工程.发展乡村旅游业,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构建高效的农村生态产业体系. 1、发展乡村生态农业.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森林食品生产.突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新"产品,推进"一村一品"的生态农业,增强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2、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努力做到"镇镇有特色,村村有美景".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打造全省旅游休闲目的地.拥有光荣历史的革命老区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要发展红色旅游,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特色;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山水景观的乡村,要增强自然休闲特色发展生态旅游,将传统的农耕逐步引向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特色农庄、农情民舍等附加值高的乡村旅游发展;华侨之乡可大力的发展华侨文化. (四)推进"生态文化"工程.按照"乡风文明身心美"的要求,以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为目标,增强村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构建和谐的农村生态文化体系. 1、培育特色文化村.编制农村特色文化村落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政策.在充分发掘和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和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的基础上,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培育成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村.特别要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把特色文化村打造成为弘扬农村生态文化的重要基地. 2、开展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把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作为重要创建内容.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工具和形式,利用一切文化阵地,大张旗鼓地开展形式多样生态文明、生育文化知识宣传,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 3、转变生活方式.结合农村乡风文明评议,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倡导生态殡葬文化,对公路沿线100米视野范围内和村庄第一重山的坟墓采取就地深填或绿化覆盖等措施进行整治改造,恢复公路和村庄周围自然生态景观. 4、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制度,积极推行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和民主选举法制化、民主决策程序化、民主管理规范化、民主监督制度化为内容的农村"四化一核心"工作机制,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4.1.7镇域土地利用规划 1、土地利用现状 (1)大致坡镇耕地主要集中在金堆村和昌福村,但总体来说分布较散;园地分布更为分散,永群村所占比例最高,为16.90%; (2)林地主要分布在金堆村和大东村. (3)城镇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大致坡社区和大东村;独立建设用地集中分布在昌福村和咸来村,而农村居民点分布比较均匀,其中以大东村比例最高; (4)交通设施用地主要沿公路分布,但昌福村和栽群村比例最高; (5)水利设施用地主要集中在永群村; (6)其他建设用地都主要集中在崇德村和大东村.全镇其他土地集中分布在金堆村、大东村和昌福村. 2、土地利用特点和存在问题 (1)、农用地占镇域土地总面积比例大,建设用地空间小,二、三产业发展受空间制约较大 农地面积占镇域土地总面积比例超过85%,建设用地特别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较小,二三产业发展空间不足. (2)、农村居民点分散,不利于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改善 大致坡镇境内各行政村土地利用分散,不利于进行集中的生态改造. (3)、凤潭水库作为镇区饮用水源地,并未得到重点保护 作为大致坡镇镇区饮用水源地,凤潭水库周围应明确划定各级保护区,同时配套制定各级保护区的管控规则;饮用水引水渠仍为明渠,对人民群众安全构成威胁. (4)、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镇域发展 道路等级和功能不明确,分布不合理,所有车辆必须穿城而过,琼文公路的承载压力太大,对镇区生活和工作环境造成很大的干扰.中小田洋缺乏综合治理,排灌不便,田洋道路无法适应机械化作业.农村饮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还较为滞后. 表:镇域土地利用现状计算表 土地类别 面积(公顷) 比例 土地总面积 11542.28 农用地 合计 9853.27 85.37% 耕地 3605.68 31.24% 园地 3145.98 27.26% 林地 2757.21 23.89% 其他农用地 344.4 2.98% 建设用地 合计 1250.13 10.83% 城乡建设用地 城镇建设 99.11 0.86% 农村居民点 452.07 3.92% 旅游度假用地 — 独立工矿业 109.16 0.95% 交通运输用地 90.96 0.79% 水利设施用地 399.74 3.46% 其他建设用地 99.09 0.86% 未利用地 水域及未利用地用地 438.88 3.80% 备注以上数据来源《大致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3、土地利用规划 (1)耕地 目前大致坡镇现状的耕地是3605.68公顷,根据《大致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确定耕地保护目标为3932.90公顷,在保留现状耕地3605.68公顷的基础上,还需要补充规划耕地327.22公顷.根据对大致坡镇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的分析,大致坡镇耕地后备资源能够满足目标要求. (2)城镇建设用地 2010年城镇建设用地99.11公顷,规划期间大致坡镇城镇化速度加快,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紧邻中心镇区的高林村、下洋仔、赤土坡、大头村、大园村、圆月村、福良村、乌土城村,纳入了城镇建设用地.中心镇区北侧的临园林东路的用地也纳入了城镇建设用地,到规划期末2020增至363.19公顷. 到2030年,增至498.01公顷. (3)农村居民点 本次规划大致坡镇居民点用地是224公顷,各用地的控制规模详细情况见下表. 表:镇域土地利用规划计算表(2030年) 土地类别 面积(公顷) 比例 土地总面积 11542.28 农用地 合计 9778.09 84.72% 耕地 3932.9 34.07% 园地 3129.32 27.11% 林地 2715.87 23.53% 建设用地 合计 1282.91 11.11% 城镇建设 498.01 4.31% 农村居民点 224 1.94% 旅游度假用地 256 19.56% 独立工矿用地 2.59 0.02% 交通运输用地 110 0.95% 水利设施用地 20 0.17% 物流用地 65 0.56% 其他建设用地 107.31 0.93% 其他用地 481.28 4.17% 《大致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规划至2020年土地利用统计表如下表: 土地类别 面积(公顷) 比例 土地总面积 11542.28 100% 农用地 小计 10123.95 87.71% 耕地 3932.90 34.07% 园地 3032.78 26.28% 林地 2715.87 23.53% 其他农用地 336.19 2.91% 建设用地 小计 1282.91 11.11% 城乡建设用地 657.94 5.70% 城镇工矿用地 206.27 31.35% 农村居民点用地 451.67 3.91% 交通运输用地 93.90 0.81% 水利设施用地 399.74 3.46% 其他建设用地 131.34 1.14% 其他土地 小计 135.41 1.17% 水域 66.97 0.58% 滩涂沼泽 32.43 0.28% 自然保留地 36.00 0.31% 对比以上两表,得出,在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三大项中,建设用地量是保持一致的,差别就在于农业用和其他用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其他用地为135.4公顷,不包含凤潭水库用地,由此得出差异所在. 4.1.8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应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本镇域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进行全覆盖的规划设计. 1、城乡商业服务设施建设 (1) 建设满足全镇的农副产品集散与转运市场. (2) 改善城乡消费环境,积极引导消费结构升级,推进特许加盟、连锁经营、物流配送、营销代理等现代营销方式.引进有实力的连锁企业在大致坡镇及中心村开设分店,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 2、文化、教育、卫生设施建设 (1) 文化设施:在镇区结合琼剧广场建一个文化站;中心村建科普活动室;村组近期建一个科普长廊,远期建一个科普活动室. (2) 学前三年教育:远期中心村必须办一个幼儿园,2020年末,儿童入园率达100%. (3) 中学、中心小学建设:加强镇中学、中心小学教学设施建设,适龄儿童入学率要达到100%,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8%以上,小学和初中在校生辍学率分别控制在0.5%和2%以下. (4) 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发展成人教育,实施"技能型短缺应用人才培养计划"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在镇区建一所示范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5) 以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医疗卫生保健为目标,构筑以镇医院为基础,村级卫生所为补充的卫生医疗服务体系. 3、社会福利设施建设 (1) 结合城乡社区(村委会)服务体系建设,镇区居委会、中心村均需建立服务中心,完善敬老、便民、康复医疗、青少年活动、托幼助残的社会关怀功能. (2)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在镇区建设一所养老院,同时发展敬老养老的社会化服务产业.在社会福利设施中建设中,在国家许可的范围内,既建设公益性设施,也鼓励社会各机构发展经营性社会福利设施. 表4.3 大致坡镇公共服务设施分级设置表 序号 名称 数量 配置内容 1 中心镇 60项 镇人民政府等党政机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派出所、检察机构、法院、工商税务所、粮管所、农机站、林业站、农业站、水务管理站、用电管理站、房管所、建设管理站、土地管理站、环卫所、儿童乐园、青少年宫、俱乐部、老年活动中心、影剧院、图书馆、文化馆、科技站、广播电视站、体育场、健身广场、社会保障中心、卫生院、急救中心、计划生育服务所、敬老院、小学、幼儿园、银行、信用社、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邮电营业所、电信营业所、综合性商业服务设施、农贸市场、车站、社会停车场、消防室、公共厕所、骨灰存放处、墓地. 2 咸来组团 45项 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派出所、农机站、林业站、农业站、水务管理站、用电管理站、环卫所、儿童乐园、青少年宫、俱乐部、老年活动中心、图书馆、文化馆、科技站、体育场、健身广场、卫生院、计划生育服务所、敬老院、小学、幼儿园、银行、信用社、、邮电营业所、电信营业所、综合性商业服务设施、农贸市场、车站、社会停车场、消防室、公共厕所、墓地. 3 中心村 18项 村委会、社区管理机构、儿童乐园、老年活动中心、综合文化室、农家书屋、科技站、健身广场、卫生室、敬老院、小学、幼儿园、邮政营业点、电信营业点、商业设施、农贸市场、公共厕所、墓地. 4 特色村 6项 儿童乐园、老年活动中心、综合文化室、农家书屋、健身广场、卫生室. 4.2 镇域空间协调与管制 4.2.1空间管制规划 1、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严格保护基本农田,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一是大力发展具有观赏性、参与性和高效性的特色农业,如水果、花卉、反季节瓜菜等.二是加快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基地化步伐;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抗自然灾害能力. 2、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优化农业结构,加强节水农业建设,推进高新节水农业建设,大力推广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不断提高灌区农业用水效率. 3、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旅游的软硬环境,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大致坡镇经济、社会发展新亮点.保护境内的人文景观,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以更便捷的方式对游客开放,实现其应有的价值.保护和开发境内的特色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旅游项目. 4、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优化 保护重点 (1) 加强对境内重要水源涵养区的保护. (2) 加强自然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 (3) 积极开展退耕还林工程,搞好水源涵养林工程;保护好水土保持林、防风林、生态公益林,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发挥好森林的生态效益. (4) 切实做好城镇水源保护和基本农田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开发和回收利用率. 5、 空间管制分区 依据大致坡镇镇域空间的特征和内部功能,本规划将镇域空间划分为禁止建设区、控制建设区、城乡建设区和引导建设区. (1) 禁止建设区:凤潭水库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基本农田、洪水淹没区、公益林及河流水系等重要水源涵养区、生态功能区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保护控制区. 控制导则:此区域禁止一切建设,现有的建设项目必须拆除复绿. 对于凤潭水库水源地的保护,严格的按照《凤潭水库的保护规划》中划定的范围线及保护和管控措施执行. (2) 控制建设区:主要为一般耕地、林地. 控制导则:此区域内保持原土地使用性质或者改变用地性质为农业,未经规划部门批准同意,不得在该区内进行非农项目开发建设.非农建设需占用限制建设区用地时,必须同时从适宜建设区中划出同样数量土地还于限制建设区.国家或省市重点项目需要征用的建设用地,可根据具体情况,优先在适宜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内解决.占用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须按照总体规划修编程序重新报原规划审批部门批准. (3) 适宜建设区:中心镇、集镇、中心村、自然村及产业区建设用地、镇域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等. 控制导则:区内可以进行经依法审批的开发建设.在此区域内除国家和市重点建设项目、不许随意进行开发建设.鼓励建设项目向镇区集中,引导村民向镇区集中居住生活,其建设项目必须按规划要求进行建设. (4) 引导建设区:主要是凤潭水库二级保护区外的周边区域,其建设应纳入区域总体考虑. 4.2.2"五线"空间管制 (1) 红线控制:为城镇道路和公路的路幅边界线,其中在镇域范围内是公路红线,在镇区范围内是城镇道路红线,主要确定道路两侧应后退的范围界线.东环铁路控制宽度为85~100米,海文高速公路控制宽度为200米,高速公路出入口处控制宽度为300米.琼文公路大致坡镇段控制宽度为30~100米,抱罗公路大致坡镇段控制宽度为30~100米,乡村公路控制为10~15米. (2) 绿线控制:各种绿地(包括各种林地)的边界线,是一个完整的闭合线,绝大部分同时属于禁止建设区界线,少部分属于建设用地内的公共绿地. (3) 蓝线控制:即河流十年一遇洪水位线和水库坝顶及沿坝顶的等高线.重要水源涵养区的保护,一级保护区为核心区,二级保护区为核心区外延50米范围陆域,三级保护区为二级保护区延100米范围陆域. (4) 紫线控制:各种文物古迹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控制范围线.主要为文物古迹,对现有文物古迹、按其价值,分级申报保护级别.按文物古迹的保护级别,划定紫线保护控制范围,同时设置保护标志.对分布集中,具有景观价值的文物古迹,应单独作出保护规划,并结合大致坡镇旅游开发,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使其成为大致坡镇旅游系统中重要的特色景点对散布在各风景区的文物古迹,应结合所在风景区的开发进行保护和利用,使其成为该风景区重要的景点. (5) 黄线控制:各种市政工程设施控制范围线.高压走廊,110千伏为15~25米;35千伏为12~20米. 4.3基础设施协调发展规划 4.3.1镇域综合交通规划 4.3.1.1 交通现状 1、对外交通 海文高速、琼文公路纵向穿境而过,大致坡至新桥、昌洒、翁田、铺前的县乡公路-抱罗公路与主干公路交叉汇聚于镇区. 2、镇域内部交通 镇域内道路集结成网状,村委会、自然村之间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但是道路质量有待提高. 4.3.1.2建设重点 (1) 打顺联系东西部以及北面的县乡公路;开辟大致坡-三门坡公路,连接海文与东线高速;改造通村道路,提高路面质量. (2) 加快大致坡镇镇域内道路的建设步伐,镇区与中心村、中心村与中心村之间一般要有三级公路相通. 4.3.1.3交通规划 (1) 大致坡-三门坡公路:道路控制宽度为30米. (2) 建设联系旅游区的道路,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3) 建设镇区与中心村、中心村与中心村之间的三级公路. 4.3.2给水工程规划 4.3.2.1用水量预测 根据大致坡镇的发展规模以及产业规模预测,到2020年全镇生活用水量约为18750吨/日;2030年全镇生活用水量约为25000吨/日. 4.3.2.2水资源供给 凤潭水库位于美兰区大致坡镇书田村附近的演州河上,水库集雨区位于国营农场的橡胶林带,是我市集雨较多的地区之一,降水以台风雨为主,其次为热雷雨和锋面雨,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892 mm,多年平均径流深865mm,多年来平均蒸发量1430 mm,该工程1958年动工,1991年竣工,库容2387万立方米,集雨面积62.75km2,占演州河流域面积25%,它是一宗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供水、养鱼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工程,枢纽工程有主坝(均质土地坝)1座,副坝(均质土坝)3座,泄水闸门(5*5*4.2)1座,输水涵(Φ1.2;1.2*0.8;0.6*0.7)4座,设计灌溉面积2.4万亩,曾灌2.0万亩,现1.8万亩,养鱼水面0.495万亩,是一宗综合效益较好的水利工程.走装水库位于隆广镇北部,水库死水位30.5米,相应库容20万立方米,正常蓄水位50.4米,相应库容1730万立方米,设计洪水位52.1米,相应库容2060万立方米,坝顶高程54.42米. 大致坡自来水厂建于2006年,距主坝约8000m.大致坡自来水厂供水能力1800m3/日,75mm以上管网13.8公里,供水覆盖面积3平方公里,用水人口1万人,主要供给大致坡镇及下属3个自然村、文昌约亭居委会的生产生活用水. 4.3.2.3水利设施建设维护 加强对凤潭水库的维护,注重对镇域内部河流以及支渠的硬化、清淤和防渗.应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加强水源保护,建设和保护好水源地上游的水源涵养林.同时协调好城镇供水与农业灌溉用水之间的关系,合理利用水资源. 4.3.2.4给水工程规划 对大致坡自来水厂进行扩容,主要负责镇区和东环铁路以北的村庄的生活用水供给.规划综合考虑镇区的用水规模,水厂远期日供水规模约为2.0万吨. 远期在风潭水库大榕村建设一座大榕水厂,日供水规模约为1.5万吨,供给咸来组团及东环铁路以南及三江镇和本镇接壤的村庄. 近期周边村庄主要沿用挖井取水的方式,同时需加强以村为单位的小型供水设施的建设,逐步实现基层单位的自来水化. 4.3.3 污水工程规划 4.3.3.1污水量预测 预计到2020年全镇生活用水量约为18750吨/日,污水排放量按总用水量的85%计算,约为15937.5吨/日. 到2030年城镇及村庄生活用水量约为25000吨/日,污水排放量按总用水量的85%计算,约为22000吨/日. 4.3.3.2污水处理 规划在镇区北侧建一座污水处理厂,远期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规模约为18000吨/日. 各村庄分散式与合流制中的生活污水宜采用净化沼气池、双层沉淀池或化粪池等进行处理;集中式生活污水,宜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技术处理.考虑到镇域污水来源主要为生活污水,处理后可进行农田或林地浇灌. 4.3.4电力工程规划 4.3.4.1 现状概况 (1) 电源现状 大致坡镇现有一座35千伏变电站. (2) 10千伏线路现状 规划区内所有10千伏线路仍以架空线路为主. 4.3.4.2 现状分析 (1) 10千伏配网由于35千伏或110千伏电源点比较少,导致线路供电距离较长,部分线路的线损较大,电压压降较大,电压质量不好; (2) 规划区配电网络结构不尽合理,各10千伏配电线路为单回路放射状供电方式,不能实现负荷转移,无互供能力,不能满足安全、稳定的供电要求. 4.3.4.3 规划总体思路 (1) 规划目标 本规划区电网规划主要解决电网的整体和长远发展目标,做到近期和远期相结合,新建和改造相结合,优化电网架构,从而达到电网架构的合理性,先进性,发展适度超前性. (2) 电网规划的原则 ① 选择合理的电压等级; 参照海南电网"十一五"规划,本规划区高压电网10千伏线路. ② 电网结线应力求简化. 各级电压电网的结线应标准化, 10千伏变电站宜深入到负荷中心,镇区内10千伏线路采用电缆沟敷设方式;镇区外围可以采用架空敷设方式. (3) 用电负荷预测 规划按大致坡镇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预测,2030年最大负荷达到80MW. (4) 电力网络规划 根据以上电力负荷预测统计表的预测,本规划区用电负荷约为80兆瓦,结合本规划区与周边地区经济增长情况,在规划区内设置10座10千伏开闭所, 开闭所的最大转供容量不大于15000千伏安,开闭所设置在道路侧的绿化带上.考虑工业区用电量较大,同时为保证供电安全性,镇区及工业区由大致坡镇咸来墟规划110KVA变电站和220KV东路变电站供电. 原有镇域范围内供电网络没有形成"手拉手",规划将大致坡镇区实行环网供电,将10KV配电主干线相互联络,形成环网结构,平时并环运行,使之达到"N—1"安全准则要求,提高供电可靠性. 镇区电力线路以埋地电缆为主,居民点以外的电力10KV线路以架空裸线为主,其他村庄居民点内部电力线路以架空绝缘导线为主. 原有镇域供电线路除局部调整改线外,基本维持原线路布局不变. 电力线路敷设要考虑安全实用,美化环境,节约用地.高压线走廊主要沿山体,农田及绿带设置.近期在经济能力较差的情况下,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主要以架空敷设为主,将来经济能力增强,将架空线逐步改成直埋或电缆沟埋设.居民点之外的10KV电力线路以架空裸线为主,其它村庄居民点内部电力线路以架空绝缘导线为主. 4.3.5电信工程规划 4.3.5.1 现状概况 镇区有电信营业所一座,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均在大致坡镇开展无线通讯业务,移动电话信号覆盖全镇大部分区域. 4.3.5.2 电信业务量预测 远期规划按局号普及率至2030年达到30线/每百人计算,至2030年大致坡镇镇域人口将达到8.0万人,预测规划区远期电话用户为24000门. 4.3.5.3 电信规划 在镇区规划建电信所一座,交换机容量为30000门.大致坡镇区内的电信线路以埋地电缆为主,镇区以外的村庄的电信线路以架空方式架设.镇区原有架空线路逐步落地,新敷设的通信线路均要求以管道电缆方式敷设.规划长话线路、局间中继线路全部光纤化,近、中期形成以光缆为主体,光缆与电缆相结合的通讯线路网络.电信管孔建设须兼顾各类公共信息业要求,统一规划、设计、建设.管孔计算必须考虑电缆平均线对数不断增加的因素,在设计电缆沟时,一并考虑有线电视电缆通道. 4.3.5.4 有线电视网 发展完善大致坡镇有线电视网,近期主要建设镇区有线电视网,有线电视线路和市话线路统一考虑,埋地敷设;远期普及城乡居民点有线电视系统,通过电信综合业务数据网,发展网络传输有线电视,村村实现数字电视系统. 4.3.6燃气工程规划 4.3.6.1规划依据: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 《城市煤气、天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GJ08—10—2004 4.3.6.2 规划区燃料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规划区居民用燃料以瓶装液化石油气为主,同时还有电和少量的煤等.规划区用气目前由邻近地区液化气供气站供气,没有使用燃气的工业企业.燃气管道还没敷设到本规划区,燃气供应基础设施较落后,气化率很低. 4.3.6.3 规划原则及气源选择 按照海南生态省的建设要求,从实际出发,推广使用清洁、高效的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为保护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服务. 统筹兼顾、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做到近远期结合,中远期主要采用管道燃气供气,液化石油气做为天然气的补充和调剂. 4.3.6.4 用气量预测 (1) 用气量标准 规划区域内远期居民生活用气耗热指标为:3000兆焦/人.年;规划区内以居民生活用气量为主、公建设施、工业用气量可按居民用气量的一定比例来计算,不可预见用气量比例按总用气量的5%计算,除此外考虑未来一定燃气空调用气. (2) 技术参数选择 天然气低热值:35.53兆焦/立方米 用气不均匀系数: 月高锋系数Ky取1.2; 日高峰系数Kr取1.2; 小时高峰系数Ks取2.5; (3) 居民用气量根据用户数和用气指标进行预测与计算,公建及工业用气量可按在居民用气量所占的比例来计算,其中日用气量与小时用气量的计算采用不均匀系数法计算.计算结果如下: 表——16 燃气年耗热量预测一览表 类别燃气最大年耗热量(兆焦/年) 用户数量 居民生活用气量 1710*105 57000(人) 公建用气量 855*105 居民用气量的50% 工业用气量 428*105 居民用气量的25% 燃气空调用气量 428*105 居民用气量的25% 其他不可预见 86*105 总用气量的5% 合计3507*105 4.3.6.5用气量估算 根据以上参数及计算结果得出规划区内天然气年用量Q.计算如下: Q=3507*105/35.53=9870532立方米/年; 4.3.6.6 供气设施规划 (1) 燃气输送 可采用专门运输液化气的槽车运输至规划区气化站,天然气来源由燃气公司通过市场选择. (2) 气化站 在规划区边缘相对独立的安全区域建设一座具备天燃气储存、调压、配气的三合一LNG气化站,预留用地约1.5公顷. (3) 压力级制及供应方式 由于规划区规模很小,管网规模相应小、供气距离短,所以规划区供气采用中压B级和低压两级供气系统,中压B级管道供气压力P为0.15——0.20兆帕,低压燃气管道供气压力P≤0.005兆帕. 天然气经气化站气化、调压,由中压燃气管道将气送至用气单位或居民住宅区,各用气单位、居民住宅区设中低压调压室或用箱式调压器将中压燃气按规定调成的低压后再供应至各个燃气用户. 4.3.6.7管网规划 (1) 规划区内管道设计和施工按照远期需求,统一规划,分期建设. 规划在燃气管道建设初期,因其供气规模不大,在道路网系统尚不完善的情况下,燃气管道可采用以枝状管道布置为主的方式向规划区的用户供气.当供气达到一定规模时,逐步将枝状网管道改造、建设成环网状供气管道向用气单位和居民供气,以提高城区供气的安全可靠性. (2) 天然气管道设计和施工结合道路规划建设同步进行,并安排在道路人行道下,尽量避免在机动车道下敷设.敷设路径详见燃气工程规划平面图,图中所标管径仅供参考. (3) 管材及管道敷设 管材选择:天然气管道采用无缝钢管,直埋敷设,尽量避开交通干线和繁华街道,禁止沿高压电线走廓、电缆沟道和在建建筑物、易燃易爆及腐蚀性液体堆场下敷设燃气管道. 管线敷设:规划区的燃气管道原则上布置在道路的的人行道下,采取直埋敷设,覆土厚度要求:车行道下不小于0.8米,非车行道下不小于0.6米.与其他地下工程管线的水平及垂直净距应满足《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的相关要求. 4.4 环卫设施规划 4.4.1环卫设施现状 (1) 人均垃圾产生量为1.1千克,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降. (2) 没有公厕、街边垃圾箱等一些基本环卫公共设施,没有垃圾转运站. (3) 垃圾中转站少,给垃圾收集转运带来了很大困难. 4.4.2 规划原则 (1) 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清洁乡镇、化害为利"的工作方针和"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的工作思路. (2) 贯彻国家有关城镇环境卫生行业规范和发展目标,实施新颁发的环卫设施、垃圾无害化处理等相关标准. (3) 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做到环卫作业机械化,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 4.4.3 规划目标 (1) 远期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基本控制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2) 严格控制垃圾侵占土地. (3) 提高中心镇和大型居民点居民的环卫意识,实行垃圾的分类处理. 4.4.4 垃圾收集规划 (1) 逐步试行并推广垃圾的分类收集,基本使用密闭清洁站收集垃圾,密闭清洁站的服务半径不超过70米.沿街的果皮箱设置,商业街25~50米设置一个,交通干道50~80米设置一个,沿街果皮箱均应分类设置投放口. (2) 城镇中心区和旅游区均应设置垃圾转运站,共6座,各占地在100平方米左右. 4.4.5 垃圾转运站规划 (1) 垃圾产生量预测 采用人均指标法预测,人均每日垃圾产生量标准:近期取1.2千克,远期取1.0千克. 近期垃圾产生量:4.4万人*1.2千克/人·天*365=19272吨/年; 远期垃圾产生量:8.0万人*1.0千克/人·天*365=29200吨/年. (2) 垃圾转运量预测 Q=δnq/1000 式中Q——转运站的日转运量(吨/天); n——服务区域的实际人数; q——服务区域居民垃圾人均日产量(千克/人·天),按《海口市总体规划》规定,垃圾人均日产量可采用1.1千克/人·天,气化率低的地方取高值,气化率高的地方取低值; δ——垃圾产量变化系数.采用1.3. Q=1.3*35000人*1.1千克/人·天/1000=50.05吨/天 按照规范要求,大致坡镇垃圾转运站日均产生量小于150吨,应按照设小型垃圾转运站. 规划根据镇域内的项目分布,分别于大致坡镇区、工业区、咸来墟、南洋河体育休闲中心、凤潭水库休闲养老片区及苗木培训示范产业园各设一个垃圾转运站,共6个. 由于大致坡镇距离海口市的垃圾处理厂有一定距离,规划建议大致坡镇与周边城镇共建一个三级垃圾处理厂,考虑到垃圾的收集已经分类,故垃圾的处理也应实行分类处理,对于易腐烂的有机垃圾使用堆肥法处理,堆肥可以施于农田,改善土壤;对于建筑垃圾、堆肥筛上的无机物、混合垃圾采用填埋法处理. 4.4.6 环卫管理规划 大致坡镇域内设立环境卫生的管理机构或专职人员,环卫职工数可按人口的1‰配备. 4.5 镇域环境保护规划 4.5.1 环境保护现状 大致坡镇大气环境质量总体上保持良好状态,达到国家Ⅰ级标准.镇域水环境质量总体上保持良好状况.凤潭水库周边没有工厂、鱼塘,影响凤潭水库水质的主要污染源为水库周边农田、坡地使用的农药、化肥成面源,其流失量直接入河;库区周边有19个自然村,村庄的生活污水均未经任何处理直排入库区,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凤潭水库至大致坡自来水厂采用输水明渠输水,输水明渠沿途流经8个自然村,这些村庄的居民将输水明渠当作洗衣、洗澡、清洗农具的地方,这些生活污水和含农药、化肥的清洗污水直接排入输水明渠,严重污染水质. 4.5.2环境保护规划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坚持生态保护与建设并重,把保护放在首位;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遏制环境污染,保持大致坡镇环境质量良好,达到各类功能区环境质量国家标准;注意环境保护规划与其他专业规划的相互衔接,充分发挥环境保护规划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综合协调作用,逐步把大致坡镇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舒适的生态小城镇. 4.5.3执行标准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 4.5.4环境功能区划分 环境功能分区是实施环境分区管理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基础和前提. 规划按照水、气、声三个环境要素,分别划分为不同的环境功能区,将国家对环境质量指标的要求体现于功能区中. (1)水环境功能区划分 规划区凤潭水库划分为Ⅳ类水环境功能区,水质保护目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质标准. (2)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分 整个镇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一级标准. (3)声环境功能区划分 镇域内声学环境控制标准:中心镇区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的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 4.5.5区域环境保护 按照空间管制区划,各生态功能分区要有利于保持各功能区生态平衡,促进生态良性循环,维护物种多样性,使区域的环境容量得以充分利用,又不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 镇区及其周边农村地区应统筹考虑,促进城乡空间融合;将社会、经济、自然三个系统有机结合,实现三者的可持续发展.对凤潭水库饮用水源地进行特殊保护,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等活动的,应当按照规定采取措施,防止污染饮用水水体.在准保护区内采取工程措施或者建造湿地、水源涵养林等生态保护措施,防止水污染物直接排入饮用水水体,确保饮用水安全. 针对输水明渠沿线村庄的污染,建议应加强对输水明渠沿线村庄居民保护水源的宣传教育,在输水明渠沿线设置警示牌和宣传牌,提高他们保护水源地的意识,另外,政府要采用多种方式,开拓各种资金渠道,加快水库库区至大致坡自来水厂输水管道的建设,尽快为输水明渠加盖或分质供水,饮用水采用埋管输送,避免输水管道沿线村庄对水源的污染. 4.5.6城镇环境保护 严格控制影响城镇环境的大气污染源和水污染源,实行排污总量控制、杜绝随意排放现象.坚持"谁污染谁付费"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充分发挥镇街道和村委会的作用,使当地居民积极参与涉及本镇利害关系的建设项目的审议讨论,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基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制度、基本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等. 镇区中的公共活动地区和住宅区应设置公共厕所和废物箱.公共厕所、废物箱等环卫设施的规划建设可参照《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进行.垃圾收集方式主要以定点收集方式为主,加强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高度重视防止和减少垃圾的产生.应逐步建立完善的垃圾收集、清运和处理体系,避免不同环节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4.5.7乡村环境保护 在农田和水体之间应尽量设立湿地、植物等生态防护隔离带;科学使用农药和化肥,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有条件的地区应建设污水收集和集中处理设施,提倡污水处理后回用. 应发展乡村低层生态型住宅小区,逐步使居民每户拥有一处适用、卫生、美观的庭院.结合农村居民点改造,加大改水、改厕力度,提倡家畜和家禽圈养,推行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生活污水定点排放,改善农村居住卫生环境. 乡镇生态型住区要结合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因地制宜使用小水电、微水发电、液化气、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薪柴的使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4.6 镇域综合防灾规划 4.6.1 防洪规划 (1)根据国标GB 50201—94: 城市的等级和防洪标准 等级 重要性 非农业人口(万人) 防洪标准(重现期:年) Ⅰ 特别重要的城市 ≥150 ≥200 Ⅱ 重要的城市 150~50 200~100 Ⅲ 中等城市 50~20 100~50 Ⅳ 一般城镇 ≤20 50~20 乡村防护区的等级和防洪标准 等级 防护区人口(万人) 防护区耕地面积(万亩) 防洪标准(重现期:年) Ⅰ ≥150 ≥300 100~50 Ⅱ 150~50 300~100 50~30 Ⅲ 50~20 100~30 30~20 Ⅳ ≤20 ≤30 20~10 (1)大致坡镇区、咸来墟及风潭水库养老休闲区采用规划防洪标准取20年的防洪标准,用50年的洪水标准进行校核.其余乡村采用10年的防洪标准, 用20年的洪水标准进行校核. (2) 河洪按30年一遇洪水设防,在城镇河沟两岸规划控制50米防护林地,保证两岸生态良好,预防水土流失.遇强暴雨时可作为洪涝过渡区,减缓洪流速度,降低洪流破坏程度. (3) 城镇排水及治涝按重现期一年一遇降雨设计.完善城镇排水体制,实行雨污分流,充分结合地形,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分区就近排入水体.做好明沟排水疏通工作,避免污水、雨水堵截,不能正常排出. (4) 加大危房治理,消除次生灾害隐患. 4.6.2防风规划 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原则,提高生态防灾能力,防止台风侵袭. 4.6.3 消防规划 (1) 根据海口市总体规划要求,大致坡镇域内需设置1个小型消防站,支持与保证大致坡镇域内的消防安全工程.消防站建筑应按城市基本抗震烈度提高1度进行设防.改造老区及新区道路,满足消防车道通畅.此消防站还要承担周围村庄和农场场部的消防. (2) 消防给水:道路按120米间距设置消火栓;采用多水源供水方式,充分利用江河等天然水源,作为消防水源,并修建相应的取水设施和消防车通道;消防给水管道陈旧或水量、水压不足,应进行扩建、改建或更新,满足消防供水的要求. (3) 火灾报警与消防通讯指挥:大致坡火灾报警采用119"集中接警"方式,结合消防站建立消防指挥中心,并与城镇生命系统重要单位设有专线通讯. 4.6.4防震规划 (1) 设防标准:镇域属地震烈度8度设防区,城镇的建筑物、构筑物都要按此烈度规范要求设防.城镇的生命线(如防震抗震指挥部、党政机关、给水设施、电力设施、通讯和消防设施)应提高一度设防. (2) 工程抗震:严格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范要求,转移位于地震断裂带及一定避让距离上的村庄,并集中在镇区或周边的村庄;新建项目选址必须避开地震断裂带和地震活跃区; (3) 避震疏散:以"就近、安全、方便"为原则,合理选择临震避难地.可选择地形开阔,交通便利,附近无次生灾害源的场地如公园、体育场、学校操场、停车场、单位内部草坪空地、车站广场、城区周围耕地作为避震场地. (4) 对危房应采取拆除及加固措施,新建项目应严格按规定的基本烈度设防. (5) 防止次生灾害:应采取"以防为主,根治隐患,防治、应急相结合"的原则,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对次生灾害源如油库、医院等单位进行严格控制规划,合理布局,定期组织安全检查,确保震时安全. (6) 生命系统抗震:供水、供电、交通、电力、电讯、桥涵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旅游接待设施,应严格按有关规定作好防灾措施. (7) 教育宣传:宣传抗震防灾基本知识,举办知识讲座或展览,使干部领导与群众正确了解抗震防灾工作的重要性,提高震时决策能力和应变能力. 4.7 镇域风貌指引 建筑景观风貌和环境景观风貌是城镇风貌的两个基本要素,规划将对这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风貌指引. 4.7.1 指导原则 (1)可持续性原则 保护生态、延续历史、优化环境、集约发展,合理安排各项用地,有序规划各类项目、永续利用各类资源.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满足人的心理、生理需要,创造美观、舒适的环境,丰富空间层次,营造宜人的空间尺度. (2)地域性原则 尊重当地特有的自然山水环境、地理气候条件和人文环境资源,利用三者的特征元素,构筑特色风貌和景观格局,创建热带风情景观,因地制宜地创造出适应当地自然山水特色,彰显民族文化特性,营造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城乡风貌,提升旅游文化品位和整体文化形象. 4.7.2基本风貌要素引导 (1)建筑景观风貌引导 本地区属于热带气候,冬季阳光可由北窗照入室内,东西向终年受强烈日光照射,因此建筑以南北朝向为主,力避东西向,尤其是西向.同时争取有利朝向、创造有效的遮阳通风.应加强琼剧文化、华侨文化的风情风貌的引导. 建筑布局 建筑物之间应保持合理的日照间距,满足建筑采光和促进建筑群空气流通. 建筑物宜交错排列,使风得以通过前排建筑物之间的空隙吹响后排建筑. 建筑物高矮不同布局,利用高度轮廓带来的气压差引导气流,引导通风对流. 体量与尺度 严格控制建筑体量,与城镇规模、自然山水环境和尺度相协调.旅游区建筑遵循"宜小不宜大,宜低不宜高"的原则. 由群体的体量组合来决定单体建筑体量.任何成片、成街、成组的建筑群体量,应在规划高度控制条件下形成高低、进退的变化. 建筑体量大小及外观形象的尺度感应与环境尺度协调.不应由于尺度夸张或运用不当造成与环境尺度不相容. 形象与风格 墙体可设计为通透空灵,以满足通风、散热的要求.通过墙壁的扭转及开窗变化,可以组织良好的通风系统,形成小气候,降低室内外温度. 架空的建筑结构、建筑连廊、通透的门廊及建筑 群之间多变的拐角都是对热带地域环境的适应,能为通风、散热和形成阴影创造条件. 在建筑设计中应通过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精心设计细部、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耗费.同时吸收传统建筑技术,将传统建筑技术与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使其既高效节能又美观. 在建筑设计中,用加入琼剧文化元素,引入华侨建筑形式,建设以琼剧文化和华侨文化为主体的风情小镇. 建筑材料与色彩 热带建筑应尽量就地取材,使用当地工艺、当地样式,使材料充分表现内在的地域属性,使所取之材与自然环境和谐,使建筑具有场所的归属感. 建筑色彩不宜过于刺激,对比不宜过于强烈,且色彩的饱和度不宜过高.单栋建筑立面宜以一个颜色为主,其他起搭配、点缀作用. 建筑外墙色彩应以明快淡雅的色调为主,应反映建筑的使用功能和性质. 坡屋顶色彩与建筑主体色彩相宜,鼓励建设屋顶绿化、墙面垂直绿化和生态墙. (2)环境景观风貌引导 山体周边风貌引导 山体周边保护绿地在满足安全防护需要的同时,采用自然原生态形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景观山体周边建筑高度应由低到高逐步增高,建筑布置形式宜充分利用背景山体,结合具体地形地势布局,形成灵活多样的建筑空间. 景观山体周围的建筑风貌不得破坏山体景观,建筑总体布局应充分考虑与背景山体的关系,并充分利用对景、借景等手法使建筑群与周边山体景观呼应与融合,达到建筑与山体景观和城镇风貌的和谐. 水体周边风貌引导 将建筑退让水体的距离作为滨水绿地控制.退让后建筑高度由低到高逐步增高,塑造丰富的景观层次. 水体周边强调视线通透,营造观景平台.除必要的景观建筑外,应严格控制滨水地带沿岸的建设,以保证岸线地区获得较好的景观视线和景观效果. 建筑尺度应与水体周边环境相协调,强调尺度宜人、造型通透.建筑应融入环境中,充分利用借景、对景等手法,发挥自然条件,塑造内外景观交融的滨水景观. 建筑布局应考虑与水体景观之间的联系,沿岸线的建筑宜采用退台处理,创造丰富的空间序列.建筑布置形式宜结合岸线及地形呈自由式布局,建筑宜采用坡屋顶形式. 城镇重要道路及广场风貌控制 沿街建筑是地方特色的重要展示界面,在符合有关退让规定的前提下,应注重塑造整洁有序、富有特色的城镇形象,并结合交通、绿化和人流集散需要,变化街道空间,丰富城镇景观. 加强主干道及景观道路沿路两侧的建筑造型、体量、色彩及高度控制.注意道路的对景和远景设计,强化视线集中的观景,塑造丰富天际轮廓线. 临水体、绿地的道路,应控制建筑临街长度,确保观景视线通透,提倡在道路适当位置布置街头广场,与道路线性绿化配合,形成点线结合的绿色道路空间. 园林路和琼东街作为城镇主要出入口道路,近期内应进行街景和建筑的立面改造,道路两侧宜加强沿线景观环境设计和建筑立面设计,加入琼剧文化和华侨文化元素,同时应注重城镇入口景观节点控制,并设置入口标志作为城镇印象的标识点.另外,还应注意加强非建区绿带的保护,道路两侧景观资源良好地段应严格控制建设量,保留山林绿地和田园风光的景观渗透面,保持观景视线通畅. 城镇广场应结合周边用地和建筑物的功能及氛围来进行设计在使用功能上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要求城镇广场的绿地比例较高,以遮荫避日的高大乔木为主. 第二部分 中心镇区建设规划 5 中心镇区规划 5.1 中心镇区建设现状 5.1.1中心镇区概况 大致坡镇区位于镇域东面; ?东以水利沟、农田为界,南接文昌市约亭镇,西邻海文高速公路,北抵琼文加油站; ?距海口市约50公里,距文昌市约23公里,距海口美兰机场约35公里,交通十分便捷; ?镇区包括2个居委会,2个村委会,建成区总用地面积约1.54平方公里; ?建成区沿琼文公路长2.4公里,纵深1.2公里,呈狭长状. 2、镇区现状人口 镇区现状总人口约1.2万人. 3、自然资源 ?地形地貌 镇区地势较为平坦,但西南高,东北低,高程在10-48米之间,局部地段达到50米.土壤有新老沉积物和变质岩发育而成,属沙土区,有沙土、土壤和粘土等,适于种养业的生产. ?气候 气候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36.5℃,主导风向为东北和东南风,年日照总数为2000小时以上. 4、人文资源 大致坡镇的文化事业尤为发达.全镇每年举办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不下10次,乡镇文化生活丰富多彩.2003年,大致坡镇被国家文体部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大致坡镇琼剧现象"更是已引起了海南省委宣传部直至中央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进行了深入调研.常驻在大致坡墟的琼剧团达15家,每年为群众演出的精彩琼剧节目达3000多场次. 5、土地利用现状 大致坡镇原名约亭墟,1987年镇政府设于此地,改为建制镇,今属海口市美兰区下辖的建制镇.镇区现状用地主要沿琼文公路呈带状发展.多年以来,该镇一直是琼北地区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城镇,两条过境公路成为联系城市和乡镇之间最繁忙的交通纽带,具有商业街和过境道路的双重功能.随着城镇社会经济的发展,各项建设用地逐步往纵深方向扩展,形成"一路两街一中心"的格局. ?"一路":指城镇的建设用地是沿着琼文公路成线型发展的; ?"两街":指沿抱罗路和琼东街两侧形成的商住用地; ?"一中心":指镇区的商业金融、文化娱乐和行政办公用地都集中在琼文公路和抱罗公路交汇处,并已经形成相当规模,城镇中心区特征显著. 大致坡镇区现状总建设用地规模为168.52公顷.人均建设用地为140.43平方米,超出国家规划建设用地的标准.分项建设用地指标详见表5.1. 表5.1 镇区现状用地统计表 序号 代码 用地名称类别 面积(hm2) 比例(%) 人均建设用地 1 RC 生活居住用地 88.79 52.69% 73.99 2 C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24.15 14.33% 20.13 3 TU 基础设施用地 2.23 1.32% 1.86 4 CMW 产业用地 30.67 18.20% 25.56 5 S 道路广场用地 22.68 13.46% 18.90 小计 现状建设用地 168.52 100.00% 140.43 水域和其他用地 514.37 合计 总用地 682.89 5.1.2建设现状 1、居住用地 居住用地主要沿两条过境道路两侧分散布局,总用地面积为88.79公顷.除政府机关、学校等单位以外,多数是居民自建的低层住宅.90年代以前建的民房主要分布在老街区,建筑密度高、建筑间距小,不能满足国家规范要求.其余居住建筑多为2-4层,结构形式多为砖混结构,建筑质量较好.主要类型有: a、临街"宅基地"形式的私人住宅; b、独立开发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宿舍; c、建成区里的村宅. 其中a、b两类居多,c类较少. 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公共范围设施主要集中在琼文公路和抱罗公路交汇处,总用地面积为24.15公顷.各类公共设施用地现状如下: (1)行政管理用地.现状行政管理用地是指大致坡镇政府及其下属的财政所、税务所、工商所、公安局等部门,镇政府位于大致坡镇区的中部,琼东北街处,距琼东路和园林路的交叉口50米处,财政局和税务局位于镇政府对面,其余的职能部门分布则较为零散. (2)教育机构用地.大致坡镇区现有大华中学、大致坡中心小学、六所幼儿园、一处职业技术学校.无科研机构.教育机构用地基本满足要求. (3)医疗保健用地.大致坡镇区现有一处大致坡镇中心医院和一处诊所,其中中心医院拥有50张床位及60名医护人员.不能满足镇域医疗服务的需求. (4)商业金融用地.大致坡镇商贸也较为发达,分布在园林西路、琼东南街和琼东北街的商业业态以餐饮、宾馆为主;向内延伸的道路两侧,有部分底商,业态以商店为主.是琼东北地区最繁华的商业贸易中心,以小商品批发为主;金融业主要集中在镇政府附近. (5)集贸市场用地.大致坡集贸市场位于园林西路,市场气氛较为活跃. (6)文体科技用地.大致坡是琼剧文化之乡,环西路的南侧有6.67公顷的琼剧文化广场,每年平均接纳300场的琼剧文化表演,也是居民的公共活动广场. 3、生产设施用地 镇区乡镇工业和个体私营加工业是海口市28个镇中最发达的乡镇之一,特别是木材加工业和水产加工业,其中木材加工业已成为我省木材加工的主要生产地,产品销往广州和香港.水产加工企业有海南盛海佳水产品加工厂、海南建一水产有限责任公司,后者是海南省首家上市水产企业,工业用地分布于镇区北面和西侧,用地布局分散.支柱工业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但工业用地规模小,工业状况粗放原始,技术工艺落后,各种设施不齐全,主要以租用地为主. 4、物流用地 交易物流区位于琼文公路的东侧,是集热带农产品仓储、分拣、冷冻等于一体的现代化物流用地. 另有粮所一处,建筑质量较差,且部分建筑闲置,利用率不高. 5、道路交通用地 大致坡镇是海口市通往东部地区的重要交通节点,是进出文昌市及周边地区的必经通道.琼文公路和抱罗公路从辖区经过,交通十分便利,有大致坡—海口中巴客车25辆,文昌—大致坡—海口中、大巴车80多辆,平均客车发班流量为30辆/小时.道路用地由对外道路用地和镇区道路用地两部分组成,道路路面质量较好. 1)、对外道路用地 镇区内有两条过境道路,即琼文路和抱罗路,道路宽度分别为26米和20米,同时承担对外和内部交通的双重压力,对镇区的交通干扰大,常有交通阻塞现象,严重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 2)、内部道路 镇区街道现有21条街道,其中:中心街道4条(琼东南街、琼东北街、园林西街和园林东街),商业街道4条(抱罗公路、琼蛟街、琼西街、琼北街、琼南街和琼中街),横街12条.道路宽度在7-20米之间,但没有明显的等级区别,道路功能不明确,道路系统不完善. 3)、交通设施 目前区内尚无长途汽车站和公共停车场,长途客货运汽车、小汽车、三轮摩托车、两轮摩托等任意停靠,随叫随停现象十分严重;镇区北面有加油站一座. 6、工程设施用地 1)、供水、排水设施 镇区原自来水厂位于镇区西侧,镇区及东路镇的饮用水均由该水厂供应,安装超过滤装置,日供水量3800吨,水质综合合格率达100%,但供水容量有限,无法满足两镇生活用水的需求. 近年建设的道路均布有排水管网,老的街区排水管网不畅通,因此,镇区整体的管网系统不完善. 红岭干渠:红岭干渠从中心镇区西侧以地埋的方式通过,在中心镇区西南侧和东路镇接壤处分支东坡支渠,但是红岭干渠和东坡支渠规划都不向大致坡供水,只是从本区域通过而已,其中红岭干渠兼容灌溉和引水功能,东坡干渠以灌溉功能为主,辅以引水功能. 2)、供电设施 和东路镇接壤处(位于东路镇)现有35千伏变电站一座,为两镇的用电电源,满足城镇居民生活和生产用电. 3)、通信设施 镇区现有邮政所1家,电讯1家.中国移动网络、中国联通网络和中国电信网络以及宽带网络基本覆盖全镇,实现了通讯现代化. 7、水域和其他用地 镇区北侧有水渠及南洋河支流,,且以旱地、草地和园地为主,兼有少量的耕地. 5.2 用地适宜性分析 本次规划适宜性因子的选取从自然条件和建设条件两个方面进行考虑,自然条件方面选取地形、植被、水体、基本农田四个因子,建设条件方面选取现状建成区、高速公路隔离距离两个因子,根据这六个因子进行叠合分析,最终将镇区用地分为一类建设用地、二类用地和三类用地三类. 一类用地:指用地的工程地质等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一般不需要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地建设的用地. 二类用地:是指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 三类用地:是指不适于修建的用地. 可以看出除海文高速公路两侧、水域为三类用地,基本农田为二类用地外,其他绝大多数用地为一类用地. 5.3 中心镇区发展方向分析 1、影响因素分析 大致坡镇区发展方向主要影响因素有三个:用地适宜性、行政区划和交通条件. 从用地适宜性来看,除高速公路两侧和基本农田不适合作为建设用地外,其他用地均适合作为城镇发展方向. 从行政区划来看,大致坡镇区东侧为文昌市东路镇区和基本农田,南侧为文昌市东路镇区,因此从行政区划来看,大致坡镇区宜向北和向西发展. 从交通条件来看,海文高速公路、琼文公路和抱罗公路作为大致坡镇区的重要交通道路,是大致坡镇区发展的重要支撑,从建设的经济性和交通支持度来看,大致坡镇区适合向北和向西发展. 2、结论 将影响镇区发展方向的三个因素进行叠加,得出以下结论: 东部:为文昌市东路镇镇区和基本农田,无发展空间 南部:为文昌市东路镇镇区,没有发展余地. 西部:为村庄建设用地和部分农用地,也含有一定的基本农田,考虑到基本农田的限制以及因建设需要拆迁的居民点可操行性及增加琼文公路的交通压力等因素,为次要发展方向. 北部:大部分为林地,含有极少数的基本农田,用地较为宽裕,且工程地质条件佳,因此确定为主要发展方向. 5.4 城镇性质与用地规模 5.4.1城镇性质 1、城镇职能 在拟定大致坡镇镇区性质时着重考虑了如下因素: ·大致坡镇是海口市美兰区的中心城镇,并纳入2004年1887个全国重点镇首批全国11个示范重点建设城镇之一,也是海南的十大文化名镇. ·大致坡镇区是大致坡镇政府驻所,这里集中了镇域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机构和第二、三产业主要经济设施以及商贸服务、文化娱乐设施,因此是镇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由于这一镇区职能具有普通性,在镇区性质中可不表述. ·大致坡镇是周边12个乡镇的商贸中心,商业繁荣度远远超过其它乡镇,因此大力发展商业贸易、物流中转将加快城镇经济的发展. ·大致坡镇是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城镇,镇域内农产品丰富,目前利用农产品加工的工业已初具规模,规划应充分发挥公路交通节点的作用,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大致坡镇具有著名的琼剧文化,常驻在大致坡墟的琼剧团达15家,每年为群众演出的精彩琼剧节目达3000多场次,琼剧的发展促进城镇的文化水平的提高. 综合上述,大致坡镇的镇区性质可定为:是琼东北地区以商贸、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并带有琼剧文化特色的中心小城镇. 5.4.2城镇规模 1、人口规模 根据镇域村镇体系规划,大致坡镇区人口规模确定为: (1)近期(至2020年)2.5万人; (2)中期(至2025年)3.0万人; (2)远期(至2030年)3.5万人. 2、用地规模 (1)近期镇区建设用地为325.00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30.00方米. (2)中期镇区建设用地为372.50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24.17方米. (3)远期镇区建设用地为418.01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19.43平方米. 5.5 用地空间布局 5.5.1规划结构 根据城镇各功能要素的特点,按照管理分区,协调发展的原则,大致坡镇区的规划结构确定为"一核、两轴、三心、四带、五组团". "一核":以琼剧文化为主题建设的大致坡镇中心镇区. "两轴":指沿园林东路为主要城镇建设用地发展轴及沿琼东北街为次要城镇建设用地发展轴. "三心":指镇区的文体科技中心、行政文化中心、商业金融中心.突出镇区的优势特点. "四带":指渗透到镇区内部的公共绿化带及生产绿化带.为改善镇区的建设环境,美化镇区的景观环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五组团":指由渗透到区内的生产绿地和灌溉河渠自然分割而成的四个居住组团及一个工业组团. 5.5.2规划布局 1、用地布局原则 (1)各类用地互不干扰、协调发展的原则.规划应将工业用地、物流用地和生活用地按照适地适业的原则进行布局,确保用地互不干扰、协调发展. (2)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严格保护基本农田,保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3)节约土地原则.充分利用现状中的闲置地,根据需要确定其用地性质. (4)宜居环境营造原则.结合城镇地方特色和未来产业特色,突出城镇特色的塑造. 2、规划布局 (1)、生活居住综合用地 利用镇区生产绿地自然划分的4个居住组团,建设用地面积185.49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44.37%. (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1)行政管理用地 保留现状镇政府、派出所、工商所、税务所等行政管理用地,总建设用地面积2.06公顷. 2)教育机构用地 现状大华中学规模及容量能够容纳包括东路镇在内的生源容量,其用地保留不变;大致坡中心小学用地较小,不能满足城镇发展的需求,规划于新的各个居住组团内配置相应容量的小学和幼儿园.教育机构总建设用地面积为21.80公顷. 3)文体科技用地 现状文体科技用地有琼剧文化广场一处,但并未满足琼剧剧场的要求,有些剧场纷纷搬离,再加上突出大致坡镇的琼剧文化资源优势,规划将琼剧文化广场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建设中国戏剧家活动基地、戏剧雕塑园、戏剧博物馆、戏剧学校、琼剧文化产品展示交易一条街等内容,总建设用地面积为16.96公顷. 4)医疗保健用地 镇区现状卫生院规模较小,仅为1.12公顷,且没有扩张的余地,规划保留现有医院并作为门诊部,于琼文东路东面增设一处综合性医院,作为两镇共用的住院部,新增医疗设施建设用地面积为1.78公顷,总建设用地面积为3.45公顷. 5)社会保障用地 保留现状的敬老院,总建设用地面积为0.59公顷. 综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用地面积为44.86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10.73%. (3)产业用地 1) 商业金融用地 大致坡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产品交易市场,一直是周边众多村镇特别是抱罗路以东8个小城镇的和农副产品交易的聚集中心,随着科技农业的迅速发展,产品的数量不断增多,产品交易市场也在不断壮大.规划安排在抱罗公路北面,包括小商品批发和农副产品交易及转运市场两部分,利用交通设施便利条件,容易获得更好的规模经济效益. 保留现状位于琼文路和抱罗路交口处的金融机构;在规划商业用地内增设金融机构,与商业中心结合,保证商业配套的完整性. 规划期末商业金融用地总面积为10.49公顷. 2)集贸市场用地 保留现状集贸市场用地,另外在中心城区再配置集贸市场一处.另在镇区的北侧,沿抱罗公路,汽车站的斜对面布置一处农贸市场,满足商贸需求.总建设用地面积为11.32公顷. 3)工业用地 位于镇区西侧,将镇区零散的工业集中到工业区内,利用现状空地和交通便利条件沿琼文公路的两侧布置,优势: 位于镇区两个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减少对生活区的影响; 临近河道,并位于河道的下游,避免对镇区水体的污染; 减少基础设施、拆迁补偿、土方平整等的投入; 同时,东路工业园区位于东路镇区的东北侧,但是其与东路镇区有500米的防护绿地,且位于镇区的非盛行风向,对东路镇区乃至大致坡镇区影响较小. 工业用地分为一类工业用地和二类工业用地,其中,一类工业用地面积为19.50公顷,二类工业用地面积为17.00公顷. 4)农业服务设施用地 位于镇区北面,保留现状水产品加工厂,另预留一定的农业服务设施用地,建设用地面积14.51公顷. 5)普通仓储用地 位于工业区西侧,用于工业原料存放和产品储存.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87公顷. 综上,产业用地建设用地面积为74.69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17.87%. (4)、基础设施用地 1)公路交通用地 主要为汽车站用地,位于镇区的北端,临园林东路布置,用地面积为1.00公顷. 2)公用工程用地 包括水厂、加油站等,总用地面积2.86公顷. 3)防灾设施用地 为消防站用地,位于镇区的北侧,用地面积0.23公顷. 综上,基础设施用地建设用地面积为4.09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0.96%. (5)、道路广场用地 采取方格网布局模式,在镇区中部结合公共绿地布置一处广场用地,作为市民集会、交往场所;结合集贸市场和商业中心新规划两处停车场,保留琼文公路上的现状停车场. 道路广场用地面积61.75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14.77%. (6)、公共绿化用地 公共绿化用地主要为镇区的四个绿化带和结合居住用地进行布置的绿地,为居民提供一个均好性较强的绿化休闲空间,公共绿化用地面积47.13公顷,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11.27%. (7)、水域和其他用地 水域和其他用地面积188.56公顷,由基本农田、生态林地水域及南航部队等用地类型构成. 表5.2 大致坡镇区用地平衡表 序号 用地代码 用地性质 用地面积(hm2) 占建设用地比例 人均建设用地(m2/人) 1 RC 生活居住综合用地 185.49 44.37% 53.00 2 C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44.86 10.73% 12.82 其中 C1 行政管理用地 2.06 C2 教育机构用地 21.80 C3 文体科技用地 16.96 C4 医疗保健用地 3.45 C7 社会保障用地 0.59 3 TU 基础设施用地 4.09 0.96% 1.17 其中 T1 公路交通用地 1.00 U1 公用工程用地 2.86 U3 防灾设施用地 0.23 4 CMW 产业用地 74.69 17.87% 21.34 其中 C5 商业金融用地 10.49 C6 集贸市场用地 11.32 M1 一类工业用地 19.50 M2 二类工业用地 17.00 M4 农业服务设施用地 14.51 W1 普通仓储用地 1.87 5 S 道路广场用地 61.75 14.77% 17.64 其中 S1 道路用地 60.08 S2 广场用地 1.67 6 G1 公共绿化用地 47.13 11.27% 13.47 建设用地总面积 418.01 100% 119.43 9 E 水域和其他用地 188.56 其中 E1 水域 10.60 E2 农林用地 152.06 E7 特殊用地 25.90 10 发展备用地 76.32 规划用地总面积 682.89 注:规划人口为35000人. 5.6 综合交通规划 5.6.1道路交通现状及存在问题 1、道路交通现状 镇现状道路结构:方格网状, 根据道路功能和路面性质可划分为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三级. 主干路:琼文公路既是过境公路,同时也是城镇的主干路,道路宽度26米. 次干路:园林街(抱罗公路)、新西街(5条),道路宽度16米;沿新南街,道路宽度13米. 支路:其余的道路宽度为4-8米. 2、存在问题 ·城镇道路系统不完整,频频出现断头路、瓶颈路和土路等,严重影响区内机动车的通行能力. ·道路等级和功能不明确,分布不合理,所有车辆必须穿城而过,琼文公路的承载压力太大,对镇区生活和工作环境造成很大的干扰. ·路面质量差,影响行车速度. ·沿路占道摊位随处可见,严重影响城镇的市容市貌. ·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混行,影响行车速度和行车安全. ·镇区没有公共停车场和汽车站,所有的车辆均停靠路边,高峰时期常常造成长时间的塞车现象. 5.6.2对外交通规划 1、对外交通道路:大致坡镇对外交通道路共有3条:海文高速公路、琼文公路和抱罗公路.其中海文高速公路和琼文公路作为大致坡镇区与海口市、文昌市的联系的主要道路,是大致坡镇区的主要对外交通道路;抱罗公路是大致坡镇区与周边乡镇对外联系的主要对外交通道路. 2、汽车站:布置在抱罗公路上,有利于快速与外部联系. 5.6.3道路交通规划 1、规划原则 (1)与东路镇规划路网相衔接,使东路镇区和大致坡镇区形成一个有机联系、互促共进的整体. (2)充分考虑上版规划规划路网的延续性,并根据现有路网骨架,补充和完善大致坡镇区路网系统. (3)道路等级设计、走向、断面以道路承担主要功能为原则,满足大致坡镇区工业、物流和居民生活对交通运输和交通环境的要求. (4)满足城镇环境的要求,有利于组织城市景观. 2、道路系统规划 根据大致坡镇镇区现有道路骨架、东路规划路网、生产生活对道路的要求等因素,大致坡镇区规划路网结构采用方格网+环状式.道路系统规划通过分级的办法,合理地把交通流分配到城区的各级道路系统上.规划道路分为三个等级:主干路、干路、支路. (1)主干路 城镇路网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城镇交通的主动脉,主要承担城镇各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分流部分外部交通,为城镇各区之间提供交通联系. 道路红线宽度有30米和26米两种类型,断面形式有3种: A—A断面:30=4(人行道)+4(绿化带)+14(车行道)+4(绿化带)+4(人行道) 30=4(人行道)+3(绿化带)+16(车行道)+3(绿化带)+4(人行道) B—B断面:26=6(人行道)+14(车行道)+6(人行道) (2)干路 干路在城镇交通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承担分流主干路的交通量及部分交通区的交通流量的功能. 道路红线宽度有20米、16米和15米三种类型,断面形式有7种: C—C断面:20=8(车行道)+8(车行道)+4(人行道) D—D断面:20=4(人行道)+12(车行道)+4(人行道) 20=3(人行道)+14(车行道)+3(人行道) E—E断面:16=4(人行道)+8(车行道)+4(人行道) F—F断面:15=4(人行道)+7(车行道)+4(人行道) 15=3.5(人行道)+8(车行道)+3.5(人行道) 15=2.5(人行道)+10(车行道)+2.5(人行道) (3)支路 辅助形成各交通区内的道路系统. 道路红线宽度为14米、13米和12米三种类型,,断面形式有3种G—G断面:14=3.5(人行道)+7(车行道)+3.5(人行道) H—H断面:13=3(人行道)+7(车行道)+3(人行道) I—I断面: 12=3(人行道)+6(车行道)+3(人行道) 经测算,道路网密度为7.48km/km2,较为适宜. 3、道路交叉口规划 城镇道路以平交相交,海文高速公路出入口处采用立体交叉. 4、静态交通设施规划 (1)停车设施规划 规划社会停车场按照《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要求设置,规划区单独设置的社会停车场3处,其余的社会停车场结合文体科技、商业等人流较多的公共设施布置. 单位停车场严格按照《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规定配置. (2)加油站 保留现有一处加油站.附设机械化洗车和汽车保养等综合功能的汽车服务中心. 5.7 绿地景观规划 5.7.1绿地系统规划 1、规划原则 (1)规划结合自然的原则.充分利用、保留现状农田和水渠,结合水渠布置绿带,形成具有自然美的绿地空间. (2)规划服务人居的原则.生活组团是大致坡镇区居民生活的中心,根据居住用地布局,采取相对均匀布局公共绿地的策略,以体现公共绿地的均好性,提升整个镇区的人居环境质量. 2、绿地系统构成与空间结构 (1)绿地系统构成 大致坡镇区绿地由公共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及生态绿地四种类型构成. (2)绿地空间结构 大致坡镇区绿地空间结构为"三带、多点"的空间分布. 三带:指渗透到镇区内部的公共绿化带及生产绿化带.丰富城镇的绿化空间,改善镇区的建设环境和美化镇区的景观环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多点:分布在镇区内公共绿地. 3、绿地系统规划 (1)公共绿地 公共绿地相对均匀地布局于镇区,公共绿地内设置体育器材、小游园、活动场地等内容,为居民提供一个游憩休闲活动空间. (2)防护绿地 是指沿镇区外围道路设置的道路防护绿地. (3)附属绿地: ①居住区及单位附属绿地的主要控规指标 居住区绿地率不小于30%. 物流、汽车站、商业绿地率不小于25%. 学校、医院、机关团体绿地率不小于35%. ②道路绿地的主要指标控制 生活组团内道路绿地面积应符合《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的规定;工业组团和物流组团根据实际情况,在保证道路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尽量符合《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的规定. (4)生态绿地 充分利用规划区外围的农田、林地等自然环境,使其成为规划区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 4、树种规划 大致坡镇区园林绿地的树种选择依据以下原则确定: (1)遵从树种地方性原则:主要树种均选择经济性好的海南树种,如棕榈科中的椰子树、油棕、蒲葵、槟榔、华盛顿棕等;禾木类树木,如桃花心木、凤凰木、菠萝蜜、蒲桃类、刺桐类、榕树类、榄仁树、雨树、花果梨木等. (2)遵从树种的生态性原则:现状已有一些树木,规划考虑保留.同时考虑在多种植物搭配中适当配以功能性树种,如阴香、夹竹桃、樟树类等. (3)遵从绿化效果的重点原则:在城镇道路绿化引种部分海南已大量供应且价格较低的海外树种作点缀,如马来西亚菠萝蜜、台湾水蒲桃、印度红蒲桃、台湾海枣、国王椰子等. 5.7.2景观系统规划 城镇景观是本地居民对城镇形象的感受,是外来人口对城镇的第一印象,具有重要内部认同感和外部形象性. 根据大致坡镇自身的自然环境特征及人文背景,从保护并强化城镇形成、发展和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出发,结合城镇发展的要求,规划形成以城镇周围大绿化为背景,以城镇景观轴线为脉络,以景观节点为精粹的城镇景观系统,总体上形成"一环两轴三带多节点"的景观结构. 1、"一环":即以外围田园景观为背景,围绕城镇所形成的生态景观环. 2、"二轴":即以琼文公路和南北向的抱罗公路作为镇区景观轴线,通过沿线布置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前者形成以地方民居、工业生产为特色生活生产性景观轴,后者形成商业氛围浓厚、文化品位较高的公共服务景观轴. 3、"三带":即指渗透到镇区内部的三条公共绿化带及生产绿化带.丰富城镇的绿化景观空间. 4、"多节点" 包括门户景观节点和绿化景观节点两种类型. 门户景观节点是指海文高速公路出入口景观节点,是外来人口进入镇区的第一印象区,该处景观节点应体现大致坡人民热情好客、活力魅力的特点,景观以大面积图案绿化为主. 绿化景观节点是指公共绿地景观,绿化景观以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为首要目标,景观以铺地、绿地、小广场、丛树等为主要素材,为居民创造一个优良的活动空间. 5.8 市政设施规划 5.8.1给水工程规划 (1)现状概况 目前,镇区一部分居民用水由大致坡镇自来水厂供水,其余居民采用自家打井取水,抽取浅层地下水引用,居民对饮用自来水还没有提高认识,用水卫生意识有待提高. (2)用水量预测 ①人口规模和用水指标 镇区(到2030年)城镇人口规模为35000人,周边村庄人口规模为7000人. 参考《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并根据小城镇现状用水状况,确定规划区各项用水指标如下: a、镇区居民综合生活最高日用水指标: 取350升/人· 日,(综合生活用水量为城镇居民日常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之和,不包括工业、浇洒道路、绿地、市政用水和管网漏水量). b、附近村庄村民生活用水量按200升/人· 日计算. c、其它对外交通、道路广场、绿地、市政设施用地最高日用水量指标:30 吨/公顷·日. d、用水量日变化系数k取1.5. ②用水量预测 根据以上用水量指标和规划城镇人口、各项用地规模计算,城镇远期最高日生产生活用水量Q=19860吨/日. 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水量按以上用水量的10%计算,则: 远期最高日总用水量 Q高日=21846吨/日(其中城镇用水量为20446吨/日) 远期平均日用水量 Q均日=14564吨/日. (3)水源及水厂 ①水源:根据镇域水资源利用规划,以及综合分析镇区周围的水资源情况,规划由凤潭水库作为镇区和周边附近村庄生活水源. ②水厂:将大致坡自来水厂扩容,主要负责镇区和东环铁路以北的村庄的生活用水供给.规划综合考虑镇区的用水规模,水厂远期日供水规模约为2.0万吨. (4)输水管道及配水管网 水厂至镇区的输水管道采用预应力砼管,镇区给水管网建议推广使用PVC—U或PE管材.供水主次干管沿主要街道呈环状布置,局部辅之以枝状管网,使供水管网覆盖城镇的各个角落. 消防供水与生活供水管网合一,在供水管道上每隔不大于120米设一套地上式消火栓,保证从管网内取到足够的消防用水.消防用水按同一时间发生火灾1处考虑,灭火用水量为10升/秒,时间持续两小时,水厂的清水池必须设有消防水不被另用的装置,发生火灾时启动消防泵送水灭火. 5.8.2排水工程规划 (1)现状概述 现状排水体制为雨、污水合流制.镇区主要道路两侧建有雨污合流排水暗沟,暗沟全部为石砌.雨水和部分生活污水通过排水管道排入低洼地或沟渠,部分生活污水渗透入地下.粪便污水大多通过三级化粪池处理,一部分排入排水管道,一部分渗入地下,还有一部分用作农肥. 由于镇区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未做任何处理就通过排水沟直接排入低洼地或自然沟渠,对自然水体造成一定的污染. (2)规划原则 ①根据排水工程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合理确定排水体制. ②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分期实施. ③积极治理城镇污水,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水对受纳水体的污染. ④综合考虑污水系统总体布局,合理确定污水处理厂及其排水口的位置. ⑤带有传染病毒、病菌的医院污水,必须经消毒处理达标后,才允许排入城镇的下水道. (3)排水体制 根据环境保护的要求,城镇污水需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为了使污水得到处置,必须建立一套独立的污水管道系统,使污水得到处理后排放.镇区的排水体制要从目前的雨、污水合流制,逐步向分流制过渡,为污水处理创造有利的条件. (4)污水工程规划 ①污水量 污水排出量按城镇用水量的85%计算,镇区高日污水量为17379吨/日. ②污水处理深度 为了确保城镇的污水排放不污染环境和水体,污水需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为此,规划确定,城镇污水采用二级生物处理工艺治理,处理出水达到国家一级B排放标准.污水厂产生回用水可用于防护绿地和公园绿化及农田浇灌用水量,多余的排如河流. ③污水处理设施 规划在镇区北侧的低洼区域建污水处理厂一座,处理规模为18000立方米/天,占地面积3公顷,用于处理镇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④管网布置 由于排水系统由雨、污水合流制逐步向分流制过渡,原有合流制管道仍可用于排放雨水,规划要求另外修建一套污水管道系统,逐步将污水与雨水分离开来,做到分别处置和排放.污水管道沿规划道路敷设,一般布置在道路东或南侧的机动车道下,污水管道采用混凝土管或钢筋混凝土管. 带有传染病毒、病菌的医院污水,必须先经消毒处理,才允许排入城镇的下水道.排入城镇下水道中的污水水质应符合《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的要求. (5)雨水工程规划 暴雨强度计算 参照海口市暴雨强度公式:q=2338(1+0.4lgP)/(t+9)0.65 其中:P——设计重现期,取2年; t——雨水汇水时间(分钟),t= t1+mt2,t1为汇水时间,单位为分钟;在本次雨水管道管径计算中,根据径流区面积的大小、雨水流程长短、地形坡度大小等不同. ①雨水量计算: Q= q·Ψ·F 式中: Ψ–径流系数,由于规划区生态环境良好,绿化率很高,所以取Ψ=0.3—0.4; F–汇水面积,面积为公顷 Q–暴雨强度,升/秒·公顷 ②雨水管渠 由雨水管道根据地形,按照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的原则布置.地块及道路雨水经过雨水管道收集后,就近排入规划区周边的水体或低洼地.这样既有利于将本区域的雨水顺利排走,又可使得水库、河道等景观水体的水量得到补充和更新,有利于保证景观水体的水质和景观. 5.8.3电力工程规划 (1)现状概述 目前,镇区现有35kv大致坡变电站一座.现状主要为村民生活及农业用电,用电量较少.区内均为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 (2)负荷预测 预测用电量方法有:可采用按居民人均用电指标、用地负荷指标、年增长比法、弹性系数法及用户用电分类统计法多种,一般根据城镇的具体情况,选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不同的方法进行预测比较,选择其中的一种作为规划供电规模的依据. 根据大致坡镇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的不同性质及用地规模,参考国内同类规划用地负荷指标,并结合大致坡镇实际情况,采用负荷密度法进行预测,具体指标如下: 居住用地 200 kw/hm2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300 kw/hm2 商业服务设施用地 300 kw/hm2 工业用地 200~800 kw/hm2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30 kw/hm2 公用设施用地 150 kw/hm2 绿地与广场用地 10 kw/hm2 根据镇区建设用地规划,计算出城镇用电总负荷71.5MW,线损按7%、同时利用率为0.8、需用系数为0.8计算,则远期用电最大负荷为48.9MW. (3)供电工程规划 考虑工业区用电量较大,同时为保证供电安全性,镇区及工业区由大致坡规划110KVA变电站和220KV东路变电站供电.原有供电线路,除一条35KV的电力线因道路及用地的调整需要改线外,基本维持原线路布局不变.调整的35KV电力线从大致坡镇区和东路镇镇区接壤处通过. 电力线敷设方式为架空与直埋相结合,近期在经济力量较差的情况下,主要以架空敷设为主;将来经济力量增强,将规划区内部架空线逐步改成直埋或电缆沟埋设.规划要求电缆落地沿道路埋设,电力通道宽1.0米,电缆沟两侧各留0.75米的平行保护区. 5.8.4 电信工程规划 (1)现状概述 镇区现有电信营业所一座,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均在文罗镇开展无线通讯业务,移动电话信号覆盖全镇大部分区域. (2)规划原则 ①继续加大邮电通信建设力度,镇区逐步建成完善的现代化通信网络. ②建设快捷高效的现代化邮政网,实现电子化、自动化、计算机化. (3)电信规划 ①电话用户预测 预测远期镇区电话普及率为50%.根据镇区人口及用地规划规模,预计远期镇区电话用户在17500门左右. ②局所规划 规划要求镇区电信机房的交换机远期将容量扩至20000门以上. ③电信线路规划 电信传输线路近期以电缆为主,远期发展光纤网络,以光纤为主,实现光缆进入小区或光纤入户. 通信线路的敷设原则,将原有架空线路进行逐步落地,新敷设的通信线路,基本要落地敷设.在设计电信电缆沟时,一并考虑有线电视电缆通道.电信管道中主次干管不少于12孔,一般支线管道不少于6孔,沿道路西、北侧方向敷设. ④有线电视网 为了提高居民的电视收视率和改善电视接收效果,推广实施有线电视网络,普及和完善有线电视网,使城镇有线电视达到100%的入户率. 5.8.5 燃气工程规划 (1)燃气工程现状 目前规划区内主要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 (2)气源选择 由于工业区用气量较大,根据《海南省环岛天然气管网规划(2008~2020 年)》确定的供气格局和《文昌市区燃气专项规划(2009年-2020年)》,规划以管道天然气(NG)为主气源.主气源来自海南LNG项目.气源天然气低热值为34.25MJ/Nm3. 海南LNG接收站选址于洋浦经济开发区内,一期建设LNG专用船码头、LNG接收站及输气干线等3部分.其中,LNG接收站一期为200万吨/年,于2012年建成投产;二期扩建到300万吨/年,计划于2015年投入商业运行. 规划从文昌门站接中压燃气管道至镇区供气. (3)规划原则 利用清洁能源满足环境保护要求; 能源热值高、价格比较低廉; 使用方便,燃料输送管道化. (4)用气标准与用气量 ①用气量标准 远期,镇区总人口约35000人,气化率为75%. 居民生活用气按2520MJ/年·人计算; 居民生活、公共设施用气比例按8:2计算; 未预见用气量按10%计算. ②用气量 根据以上指标并参考海口市天然气标准热值35.53MJ/标m3(8500Kcal/标m3)计算, 远期镇区用气量Qy=294.31万标m3/年,平均8063.38标m3/日. 月高峰系数K取1.1 日高峰系数K取1.2 小时高峰系数K取2.5 高峰日用气量Q=10643.66标m3/d 高峰小时用气量Q=1330.46标m3/h (5)供气管网 由于镇区规模比较小,管网规模相应较小、供气距离较短,所以规划区供气采用中压B级和低压两级供气系统,中压B级管道供气压力P=0.15~0.20Mpa,低压燃气管道供气压力P≤0.005Mpa. 天然气由中压燃气管道将气送至用气单位或居民住宅区,各用气单位、居民住宅区设中低压调压室或用箱式调压器将中压燃气按规定调成低压后再供应至各燃气用户. 燃气管道采用钢管或铸铁管,管网大小按高峰小时用气量计算,燃气管道设置形式以环状网为主,局部地区配以支状管网,沿城市道路设置.供气初期镇区建设规模不大,道路网系统尚不完善,燃气管道可采用以枝状管布置为主的方式向居民和单位供气.随着镇区建设规模的扩大和道路网的完善,逐渐将枝状管道连接形成环状管网,以提高镇区供气的安全可靠性. 5.8.6 环卫规划 (1)现状概述 镇区的环卫由环卫队工人用拖拉机把垃圾收集运至镇区周边以露天卫生填埋为主,垃圾堆积如山. (2)规划目标 规划期内完善配套各类环卫设施,提高环卫工作水平,妥善处理和综合利用废弃物,防止环境污染,保护人民健康,使环境卫生设施建设与城镇建设发展相适应,建成环境优美、清洁、文明的生态小城镇. (3)规划措施 ①发展目标 城镇生活垃圾逐步实现袋装化收集、密闭化中转运输、无害化处理,达到卫生、无蝇、无臭的要求,并开展资源化综合利用,实现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的目标. ②垃圾量预测 生活垃圾量按1.2公斤/人.日计算,远期镇区人口规模35000人,垃圾量为42吨/日. ③城镇生活垃圾的收集、转运及处理 收集: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收集,建议远期实现袋装分类收集,可分为三类:一类为可以回收利用,二类为可以焚烧,三类为可以填埋.果皮箱一般沿着街道两边人行道放置,设置间隔一般为:商业街间隔25—50米,交通干线间隔50—80米,一般道路间隔80—100米. 转运:规划新建1座小型垃圾转运站,位于镇区西侧,用地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配置两辆密闭式、压缩式垃圾清运车,从根本上解决垃圾运输途中的二次污染. 处理:镇区产生的垃圾均送至海口生活垃圾填埋场厂作无害化处理. (4)其它措施 建筑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管理,有偿清运.医疗单位垃圾及病死牲畜应经过高温火化处理或实行深埋. 镇区的公共厕所也应逐年修建,要达到布局合理、美观、卫生的标准.公厕按二类公厕标准建设,可结合果蔬批发市场等公共设施布置. 5.8.7 环境保护规划 1、水环境保护 (1)实行镇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规划期末处理率达到95%以上,对不能进入镇区污水管网的生活污水,建设地埋式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 (2)加强对水厂水源的保护,水质保持二类标准. 2、大气环境保护 (1)加强对基建项目施工和道路运输管理,加快对镇区裸露地面的硬化、绿化和美化,有效控制扬尘.加强机动车尾气监管,提高大气净化能力. (2)规划区范围内所有区域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3、治理垃圾污染 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对医疗废弃物进行集中安全处置,提倡和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4、治理噪声污染 (1)加强对建筑施工社会生活噪声的监督管理. (2)加强镇区道路建设和交通规划管理,提高机动车辆运行率,重点地段,限制机动车鸣笛. (3)规划区区域环境噪声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各不同功能区按相应的类别标准进行控制. 0类标准:凤潭水库保护区及乡村. 1类标准: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 2类标准:居住、商业混杂区. 3类标准:工业区. 4类标准:镇区中的道路交通干线两侧区域. 以上五类环境噪声的标准值分别如下:(单位:等效声级) 环境噪声的标准值 类别昼间(db) 夜间(db) 0 50 40 1 55 45 2 60 50 3 65 55 4 70 55 5.9中心镇区综合防灾规划 5.9.1 消防规划 (1)现状及存在问题 ①镇区目前有一座大致坡消防站. ②存在消防隐患.目前瓶装液化气销售点是个占地十几平方米的小铺面,位于居民区内. ③给水管网供水范围小,而且是枝状管网,未形成环状,有的地段管径偏小,供水可靠性低. ④缺少可作为消防取水点的天然水体,造成消防用水缺乏. ⑥镇区砖瓦结构建筑数量多,耐火等级低,而且不少区域建筑相互毗邻,防火安全隐患大. ⑦镇区道路普遍狭窄,交通不畅,特别是市场附近占道经营现象严重,影响消防车通行. (2)规划指导思想 ①积极预防火灾发生,并做好灭火准备;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予以控制和扑灭,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为城镇经济建设、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公民财产提供消防安全保障. ②消防设施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同步建设,近、远期相结合,分期实施. (3)规划目标 完善城镇消防基础设施,提高抗御火灾的能力和全民的消防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实现消防队伍和设施向多功能发展,使之成为城镇防火、灭火和紧急处置各种灾害事故、抢险救援的突击队. (4)消防规划 ①城镇消防安全布局 a、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汽和可燃粉尘的危险品储存地应布置在城镇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方向,保持规定的防火间距. b、在加油站位置采取有效的消防措施,确保安全. c、城镇内新建的各种建筑物,应建造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严格控制三级建筑,禁止修建四级建筑,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d、城镇中原有耐火等级低,相互毗连的建筑密集区应纳入城镇改造规划,积极采取防火分隔等措施,改善消防安全条件. e、加强集贸市场、商业铺面和摊位的管理,不得影响交通和堵塞消防通道. ②消防站建设 镇区东北部现有一座消防站,队员由当地政府向社会公开招聘或由派出所民警(保安协警人员)组成,配备消防车辆不少于3辆标配车辆,可适当增加其它选配车辆. ③消防供水 a、城市消防供水标准:按国家规范采用同一时间内发生1次火灾,一次灭火用水量10升/秒,灭火时间以2小时计,一次灭火用水量约72立方米. b、消防与生活供水管网合一供水系统,供水管道逐步向环网发展,以提高消防用水的可靠性.在城市干道上敷设的给水管道管径不小于150毫米,住宅区内给水管道管径不小于100毫米,最不利点消防水压不低于0.1MPa. c、消火栓建设统一采用一种型号.市政消火栓按规范沿道路设置,尽量靠近交叉路口,其保护半径不大于150米,两栓间距不大于120米. d、规划市政与消防合用的给水系统,市政给水设施应满足消防给水的技术要求.宜采用多水源供水方式,积极保护水源,利用就近天然地表水,建设多个消防取水设施,保障充足的消防用水.加强供水管网建设和改造力度,为了提高消防供水的安全性,供水管道应向环网发展.在城市敷设的给水管道管径应满足消火栓接口需要. ④消防通信 a、建立119、120、110联动报警系统,达到多功能,多渠道报警、救护要求. b、消防指挥中心与城镇供电、供水、供气、医疗、交通、以及消防重点单位设置消防专线通讯,以保证报警、灭火、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c、消防队消防通讯装备的配备,必须为独立完整系统,完成配备项目. ⑤消防通道 a、消防通道净宽不小于4米.建筑内设消防给水. b、在建设中应对静态交通,农贸市场等进行合理布置,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坚持取缔各种违章占道行为,以有利于消防施救和安全疏散. c、为保证平时和灭火时的车辆都能畅通,城市道路应成环形,尽量建设公路与公路立交. d、加强城镇道路交通管理,坚持取缔各种违章占道行为,以有利于消防施救和安全疏散. e、利用公园、公共停车场、广场、绿地等空地作为城镇防灾的避难、疏散用地. 5.9.2人防工程规划 (1)坚持人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相结合、平战结合的原则. (2)人防掩蔽工程规划 ①规划掩蔽工程结合公共绿地和广场进行集中设置,掩体工程人均使用面积按1.0m2计.疏散和留城人员按3:2控制. ②重要的建筑物和高层建筑下面要按人防工事的标准设置地下室或地下停车场.居住区按总建筑面积的2%建设防空地下室. ③城市交通主干道和次干道为疏散通道. ④防空地下室与广场建设相结合,平时作为地下商场,战时成为防护掩体. 5.9.3抗震 按1990年版《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标示,本区地震烈度为8度区,城镇的建筑物、构筑物都要按此烈度规范要求设防.城镇的生命线(如防震抗震指挥部、党政机关、给水设施、电力设施、通讯和消防设施)应提高一度设防.规划区内所有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必须达到此设防要求,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不符合抗震设防的建构筑物,可采用加固、改建拆除等措施. 6 中心镇区近期建设规划 6.1近期建设规划原则 (1) 坚持成片开发的原则,建一片成功一片,带动城镇中心区其他部分的建设,为整个城镇中心区建设积累经验. (2) 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的原则,首先按排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道路、给排水、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为城镇中心区开发提供条件. (3) 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急需项目先上的原则,城镇中心区建设投资需求大,而镇财力有限,要让有限的资金用在急需建设的项目上. (4) 有步骤有次序的原则,近期建设要有步骤,有次序的进行,每年按排2到3个项目,保证质量,按时完工. 6.2近期建设布局 大致坡镇区近期建设主要任务是改造镇区环境,完善城镇基础设施,为远期城镇建设发展打好基础,具体安排如下: (1) 中心城区建设:近期建设主要开发中心城区,采取成片组团式开发,公共设施与住宅建设应同步配套. (2) 公共服务设施:结合中心城区开发,在中心城区内形成集中的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有商业金融、文化教育、医疗等. (3) 文体科技设施(琼剧广场)建设:在现状大致坡镇琼剧广场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建设:中国戏剧家活动基地、戏剧雕塑园和戏剧博物馆、戏剧学校等. (4) 道路交通:对镇区范围内部分道路进行绿化、亮化、拓宽、取直、打通,建设汽车站,满足居民对外出行要求. (5) 市政工程:建设污水厂、消防站等市政设施,逐步完善大致坡镇基础设施建设. (6)进行大致坡镇区园林路和琼东街的立面改造:改造应进行相应的规划设计,有步骤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突出琼剧文化和华侨文化的文化特色风貌 表6-01 规划近期建设用地一览表 序号 用地代码 用地性质 用地面积(hm2) 占建设用地比例 人均建设用地(m2/人) 1 RC 生活居住用地 146.32 45.02% 58.53 2 C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44.86 13.80% 17.94 其中 C1 行政管理用地 2.06 C2 教育机构用地 21.80 C3 文体科技用地 16.96 C4 医疗保健用地 3.45 C7 社会保障用地 0.59 3 TU 基础设施用地 4.09 1.26% 1.64 其中 T1 公路交通用地 1.00 U1 公用工程用地 2.86 U3 防灾设施用地 0.23 4 CMW 产业用地 60.82 18.71% 24.33 其中 C5 商业金融用地 10.49 C6 集贸市场用地 11.32 M1 一类工业用地 12.94 M2 二类工业用地 9.69 M4 农业服务设施用地 14.51 W1 普通仓储用地 1.87 5 S 道路广场用地 61.75 19.00% 24.70 其中 S1 道路用地 60.08 S2 广场用地 1.67 6 G1 公共绿化用地 7.16 2.20% 2.86 建设用地总面积 325.00 100% 130.00 9 E 水域和其他用地 305.42 其中 E1 水域 10.60 E2 农林用地 268.92 E7 特殊用地 25.90 10 发展备用地 52.47 规划用地总面积 682.89 注:近期(2020年)规划人口为:2.5万人 第三部分 咸来墟建设规划 7 咸来墟规划 7.1规划编制情况 1、咸来墟位于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西部,距镇区15km,西北距海口市47km、美兰国际机场32km,北距三江镇11km,南距三门坡镇13km,西距红旗镇11km,是发展大致坡镇城郊型休闲居住场所.在《海南省城乡总体规划(2005-2020)》、《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均将咸来定位为大型居民点,为周边乡镇提供公共设施服务配套,为地区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城镇发展的动力. 2002年咸来镇并入大致坡镇,同年划归美兰区管辖.随着咸来建制镇的撤销,咸来墟的功能定位及发展规模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目前咸来墟无相关规划对其建设进行指导;为了咸来墟更好的发展,急需明确咸来墟的功能定位及未来发展趋势,因此大致坡镇人民政府委托我院编制本规划. 2、相关规划要求 (1)、《海南省城乡总体规划(2005-2020)》 在2005年编制的《海南省城乡总体规划》中,将海南省分为海洋圈层、海岸圈层、台地圈层、山区圈层四大圈层.咸来位于海岸圈层与台地圈层的交接处,是海南农业、乡村与农垦地区的主要发展地区,以农业、服务业和小城镇建设为主,为适度开发区域;属于中北部热带高效农业功能区,可发展项目有粮食作物和反季节瓜菜、橡胶和热带水果等经济林、热带花卉等热带高效农业、特色农产品及以观光农业为导向的生态旅游产业. (2)、《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在《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中将咸来定位为大型居民点(集镇),规模1500-5000人.规划咸来常住人口1500人,人均用地控制指标150m2,至2011年,咸来常住人口已达1876人,已超过规划人口,已无法满足咸来发展. 7.2现状概况 7.2.1地理位置 大致坡镇位于海南省东北部,海口市东南部,东南与文昌市东路镇交界,西与海口市的红旗镇、三门坡镇接壤,北与三江镇、三江农场相邻;北距海口市50km,南距文昌县城23km,距海口美兰国际机场约35km,海文高速公路和琼文公路从镇区穿过,交通十分便利. 咸来墟位于大致坡镇西部,距大致坡镇区约15km,146县道(文定公路)自西向东横穿咸来墟,交通便利,是大致坡镇通往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节点,是大致镇西部重要的居民社区,也是美桐、咸来等村委会的主要商贸集散中心. 规划将咸来居委会、美桐一队、下沟山村、琼岛山村、福安村、咸山良村等一并纳入咸来墟总体规划,咸来墟总体规划范围为北至基本农田、咸来干渠界限,南至美桐村委会的美桐一队和下沟山村,西至咸来中学、灌溉渠,东至咸来干渠、现状鱼塘,总用地面积约131.31hm2. 7.2.2历史沿革 咸来原来是一个独立的小镇,其人民政府位于咸来墟镇上,在2002年,将大致坡镇与咸来镇合并成为新的大致坡镇,咸来镇撤消建制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大致坡镇原由海口市琼山区管辖改为美兰区管辖,全称为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2009年,咸来社区居委会正式成立. 7.2.3气候 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700毫米;热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25℃,多年最高气温为39.5℃,最低气温为6.5℃,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和东南风,年日照总数为2000小时以上. 7.2.4地形地貌 咸来墟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海拔在20-35米之间.土壤由新老沉积物和变质岩发育而成,属沙土区,有沙土、壤土和粘土等类,适于种植业的生产. 7.2.5资源条件 1红色文化资源 咸来是抗战的中心根据地,地处以琼崖、文昌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琼文地区.这里不仅是抗战时期琼崖特委和部队领导机关的驻地,还是消灭日军和顽军的战场.咸来墟目前有红色文化纪念园. 2农业资源 咸来墟四周环境优美,墟上绿树成荫,墟周边有较好的农田水利,种植不同农产品,农业种植资源丰富;在其东北部及西南有两处鱼塘,水质清澈,田园风光秀丽;在其东侧有咸来干渠由南向北贯穿墟.利用农业资源的多样性,发展郊区农业生态观光旅游. 3商贸资源 咸来墟位于美桐、咸来、崇德三个村委会的交界处,四周村民大多到咸来墟赶集;可利用其有利的区域交通位置发展商贸业为周边乡村服务. 7.3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7.3.1 社会发展状况 1、人口情况 至2011年末,咸来居委会所辖人口为1876人,共469户. 表9.1.1 近两年咸来墟人口数及其变动情况统计表 年代 年末人口数(人) 全年人口变动(人) 总户数 总人口 在总人口中 自然增长率 机械增长 净增减人数 增长率 合计 男女非农业 亦工亦农 出生数 死亡数 净增减人数 增长率 迁入 迁出 净增减人数 增长率 2010 455 1827 1095 732 184 732 13 5 8 4.38‰ 48 11 37 2.03% 45 2.46% 2011 469 1876 1124 752 189 748 10 4 6 3.20‰ 58 16 42 2.24% 48 2.56% 从上表可以看出,咸来墟自建立咸来居委会以来,人口在不断地增长.大多数从事农业生产工作,亦工亦农居第二位,人口结构比例变化基本不大. 2、教育事业 咸来墟目前有咸来中心小学、咸来中学、咸来第一幼儿园和希望幼儿园,主要为附近村委会的适龄儿童及少年提供服务. 表3.1.2-1 中小学、托幼现状调查表 校名 地点 职工人数 教学班数及学生数 教学建筑面积(m2) 居住建筑面积(m2) 占地面积(m2) 男女小计 初中 小学 咸来中学 咸来墟文明路 9 6 15 3 157 / / 1000 1200 10000 咸来中心小学 咸来墟文定路 19 16 35 / / 12 504 2500 2800 20000 表3.1.2-2 现有文化水平调查表 年龄 7-20岁21-50岁51岁以上 合计 文化程度 小学 初中 高中 小计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专 大学 小计 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专 大学 小计 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专 大学 小计 人数 524 187 35 746 / 437 263 92 86 878 12 81 53 35 8 7 196 12 605 677 333 100 93 1820 百分比 70% 25% 5% 40% / 50% 30% 10% 10% 47% 6% 41% 27% 18% 4% 4% 10% 0.7% 33.2% 37.2% 18.3% 5.5% 5.1% 97% 说明 1~6岁幼儿数为56名. 从以上两表可以看出咸来墟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当地居民小学文化水平占总人口数的33.2%,初中文化水平占37.2%,高中文化水平占18.3%,大专及大学文化水平的占10.6%. 3、医疗卫生 咸来墟当前有1所咸来卫生院,现有病床8床,职工13人,其中医护人员9人,总占地面积4000m2.门诊及住院人数城镇人口占10%,农村人口占90%,综上咸来辖区医疗服务质量中等. 7.3.2经济发展状况 咸来墟社会总产值550万元,其中零售业收入250万元,运输业收入100万元,建筑业收入100万元,渔业收入50万元.现状咸来墟居民主要以零售业为主,运输业、建筑业其次,旅游业一片空白. 7.4用地现状 规划范围总用地面积为131.31hm2,其中现状建设用地面积为30hm2,占总用地面积的22.85%,现状人均建设用地137.17m2. 7.4.1生活居住综合用地 咸来墟现状生活居住综合用地14.93hm2,占现状建设用地49.77%,人均用地面积为68.27m2/人.包括咸来居民住宅用地及村民住宅用地,主要分布在咸来墟道路纵深,包括咸来居委会居民用地、南部美桐村委会美桐一队和下沟山村用地、咸来村委会的琼岛山村、福安村、咸山良 村等. 7.4.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现状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总面积为8.25hm2,占现状建设用地面积的27.50%,人均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为37.72m2/人,如下: 1、行政管理用地 包括原咸来镇人民政府(现咸来居委会办公室)、咸来村委会、美桐村委会办公地点,用地面积1.24hm2. 2、教育机构用地 咸来墟目前有咸来中心小学、咸来中学、咸来第一幼儿园和希望幼儿园,主要为附近村委会的适龄儿童及少年提供服务.总用地面积为5.89hm2. 3、文体科技用地 咸来墟现有红色文化纪念园一处,已破旧,其用地面积为0.56hm2. 4、医疗保健用地 咸来墟文明路南部有1所咸来卫生院,现有病床8床,职工13人,其中医护人员9人,总用地面积为0.34hm2. 5、社会保障用地 咸来墟西部有一处咸来敬老院,目前共12床,1名职工,用地面积为0.22hm2. 7.4.3基础设施用地 咸来墟现状基础设施用地0.95hm2,占现状建设用地的3.17%,人均用地面积为4.34m2/人,主要包括现状对外交通道路、公用工程用地、环卫设施用地. 1对外交通道路 对外交通道路主要指咸来墟北侧的过境道路——文定路,以及位于文定路北侧的道班用地,用地面积为0.47hm2;过境路文定路因长期被工程车压,导致路面坑坑洼洼,路况极差;其余通往各乡村的道路均已硬化,路况较好. 2公用工程设施 (1)给水 咸来墟共两处水塔,一处地下水水井.水塔一处位于原咸来镇人民政府西侧,容量为80m3,供咸来居委会居民用水;另一处位于咸来中心小学内,主要为咸来中心小学供水. (2)电力 咸来墟现状由三江35KV变电站引咸来10KV电力线供电,共设三处变压器.墟上住户全部通电,用电入户率达100%.墟上设三江供电管理所. (3)电讯 咸来墟目前已通电讯网,中国移动网络、中国联通网络和中国电信网络以及宽带网络基本覆盖全墟,实现了通讯现代化.墟上设中国电信、联通、移动营业点. (4)环卫设施 乡墟内垃圾采取倾倒埋等无害化处理的方法进行处理,目前墟西侧咸来敬老院北侧50米有一处垃圾堆填埋场,其用地面积为0.37hm2. 7.4.4产业用地 咸来墟产业用地面积为3.19hm2,占建设用地的10.63%,人均面积为14.59m2/人,如下: 商业金融用地:现状商业主要位文明路及文明西路,主要包括餐饮、商业、超市、维修、废品收购站等,用地面积为2.11hm2. 集贸市场用地:现状集贸市场位于文明西路中部,为简易搭建的构筑物,易造成文明西路拥堵,用地面积为0.04hm2. 生产设施用地:现状文定路北侧有一处小型的雪糕、冰作坊,墟下沟村东北侧有一处生畜屠宰场.用地面积为0.02hm2. 仓储用地:墟西北侧有一处海口市粮食局咸来粮食仓储地,用地面积为1.02hm2. 7.4.5道路广场用地 咸来墟现状有文定路、文明路、咸来路、文明东路、文明西路、文定横街、文明东二路共七条路,其中文定路为过境道路.现状除文明路、咸来路、文明西路路面为水泥路外,其余均为土路,路况较差,总用地面积2.68hm2. 7.4.6水域和其他用地 墟目前主要有两处水域,分别位于墟西部及东北部,现状主要养鱼,周边为鸭养殖地;另外在墟东部有咸来干渠,自南向北贯穿墟镇.其他用地主要指农林用地,包括有水稻、花卉种植、林地、橡胶园地等. 表4.2 咸来墟现状用地统计表 序号 代码 用地名称类别 面积(hm2) 比例(%) 人均用地面积(m2/人) 备注 1 RC 生活居住综合用地 14.93 49.77% 68.27 村民住宅用地、居民住宅用地 2 C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8.25 27.50% 37.72 其中 C1 行政管理用地 1.24 咸来居委会、咸来、美桐村委会用地 C2 教育机构用地 5.89 咸来中学、小学、幼儿园 C3 文体科技用地 0.56 C4 医疗保健用地 0.34 咸来卫生院 C7 社会保障用地 0.22 咸来敬老院 3 TU 基础设施用地 0.95 3.17% 4.34 其中 T1 公路交通用地 0.47 文定路 U1 公用工程用地 0.11 供水、供电用地 U2 环卫设施用地 0.37 垃圾堆场 4 CMW 产业用地 3.19 10.63% 14.59 其中 C5 商业金融用地 2.11 C6 集贸市场用地 0.04 M1 生产设施用地 0.02 W1 普通仓储用地 1.02 海口市粮食局 5 S 道路广场用地 2.68 8.93% 12.25 小计 现状建设用地 30 100.00% 137.17 6 E 水域和其他用地 101.31 其中 E1 水域 10.76 E2 农林用地 90.55 合计 总用地 131.31 注:咸来居委会1876人、美桐一队34人、下沟山村73人、琼岛山村41人、下城村25人、咸山良村110人、福安村28人;现状总人口2187人. 7.5用地评价及发展条件分析 7.5.1用地评价 1、自然条件分析 ·风象:咸来墟以东北风和东南风为主导风向,无工业,有垃圾堆填埋场,对生活居住区有一定的影响,宜分布在两个风向的下风向. ·地形地貌:建成区西部及东南部均有大量的基本农田用地,土质松软;其余的为林地、部分村庄用地和闲置地. ·高程分析:咸来墟场地相对平坦,地形起伏不大,中部高四周低,海拔在20-35米之间. ·坡度分析:咸来墟场地相对平缓,坡度不大,均在10%以下,适宜建设. 2、现状用地建设条件分析 ·东面:为近年开发的建设用地,具有简单的基础配套设施,但建设时段不统一,建筑分布较分散,没有配套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且有废弃的养殖用地;东北侧为鱼塘和林地,东南侧咸来干渠以西,有部分空闲用地. ·西面:建成区以西,现状已有敬老院、咸来中学、垃圾堆填埋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且具有一定规模的鱼塘、花圃、林地以及基本农田等,风景优美,可利用基本农田、水域等发展生态农业游,发展旅游用地. ·南面:建成区南面为美桐村委会用地,且紧邻咸来干渠,向南发展已没有余地,向西南可纳入美桐一队及下沟山村村民用地. ·北面:建成区北面是咸来村委会用地,以橡胶林地为主,可发展. 3、建成区经济发展分析 主要经济因素:文定路由东向西横穿建成区.现状建设用地基本上分布在文定路沿线两侧,文定路向西直达海口市,向东直达大致坡镇,交通十分便捷,有利于促进经济的交往和加快经济的繁荣. 必要经济因素:文明路向南延伸段.咸来墟是周边3个村委会的商贸中心,共72个自然村,为墟农、牧、渔等产品的输出和输入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同时也是主要的消费群体. 7.5.2发展条件分析 1、有利条件 ·区位优越 咸来墟属于海口市的一部分, 受海口城市发展的引导和驱动,必将得到稳步而又快速的发展,是周边各乡村的主要集散地,为墟的产业提供很丰富的生产原料和交易市场. ·交通优势 咸来墟到达美兰机场和文昌市只有30分钟,距海口也仅为40分钟的车程.现有一条过境路文定路经过墟,是到达周边乡村的必经之路,交通十分便捷. ·气候优势 海南四季无冬,冬暖夏凉,气候宜人,素有国内外"第二居住地"的美称. ·开发优势 咸来墟为海口市确定的13个大型居民点之一,是大致坡镇西部最重要的集镇和最繁忙的交通纽带,较大规模的居住群体、优美的环境、便利的交通将会吸引开发商前来投资建设,进而吸引周边更多的人流进入墟买地建房、经商、消费等. 2、不利条件 ·过境公路——文定路穿越墟,周边采石场的运输车经常出入,由于长期的碾压,使得文定路路面坑坑洼洼,行驶质量极差,亦影响居民的正常工作与生活. ·咸来墟现状道路成方格网布局,但大多路为断头路,且部分路面质量差,道路体系不完善,影响车流通畅以及有效分流. ·咸来墟沿街建筑布局较好,内部建筑混乱,且有较多棚占道,居住条件差,严重影响景观. ·市政设施不完善,排水系统大多为简陋的明沟,由于垃圾乱堆乱放,导致排水沟堵塞. 7.6城镇性质与规模 7.6.1咸来墟性质 在拟定咸来墟性质时着重考虑了如下因素: ·咸来墟是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西部的中心集镇. ·咸来墟位于美桐村委会、咸来村委会、崇德村委会的交界处,这里集中了美桐、咸来村委会及咸来居委会三大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机构和第二、三产业主要经济设施以及商贸服务、文化娱乐设施,是大致坡镇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咸来墟是周边3个村委会、72个自然村的商贸中心,商业相对集中,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因此大力发展商业贸易将加快集镇经济的发展. ·咸来墟是以农业、运输、商贸为主导产业的集镇,墟周边农产品丰富,目前大致坡镇镇区利用农产品加工的工业已初具规模,规划应充分发挥公路交通节点的作用,大力发展商贸、农业、运输业. ·咸来是抗战的中心根据地,地处以琼崖、文昌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琼文地区.这里不仅是抗战时期琼崖特委和部队领导机关的驻地,还是消灭日军和顽军的战场.咸来墟西部有较好的田园风光及湖光,可发展以红色文化为题材的乡村生态游. 综合上述,咸来墟的城镇性质可定为:大致坡镇西部地区以商贸、公共服务配套为主,并带有红色文化特征的居住组团. 7.6.2人口规模 1、现状人口 至2011年,咸来墟常住人口为1876人,本次规划将咸来墟周边几个自然村(美桐一队、下沟山村、咸山良村、琼岛山村、下城村、福安村)纳入规划.现状总人口为2187人. 2、咸来墟规划总人口(详见咸来墟城镇人口预测) 近期(2020年):4000人;中期(2025年):5210人;远期(2030年):6600人7.6.3用地规模 咸来墟规划范围总用地面积为131.31m2,现状建设用地规模为30.00hm2,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37.17m2/人. 规划近期建设用地53.69公顷,其中旅游发展用地8.84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34.22平方米,人口规模为4000人; 规划中期建设用地69.37公顷,其中旅游发展用地22.30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33.15平方米,人口规模为5210人; 规划远期建设用地78.98公顷,其中旅游发展用地31.92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19.67平方米,人口规模为6600人. 7.7规划用地布局 7.7.1规划布局原则及规划结构 1、规划布局原则 合理利用和调整现状用地,使建设用地集约化发展;有利于组织用地的功能结构;有利于道路的畅通和交通的合理分配;有利于塑造集镇景观形象和体现地方特色;有利于美化环境;有利于节省建设工程投资;保护生态环境;为周边乡村提供公共配套设施服务. 2、规划结构 根据墟镇各功能要素的特点,按照协调发展的原则,咸来墟的规划结构确定为"一心、两点、两带三区". 一心:指咸来墟行政管理及公共设施配套服务中心; 两点:指咸来墟北部的咸来中心小学及西南侧的咸来中学两个文化教育服务点; 两带:指沿文定公路及文明路的城镇发展带; 三区:指咸来墟综合居住区、西部生态旅游发展区以及东部生态旅游发展区. 咸来墟综合居住区:围绕咸来行政管理及公共设施配套而形成的综合居住组团; 西部生态旅游发展区:西部地区有较丰富的生态农业资源及水资源,可结合田园风光及休闲度假布置度假小屋、特色餐饮住宿、田园会馆、农场体验园等娱乐项目; 东部生态旅游发展区:结合现状的鱼塘,发展以渔家乐为主的旅游业,可布置餐饮、酒店、度假小屋、休闲养生等休闲项目. 7.7.2用地布局 1、生活居住综合用地 规划生活居住综合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和商住混合用地两类,总面积为24.70hm2,占总建设用地的31.27%,人均用地37.42m2/人. 居住用地 规划保留现状位于咸来墟南部的美桐一队和下沟山村两村的村民住宅用地及现状所有居民住宅地,新增原咸来镇人民政府用地、咸来中心小学东侧空闲地以及东部沿文定公路两侧为居住用地,居住用地面积为21.30hm2. 商住混合用地 咸来墟现状沿街房屋多为商业、居住两用房,规划沿文明路、文明西路及文定路两侧做商业居住混合用地,总用地面积为3.40hm2,占规划总建设用地面积8.68%. 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设置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层级分明的公共设施体系,在确保社会化服务体系构筑的同时,提升咸来墟公共服务的影响力和辐射能力.规划至2030年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为8.38hm2,占规划总建设用地的10.61%,人均公共设施用地12.69m2/人. 行政管理用地 由于咸来建制镇的撤消,成立咸来居委会,现有的行政管理机构用地较多,规模过大,规划将咸来居委会行政管理用地减小;另保留墟上咸来村委会及美桐村委会行政管理用地.规划期末行政管理用地总面积为0.15hm2. 教育机构用地 现有咸来中心小学及咸来中学规模和用地比较合适,满足今后墟镇的发展要求.规划将现状咸来第一幼儿园及希望幼儿园用地搬迁至咸来中心小学内统一建设,有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育水平的提升.规划期末教育机构用地面积为7.81hm2. 文体科技用地 规划在咸来墟南侧,利用美桐小学建设用地建设咸来红色文化纪念园,合理安排展览展示、文化娱乐等项目,丰富集镇居民精神生活.规划文体科技用地面积为0.20hm2. 医疗保健用地 咸来卫生院其服务范围包括咸来墟、咸来村委会、美桐村委会以及崇德村委会,总服务人口约1.14万人,按照2床/千人的标准,规划期末咸来墟需床位25张.现状咸来卫生院规模不足,规划其原有基础上扩建,规模达到25—30床位.规划期末医疗保健用地面积为0.42hm2. (5)社会保障用地 现状有咸来敬老院一处,根据2012年版大致坡镇总规要求,将在大致坡镇镇区建设一处集中养老院,且镇域内有凤潭休闲养生片区,用于解决养老及社会保障问题,因此咸来墟内不设相关设施. 3、基础设施用地 规划咸来墟基础设施用地总面积为0.51hm2,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0.64%. 公路交通用地 主要指文定路北侧,咸来小学东南侧的道班用地,规划保留现状道班,并利用此处作为咸来墟过往车辆招呼站,方便居民出行,可结合道班用地设置集中停车场.规划期末公路交通用地面积为0.27hm2. 公用工程用地 规划范围内公用工程用地主要指供水用地及邮电设施用地,规划总用地面积为0.24hm2.其中供水用地主要指西部现状水井用地,利用深水井抽水建水塔集中供水;邮电设施用地位于集贸市场东侧,可布置邮政、电力、电信营业厅等. 规划范围外有咸来墟110KV变电站用地,用地面积为0.43hm2. 4、产业用地 规划咸来墟产业用地总面积为34.68hm2,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43.91%,人均产业用地52.55m2/人. (1)商业金融用地 规划将文明路东侧用地作为商业金融用地,结合集贸市场形成墟镇的商业配套服务中心.规划期末商业金融用地面积为1.14hm2. (2)集贸市场用地 现状集贸市场为文明西路道路中间搭建,以及沿街售卖,为改善当地居民的购物环境以及集镇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现状,目前咸来墟在原废弃的影剧院用地处正在建设一处集贸市场.集贸市场用地面积为0.55hm2. (3)农业服务设施用地 保留咸来墟南部现状屠宰场,规划期末生产设施用地面积为0.05hm2. (4)仓储用地 规划保留咸来墟西北侧海口市粮食局咸来粮食仓储用地,用地面积为1.02hm2. (5)旅游发展用地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海南大部分地区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咸来墟理应该充分抓住机会,利用其西部和东北部丰富的农业资源、优美的田园风光、丰富的水域来发展现代生态农业观光、特色餐饮住宿、田园会馆、农场体验园、渔家乐、度假酒店、度假小屋、休闲养生、红色文化体验等旅游项目.同时利用林地和水域周边,布置包括休憩广场、琼剧戏台、健身场地、休闲长椅、公园绿化等设施,作为咸来墟人们日常生活的公共游玩休憩场地. 规划旅游发展用地面积为31.92hm2. 5、预留发展备用地 为使咸来墟建设规划更具有可操作性,规划结合道路、公用服务设施的分布特点,利用周边可开发建设的用地作为咸来墟发展备用地,以便在实施过程中灵活调配土地利用,最终达到建设快速而有序的发展. 规划预留发展备用地两处,分别位于咸来中学东南侧及咸来小学西侧,主要以居住综合用地为主,兼容公共服务.规划预留发展备用地面积为12.51hm2. 表——咸来墟规划用地统计表 序号 代码 用地名称类别 面积(hm2) 比例(%) 人均用地面积(m2/人) 备注 1 RC 生活居住综合用地 24.70 31.27 37.42 其中 R 居住用地 21.30 RC 商住混合用地 3.40 2 C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8.38 10.61 12.69 其中 C1 行政管理用地 0.15 C2 教育机构用地 7.81 C4 医疗保健用地 0.42 3 TU 基础设施用地 0.51 0.64 0.77 其中 T1 公路交通用地 0.27 U1 公用工程用地 0.24 4 CMW 产业用地 34.68 43.91 52.55 其中 C5 商业金融业用地 1.14 C6 集贸市场用地 0.55 M4 农业服务设施用地 0.05 W1 仓储用地 1.02 — 旅游发展用地 31.92 5 S1 道路用地 10.72 13.57 16.24 小计 规划建设用地 78.98 100.00 119.67 6 — 发展备用地 12.51 7 E 水域和其他用地 39.82 其中 E1 水域 10.76 E2 生态农林用地 29.06 其中基本农田10.73hm2 规划用地总面积 131.31 注:规划总人口6600人. 7.8综合道路交通规划 7.8.1对外交通规划 咸来墟文定路为过境道路,过往车辆较多,是咸来墟对外主要的交通干线,其道路红线宽度控制为18m. 道班用地:规划保留咸来中心小学东南角现状道班用地,用于道路养护等. 客运:咸来墟无客运站,规划考虑到人口规模等,暂不规划客运站,但在文定路北侧设过往客运车辆上下客临时停靠点. 7.8.2道路系统规划 1、道路交通现状 咸来墟现状道路结构:方格网状.根据道路功能和路面性质可划分为主干路、巷路两级. 主干路:文明路、文定路,其中文定路既是过境公路,同时也是咸来墟的主干路,道路宽度10m;文明路南北向,道路宽度16m. 巷路:咸来路、文明西路、文明东路,均为水泥路面,道路宽度6m;还有文明二东路,土路,道路宽度6m. 2、存在问题 ·道路系统不完整,频频出现断头路、瓶颈路和土路等,严重影响区内机动车的通行能力. ·道路等级和功能不明确,分布不合理,对咸来墟生活和工作环境造成很大的干扰. ·路面质量差,影响行车速度. ·沿路占道摊位随处可见,严重影响城镇的市容市貌. ·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混行,影响行车速度和行车安全. 3、道路规划 (1)规划原则 建立与咸来墟规模相适应的、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快速通畅的道路网系统; 适当提高道路等级,合理规划主干路、干路、巷路之间的间距、道路断面形式及红线宽度; 改善静态交通设施不足的现象,为远期车辆发展、居民出行提供足够的静态交通设施. (2)道路网布局规划 路网结构:方格网+环状 道路等级分为三级:主干路、干路和巷路. 主干路:指文定路及文明路,是连接对外交通和联系整个区域的道路,其中文定路既是对外交通道路又是咸来墟主干路.文定路墟外道路红线宽度控制为7m,墟内段道路红线宽度为18m,一块板,其断面形式为18m=4m(人行道)+10m(车行道)+4m(人行道);文明路道路红线宽度控制为24m=4.5m(人行道)+15m(车行道)+4.5m(人行道). 干路:指连接主干路的道路,与主干路形成环状道路.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12m,其断面形式为12m=2.5m(人行道)+7.0m(车行道)+2.5m(人行道). 巷路:指街坊内的联系道路.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6m,车行道宽度为6m,两侧无人行道. 道路断面一览表 道路名称 道路宽度(m) 人行道(m) 车行道(m) 人行道(m) 备注 主干路 18 4.0 10 4.0 文定路 24 4.5 15 4.5 文明路 干路 12 2.5 7 2.5 文明西路、文明东路、文明二东路等 巷路 6 — 6 0 4、静态交通规划 (1)咸来墟人民的出行需求,主要是墟镇通往大致坡镇区及海口的长途汽车,从咸来墟通往大致坡镇区及周边乡镇、村庄的中短途交通,以多班次、定时的乡镇中巴交通为主,不需设置客运站,规划在咸来小学南侧设一处巴士停靠点,作为乘客上下车站点. (2)墟镇主要是通过加强交通管制,解决交通混行和路面随意停车的问题. (3)各类公共建筑旁,依据自身功能和周围建设对交通的需要,配建充足的停车泊位.改建、新建的住宅,尽可能配套私家车库或停车泊位. (4)行政机关、市场、商业中心等主要公共建筑的停车场用地必须按规范设置的. (5)结合北部道班用地做停车场用地及客车招呼站点. 5、道路竖向规划 (1)规划原则 ·满足道路场地及地表雨水近距离排放的基本要求. ·结合场地地形,尽量减少工程量,最大可能在场区内调配土方,减少运距,降低工程投资. ·应满足强制性条文规定,地面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3%,便于分期实施. (2)道路竖向规划 规划区道路竖向设计统一采用海南海口独立坐标系,国家85高程.按规划区防洪防涝标准为基准.按有利于雨水就近排出为依据确定道路交叉口的标高.墟镇道路均保证道路纵坡在0.3%~5.0%之间. 7.9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7.9.1定位目标 总体定位:形成本土热带风貌特色的乡镇景观. 规划目标:创建精美的现代新城,生态、自然的休闲空间. 7.9.2绿地系统规划 咸来墟的绿地系统主要由道路绿化、庭院绿化、外围的生态农林用地及水域组成. 道路绿化:指规划区内道路两侧的行道树绿化等,采用本地观赏性较好的树种和灌木、草坪,形成立体的绿化空间,丰富道路景观的观赏性; 庭院绿化:指各建设地块内绿化环境,遵循"立体化、季相化、特色化"的配置原则,尽量选用当地观赏性强的热带花草树木,将咸来墟打造成优美的本土热带风貌城; 生态农林用地及水域:是本区主要的生态绿化背景,包括自然的田园风光、滨水绿化,此绿化背景主要是随着农耕作物的变化形成季节性变化的自然绿地系统.可结合田埂等小路布置一些休闲设施,作为咸来墟绿化休闲区,体验大自然的馈赠. 7.9.3空间景观结构 为了将咸来墟建设成为生态型居住区,规划本着点、线、面相结合的景观规划原则,划分为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态景观林地和庭院绿地四部分组成;空间上形成"一环两心、四带多点"的"点、线、面"的格局形式. 一环两心:指以墟镇周边林地、农田为环的天然大地绿化背景;以咸来墟东部、西部水面为核心,结合旅游用地打造墟内公共活动绿化景观区及生态旅游区; 四带多点:指咸来墟南北向、东西向的两条主要道路景观带(沿街商贸景观带)以及东部和西部两条南北向的滨水(灌渠)绿化景观带,灌渠两侧设置3m的防护绿带,贯穿整个咸来墟;多点指规划区内多个公共建筑风貌景观节点. 7.9.4景观核心规划 本次规划利用咸来墟东、西部水域,结合旅游用地,突出滨水区域的休闲、游憩功能,布置以休闲为主的慢行系统区域.塑造文定公路两侧以生态休闲功能与滨水建设区为依托的、具有自然生态为特色的墟镇入口. 7.9.5景观轴线规划 东西向的文定公路道路景观轴线:绿树掩映下的道路景观轴带,形成以热带风情为主的景观轴线. 南北向的两条灌渠轴线以及文明路道路景观轴线,将外围生态田园风光引入咸来墟,为墟镇增加绿色生机. 规划咸来墟干路形成环状道路,将东西部旅游度假区、中部行政商贸集中区、居住组团串联起来,形成特色建筑风貌带,把咸来墟有序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人们体会到咸来墟的优雅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勃勃生机. 7.9.6城市设计引导 建筑风格以热带风格为主调,以弘扬咸来红色文化为辅.运用新材料和技术,满足现代功能要求,体现先进的建筑理念,同时,结合自然环境,利用石、木等地方材料,追求具有持久艺术感染力的建筑风格,同时体现红色文化小镇. 建筑尺度、体量应与城乡环境相协调,尊重街道尺度,不宜过高. 建筑形式应在强调与现存建筑之间和谐的同时,鼓励建筑形式的个性化.利用有特色、易识别的裙房,增强乡镇肌理和地面空间利用. 在建筑群中设置相对集中的、细腻的、精致的庭院园林、林荫道、以及硬质铺砖小广场、艺术林阵、形态自然的景观水池,运用花架、雕塑、小品、花坛、流水,强调组团入口特色.园林绿化特色与建筑风格特色呼应,使每栋建筑有最佳的视线效果,让人们生活在安宁与悠闲的环境当中. 建筑群空间景观塑造的原则是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通过生态化、多元化、地域化、特色化的设计理念,充分保留林地、农田,进一步通过景观设计创造地形、丰富植被种类,使建筑群格局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建筑布置格局与园林风貌统一,在建筑功能的布局中营造人与生态的和谐关系. 重点对墟镇的入口节点、道路节点、景观节点进行规划布局,加强街道设计,强调街景的节奏咸和韵律感. 咸来墟镇整体建筑建筑以现代为主,利用细节部分,体现咸来红色革命老区.建筑以低层为主,多层为点缀,形成中部高四周低的塔式组团. 7.10市政工程规划 7.10.1给水工程 1、给水现状 咸来墟共两处水塔,一处地下水水井.一处水塔位于原咸来镇人民政府西侧,容量为80m3,供咸来居委会居民用水;另一处位于咸来中心小学内,主要为咸来中心小学供水. 2、规划原则 (1) 合理利用水资源,各水源能提供的水量必须可靠,供水保证率必须达到95%以上 (2) 供水系统必须安全可靠,管网事故率低,并具有一定的抗震、防洪能力 (3) 水源水质必须满足或者优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4) 水质应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规定 (5)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兼顾远期发展,尽量利用原有基础设施 (6)结合咸来墟地形、水源条件、水质水量水压的要求及原有给水设施现状等,给水工程采用集中统一供水方式. 3、用水量预测 土地指标法 咸来墟用水量预测一览表 序号 代码 用地名称类别 面积(hm2) 用水定额(m3/ hm2?d) 日用水量(m3/d) 1 RC 生活居住综合用地 24.70 —— —— 其中 R 居住用地 21.30 45 958.5 RC 商住混合用地 3.40 30 101.97 2 C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8.38 —— —— 其中 C1 行政管理用地 0.15 25 3.67 C2 教育机构用地 7.81 30 234.18 C4 医疗保健用地 0.42 50 21.23 3 TU 基础设施用地 0.51 —— —— 其中 T1 公路交通用地 0.27 10 2.66 U1 公用工程用地 0.24 10 2.40 4 CMW 产业用地 2.76 —— —— 其中 C5 商业金融业用地 1.14 25 28.41 C6 集贸市场用地 0.55 25 13.76 M4 农业服务设施用地 0.05 5 0.27 W1 仓储用地 1.02 5 5.11 — 旅游发展用地 31.92 25 797.975 5 S1 道路用地 10.72 5 53.60 6 发展备用地 12.51 25 312.68 7 合计 91.49 —— 2536.41 采用土地指标法预测咸来墟日用水量为2536.41m3/d,其不可预见用水量按其用水总量的10%来计算,则日用水量为2790.05m3/d. 人均指标法 远期规划范围内规划常住人口为3100人,旅游人口3500人,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标准按300L/人·日计,公建用水按生活用水的15%计算,浇洒绿地、道路、管漏及不可预见用水量按综合生活用水量的10%计算.则咸来墟总用水量约为2505m3/d. 综合以上两种方法计算,规划咸来墟日用水量为2800m3/d. 4、规划水源 根据现状咸来墟水资源情况,近期规划保留现状两处深水井水源,另在东北侧新建一处供水水塔,达到饮用水标准后供咸来墟居民使用. 根据大致坡总体规划,远期咸来墟以凤潭水库为水源,由大榕水厂供给. 5、管网布置 供水干管沿主要街道尽量呈环状布置,以环网为主,辅以枝状,使供水管网覆盖墟镇的各个角落,供水的普及率达100%. 降低供水管网内的供水压力,按最不利点的地面供水压力保持在0.28Mpa,建议使用供上水用的UPVC管材. 不单设消防管道系统,消防与生活供水管网合一,在供水管道上每隔不大于120m设一套地上式消火栓,保证从管网内取到足够的消防用水.消防用水按同一时间发生火灾次数为1次考虑,灭火用水量为35升/秒(包括室外与室内消防用水量),时间持续两小时,消防用水储存在水厂的清水池中,发生火灾时启动消防泵送水灭火. 7.10.2排水工程规划 1、排水工程现状 咸来墟污水和雨水排放不成系统,污水处理设施缺乏,排水不畅,存在灾害隐患. 2、规划原则 排水工程规划从全局出发,根据规划发展期限,正确处理排水集中与分散、处理与利用、近期与远期的辩证关系.工程的处理规模和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考虑,做到利于环保,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实用. 3、排水体制 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经管网收集后,就近排入附近水体、沟渠或低洼地,以减少投资. 污水经管网收集后通过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达标后零排放. 4、雨水工程 (1)雨水量计算 雨水暴雨强度公式采用海口市暴雨强度公式: q=2338(1+0.4LgP)/(t1+2t2+9)0.65 式中: q为暴雨强度,单位为 L/s·hm2; P为重现期,取P=1年; t1为汇水时间,单位为分钟(在本次雨水管道管径计算中,根据径流区面积的在小、雨水管道的长短及地形坡度等情况,取t1=5—10分钟不等到);t2为雨水在前方管道中的流行时间,单位为分钟. 雨水量计算公式: Q=qψF 式中:ψ为径流系数,取ψ=0.6;F为汇水面积,单位:hm2 (2)雨水系统布置 ·根据规划区及地形条件,规划将雨水排放分为多个排水系统,将雨水就近排至水体、灌渠及低洼地. ·雨水主要采用暗沟或暗管排水,管线沿道路平行设置,雨水分片集中汇入沟渠或雨水管排出. ·新敷设的雨水沟、管坡度走向同道路纵坡一致,雨水管网在铺设布置时,应充分利用现状市政基础设施,新旧雨水管网须控制好衔接和其他管网综合. 5、污水工程规划 (1)污水量预测 污水排放量按总用水量的80%计算,咸来墟污水量约为2240m3/d. (2)污水处理设施 规划远期考虑在咸来墟西侧灌渠旁建设一处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经污水管收集后,运送至此集中处理,达到二级排放标准后抽灌农田、果园、橡胶、林地,实现污水零排放. (3)污水管网 结合地形地势,尽量保证片区内污水都能靠重力流顺利排放,减少污水提升泵的数量和规模,污水管布置尽量满足以下原则: 乡镇污水流量很小,污水管理的理论计算值不大,但为了便以管理,污水管管径不宜小于d200mm,最小坡度取0.3%. 污水管道在规划道路下按收水一侧布置. 在竖向布置上,污水干管位于雨水管之下. 7.10.3电力工程规划 1、电力网现状 咸来墟现状由三江35KV变电站引咸来10KV电力线供电,共设三处变压器.墟上住户全部通电,用电入户率达100%.墟上设三江供电管理所. 2、规划原则和目标 ·满足咸来墟经济发展对电力系统的要求. ·完善系统结构,使之成为布局合理,输变电能力充裕、安全、稳定、调度灵活的现代化电力输送网. ·保证电力设施用地,按照"远期规划、分步实施、近远结合"的原则进行市政建设. 3、用电负荷预测 用电负荷一览表 序号 代码 用地名称类别 面积(hm2) 用电指标(kw/ hm2) 用电量(kw) 1 RC 生活居住综合用地 24.7 —— —— 其中 R 居住用地 21.3 100 2130 RC 商住混合用地 3.4 150 510 2 C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8.38 —— —— 其中 C1 行政管理用地 0.15 200 30 C2 教育机构用地 7.81 200 1562 C4 医疗保健用地 0.42 200 84 3 TU 基础设施用地 0.51 —— —— 其中 T1 公路交通用地 0.27 10 2.7 U1 公用工程用地 0.24 10 2.4 4 CMW 产业用地 2.76 —— —— 其中 C5 商业金融业用地 1.14 300 342 C6 集贸市场用地 0.55 200 110 M4 农业服务设施用地 0.05 10 0.5 W1 仓储用地 1.02 10 10.2 — 旅游发展用地 31.92 100 3192 5 S1 道路用地 10.72 10 107.2 6 发展备用地 12.51 100 1251 7 合计 91.49 —— 9334 远期咸来墟内用电负荷约为9334kw,同期系数取0.8,则用电负荷约为7500kw. 4、规划电源 规划近期仍保留由三江35KV变电站引咸来10KV电力线供电;根据南方电网规划,将在咸来墟东南部400m处建设一座咸来110kv输电站,占地约0.43hm2,规划远期由咸来110kv变电站引10kv电力线供电. 5、线路敷设 线路敷设考虑节约用地,高压线走廊沿农田及绿化带敷设,宽度控制严格按规范执行,高压线进入咸来墟采用电缆地下敷设.10KV中压电网采用电缆沟沿道路边敷设. 7.10.4电信工程规划 1、电信设施现状 咸来墟目前已通电信网,中国移动网络、中国联通网络和中国电信网络以及宽带网络基本覆盖全墟,实现了通讯现代化.墟上设中国电信、联通、移动营业点. 2、电信工程规划 根据《海口市总体规划》预测以国民经济发展指标及城镇总体布局、人口规模采用电话普及率法进行预测,按60线/每百人计算,结果如下: 远期:咸来墟常住人口3100人,旅游人口3500人,话机数3960门. 3、线路规划 逐步发展光纤网络,无线传输、卫星传输网络,形成以光纤为主、无线和卫星为辅互联互通的高速宽带主干传送网络.利用光纤、同轴电缆、双绞线及无线接入方式,实现多方式共存的局面.为提高居民的电视收视率和改善电视接收效果,推广实施有线电视网络,普及和完善有线电视网,使城镇有线电视达到100%的入户率. 电信线路实行综合布线,积极推进光纤到大楼和住户,为今后通信和信息网的发展准备条件. 通信线路的敷设原则,将主要道路上原有架空线路进行逐步落地.电信线路敷设采用电信电缆(光缆)穿多孔管或混凝土管沿主要道路敷设. 7.10.5燃气工程规划 1、燃气现状 目前规划区内主要以瓶装液化石油气为主,同时还有薪柴和少量的煤等. 2、气源规划 规划近期咸来墟各区就近去大致坡镇区或三江镇区采用罐装煤气供气. 规划远期从文昌门站经大致坡镇区接中压燃气管道至咸来墟供气. 3、用气量预测 规划实现年气化率取0.75,居民生活用气按2520MJ/年·人计算,生活用气与公共设施用气比例按1:0.4计算,未预见用气量按10%计算.参照海口天然气热值为35.53MJ/标m3计算,规划实现年规划区用气量Qy=54.07万标m3/年,平均1481.28标m3/日. 月高峰系数K取1.1 日高峰系数K取1.2 小时高峰系数K取2.5 高峰日用气量Q=1955.30标m3/d 高峰小时用气量Q=244.41标m3/h 4、供气管网 由于咸来墟规模比较小,管网规模相应较小、供气距离较短,所以规划区供气采用中压B级和低压两级供气系统,中压B级管道供气压力P=0.15~0.20Mpa,低压燃气管道供气压力P≤0.005Mpa. 天然气由中压燃气管道将气送至用气单位或居民住宅区,各用气单位、居民住宅区设中低压调压室或用箱式调压器将中压燃气按规定调成低压后再供应至各用户. 燃气管道采用钢管或铸铁管,管网大小按高峰小时用气量计算,燃气管网设置形式以环状网为主,以提高供气的安全可靠性.中压燃气管道沿区内主要道路设置,敷设在道路的人行道下,采取直埋敷设,覆土厚度要求:车行道下不小于0.8米,非车行道下不小于0.6米.与其他地下工程管线的水平及垂直净距应满足《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的相关要求. 7.10.6环卫工程 1、垃圾产生量预测 采用人均指标法预测,人均每日垃圾产生量标准:近期取1.2千克/人·天,远期取1.0千克/人·天. 近期垃圾产生量:2750人*1.2千克/人·天*365=1204.5吨/年; 远期垃圾产生量:6600人*1.0千克/人·天*365=2409吨/年. 2、设施规划 咸来墟各区各自设垃圾收集点,沿路按规范每隔50m左右布置一个垃圾收集箱,公共建筑集中区域适当增加垃圾收集箱的密度. 生活垃圾袋装化分类收集,垃圾转运要实现密闭化中转运输.在区内南侧200m处设中压缩功能的密闭式中型垃圾转运站1座,每座服务范围4平方公里左右,通过垃圾转运站将垃圾送往至海口生活垃圾填埋场厂作无害化处理. 环卫站应配备国内先进的清扫、运输车辆,实现清扫、洒水机械化,垃圾运输封闭化. 7.11综合防灾规划 7.11.1消防规划 1、现状 目前咸来墟消防工程是一片空白,没有消防站,也没有消防设施及市政消火栓. 2、规划原则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同步建设.近远、期规划相结合,分期实施的原则.将消防建设与城镇建设和经济建设相适应. 根据规模设置相应等级的消防设施,并根据辖区位置及交通条件进行布置.建立建全社会消防体系,保障消防供水安全,推进平安咸来建设. 3、消防站布局 参照标准型普通消防站辖区一般不超过7km2,接警5分钟到达辖区边缘的标准,布置一座标准型普通消防站.按照大致坡镇总体规划中的城镇发展战略,根据每个消防站服务面积为4-7km2,接警后5分钟到达火灾现场的要求,规划咸来墟不设消防站,依靠大致坡镇镇区消防站灭火以及当地居民应积极采取自救措施. 4、消防给水规划 消防供水标准:按国家规范采用同一时间内发生1次火灾,一次灭火用水量15L/s,灭火时间2小时计.高位水池(水塔)要保证储备足够2小时消防灭火用水的要求. 供水管道应向环网发展,以提高消防用水的可靠性.在干道上敷设的给水管道管径不小于150MM,小区内给水管道管径不小于100MM,最不利点消防水压不低于0.1MPa. 消火栓建设统一采用一种型号.市政消火栓按规范沿道路设置,尽量靠近交叉路口,其保护半径不大于150m,两栓间距不大于120m. 5、消防通道规划 规划路网和道路设计应满足消防要求,城镇建设时应保证消防通道间距不大于150米,消防通道净高、净宽均不小于4米. 加强城镇道路管理,坚持取缔各种违章占道行为,以有利于消防施救和安全疏散. 在小区开发建设中,应合理规划小区内部道路系统,使道路系统满足消防通道要求. 大型公共建筑、仓储区等应设置环形消防通道. 加强城镇道路交通管理,坚持取缔各种违章占道行为,以有利于消防施救和安全疏散. 规划利用绿地、广场、公共停车场、城镇公园等作为疏散场地. 6、社会消防体系 建立小区级防火安全委员会,健全墟镇消防监督机构,专职、义务消防队伍结合,加强中小学消防教育,扩大社会消防宣传,提升消防科技含量.并建立健全城镇防火规定和管制措施,杜绝火灾. 7.11.2防风规划 1、规划原则 完善抗台措施,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抗结合、确保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防御、减轻台风灾害,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规划措施 (1)编制防汛防台预案,定期组织防台知识与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和抗台演练. (2)对居民、住宅抗台能力进行评估,要求达到相关标准. (3)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应当符合抗风避洪要求,并做好管理和防范工作. (4)各类建筑物、工程物,以及有关生产、生活设施的设计和建设,均应具备抗御风灾能力. 本地区建筑物、构筑物、市政设施设计时都要考虑抗风的要求:农业生产也要有抗风设施等. 7.11.3防洪规划 根据咸来墟目前的国民经济情况,近远期选用不同的防洪标准,工程措施要考虑近远期相结合,分期实施. 防洪标准:规划防洪标准取20年一遇的标准,用5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进行校核.同时,咸来墟周边水系不准随意填埋、侵占,以保证行洪排涝安全.定期对沟渠内冲积物进行清除,以保证有足够的水深达到防洪标准. 7.11.4抗震规划 (1)设防标准:按90年中国地震烈度区划,本地区属震中烈度8度区,城镇的建筑物、构筑物都要按此烈度规范要求设防.城镇的生命线(如防震抗震指挥部、党政机关、给水设施、电力设施、通讯和消防设施)应提高一度设防. (2) 工程抗震:严格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范要求; (3) 避震疏散:以"就近、安全、方便"为原则,合理选择临震避难地.可选择地形开阔,交通便利,附近无次生灾害源的场地如学校操场、停车场、单位内部草坪空地、城区周围耕地作为避震场地. (4) 对危房应采取拆除及加固措施,新建项目应严格按规定的基本烈度设防. (5) 防止次生灾害:应采取"以防为主,根治隐患,防治、应急相结合"的原则,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对次生灾害源如医院等单位进行严格控制规划,合理布局,定期组织安全检查,确保震时安全. (6) 生命系统抗震:供水、供电、交通、电力、电讯、桥涵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旅游接待设施,应严格按有关规定作好防灾措施. (7) 教育宣传:宣传抗震防灾基本知识,举办知识讲座或展览,使干部领导与群众正确了解抗震防灾工作的重要性,提高震时决策能力和应变能力. 7.12环境保护规划 7.12.1规划目标、原则 在咸来墟内,应控制和治理"三废"污染,使水源得到良好保护,实现经济、生态、环保协调发展,把咸来墟建设成清洁、美丽、舒适、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现代化小城,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 不断提高城镇环境质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态良性循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城镇经济发展战略为指导,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7.12.2环境质量控制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规划控制标准:咸来墟区域执行(GB3095-1996)中的一级标准; ·禁止向水体中排入任何水污染物和固体废弃物,并做好水域周围的水土保持工作; ·生活垃圾的处理:规划于咸来墟内设垃圾转运站一处,提高其处理能力,做好周边环境保护,从根本上解决墟内垃圾污染问题. 7.12.3环境保护措施 (1)水环境整治 加大沟渠整治力度,对污染、淤积严重的地段进行重点整治清淤,提高水质等级,在规划期内达到Ⅳ类水标准;建立完善的污水收集管网,确保咸来墟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收集到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处理. (2)大气环境规划措施 对大气污染源应严加控制,加强普遍绿化,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变居民燃料结构,提高气化率;加强对车辆的管理、货运车辆扬尘的监测和防治工作,要求汽车尾气都必须达到排放标准;规范作业,控制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粉尘污染. (3)环境噪声控制 加强对交通、社会生活噪声的监测和治理.过境公路与乡镇居民点之间设置声屏障,控制交通噪声污染;加强对社会生活噪声的控制与管理,必须保证有足够的隔声能力. (4)固体废弃物处理 完善咸来墟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系统,严格控制生活垃圾沿路倾倒,逐步实施垃圾分类袋装化.进行建筑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加强有毒有害废物的管理和处置. 8 咸来墟近期建设规划 8.1规划原则 ·依据已建成区,分期建设,有序发展. ·基础设施先行,完善道路骨架和给排水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和生活居住条件. ·积极发展旅游服务业和乡镇企业. ·积极发展房地产业,开发商住用地. ·积极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大搞绿化工程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8.2近期建设重点 ·行政办公用地:新建咸来居委会办公楼,以改善咸来墟行政办公环境; ·文体科技用地:在咸来墟南部美桐小学新建咸来红色文化革命纪念园,塑造咸来墟入口墟镇的文化形象; ·商业金融用地:改造和完善现有商业用地,启动文明路西部、文明西路的商业金融用地,作为今后咸来墟商业交易市场和金融中心区,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集贸市场用地:启动集贸市场用地,为咸来墟周边乡镇提供一处赶集、农产品交易地,振兴其经济活力; ·医疗卫生用地:扩建咸来中心医院,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居住用地:结合近期公共设施的布局,先期启动文定路两侧居住用地; ·旅游发展用地:结合招商引资情况,启动咸来墟西部旅游度假区建设; ·道路设施:改善现状道路不成体系,建设完善的道路系统. 8.3近期建设内容 咸来墟近期建设主要任务是改造咸来墟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为远期乡区建设发展打好基础,具体安排如下: (1)住宅区建设:近期建设主要对咸来墟进行住房整治、开发东侧沿文定路的住房建设,公共设施与住宅建设应同步配套. (2)公共服务设施:结合居住组团和旅游组团的建设,在咸来墟形成商贸、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中心,主要有行政、文化教育、商业娱乐、集贸市场、餐饮等. (3)道路:尽快实施连接文定公路与咸来中学的道路以及东部居住区与文定公路连接的道路,形成的环状交通道路,同时梳理整治咸来墟内道路,形成完整的道路系统. (4)市政工程:建设给水设施、供电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环卫站等市政设施,逐步完善咸来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 近期建设用地一览表 序号 代码 用地名称类别 面积(hm2) 比例(%) 人均用地面积(m2/人) 备注 1 RC 生活居住综合用地 24.70 46.00 61.75 其中 R 居住用地 21.30 RC 商住混合用地 3.40 2 C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8.38 15.61 20.95 其中 C1 行政管理用地 0.15 C2 教育机构用地 7.81 C4 医疗保健用地 0.42 3 TU 基础设施用地 0.51 0.94 1.26 其中 T1 公路交通用地 0.27 U1 公用工程用地 0.24 4 CMW 产业用地 11.60 21.61 29.01 其中 C5 商业金融业用地 1.14 C6 集贸市场用地 0.55 M4 农业服务设施用地 0.05 W1 仓储用地 1.02 — 旅游发展用地 8.84 5 S1 道路用地 8.50 15.83 21.25 小计 规划建设用地 53.69 100.00 134.22 6 E 水域和其他用地 77.62 其中 E1 水域 10.76 E2 生态农林用地 66.86 其中基本农田10.73hm2 注:规划近期人口为4000人. 第四部分 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 9 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 9.1规划实施措施 1、维护规划的法律效力.经批准后的大致坡镇总体规划具有法律效力,是城镇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任意改动,确须改动须报原批准机关同意. 2、任何单位和个人在镇域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都必须符合总体规划修编,服从规划管理. 3、加强城乡规划法的宣传力度,严格审批程序,建立健全各种地方法规和管理办法,确保规划实施. 4、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理顺规划管理体制,严格各项管理,特别是抓好规划建设和土地开发利用管理的关系.结合总体规划修编,做好地价评估工作,利用土地价格的杠杆作用引导城镇建设. 5、总体规划修编应与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相协调、衔接.大致坡镇总体规划修编获海口市政府批准后,应及时组织编制重点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以便更好地指导城镇建设工作. 9.2建议 1、处理好规划建设与土地开发利用的关系,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五统一"原则. 2、基础设施先行.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是城镇近期建设的重点,通过其建设形成良好的投资建设环境,全面提升城镇的形象,为各项建设项目到位创造条件. 3、重视城镇环境建设,全面提升城镇形象. 配合城镇开发建设,注重各类景观节点的塑造,增加各组团的绿地面积,改善城镇人居环境,提升城镇的环境品位,打造生态城镇. 4、拓宽城镇建设投融资渠道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广辟城镇建设投融资渠道.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服务设施作为商品,采取BOT、BT等融资方式,鼓励社会资金和外资投向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服务建设,促进城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改变单一的政府投资格局.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海南省休闲农业协会  海南省休闲农业发展局  海南休闲农业网  海南休闲农业基地  海南休闲农业示范点  海南休闲农业  海南农业用地转让信息  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中国休闲农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