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复习语文诗歌赏析精练110套课外篇 第二辑 11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文章的第②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 的特点;文章第④段与诗中_一句相对应. 【参考答案】 湍急 两岸猿声啼不住 12 送友人 薛涛 水团莱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①如关塞长. 【注释】①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秋天月夜_的景象.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1)苍凉(悲凉凄凉凄清)(2)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忧伤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执着的相思之情. 13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 (2)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写出了秋夜的漫长.意思对即可. (2)凄清孤寂.寂寞悠思的心情.意思对即可. 14 菩萨蛮 【宋】高观国 何须急管吹云暝①,高寒滟滟②开金饼③.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 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 [注释]①瞑:昏暗.②滟滟:月光摇动的样子.③金饼:比喻圆月. (1)这首词的上片写_下片写_ (2)这首词中体现了季节特点的词语有哪些? (3)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表达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参考答案】 (1)上片写待月的心情 下片写赏月(2)桂花 西风(3)作者开始时的心情是欢快、开朗的,后来心情就变得愁苦起来. 15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用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①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②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2分) 【参考答案】 (1)用"惊"一词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2)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16 竹枝词二首(其一)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注解】竹枝词:巴渝(今重庆市一带)民歌中的一种. (1)从诗中称对方为"看出,这首诗是以一位女性的口吻来写的. (2)诗的三、四句语带双关,明说天气晴雨不定,暗指什么? 【参考答案】 (1)郎.(2)暗指人物迷惘、忐忑不安的心情. 17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释】①氛垢:雾气和尘埃. (1)诗歌写出了雨后初晴原野的什么特点?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清新(明净、空旷)(2)表达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18 赋得暮雨送李曹 (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注释】①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县. ②浦树:水边的树.③含滋:湿润,带着水气. ④散丝:雨丝,这里比喻流泪. (1)全诗描写了暮雨中的哪些景物? (2)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1)楚江、帆、鸟、海门、浦树.(2)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 19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在诗的前两句中,哪两个动词最能体现边塞寒冷严酷的环境特点? (2)"红旗直上天山雪"一句表现了从军将士怎样的精神? 【参考答案】 (1)裂折(2)表现了从军将士一往无前的精神. 20 题西太一宫壁二首 王安石 〔其一〕 柳叶鸣蜩②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③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其二) 三十年前此路,父兄持④我东西. 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注释】①这两首诗是王安石重游西太一宫时即兴吟成,题写在墙壁上.西太一宫:在北宋首都卞京(今河南开封市).②蜩(tiáo):指蝉.③陂(bēi):池塘.④持:携带. (1)点明诗人重游西太一宫季节的诗句是: (2)在第一首诗中,诗人是通过_来抒发感情的;在第二首诗中,诗人则是通过_来表达感情的. (3)这两首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参考答案】 (1)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2)写夏景或忆春水;今昔对比.(3) 思念亲人、思念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