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系统ppt > 从一节课思考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
  • 从一节课思考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3-09-16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从一节课思考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 东至三中生物组 徐少华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将信息技术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正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本文结合一节公开课中三个典型的教学片断,就如何科学有效地整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做了一些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整合 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支持下,用以采集、存贮、处理、传递和显示包括文字、数据、声音、图像在内的各种信息的一系列现代化技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主要指在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并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教师变革教学行为的工具,使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和谐互动的课程整体. 当前,随着计算机等现代化教育设施的不断普及和学校办学条件的不断优化,现代信息技术进校园、甚至进班级已成时尚.广大教师乐用多媒体,勤用多媒体,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图、文、声、像等多元化的教育情境,促进了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然而,如果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目的和实质认识不清,把握不准,将会阻碍信息技术综合效能的发挥,甚至会适得其反. 以下结合一堂我校组内公开课(《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必修3)的几个教学片断,思考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合理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 课堂实录片段1:创设情景,引入反射与反射弧 『教师』多媒体演示:(1)"膝跳反射"的flash动画;(2)小孩看到杨梅后分泌唾液的图片.提出问题:以上两种反射的基础是什么?反射弧由哪几个部分构成? 『学生』观看了"膝跳反射"的动画后,后排几位男生忍不住准备现场尝试一下膝跳反射.或许是看到了老师严厉的目光,意识到有人在听课,于是刚蠢蠢欲动却又略不甘心地停了下来.观看了"望梅止渴"的图片后,不少学生纷纷表示自己也有同样的体会. 【思考】此处,教师的多媒体演示虽然直观生动,导入过程自然流畅,但是剥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的机会,忽略了学生生活经验这一现成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多媒体演示有喧宾夺主之嫌. 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重视体验在生物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应采用各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物体验,生物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和表现的过程. 就"膝跳反射"而言,由于其简单易操作,对场地无特别要求,且不耗时费力,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就地亲身尝试膝跳反射.就"望梅止渴"而言,教师不妨通过抛出"杨梅是什么颜色、什么味道的"等问题,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杨梅"上,在学生争先恐后地描述杨梅的特点后,话锋一转:现在大家有什么感觉了?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吗? 通过创设实践、体验的情境,促进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参与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由"观众"转变为"主演",这样的引导不仅更加水到渠成,而且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表现力,使学生品尝学习的乐趣,体验学习的魅力,最终使学生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 课堂实录片段2:突破难点"神经冲动的传导" 『教师』通过flash动画展示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①静息状态下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离子分布及电位特点→②神经纤维上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离子进出神经细胞过程及导致的电位变化分析→③局部电流的形成与神经冲动的传导. 『学生』时而抬头紧张观看,时而低头匆忙记录,间或探头看同座的笔记.在担心随着页面的切换而遗漏知识要点的精神状态下疲于应付,并不时因错过观察而低声叹气. 【思考】"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这一知识板块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同时也因内容抽象、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而成为本节课的难点.对于该知识点,教师通过将信息技术与教材内容有机整合,利用二维、三维动画技术和视频技术,分步骤、多层次地展示了神经纤维上电位变化的特点、原理以及局部电流的形成,把神经冲动的传导这一微观、抽象的内容具体而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化静为动,化虚为实,使教学重点得以强化,教学难点得以突破.这种效果,是通过纯粹的语言描述所难以达到的.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教师在讲解这一知识时,完全用鼠标代替了粉笔,没有通过必要的板书来强化其中的关键要点及整体体系.对于初学者而言,随着画面的不断切换,学生往往看后忘前、前后脱节,顾此失彼. 在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过程中,考虑到电子屏幕面积有限,同一页面上能呈现的文字图解有限,因而利用合理的板书来保持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系统性显得十分必要.板书的内容在于精而不在多,一般可以包括重要概念中的关键字眼、知识要点、课堂结构主干、生物学简图等.例如本知识板块的板书不妨设计如下: 课堂实录片段3:学生展示,升华提高 『学生』通过简单的ppt、暴风阴影播放器、投影仪等途径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神经系统受损的实例"、"毒品对神经系统的危害"等方面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的资料. 【思考】本节课以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融合为结尾,通过引入健康教育,升华了教学目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课前通过网络等途径收集有关素材,课堂上借助信息技术的多种手段展示自己的成果,与同学们共享,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浙江体操小将王燕、上海男排名将汤淼脊椎骨折等案例,《新型毒品导致神经系统疾病》、《毒品对人体神经系统的戕害再添证据》等科技小品文......这些鲜活实用的素材有效地弥补了教材资源的局限,同时也启发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善于引导,积极科学地创造多种多样的舞台,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展现才华. 在生物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课本知识已难满足学生的需求,网络则为开阔学生的视野搭建了有效的平台.通过高中阶段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计算机使用的初步知识,这为其参与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过程提供了"软件"支持;学校的计算机室以及家庭电脑则提供了"硬件"保障.因而如何有效地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过程中,是值得我们不断探索和尝试的.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是教育改革的新思路,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属于现代教育的范畴.我们应该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作指导,以"高效、经济"为原则,通过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和积极地实践探索,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高层次融合和主动适应,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服务的功能,从而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中枢神经系统ppt  生理学神经系统ppt  七下生物神经系统ppt  苏科版神经系统ppt  儿科神经系统ppt  神经系统的组成ppt  神经系统的调节ppt  神经系统检查ppt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ppt  神经系统查体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