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CAD教师队伍 1. 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 信息 姓名叶献国 性别男出生年月 1954.4 最终学历 博士研究生 职称教授 电话2901435 学位博士 职务系主任 传真所在院系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系 E-mail yexg428@yahoo.com.cn 通信地址(邮编)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 研究方向 工程结构抗震 1-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讲授课程: 建筑结构CAD,专业课,4课时/周,5届,学生总人数560人 工程结构抗震,专业课,4课时/周,7届,学生总人数660人 土木工程概论(专业导论),专业基础课,2课时/周,6届,学生总人数800人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指导"建筑结构CAD课程设计",7届,220人 指导"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7届,80人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砌体结构》CAI课件研制;合肥工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99XJ014),1999 2.《建筑结构CAD》课件制作;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教学研究项目,2007 教学相关论文: 利用多媒体手段组织好课程教学-我校"建筑结构CAD"教学的实践探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1年增刊 获得的教学表彰: 2001年被评为合肥工业大学校级"师德标兵" 主编的规划教材 《建筑结构CAD应用基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建筑结构CAD应用基础(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研究课题: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三维弹塑性地震反应的能量分析方法研究,(070415220);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1-2009.12;主持人 超高层巨型框架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与能量反应的研究,(90715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2008.1-2010.12;主持人 地震荷载下新型桩—土—结构系统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502780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3.1-2005.12;排序第二 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试验研究(EESR2002-4);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03.10-2005.9;主持人 钢筋混凝土双轴弛洄本构建模及在结构抗震分析中的应用(5017805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4.6-2005.8;主要合作者 大唐电厂厂房检测与抗震鉴定;横向课题;2006.7-2007.3;主持人 学术论文: 1985年墨西哥地震中受损R/C建筑三维弹塑性时程分析与振动台试验对比研究, 土木工程学报,第一作者,2003年 基于非线性分析的结构地震反应与破损的数值模拟技术,土木工程学报,第一作者,1998年Shaking table test and dynamic response prediction on an earthquake-damaged RC building,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第一作者,2004年Analytical Evaluation Of Seismic Response Of A Frame Structure Of Power Plant With Energy Dissipation Bracing System, Proc. of 13WCEE , CANADA,第一作者,2004年 异形柱框-撑结构非线性时程分析,建筑结构,第一作者,2006年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获得2006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多高层建筑地震反应消能与控制");授予单位:建设部;署名次序:第五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 主讲教师情况⑴ 2⑴-1 基本 信息 姓名种迅 性别女出生年月 1978.9 最终学历 博士研究生 职称讲师 电话2901435 学位博士 职务传真所在院系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系 E-mail Chongxun_sun@163.com 通信地址(邮编)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 研究方向 工程结构抗震,预应力结构设计 2⑴-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讲授课程: 建筑结构CAD,专业课,4课时/周,4届,学生总人数530人 砌体结构,专业课,4课时/周,2届,学生总人数170人 钢筋混凝土(环境工程专业),专业课,4课时/周,1届,学生总人数42人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指导"建筑结构CAD课程设计",7届,学生总人数260人 指导"钢结构课程设计",2届,学生总人数62人 指导"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2届,学生总人数60人 指导"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2届,学生总人数19人 教学研究课题: 《建筑结构CAD》课件制作;合肥工业大学土建学院教学研究项目,2007年;主要参加者 获得的教学表彰: 2003年获土建学院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 2008年获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 2⑴-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学术研究课题: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三维弹塑性地震反应的能量分析方法研究,(070415220);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1-2009.12;主要参加者 巨型框架结构地震反应能量与损伤关系研究,(90715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2008.1-2010.12;主要参加者 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研究(5077806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8.1-2010.12;主要参加者 新型叠合板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的研究;横向课题;2007.1-2008.12;主要参加者 发表学术论文: 多层多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弹塑性静、动力分析;工程抗震与改造加固;第一作者,2005年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全过程pushover分析;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第一作者,2005年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及其设计方法研究;工业建筑;第一作者,2006年 部分无粘结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及其节点抗震能力研究;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第一作者,2007年 异形柱框-撑结构非线性时程分析;建筑结构;第二作者,2006年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 主讲教师情况⑵ 2⑵-1 基本 信息 姓名陈丽华 性别女出生年月 1972.1 最终学历 博士研究生 职称副教授 电话 学位博士 职务传真所在院系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系 E-mail Chongxun_sun@163.com 通信地址(邮编)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 研究方向 结构工程,组合结构 2⑵-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讲授课程: 建筑结构CAD,专业课,4课时/周,2届,学生总人数180人 工程结构抗震,专业课,4课时/周,5届,学生总人数700人 钢筋混凝土基本理论,专业课,4课时/周,2届,学生总人数120人 组合结构,专业课,4课时/周,1届,学生总数48人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指导"建筑结构CAD课程设计",5届,学生总人数160人 指导"钢结构课程设计",2届,学生总人数80人 指导"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2届,学生总人数60人 指导"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4届,学生总人数58人 指导"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实习",1届,学生总人数30人 获得的教学表彰: 在2001年获土建学院首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 在2001年获"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 2⑵-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学术研究课题: 基于新型壳体有限元预应力砼结构设计软件,省重大专项;主要参加者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三维弹塑性地震反应的能量分析方法研究,(070415220);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1-2009.12;主要参加者 巨型框架结构地震反应能量与损伤关系研究,(90715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2008.1-2010.12;主要参加者 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研究(5077806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8.1-2010.12;主要参加者 合肥长丰路桥及邻近住宅楼关联性振动测试研究;横向课题;2007年;主要参加者 2.发表学术论文: 1. 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筋砼柱节点的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第一作者,2007年2. 外包钢-砼组合梁与型钢砼柱连接节点试验研究;东南大学学报;第一作者,2007年 型钢混凝土柱轴压比限值;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第一作者,2004年 型钢砼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的比较;建筑结构;第一作者,2005年 型钢砼梁柱节点的研究现状;工业建筑;第一作者,2005年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 主讲教师情况⑶ 2⑶-1 基本 信息 姓名王辉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73.4 最终学历 博士研究生 职称副教授 电话 学位博士 职务传真所在院系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 E-mail hfutwh@sina.com 通信地址(邮编)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 230009 研究方向 结构计算机分析与结构风工程 2⑶-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建筑结构CAD,专业课,4课时/周,1届,学生总数128人 钢筋混凝土设计,专业课,4课时/周,1届,学生总数63人 钢筋混凝土基本原理,专业课,4课时/周,1届,学生总数71人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专业课,4课时/周,3届,学生总数397人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指导"建筑结构CAD课程设计",3届,学生总人数95人 指导"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3届,学生总人数72人 指导"毕业设计",3届,学生总人数41人 指导"毕业实习",2届,学生总人数160人3.获得的教学表彰与奖励: 获土建学院2005年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 4.指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获奖情况: 05年指导学生参加第三届华东地区高校结构设计邀请赛获得三等奖和鼓励奖 07年指导学生参加第四届华东地区高校结构设计邀请赛获得二、三等奖各一项 2⑶-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学术研究课题: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三维弹塑性地震反应的能量分析方法研究,(070415220);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1-2009.12;主要参加者 巨型框架结构地震反应能量与损伤关系研究,(90715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2008.1-2010.12;主要参加者 发表学术论文: 低层房屋风压分布特性的模拟与分析[J].计算力学学报,第一作者,2004年(EI收录) 高层双塔楼绕流风场效应的数值预测[J].力学与实践,第一作者,2006年 基于建筑风场数值模拟的网格层块加密法[J].计算力学学报,第一作者,2007年,(EI收录) 气动阻尼对高层建筑横风向风振响应的影响[J].力学与实践,第一作者,2007年 建筑风压场数值模拟中压力波动的平抑[J].计算力学学报,第一作者,2007年(EI收录)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3. 教学队伍情况 3-1 人员 构成 (含外 聘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叶献国 男1954.4 教授 结构工程 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 种迅 女1978.9 讲师 结构工程 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 陈丽华 女1972.1 副教授 结构工程 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 王辉 男1973.4 副教授 结构工程 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 博士研究生 助教,辅导学生上机 博士研究生 助教,辅导学生上机 3-2 教学队 伍整体 结构 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 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学历结构: 课程组成员中有四人均具有博士学位,其中3人为国家一级注册结构 工程师; 课程组主讲教师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 课程组主讲教师中的高级职称人数占主讲教师总数75%. 年龄结构: 50岁以上1人,30岁-40岁3人. 学缘结构: 课程组四名成员中,1人从墨西哥国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人从浙江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人从东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学缘结构较广泛. 师资配置情况: 除主讲教师外,教学队伍中还配置了一定数量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作为助教,担任课程的辅导教师,指导学生上机操作,监督学生上机考试.辅导教师与学生比例为1:20左右. 3-3 教学改 革与研 究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 1.不断改革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涵,形成注重建立工程概念,注重提炼科学问题,注重培养综合能力,注重激发创新意识;从理论转向实际、从简单转向综合,将理论分析与工程概念结合、科学方法与工程创新结合,构建土木工程师基本素质培养的教学思路; 2.为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应用CAD技术的能力,一方面,建筑结构CAD课程设计的选题均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另一方面,将建筑结构CAD的应用与其它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紧密联系,促进学生系统、完整地掌握实际工程CAD设计的方法及内容. 3.不断增加新的课程教学内容.该教学内容在综合考虑"计算机"、"建筑工程"、"桥梁工程"三个专业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从培养高素质土木工程人才出发,侧重于拓宽学生跨专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软件编程能力的培养. 4.教材建设方面:编写了《建筑结构CAD应用基础》,该教材充分考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阐明基础知识的同时,列举了大量工程实例,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内容,较全面地、扎实地掌握各类工程设计软件的操作,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目前,为适应计算机软硬件的不断发展,需要调整教材内容、补充新的知识点,由叶献国主编对《建筑结构CAD应用基础》一书进行了第二次改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出版). 5.教学软件建设方面:制作了"建筑结构CAD"多媒体课件. 6.构筑了建筑结构CAD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通过网络课程可以播放教学内容,布置、核对作业,辅导答疑,在线测试. 3-4 青年教 师培养 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通过举办教学观摩、学术讲座和选派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或进修,以提高中青年教师业务水平,成为教学的骨干力量,有多人次在校、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