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力与机械学院 >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4-06-13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一、院系简介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的前身为1958建校之初的动力工程系.为了适应和促进学科的发展要求,2005年原机械工程学院并入,组建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07年在能源动力,2009年更名为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学院在北京设立本部,在保定分设动力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经历搬迁、调整、合并和发展,学院已经建成了一支在年龄、职称、学历结构上合理的教师队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负责人2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学者3人,"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 第一、二层次入选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超过85%.近半个世纪以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辛勤耕耘,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已经成为国内高校能源动力领域中人才队伍雄厚、科研实力强劲和发展势头良好的院系之一,已经成为华北电力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设一级学科点4个,即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有动力工程、机械工程、工业工程、环境工程专业领域硕士授予权.其中,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为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设置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学科;热能工程学科具有悠久的学术传统,1978年首批招收硕士、1990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为部级重点学科、2007年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动力机械及工程二级学科为河北省重点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为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其中机械设计及理论二级学科为河北省重点学科. 近年来,学院在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学科竞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学团队、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获国家级教学研究项目9项,省部级教学研究项目14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6项.代表性成果包括:2007年,"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被列入首批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年,"校企联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认定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7年,"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团队"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称号;2008年,"发电厂实践教学人才培养基地"被认定为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2009年,"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0年,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获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另外,学院开设的动力工程、工程热力学、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流体力学及泵与风机等多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北京市和河北省精品课程.锅炉原理、泵与风机、动力工程概论、工程热力学、热工基础、理论力学等多部教材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21世纪高等学校精品规划教材和北京市精品教材. 学院依托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以及相关的机械、材料学科群,经过国家、教育部、北京市、河北省和学校近年来的大力支持和投入,建成了一批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和鲜明特色的基础研究条件和实验平台,包括:国家火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能源的安全与清洁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05年以来,学院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多项,共承担和完成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50余项,各类横向项目200余项,"大型火电机组空冷系统优化设计与运行关键技术与应用"科研成果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博士招生专业介绍 1、080701 工程热物理 工程热物理学科领域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领域的基础性和技术性研究.前者侧重于热力系统优化及分析、节能理论、传热传质理论分析、多相流理论分析,后者侧重于理论分析结果的技术应用研究. 培养目标为能胜任以下工作的高级科技人员:1、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从事热力系统与设备的计算、分析和设计方面的科技工作;2、在相关科研单位、高等学校和企业从事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本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本学科宽广而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深入地掌握本学科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有关领域的现状、发展动向和国际学术前沿.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在本学科领域的某一方面理论或专门技术上取得创造性研究成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学习要求:要求博士生在基础理论方面,应进一步掌握现代数学等高层次的宽厚的基础理论,为研究方法的创新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中以研究型的专业基础课程为基础,以加强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理论训练为主,要把握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研究方向: (1) 分布式供能:主要研究分布式供能系统的设计、计算、优化分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能源供应的可靠性. (2) 传热传质与多相流:主要研究动力工程领域发生的传热、传质现象及规律,研究气固多相流、气液多相流及其燃烧过程等的发生发展规律,为相关热力设备的优化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3) 能源转换的安全与节能:主要研究能源转换过程,特别是一次能源向二次能源转换的过程中的转换效率、安全相关的科学问题,对工程实际的能源转换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080702 热能工程 热能工程学科领域的研究内容涉及到热能工程领域的装备、运行、信息处理等工程技术.把传统的热能工程技术与力学、机械、计算机、人工智能、信息、控制、测试、材料、化学工程等学科与技术结合起来,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培养目标为能胜任以下工作的高级科技人员:1、在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从事能源转换系统与设备的安全、经济计算、分析和设计方面的科技工作;2、在相关科研单位、高等学校和企业从事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本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本学科宽广而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深入地掌握本学科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有关领域的现状、发展动向和国际学术前沿.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在本学科领域的某一方面理论或专门技术上取得创造性研究成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学习要求:要求博士生在基础理论方面,应进一步掌握现代数学等高层次的宽厚的基础理论,为研究方法的创新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中以研究型的专业基础课程为基础,以加强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理论训练为主,要把握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研究方向: (1) 能源转换的安全与节能:主要研究能源转换过程,特别是一次能源向二次能源转换的过程中的转换效率、安全相关的科学问题,对实际工程中的能源转换技术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 洁净煤发电技术与设备:主要研究洁净煤发电过程中的能源转换效率、安全相关及环保相关的科学问题,对工程实际的系统和设备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3) 电站设备状态监测、控制与信息技术:主要研究电站设备运行中的优化问题,涉及到电站设备的状态诊断与维护、优化控制、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科学问题,对电站设备的运行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4) 节能理论与技术:主要研究热能工程学科中的节能理论与应用技术,对热力设备与系统的优化设计与的运行提供理论支持. 3、080703 动力机械及工程 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领域的研究内容涉及到动力工程领域中的动力机械设备及其应用方面的基础性和技术性研究. 培养目标为能胜任以下工作的高级科技人员:1、在动力工程领域从事动力机械设备与系统相关的安全、经济计算、分析和设计方面的科技工作;2、在相关科研单位、高等学校和企业从事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本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本学科宽广而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深入地掌握本学科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有关领域的现状、发展动向和国际学术前沿.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在本学科领域的某一方面理论或专门技术上取得创造性研究成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学习要求:要求博士生在基础理论方面,应进一步掌握现代数学等高层次的宽厚的基础理论,为研究方法的创新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中以研究型的专业基础课程为基础,以加强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理论训练为主,要把握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研究方向: 动力机械工作过程及失效预防:主要研究动力机械设备及系统工作过程中的安全、经济方面相关的科学问题,对实际工程的动力机械设备运行及设计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能源转换的安全与节能:主要研究能源转换过程的安全与经济方面的科学问题,对实际工程的能源转换机械与系统运行及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电站设备状态监测、控制与信息技术:主要研究电站设备运行中的优化问题,涉及到电站设备的状态诊断与维护、优化控制、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科学问题,对电站设备的运行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4、080704 流体机械及工程 流体机械及工程学科领域的研究内容涉及到动力工程领域中的流体机械设备及其应用方面的基础性和技术性研究. 培养目标为能胜任以下工作的高级科技人员:1、在动力工程领域从事流体机械设备与系统相关的安全、经济计算、分析和设计方面的科技工作;2、在相关科研单位、高等学校和企业从事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本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本学科宽广而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深入地掌握本学科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有关领域的现状、发展动向和国际学术前沿.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在本学科领域的某一方面理论或专门技术上取得创造性研究成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学习要求:要求博士生在基础理论方面,应进一步掌握现代数学等高层次的宽厚的基础理论,为研究方法的创新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中以研究型的专业基础课程为基础,以加强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理论训练为主,要把握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研究方向: 叶轮机械与流体工程:主要研究流体机械设备及系统的设计与运行过程中有关的安全、经济方面相关的科学问题,对实际工程的流体机械设备运行及设计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清洁能源利用技术与设备:主要研究能源转换过程的安全与经济方面的科学问题,对实际工程中的能源转换机械与系统运行及优化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电站设备状态监测、控制与信息技术:主要研究电站设备运行中的优化问题,涉及到电站设备的状态诊断与维护、优化控制、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科学问题,对电站设备的运行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5、080705 制冷及低温工程 制冷及低温工程学科领域的研究内容涉及到动力工程领域中逆向循环方面的基础性和技术性研究. 培养目标为能胜任以下工作的高级科技人员:1、在制冷与空调工程领域从事制冷及低温工程方面的设计、计算和分析方面的科技工作;2、在相关科研单位、高等学校和企业从事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本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本学科宽广而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深入地掌握本学科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有关领域的现状、发展动向和国际学术前沿.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在本学科领域的某一方面理论或专门技术上取得创造性研究成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学习要求:要求博士生在基础理论方面,应进一步掌握现代数学等高层次的宽厚的基础理论,为研究方法的创新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中以研究型的专业基础课程为基础,以加强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理论训练为主,要把握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研究方向: 制冷与空调技术:主要研究制冷与空调工程领域的相关科学问题,对实际的制冷与空调技术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能源转换的安全与节能:主要研究逆向热力循环的能源转换过程中的安全、经济与环保方面的科学问题,对实际工程中的逆向热力循环能源转换系统与设备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6、080706 化工过程机械 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到能源生产与转化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化工过程相关的分离、合成等原理与技术. 培养目标为能胜任以下工作的高级科技人员:1、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从事化工过程机械设备的计算、分析和设计方面的科技工作;2、在相关科研单位、高等学校和企业从事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本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本学科宽广而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深入地掌握本学科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有关领域的现状、发展动向和国际学术前沿.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在本学科领域的某一方面理论或专门技术上取得创造性研究成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学习要求:要求博士生在基础理论方面,应进一步掌握现代数学等高层次的宽厚的基础理论,为研究方法的创新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中以研究型的专业基础课程为基础,以加强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理论训练为主,要把握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研究方向: 化工过程与化工设备:主要研究动力工程领域中与化学工程有关的基础性和技术性研究,包括:化工设备的失效、延寿理论与技术;能源化工设备和环境工程设备的腐蚀机理及防护技术、设备损伤的无损检测技术、余寿命预测及延寿技术等. 7、0807Z1 能源环境工程 研究领域:跟踪能源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前沿,围绕能源利用过程中的重大环境问题,主要从事能源转换和利用过程中的能源化学问题、烟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能源环境系统工程、废水处理、水利水电工程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流域综合规划与管理、先进环境材料与固体废物资源化、土壤与地下水污染修复、能源与环境系统分析与规划等方面研究. 培养目标为能胜任以下工作的高级科技人员:1、能源与环境工程领域从事能源环境污染控制、环境系统工程、能源环境规划、水资源管理、地下污染修复等方面的科技工作;2、在相关科研单位、高等学校和企业从事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本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本学科宽广而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深入地掌握本学科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有关领域的现状、发展动向和国际学术前沿.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在本学科领域的某一方面理论或专门技术上取得创造性研究成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学习要求:要求博士生在基础理论方面,应进一步掌握环境系统工程、水文与水资源系统分析、现代环境污染控制理论等知识,为研究方法的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在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中,以研究型的专业基础课程为基础,把握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旨在培养具有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研究人员. 主要研究方向: (1)高效清洁燃烧与环境污染控制:主要研究燃烧过程多污染物一体化控制;烟尘污染控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重金属等大气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和物理性污染控制等. (2) 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及资源化利用:主要研究烟气中二氧化碳气液和气固分离过程与技术;二氧化碳封存与风险评估;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理论与技术;二氧化碳分离过程数值模拟与计算等 (3)高效节能技术:主要研究大气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和物理性污染控制过程中高效技能理论与技术. (4)能源环境材料与技术:主要研究能源生产及转化、能源环境工程中所涉及的功能材料和工程材料的开发及应用技术;重点研究开发用于环境治理和新能源技术的催化剂材料、碳捕集材料、光催化材料、储能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 (5)能源与环境系统分析:致力于探索种种复杂和不确定背景下能源系统管理和规划的理论和规律以及"能源-经济-气候变化"的互动机理和规律,从而优化能源代谢过程,找到应对能源短缺,污染治理,气候变化影响等问题的途径. (6)环境污染控制:致力于通过环境监测,收集RS/GIS数据、历史数据及来自社会调查与公众参与的统计资料,分析资源利用、破坏与污染控制状况,同时研究由此引发的环境变化及趋势.预测预报未来环境质量,结合各种不确定性信息,研究各子系统的时空分异特征信息.分析与界定环境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互动关系,探索种种复杂和不确定背景下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技术与环境系统间的互动机理和规律,为进一步的污染控制和系统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7)能源与环境系统模拟与优化:致力于研究建立能源需求与资源生产和服务供应、自然环境及气候变化之间的响应关系,确立能源供应的途径和技术、经济成本和环境影响及气候变化响应,研究能源供应与需求之间的互动关系. (8)水资源水环境管理与规划:该方向致力于研究水质功能区的规划,按照不同的水质使用功能、水文条件、排污方式、水质自净能力特性,划分水质功能区、监控断面,建立功能区内水质管理信息系统等;水质目标和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规划,规定水质目标与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指标;治理污水规划,提出推荐的水域污染控制方案,提出分期实施的工程设施和投资概算等. (9)环境污染控制化学 环境介质中痕量污染物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主要研究环境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形态分布及其分析方法.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复合污染的研究.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的污染控制过程研究,预测不同条件下复杂体系中污染物的环境行为,揭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和机理,寻求适当的污染修复手段,减少污染物对人类及生态环境的危害和影响. (10)环境规划与评价 结合环境规划与评价的应用实践,针对环境规划与评价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应用数学、系统论、计算机技术等领域新理论、新方法在环境规划和评价中的应用,注重对环境政策的研究,从体制上寻求解释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更好地从体制形态上把握环境行政的现状,为环保建设提供可行性的政策建议. (11)地下水及土壤环境模拟与污染修复:主要研究地下水环境污染机理、污染物在地下水迁移转化规律、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地下水环境修复、地下水环境修复优化设计;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转化规律、土壤环境风险评价、土壤原位修复技术. 三、学术型硕士招生专业介绍 1、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机械工程学科中先进制造领域的基础性和技术性研究.涉及机械工程与能源、材料、信息与自动化等学科领域相结合,实现电力工业先进装备生产制造的知识领域. 培养目标: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系统、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使其能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进行创新性研究与开发,具有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学习要求:掌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分析方法;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在掌握国内外文献动态、熟练运用现代化的分析手段,能够解决本领域具有相当难度的科学或技术问题;要求具备较强的书面规范化写作水平,以及较流畅的口头表达与学术交流能力;培养拼搏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协作意识,既能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又善于团队协作,高质量完成科研任务. 主要研究方向: (1)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主要研究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在计算机技术支撑下的先进理论、技术与方法,为相关电力生产装备的制造过程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2) 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及应用:主要研究机械产品在"大制造"过程中信息收集、整理、共享、分析和应用技术,为制造企业和产业群的生产与物流管理等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3) 机械系统动特性:主要研究电力生产装备的动力学建模与优化设计等方面的科学问题,对实际的电力装备稳定运行与故障诊断提供理论支持. 2、080202机械电子工程 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机械工程学科中复杂机电系统领域的基础性和技术性研究.涉及机械工程与能源、材料、信息与自动化等学科领域相结合,实现电力工业中复杂机电设备研发与工程应用的知识领域. 培养目标: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系统、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使其能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进行创新性研究与开发,具有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学习要求:掌握机械电子工程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分析方法;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在掌握国内外文献动态、熟练运用现代化的分析手段,能够解决本领域具有相当难度的科学或技术问题;要求具备较强的书面规范化写作水平,以及较流畅的口头表达与学术交流能力;培养拼搏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协作意识,既能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又善于团队协作,高质量完成科研任务. 主要研究方向: (1) 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设备:研究传动与控制、传感检测与伺服驱动等方面的先进理论、技术与方法,为相关电力生产领域的机电一体化装备的分析、设计、调试和优化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2) 电站设备优化设计与节能:研究机械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安全与节能等方面的先进理论、技术与方法,为电力生产装备的安全运行与节能优化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3)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机械设备的故障与失效机理、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运行维护与维修等方面的先进理论、技术与方法,为电力生产装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3、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 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机械工程学科中先进设计领域的基础性和技术性研究.涉及机械工程与能源、材料、信息与自动化等学科领域相结合,实现电力工业先进装备设计的知识领域. 培养目标: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系统、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使其能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进行创新性研究与开发,具有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学习要求:掌握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分析方法;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在掌握国内外文献动态、熟练运用现代化的分析手段,能够解决本领域具有相当难度的科学或技术问题;要求具备较强的书面规范化写作水平,以及较流畅的口头表达与学术交流能力;培养拼搏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协作意识,既能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又善于团队协作,高质量完成科研任务. 主要研究方向: (1)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主要研究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在计算机技术支撑下的先进理论、技术与方法,为相关电力生产装备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2) 新能源技术与设备:主要研究大型并网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设备的先进设计理论、技术与方法,为新能源生产设备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3) 输电线路工程:主要研究输电线路工程中与线路结构相关的先进设计理论、技术与方法,为输电线路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与优化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4) 先进施工技术与设备:主要研究电力工程建设相关设备的先进设计理论、技术与方法,为电力工程的的安全、高效施工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4、080502材料学 研究领域: 主要针对能源电力领域中的新材料技术问题开展研究,现开设电厂金属材料的劣化、磨损、腐蚀机理与延寿技术,先进金属材料,先进陶瓷材料,先进表面技术与激光加工技术,稀土电磁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等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材料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基本能独立展开与本学科有关的教学、科研、管理和开发工作的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习要求:掌握材料学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分析方法;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在掌握国内外文献动态、熟练运用现代化的分析手段,能够解决本领域具有相当难度的科学或技术问题;要求具备较强的书面规范化写作水平,以及较流畅的口头表达与学术交流能力;培养拼搏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协作意识,既能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又善于团队协作,高质量完成科研任务. 主要研究方向: (1) 电厂金属材料的劣化、磨损、腐蚀与防护:主要研究火电厂及生物质发电厂重要部件的劣化、磨损、腐蚀机理与防护新技术. (2) 先进金属材料:主要研究电厂高温金属材料、电网输配电导体材料、金属功能材料、高温轻质金属材料的合金化理论、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关系等. (3) 先进陶瓷材料:主要研究纳米粉体的合成与应用,多铁性陶瓷材料、铁电压电陶瓷材料、纳米陶瓷材料、新型绝缘材料、金属陶瓷材料与涂层的制备、结构和性能. (4) 先进表面技术与激光加工技术:主要研究耐高温、耐磨耐蚀涂覆层的制备新技术,涂覆层的特性与应用,激光成形技术与应用. (5) 稀土电磁功能材料:主要研究新型磁半导体合金磁调制下的导电机制,庞磁电阻材料的结构和磁-电关联性,高科技领域用微型电机核心部件材料-高温永磁材料材料的制备、结构和磁性. (6) 新能源材料:主要研究稀土半导体系列光伏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材料,新型稀土储氢材料,能量转换材料,磁致冷材料,非晶软磁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技术. 5、080701工程热物理 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领域的基础性和技术性研究.前者侧重于热力系统优化及分析、节能理论、传热传质理论分析、多相流理论分析,后者侧重于优化分析结果的技术应用研究. 培养目标: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系统、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使其能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进行创新性研究与开发,具有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学习要求:掌握工程热物理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分析方法;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在掌握国内外文献动态、熟练运用现代化的分析手段,能够解决本领域具有相当难度的科学或技术问题;要求具备较强的书面规范化写作水平,以及较流畅的口头表达与学术交流能力;培养拼搏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协作意识,既能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又善于团队协作,高质量完成科研任务. 主要研究方向: (1) 分布式供能:主要研究分布式供能系统的设计、计算、优化分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能源供应的可靠性. (2) 传热传质与多相流:主要研究动力工程领域发生的传热、传质现象及规律,研究气固多相流、气液多相流及其燃烧过程等的发生发展规律,为相关热力设备的优化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3) 能源转换的安全与节能:主要研究能源转换过程,特别是一次能源向二次能源转换的过程中的转换效率、安全相关的科学问题,对实际的能源转换提供理论支持. 6、080702热能工程 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热能工程领域的装备、运行、信息处理等学科领域的基础性和技术性研究,涉及到传统的热能工程学科领域与力学、机械、计算机、人工智能、信息、控制、测试、材料、化学工程等学科领域相结合的知识领域. 培养目标: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系统、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使其能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进行创新性研究与开发,具有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学习要求:掌握热能工程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分析方法;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在掌握国内外文献动态、熟练运用现代化的分析手段,能够解决本领域具有相当难度的科学或技术问题;要求具备较强的书面规范化写作水平,以及较流畅的口头表达与学术交流能力;培养拼搏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协作意识,既能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又善于团队协作,高质量完成科研任务. 主要研究方向: (1) 能源转换的安全与节能:主要研究能源转换过程,特别是一次能源向二次能源转换的过程中的转换效率、安全相关的科学问题,对实际的能源转换提供理论支持. (2) 洁净煤发电技术与设备:主要研究洁净煤发电过程中的能源转换效率、安全相关及环保相关的科学问题,对工程实际的系统和设备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3) 电站设备状态监测、控制与信息技术:主要研究电站设备运行中的优化问题,涉及到电站设备的状态诊断与维护、优化控制、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科学问题,对电站设备的运行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4) 节能理论与技术: 主要研究热能工程学科中的节能理论与应用技术,对热力设备与系统的优化设计与的运行提供理论支持. 7、080703动力机械及工程 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动力工程领域中动力机械设备及其应用方面的基础性和技术性研究. 培养目标: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系统、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使其能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进行创新性研究与开发,具有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学习要求:掌握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分析方法;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在掌握国内外文献动态、熟练运用现代化的分析手段,能够解决本领域具有相当难度的科学或技术问题;要求具备较强的书面规范化写作水平,以及较流畅的口头表达与学术交流能力;培养拼搏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协作意识,既能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又善于团队协作,高质量完成科研任务. 主要研究方向: (1) 动力机械工作过程及失效预防:主要研究动力机械设备及系统工作过程中的安全、经济方面相关的科学问题,对实际的动力机械设备运行及设计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2) 能源转换的安全与节能:主要研究能源转换过程,特别是一次能源向二次能源转换的过程中的转换效率、安全相关的科学问题,对实际的能源转换提供理论支持. (3) 电站设备状态监测、控制与信息技术:主要研究电站设备运行中的优化问题,涉及到电站设备的状态诊断与维护、优化控制、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科学问题,对电站设备的运行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8、080704流体机械及工程 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动力工程领域中流体机械设备及其应用方面的基础性和技术性研究. 培养目标: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系统、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使其能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进行创新性研究与开发,具有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学习要求:掌握流体机械及工程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分析方法;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在掌握国内外文献动态、熟练运用现代化的分析手段,能够解决本领域具有相当难度的科学或技术问题;要求具备较强的书面规范化写作水平,以及较流畅的口头表达与学术交流能力;培养拼搏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协作意识,既能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又善于团队协作,高质量完成科研任务. 主要研究方向: (1) 叶轮机械与流体工程:主要研究流体机械设备及系统的设计与运行过程中有关的安全、经济方面相关的科学问题,对实际的流体机械设备运行及设计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2 )清洁能源利用技术与设备:主要研究能源转换过程,特别是一次能源向二次能源转换的过程中的转换效率、安全相关的科学问题,对实际的能源转换提供理论支持. (3) 电站设备状态监测、控制与信息技术:主要研究电站设备运行中的优化问题,涉及到电站设备的状态诊断与维护、优化控制、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科学问题,对电站设备的运行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9、080705制冷及低温工程 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动力工程领域中逆向循环方面的基础性和技术性研究. 培养目标: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系统、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使其能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进行创新性研究与开发,具有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学习要求:掌握制冷及低温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分析方法;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在掌握国内外文献动态、熟练运用现代化的分析手段,能够解决本领域具有相当难度的科学或技术问题;要求具备较强的书面规范化写作水平,以及较流畅的口头表达与学术交流能力;培养拼搏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协作意识,既能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又善于团队协作,高质量完成科研任务. 主要研究方向: (1) 制冷与空调技术:主要研究制冷与空调工程领域的相关科学问题,对实际的制冷与空调技术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2) 能源转换的安全与节能:主要研究逆向热力循环的能源转换过程中的安全、经济与环保方面的科学问题,对实际的逆向热力循环能源转换系统与设备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10、080706化工过程机械 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到能源生产与转化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化工过程相关的分离、合成等原理与技术. 培养目标:为能胜任以下工作的高级科技人员:1、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从事化工过程机械设备的计算、分析和设计方面的科技工作;2、在相关科研单位、高等学校和企业从事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本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本学科宽广而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深入地掌握本学科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有关领域的现状、发展动向和国际学术前沿.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在本学科领域的某一方面理论或专门技术上取得创造性研究成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学习要求:要求硕士生在基础理论方面,应进一步掌握现代数学等高层次的宽厚的基础理论,为研究方法的创新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中以研究型的专业基础课程为基础,以加强硕士研究生的学术理论训练为主,要把握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研究方向: (1) 化工过程与化工设备: 主要研究动力工程领域中与化学工程有关的基础性和技术性研究,对实际的化工过程与化工设备运行及设计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2)工业排放污染监测与控制 11、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方面的基础性和技术性研究. 培养目标: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系统、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使其能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进行创新性研究与开发,具有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学习要求:掌握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分析方法;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在掌握国内外文献动态、熟练运用现代化的分析手段,能够解决本领域具有相当难度的科学或技术问题;要求具备较强的书面规范化写作水平,以及较流畅的口头表达与学术交流能力;培养拼搏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协作意识,既能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又善于团队协作,高质量完成科研任务. 主要研究方向: (1)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主要研究包括太阳能、地热能及热泵技术等在建筑中的应用基础与技术研究、蓄冷和蓄热技术、建筑节能理论与技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新建建筑节能设备与技术研究、绿色建筑及评价、能源供应结构规划等. (2) 室内环境控制与暖通空调系统优化:本方向围绕建筑环境的空气品质、热舒适性、气流组织,送排风方式及设备研制等方面开展工作,提出有关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工艺,开发新材料和新设备;研究室内自然环境的人工控制技术,暖通空调过程、设备与系统节能的基础分析与优化研究. (3) 建筑给水排水理论与技术:城市给排水基础理论、给水处理的理论与技术及其在城市中的应用.城市及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及其消防、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与运行最优化理论与技术,污、废水处理理论和技术等. 四、专业型硕士招生专业介绍 1、085201 机械工程 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机械工程学科中先进设计、制造、运行、维护等领域的技术性研究.涉及机械工程与能源、材料、信息与自动化等学科领域相结合,实现电力工业先进装备生产和制造的知识领域.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机械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机械工程领域及相关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开发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 学习要求: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了解本领域的发展动向,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掌握所从事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在专业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顺利阅读本领域国内外科技资料和文献. 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为导师负责制,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工作"的培养方式,三个环节可以交叉进行. (2)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行学分制,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最多不超过4年. (3)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采取全脱产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要求在校内完成,原则上要求一年内修完全部课程教学学分;专业实践一般应在企业现场或实习单位完成,时间不得少于半年,以应届本科考取的工程硕士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年.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学位论文工作要结合专业实践进行,论文工作的有效时间不得少于一年. 主要研究方向: (1)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主要研究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在计算机技术支撑下的先进技术与方法,为相关电力生产装备的制造过程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2) 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设备:研究传动与控制、传感检测与伺服驱动等方面的先进技术与方法,为相关电力生产领域的机电一体化装备的分析、设计、调试和优化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3)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机械设备的故障与失效机理、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运行维护与维修等方面的先进技术与方法,为电力生产装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4) 新能源技术与设备:主要研究大型并网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设备的先进设计理论、技术与方法,为新能源生产设备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5) 电站设备安全与优化设计:研究机械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安全与节能等方面的先进技术与方法,为电力生产装备的安全运行与节能优化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6) 先进施工技术与设备:主要研究电力工程建设相关设备的先进设计技术与方法,为电力工程的的安全、高效施工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2、085206 动力工程 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动力工程领域热力设备及系统节能与经济性分析、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使用及维修、先进制造等方面的技术性研究.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动力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动力工程领域及相关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开发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 学习要求: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了解本领域的发展动向,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掌握所从事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在专业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顺利阅读本领域国内外科技资料和文献. 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为导师负责制,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工作"的培养方式,三个环节可以交叉进行. (2)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行学分制,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最多不超过4年. (3)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采取全脱产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要求在校内完成,原则上要求一年内修完全部课程教学学分;专业实践一般应在企业现场或实习单位完成,时间不得少于半年,以应届本科考取的工程硕士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年.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学位论文工作要结合专业实践进行,论文工作的有效时间不得少于一年. 主要研究方向: (1) 能量系统节能与技术经济分析; (2) 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3) 传热传质技术; (4) 清洁燃烧及环境污染控制; (5) 热力设备及系统的优化设计理论与可靠性分析; (6) 电站机组运行优化、维护与管理; (7) 制冷及空调工程; (8) 流体力学与流体设备; (9) 先进制造技术; (10) 新能源开发利用与节能环保; (11) 核能科学与工程; (12)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武汉大学动力机械学院  上海交大机械动力学院  上交机械与动力学院  武大机械与动力学院  洛克王国机械动力泵  幻想神域机械动力核心  动力机械及工程  常发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新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