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科学系 > 地球科学学院
  • 地球科学学院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4-09-16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位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腹地,东湖之畔,南望山麓,占地1700余亩.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 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的大学;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拥有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理、工、文、管、经、法、教、哲、农、艺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始于1952年北京地质学院的矿产地质与普查勘探系(大系),1995年由地质系、地球化学系和地质力学教研室组建而成.许多知名专家学者,如李四光、袁复礼、张席禔、王炳璋教授,冯景兰、尹赞勋、王嘉荫、张炳熹、王鸿祯、杨遵仪、袁见齐、池际尚、郝诒纯、马杏垣、刘宝珺、丁国瑜、杨起、赵鹏大、殷鸿福、於崇文、张本仁、金振民、莫宣学、高山等院士在此任教,为我院(系)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重大贡献.培养的毕业生中涌现出党和国家领导人、政府部门高级干部,如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原辽宁省省委书记张文岳、现任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前国际地科联主席张宏仁等;还有著名科学家,如丁国谕、张本仁、刘宝珺、马宗晋、孙大中、欧阳自远、傅家谟、张弥曼、叶大年、秦蕴珊、李廷栋、殷鸿福、汤中立、金翔龙、马瑾、戎嘉余、钟大赉、陈旭、金振民、莫宣学、高山、马永生22位院士.地球科学学院现任院长刘勇胜教授、党委书记王甫. 地球科学院发展目标为建设地球科学领域"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学院.一个宗旨"瞄准地球科学世界一流";二个目标"国际前沿和国家目标并举";三个重点"抓人才、团队、学科和平台建设".2013年5月地球科学学院获批湖北省试点学院, 将努力探索以激励教学质量提升、师资队伍优化和学术卓越为核心价值的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地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地球科学特色学院建设、协同创新发展、学院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四位一体"的改革目标,努力使地球科学学院成为体制改革的先行区、地学人才培养的试验区、学院特色发展的示范区和协同发展的创新区. 地球科学学院是教育部"985"学科建设平台及"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学科所在地.2007年地质学被评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历次一级学科评估中,地质学一级学科均全国排名第一.此外,地理科学是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还共建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海洋地质二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学院有11博士学科点,分别为:矿物、岩石、矿床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海洋地质,资源与环境遥感,生态地质学,地球生物学,行星地质与比较行星学.1992年设地质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主体支撑"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教育部长江三峡地质灾害研究中心.地球科学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中科院院士5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讲座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博士生导师39人、教授和副教授84人. 地球科学学院的地质学是中国地质大学的优势学科,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地球物质科学、地球表层科学和地球动力科学三大学科群的研究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学院科研工作坚持以地球科学基础研究为重点,在学科前沿进行创新性探索,并结合国家目标和地区经济建设目标,开展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坚持以平台建设带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形成2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和与之配套的2个高等学校创新引智基地("111").多年来在地球生物学,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地质事件,青藏高原隆升与气候变迁,区域地质大调查,大别-苏鲁超高压带结构、组成、形成和折返机制,中国东部岩石圈结构、组成及壳幔交换,长江中下游环境变迁、减灾防灾,资源开发利用及国土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等领域,涌现出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近年来科研经费持续增长,年均科研经费到位8000多万元.每年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近100篇被三大检索(光盘版)收录,共有7篇高水平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的《Nature》(5篇)、《Science》(2篇)杂志上发表. 地球科学学院1999年以来共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5项(第一完成单位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特别是2002年以殷鸿福院士和杨遵仪院士为首的科研集体主持研究的中国浙江省长兴县煤山D剖面及其27c层之底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确认为"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GSSP)",俗称"金钉子".作为国际对比标准,它的确立标志着所在国的地层研究水平,为我国赢得了很高的学术荣誉.该成果被评为"2001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进展"、"200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2001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作为国家级高科技工程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是"深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我校是教育部唯一参加此项国家级高科技工程现场科学研究的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金振民院士担任工程现场指挥部副总地质师,在钻探现场组建现代化的"岩石物理性质实验室".2002年该工程被国家科技部、科技日报社和中央电视台评为公众关注的中国十大科技事件之一,2008年该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地球科学学院(101) (027-67883323) 150 推免:65 地理学(070500) 8 推免:4 (01)环境变化与生态地理 陈旭、黄咸雨、林晓、秦养民、王家生、谢树成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1|自然地理学 或614|普通地质学④800|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 (02)流域地貌过程与环境演变 李长安、林晓、张利华、张玉芬、朱宗敏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1|自然地理学 或614|普通地质学④800|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 (03)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 胡超勇、黄春菊、季军良、王家生、肖国桥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1|自然地理学 或614|普通地质学④800|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 (04)地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董玉森、李辉、李卉、张利华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1|自然地理学 或614|普通地质学④800|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 海洋科学(070700) 2 推免:1 (01)海洋沉积 王家生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4|普通地质学④805|海洋地质学 或807|海洋科学导论 (02)海洋地质 王家生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4|普通地质学④805|海洋地质学 或807|海洋科学导论 (03)天然气水合物与环境 王家生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4|普通地质学④805|海洋地质学 或807|海洋科学导论 (04)古海洋与古气候 黄春菊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4|普通地质学④805|海洋地质学 或807|海洋科学导论 地质学(070900) 117 推免:51 (0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边秋娟、陈能松、洪汉烈、李益龙、马昌前、廖群安、刘嵘、刘祥文、佘振兵、苏玉平、王国庆、王勤燕、肖龙、杨经绥、张宁、余淳梅、赵军红、赵珊茸、郑建平、周汉文、钟玉芳、朱云海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0|高等数学 或614|普通地质学④800|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 或806|构造地质学 或810|地球化学 或811|矿物岩石学 或813|古生物地史学 (02)地球化学 鲍征宇、闭向阳、高山、胡圣虹、胡兆初、李超、李方林、凌其聪、凌文黎、刘勇胜、乔胜英、汤华云、吴元保、向武、谢淑云、徐旺春、严森、张宏飞、张利、宗克清、周炼、柴辛娜、郭亮、刘金铃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0|高等数学 或614|普通地质学④800|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 或806|构造地质学 或810|地球化学 或811|矿物岩石学 或813|古生物地史学 (03)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陈林、陈中强、冯庆来、龚一鸣、顾松竹、何卫红、江海水、赖旭龙、林启祥、卢宗盛、罗根明、宋海军、童金南、王永标、谢树成、徐亚东、杨浩、喻建新、袁爱华、张克信、张雄华、韩凤禄、赵来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0|高等数学 或614|普通地质学④800|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 或806|构造地质学 或810|地球化学 或811|矿物岩石学 或813|古生物地史学 (04)构造地质学 曹凯、蒂姆科斯、金振民、李德威、李志勇、刘德民、刘强、刘祥文、彭松柏、王岸、王国灿、王琪、王永锋、向树元、徐海军、徐亚军、续海金、杨宝忠、杨坤光、袁晏明、曾佐勋、张先进、章军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0|高等数学 或614|普通地质学④800|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 或806|构造地质学 或810|地球化学 或811|矿物岩石学 或813|古生物地史学 (05)第四纪地质学 陈旭、侯居峙、胡超勇、黄咸雨、季军良、李长安、林晓、秦养民、王家生、肖国桥、谢树成、张玉芬、朱宗敏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0|高等数学 或614|普通地质学④800|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 或806|构造地质学 或810|地球化学 或811|矿物岩石学 或813|古生物地史学 (06)行星地质与比较行星学 戴维、何琦、肖智勇、肖龙、曾佐勋、张昊、张振飞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0|高等数学 或614|普通地质学④800|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 或806|构造地质学 或810|地球化学 或811|矿物岩石学 或813|古生物地史学 (07)沉积学(含古地理学) 杜远生、颜佳新、徐冉、杨江海、郭华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0|高等数学 或614|普通地质学④800|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 或806|构造地质学 或810|地球化学 或811|矿物岩石学 或813|古生物地史学 测绘科学与技术(081600) 3 推免:1 (01)国土资源调查与信息技术 董玉森、李辉、李卉、张利华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④802|地学遥感概论 测绘工程(085215) 4 推免:1 (01)国土资源调查与信息技术应用 董玉森、李辉、李卉、张利华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④846|地理信息系统B 地质工程(085217) 16 推免:7 (01)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与规划开发 李德威、廖群安、彭松柏、向树元、王国灿、曾佐勋、张克信、张雄华、周汉文、朱云海、王家生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④903|地质学基础B (02)国土资源遥感与区划 李长安、李辉、林晓、董玉森、李卉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④903|地质学基础B (03)自然灾害地质评价 李德威、曾佐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④903|地质学基础B (04)矿物岩石学与找矿应用 边秋娟、洪汉烈、刘嵘、马昌前、赵珊茸、王家生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④903|地质学基础B (05)勘查地球化学 鲍征宇、李方林、向武、谢淑云、闭向阳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④903|地质学基础B (06)沉积地层与矿产资源 杜远生、冯庆来、卢宗盛、王家生、颜佳新、张雄华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④903|地质学基础B (07)区域构造与矿田构造 李德威、彭松柏、杨坤光、王国灿、曾佐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④903|地质学基础B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地球科学系网站  浙大地球科学系地址  天然气地球科学  地球科学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地球科学概论论文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地球信息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