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对话哲学视野下的大学生管理创新研究 课题批准号: CIA090108 课题类别:国家青年基金课题 课题拨付经费: 3万元 学科分类:高等教育 课题鉴定时间:2010年8月 课题负责人:安世遨 贵州大学 主要成员:胡支军 许传静 徐斯雄 杨玻 娄刚 简介部分 标题:对话哲学视野下的大学生管理创新研究 序言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分子,是国家未来建设各条战线的中坚力量,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引领者和实践推动者.大学生管理对大学生的培养具有与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代大学生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新的变化,这对我国当前的大学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大学生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这些新变化,已难以达到这些新要求.本研究运用对话哲学的新思维,探索当代及未来大学生管理新范式,阐述这种新范式的理念、组织、目标、方法体系及实践机制与发展路径. 摘要(不超过500字) 我国传统的大学生管理形成了一种单一、封闭的独白式管理模式,这种模式诱发形形色色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作风,导致学生知行不一、人格的缺陷,并窒息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精神,窒息了大学生管理的生机与活力,从"独白"走向对话是其必然的内在诉求.当代对话哲学揭示了当今时代的对话本质和特征,拓展了人类思维的新视野,实现了人类思维的范式变革.对话已成为一个具有深刻意蕴的概念,它是一种态度,一种关系,一种生存方式,一种理念与精神.将对话的理念与精神应用于大学生管理将产生一种新的管理范式——对话管理范式,这种新范式在理念、组织、目标、方法及实践机制等方面使传统的大学生管理实现了变革和发展.大学生对话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与思维,是一种管理机制的创新,它是规避我国当前大学生管理中的种种问题与弊端的良方,能够成为大学生管理中的一种良性内生机制.它将大学生管理中的相关各方有效地联结起来,形成一种协同治理机制,能够提高我国大学生教育管理的艺术和水平,从而促进大学生的主体建构与发展. 内容结构 导论 大学生对话管理的必要性 主体间性:大学生对话管理的逻辑起点 大学生对话管理性格 大学生对话管理组织 大学生对话管理目标 大学生对话管理方法 大学生对话管理的实践机制 主体部分 研究问题: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假设—核心概念 研究目的 将对话哲学的理念与精神引入大学生管理,创建一种大学生管理新范式——对话管理范式,实现大学生管理理念、组织、目标、方法以及实践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与发展.跳出大学生管理中主客二分的窠臼,克服大学生管理中的工具理性取向. 研究意义 (1)理论价值 首先是其本体论价值.对话哲学特别是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是一种关系本体论,从实体本体论到关系本体论是哲学本体论的重大发展和变革.本研究坚持和贯彻关系本体论的哲学思想,使原来的主体性教育管理观向主体间性的教育管理观转变,实现了教育管理观的范式变革.其次是认识论价值.西方哲学自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确立人的主体性地位以来,奠定了主客二分的关系世界和思维传统.对话哲学理念超越了主客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传统思维认识方式,开拓了以交互主体、多元主体的思维思考和认识问题的新境界.本研究在认识论上坚持这一思维范式,解决了大学生管理中主客二分的难题,将管理中的各方置于"主体间"的对话关系中,摒弃"是——是"、"否——否"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坚持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整合思维方式.最后是理论创新价值.理论创新是科学研究工作者的不懈追求.本研究力求从时代要求出发,以哲学理论为指导,探讨当前大学生管理问题的解决之道,在大学生管理理念、组织观、目标观、方法观等方面达到有所创新,推动大学生管理与时俱进地发展. (2)实践价值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回归于实践.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推动实践的发展.本研究来源于对大学生管理实践问题的反思,更是以解决大学生管理实践问题,促进我国大学生管理的改革和发展为目标和归宿.它有助于我们认识当今时代的特征及其教育诉求,使我们在实践工作中回应这些诉求,树立新的理念,探索新的方式方法,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它有助于我们清楚认识当前大学生管理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了解大学生管理未来走向,增强对大学生管理实践的理性认识,增强实践工作的自觉性,提高管理的实际水平;它有助于我们树立新的大学生管理理念,并在大学生管理的组织、目标、方法、过程和评价等方面全面贯彻这些理念,采用相应的方法和策略,促进大学生管理各个环节的发展,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2)现实意义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了出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生活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们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和目标追求,也是当前社会各界热切关注的重要问题."所谓和谐的状态就是求同存异的状态,即在差异中发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在追求共同的理想和目标中实现差异共生共存的状态,是多样性在全体公民共同认可的规则中共存共荣的状态.这种状态只有通过对话才能实现."(沈晓敏,2005)对话应该成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的核心理念.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就是培养公民的对话理性,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对话的文化,使对话成为公民的生活方式.今天的学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引领者和推动力量.探讨大学生对话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对话理性,引导其对话人生.这样的大学生(公民)具有包容、理解、协商、沟通、共享、民主、平等、公平、公正等方面的精神素养和特质,必将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中坚力量. 研究假设 本研究提出"对话人"的人性新假设.认为人的存在是一种关系的存在,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部永恒展开的对话.人处在一种相生相赖的对话关系之中,须臾不可分离.世界的存在本身也是一种关系的存在,对话的存在.人与对象的关系,特别是人与人的关系本应是一种主体与主体的关系,而不应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具有互主体性或主体间性.人具有主体间性的先验本质,或者说人具有对话的先验本质.对话人是能与他人、社会及自然和谐共生、协同发展的人.对话人既是本研究的假设起点,也是本研究的目的归宿.对话人应该成为当代及未来教育的目标. 核心概念 管理 综合各家之言,结合新时代特征,本研究将管理界定为:围绕一定目标而进行的组织协调活动.管理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核心与本质是组织协调;组织协调的具体方式包括:计划、规划、决策、指挥、沟通、激励、监督等,组织协调的对象包括: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因素,因此,管理是一个复杂、综合的活动过程. 大学生管理 按照以上对管理的界定,本研究把大学生管理界定为:围绕大学教育目标而在教学以外对大学生进行的组织协调活动.教育目标是对教育目的的具体化.那么大学教育目的是什么呢?本研究认为大学教育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主体建构与发展,从而又可以进一步将大学生管理界定为:为实现大学生的主体建构与发展目标而在教学以外对其进行的组织协调活动.培养人、发展人是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大学生主体建构与发展目标主要通过教学和教学以外的管理两个途径来实现.在广义上,大学生管理也应包括教学中的管理,但鉴于教学的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本研究所指的大学生管理不包括教学管理,而专指教学以外的对大学生的组织协调活动.大学生管理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其特殊性体现在:大学生管理是一种教育管理,它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大学生管理是一种对思想和行为的管理;大学生管理是一种旨在创生知识的管理. 对话 在日常生活中,对话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语言现象,它通常是指"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的谈话","两方或几方之间的接触或谈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话已经超越了原始的语言学意义,进入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而被赋予全新的意义,不同的思想家对其有不同的阐释.戴维.伯姆提出让意义自然流动、汇集与分享的对话论;迦达默尔认为对话是基于理解的视界整合;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提出构建交互主体关系的对话论;而对话理论的集大成者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认为,对话就是一种"我——你"式的直接的、交互的、活生生的精神相遇关系. 在对话哲学理论的观照下,学者们还结合各自研究的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对"对话"概念作出了各种不同的界定,但我们认为这些界定还远没有完全揭示出对话的深刻意蕴,因为对话不仅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也发生在人与物之间,不仅产生于语言之内,也产生于语言之外.因此,要给对话下一个精确的定义是不可能,只能从抽象思维层次对其作一大致的概括:对话是一种态度,一种关系,一种生存方式,一种意识和哲学观.可谓当代对话理念与精神的博大精深之处! 对话管理 "对话管理"是一个新概念,对对话管理的研究在国内属开创性工作,本研究正是这一开创性工作的尝试.本研究认为,对话管理是对话的理念和精神在管理领域的应用与回应,它是在内化与超越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基础上的一种新质态管理,它以科学管理为基础机制,以人本管理的精神为价值导向,是在内蕴主体性管理基础上的一种主体间性管理;它是管理双方基于各自独立的人格和完整的个性在真正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宽容的氛围中,以言语、理解、体验、反思、互动等交流沟通方式,经由精神相遇和视界整合达成意义创生,实现管理价值目标的一种管理新范式. 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研究背景 从1999年起,我国高校连续扩招,出现了一个跨越式发展,截至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达90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5%,已经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是量的扩张,更是质的变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了我国大学生管理内外环境的新变化,大学生群体呈现出一些不同于精英教育阶段的新特征,大学生管理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各种大学生教育、管理问题的日益凸显:大学生心理问题增多、大学生极端事件如自杀、杀人等屡有发生、大学生不文明、不道德现象也屡见于报端等,大学生教育、管理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传统精英教育阶段的大学生管理模式受到普遍质疑,它显然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深刻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分子,是国家未来建设各条战线的中坚力量,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引领者和实践推动者.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成才最至关重要的阶段,大学阶段的教育将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和管理是大学生教育的两个组成部分.大学生管理对大学生的培养具有与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大学生管理对教学还具有重要的促进和保证作用.因此,进行大学生管理方面的研究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同时,《意见》还指出,我国当前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与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学生管理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工作,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正如《意见》所指出的那样,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高等教育内外环境的变化使得大学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新的变化,这就使得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与形势的发展越来越不相适应,尽管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不断根据新情况进行创新,但这种创新无论从程度、力度和范围上都远远赶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最根本的是迫切需要管理理念、管理机制的创新.因此,探索新的大学生管理理念和方法,创新大学生管理机制,就成为摆在理论研究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作为从事大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长达10年之久、之后又攻读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的笔者不禁油然而生一种义不容辞的使命感,希望从事一点这方面的研究以不愧于笔者10年的工作积累和博士阶段的专业学习. 以什么样的新理念指导大学生管理,实现大学生管理机制创新,达到与时俱进的发展呢?答案应该深藏于时代背景之中.万事万物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历史时代在给事物发展提出各种新问题的同时,也给出了这些问题的答案.因此,面临新问题的时候,解决之道首先在于向时代问计,探索时代的核心精神和理念.那么,我们这个时代的核心精神和理念是什么呢?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是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这个时代是普遍交往的时代,是思想多元化和人的主体意识全面觉醒的时代.这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即时性的在场的存在,时空的距离不再是不可跨越的障碍,整个世界俨然就是一个"地球村".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如此相关、如此紧密相联,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如此相生相赖,人们对自身主体价值的追求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如此强烈,人们之间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如此需要交流、沟通、协作与对话!协商与对话、和平与发展成为我们这一时代的主旋律,民主与平等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生活的普遍价值追求.可以说,当今时代是对话的时代,对话已经成为人们的生存方式.我们这个时代的核心精神和理念是对话,实现大学生管理与时俱进的发展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核心精神和理念. 文献综述 ①关于对话哲学的研究 马丁.布伯提出实现"我——你"精神相遇的对话哲学论.他按照人的生活态度把世界分为两重:一是"为我所用的世界",即"我——它"世界;二是"我们与之相遇的世界",即"我——你"世界.在"我——它"关系中,"它"只是"我"认识、利用的对象,"我"不能发现自身的意义,这是一种对立而非交融的关系,是一种非本真的关系;而"我——你"关系才是人类应有的一种真正的基本关系,"你"不再是"我"的经验物、利用物,"我"以"我"的整个存在、全部生命、真本自性来接近"你","我不是为了满足我的任何需要,哪怕是最高尚的需要(如所谓'爱的需要')而与其建立'关系'".这种"我——你"关系被布伯称为"对话"关系,是我与你之间直接的、交互的、活生生的精神上的相遇关系,这种关系揭示了人生的意义深度.他认为"关系先于实体,实体由关系而出",因而对话具有先验的本质. 戴维.伯姆提出了"共享共有"的对话论.在他看来,对话之所以能产生理解,就在于对话所创造的意义在对话者之间不断地流淌,得以共享,由此不断地创造出相互理解的意义.这样,意义的分享就像水泥一样起到把社会粘结在一起的作用.伯姆指出,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思维假定(assumption)和观念(opinion),"当这些意识深处的思维假定受到挑战时,人们总是不自觉地保护和捍卫它们,而且极易情绪冲动."对话的目的就在于对思维的全部过程进行探索,进而改变人类在集体中的思维进程和方式.通过这种探索,对我们所固有的文化观念、生存意义乃至对自我的认识进行严格的质疑,破除潜隐于我们思维假定背后的种种束缚.他提出的对话方法的核心是"搁置己见". 巴赫金提出生存本质对话论,我国学者白春仁将其对话理论概括为:"语言的生命在话语,话语的生命在价值,价值产生于对话,对话贯穿于文化."这体现了巴赫金理论的深邃之处.巴赫金把对话看作是人类真实生活的体现,是人类生存之本质.他还把对话视作认识真理的手段和途径. 伽达默尔提出视界整合的解释学对话论.伽达默尔在其《真理与方法》这部里程碑著作中指出,任何一种解释都预先存在着"关于真实的概念",这种预先存在的关于真实的概念产生了解释的方法,而不是方法产生了真实.正是有了这种概念作前提,才有了解释的可能.人们头脑中预先存在的先见就是他所说的"理解的视界".人们从各自的"理解的视界"出发解释文本.但如果我们完全根据这种理解的视界做出决定,又会陷入唯我论的境地,进一步强化原有的偏见.对此,伽达默尔提出的解决办法是与文本建立对话关系,实现"视界的整合",使原来的视界得到改变或扩展. 哈贝马斯提出的主体间交往行为(对话)论.他针对工业文明在现代西方社会的崛起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异化状态,特别是自笛卡儿以来欧洲哲学形成的基于个人的主体中心主义传统造成的主客体对立困境,提出了从"单主体性"转为"交互主体性"(或"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解决方案——交往行为理论.他说,当我们把对方同样看成主体的时候,就出现了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要求我们相互承认、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哈贝马斯主张通过改变人们的对话环境,消除语言的"意识形态"的欺骗性本质,使社会的全体成员拥有平等机会参加交往,在无任何拘束、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自由对话",从而消除彼此间误解和冲突的根源,达到人与人的"理解与团结"、"谅解与宽容". ②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 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是当代西方教育管理学界较为盛行的一种管理思潮,它包括批判教育管理理论、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理论、女权主义教育管理理论、新实用主义教育管理理论、建构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等. 批判教育管理理论认为,社会充满着不平等和压迫,需要进行社会变革,这种变革不是通过斗争或革命,而是通过运用理性的、理智的实践对话,对权力关系采取一种批判的观点来完成.教育组织的目的是实现正义和平等,以便使教育组织中每个人获得自由和解放,并发挥主体性,这就需要授权,与管理人员、学生和社区分权,打破传统的机械化、僵硬的管理范式,促进教育组织改进,实现教育的正义和平等;需要课程和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并指向于社会平等和正义.总之,批判教育管理理论把重心放在分权与授权、合作与对话、个体的差异与平等、男女平等、种族文化差异与平等等方面,但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正义与平等,人的自由和解放. 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格林菲尔德( Greenfield , T. B)、霍金森(Hodgkinson,C.)等.格林菲尔德率先把后现代主义的观点运用到教育管理理论中,并对教育管理科学的"理论运动"进行了一场"格林菲尔德革命".他试图建立一种把组织作为人的创造物的理论——一种主体主义或解释主义教育管理理论.他认为,组织不是自然实体,是人们创造的社会性存在物,没有统一的标准化组织;既然组织是人创造的存在,也就没有统一的标准化的组织理论;如此也就不能用数学的和定量的方法来研究和分析教育管理问题.霍金森认为,科学处理的是与价值陈述截然不同的事实性陈述.既然管理实践无法避免地根植于价值,那么就不存在一种适当的和完整的管理科学."管理是行动的哲学",这种哲学是动态的——不是唯一的,不是永恒的,更多的是偶然的、是对话的,处于解释过程.管理是对组织现实进行解释的艺术.教育管理和领导主要也是价值的而非事实的. 女权主义教育管理理论认为,当代教育管理的理论知识具有严重的男性认知方式的偏见;教育管理的正统理论使家长式的管理制度具体化和稳固化,在实践中,起支配作用的管理形式再生产了男性白人起支配作用的教育管理制度,教育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压制了女性,并且低估了女性的作用,造成了对女性的科层性对立.男性思维和知识结构主导着教育和教育管理,尽管开展了许多促进男女平等的活动,但学校主要还是属于男性的堡垒.女权主义共同的信念是形成一种旨在揭示这些导致妇女受到不公正待遇的社会安排.对于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她们强调理解和对话. 新实用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有霍伊、格里菲斯等.霍伊认为科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基本目的就是要发展理论;理论是抽象的、普遍的解释,不存在严格的正确或错误,但却很有用.教育管理的理论就是要帮助实践人员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管理人员的知识是建立在问题解决的经验之上的,但经验具有情境性,所得出的结论也具有不确定性,或存在一定的问题.管理理论和研究则要为管理人员提供一套概念准则,帮助他们解决复杂的实践问题.好理论是有效的,教育管理的理论观点要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多元性,才有助于教育管理实践.格里菲斯教授在讨论教育管理的知识基础时,也持有新实用主义的观点,提出了选择理论问题进行研究的六个标准: 可行性、振奋性、情境性、成本、对用户的友好性和成效性. 建构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莱姆巴特和沃克认为,建构主义领导是一种交互的过程,使教育组织的参与者能够自我建构意义,以实现教育管理的共同目的.在教育组织中,教师、管理人员、家长和学生都可以行使领导行为,领导的基本建构过程主要有以下四个步骤:一是在一个值得信赖的环境中激发人们的潜能;二是打破并重构旧的假设;三是关注意义的建构;四是形成反映新行为和新意图的行动.、 ③关于对话与教育的研究 夏正江博士分别从存在论、认识论、社会哲学的角度研究了"对话人生"问题,并探讨了为了导向这种人生教育的责任和可能性.在引入对话理念对教育的影响方面,学者刘云生认为对话理念将引发教育深层的变革.张天宝博士探讨了教育对话及其基本特征.王向华博士从对话、人类存在与教育关系视角探讨对话教育,她提出认为人类存在的几个领域如思想、语言、道德等都与对话密切相关,它们都具有对话的本质.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它离不开语言,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对话也是教育的本质.蔡春博士在剖析了"独白"式教育的弊端之后,从态度、关系、认知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分析了对话式教育的内涵.我国学者关于对话与教育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教学方面,从而使对话教学成为近年来教育学界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刘庆昌教授、米靖博士、张增田博士、沈晓敏博士等的研究. ④关于对话管理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内目前尚属起步阶段,根据目前的搜索,发现只有张新平、吴景松、喻小琴、程翠英和韩素贞作过初步的研究.张新平教授明确提出了"对话管理"的概念,他在提出一种"大教育管理学"的新构想时,指出这种"大教育管理学"就是要去营造和建设一个安定有序、民主法治、公平公正和充满活力的"对话管理"的世界,认为对话管理是真正以人为本的管理,是关注价值伦理的管理,是满怀理想、积极创新的管理,并具有民主合作、互利共赢、开放探究、真诚理解、批判反思、以建构学习型组织为取向、以现实的关系的互主体性的人的假设为指向等方面的特点.吴景松博士从马丁.布伯对话哲学出发探讨了教育管理观的重建.他认为对话不仅是一种管理方式,也是一种管理情境,更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在批判与继承主体教育管理观的基础上,对话教育管理观不仅从新的视角审视教育管理的组织、机制、运行状态,强调对技术的控制和役使,而且以非理性主义的新维度去重新思考与界定教育管理中人的主体性,强调组织与组织中的人、人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以及认知理性和价值理性等在管理主体的实践活动中达到统一.其他三位喻小琴、程翠英和韩素贞的研究主要涉及我国学校开展对话管理的现状与一些反思,非常初浅不作赘述. ⑤关于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 结合新的形势,学者们和学生管理工作者对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问题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探索.汤正华提出,适应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和素质教育的要求,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应实现思维方式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工作方式由单向的"单纯管理式"向双向的"服务指导式"转变、工作方法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工作内容由"理论说服、管理约束"向"教育指导、服务引导"转变;蔡红梅划分了三种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即传统管理模式、组群准自我管理模式和群体与个体自我管理模式,并对从传统管理模式向新的管理模式转化的途径作了探索性设计;于蕾、刘云凤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直线型教育管理模式,提出了一种以导师为主导的网络结构教育管理模式;李明等认为传统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带有明显的政府管制痕迹,提出了"一个理念"(公共管理治理理念),"二个平台"(社区社团工作平台、法制道德理想教育平台),"二个体系"(服务咨询体系、信息反馈体系)的模式;时长江、胡韵玲认为应对诸多挑战,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应实现职责划分"模块化"、工作格局立体化、队伍建设职业化、服务管理人文化、行为调控法制化、信息管理网络化;白天志提出,按照人本管理的要求,构建教育、管理、保障、咨询和服务于一体的大学生复合管理模式;贺志军、薛良探讨了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运用网络传播理论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创新思路;余岚提出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话模式;慕容勋提出,以"生活世界"为理论基础,构建"对话—体验—引导"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等. 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对本研究的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的简评 意识是存在的反映,哲学理论是对时代特征的回应与前瞻.对话哲学是继西方认识论转向和语言学转向之后,当代西方重要的哲学思潮之一,是对当今时代特征的科学把握与预见.对话哲学家马丁.布伯、戴维.伯姆、巴赫金、伽达默尔、哈贝马斯等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次揭示了对话的深刻哲学意蕴.对话哲学关于对话、理解、交往、交互主体、"我——你"关系、视界整合、精神相遇、意义共享等理念拓展了教育管理的新视野,为我们探讨大学生管理提供了新的思维范式. 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提出了知识、权力、解构、理解、对话、交际、自由、解放、平等等一系列新的话语体系,而对话是其中较为共同的中心话语.尽管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在西方尚处在建设和发展时期,尚未形成完全的理论形态,但它们是直接针对后现代社会问题提出的解决之道,对当前的教育管理包括大学生教育管理具有直接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国内学者对对话理论和思想的研究除介绍国外研究成果外,在教育学领域主要集中在课程与教学论方面,从而使对话教育特别是对话教学的研究成为近年来教育学界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并产生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使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面临革命性的变革.学生管理与课堂教学作为育人的两个方面具有某些共通之处,因此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本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笔者认为,对话的哲学理念和精神对管理学同样具有革命的意义,目前学界对"对话管理"的研究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正处于开创阶段.张新平教授梗概性地勾勒出了一个"对话管理"的美好境界,吴景松博士看到了对话对于教育管理观的重要意义,但遗憾的是都没有看到他们对此作具体、深入、系统的研究.当前学界关于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在实践工作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探讨一些创新,其中偶有一二关于"对话与大学生教育管理"的也仅仅是将"对话"作为一种方法或方式,没有从理论上突破,而且是非常初步、粗浅的.本研究尝试将对话哲学的新理念引入大学生管理,构建一套新的从理论到实践的大学生对话管理机制、体制和方法. 研究程序:研究设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研究思路 从当今时代的特征、大学生的内在品性和当前我国大学生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出发,寻求大学生管理创新的突破点,即从独白到对话;再从当代对话哲学中探寻大学生管理创新——对话管理范式的理论基础、思维源流和理念体系;再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视角阐述对话管理之所以能够成为超越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新范式的内在根据与逻辑,并从比较的视角论述这种新管理范式的新的内在品性与特征;接着依次展开探讨这种对话管理的几个主要方面的外延问题即管理组织、目标、方法与实践机制.其中紧扣对话的理念与精神,贯穿基于大学生管理特殊性的三条主线即:大学生管理是一种教育管理,它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大学生管理是一种对思想和行为的管理、大学生管理是一种知识管理;围绕一个核心目标即大学生的主体建构与发展.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大学生管理机制创新——对话管理为主体对象,相应的派生对象内容包括对话哲学的新视野、大学生对话管理理念、品性、组织、目标、方法和实践机制.其中涉及的对象要素既包括大学生、大学生管理者、教师、其他相关者和环境(社区、社会、校园文化及制度等),也包括它们相互之间的对话关系、机理、体制和机制;既包括实现大学生的主体建构与发展的核心目标,又包括达到大学生管理中相关各方的共生建构与发展的协同目标. 研究方法 实地调查法.深入到我国大学生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去,开展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先后到湖北、重庆、贵州等省市的5所高校调研,针对大学生、大学生管理者(辅导员、班主任等)、教师及其它相关者三类对象随机抽样发放问卷920份,进行深度访谈302人,获取我国大学生管理现状与问题的第一手资料和直接的感受与认识.课题负责人在大学生管理第一线工作长达10多年,对我国大学生管理的状况与问题有比较全面、理性的认识和把握,开展这些实地调查,旨在更大的范围和视野下检验、验证本研究的问题、假设与思路,明确研究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努力方向,同时为本研究的理论提炼、提升提供直接的依据.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把握前沿研究动态,根据哲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文献与资料,运用众多学科的新思维、新知识结合本研究的思路框架加以本研究者的思维创造构建本研究新的范式体系.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只有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才能真正透视和折射事物直观外表特征和抽象内在规律.本研究坚持从教育管理的历史进程和事实及背景中加以逻辑的反思,揭示出教育管理的规律,对揭示出的管理或带规律性的东西再加以逻辑思维的提炼、提升并用之预测未来,提出未来发展的理论假说(或判断),再回到事实和背景中加以历史的检验和论证,最终在历史和逻辑的一致和统一中确立本论文的理论观点. 比较研究法.一是将本研究的对话管理范式与历史上的两大管理理论范式——科学管理范式、人本管理范式进行比较揭示本研究的独特性和创新性;二是多学科比较,将本研究放在其它各个学科最新发展的成果与视野下进行比较,分析、论证本研究的科学性、合理性;三是将大学生对话管理与传统大学生管理进行比较,揭示出大学生对话管理的本质、特征、创新之处与价值意义. 新范式方法.孙绵涛教授在总结、反思西方范式方法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新的范式方法论,这一套新的范式包括现象学范式、解释学范式、批判理论范式、建构主义范式和符号互动范式.从现象学范式到解释学范式、批判理论范式,再到建构主义范式,进而落实到符号互动范式,正好构成一个完整的研究逻辑.本研究的理论建构通篇贯穿着这些新的范式思维和方法. 技术路线 研究发现或结论 (一)从独白到对话:我国大学生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 (1)单一、封闭、独白式管理模式:大学生管理创新的问题起源 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生管理由于工具理性思潮的泛滥、我国传统官本位文化思想的深刻影响以及管理者素质有待提高等方面的原因,形成了一种单一、封闭、独白式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正是我国当前大学生管理中的核心问题所在,其它的各种问题基本上都是由这一问题所派生而出.尽管这种模式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正在发生动摇和变革(这正是本研究要探讨和解决的),但从总体上说,它依旧在当前我国大学生管理中占据着主导和统治地位.探讨我国大学生管理机制创新,必须首先认清这一本质性的核心问题,从而找到创新的问题对象和起源. 我们分析、提炼得出,这种单一、封闭、独白式管理模式的主要表征在于:① 它往往注重权力,背弃民主.管理者往往有意无意地过分注重权力意识,他们的一切行为深受权力的驱动,体现着权力的欲望,表现为专制和集权的作风,常常带有强烈的行政倾向,以命令、指挥、控制的方式行使管理,权威至上,等级森严;对管理者的旨意和权威,学生只能服从、顺从和执行,不能说"不",更不能违反,学生如果违反,就要受到批评、训导和警告.因此,管理者和学生之间处于一种不对等的地位,缺乏一种深植于学生之上的自下而上的民主氛围和作风.②它往往忠于学校,背弃学生.管理的出发点在学校,主导性在学校,因而忠于学校,服务于学校,以学校及其管理者为本位和旨归,往往背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仅仅是执行的对象和点缀,从而沦为管理的边缘和局外人.③它往往忠于科学管理,背弃价值意义.崇尚科学主义,注重科学管理、制度管理,追求管理效率,忽视了人的个性、精神和价值意义,使人沦为管理的机器和工具,煎受自身管理的奴役,导致管理的异化.④它往往一味地灌输和管制,背弃互动和参与.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灌输某种信念、思想和价值,在方式上实行一种管制,致力于管住学生,致力于如何让学生遵守和驯服,如何防止不出问题和事故,而不是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参与、自主建构,缺乏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使管理者成为孤独的控制者,学生成为"容器"和"囚徒". 这种模式带有强烈的行政倾向和浓厚的政治色彩,强调统一性,追求一个步调,一种风格,一种色彩,使各个高校在管理指导思想、管理目标、管理方法和手段、管理过程、管理评价等方面差异不大,几近同一,导致千校一面,千人一面;它往往忽视了大学生作为一个个体——人的需求,限制了大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难以调动大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难以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因而难以得到大学生的认可、配合与支持,难以导致大学生的自觉主动行为,更难以达到管理者与大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和精神相遇. 这种管理模式的严重危害在于:①导致管理中形形色色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作风.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背离了教育和管理的本质要求,严重威胁大学生管理目标的实现,是必须努力规避的重大问题.②导致学生知行不一,人格缺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知言不一,口是心非;二是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三是知行不一,明知故犯.这些问题不仅仅是作为现象而存在,而且已经成为学生的一种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渗进了学生的人格,形成了一种人格缺陷.③窒息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精神.经过这种模式"打磨"出来的学生,就犹如一座标准化的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学生的知识、思想和行为受到统一控制,缺乏自主、自由发展的空间与氛围,个性趋同,甚至被泯灭;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和顺从,他们习惯于现成的答案,不敢突破陈规,也不允许他们突破,他们的创造精神和潜力不能被激发,他们内在的价值得不到应有的开发和彰显.④窒息了大学生管理的生机与活力.这种模式的管理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传输,缺乏内部之间以及内外部之间的有效的沟通对话机制,方法简单,形式单一,不能激发管理各方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压制了管理发展的内生动力,缺乏生机与活力.这种管理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和大学生的内在品性与新变化,必须进行变革和发展. (2)新的对话时代:大学生管理创新的时代背景 人类历史的潮流滚滚向前,已步入崭新的时代."对话"正是这个新时代的鲜明表征和核心精神.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飞跃发展,为人们之间的交往与对话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和载体,对全球对话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话遍及整个世界的所有领域,正成为人们的存在方式,新的对话时代已经来临. 新的对话时代具有以下方面的显著特征:(1)全球化.世界一体化进程促使人类进入全球化时代.全球化时代是大开放、大交往、大融合、大碰撞时代.全球化时代就是对话的时代,协商与对话、和平与发展成为这一时代的主旋律.(2)信息化、网络化.信息化、网络化使时间、空间的距离缩小为零,使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即时性的在场的存在,使人们之间的对话成为必需、必要与可能.(3)普遍交往.当今社会是普遍交往的社会,当今时代是普遍交往的时代.人因交往而生存,无论人们身处何处、从事何种职业都与外界发生着普遍交往关系,都需要与外界、与他人普遍交流、沟通、合作与互助.交往具有了普遍性和无限性,交往走向了世界,从而使人类成为新型的交往共同体,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4)思想多元化与人的主体意识的全面觉醒.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人们的知识和思想已不再受制于他人的设定和控制,更加开放化、多元化,人们也更加重视自己的内心感受、精神意识和价值尊严,人的主体意识全面觉醒,主体地位空前提升.人们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民主意识、公平意识、自主意识普遍强烈,人们普遍要求得到重视、尊重和承认,倾向于排斥任何操纵、控制、命令和驱使,民主和平等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生活的普遍价值追求. (3)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对话品性:大学生管理创新的内在依据 我国当代大学生年龄一般都在17——23岁左右,正值青年中期,这个时期正是一个人成长、进步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最美好、最灿烂的黄金时期,这时期的大学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生长发育迅速成熟,因而具有"体力高峰、智力高峰、社会需求高峰、特殊行为高峰、成就高峰;最积极、最有生气、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敢想、敢说、敢干"(孟东方,2002)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大学生具有鲜明的对话特征,而且由于身处对话的时代,就使得大学生的对话品性显得更加突出和强烈.主要表现在:需要结构多样化,为大学生提供了对话的动机;自我意识增强,为大学生提供了对话的必要性;价值观念多元化,为大学生提供了对话的土壤;思想意识的开放化、民主化,为大学生提供了对话的条件.当代大学生这种强烈的对话品性就成为我们探讨大学生管理创新路径的内在依据. (4)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管理创新的新诉求 从1999年起,我国高校连年扩招.到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达90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5%;2003年,我国普通和成人高校本专科学生突破1350万人,实际毛入学率达到17%.按照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我国已经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是量的扩张,更是质的变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了我国大学生管理内外环境的变化,也使大学生群体呈现出一些不同于精英教育阶段的新特征、新变化,表现在:大学生群体构成日益复杂多样;学生总体素质下降;更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自我中心、功利思想较重;学生心理问题增多;学生具有相当的不可控性等.这些新特征、新变化提出了大学生管理创新的新要求:从以管理者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管理者的集中控制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从整齐划一到关注每一个学生;从权威命令到民主平等. 上述创新变革取向是与当代对话的理念与精神相一致的,对话精神正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生管理变革的总诉求、总概括和总的取向.通过对话的理念与路径,大学生管理能够形成新的管理理念与思维,形成一种新的管理机制,能够适应大众化条件下大学生管理内外环境的变化,适应大学生群体的新变化、新特征,能够真正弘扬民主与平等的精神,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最终保障大众化条件下的高等教育质量,实现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新的精英诉求. (5)走向对话:大学生管理创新的必然选择 遵循时代的呼唤,顺应大学生的内在品性,按照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诉求,我国大学生管理必须走向对话,用对话的精神来消解单一、封闭、独白式管理模式的种种问题和弊端,为大学生管理的发展拓展新的空间,开辟新的路径. ①对话消解封闭,走向开放 对话作为一种关系,将对话双方有机联结起来,互相以对方为取向,形成一种双向沟通关系,从而消解自我封闭与中心.将对话引入大学生管理,使大学生管理中的各种关系成为对话关系,从而瓦解原来单一、封闭的管理体系,使之全面走向开放.开放是对话的固有本性.因为开放,大学生管理者不能再官僚,形式主义已无栖生之所,他们更加自信与豁达,更能理解学生、包容学生、导引学生.因为开放,学生才能走进管理者,理解管理者,才能自觉支持、认同管理活动,才能汲取各方面的信息和关爱,自由自主地成长.因为开放,大学生管理的相关各方才能积极介入管理活动,实现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和谐与协同,达到管理中各种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推动管理创新与发展. ②对话尊重差异,倡导多元 我们生存的世界是一个多样性的存在.多样性产生差异,正是世界万物的千差万别,才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对话的价值之一就在于它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性,在此基础上,异中求同,同中存异.差异不仅必要,而且能够成为组织的巨大资源.大学生管理走向对话,将开创大学生管理新时代.它倡导尊重学生差异与个性,消解传统的单一模式,形成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多元化的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丰富多彩的世界,根据学生的丰富性、多样性、多元性、立体性和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适时适度地调整具体的管理目标、肉容、方法、形式和手段,因材施教,从而建构起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和创造能力. ③对话锤炼学生的品格 对话是锤炼学生品格的良方.对话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修养.在对话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会学习、学会认知,还可以学会生存、学会处事.对话是一种转向,一种他向思维.学生在对话中能够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与人共事;学会关爱他人,换位思考,养成责任意识和合作互助精神.对话是一种心与心的相遇,情与情的碰撞.在对话中,一切都是出于自己的真诚之心,是自我的自然流露,在这种对话精神的长期浸润下,学生自会养成一种诚信的品格,达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同时,对话既是一种他性的激活,也是一种我性的坚守,它要求自主思考,自主创建,使学生摒弃一切依赖思想,建构起自主成长与发展的个性.随着对话和基于对话的管理的发展,学生的品格将会得到不断提升. ④对话提高管理者素质 对话具有生产性、创造性的特征,对话的过程是相互造就的过程,是相互提高的过程.在对话中,不仅学生的素质和品格得以生成建构,管理者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大学生是时代精神的代表和化身,在他们身上聚合了时代的新思想、新观念,他们代表着社会的前进方向,管理者与之对话能够促进自己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并不断与时俱进;加之青年大学生思想敏捷而活跃,能激发管理者的新构想、新思维、新创见.大学生又是一个成长中的矛盾体,他们的心理特征、情感体验复杂而多变,敏感而冲动,这就对管理者的管理方法和艺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既要顺应个性特征,又要追求管理的价值目标,这将促进管理者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对话的过程也是管理者自我暴露的过程,在对话的过程中,管理者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优势和缺陷都将暴露出来,这是管理者合理认识自己的机会,它使管理者正视自己的不足,自觉生发提高自身素质的欲望和诉求,这种欲求将随对话的持续开展和深入进行而生生不息,不断高涨,故而,对话成为管理者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对话,还能促进人的反思.管理者在对话中会不断反思,不断提高.随着管理者素质的不断提高,又反过来推动管理创新和发展.因为管理者是大学生管理的设计者和规划师,是管理中的首席,他们的高素质必然带来高水平的管理.因此,对话是大学生管理中的一种良性循环的内生机制. (二)对话哲学的主体间性新视野:大学生管理创新——对话管理范式的逻辑起点、思维源流和理论基础 (1)西方现代哲学的主体间性转向 西方整个近现代哲学都是力图摧毁宗教神学对人的贬斥,围绕高扬人的主体性展开的,主体性观念是现代性的根基,它确认了人的主体地位和人类理性的力量,发现了人的意志、情感和非理性的人性价值以及人的自为存在对于人生意义的追寻,从而形成了哈贝马斯所说的"主体中心理性".这种对主体性的张扬把人从宗教桎梏中解救了出来,但又树立一个绝对精神的权威,因为它所倡导的主体性是一种抽象的主体性,人被看成是纯粹的理性存在物,是绝对精神实现自身的工具和中介,因此,它不仅没有引导人类走向解放,反而因为工具理性的扩张造成了诸多的社会问题,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陷入了困境. 主体性哲学在理论上陷入了"唯我论"困境,因为主体性哲学的主体是单一主体,它将主体局限在"大写的自我"之中,排斥了社会主体之间差别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把人的社会特质先验化和抽象化,"他人"成为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以主体为基点就是以自我为基点,主体论的逻辑直接变为唯我论的逻辑.(高鸿,2007)它在实践中的困境则表现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对立与分裂.近代哲学在突出主体性的同时,主体理性的膨胀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特别是主体理性与科学技术理性的一体化,加剧了整个社会的功利化、工具化走向,产生了严重的恶果与危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以征服者、改造者姿态对自然大肆地开发、掠夺和利用,导致了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生物灭绝,当人们陶醉于对自然的征服时,却一次次地遭受自然的报复,使人类面临生存危机.在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上,社会按照技术、工具理性的原则建立起规范严密的组织技术制度和官僚等级体系,人成为社会"机器"上的"螺丝钉",丧失了人的价值、自由和意义,沦为实现社会目的、他人意志的工具,他人成了"地狱".由此导致了人的精神危机和异化状态的加深,形成了单面的人和单面的社会.主体性哲学所面临的种种危机和困境预示着一种新的哲学取向探索的开始,这就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转向,它为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开拓了新的视野和空间. 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主体间性转向既是西方近现代主体性哲学自身逻辑发展的结果,是西方主体性哲学盛极而衰的产物,又是在探求西方近现代社会发展面临的种种危机与困境的解决之道中产生的一种新的哲学范式.这一转向历程大体可分为三个主要的范式阶段: 一是以胡塞尔为代表的认识论范式的主体间性理论,二是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生存论范式的主体间性理论二是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生存论范式的主体间性理论, 三是以马丁·布伯为代表的对话主义范式的主体间性哲学.对话哲学特别是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是西方哲学主体间性转向趋于完成的标志,宣告了一种彻底的主体间性哲学的诞生. (2)对话哲学的主体间性旨趣 对话哲学代表了现当代哲学的最高成就,是哲学回应现当代社会现实和时代特征的最新发展和成果,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不同的对话哲学虽然在展示对话的意义、突显对话的独特价值视角和层面方面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以主体间性为共同的理论旨趣和追求.对话哲学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成熟形态的主体间性理论.对话哲学博大精深,分析、揭示其中异彩纷呈的主体间性旨趣,是理解其精深思想的关键. ①"关系本体":主体间性的先验之根 马丁·布伯坚持关系本体论,认为关系先于实体,实体由关系而出.他说:"泰初即有关系",关系处于原初本体地位,这种作为本体的关系就是"我——你"关系,"原初词'我——你'创造出关系世界".在这种关系中,一切才是活生生的、现实的;正是在关系的领域,人才存在为人,人才没有被概念僵化,关系的领域是人类现实的原初范畴."人可在相遇者身上发现'你',可在惟一性中把握'你',最后,可用原初词称述'你'.这一切均筑基在关系之先验的根上."(马丁·布伯,1986)布伯从"关系"这一本体来理解本源性的生活世界,认为我们的认知世界、科学世界都由之而来,这就化解了近代主体性哲学的基础"我思故我在",从而确立了彻底的主体间性原则. ②"之间"领域:主体间性的"第三者魔杖" 在马丁·布伯对话哲学中,"关系"之实存即为"之间"的领域,"之间"领域是主体间性的生动描述,这"之间"是与以往哲学中主体性领域相区别的标志."之间"的意义在于它能超越个人取向和集体取向之缺限,给人类之未来指出第三个选择之道路,他认为,在个人取向和集体取向两种情形中,个人都不能突向他人,前者理解的只是人的一部分,看到的只是处于与他自身关系中的人,而后者仅将人理解为一个部分,全然不见人,只见社会,二者均未达到人的全体,未达到完整的人.人类实存的基本事实既非个体本身,也非集体本身,而是人与人"之间".只有以一种本体论方式,这种之间领域的对话情形才能被充分地把握."但是这一把握所依赖的基础不是个人实存的实体,或二个个人实存的实体,而是存乎二者之间,超乎二者之上的实体,在对话的最强烈时刻,那里真正是'深层对深层的交流',已很清楚,给所发生事件划定范围的既非个人亦非社会,而是一个第三者的魔杖".(马丁·布伯,1992)由此所揭示的第三个选择之道路,它将一方面改变对个人的理解,另一方面改变对团体的理解,其核心既非个体也非集体,而是"与人相关的人",它将有助于再造真正之人,建立真正之团体. ③"视域融合":主体间性的解释学之维 伽达默尔把主体间性引入解释学领域,从而把古典解释学发展为现代解释学,在他看来,存在是解释的,而解释活动的基础是理解,理解只能在主体之间进行,因此文本不是客体,而是主体,对文本的解释是对话,是历史主体之间的"视域融合",解释具有彼此的交互性与先在性.理解的本质就是这种视域融合.理解的方式就是对话.理解一个文本就是使自己与文本对话,在此,文本不再被看作僵死的材料和无生命的存在,而是看作有生命的个体,赋予其与我一样的主体性,视其为另一个对话者,通过双方之间对话,促进双方视域的更大融合,不断产生新的意义. ④"交往行动":主体间性的社会建构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是主体间性问题在社会历史理论中最为典型的构造.为了克服现代性危机,重新整合遭到严重破坏的"生活世界"的合理结构,使"西方民主制度"重新获得稳固的基础,哈贝马斯主张重建交往理性.他的交往理性是理性批判的结果,是继阿道尔诺和霍克海默的工具理性批判所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批判理性.扬弃工具理性,批判意识形态,构成了批判理论的主导话语,也是哈贝马斯理论话语的主题.他主张使理性由以主体为中心转为以主体间性为中心,通过建筑在三大有效性要求之上的话语共识的达成来改进和完善社会的规范体制,并以此约束人的行为、人与人的关系乃至整个社会实践,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社会公正. 哈贝马斯所谓的交往行动是指主体间以语言符号为媒介而建立起的一种理解和认同活动.只有交往行动发生时,行动者才同时涉及到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因此,与其他行动相比,交往行动更具合理性,因为它符合把各种不同经验导向合理的协调和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它是一种以理解为导向的行动,而理解是一种展开于主体之间的交互性的意识活动,是以其合理性为基础,以另一方表示同意为完成.理解过程则是语言过程,语言的对话性特征使其成为不同的交往主体之间达成理解、沟通的中介和手段.交往行动的核心是建立"主体间性".在他看来,所谓主体间性就是自主的、平等的主体间的合理的交互关系或相互作用,平等的、合理的主体间性结构即"主体——主体结构"的确立为交往行动的合理化和技术异化的扬弃奠定了基础. ⑤"共有共享":主体间性的精神能量 戴维·伯姆认为,对话能够在人们之间形成某种共享的意义,产生一种新的文化,从而将人与人有力地凝聚起来.对话中的共有共享精神正是一种主体间性特质,它是一种巨大的创造和粘合力量.我们在对话中分享意义而共享彼此,通过共享,群体能形成一种共同的思想和精神.随着这种精神不断汇聚和凝结,我们还可以通过对话实现更大的超越.当我们在对话中获得那种具有高度内聚力的精神能量时,它能够引领我们超越单纯为解决社会问题而进行对话的范畴,"它甚至于能够重新改变个体,乃至改变人与宇宙的关系,由此形成的这样一种精神能量被称做为'共有共享'……它强调的是参与和分享整体,并融入到整体之中,这里说的整体不单单是指你参与对话的那个群体,而是指普天之下,万事万物".(戴维·伯姆,2007) (3)主体间性是对主体性的内蕴与超越 主体性是指主体相对于客体(包括自然和作为客体的人)而言时所表现出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能动、占有等方面的性质和特征,而主体间性作为主体间关系规定,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关性、统一性,它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以"共主体(交互主体)"为中心的和谐一致方面的性质与特征,"主体性生成于对象化活动,主体间性生成于交往实践之中".(冯建军,2001)关于主体间性与主体性的关系,一种普遍的观点是把主体间性归入主体性之中,认为"主体间性是主体性的伴生物","主体间性实际上是人的主体性在主体间的延伸,它本质上是一种主体性."(郭湛,2001)对此有人已经洞察到它的不妥之处,因为既然认为主体性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特性,那么,主体与主体的相互作用的特性就难以收入主体性了,如果主体性包含主体间性,"也就没有再提出主体间性这一词的必要,因为只要在主体性的众多特性中再加上一个什么性,这个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另外,这样对主体性的理解还容易产生新的误解,别人不知道你谈的主体性是原来意义上的还是新理解的,因为,原有的主体性概念在人们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但此人的结论是"主体间性是主体性问题研究的丰富和发展"(岳伟.王坤庆,2004),这实际上仍旧没有突破"主体间性包含在主体性之中"的思想.对此较普遍的观点,我们不能苟同.我们认为主体间性是对主体性的内蕴与超越.说"内蕴"是指主体性是主体间性存在的基础,从主体性进到主体间性,主体性已经包含、内化到了主体间性的深层结构之中;说它"超越"是指主体间性是由于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质的规定性,它已完全不同于原先主体的主体性,是一种更高的新形态的存在.如果说"主体间性是主体性在主体间的延伸"的说法似乎具有逻辑上自圆其说和一定的合理性的话,但它却不能解决其实践发展问题,既然主体性能在主体间延伸形成主体间性,那么人的异化与危机问题早就不应成其为问题了,因而,它不能达到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更不用说指导实践的发展了.主体间性是对主体性的内蕴与超越的观点不仅具有其内在的逻辑一致性,更与上述论及的主体间性哲学发展历史相吻合,因而实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当然也能够指导实践的发展,解决人类种种生存困境与危机问题. (4)对话哲学的主体间性新视野 对话哲学的主体间性思想超越主体性思维传统,实现了哲学思维范式的变革,推动了人类思维的发展,为人类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发展提供了新的视野,开拓了新的广阔空间. ①以"主——主"关系替代"主——客"二分 笛卡尔提出的"我思故我在",作为西方哲学的第一原理,成为工业文明时期的主导思想,它揭示出人通过思维而成为主体,被思之物则成为客体,从而奠定了主客二分的二元论基础,确立了人支配万物的主体性地位,及至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主客二分思想被推向了极至,成为从笛卡尔到萨特的西方哲学的主旋律,这种主客二分促进了人的主体性的张扬,促进了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自身的发展,但它同时又导致主客对立,使人也被"物化"、客体化,走向了真正自我的"灭失".主体间性理念主张构建一种"主体与主体"或"交互主体"关系替代主客二分,不论是他人还是物都不再被视一种为我认识和任由支配的被动对象,而与我形成一种"交融"、"相遇"的生动关系,每个独立个体不是把一切存在物视为外在于我的对象性存在,而是将其视为一种与我一样的另一个主体或伙伴,因此"主——主"关系开拓了一种新的生态视野,使人与人及其他万物处于和谐发展之中. ②以交互原则替代主从原则 传统主体性哲学崇尚主从原则,以"我"为主体和中心,其他一切都是从属者和派生物,因此,作为主体的"我"具有绝对的权威、尊严和价值,可以"为自然立法",是万物的尺度,可以支配、宰制他人他物,因此人与对像之间是一种命令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而在主体间性哲学视野里,人与对象之间处在一种主体与主体的交互地位,诸如支配与从属、原因与结果、本原与派生、主动与被动、实体与属性等等的传统对立范畴都统统失去了作用与意义,最终导致了诸如绝对的权威、权力、中心的消解和一种民主平等精神的应运而生. ③以关系思维替代实体思维 主体性思维是一种实体思维,它把主体之外的一切看作是一种客观实存的物体,彼此之间是一种单子式的存在,这是一种孤立、机械、封闭的思维.而主体间性理论则与此不同,它是关系思维,主体与对象之间是一种"我——你"式的关系存在,"我"因"你"而存在,这种关系的存在是一种共在.正如海德格尔所说:"此在的世界是共同世界,'在之中'就是与他人共同此在"."此在本质上是共在","此在之独在也是在世界中共在,他人只能在一种共在中而且只能为一种共在而不在,独在是共在的一种残缺的样式,独在的可能性就是共在的证明".(海德格尔,1987)这是一种联系的、整体的、开放的思维. ④以直接的主体间性替代间接的主体间性 在传统主体性哲学里,为了超越"我"与"非我"之间的鸿沟,哲学家们往往诉诸于某种中介或媒介性的手段去为之搭桥,用诸如"间接推倒"、"类比"、"联想"、"移情"等方式去构筑一种间接的主体间性,由于他们对他人的同等始源性的否定,他们只能看到一种主客间性,而看不到一种主体间性,不论是科学哲学的知识性工具体系、实用哲学的操作性工具体系,还是形而上学的"超人"或"上帝",都是以孤立和封闭自我作为其出发点.而对话哲学的主体间性思想则从间接关系走向直接关系,从"自我"走向"他人",从单数的"我"走向复数的"我们",这样人与人之间、人与对象之间就不再是对立、陌化的形式出现,而是一种原始的天然关系.(虎小军.张世远,2007) ⑤主体间性不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而且还延伸到了人与物之间 传统意义的主体间性理论,特别是主体性理论在探讨主体间性问题时都是局限在人与人的关系范畴内,而真正意义上的主体间性,特别是对话哲学视野里的主体间性不仅有存在于人与人之间,而且还从人延伸到物,存在于人与物之间,这是一种纯粹而彻底的主体间性.就如马丁布伯所说:"我也能够让发自本心的意志和慈悲情怀主宰自己,我凝神观照树,进入物我不分之关系之中,此刻,它已不复为'它',惟一性之伟力已整个地统摄了我……凡隶属于树的一切,它的形貌结构、物理运动、碧绿翠体、化学变化、它与水火土木的交流,与星辰日月的类通,此刻都聚集入一统一体中……它与我休戚相关,正如我与它息息相通".( 马丁·布伯,1986)这种"人一物"主体间性精神在人类面临严重生态危机的今天是何等必要,它理应成为人的一种生存哲学与修养. ⑥以类主体替代个人主体,以共主体替代类主体 主体性哲学视里下的主体性是个人主体性,它是一种片面、单一的主体性.因此,有人提出在主体间性理论视野下应是一种类主体,认为"主体间性的充分、自由的发展即成为类主体,类主体强调的是人类的主体性."(尹艳秋.叶绪江,2003)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但它仍未跳出人类中心主义的窠臼,是远远不够的,随着主体间性从人延伸到物,不仅要用类主体替代个人主体,更要用整个世界(包括人)的共主体理念替代类主体思想,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彻底的主体间性,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当代诉求与潮流,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个人与类之间的真正统一. (5)对话哲学视野下的大学生管理范式变革 对话哲学开拓了人类思维的全新视野,代表了人类思维的最新成果和最高成就,它为我们探讨大学生管理创新提供了全新的思维范式.从主体性进到(对话哲学的)主体间性,大学生管理将发生深刻的变革.在对话哲学的主体间性视野下,大学生管理者与学生之间不再是一种占有性的"我——它"关系,而是一种共享共生的"我——你"关系,不再是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一种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不仅如此,管理中其他一切关系如管理者与管理者、学生与学生、管理者与其他相关者(如社区成员),学生与其他相关者之间也不再是主客关系,而应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甚而至于在管理中的人与所面对的任何管理实存(包括管理环境、管理媒介、整个管理体系等)之间也应移入这种主体与主体的精神意识关系,从而使整个管理关系成为交互主体或多重主体之间的关系,并使之具有一种内在的活生生的生态机制.在这种全新的内在机制下,大学生管理的理念、组织、目标、方法以及实践机制等都将实现变革和发展,一种新的大学生管理范式——对话管理范式应运而生.对话既内含着主体间性的本质属性,又是主体间性实现的路径.对话哲学正是大学生对话管理的理论基础,主体间性则是大学生对话管理的逻辑起点. (三)大学生对话管理的内在逻辑、理念体系与新品性 (1)对话管理:管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①古典科学管理范式及其局限 美国管理学家费雷德里克·泰勒经过20多年的调查研究和试验率先提出了他的"科学管理"思想,标志着西方管理理论的诞生,后经法约尔、韦伯等人的发展而形成较完整的科学管理理论,也称古典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的本质特征是科学和效率,即以科学的方法,原则和制度为手段,去实现组织的效率为目标.科学管理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实现了管理理论的第一次飞跃.它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促进了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和进步,从而显示了管理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随着科学管理的价值和优势的极致发挥,其弊端也暴露无遗.科学管理的优势换一视角也正是其内在的局限性,这就是事物内在的辩证法.它是一种物本管理,以物为中心,见物不见人,重物不重人,把人物化、机器化,要人去适应机器,要求人服务、服从于物;它去除了人的思想、精神、态度、情感、兴趣、个性、信念、价值取向、主观能动性等方面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是让人不发挥作用,而尽量让标准、制度发挥作用;人成为组织、制度的附属物,成为方法、标准、技术的被动执行者、操作者而非主动的主导者,而被控制、操纵和驱使;特别是这种科学理性与现代官僚制的结合,导致了社会和人的全面异化,丧失人的价值和意义."官僚制犹如一个巨大的铁笼,将人固定在其中,压抑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使人成为一种附属品,只会机械地例行公事,成为没有精神的专家,没有情感的享乐人,整个社会将变得毫无生气.……人追求理性、合理化,把管理作为一种手段,但最后却在合理化中丧失了自我,管理变成了目的本身."(丁煌,2008)科学管理的这种严重局限性为管理新范式的产生埋下了伏笔. ②现代人本管理范式及其发展困境 人本管理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人际关系理论,40-60年代的行为科学理论促进了人本管理的全面发展和应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本管理理论向纵身发展,成为一种普遍流行的现代管理范式. 人本管理是建立在人文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一种对管理本质的新认识,它高举以人为本的旗帜,强调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发展人,它第一次明确了人在管理中的中心地位, 是管理历史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是对科学管理内在缺陷的有力规避与超越.但是人本管理极具浪漫主义特征和理想化色彩,当我们从浪漫回归理性,从理想回归现实,不难发现人本管理依然具有其内在不可克服的局限,从而陷入发展的困境.首先,人本管理无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本管理是西方主体性哲学极致发展的产物,由于主体性哲学主客二分的内在缺陷,使人本管理摆脱不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窠臼,在人与自然的对立加剧的今天,在人本管理自身范畴之内是找不到人与自然的协调之路的.其次,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关系的尴尬.由于主客二元思维的局限,人本管理在实践中理所当然就成为以被管理者为本或以被管理者为中心的管理,那么管理者又置于何处呢?这在主客二元思维之下是无法协调的窘境,现实的结果往往是:要么管理者对被管理者一味顺从,丧失应有的原则和规范,管理者的职责和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要么管理者天天喊着"人本管理",但在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时,却是另一套,缺乏人的意识、人的观念和人的维度,我们现实生活中号称"人本管理"的大多不就是这样吗?其三,人本管理无法实现个体与他人、与群体的协调.每个人的需要是不同的,是千差万别的,当个体需要、利益与他人、群体的需要和利益相矛盾时,以谁为本,人本管理自身是无法解决的.其四,人本管理无法解决管理的直接目的与最终目的矛盾问题."任何一种管理,都有一个直接目的和一个最高目的,人是目的,人的利益是管理的最高目的……管理的直接目的,是指组织的功能与效益,或者说,完成特定数量与质量要求的任务,管理的这种直接目的,往往使人们掩盖以至取消管理的根本目的这一更为重要的东西."(黄德良,2001)最后,人本管理重视了组织中人的因素,却削弱了组织中物和制度的作用,它规避了科学管理的缺陷,却没有兼容科学管理的优势,只是从问题的一端滑向了另一端,二者的矛盾不可能在它们各自的局限之内得以解决.因此,一种超越二者局限的更高层次的管理范式等待着人们去探索、发现. ③对话管理:内蕴并超越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新范式 科学管理的哲学取向是科学主义,人本管理的哲学取向是人文主义.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对立也正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分裂和对立的产物.但是,科学主义和人文文主义是人类文明之树上的两颗灿烂的果实,是一对孪生兄妹,缺少哪一方都是不完整的.正因为如此,20世纪70年代起,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走向了整合之路,随着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整合趋势的发展,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也走上了融合发展之途.而且人类既有物性的一面,又有精神性的一面,人是物性与精神性的统一,因此,对人的管理必然要求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统一.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整合发展将产生一种新的管理范式——对话管理范式. 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整合发展而产生的何以是对话管理而不是其他的什么管理?因为对话体现了二者融合关系的内在本质和机制.科学管理的优势是人本管理的缺陷,人本管理的优势又是科学管理的缺陷,二者恰恰可以互补而共生.在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整合中,正是通过"我性的坚守"而各自保持自身的优势,通过"他性的激活"来吸纳对方的优势,改造自身的缺陷,这样,通过双方交互的坚守与激活、吸纳与改造,双双保持自身的优势,规避自身的缺陷,步出先前之自我,携手步入新的一体关系之中,从而实现新质的生成.这既是过程,又是顺乎自然的结果,是过程与结果的同一.对话正是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交融的过程与结果的共时共态的同一,这样产生的新形态的管理相应也就应称之为对话管理. 对话管理何以能成为一种管理范式?这是由对话的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三位一体本性决定的.马克思曾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规定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正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人的先验规定性,使对话成为人的一种本质性存在方式.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不断地与他人、他物展开的对话,对话一旦停止,生命也便不复存在.人是如此,世间万物亦然.对话的本体论意义已为前述的当代对话哲学所深刻阐述与揭示.在认识论意义,人的知识、意义与价值是通过对话得以建构的,在认识论意义,人的知识、意义与价值是通过对话得以建构的.对话在实践论上体现为一种对交往、理解、沟通、合作等活动与关系的主张,它是一种客观的、实实在在的、可把握的实践方式与机制.对话集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三者于一身的内在属性,使对话管理实现了理念、目标、方法与实践路径的统一,从而形成一套系统的内在机制和完整范式. 对话管理是超越科学管理、人本管理的新范式.对话管理内蕴着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而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则成为对话管理内在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话管理既尊重科学,又坚持人本,其价值取向是科学人文主义,它以工具理性为基础和手段,以价值理性为方向和目的,将工具理性置于价值理性的控制之下.在对话管理中,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不再是对立的两极,科学管理成为对话管理的基础机制,人本管理的精神成为对话管理的价值导向.对话管理实现了管理中科学与人文的全面的、完整的、和谐的、发展的统一.因此,对话管理不是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机械组合,而是对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内化与超越.它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科学与人文的相互协调和补充中促进人和组织在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均衡、和谐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追求人自身的自由、解放、全面发展与完善. 对话管理超越主客二元模式,是一种主体间性管理.无论是科学管理,还是人本管理都是主客二元思维的产物,都停留在主体性管理阶段,所以在发展中都会陷入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困境.从主体性管理到主体间性管理,是人类思维范式变革的产物,是管理思维的根本转向.对话管理作为一种主体间性管理,是主客关系与主体间关系的辩证统一,既承接了主体性管理的积极因素,规避了主体性管理的内在局限,又具备了自身崭新的特质,开拓了全新的视野.对话管理主张在技术、组织和人之间建立起多重的网络化对话关系,从而突破古典科学管理范式的"技术——人"的架构和现代人本管理范式的"组织——人"架构,建立起"技术——人——组织"的生态架构. 对话管理是顺乎管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这一逻辑就是马克思哲学所揭示的对立统一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矛盾双方的对立与统一关系的演变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双方在对立、斗争中必然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最终达到对立面的同一实现事物的发展与进步.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从对立、融合到对话管理的产生正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体现.管理的历史也是依循否定之否定的逻辑而行进的.管理原本是对话性的,是管理双方平等地共同协商、协作而完成的活动.在原始社会,氏族成员之间是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天然关系,部落酋长由部落成员民主协商推举产生的,酋长对部落及其成员的管理也是遵循着民主、平等、协商的对话精神,可以说原始社会的管理是典型的对话管理的雏型.但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由于阶级、等级的出现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管理的对话性丧失,而其权力特征以及对利益、效率的追求得以扩张,这是对原始社会管理的否定;随着这种非对话的,非人性的管理历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特别资本主义社会真正意义的大工业管理阶段被发挥到极致,管理必然产生再一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而实现自身的发展与超越,这就应是更高层次上的对话管理.对话管理是对前一种管理的扬弃,是在更高意义上对原始本真管理及其人与人之间天然关系的复归. 对话管理已初露端倪.随着信息社会和全球对话时代的来临,随着人们主体意识的全面觉醒和自由程度的提高,那种权力至上,等级至上,命令服从式管理已不受迎,而民主管理、合作管理、参与管理、协商管理、人性管理等已成为时尚和新宠,为人们所青睐,仅管它们往往还只是一种口号,并未得到真正的施行,但它们毕竟也成为一种理念的潮流和努力发展的方向.这些都是对话管理的萌芽,从中已能窥见对话管理的端倪.当然,真正意义上的对话管理的实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它有赖于社会历史条件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有赖于管理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长期不懈的努力. (2)大学生对话管理的理念体系 大学生对话管理作为一种新范式,它新在哪里?首先是理念方面,管理范式的变革首先是从管理理念的变革开始的.大学生对话管理具有以下一系列新的理念体系. ①"我——你"关系理念 "我——你"关系理念是马丁.布伯对话哲学的核心范畴."我——你"关系是相对于"我——它"关系而言的,是对"我——它"关系的扬弃和超越.在布伯看来,"我——它"关系是一种经验和利用的关系,这是一种对立而非交融的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而"我——你"关系则不同,这是一种直接的、交互的、活生生的关系,是人类应有的一种真正的本真关系,一种本源性的、原初亲密关系."我——你"关系理念是大学生对话管理核心理念之核心,是大学生对话管理的总理念,其它理念都已逻辑地包含在这一总理念之中,并由这一总理念分化衍生而出. ②"交互主体"理念 "我——你"对话关系克服了教育管理者中主客二分的难题,使以往的单一主体变成了多极主体,即交互主体."交互主体"正是"我——你"之间原初亲密关系的直接反映.这种交互原则否定了主从原则,管理者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不存在一方是主体、另一方是客体的问题,也不存在以谁为中心、以谁为主导的问题,管理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对双方主体性的尊重,有赖于双方主体性的发挥,有赖于双方共同的努力.这种"交互主体"理念突破了传统的"是——是"、"否——否"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是一种"主体间"的整合思维方式,正是管理双方"主体间"的交互作用与整合推动着管理活动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不断实现和创生管理的价值目标和意义. ③民主与平等的理念 对话哲学蕴含着精深的民主、平等思想,民主平等精神是对话精神的真正体现.教育管理者与大学生二者都应把对方作为具有完整个性和独立人格的个体,尊重他的人格、自由和权力,其间没有认识上的权威和控制,没有地位上的居高临下和等级,二者处于人道、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之中,双方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倾听、相互接纳、平等相谐;这种关系是一种相互的"自我实现",每一个体都是通过"你"而成为"我"的.管理中的"对话"是一种"商谈",是教育管理者与大学生在共同探讨、相互体验管理活动中进行的,这种对话是对民主精神的一种宣扬,是对民主能力的一种培养. ④精神相遇理念 马丁.布伯指出:"凡真实的人生皆是相遇".对话就是我与你之间直接的、交互的、活生生的精神相遇.衡量管理者与大学生之间是否对话关系,根本的标准就是看二者之间是否实现了精神相遇.精神相遇是大学生对话管理的核心要义.管理者必须走进大学生的思想深处,了解大学生的需要、动机、情感、兴趣、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以一种尊重、理解、包容、关怀的态度和平等的精神,而不是以训导、教化、培养、教育的非对等姿态,去与之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沟通,使"我"的思想和精神与学生的思想和精神平等相遇,自然交融,使"我"的思想和精神不断地转向"你",成为"你","你"的思想和精神不断地流向"我",进入"我".同样,学生以接纳、开放的心态去体验、感受管理者的思想和行为,以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思想去和管理者对话,真正实现精神相遇.管理过程就是管理者与大学生之间的精神相遇过程,精神相遇过程就是管理者与大学生之间心灵的相互转向和思想的相互回应过程. ⑤批判超越理念 人的批判超越本性蕴藏于人的对话存在之中,对话不是为了维持、赞美事物的现状,而是为了探寻事物内在的真理,批判其不合理性,实现对现存事物的创新、发展与超越;而且对话内含的民主、平等、自由、探究精神本身就具有批判与超越的性格和特征.因此,批判超越是对话的内在品性.大学生对话管理坚持批判超越的理念,就是要弘扬管理的批判功能,而不仅仅是执行功能,既要适应现实,更要超越现实,引领现实的发展;它弘扬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精神,摒弃世俗功利取向,反对附和潮流,崇尚科学精神,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敢于突破陈规,开拓未来;同时,大力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批判人格,不断实现自身的超越和发展. ⑥意义创生理念 对话作为一种认识方式具有生产性、创造性、建设性,对话管理的过程就是意义创生的过程,就人的自我实现过程.管理者和大学生之间在对话中理解,在理解中精神相遇而实现视界整合,在视界整合中创生价值意义.大学生对话管理摒弃教育中的异化了的工具理性追求,复归教育的价值理性诉求,使管理过程成为人自身价值意义的创生和实现过程,凸显人生的"终极关怀". ⑦生态理念 对话的内在结构是一种生态结构,对话的内在机制是一种生态机制.对话关系是一种交互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而且体现在人与自身、人与环境以及团体与团体、团体与环境之间,这些众多的、纵横交错的对话关系形成一个网状结构,这个网状结构就是一个对话的生态系统.对话管理是一种生态管理,它的组织是一个自组织、自调节的生态系统,组织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之间、被管理者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个人与环境之间、组织与环境之间保持一种生态对话关系,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与精神的交换,从而达到结构与功能上的最佳稳定状态,进而冲破封闭,保持开放的特征.大学生对话管理坚持生态理念,就是要运用生态的意识、理念与精神去构建大学生管理的生态系统,使大学生管理中的各种关系形成生态对话关系,进而形成一种内在的有机联结、合作共生、相生相赖、协同共进的生成机制,推动大学生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⑧和谐理念 对话指向和谐,追求和谐的伦理价值和目标.冲突和不和谐因素的存在是对话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对话存在的根据和缘由;通过对话消除问题和不和谐因素,达到和谐的完满状态是对话的永恒追求.和谐态也通过内在对话和外部对话产生新的不和谐因素,创造发展的契机.对话中的不和谐是新的对话的起点,通过新的对话产生新的和谐. 大学生对话管理是一种和谐管理,崇尚一种和谐的管理精神与伦理,构建一种民主、和谐人道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营造一种宁静、和谐、进取的校园文化精神与氛围,培养学生的和谐精神,建构学生的和谐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只有在一种和谐的关系与氛围中,大学生管理的各方才可能平等对话,相生相息,各自的作用与价值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协力共进实现管理的目标.这种和谐理念既主张"和而不同",这种和谐理念既主张"和而不同",又坚持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求同存异的思想与方法,力求"兼收并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3)大学生对话管理新品性 ①创新性格 对话具有引发创新的内在本性.真正的对话是一种平等、开放、自由、民主、协调、富有情趣和美感、时时激发新意和遐想的交谈.对话的结果不是一种拉平,而往往能激发一种突变,生成一种新的东西;它是新奇的、可变动的,虽然不能完全预测到那种突然出现的结果,但对真理的认识将会逐渐明晰,人们的思想将渐次被革新而日臻成熟. 对话形成的"边缘地带"是创新的温床.滕守尧先生指出,两极对立之间的地带就是"边缘地带",它是二元或多元对话和交流、不断生发出新气象的地带,是一个开放的和多元共存的地带.它就象文化的"核子",不同要素在这里接触和融合,滋生出新的东西,并迅速向周边扩散,有效地改变着人们的意识和文化本身.(滕守尧,2006) 对话的创新品格体现在对话互动中的原创性.各种要素在互动中产生新的东西,同时形成一定的新的控制与秩序.没有这种秩序,在完全混乱无序中就不可能产生任何原创性行为,这就是系统的自组织问题即系统自身会形成秩序、维护秩序、变革秩序.对话正是这种自组织的内生力量. 对话是理解基础上的视域融合,具有生产性、创造性.伽达默尔认为,一切理解都预先存在着某种"前见"即一个人的先在经验结构,"前见"就构成了一个人现在的视域.现解的本质就是视域融合,视域融合具有开放性.视域融合是一个生产性的创造活动,每个人的视域伴随着视域融合的不断发生,而不断地变化着、扩展着、运动着. 大学生对话管理承接对话的创新秉性而形成自己的创新性格.它突破传统大学生管理的单一性、封闭性模式 ,而形成纵横交错的、多重互动的生态网络系统,具有开放性、流动性特征.它永远面向未来开放,向环境开放,从而能够吸收各种积极因素,促进自己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大学生对话管理的开放性使它能够时常注入和激发异质的因子,异质的介入就是创造的契机.大学生对话管理是一种包容异质的管理,它能够容纳来自各方的不同的声音,主张不同的思想、观点以及知识与信息的互补、交流与激荡,达到知识、思想的共享与创生,从而形成一个对话共同体,这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创新的共同体. ②建构特性 知识具有建构性的本质.知识是人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基础上从自身的经验中建构起来的,并用于解释人的经验世界.知识本质上是人的建构物,是人建构起来的"产品".(任长松,2005) 知识建构的内在机制是对话.这里的对话包括认知主体与自我的对话、与他人的对话、与文本的对话、与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情境)的对话.影响知识建构的因素包括认知主体、对象和社会文化情境三方面因素,对话能够将这三方面的因素有机地联结起来,是这三方面因素内在关联的互动机理.知识建构的过程就是认知主体与认知对象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情景下的互动对话过程. 大学生对话管理的建构特性具体表现在:一是双向或多向的交互性.大学生对话管理建立在交往实践基础上,管理中的任何一方都是在交互关系中建构知识的,这是一种交互建构、共同建构,是一种知识建构的共同体.二是共享性.对话产生的将不是一个答案,而是多个答案,这一切既是管理各方对话的结果,又是他们进一步面对和分享的成果,管理各方在对话中共享这些财富,不断建构、创生着新的经验、知识、智慧、价值和意义,促进各方的共同发展.三是自主性.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不可能按照他人控制的方式和设计好的路径进行,学生自己始终是其自身知识建构的主宰者、完成者.学生是自主的学习者、探索者、建构者,而管理者则是学生知识建构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四是情景性.学生知识建构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完成的,这里的情景主要是一种社会文化情景. ③生命取向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事业,面向生命、发展生命,满足生命发展的需要,提升生命的质量,弘扬生命的价值.但是传统的大学生管理并没有坚持生命的取向,甚至是对生命的遗忘.大学生对话管理以生命为取向,追求生命价值.它经由对话的路径实现与生命的关联,达到对生命的关照.它是一种"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鲁洁语)的管理生存方式,它以学生生命为基点,关注学生生命状态,创造适宜学生生命成长的环境、条件与精神氛围,实现学生生命的"诗意栖居",从而在此过程去"哺育完整的生命","凸显生命的灵动","激发生命的动力","张扬生命的个性","开启生命的智慧","实现生命的意义".(冯建军,2007)一方面,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生命,体验生命的艰辛,体验生命的快乐.在体验中,使学生真正地认识生命,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宽容,学会理解;珍惜生命,珍惜生命之不易,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珍惜生命带来的种种机会;热爱生命,以仁爱之心去尊重生命、保护生命、关爱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保持生命的热情与信心,保持良好的心境和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它使学生在体验生命的过程中感悟生命,实现生命的超越与升华.在生活体验中,使学生领悟生命的真谛与意义,超越自我,超越功利,越超世俗,确立人生的理想,提升人生的境界与价值,达到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④回归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是人的自我生成之域,是教育的根基.教育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把教育植根于五彩缤纷的生活世界,创造五彩缤纷的教育活动,才能为学生的美好人生奠基. 大学生管理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它理应建基于生活世界之上,但是传统的大学生管理却严重脱离生活世界,导致管理的低效甚至无效.大学生对话管理回归生活世界,实现与生活世界的真正融合.生活世界本身就是对话性的,正是由于生活世界内在的互动对话机制,维系着生活世界的实存,推动着生活世界的更新与发展.生活世界是大学生对话管理实践发生的场域,是大学生对话管理的真实根基.生活世界就是大学生管理的各方生活在其中并不断发生对话交往关系的依存之所,它使大学生管理各方之间的对话沟通成为可能. 大学生对话管理建立在大学生生活世界的真正根基上,将其作为稳固的基点.它从生活世界中寻求管理对话的话语、主题和素材,寻求最佳的切入对话的时机,将自己的生活世界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又在对话中让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世界,实现管理者与学生之间多个具体生活世界的相互接触、碰撞、交流、渗透、融合与发展. 大学生对话管理回归生活世界,就是要持续地真正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丰富学生的生活世界.它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关注学生的生活与交往的"亚群体",引导学生走出自我封闭的狭小的生活天地,进入更加宽广的现实生活世界;它把社会生活引入学校生活,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形式,或者让学生走出学校生活,进入广阔的社会实践领域,实现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统合. 大学生对话管理回归生活世界,不是要留连于现实生活世界,而是要实现对现实生活的超越.大学生对话管理就是要引导学生立足于自己现实的生活世界,去经验生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进而在经验的基础上对现实生活进行反思和批判,建构起生活的价值和意义.随着学生对生活意义的不断领会和感悟,他们将会不断超越自己现实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创造更多更好的生活,建构一种更完满、更有价值、更富人性的可能生活. (四)大学生对话管理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机制 (1)管理组织及其发展趋势 在管理学的视野里,组织是静态的实体机构和动态的运行活动的统一体.它既是把人、财、物、信息等构成要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合理地配置,促成各要素协作并有效发挥作用的动态过程,又是能使动态组织活动中有效合作的协作关系相对固定下来形成一定的相对静止的结构和模式.静态层面的组织强调的是组织的结构和体制,包括机构设置、权责划分、人员配置等,动态的层面的组织强调的是组织的运行机制,包括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运作、组织冲突和组织发展等. 从管理组织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分析、揭示和窥见管理组织的如下发展趋势:决策体制从集权向分权的方向发展;信息结构趋于从层次式结构向网络式结构演变;动力结构趋于从被动型转为主动型;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关系网络化;组织过程信息化;组织方式人性化. (2)传统的大学生管理组织及其弊端 ①传统的大学生管理组织结构 组织是大学生管理的基础和载体,进行组织设计,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是进行科学有效的大学生管理的前提.我国传统的大学生管理基于科学理性的原则设计组织结构,并融合了我国政治管理体制的特征,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管理组织结构,其基本架构如图4-1所示. 我国的大学生管理组织结构是与我国高校的学科组织划分和内部管理体制相对应的,它具有以下显著的特点: 一是科层制.从上到下形成一种等级化的界线分明的层次结构,这是一种典型的金字塔结构,处在塔尖的管理高层通过一个等级垂直链控制着整个组织体系. 二是严密性.传统的大学生管理组织通过等级结构进行控制,权力分层,职位分等,层层节制,环环相扣,秩序井然,严格的岗位责任制使每一个管理者都统一在一个法则系统之内. 三是稳定性.传统的大学生管理组织结构是一种相对固定不变的结构,职责、职位与机构一般不会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图4-1 传统的大学生管理组织结构图 四是单一性.在组织内部关系上是一种单一的纵向传输关系,缺乏有效的横向的和立体化的信息沟通关系. 五是封闭性.传统的大学生管理自成体系,组织外部力量很难实质性地介入大学生管理工作. ②传统的大学生管理组织运行体制 传统的大学生管理组织在实践运作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相应的组织运行模式,形成了一种内在机制和体制. 一是集权化.管理决策权主要集中于上级,越往上权力越大,下级更多的是处于被动控制地位,下级的主要任务是操作、落实和执行.整个管理过程都是上级导向的,管理者一切工作思考的出发点是如何贯彻上级意志,如何使上级满意,受上级欣赏,得到上级重用.管理者的命运掌握上级而非下级和学生,因此,管理者往往对上负责多,对下负责少,作为管理对象,处于管理结构底层的学生都往往被忽略,成为管理中的"点缀".管理上级处于权力的中心,起着主导、主动、积极的作用,越往下管理权力逐级递减,下级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是程序化.传统的大学生管理组织是一种典型的科层组织,在其中渗透着各种有形或无形的规则和程序,管理者根据这些规则和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各项管理工作,就如同工厂的工人按照预定的工作流程进行施工生产一样,他们的工作年复一年,甚至天复一天地重复着,而且是机械重复,以致今年的工作与去年的没有两样,几乎完全抹去了管理对象——学生的差异性. 三是一体化.传统的大学生管理组织是一个等级结构,具有等级与权力一致的特征,在这样的一个等级实体中,将各级管理者按权力等级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指挥统一的链条,沿着自上而下的等级制,由最高层级的组织指挥控制下一层级的组织直至最基层的组织,于是便形成一种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这一权力体系是高度一体化运作的,要求统一思想,统一步调,统一方式,统一行为规范. 四是规范化.每一职位和相应的管理者都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它将组织中的全部工作分成若干个大的方面,然后再将每个大的方面的工作分为若干个小的方面,直到将每个小的方面的工作分工至每个职位所应承担的任务.岗位职责规范和各种规章制度支撑和维护着整个组织体系.管理者的一切行为都必须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一切重要的决定和命令都应形成正式文件下达,并要记录在案,用毕归档.职责、制度、规则、程序是传统的大学生管理组织规范化的基本要求和主要表现形式. ③传统的大学生管理组织的弊端 传统的大学生管理组织具有指挥灵便、政令统一、标准一致,便于维护整体利益,统筹全局,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组织效率等方面的优点,它同时也具有传统组织的共同性缺陷,即以牛顿经典力学的科学范式为指导,强调组织的机械性、刚性、确定性、均衡性和同一性.具体而言,传统的大学生管理组织的主要弊端和问题在于: 一是缺乏一种良好的与组织外部之间的互动沟通机制.传统的大学生管理组织自上而下自成体系,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封闭系统,缺乏一种良好的与外部组织互动沟通的机制,固步自封,自绝于外,缺乏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比如:在传统的大学生管理的校级职能部门学生处(部)与其他处(部)如教务处,后勤处等之间就缺乏定期的、机制性的交流沟通、协同共进的工作体制;在院系一级,作为学生管理工作主体的学生辅导员与组织外人员特别是承担学生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之间缺乏经常性的交流沟通,导致专业教师不关心学生教育管理,学生辅导员也不能很好地去倾听教师的意见、建议,使学生管理工作与教学工作脱节;整个学生管理组织系统与外部系统如社区、家庭和社会之间缺乏密切的联系与接触,不能及时回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与诉求. 二是不能有效发挥人的主体性.传统的大学生管理组织范式是科学管理,它强调方法、原则和制度的科学化、理性化,以组织为本,个人的价值和需要服从于组织,竭力将个人的情感、偏好等非理性因素排除在组织运行体系之外,导致管理的非人格化取向,将人框定于机械、僵化的组织结构之中,使人的主体性遭到阉割或扭曲;传统的大学生管理中的上级导向,长官意志取向,滋生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使人的主体精神的发挥失去了民主的环境和真实的根基;传统的大学生管理组织集权化、程序化、一体化、规范化的运行体制,追求统一性,排斥多样性,而人的主体性却正是植根于这种多样性之中,从而使人的主体性缺乏生存的环境和生长发育的空间. 三是产生组织机构的"伪适应症".所谓组织机构的伪适应是指组织机构中官僚化作风所支配的组织机构运行状态,即组织机构的运行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是为了保护和维持组织机构本身内部的存在关系和权力威信;组织成员的行为动机只是为了满足组织机构内部的所谓制度、规范和个人利益,而不考虑组织真正的目标和利益.因而从表面上看,庞大的组织机构始终在忙忙碌碌,而实际上组织机构的许多活动处在一种做无用功的状态.(丁煌,2008)传统的大学生管理的整个组织体系成天都在忙忙碌碌,高负荷运转,然而其中的许多工作与活动就如帕金森所说是在人与人之间人为地产生的,只是为了维护和保持组织机构内在的存在关系、制度规范和运行模式,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为了活动而活动,并滋生官僚作风和功利行为,致使组织的所作所为严重偏离大学生主体建构与成长的教育管理目标,不仅不能增进组织的真正目标,反而阻碍、干扰组织真正目标的实现. (3)大学生对话管理的组织运行机制 大学生对话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新范式,在管理组织上将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具有一些新的特征与性质.这些新变化、新特征符合管理组织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克服传统大学生管理组织的弊端,充分调动管理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一种良性的大学生管理组织运行机制,确保大学生管理价值目标的实现. ①大学生对话管理组织是一种网络化生态组织 大学生对话管理组织内在的各种关系是多重对话关系,大学生对话管理的组织结构相应也就成为一种立体多维的网状结构.在这个网络化的组织结构中,任一个组织或个人都成为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它与其他组织或个人的关系不再像传统的大学生管理组织等级结构中的单纯的对上对下的关系,而是向一切相关组织与个人开放,与一切相关组织与个人相联结而形成的立体化的、多重多维的网状关系.在大学生对话管理中,学生处(部)及学生辅导员的组织关系网络图分别如图4-2,4-3所示. 在大学生对话管理组织关系中,任何组织与个人都向其他一切相关组织与个人开放而形成网络关系,这样在大学生对话管理组织系统中形成的纵横交错的多重复合的立体网络关系已无法用图在纸上清晰地展示出来.这种网络关系并不是对传统的大学 生管理组织结构的抛弃,而是内含了传统的组织结构,在传统的组织结构基础上添加多重联结,使组织中的任何部门和个人之间都能相联结而形成对话关系,这是一种全新的组织体制. 渗透在大学生对话管理组织结构中的是民主与平等的精神,组织部门与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基于主体与主体的合作共进关系.与此同时,传统大学管理组织中的单一中心即以管理者中心、以上级为中心被大学生对话管理组织中的多中心所取代,组织中的任何部门与个人(包括学生)都不能被其他部门和个人所取代,都是管理的主体,都可以成为组织中心.这种多极主体、多中心地位是对大学生对话管理组织中民主与平等精神的根本保障. 4-2图 大学生对话管理中学生处(部)组织关系网络图 4-3图 大学生对话管理中学生辅导员的组织关系网络图 大学生对话管理组织的内在网络化结构是一种生态结构.大学生对话管理组织就是一种生态组织.它具有反馈调节、相生相赖、有机耦合的内在机制.在这种组织中,大学管理各方各处自己的"生态位",各自具有不可替性,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交织,各自都为组织贡献力量,又都从组织中吸取有益的养分,共同构筑有机相联、和谐共生的组织生态图景.大学生对话管理组织作为一种生态组织,具有开放性、整体性、协调性和有机性,能够形成一种良性再生的自我调节机制. ②大学生对话管理组织是一种自组织 所谓"自组织",是指事物通过自己的自发、自行、自我组织起来,走向组织化或有序化的一个过程,即一个自组织系统无需外部指令而自行组织、自行创生、自行演化、自行创新、自行发展.它是一个不断地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 人类社会系统与组织从长远看和从根本上说是自组织的.大学生管理组织作为一种社会组织系统,其运行与发展必然存在和遵循着一种内在的自组织机理,这是大学生管理走向合理化和实现有效性目标的根本保证.但是,传统的大学生管理却更多的是一种"他组织"的管理,其自组织机制却严重破缺.这种破缺使其组织行为发生变异,组织目标发生偏离,组织价值无法彰显.因此,只有重建其自组织机制,大学生管理才能走上良性运行轨道. 大学生对话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新范式,其组织动力来源于组织内部以及内外部之间的互动对话,它的组织机制是一种自组织.大学生对话管理的自组织机理源于其组织系统的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组织系统的开放性是形成大学生对话管理自组织机制的前提和基本条件;远离平衡态是大学生对话管理形成自组织机制的最有利条件;对话中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是大学生对话管理自组织机制得以形成和保持的内在根据;对话造成的"涨落"是大学生对话管理自组织机制形成的动力学因素. ③大学生对话管理组织是一种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它主张组织按照学习关系建立上下互动、内外互动的组织结构.学习型组织的构造要通过五项修练: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孝.学习型组织包括六个要素:共享的信息、有头脑的领导、新兴的战略、授权的雇员、强势的文化、横向的组织结构. 传统大学生管理组织的学习性不足.它是一种任务导向型组织,旨在完成确定的工作任务和既定的工作目标.这些工作任务和目标是预先设定好的,无需组织成员重新思考和选择,组织成员的任务只在于落实和执行,因此,组织及其成员缺乏学习的动机,也就更没有形成学习的习惯和风气.另一方面,传统大学生管理组织的内部及其与环境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联结,不能形成学习机制.而大学生对话管理组织则是一种学习型组织.对话精神是一种学习的精神,大学生对话管理组织与学习型组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它既充盈着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又内含了学习型组织的六个关键要素. ④大学生对话管理组织坚持一种治理模式 治理是当代公共管理的一种新范式,它寻求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共治,以解决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问题,并追求善治的目标.大学生对话管理的组织机制正是一种多元主体之间的治理模式,它通过大学生管理相关各方的对话沟通、合作共治去达到大学生管理的和谐、善治目标.它通过对话的路径与关系将大学生管理的有关各方如学生管理职能部门、教务部门、人事部门、后勤部门、科研部门以及教师、家长、其它相关者和社会人士有机联结起来而形成内在的治理结构(如图4-4所示),从而使传统的大学生组织管理方式、管理主体和权力向度发生重大变革. 在大学生对话管理的多元治理模式下,传统的专门从事学生管理的职能机构及其人员(如学生处、学生科、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等)的作用不仅不会削弱,反而应加强,只是其行为方式将发生变化,它们的主要功能将是服务、引导、沟通与协调.在多元主体中它们是平等中的首席(这与传统中的独立主体地位是截然不同的),他们在各项学生管理工作中起着组织、牵头和一定意义上的主导作用.他们将鼓励、支持、发动和吸收更多的人特 图4-4 大学生对话管理组织的治理结构 别是利益相关者来关心、参与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并与他们协调行动,共同实现大学生管理问题的治理. 在大学生管理对话治理结构中,教师是重要主体力量,家长是最可信赖、最值得依靠的主体力量,社区、社会中的有关机构和人士是重要的一极,学生社团是自组织主体.大学生管理各方在治理中协作互动,优势互补,形成强大的合力去有效解决大学生管理的各种问题,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形成良好的内外环境,推动大学生管理不断地走向善治. (五)大学生对话管理的目标体系 教育的目的是人,是人的主体建构与发展,而人是生成性的存在,因而在教育目的统摄下的教育目标也就是一种动态的层次结构.大学生对话管理作为一种大学生管理新范式,是建立在对人的本质的新认识基础上的,追求一些与传统大学生管理不同的管理目标,通过这些动态发展的多层次目标去实现大学教育的目的. (1)基础性目标 大学生对话管理的基础性目标包括学生知识的建构、对话意识与能力的培养、非理性因素的发展等,这些目标既是对大学生对话管理的基础要求,也对人的主体建构与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是大学生对话管理最低层面的目标. ①知识的建构 大学生进入大学的主要目的也是学习知识,大学生管理理所当然也应确立促进学生知识学习的目标.传统的大学生管理对此没有足够的认识,大多停留在为管理而管理层面,更多的是致力于管住学生,使学生遵守校规、校纪,通过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去辅助教学的开展,间接促进学生的知识学习;而大学生对话管理则基于知识建构性本质的新认识,顺应知识建构的对话机理,本身就具有了知识建构的内在品性,同时也以达到学生的知识建构为目标追求.它致力于在管理中构建一种对话共同体,创造和形成一种学生知识建构的情境和场域.在大学生对话管理中建构学生的知识,既包括科学知识,也包括人文知识. ②对话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对话的更深层次的隐喻是一种"对话意识",大学生对话管理的重要目标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这种对话意识与能力,实现与他人、他物共生共存的发展.这些对话意识与能力包括:反思与批判的意识与能力;交往与沟通的意识与能力;共享与合作的意识与能力以及创新的意识与能力. ③非理性因素的发展 非理性在人的主体活动中具有驱动、激活、选择、调控、维系与突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是人的主体个性中往往比理性因素更为重要的标志,构成个性的动力因素,形成人的认识发生的重要的主观机理,是人的创造性之源泉. 传统教育是一种理性教育,注重学生理性知识的传授和理性精神的培养,忽略了学生非理性因素的培养与发展;而且如果说教学的主要功能在于促进学生理性的发展,那么教学之外的管理就理应以促进学生非理性的发展为己任,这样才能使二者相互配合,协同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传统的大学生管理同样深受理性主义的影响,甚至是一种极至形式的理性管理.这种理性管理模式不仅不能发展学生的非理性因素,反而极力排斥、压制、扼杀学生积极的非理性因素,严重阻碍了学生主体的完整发展.大学生对话管理正是对学生受压抑的非理性因素的解放,追求学生非理性因素发展的目标. 大学生对话管理是理性管理基础上的一种非理性取向的管理,在其中,学生的非理性因素得到合理的保护、激发和自由发挥.对话是对话双方或多方全身心的投入和全方位的展现,这其中既包括理性因素,也包括非理性因素,特别是非理性因素的介入与发动,使对话充满激情与勃勃生机,这又将引发更多、更新的非理性因素的产生.在对话中,人的动机、情感、意志、信念等因素会不断生发、碰撞与发展,人的想象、猜测、直觉、灵感、潜意识等因素会不时跳跃、迸发和闪现,从而使得对话遐想无边、妙趣横生、其乐无穷.当然,非理性因素有积极和消极之分,那么倡导发展非理性因素会不会良莠不分?这你大可不必担心,因为真正的对话具有发展与矫正的内在机制,即它能发展、强化良好品质与因素,矫正、去除不良品质与成分,实现"扬长避短",促进组织与人的良性发展. (2)发展性目标 大学生对话管理的发展性目标包括学生人格的完善、可能生活的建构、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追寻等.之所以将它们称作发展性目标,不仅因为它们本身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始终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永恒持续的、不可最终完成的进程之中,更是因为它们与人本身的发展与完善始终交织在一起,它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去实现人的主体建构与发展. ①人格的完善 人格的完善就是要使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信念与行为诸方面达到完整统一,实现真、善、美的一体化.这是一个长期的学习、实践而锤练提高的过程,是永无止境的追求.人格的完善最终指向和谐,形成和谐人格.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目标内容包括:内部心理和谐、行为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与社会和谐、与国家和谐、与时代和谐、与自然的和谐、全面和谐发展、事业与生活和谐以及整体和谐. 对话是实现大学生人格完善与和谐的最佳路径.对话是一种境界,一种修养,一种品格,它本身就是一种促进人格不断发展与完善的新陈代谢机制,能够净化人的心灵,使人向善去恶,思想认识与道德境界得以不断提升.大学生对话管理就是要使对话成为学生的管理生存方式,去培养学生的对话意识与品质,养成对话的思维与习惯.通过与自我的对话,使学生时刻反思和检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认识和把握自己的角色身份和责任,时刻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实现自己心理与行为的和谐;与他人对话,使学生懂得尊重,学会关心、善解人意、懂得向他人学习,从而调适自我,建立和谐协调的人际关系;与自然对话,使学生懂得虔敬自然,敬畏生命,保护环境与生态,实现人在自然中的诗意栖居. ②可能生活的建构 可能生活既介入学生的现实生活,又超出学生的现实生活,是一种既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又高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的理想生活形式.大学生对话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生活方式,就在于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去体验、反思、批判现存生活,去感悟生活的真谛,去梦想、去创造更加美好、更加完满、更富价值和意义的可能生活.大学生对话管理过程就是现存生活不断被超越、可能生活不断被建构的过程. 可能生活追求的目标是幸福.可能生活是一种合目的性的生活,是基于幸福追求的一种选择.可能生活是全面性和多样性的生活.大学生对话管理的任务就在于创造全面、多样的生活条件与空间、文化环境与氛围,去培植、建构学生的全面多样的可能生活,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主筹划、自主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引导他们感受、理解、省察和创造自己的生活,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生活中,学会鉴别、学会选择,作出判断,使学生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追求一个较"今日之我"更为完满的"明日之我",不断越超现实生活走向属于自己的可能生活,创造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③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追寻 人必须追求意义,意义才能使人的生命有价值.人生受意义的引导,有意义的人生才是完满的、充实的.意义的引导是一种精神的力量,它使人有价值地生活,使人有期等,使人努力奋斗,对人生、对生活进行有意义的筹划. 人生的价值与意义首先在于超越与创造,其次在于奉献与给予.人生的意义归根到底是生活的意义,人生的价值说到底是生活的价值,都要体现在生活的实践与行动之中,因而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就只能从生活的体验中领悟出来.对话是一种领悟,一种阐释和一种觉解.大学生对话管理正是通过管理对话使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世界中体验、领悟,进而阐释和觉解人生的价值与意义,超脱于眼花缭乱的物质功利世界,从实然走向应然,探寻人生精神、价值与意义之境,不断去超越、去创造、去奉献、去给予,去实现自我又超越自我.大学生对话管理过程就是价值意义的追寻过程,这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永远处于未完成态. (3)终极指向性目标 任何事物都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大学生对话管理也不例外.作为一种特殊性的大学生对话管理,其终极指向性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对话理性,引导其对话人生;作为一种普遍性的大学生对话管理即作为一种教育意义上的大学生对话管理,又要以实现教育的目的即人的主体建构与发展为自己的终极指向性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对话理性,引导其对话人生 对话理性是在对话理念与精神基础上升华而形成的一种主体精神构造,它嵌入人的本体精神与意识深处而成为人的内在品性.对话理性既是对科学理性的补遗和纠偏,又是对传统价值理性的超越,是在突破主客二元思维模式的主体间性新视野下对二者的有机融合,它以科学理性为基础机制,以价值理性为目的取向,是一种新形态的理性,是人类理性发展的未来走向. 在对话理性指引下的人生即对话人生,这是一种崭新的人生,将把人带向一个新的境界.对话人生的核心和灵魂是人的对话理性,它以追求人本身整体的生命精神和价值意义为目标.特别要指出的是,对话人生是一种审美人生,它代表着一种生活修养与境界. ②"对话人":人之主体建构与发展的目标指向 大学生对话管理以实现教育目的为最终目标.那么,教育目的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与争论,但近年来随着对工具化教育危害的揭露与批判的深入,对于教育应以人为目的的认识在我国教育界已取得基本共识.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将教育的目的定位于人的主体建构与发展.这里的"主体"不是传统的主客二元思维模式下的单子式的占有性主体,而是在对话哲学主体间性视野下的处于关系中的共生、共在、共享的主体,是一种交互主体、类主体和共主体. 人的主体建构与发展是平衡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平衡发展"是指人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的协调发展,强调的是人的发展的完整性.完整性是相对于片面性而言,德、智、体、美等构成现代人发展的整体,缺一不可,衡量的底线是"不失调"即不致使某一方面发展明显的或严重的缺失,任何片面的发展都是对生命完整性背离,甚至导致人的畸形发展.平衡发展只构成人之主体建构的基础,而不是目标,目标是要在此基础上追求个性化发展.个性是人的丰富多样性的生动体现,是人存在的现实的表征,事实上也是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的,纵使双胞胎亦有所不同,甚至完全不可.因此,教育的目的应是追求学生平衡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而不应是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完人目的观作为一种美好的理想,是缺乏现实性的,它导致抹杀学生的个性,去追求趋同化、单一化、标准化的发展目标,值得反思.而这里的个性发展的教育目的观主张多样化、多元化的发展目标,它放弃教育中的"宏大叙事"风格,倡导开放和多元歧异,建构和发展学生主体的差异人格和独特个性. 人的主体建构与发展的目标指向是形成一种"对话人".当今时代的显著特征和核心精神是对话,未来社会是共生的社会,是生态的社会,是对话的社会,未来人是对话人.对话理性与对话人生的主体就是对话人.对话人的人格特质是理解、尊重、包容、民主、平等、开放、自由、共享与和谐等精神意识,它是能与他人、社会及自然和谐共生,协同发展的人.在整个社会几乎被物欲淹没、被工具——技术理性所主宰、全面异化而"物极必反"的今天,这种对话人已成为人们内心的普遍呼唤与向往,并且,随人类社会开始步入马克思所设想的三个发展阶段的第三个阶段即"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物质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形态阶段的趋势日益显现,普遍交往时代开始来临,这种对话人的特征已开始初步呈现.对话人萌芽于当代社会,为当今社会所渴求,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它却还不能成为当今社会的主体,毫无疑问,它将是未来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未来社会理想的人格范型.在今天,倡导大学生对话管理,以培养对话人为目标,以对话人为理想范型促进人的主体建构与发展,既是在为当今社会培养引领者,又是在为未来社会培养新人,这体现了大学生对话管理的当代意蕴和未来价值."对话人"正是大学生对话管理的全部理论与实践的旨趣所在. (六)大学生对话管理的方法体系 对话既是一种管理的理念,也是一种管理的目标,更是一种管理的方法.大学生对话管理在管理方法上从传统的行政式的命令转变为对话式的商谈,从以训导为主的管理方式转变为以引导为主的管理方式,这是一种管理方法的根本转向,它强调通过对话的方法导向学生自觉自愿的行动. (1)"搁置己见"与倾听 ①"搁置己见" 戴维·伯姆认为对话的目的就在于对思维的全部过程进行探索,进而改变人类在集体中的思维进程和方式.通过这种探索,对我们所固有的文化观念、生存意义乃至对自我的认识进行严格的质疑,破除潜隐于我们思维假定背后的种种束缚,而达到这一目的的具体方法就是"搁置己见".所谓"搁置己见",就是对话者将自己个人的主观观念即思维假定或判断搁置起来,对其进行审视,同时倾听其他每一个人的想法,并同样把它们搁置起来进行省察和明辨,从而弄清所有这些观念的真正意义所在.人们通过对话了解和认识到每个人心里想的都是些什么,从而使每个人的思维假定从中显露原形,达到意义的共享与识别,这样真理就会无声无息地诞生,不由我们来选择. 在大学生管理对话中,"搁置己见"绝非沉默不语,相反,它要求每一个对话者毫无保留地倾吐自己的意见、看法与观点.事实上,不把自己的意见、判断说出来,展现于人,又何来搁置.它是要既诱导出大家的想法,又使大家保持一定的清醒.这就要求我们与自己以及他人的思维假定、主观判断保持一定的距离,做一个对话的中立者. 在大学生管理对话中,管理各方之间特别是管理者与大学生之间在思想意识和观念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搁置己见"就显得更为重要.管理者与学生之间在对话中只有通过"搁置己见"才能增进了解,相互学习.在传统管理中,管理者对学生而言处于天然的权威和优越地位,而在新的对话管理模式下,管理者通过"搁置己见"的方法来转变自己的角色身份,重新确立自己作为平等对话者的角色定位.同时,当代大学生具有天生的自我中心和固执己见倾向,也需要通过"搁置己见"的方法来克服自身内在的这种性格缺陷.在管理者与大学生之间的观念差异方面,事实上,青年大学生更多地代表了时代的特征和未来前进的方向,因此,"搁置己见"往往在管理者一方应被优先强调. ②倾听 当我们在对话中能够做到"搁置己见"的时候,对话的下一重要环节——倾听就被同时开启了.倾听是一种心灵的转向,即从自我转向他人.倾听确立了一种新的态度和意愿,重新确立了他者的地位,也是对自我的重新确认.倾听又是一种回应,是对他人言说的一种真诚的姿态上的回应.倾听更是一种开放,是自我向他者的敞亮,是思想的敞开,是心境的开放,是对话中的相互敞亮,这种开放打开了对话的广阔空间,推动对话进入一个"空灵之境". 大学生管理对话中的倾听,首先是一种尊重.管理者要学会倾听,乐于倾听,善于倾听,以倾听切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在倾听中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重学生的理解与思维,尊重学生的意见、看法与观点,尊重学生的情感与体验,以管理者的尊重去赢得学生的尊重,最终实现互尊互重. 其次,倾听是一种包容和吸纳.当代青年大学生大多性格直率,具有公平、公正、权益意识,敢讲真话,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且不太注意方式方法,面对这样的大学生,管理者更是要有宽广、包容的胸襟,容忍学生的"冒犯"与"不敬",切不可感情用事,一触即跳,火冒三丈;切不可打击、压制与严词批评,要心平气和,微笑倾听. 其三,倾听是一种理解与思考.理解、思考与倾听相伴而行,倾听的过程也就是理解、思考的过程,理解与思考既是倾听的存在样态,也是倾听的推动力量.在理解与思考的基础上回应与互动,推动着对话不断循环往复地深入发展. 其四,倾听还要求耐心与专注.特别是当别人的发言挑战到你的思维假定,或者你对别人的发言根本没兴趣时,要坚持耐心和专注地倾听,确非易事.因此,倾听既是一种能力和素质,更是一种美德. 最后,倾听还是一种爱的倾注.管理者对学生的倾听是爱的倾注和负责的体现,而学生的倾听则是对爱的接纳与回报,二者的交融是教育的升华,管理的升华.这一方面要求具备谦逊的态度与品质,另一方面要求信任与真诚.倾注了爱的倾听是一种对希望的孕育和憧憬. (2)信息公开与网络对话 ①信息公开 信息不对称是导致管理不公的重要原因.对话要求打破信息的不对称性,寻求信息的平等.信息代表着一种话语权力,拥有一种信息就拥有相应话语权力.对话本身就是一种信息沟通,就是一种话语权的交换.信息不对称导致对话双方先天话语权的不平等,因而无法对话.连基本的信息都没掌握,如何对话?因此,对话要求信息公开,只有信息公开,才能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性.信息公开是对话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信息公开本身就是一种对话.大学生管理中的各种信息是管理者的意志、看法与主张的体现和载体,公开这些信息,让学生与这些信息对话,其实也就是在与管理者对话,它既是作为管理各方先前对话结果的对话,又是作为进一步展开对话基础的对话.可见,信息公开既是大学生对话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又是大学生对话管理的方法与路径.或者说,信息公开本身就是大学生对话管理的一种体现和形式. 在大学生管理中,信息公开的基本要求是及时、准确、客观与全面.信息公开之后还要重视信息反馈.管理者要倾听学生的反映,就学生的意见与看法再行展开对话,互通有无,吸收学生及其他相关各方的合理意见与建议,修改、完善相应的管理计划、方案、政策、制度与措施,推动管理工作的开展. ②网络对话 互联网正在全面介入大学生的生活,已成为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的极为重要因素.网络对话是大学生管理的新兴领域,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任何对话的新特点:一是虚拟性,二是本真性,三是自由性,四是开放性,五是便捷性. 网络对话是大学生对话管理的重要渠道与路径.大学生对话管理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网络对话平台,使学生能够通过网络直达管理者和教师,管理者和教师能够通过网络走进学生.学校各级各层管理者在此过程中应承担不同的职责与任务,分工合作,协同推进.特别是广大的专业教师在教学之外也应承担学生管理者职责,但是绝大部分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离学生越来越远,根本没能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事实上,要让绝大多数的教师在现实生活的课堂之余去更多地、面对面地接触、了解学生,真正与学生对话、交流,促进学生发展,由于时空的限制,只不过是一种完美的想象,是几乎不可能真正实现的,而网络却可以将这种理想付诸实现,广大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络网对话,与广大的学生在线交流,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教育学生,与学生的共同成长.通过学校纵横交错的网络对话平台,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有关信息,学生的意见得到及时反馈,学生的任何思想问题与困惑都能得到倾诉,并能寻到知音,得以疏导与解决.在网络对话中,必须遵守和顺应网络对话自身的特点,保持网络对话的"原汁原味"特征.随着网络对学校生活的全面融入以及学校生活对网络的全面依赖,网络对话将成为大学生对话管理的主渠道与主方法之一. (3)尊重差异与共享性思维 ①尊重差异 差异是对话的基础,差异产生对话.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之间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对话图景.差异之间的对话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大学生对话管理正视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利用差异,以促进管理各方面特别是大学生的发展.大学生对话管理的任务就是因材施教,因材施管,为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创造各种环境和条件,使每个学生的智力特别是优势智力都得到激励与开发,使每个学生都获得"自足其性"的发展.大学生对话管理还强调不同学院之间特别是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科、专业的不同特点对学生进特色化管理,摒弃单一的统一模式,设置多元化的管理目标,施行多样化的管理方法,促进管理的权变性与灵活性.在大学生对话管理中,尊重差异还包括尊重不同管理者的差异,尊重管理者的创造性,发挥每一个管理者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形成不同的管理风格与艺术.在大学生对话管理中,尊重差异还必须合理处理冲突,变冲突为机遇.这就要求管理各方学会宽容差异、包容冲突、学会相互理解,在冲突中融合差异、利用差异、发展差异,将差异导向合作,从而产生"以他平他","和实生物"的功效.尊重差异,包容差异的冲突可以成为管理各方从中学习、激发创造性的时机,可以转化为向别人学习同时帮助别人的机会,这将成为大学生管理新文化的开端. ②共享性思维 在戴维·伯姆看来,共享性思维是相对于平实思维而言的.平实思维旨在依据现实的实际面貌来反映现实,它以实用为目的,以结果为导向,它导致了思维的分裂性,总是以解剖的方式去分析事物,通过思维把事物分解成为各个部分.共享性思维是与此不同的一种感知和思考方式,在这种思维模式里,"各个事物之间不存在明确的界限,它们被此可以互相弥漫渗透;万物之间都存在着一种潜在的互相联系,我们对世界运动的感知乃是对某些永恒本质的参与和共享."(戴维·伯姆,2007) 共享精神渗透于对话之中,共享性思维则是对话的精髓所在,也是大学生对话管理的根本思维方法.共享性思维是联结大学生对话管理各方的思想意识基础.大学生管理的各方在对话中走出自我,融入团体,他们既参与其中,又分享彼此,不拒绝和排斥任何一个人,即使个人有不同的意见,他的意见也会很快被团体所吸纳,并融入到团体的共同意义之中,这种共享精神与理念已渗入到每个人的思想意识里,成为他们处理各种事务与关系的思维方式与方法.人人都是贡献者,人人也都是接收受益者,这是一种双赢、共赢、一赢俱赢,人人都是胜者.共享性思维使大学生对话管理具备一种强有力的凝聚力,其中流淌着意义之溪,这种共同分享的意义溪水就像水泥一样将整个团体紧紧粘结在一起. (4)学生参与 ①参与就是一种对话 参与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则,它作为一种管理理念、方式和方法为现代管理理论与实践所大力倡导与推崇."学生参与"是指学生以各种形式和身份介入高校的各种管理活动以推动管理发展和实现自身主体建构的过程.参与的过程就是对话的过程.参与的过程伴随着主体之间(管理者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等)的交流、交往、沟通与对话,对话渗透到参与的全过程,参与与对话不可分离,可以说,参与就是对话,参与是对话的一种途径与方式,参与是形式,对话是本质. 参与将学生置于一个互动的情境与模式之中,使学生与其他主体平等交往,实现角色互换,这既能保证大学生管理的整体功效,又能促进学生个体人格的完善.参与管理是大学生主体角色的内在规定.大学生是大学校园的公民,理当成为大学的主人,参与管理是他们的基本权利和应尽义务,而非领导和管理者的恩赐.在大学生管理中,学生自己能做的,就要让学生自己做;学生自己能管理的,就要让学生自己管;能让学生参加的,就要尽一切可能让学生自己参与,从而弘扬学生的参与意识、参与能力和参与精神.学生参与是大学生对话管理的基本形式、途径与方法. ②美国大学生参与管理的一些做法 美国大学生参与管理的面很宽,程度也很深,随处可见学生管理者的身影.美国大学生主要通过以下渠道和方式参与管理: 一是参加学校的各种委员会,包括大学委员会. 二是通过学生参议院,开展自我管理. 三是举办学生报社和学生电台. 四是参与管理其他各种与学生有关的事务.美国大学的学生事务很大程度上依靠学生自我管理,尤其是在学生宿舍管理方面.例如威斯康星大学史蒂文斯波因特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 —— STEVENS POINT,简称UWSP)的宿舍部专职人员只有50多人,而学生职员(STUDENT STAFF)就多达200多人.在UWSP,每栋宿舍都没AD(ASSISTANT DIRECTOR ,主任助理)1名,他是宿舍楼主任的助手,学生职员的召集人.每个楼层设RA(RESIDENT ASSISTANT,居民助理)2名,其职责是:对自己所在楼层的学生会工作进行指导;召集每两周一次的全层学生会议,每两周至少组织一次全层学生活动;督促这一层的学生遵守学校和宿舍的规章制度;进行房屋管理;受理本层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每间宿舍还设ARC(ACADEMIC RESOURCE COODINATOR,学习协调员)1至3名,他们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资源的咨询,在宿舍内组织各种学术讨论活动. ③我国大学生参与管理的问题及路径完善 近年来,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逐步推进,特别是依法治校、参与管理理念的盛行,我国高校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总的来说,我国大学生参与管理还相当薄弱、相当有限,与国外大学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完善之处:一是认识不够,没有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二是学生参与的内容少、层次低、程度浅且方式简单;三是学生参与存在程序性、形式化倾向;四是缺乏制度保障. 大学生对话管理崇尚学生参与,为学生参与管理提供了新的根本性的机制保障,同时,学生参与又成为大学生对话管理的主渠道.要在我国大学生管理中构建这种良好的学生参与路径,首先,管理者必须摒弃传统的视学生为被教育、被管理的对象的观念,真正确立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思想,视学生为管理的主人,去尊重学生参与的权利、自由和意愿,去改善和创造各种有利于学生参与的环境与条件. 其次,要力求达到"三全参与"即全员参与、全面参与和全过程参与. 第三,"三全参与"不是无限度参与,要合理确定学生参与的限度.学生参与管理的重点在于与学生学习目相关且学生有一定参与能力的事项上,应在确保学生正常的学业时间前提下,拓展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管理的内容、途径与机会. 第四,建立学生参与管理的制度保障.《高等教育法》中应对保障学生的参与权问题予以明确规定,并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对高校落实学生参与权的具体参与途径、内容、形式、程序、机制等问题作出原则性规定,各高校据此建立相应的一系列的制度机制. 最后,在参与中实现对话.管理者要将学生参与作为了解学生的认识与思想的重要渠道,从中搜集学生意见与建议作为管理决策、制定计划、规划、措施和开展相关工作的依据;同时在此过程中向学生阐述自己的管理理念、计划及相关打算与安排,与学生真诚交换看法,进行深入讨论,取得共识,达成一致意见,即使有分歧形不成共识也没关系,因为这正是进一步对话的契机;还可以就更加广泛的问题开展更为随机的对话,促进管理者与学生二者的协同共生、建构与发展. 分析和讨论 传统的、当前的大学生管理与大学生对话管理 本研究所指称的"传统的大学生管理"是对我国1977年恢复高考、高等教育正常化 以来在长期的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实践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占据主导地位的管理思维、模式、体制机制及相应的方式方法的总称.这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与之相应的大学生管理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调整、改革和发展,但总的来说其发展是相对滞后的,而且是很滞后的."当前的大学生管理"则是对经由这30多年的发展在我国当前的大学生管理实践中正在实施的占据主导地位的管理思维、模式、体制机制及相应的方式方法的总称.我们研究认为,我国当前的大学生管理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但总的来说仍旧完全没有突破传统的管理思维、体制机制与模式,只是方式方法的改变与调整.面对新的时代背景,面对当代大学生的内在品性,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诉求,面对人类思维的新转向,我国的大学生管理是该进行范式变革的时候了,这就是大学生对话管理的提出.大学生对话管理既是针对我国传统的、当前的大学生管理中的根本性的核心问题提出的解决之道,更是代表了我国大学生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当然,我国传统的大学生管理中也有采用对话管理的情形,但它是少数的、个别的案例,而且它并非严格意义的本研究所说的对话管理.我国当前的大学生管理中已具有了对话管理的萌芽,或者说当前正处在大学生对话管理的萌芽状态.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处在大学生管理实践第一线的大学生管理者如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等也常常发出感叹:现在大学生管理难!难理解、难沟通,工作难开展,教育难有成效.因而探索各种新的方式方法,提高当前大学生管理的有效性成为各层各级大学生管理者的共识.在这一探索实践中,传统的大学生管理方式被弱化,更多的人性化因素和方法被引入,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思想动机、行为需要、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等受到大学生管理者更多的关注与思考,成为他们管理决策与实施、工作方式调整与选择的重要依据."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开始形成,与此相对应的一些新的管理方式与取向受到学生的赞同与欢迎.例如,积极发动学生参与管理,使学生能够以主人翁的身份与态度积极介入各项管理工作与事务,在此过程中了解、认识管理者的意图、目的与主张,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这既能使管理工作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实际,又是将管理目标变为学生自觉行动的重要方法与路径;开展"三自"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活动,倡导学生组建各种群众性团体,如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等,通过这些群众性团体开展各式各样的自主管理活动,这已成为我国高校大学生管理中的普遍做法和重要工作形式;倡导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各层各级的管理积极性,更多的注重通过民主与平等的方式来对待学生、走进学生等等.这些管理方式的调整和新的管理思维与理念的引入,切合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要,增强了大学生管理的有效性,彰显了大学生管理的教育价值和向度. 在我国当前的大学生管理实践中新兴的参与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人性化管理等方式方法已蔚然成风,方兴未艾,并且已成为我国大学生管理改革与发展的主流价值取向.而这些新的管理方式方法正是本书所探计的大学生对话管理的萌芽,它们都是对话管理题中应有之义,是对话管理的一个侧面,并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对话管理的意蕴、价值和魅力,从中已能窥见对话管理的端倪.但无论是参与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还是人性化管理,它们都只是管理方式的调整,都无法实现管理范式的转型,而且其中的任何一种管理形式都无法完全整合和涵括其它几种管理形式而成为一种主导范式,而只有对话管理因由对话的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的三位一体本性既能成为一种管理范式,又能内含其它几种新兴的管理形式,而成为未来管理的主导范式.当然,毫无疑问这些新形式的管理仅仅只是大学生对话管理的萌芽,还不是大学生对话管理本身,或者说大学生对话管理作为一种管理范式在我国当前还仅仅处于萌芽状态.它在实践中的完全实现和为人们自觉应用将会有一个很长的过程.但在当前的探索我国大学生管理有效性的实践中,人们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认识到采用对话理念与方法的重要性,已经能够清晰窥见传统的大学生管理模式向当代对话管理范式过渡的趋势和走向. 真假对话 (1)何谓真正的对话 "对话"一词博大精深,在实践中它更为复杂,往往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尽管前面已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述及了什么是真正的对话,这里便于在实践中能更清晰、更完整地辨别真正的对话,有必要作进一步的系统归结.我们认为,一个真正的对话一般应具备五个方面的构成要件:一是平等性.对话双方应是真正的主体与主体的平等关系,它是对话最基本的先决条件,在不平等关系之中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对话.二是转向性.从心灵上转向对方,从自我转向"他者",摒弃一切自我中心与独断倾向,纵使是在两个自我中心的平等者之间也绝不会产生对话.三是交互性.在转向的基础上,双方不断向对方作出回应,互动碰撞,交互生成."即便言语和传达被废去,对话的生命,从我们可以感知到的东西看,似乎已不可避免地加入一个东西来作为其最微小的构成,那就是内在行为的相互性."(马丁·布伯,1992)在此意义上,对话显然已经超出了单纯的语言交谈层面,充分显示出其深遂之处.四是真诚性.真正的对话是发自肺腑的、真本感情的流露,是诚心诚意的、无保留的自我敞亮与接纳,是一种心与心的交融,情与情的碰撞.那种心怀鬼胎、虚情假意者,有谁愿与之对话?五是相遇性.双方由转向、互动,最后必须走向融合.双方相互吸纳,相互包容,相互融入,最后在"我——你"关系中实现精神相遇.事实上,判断是否真正对话的标准最根本的还在于滕守尧先生所说的"对话意识",它是对话精神的浓缩和自为拥有,"就一个人来说,只要他抱持对话的思维与精髓,也可与自己进行对话." (戴维·伯姆,2007)还可以与宇宙万物对话.这是对话更高层次上的隐喻,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对话的本质与理论旨趣.由是观之,真正的对话是多么的少之又少! (2)撇清形形色色的伪对话 先导性的谈心.在大学生管理实践中,谈心、谈话是最主要,最基本的管理方法和形式,也是管理对话最为现实可能的方式.这种谈心、谈话如果能成为真正的对话,那必然会深受学生欢迎,但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谈心、谈话却不是真正的对话,问题在于管理者的先导性.管理者往往不是为了真心倾听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的内心状况,去感同身受,共同探讨,而是首先假定学生错了,或在某方面出了问题,而用自己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去"引导"学生,去劝告、说服学生,甚至训诫学生,要求学生"要怎么样"、"该怎么样".由于先导性的存在,管理者不能真正转向学生,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反而会造成学生抵触或反感.因此,真正的对话是不预设主观前提的,主观的人为导向会限制对话的开放性和自由性,背离对话的本质精神. 形式化的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是管理者与大学生对话的重要途径与方式.但它却常常流于形式,挫伤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征求意见之前管理者大多已有定见,方案、规划已基本成形,征求意见只是走过场、作点缀,顶多是作些修修补补,学生及其他相关各方的意见极少被采纳,.久而久之,在征求意见中就很少有人再说真话,支持的多,反对的少,赞美歌颂的多,真正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的少,从而衍生出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成为对话的大敌. 程序性的公示.公示是推进大学生对话管理的有效形式,是学生介入对话的良好契机.但在实践操作中这种公示常常"变了味",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程序,或者仅仅是为了公开.仅仅是公开或透明与知情还没有进入实质意义的对话,还仅仅是对话的开始.在公示之后管理者往往并没有去认真搜集相关意见,分析其中的问题,学生的意见和提出的问题几乎不被采纳和重视,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缺乏就学生提出的意见、问题和建议进行深入的交流、沟通与对话,往往引发学生与管理者之间的对立和紧张关系,导致学生的不满和对管理者工作的不信任、不认可和不支持. 装扮成对话的独白.这种对话徒有对话之形,毫无对话之实,是典型的伪对话.准确 地说这仅仅是一种谈话或说话,是传统大学生管理中最普遍存在的现象.产生这种伪对话主要源于态度上的不真诚,说白了双方都没打算真正地对话,但为了某种功利或形式的目的又必须维持这种对话的形式,完成对话的过程,如管理者仅仅出于工作的需要找学生谈话,往往话不投机,学生也勉作对话状,对付、应承了事.这是管理者缺乏爱心的表现,可见爱之于对话是多么重要.没有爱,对话将不复存在.这种伪对话的本质表现是不相遇,我说我的,说完为止,你听不听,信不信由你,是你的事;你说你的,我想我的,说完过后我还按我想的做;二者没有心灵的交接,只有迎合,纵使有问有答,高谈阔论,只不过是在各自独白,乔装粉饰而已. 大学生对话管理范式与方法 本研究的大学生对话管理是一种范式体系,即它是一套从理论到实践的包括思维理念、体制机制、运行模式与方式方法的一体化体系.它不是一般的、浅显的、细枝末节的改进思路,有其更为玄奥、精深而又现实的价值意义.它作为一种范式,毫无疑问,也是一种方法;但又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尽管如果仅仅将其作为一种方法,是对大学生对话管理的曲解,无法真正理解大学生对话管理的真谛.在当前的大学生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很多的人都仅仅认识到对话管理的方法意义,没有看到对话管理的范式价值.这是大学生对话管理实践面临的一大问题. 大学生对话管理作为一种范式,将有一个逐步累积的长期发展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它作为一种方法,却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大力倡导和全面推行.因此,它作为一种范式虽然还难以完全实现和推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大力弘扬和推广它作为方法的一面,在此情况下,可以而且应该通过对话方法的大力弘扬和推广去促进人们对它作为范式意义的理解,去逐步实现作为范式的价值和目标. 大学生管理制度与对话管理 大学生对话管理凸显人的自由、开放与自主,但它也不否弃以原则性、刚性为特征的制度的作用,相反它以制度为规范性基础.制度的刚性不利于管理中人的发展,必须融入对话,使之柔性化,才能符合当代管理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1)制度:大学生对话管理的规范机制 大学生管理制度既是对大学生行为的规范,也是对管理者行为取向与职责、任务的明确,为二者提供了自由活动的范围与空间,从而也就为大学生管理各方的对话提供了规范性平台.制度规定了管理各方,特别大学生的行为底线,从而成为对话的限度,使对话不致成为放任自流.诚然,对话具有开放性、自由性,这是就对话本身而言的,这并不是说对话无需外在的规则和规范,恰恰相反,对话是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下进行的,遵循着一定的规则.不遵循一定规范的对话是不存在的.大学生对话管理以制度为基础和限度,通过各种制度的规范来保障和促进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又以对话的精神去规避制度管理的内在缺陷,使管理活动既在制度的规范框架下进行,又能突破、修正制度本身的局限与问题,通过促进制度本身的发展来推动管理与人的完善和发展. (2)大学生管理制度的柔性化 当代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重要趋势就是从刚性管理走向柔性管理,或者说刚性管理的柔性化.制度管理是一种典型的刚性管理.大学生管理制度具有明显的刚性特征,它注重强制性、统一性、原则性,它往往忽视了学生的社会性、文化性和情感性,不利于很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精神,因而必须走向柔性化,通过刚柔并济去发挥其最大的管理功效.大学生管理制度柔性化的主要特征和表现是人性化,同时注重制度本身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多样性,并突出其教育向度,发挥其教育功能.大学生管理制度柔性化的最佳路径是对话,对话能实现制度与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的最佳链结,要使制度管理的过程成为对话的过程. (2)大学生管理制度形成中的对话 在制度形成、发展的全过程都要有管理各方特别是学生的参与与对话,用对话的精神去适度消解制度的刚性,促进管理制度的人性化,去形成和建构管理制度内在的对话性.调研是确保制度对话性的关键.在确定要建立某项制度之后,管理者要组织专门小组(其中应包含学生代表)就制度的具体内容深入管理者、学生和相关者之中开展实际调查研究,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取得第一手材料.调研的范围要尽可能广泛,要覆盖主要的相关面,接受访谈的人员要具有代表性,要能反映所在群体的真实情况与心声.特别是要听取各个层次学生的看法与意见,不能仅仅听取学生干部、学生党团员或成绩优秀学生的意见,更要了解和听取一般学生或有一定问题倾向的学生的想法.在此基础上,由参加调研、熟悉学生情况、具有一定学科专业理论背景的人员对调研材料进行梳理、归纳、提炼、升华,起草形成相应规章制度的初稿,再将拟定的制度初稿交由各个相关层面如管理层、学生层、教师层、其它相关者层进行公议,征求意见,结合各方面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再将修改定稿的制度经由一定的表决(如学生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审核(如职能部门审核)、认证(如主管机关批准)等程序后形成正式的规章制度.制度形成后,还要根据管理实践中的新情况、新变化,关注各方的反馈意见,对制度进行修订、变更和废止,推动制度的动态更替与发展. (3)大学生管理制度执行中的对话 大学生管理制度形成中的对话是要从源头上确保制度的对话性,而执行中的对话则是要在实践中落实制度的对话性.这里仅以处分为例探讨大学生管理制度执行中的对话. 在学生违纪尚未达到处分前,管理者就应及时找学生谈话,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和真实原因,站在学生立场,为学生着想,探讨问题的严重性及解决办法和努力方向,防止学生违纪行为的再次发生,此乃"上上者也".当学生违纪达到处分限度时,直接管理者更应与学生对话,此时的重点应是阐述和介绍相应的制度规定,处分的程序和可能的程度,听取学生的意见和陈述,进一步核实违纪情节.对学生处理、处分的作出应借鉴国外大学经验,成立专门行使处分职能的学生行为委员会或纪律委员会,且学生代表在其中应占有相当的比例.在处分决定作出的会议上,应允许学生到场陈述和申辩,决定作出时再退场回避.重大处分还应通知家长,与家长对话.在学生处理、处分作出后,还应建立相应的后续救济机制,允许学生申诉.可考虑大学成立学生管理监督委员会,受理学生的包括处理处分在内的各种投诉和申诉,且学生代表在其中应占一定比列,可与处分委员会相当.在涉及学生重大权益的处分,或对处理处分争议较大,学生严重不服时,应推行听证制度和同行评议制度,同行评议结果应具有最高和最终的意义(当然其中也应有相当的学生代表). 大学生对话管理实践障碍与发展 大学生对话管理从实践到理论是第一次飞跃,是本书初步尝试要完成的任务.从理论走向实践将会发生第二次飞跃,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因为它作为一种新事物将会面临诸多的发展障碍,只有首先认清这些障碍,才有可能为其实践发展开辟道路. (1)观念的障碍 大学生对话管理面临的各种思想观念障碍首先来自整个社会层面.在我国社会中,由于历经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缺乏一种根深蒂固的民主对话精神,从总体上说整个社会还是非对话性的,还不具备完全对话的条件和土壤.因此,大学生对话管理实践的发展有赖于整个社会民主观念与精神的发展和进步,有赖于整个社会对话意识与精神的培育和形成. 其次来自教育系统内部.在传统的师生观看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培养与被培养的关系,师生之间不可能平等对话.尽管这种传统的师生观的局限性已经为人们所认识,但在实践中传统师生观的转向和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并未真正完成.另一方面,虽然对话的理念与精神受到了我国教育学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但是从总体上说对对话的认识主要还停留在仅仅将其作为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层面,而对于对话对于我国传统教育教学的范式变革意义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在我国当前的大学生教育管理领域还很少有人真正认识到对话的精神实质与意义,主流认识和观念仅仅达到视对话为大学生教育管理方法的高度,因而还无法实现大学生教育管理理念的根本转型. 最后,来自高校内部.在我国的高校内部,对大学生管理的重要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大学生管理者特别是学生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及其他学校管理者相比地位相对不高,专业化发展不够;更为重要的是,大学生管理更多的仅仅被视为一项"工作",而没有更多地被当作一种教育,其中缺乏教育理念与思维,通过管理去渗透、融合和实现教育目标的观念没有得到完全的确立.另外,当前在我国高校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功利主义思想与作风,深刻地左右和影响着我国高校的所作所为,这是推行大学生对话管理的最大威胁与障碍. (2)体制的障碍 一个社会的体制主要体现在政冶体制和经济体制两个方面,其他方面的体制都由这两方面决定和派生.对话要求一种民主化的政治体制和一种市场化的经济体制,而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体制并不完全与对话的精神相兼容,一种完全与对话精神相适应的体制尚未形成和建立,但正在向这一方向发展. 我国现行的政治经济体制深深地影响着我国的教育,导致了教育的单一化的、过度的政治化、行政化倾向,并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强化了大学的官本位体制与作风.在这种体制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能得到真正凸显,管理下级的主体地位不可能得到其正凸显,管理各方之间难以形成真正的对话关系. (3)人为素质的障碍 对话对人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些要求体现在:一是较高的文化科学知识与素养.对话无边界,对话人必须"上知天文,下识地理",具有较为全面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展开较为深远广阔的对话.二是开放的心胸.对话人必须秉持开放与包容的心态,能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能够正视和容忍"持不同意见者",能够接纳不同的观点、意见和主张,放弃固执与偏见,包容多样性和多无化.三是真诚的态度.对话人要有一颗敞亮之心、谦卑之情、真本自性、诚心诚意,敢于坚持真理,不为功名利禄所左右,摒弃虚妄的态度和不实的作风.因此,真正的对话只存在于高素质的人身上.我国在历史上长期处于封建落后的小农经济社会,国民素质总体还不高,还达不到完全对话的条件.大学生管理各方和利益相关者的素质也参差不齐,成为阻碍对话的重要因素. (4)大学生对话管理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管理范式 大学生对话管理萌芽于当今社会,但它目前还面临上述诸多障碍,还不可能完全推行和实现,其发展和实现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它并非可望而不可及,因为这些障碍都只是相对的、暂时的,是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之中的,是完全可以克服、逐步发展超越的;另一方面,大学生对话管理既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又是一种现实的行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个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找到起点,却没有终点的发展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随着人日益摆脱物质的束缚进入自由发展的境界,对话管理将会越来越成为未来社会的更加主导的理想范式.我们坚信,大学生对话管理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推崇和倡导,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越久弥坚,香飘四里. 建议(一是针对已有研究的缺陷,提出需要改进的事项;二是根据研究结论获得的启示) (一)已有研究的缺陷,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大学生对话管理作为一种新范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是一种理论,也是一 种实践.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发展,是科学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本研究力图初步完成从实践到理论的任务,重点在于构建一种大学生对话管理的理论新范式,因此着重采用的是理论思维的方法,前期的实地调查研究只是作为本研究必要性的佐证,在本研究的理论建构开始后实证方法的运用还有所欠缺.从理论到实践,将是大学生对话管理面临的更大而艰巨的任务.今后,我们将以大学生对话管理实验、实践发展研究为己任,推动大学生对话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发展,为我国大学生管理的永续发展与创新作出不懈努力.本研究权作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的注意,并加入到大学生对话管理的实践发展之中来,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走向大学生对话管理的自由自觉的发展之路. (二)获得的启示 (1)努力提高大学生管理者的对话觉解程度 倡导大学生对话管理,主张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地位,主要是一种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与管理关系的变化,其中伴随着对管理者的新要求,但并不是否弃或降低管理者的作用与地位,相反,对管理者却有着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具备更高的管理艺术.管理者在大学生对话管理中是平等中的首席,其首席作用发挥得如何,最为关键的在于管理者的对话"觉解"程度,可以说管理者的对话觉解程度决定着大学生对话管理实践发展的高度. "觉解"是冯友兰先生《新原人》中的重要概念.冯友兰认为"心"有四种功能:感觉、思议、了解、自觉,而其中的了解和自觉合称"觉解",而"觉解"又有思、观、悟、觉四个过程.在他看来,觉解的最高程度就是觉解其觉解,并依据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来划分人生的境界. 这里的对话"觉解"即是借用冯友兰先生的"觉解"概念及其思想精神来指称大学生管理者对对话理念与精神的认识、了解、体悟与自觉的状态、程度与境界.大学生对话管理能否在实践真正推行关键主要在于管理者而不是学生.因为青年大学生具有天生的对话品性,他们渴求对话,欢迎对话,敢于对话;管理者则由于传统、体制、文化等诸多原因,却往往天生地排斥对话,成为推行大学生对话管理的主要障碍.只有不断地努力提高管理者的对话觉解水平与程度,大学生对话管理才能得到推行与发展. 管理者的对话觉解不可能自发产生,它有赖于管理者自觉自为的行动.在管理者对话觉解的道路上有两个方面最为重要,一是学习与培训,二是以对话培育对话,通过对话的实践觉解对话,这又包括管理者之间关于对话及其实践经验的对话,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对话,管理者对自我的反思性对话,管理者与文本的学习性对话.同时,对话觉解对不同层级和类型的大学生管理者的要求的紧迫性和程度也有所不同.总的说,就当前状况而言,上级管理者觉解比之下级管理者更为重要和紧迫,只有通过上级管理者的觉解带动下级管理者的觉解才是真正可行之路;直接管理者的对话觉解程度要求要高于间接管理者.这里着重从以下三方面提出大学生直接管理者如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及其他直接承担大学生管理职责和任务的管理者(特别是学生辅导员)的对话觉解程度提高的途径与建议. 首先,结合专业发展定期开展研究性学习、培训活动.推动学生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提高其职业责任感和专业满意度,使之安心工作,热爱工作,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于学生教育与管理的事业,才能真正进入对话之门.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活动,是学生辅导员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我国大学生管理者(这里主要指学生辅导员)的学习、进修、培训机会相对较少,是我国大学生管理理念变革严重滞后,管理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学习、培训应主要依托高等学校组织展开,要定期进行,每学期以两次为宜.以研讨性为主,促进大学生管理者成为研究者.只有大学生管理者成为研究者,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其认识与觉解水平才会真正提高.要将学习、培训作为管理者之间对话的机会,促进管理者之间的经验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共同成长.要将先进管理理念与经验,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作为学习、培训的最主要内容.在当前,特别要将当代哲学的最高成就对话哲学的思想,及其在管理领域的应用范式——对话管理的理念与方法、组织与目标等内容作为学习、培训的重要教材和内容,促进大学生管理者的对话觉解. 其次,自我反思是大学生管理者对话觉解的重要途径.反思是人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必由之路,是人的本性使然."人是一种对自己的存在不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探究的存在物."(夏甄陶,2000)自我反思是对自我己有认识、经验、理解与思想的咀嚼与回味、探究与追问、体察与检视,在此过程中,自我不断获得充实与发展,不断走向澄明与觉解,"夏夫斯博里把人与'自我'的对话称为'家的哲学'——人只有经常把自己一分为二,使两个自我对话,自我的内心世界才像温暖的和富有活力的家……只有经常进行这种内心的自我对话,才有自我的发现和自我的不断发展."(滕守尧,1997)大学生管理者要时常对管理活动进行自我反思:我是否将学生置于平等地位?我是否真正了解、尊重了学生?我能容忍学生的"冒犯"与"不敬"吗?我能否搁置自己的价值判断去真正倾听学生?我的方法是对话性的吗?我是否了解学生,真正走进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学生信任我吗?学生乐于与我对话吗?我是在践行对话管理吗?还存在些什么问题?如何改进?等等,由此不断走向对话觉解,不断迈向觉解的最高境界:觉解其觉解. 第三,掌握全面、丰富的知识,奠定对话觉解的坚实基础.有学者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提出教师知识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林崇德、申继亮等,1999)大学生管理者也应具有这四方面的知识结构.本体性知识是指管理者从事教育管理活动所应具备的特定的学科专业知识;条件性知识是对本体性知识起到理论支撑作用的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指管理者的操作技能性知识;文化知识是更为广博的人文素养性知识.知识是对话的依托和基础,大学生管理者可以从以上方面的知识入手,广采博收,具备全面、丰富的知识内容、形式与结构,从而能够与具有不同知识背景与取向的学生进行对话,真正具备对话的能力.只有具备对话能力才能达到对话觉解.同时,知识又是一种修养,只有随着修养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管理者的对话觉解才会相应地不断提升.可以说,大学生管理者的知识及其素质将最终决定其对话觉解的程度. (2)建设以对话共同体为取向的大学校园文化 大学校园文化形成一种文化场域,是大学生对话管理的存在与发生之域,构成大学生对话管理现实、生动的情境.大学生管理的一切工作都凝结在校园文化之中,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塑造真实、自然、生动活泼的管理情境,营造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是大学生对话管理的有效载体和形式. 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对话的本性.但是,随着工具理性思潮的泛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大学校园文化的对话性遭到不同程度的割离,甚至走向异化.复归校园文化的对话性(价值性),重塑校园文化的精神之维,守护大学的精神家园,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管理的重要任务. 大学生对话管理启示我们构建一种对话共同体,使大学生管理各方在校园文化的对话共同体中自在地栖居,这也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想目标.对话共同体与学习共同体、学习型组织、实践共同体、知识建构共同体等概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它更加强调共同体内部个体之间的实质性的交往、对话、交流和合作的关系,更加强调共同体成员之间的有机联结和互动共生,更加强调共同体内在的精神文化导向性和价值目标融通性.它奠基于一种共同的文化价值信念,是多元主体互动交往的实践场域,是群体知识、智慧共享与衍生的场所. 建设以对话共同体为取向的大学校园文化,首先,要营造对话性的校园人际关系与氛围.对话性的校园人际关系的核心是校园内人与人之间理解、交流、沟通、信任、尊重的情势与教育生态的形成.秉持对话的意识和精神来建构校园人际关系,使校园各方之间的关系成为对话关系,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彼此信任,互相接纳,互相敞亮,真诚关爱,互生互惠,情感交融,精神相遇,这样,校园人际关系中的矛盾与冲突就会减少,对立与隔阂就会消除,校园人际关系就会是和谐、融洽的,充满生机的.这种人际关系与氛围能够达到"无为而治"的管理功效和"润物无声"的教育功能.在这种氛围中陶冶出来的大学生,往往心胸宽广,充满爱心,富于交往与对话,品格高尚,积极上进. 其次,要弘扬校园人文精神.对话的本质是对人文精神的追求.人文精神是对话共同体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在粘结剂,是维持共同体成员感情联结的精神纽带.大学要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重视人文熏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弘扬人文精神,增添和丰富校园文化中的人文气质,增厚校园文化的人文底蕴.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技术,还要领悟支撑专业技术的整个文化,更要学习和感悟蕴含在文化深处的崇高的人文精神.通过弘扬校园人文精神,帮助大学生纯洁思想情感,升华精神境界,浓厚道德气节,完满人性,净化心灵,关怀生命,热爱生活,丰富做人的内涵,从而将知识、智慧与修养凝结成一种美好的品质,最大限度地获得人的自由、解放与幸福. 第三,要摒弃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功利取向,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品位.校园文化活动的工具化、功利化是校园文化走向异化,丧失其对话性的根本原因.复归校园文化的价值理性追求,不断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品位,才不致于使校园文化沦为现实的附庸.高品位、高格调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应然追求.要以高雅文化占领校园文化主阵地,使校园文化呈现积极健康、高雅清新、昂扬向上的主调,用高雅文化滋润学生心田,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精神品位.为此,要突出校园文化活动的"精品意识",形成大学自身所独有的文化品牌与特色;要合理利用和引导大众文化,凸现校园文化的时代特征,为校园文化注入新鲜精神与活力,增强校园文化的现实对话性.引导学生对形形色色的大众文化、社会流俗文化进行价值甄别和批判鉴赏,将那些反映时代新特征、新风尚、新思维的、切合大学生特点的、具有一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大众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之中,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良好"点缀". 最后,要重塑大学精神,构筑共同的校园文化价值信念.大学精神包括自由精神、独立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基本内容.它是一所大学的支柱和灵魂,是大学校园文化的至高层次,是推动和维持校园文化成为对话共同体的内在动力和精神要素.在科技理性极度膨胀,大学精神衰落的今天,必须大力重塑大学精神,重建大学人的精神家园,使大学真正成为最富有创造活力的,能够引领社会精神文化发展的文明的灯塔.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把大学精神的塑造和培育置于首要地位,大学教学与科研、校园环境建设、制度建设、各种管理活动及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等一切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大学精神,使大学精神成为大学人(特别是大学生)的共同价值信念、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并自觉受之规范、受之激励、受之感召和受之熏陶,从而自觉践行、维护和弘扬大学精神,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崇高境界.这样,大学校园才能真正成为大学人探讨高深知识、追寻永恒真理的对话共同体. (3)开展大学生对话管理实验 大学生对话管理既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又是一种行动的实践.作为一种理想的境界它是一种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有起点无终点.作为一种行动的实践,它依赖于管理者的对话觉解,因为能否付诸实践,实践的广度与深度如何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行动;同时又决定于各种实践中的相关因素.大学生对话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范式,从理想到现实,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必经之路是实验,因为实验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与中介,经过实验中不断的"实验——总结——推广"、"再实验——再总结——再推广"的循环往复,大学生对话管理就会逐步走向自由自觉的发展之路. ①大学生对话管理实验的可行性 首先是各种障碍的相对性.当前虽然大学生对话管理还面临上述观念的、体制的、人为素质的诸多方面障碍,但是这些障碍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不可克服的.这些方面因素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之中,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发展会不断得以改进,逐步消除;而且它们的分布和存在状态也是不均衡的,会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对不同的大学、不同的学生管理组织而言,这些障碍因素存在很大的差异,因而存在不同的发展可能和机会.这就为大学生对话管理实验提供了介入的可能与契机. 其次是大学生管理者的对话觉解.大学生管理者是大学生对话管理各方中的首席,是大学生管理中最积极、最能动的因素,是大学生管理实践发展的最直接的推动力量.大学生管理者的对话觉解程度决定了大学生对话管理实践发展的高度.尽管我国当前的大学生管理者素质状况与形势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管理者认识到与大学生开展平等对话的重要性,而且也不乏有一些高素质的大学生管理,他们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事业心,以大学生教育管理为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他们能够成为开展大学生对话管理实验的组织力量和中坚力量. 第三是大学和各级学生管理组织的相对独立性.大学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它具有超然物外的天然属性和古典气质.尽管当今大学正在走入社会生活的中心,成为社会的轴心机构,但是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精神仍然得到社会各界的崇尚,因为这应是大学的本性使然.大学既要适应社会,回应社会的诉求,更要引领社会的发展.大学的超越性和独立性,为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提供了生长发育的土壤.这就使大学能够在一定意义上克服来自社会的各种思想观念与体制方面的障碍,为开展大学生对话管理实验,推行大学生对话管理提供了完全的可能.而且各级学生管理组织往往自成体系,具有很大的相对独立性,这就为在一所大学内部的部分院(系)或班级依据大学生管理者的对话觉解,率先开展大学生对话管理实验提供了可能. 最后,大学生对话管理是一种行动的实践.对话是一种行动,一种过程,一种实践.大学生对话管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发展程度取决于管理各方的行动.这种行动是可以实验的,而且能够达到行动与实验的同一,即在行动中实验,在实验中行动. ②大学生对话管理实验的进程与方法 大学生对话管理实验的进程一般应遵循由小到大的原则,即先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实验,待取得一定效果与经验之后逐步拓宽推广,其一般顺序是班级(年级)→系、院→校→区域院校→全国高校;也可根据随机原则在多个高校、多个院(系)、多个班级(年级)同时交错展开,这其中的决定因素是大学生管理者的对话觉解,即开不开展大学生对话管理实验,在多大的范围和程度上开展要视具体的管理者的对话觉解而定,也就是说,如果某个国家领导人、教育部部长或者副部长抑或其他的对高等教育具有全局性影响的领导人、专家或知名人士认识到对话的意义和大学生对话管理的价值,就完全可以发挥其领导、决策等方面的影响力在全国高校倡导推行和推广大学生对管理实验、实践;如果某个大学校长或其他领导认识到大学生对话管理的价值意义就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大学开展大学生对话管理的实验、实践;同样,如果某个学生辅导或者班主任具备了对话觉解,就能够在自己管辖的班级、年级及学生中开展对话管理等等.这些多层面多层级的大学生对话管理实验、实践可以交互共生,遍地开花,不必拘泥于固定的程序、原则和框架. 但是,作为一个标准个案的大学生对话管理实验,其一般的程序与方法是:选取样本→人员培训→制定操作指南或手册→记录数据,建立档案→比较和评价→系统分析,撰写报告→总结、推广. 选取样本,就是确定大学生对话管理实验对象和参照对象.这其中的主要考虑因素是管理者的对话觉解,即选取作为样本的学生班级、年级或院(系)的学生辅导员、班主任或其他主要负责人要具备对话的精神与素质,能够自觉践行对话管理,自愿开展大学生对话管理实验,具有事业心和奉献精神.选取的参照班级、年级或院(系)等与实验班级、年级或院(系)等要具有对等性、相似性和可比性. 在选定样本后,就要对相关人员特别是管理者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管理者理解和把握对话管理的精神实质、理念体系、方式方法、价值目标、运行机制等,提高其对话觉解程度.给学生介绍对话的理论与知识,发放有关对话的学习资料,使之认识对话的价值,掌握对话的技术与技巧,培养对话的能力,养成对话的意识和品质. 接着就要根据大学生对话管理的范式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的管理理念、内容、方法、方案、规则与措施,形成操作指南或手册,用以指导各项管理活动. 在开展大学生对话管理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详实地记载各种数量、事实和案例,建立各种各样的档案,如管理者日常工作记录档案、学生活动档案、学生成长档案、经典对话集录、特殊学生教育管理案例,为比较、分析大学生对话管理的实验效果积累第一手的资料. 每年度结束,将实验对象学生的学习成绩、活动参与、自我效能、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与参照对象进行比较、分析与评价,揭示大学生对话管理的效果与价值;既注重实验学生与参照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也要进行单个学生纵向发展比较,特别是要突出学生的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和对对话管理价值的评价,这就要开发和设计各种学生评价量表与问卷,达到大学生对话管理比较、评价的客欢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分析,撰写和形成年度实验报告. 最后是实验经验的总结与推广.在大学生对话管理实验过程中,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经验交流会,对实验的各种做法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对各种经验和新做法进行推广,通过"实验——总结——推广"、"再实验——再总结——再推广"的循环往复,促进大学生对话管理实践"由少积多,由点到面"的全面发展. ③大学生对话管理实验应注意的问题 大学生对话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范式,它具有自身内在的独特机理和运行模式,因此,在开展大学生对话管理实验时要牢牢把握其内在特性,不能完全因袭传统的管理思维与模式,尤其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防止过度行政化的倾向.教育与一个国家的政治、行政体制密不可分,要服从政治的需要,打下政治的烙印.但是教育又具有超越性和相对独立性,不能跟在政治、行政之后亦步亦趋.教育过度行政化必然使教育的本质发生异化,从而迷失教育自身的方向.当今中国教育具有过度行政化的倾向,值得警惕.在大学生对话管理实验中首先防止的就是这种过度行政化的倾向,我们强调各级管理者在大学生对话管理各方中的平等首席地位,强调其组织策划、发动带领作用,但要摒弃其行政命令方式和以行政为导向的组织运行模式(当然这里并没有否定行政机制在大学生对话管理中的积极作为),各级管理者是作为"公共服务者"、"教育者"而不是"行政官员"的身份介入各项管理活动,其一切管理行为与作为是基于自己的体认,而不是行政的需要. 二是要坚持自觉自愿的原则.大学生管理者如学生辅导员或班主任开不开展大学生对话管理实验,如何开展,开展的程度等都完全取决于他们的对话觉解和自觉自愿,不能违背其意愿由上级强制推行,只能由上级倡导,各级管理者和学生组织自愿申报、自觉推行的形式展开实验.学生在大学生对话管理实验中更是自觉自为的主体,除学校规章制度明确规定或禁止的行为外,学生参加各种实验活动都是基于自愿,都是自主的行为选择,不能强制学生参加各种实验活动.一切的大学生对话管理实验活动都应在管理各方特别学生主体意愿基础上的自然、开放状态下进行.否则实验的结果与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并应受到质疑. 三是要尽力去除功利的行为与作风.大学生对话管理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境界,开展大学生对话管理实验、实践是一项现实的事业追求.它要求管理者以干事业的态度,满怀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奉献精神,去关爱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一同成长和进步,这就要求去除各种急功近利的功利行为与作风.对话精神是与功利的思想格格不入的.大学生对话管理追求价值理性,排斥单纯追求功利的工具理性思维.大学生对话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的主体建构与发展.大学生对话管理实验不能成为达到管理者个人功利的目的和手段,实验的成效不能作为"政绩"、"形象工程"加以"宣传",其评价不能单纯以上级评价为主要依据,而应以学生评价、社会评价为主要依据与标准. ④经由实验克服、消减障碍逐步走向大学生对话管理的自由之境 大学生对话管理实验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发展的尝试,它将种种影响因素聚合在一个相对狭小的范围内,加以检验,验证与整合,探索、创造出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与模式.大学生对话管理实验是实践发展中的一个缓冲期,缓冲是一个蓄势的过程,是为了加速.实验是一个孵化器,在大学生对话管理实验中孵化、萌芽各种生成、发展的种子与幼苗,这些种苗既可以在实验中茁壮成长,开花结果,也可以移植它方栽种发展,更可以先在实验中开花结果,产生许许多多成型的新种子,再将这些种子广播天下,遍地芬芳.因此,大学生对话管理实践经由实验环节之后,才能呈现并且必将呈现加速发展之势. 大学生对话管理实验是一个逐步累积的过程.实验是实现大学生对话管理实践由少积多、由小到大快速发展的有效而便捷的路径.通过实验将使更多的人了解对话,认识对话的重要性与价值,使对话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因此实验的过程是对话教育的过程,是培植大学生对话管理实践主体的过程.随着大学生对话管理实践主体的增多和实践经验的推广,大学生对话管理实践就会逐步扩展,从一个班级到更多班级,从一个院(系)到更多的院(系),由一所大学走向更多的大学,从而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 大学生对话管理实验是逐步克服、消减种种障碍的过程.大学生对话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实践在当前还面临各种思想观念、体制及人为素质方面的障碍,而开展大学生对话管理实验本身就是克服、消减这些障碍的一种尝试、环节与过程,因为对话本身就是一种革命的力量,一种自由的实践.对话是一种新的文化,它既是思想、文化、观念的革新力量,又是一种自由民主体制的增进累积力量,更是提高人为素质的一种内生动力.以对话去培育对话,是大学生对话管理实践发展的内在逻辑,用实验去预演、推动实践是大学生对话管理实践发展的便捷路径. 参考文献 (一)中文资料 (1)著作类 [1]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2] [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 [美]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 [德]福禄倍尔.人的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 [英]约翰·洛克.教育漫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 [法]卢梭.爱弥儿·论教育(上、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7] [美]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8] [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9] [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0] [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1][美]约翰·范得格拉夫.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2][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13][美)Philip G.Altbach,Robert O.Berdahl,and Patricia J.Gumport. 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社会、政治、经济的挑战.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14][美]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第十版)[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15][美]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第七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6][美]斯蒂芬·P·罗宾斯. 组织行为学[M]. 孙建敏等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17][英]保罗·格里斯利.管理学方法论批判:管理理论效用与真实性的哲学探讨[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18][美]泰罗.科学管理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9][美]西蒙.管理行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20][美]小阿尔弗雷德.D.钱德勒.管理的历史与现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1][印度]P.N.康德瓦拉?.管理创新与创新管理:保持并拓展你的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5 [22] [英]查尔斯·汉迪.管理之神:组织变革的今日与未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3] [英]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M].周安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24][美]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5][美]鲍尔.管理学:一种道德艺术[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26][美]鲍勃·奥伯特、保罗·科恩.管理的智慧[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27] [美]韦恩.K.霍伊、塞西尔.G.米斯克尔. 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第七版)[M].范国睿主译.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8] [英] 戴维·H·乔纳森. 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 [M]. 郑太年等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9] [英]罗伯特·G·欧文斯.教育组织行为学[M].窦卫霖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0] [美]道格拉斯·C·诺斯.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 上生活费:上海三联书店. 1994 [31] [美]康芒斯. 制度经济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4 [32] [美]罗尔斯. 正义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33][德]马丁.布伯.我与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34][德]马丁.布伯.人与人[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 [35][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36][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37][德]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8][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39][英]戴维·伯姆.论对话[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0][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41][德]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42][苏]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5卷)[M].钱中文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43][日]北冈诚司.巴赫金――对话与狂欢[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4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5][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6][美]麦克莱伦.教育哲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47][美]大卫·G. 阿姆斯特朗.教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8] (英)安迪·格林.教育、全球化与民族国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9] [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50] [美]琳达·埃利诺.格伦娜·杰勒德.对话:变革之道[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51] [美]L.斯维德勒.全球对话的时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2] 滕守尧.文化的边缘[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 [53] 谭学纯.人与人的对话[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5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58]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59] 黑格尔. 历史哲学[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56 [60] 爱因斯坦. 爱因斯文集(第一卷)[M] . 商务印书馆. 1976 [61] 列宁. 列宁全集(第25卷)[M]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8 [62] [德]马克斯·舍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 [63] [德]麦克斯·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M].金海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64] 丹尼尔·贝尔.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2 [65] P·奥德姆.生态学基础[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66] WALDROP M. 复杂:诞生于次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M].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1997 [67] 库伊曼等.管理公共组织[M]. 萨吉出版公司.1993 [68] 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69] 全增嘏.?西方哲学史(上、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70]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1][春秋]李耳. 道德经[M]. 蒋信柏编著. 北京: 蓝天出版社,2006? [72]?王治河.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增补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3] 佟立.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74] 赵汀阳. 论可能生活[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75] 赵汀阳. 论可能生活(修订版)[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6] 高清海等.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77] 高清海.人就是"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78] 高清海等.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走向未来的当代哲学精神[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79] 王锐生等.社会哲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80] 郭湛.主体性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81] 冯友兰. 贞元六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82] 张庆熊.熊十力的新唯知论与胡塞尔的现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83] 余灵灵.哈贝马斯传[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84] 梁漱溟.人心与人生[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 [85] 夏甄陶. 人是什么[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86] 殷鼎.理解的命运[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87] 里克曼. 狄尔泰[M]. 殷晓蓉等译. 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88] 叶秀山. 美的哲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89] 赵中立、许良英.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90] 李振霞:当代中国十哲[M]. 华夏出版社. 1991 [9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学会生存[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92] 陈桂生.教育原理[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93]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94] 檀传宝. 西方教育经典导读:从苏格拉底到杜威[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6 [95]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96] 王天一等.外国教育史(上、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97] 于建福.孔子的中庸教育哲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98] 王坤庆.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9] 冯建军.生命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100] 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01] 殷鼎.理解的命运[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102] 夏正江.教育理论哲学基础的反思:关于"人"的问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0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学会生存[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104] 潘懋元. 新编高等教育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105] 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06] 房剑森.高等教育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7] 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8] 唐玉光、房剑森.高等教育改革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109] 谢安邦.比较高等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10] 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11] 朱永新. 当代日本高等教育[M].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2 [112] 杨德广.现代高等教育思想探索[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13]?周三多.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14] 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115] 彭新武.?管理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16] 夏书章. 行政管理学[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7 [117] 张成福等.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18] 王雨田. 控制论. 信息论. 系统科学与哲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生出版社. 1986 [119] 罗珉.管理学范式理论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120] 罗珉.管理理论的新发展[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121] Gynthia.参与:成功管理的操作指南[M].彭福永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122] 席酉民、尚玉钒.和谐管理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23] 赵继新.人本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124]?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25] 孙玉丽.教育管理审美价值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126] 姚启和.高等教育管理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127] 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28] 王雁飞.管理心理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129] 伍叶琴.组织管理心理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30] 张燮.高等学校管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31] 赵鸣九.大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32] 刘延平.多维审视下的组织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33] 侯光明、李存金.现代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34] 曾仕强、刘君政.领导与激励[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35] 贺祖斌. 高等教育生态论[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36] 吴林富. 教育生态管理[M].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6 [137] 任长松. 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38]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139] 童维杰.大学生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M].齐鲁书社,2006 [140] 王希俊. 新时期大学生管理[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 [141] 漆小萍.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142] 沈晓敏.对话教学的意义和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5 [143] 熊伟.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辑(上)[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44] 杨眉.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145] 卫异、左振瑛.青少年人格塑造[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论文类 [1] 鲁洁.网络.人.教育[J].江苏高教.2000(1) [2] 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与政策[J].高等教育研究. 2001(6) [3] 黄崴.20世纪西方教育管理理论及其模式的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 [4] 黄崴.西方后现代理论与后现代教育管理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增刊 [5] 程晋宽.西方教育管理研究范式的转换[J].比较教育研究.2003,(6) [6] 程晋宽.当代西方教育管理研究新思潮论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4,(1) [7] 袁锐锷. 20世纪西方教育管理思想发展的回顾[J]. 教育研究. 1995,(10) [8] 杨天平. 西方教育管理研究100年[J]. 外国教育研究. 2004,(9) [9] 杨天平. 后现代教育管理时代论[J]. 现代教育科学. 2002,(11) [10] 冯增俊. 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发展特征及趋向探析[J]. 教育研究. 2004,(11) [11] 张新平.美英教育管理理论的三种范式[J].教育研究.2000,(2) [12] 张新平.格林菲尔德教育组织管理理论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9) [13] 张新平. 价值论与整合论: 外国教育管理学理论的新进展[J]. 比较教育研究. 2003,(1) [14] 张新平. 新世纪国外教育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趋势[J]. 比较教育研究. 2004,(3) [15] 翁文艳. 现代教育管理价值观初探[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2) [16] 吴志宏. 探讨新世纪教育管理学研究的走向[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 (2) [17] 孙向晨. 马丁·布伯的"关系本体论"[J]. 复旦学报. 1998,(4) [18] 刘杰. 论马丁·布伯的宗教哲学[J]. 世界宗教研究. 2000,(4) [19] 张世英. 人生与世界的两重性[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2,(3) [20] 夏东民.交流、理解、沟通: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明对话[J].哲学研究.2003(12) [21] 王晓东、刘松. 人类生存关系的诗意反思[J]. 求是学刊.2002,(4) [22] 刘庆昌. 对话教学初论[J]. 教育研究. 2001(11) [23] 米靖. 批判与建构――马丁·布伯与新教育思潮[J]. 比较教育研究. 2003,(3) [24] 米靖. 论基于对话理念的教学关系[J]. 课程·教材·教法. 2005,(3) [25] 米靖. 马丁·布伯教学思想探析[J]. 外国教育研究. 2003,(2) [26] 白春仁. 边缘上的话语——巴赫金话语理论辨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 [27] 夏正江. 对话人生与教育[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7,(4) [28] 张博.幼儿教育:从"奴化"走向"对话"[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5) [29] 聂荣鑫.与文本对话: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新途径[J].学科教育.2003(6) [30] 张天宝.试论教育对话及其基本特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 [31] 辛斌.巴赫金论语用:言语、对话、情境[J].外语研究.2002(4) [32] 张增田、靳玉乐. 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 高等教育研究. 2004,(3) [33] 吴景松.论马丁.布伯对话哲学与教育管理观的重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6) [34] 张康之.公共行政:超越工具理性[J].浙江社会科学.2002(4) [35] 陈振明.工具理性批判——从韦伯、卢卡奇到法兰克福学派[J].求是学刊.1996(4) [36] 高鸿.西方近代主体性哲学的形成发展及其困境[J].理论导刊.2007(3) [37] 虎小军.张世远.主体间性:哲学研究的新范式[J].宁夏社会科学.2007(2) [38] 王晓东.哲学视域中的主体单间性问题论析[J].天津社会科学.2001(5) [39] 张再林.关于现代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转向"[J].人文杂志.2000(4) [40] 冯建军.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J].高等教育研究.2001(6) [41] 郭湛.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3) [42] 岳伟.王坤庆.主体间性:当代主体教育的价值追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 [43] 尹艳秋.叶绪江.主体间性教育对个人主体性教育的超越[J].教育研究.2003(2) [44] 张法. 作为后现代思想的解释学[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0,(5) [45] 潘德荣. 基于"此在"的诠释学[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2) [46] 陈本益.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简论[J]. 浙江学刊. 2003,(1) [47] 袁祖社. 意义世界的创生及其自为拥有――人的超越性与自由本质探究[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3) [48] 黄浩. 价值:人的意义世界的生成与澄明[J]. 理论月刊. 2005,(6) [49] 冯建军. 论生命化教育的要义[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6,(5) [50] 冯建军,人的超越性及其教育意蕴[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1) [51] 郑金洲. 教育本质研究十七年[J]. 上海高教研究. 1996,(3) [52] 刘智运、胡德海. 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10) [53] 黄崴. 主体性教育理论: 时代的教育哲学[J]. 教育研究. 2002,(2) [54] 冯建军. 个体主体教育的反思与类主体教育的建构[J].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6) [55] 康伟. 教育研究范式转换: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 教育科学. 2006,(6) [56] 顾建军. 浅析教育的双主体特征[J]. 教育科学. 2000,(1) [57] 王晓东.刘松.人类生存关系的诗意反思——论马丁.布伯的"我——你"哲学对近代主体哲学的批判[J].求是学刊.2002,(4) [58] 孙绵涛.西方范式方法论的反思与重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6) [59] 叶芃.论信息社会中的教育[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1) [60] 王海英.通向未来——信息社会中教育理念的重塑[J].当代教育科学.2006(23) [61] 孟东方.论当代大学生思想特征[J].青年探索.2002(5) [62] 崔景贵. 社会转型与高校心理教育变革[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1(5) [63] 崔景贵.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高等教育新理念[J].高教探索.2005(1) [64] 王寿林.汪庆华.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特点[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65] 邬大光.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内涵与价值——与马丁·特罗教授的对话[J]. 高等教育研究. 2003(6) [66] 马闻钧. 教育管理中的自组织性、主体性和主体间性[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3) [67] 陈祖社. 谈中美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 (6) [68] 白天志. 人本管理时代高校大学生管理模式探究[J]. 甘肃高师学报. 2005,(4) [69] 杨鑫铨. 构建21世纪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机制的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 2002,(1) [70] 翁纯凤.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运行机制的新探索[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2(3) [71] 贺志军. 薛亮. 网络传播理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新视野[J]. 现代大学教育.2007,(4) [72] 于蕾. 刘云凤.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J].2004,(3) [73] 汤正华.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转变的若干思考[J]. 江苏高教. 2000,(4) [74] 李明等.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公共管理研究[J]. 现代大学教育. 2003,(4) [75] 蔡红梅. 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 求索. 2004,(5) [76] 时长江. 胡韵玲. 新时期构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新视野[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4) [77] 邓锐生等.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协商对话刍议[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89,(4) [78] 余岚.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话模式构建初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7,(6) [79] 张康之.公共行政:超越工具理性[J].浙江社会科学.2002(4):3 [80] 陈振明.工具理性批判——从韦伯、卢卡奇到法兰克福学派[J].求是学刊.1996(4):3—6 [81] 冯建军.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J].高等教育研究.2001(6) [82] 冯建军.以主体间性重构教育过程[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83] 郭湛.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3) [84] 李素霞.于海燕.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述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85] 罗珉.管理学:科学主义还是人本主义[J].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86] 张文泉.吴春卿.论组织理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87] 孙平.管理组织理论的比较与发展[J].财经科学.1996(5) [88] 黄德良.人本管理的创新特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89] 乔瑞金.走向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整合的当代哲学[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5) [90] 薛为昶.超越与建构:生态理念及其方法论意义[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91] 钟启泉.社会建构主义: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J].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7) [92] 王文静.社会建构主义研究[J]. 全球教育展望.2001(10) [93] 裴新宁.社会建构论及其教育意见[J].全球教育展望.2001(10) [94] 曾新.论主体性教育中的主体间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报).2001(5) [95] 陈坤明.李建国.试论知识的建构机制[J].学术论坛.2006(10) [96] 肖川.道德教育必须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3) [97] 鹿林.论人的生活世界[J].哲学研究.2007(9) [98] 李文阁.于召平.生活世界:人的自我生成之域 [J].求是学刊.2000(1) [99] 曹润生.张澍军.生活世界:世界观教育的真实根基[J].社会科学战线.2005(5) [100] 石中英. 知识性质的转变与教育改革[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1(2) [101] 胡中锋.试论心理学的整合[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5) [102] 谈炳和、樊富珉.试论人格与人格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 [103] 王登峰. 论走向生活世界的教学目的观[J] . 教育研究. 2007(1) [104] 李军.美国高校学生参与管理的历史、现状与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3(10) [105] 蒋威宜.美国高校学生管理模式[J].大连理工大学学生工作.2003(4) [106] 洪家毅.从学生之地位论大学法之修正[C].大学法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东吴大学法学院.1998 [107] 韩兵.完善我国高校参与权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6) [108] 林崇德、申继亮等. 从教师的知识结构看师范教育的改革[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9(6) [109] 董建新. 制度与制度文明[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110] 司江伟. 20世纪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发展的对比 [J]. 科学管理研究. 2003(1) [111] 王冀生. 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J]. 高等教育研究. 2005(10) [112] 封海清. 张应强. 大学文化选择论略[J]. 江苏高教. 2006(4) [113] 毛亚庆、黄启兵. 高等教育质量的知识解读[C]. 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 [114] 杨移贻.大学"官本位"及其消解[C].中国高教学会高度教育学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115] 冯锐.金婧.学习共同体的思想形成与发展[J]. 电化教育研究. 2007(3) [116] 孟建伟. 教育与人文精神 [J]. 教育研究. 2008(9) [117] 刘亚敏. 大学精神探论 [J]. 未来与发展. 2000(12) [118]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5):37—40 [119] 格里·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 五个论点[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1999 (2) [120] 杰索普.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 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述[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1999(2) [121] 玛丽- 克劳德·斯莫茨.治理在国际关系中的正确运用[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1999(2 (二)外文资料 (1)著作类 [1] Christopher Hodgkinson(1991). Educational Leadership: The Moral Art. Albaly, NY:Suny Press. [2] Christopher Hodgkinson(1996). Administrative Philosophy: Values and Motivatons in Administrative Life. London: Elsevier Science Ltd. [3] Greenfield,T.B.,and Ribinns,Peter.(1993).Greenfield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London:Routledge [4] E. Mark Hanson(2003).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llyn and Bacon. [5] Hilpin, A.W.(1970). Administrative Theory in Education. Chicago:Midwest Administration Center, University of Chicago. [6] Wayne K.Hoy, Cecil G. Miskel(2001).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McGraw-Hill. [7] Tony Bush and Les Bell(ed)(2002). Th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Paul Chapman. [8] William G.Monahan, Herbert R.Hengst(1982).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Macmillan. [9] Owens,R.G.(1998).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 Boston-London-Toronto-Sydney-Tokyo Singapoer: Allyn and Baccon. [10] Evers. W & Larkomski G.(1996).Exploring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London: Elsevier Science Ltd. [11] R.F.Campbell,T.Fleming,L.J.Newell,J.W.Bennion(1987).A History of Thought and Practice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Colunbia University. [12] T.B.Greenfield,and P.Ribbins(1993). Greenfield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London: Routledge. [13] Lorne C.Plunkett &Robert Fournier:Particpatile Management.John Wiley&Sons.Ine.1991 [14] Mary Parker Follett. Dynamic Administration: The collected Papers of Mary Parker Follett[M]. New York: Harper& Brothers Press, 1941 [15] Per Linell. Approaching dialogne: talk, interaction and comtexts in dialogical perspectives,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 1998 [16] HAKEN H.1988. Information and self—organization: a macroscopic approach to complex system. Berlin: Springer Verlag: 11 [17] SYNERGETICS H H.1983.An introduction: non—equilibrium phase transitions and self—organization in physic and chemistry. Berlin: Springer Verlag: 191 [18] WOLFRAM S. 1994. Cellular automata and complexity. Addison—Wesley Company (2)论文类 [1] Haller,E.J.and Knapp,T.R.(1985). Problems and Methodology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1,3 [2] Evers. W & Larkomski G.(2001). Theory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Naturalist Direction. Jour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6,2001 [3] Donald J.Willower(1993).Explaining and Improv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21(3) [4] Evers. W & Larkomski G.(1996).Science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 Postpositivist Concepti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32(3) [5] Evers,C.W(2000). Leading and Learning in Organizational Contexts: A Contribution from the New Cognitive Sci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adership in Education,3(3) [6] Evers,C.W(2003).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on Science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Perspectives on System,31(3) [7] John Fitz(1999). Reflections on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Studies.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27(3) [8] Margaret Van de Pitte(1993). Hodgkinson on Leadership and Philosophy.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21(4) [9] Michael Strain(1996). Rationality,Autonomy and the Social Context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24(1) [10] D.J.Willower(1975).Theory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13 [11] Lemke, J. (1997). Cognition, Context, and Learning: A social Semiotic Perspective. In D. Kirshner& J.A. Whitson (eds.), Situated Cognition: Social, Semiotic, and Psychological Perspecties.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2] T.E.Deal and A.A.Kennedy. Culture: A New Look Through Old Lenses [J].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 1983,19 [13] Gary Hamel. Revolution VS. Evolution: You Need Both.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Vol. 79, 2001(5) 附录(致谢、插图列表、表格列表等) 在本课题的研究撰写过程中,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教授在百忙之中给予悉心指导,西南大学的崔延强教授、易连云教授、周鸿教授等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致以真诚的谢意! 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立项资助致以特别的谢意! 对成果中所引资料的著作者致以真诚的敬意和深深的谢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