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堂教学提问艺术探索 > 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提问初探
  • 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提问初探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4-08-02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提问初探 一、问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几年,对于课程改革的一些新理念,如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发挥引导和指导作用,很多老师不仅耳熟能详,而且也一直在贯彻执行.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一是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后,时间上不好把握,总感觉课时不够.二是学生对于教师精心设计的内容根本不感兴趣,出现冷场,最终花费了时间,还没学到知识. 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开始关注有效教学的问题.有效教学,是指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简言之,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时间、精力、努力)带来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有成效的教学. 笔者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中出现的两点问题,都与课堂提问设计不当有关.所以本文仅从历史课堂提问的角度,对有效教学进行初步的探索. 二、概念界定 有效提问是指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课堂有效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有计划地、针对性地、创造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 三、研究内容 北师大版《历史》教材的课堂有效提问教学. 课堂有效提问的内容. 课堂有效提问的技巧. 四、研究对象: 根据北师大版《历史》教材的设置,初中七-九年级的学生都要学习历史.这三个年级从总体来讲都属于12-15岁年龄段,学生思维方式总的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他们多喜欢形象、直观的观察和认识客观事物.习惯于形象思维,是这个年龄段学生心理认知的主要方式,也是他们思维的重要特点.而抽象思维则是他们的弱项,至于逻辑思维更是他们不容易做到的.但在各个年级之间还是存在差异的. 初一年级是初中起始年级.从知识储备来说,在小学阶段没有专门的历史课,"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历史学科的内容,只有"我是中国人"和"走进世界"两个模块,而且以培养认知能力为主.学生缺乏对历史学科的整体认识.通过课前交流了解到,学生对历史抱有浓厚的兴趣,但他们掌握的历史知识零散,而且呈故事化,缺乏理性分析能力.从心理认知方式来说,初一学生仍然停留在感性认知层面,对画面、音乐、活动的接受程度高于文字. 初二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最大的一年,很多人正是从此时开始思考人生观、世界观的问题,很多人对社会、人生的极端看法也来源于此时.他们的能力有所增强,起码知识储备、经验积累比初一更多一些,这就使得相当一部分同学开始主动地探寻关于外界、关于自身的知识.但是他们理性分析能力还不够强,却耻于承认这一点.尽管对于形象化的材料,他们很喜欢看,却会口是心非地加以贬低,以衬托自己的成长.他们对正面的说理非常反感,往往认为是说教.对课堂以外的其它渠道,如同学间的交流,网络上的消息,甚至家长偶尔流露出来的偏激观点,他们常常会信以为真,甚至因此而贬低历史课的功效.而随着生理的变化,他们的情绪起伏非常大,感爱敢恨,而且趋于极端,如果不加以引导,可能造成终生的遗憾. 初三的学生面临升学考试的压力,主要精力都用在了主科上,很多人把上历史课当成了放松的途径.而且他们已经系统学习了两年历史课,对老师的种种教学方法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审美疲劳. 五、研究方法: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以理论学习为先导,以课堂有效提问为载体,以大胆实验为行动,力争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进行研究.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平时的教学实践经验,采用以下几种具体的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 以与学生合作的形式,在"行动―观察―反思―改进―行动"的不断循环中,形成并检验所研究的教学理念.这种行动研究,是以行动为导向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形式.行动研究者假设课堂有效提问对学生的作用,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注意收集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反馈,在实践中不断改变设计出的方法,调整教学策略,促进课堂教学的效果. 2.专题实验比较法 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某一课型的课堂导入模式做一尝试,再反思教学感受,同时对所研究的对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效果对比等比较的形式进行研究,以期达到良好的研究成果. 六、研究过程: (一)课堂有效提问的内容 1.课堂有效提问在导入语中的设计 导入语在教学环节当中很重要,它决定了学生是否一进入课堂就被所学内容吸引,以及对所学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明确.在导入与当中设计问题,必须非常精心.根据导入语在课堂教学中的不同位置,我们可以将之归纳为课堂伊始的导入这一教学环节,还有子目之间的过渡语. (1)课堂导入环节中的有效提问 如何在课堂伊始,利用3-5分钟时间,迅速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课堂导入环节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把有效提问设置在这一环节,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九年级上册的《电气时代的来临》一课,是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器发明部分的内容,理论性文字较多,史实提供的较少,大字部分提到的人物只有爱迪生一人.在《爱迪生传》中有这样一个细节:"爱迪生将一片薄薄的锡箔卷在滚筒上,把振膜的针调好位置,对准缠在螺线起点的锡箔上.于是爱迪生摇起机器,开始向振膜讲话.他背诵着抒情诗'玛丽有只小羊羔,她的毛发白如雪……'.大家还在旁观.爱迪生从记录机振膜上把针退出,将滚筒转回原位,然后将另一振膜的针头对准锡箔.他再次摇动手柄.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机器发出了微弱,然而无疑是属于爱迪生的声音:'玛丽有只小羊羔……'克鲁西用德文惊叹道:'我的上帝!'"学生们爱听音乐,英语则是现在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要学的必修课,再加上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理,尽管是普通班,也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小时候是受过乐器培训的.各种渠道保证了这首儿歌学生耳熟能详. 在课堂上播放了Flash动画《玛丽有只小绵羊》之后,提出问题:"这样一首乐曲,最早通过什么设备可以录制并播放出来?"在学生顺利答出"留声机"后,引导他们观察留声机的构造,得出最早的留声机是手摇,也就是人力驱动的结论.然后补充讲述他们所不知道的部分:从1877-1888年,爱迪生在十一年间做了无数次试验,终于把留声机改造成了电力驱动,使人力又一次被解放出来.从而导入课题:"电气时代的来临",同时也为后面学习爱迪生发明电器的百折不挠、精益求精的精神埋下伏笔. 在课后的调查中,学生看到这首曲目,94.28%的学生联想到留声机.只有两个男生之前没听过这首歌,72.09%的学生承认这首歌带给了他们愉悦的心情,这种方式非常贴近他们的生活和爱好.88.89%的学生认为这样的开始与后面的内容关系密切,这样的问题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对于他们理解课文也很有帮助. (2)子目之间过渡的有效提问 学生认识问题是有一个过程的,由主观到客观,由现象到本质.如果子目之间的关系明确,过渡自然,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地理清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但是如果过渡不够自然,就会影响学生对整体知识的理解. 八年级下册的《西欧的基督教文明》一课,分三个子目:"西欧封建制度","欧洲的精神领袖"(即罗马天主教会),以及"中世纪的花朵"(即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非一目了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感到这一课的内容像是生硬拼凑起来的. 在由"西欧封建制度"向下一子目"欧洲的精神领袖"过渡时,如果用地图演示查理帝国形成及范围,出示《罗马教皇为查理大帝加冕》图,设问:"查理——这位几乎统治整个西欧的国王,为什么要跪在教皇面前接受加冕?"这样就可以用查理帝国疆域的辽阔和查理大帝在教皇面前下跪形成视觉冲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下一子目的学习. 在由 "欧洲的精神领袖"向下一子目"中世纪的花朵"过渡时,如果出示《高利贷者和他的妻子》油画,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细节,回答:"是什么使她的注意力离开了祈祷书?"可以使学生对商业发展引起人们观念的变化形成直观印象. 这样,所有的问题围绕着一个个具体的情境展开,又相互关联,最终构成了一个整体.2.课堂有效提问在突破重点难点时的设计 重点难点是一节课的精华部分,突破重点难点有多种方法,课堂提问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身的参与和积极的思考解决问题,是比较有效的方式. 七年级上册的《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一课,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看似很简单,但是第二个子目的标题"车同轨,书同文"根本不能全面概括本目下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所有方面的史实,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经常出现缺漏,老师自己按照顺序讲又容易流于沉闷、琐碎.所以就把这一目下与经济文化相关的内容编辑成一个故事,即战国时期的一个虚构的人物孔虚经商的历程.在学生阅读故事之前,老师就提出问题:战国时期的孔虚经商遇到了哪些困难,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进行解决?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有的放矢,节省时间. 孔虚是齐国的富家子弟,他听说陶朱致富的事后,决定经商. 于是,孔虚便贩运盐和丝绸,前往魏国的大梁.一路之上换了几次车辆,因为各诸侯国车辆大小不同,路上还有各国修建的路障和堡垒,很不好走. 到了大梁,孔虚一打听,得知这里每升盐、每丈丝绸,都比齐国贵得多,高兴地跳起来.谁知魏国的斤、尺都比齐国大得多,孔虚一不小心亏了大本.孔虚卖掉货物,只得到不多的布币,又发现这些钱在齐国不能用,于是决定用这些布币进货再搏一次. 他一人押货,前往邯郸.到了邯郸后,孔虚发现原来赵国的斗比魏国小得多,而两国每斗货物价钱差不多,大有赚头!熟悉行情后,孔虚抓住时机又做了几笔生意.商场得意,孔虚慢慢出名.一位赵国商人听闻孔虚之名,登门向他贷款,并立据作证,但孔虚发现赵商写的字与齐国的字不一样,认为这个商人有意骗他,竟不知这正是赵国文字! 出来日久,孔虚思念家乡,于是把所赚得钱换成刀币,用马驮着,兴冲冲地回齐国.快到家时,孔虚突然发现口袋已被刀币扎穿,空无一物,他心中非常沮丧,从此再也不经商了. 很多同学边看边对照课本内容,几乎故事一看完,结论就出来了.比起过去让学生直接阅读课文内容,没有人借机"开小差",也没有人提出内容多看不完,相反,大家还生怕慢了一点儿失去回答问题的机会,都找得又快又准.这样,在学生的兴致勃勃中,本课的重点难点问题就很好地解决了. (二)课堂有效提问的技巧 1.课堂有效提问的氛围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营造出来的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和条件,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从日常生活开始,尊重每个学生;当某些学生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时,都要及时予以表扬;还要充分运用语言的魅力,吸引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一种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中,毫无压力地学习历史,让他们真正体验到自己是课堂里的主体,学习上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在这样的整体氛围下,才会出现学生大胆、主动地当堂质疑老师,出现一些老师平时没有想到过的思考问题的角度. 在七年级上册的《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一课中,为了说明孔子"仁"的思想,我引用了一段材料:"厩(马圈)棼.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是很常见的材料,过去学生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反应.但是去年讲到这个地方,突然有个男生提出:老师说得不对.孔子并不是真的"仁",因为马也是生命,他"不问马"就是不爱护动物,这是不环保的表现.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取得成果的表现,也给历史教学带来了新的难题.面对从未预想过的情况,我把原来预设的问题"这则材料反映了孔子什么思想?"临时增加了层次. 我先问学生:"材料中看守'厩'的人最有可能是什么身份?" 学生结合前面学过的内容回答出:"最有可能是奴隶." 我再问学生:"前面咱们学过,西周时期的奴隶是什么待遇?" 学生这才恍然大悟:"奴隶毫无人身自由,经常被王和贵族用于赏赐和买卖.贵族有时还杀死奴隶,用作祭祀祖先的供品,或者为死去的贵族殉葬." 我肯定学生的答案,进一步提问:"西周时的奴隶和马一样,都是作为奴隶主的财产而存在,甚至还没有马贵重.春秋时期的孔子发现马厩被焚毁,追问伤了人没有,而不问马,这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 这样一来,学生不但答出了孔子"仁"的思想,还进一步理解了"仁者爱人"的特定时代意义,一举两得. 如果每节课都由学生这样提出质疑,或者主动提出想了解的问题,才真正是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可以说是课堂有效提问的最高境界. 2.课堂有效提问的评价 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可以说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递减的.这固然是因为学生随着年龄增长,自尊心增强,害怕说错;但也不能排除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评价失当的原因. 当学生回答问题之后,老师一定要及时讲评,并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当然这种鼓励并不是无原则性的,表扬也要说清原因,比如答案标准,思路独特,答题程序正确,甚至举手回答问题的勇气,都可以在表扬之列.否则学生会觉得这个老师是"好好先生",表扬太廉价,反而不屑于回答问题. 表扬也不代表一味说"好".有的学生关心时事,但又摆脱不了青春期的冲动毛躁,一有风吹草动就想以"战争"手段解决问题.对这样的同学,狠批也没用,关键是帮助他正确认识战争的残酷性,从心里渴望和平.最好的方法是把握住他观念中的爱国情感,以整体表扬加局部纠正的方式,慢慢感化.也可以用通俗的比喻来表达:就像两个同学有了矛盾,你打我一拳,我还你一脚,就没完没了了,最后免不了两败俱伤.但如果其中一方不还手,而用理智的方式解决问题,那么根本不会打起来.有的学生喜欢标新立异,想问题爱走偏锋.比如有个学生通过抗日战争的学习,自行得出结论:"战争可以促进科技发展."严格来说他的结论并没有错,但如果过分的夸奖,他可能会滑向唯技术论的深渊.所以在肯定了它的独到之处后,还要尽力引领他认识:交战国发动战争的主观目的并非发展科技,科技得到发展只是战争的客观效果,因为它是交战双方致胜的工具. 3.课堂有效提问要突出历史学科的特点 都说文史不分家,但是历史课其实有它自身的特点.尤其是文化课,涉及科技、文学、艺术的内容,如果处理不好,设计的问题再精彩,也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无法让学生领略到历史特有的魅力. 七年级上册的《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一课,讲述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书法、绘画、雕塑艺术的成就."石窟艺术"在美术课上也学过,而且对雕塑的细节分析远远超过历史课涉及的部分,即便讲得再好也是东施效颦之举.我的做法是投影出两张云冈石窟和洛阳石窟佛像的照片,提问"哪一个佛像的服装更接近汉族服装?为什么会产生这一变化?"并给出提示:两个石窟分别位于"山西大同"和"河南洛阳".这样就直接把这部分内容和前面所学的"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联系起来,使学生对于艺术品的时代背景有了明确的认识. 七、研究结论 在研究过程中,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初一历史课的课堂有效提问设计应更偏重趣味性、直观性,从学生身边最熟悉的事物入手为佳.但要注意避免低龄化的倾向,尽量在此基础之上通过设置有思考价值的问题,逐步提高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初二年级是转折的一年,是叛逆的一年,要捕捉住这些青少年的逆反之心,必须从激发情感入手,正面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初三学生,要引起他们的注意,要激发他们去思考,必须让他们感到新奇,尽量找一些他们有一定熟悉感但又知之不详的材料,让他们了解自己的知识还有缺失,从而踏下心来学习. 甲骨文字,从门从口,以会问讯之意.口在门外,是外来之人问门内之人,后来为了字形的整齐方正,把口字安在门内.我对这个字的字形变化,还有另一种看法,那就是中国人在远古时期本来是爱问问题的,外来之人向门内之人提问,得到了解答,就能得窥门径,进入知识殿堂;可后来中国人越来越内敛,只能改由门内之人问外来之人,答对了才可进入.真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探究,能把学生的思维方式转变过来,重回"问"字的本源!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的艺术和技巧  课堂提问的艺术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高中历史课堂提问艺术  浅谈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近代化探索教学设计  浅谈数学课堂提问艺术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