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識教育應試辭典1》 > 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
  • 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4-10-13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 中国文学 课程及评估指引 (中四至中六) 课程发展议會与香港考试及评核局联合编订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建议学校采用 二零零七年(二零一四年一月更新) 目录引言i第一章 概论 1 1.1 背景 1 1.2 课程理念 1 1.3 课程宗旨 2 1.4 与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的衔接 2 第二章 课程架构 5 2.1 课程设计原则 5 2.2 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架构 7 2.2.1 课程架构 7 2.2.2 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架构 7 2.2.3 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中的中国文学科学习 8 2.3 学习目标 9 2.4 学习重点 9 2.5 学习成果 9 2.6 课程结构及组织 10 2.6.1 必修部分 10 2.6.2 选修部分 12 2.6.3 高中学习时间的安排 15 第三章 课程规画 17 3.1 主导原则 17 3.2 学习进程 20 3.3 规画课程 21 3.3.1 整体规画的考虑 21 3.3.2 开设选修单元的考虑 21 3.3.3 学习时间 22 3.4 课程统筹 23 3.4.1 全面考虑 23 3.4.2 各司其职 24 第四章 学与教 27 4.1 知识与学习 27 4.2 学生与教师的角色 27 4.2.1 学生的角色 27 4.2.2 教师的角色 28 4.3 主导原则 29 4.4 取向与策略 31 4.4.1 教学取向 31 4.4.2 学与教策略 33 4.5 优质的互动学习 35 4.6 学习社群 36 4.7 照顾学生的多样性 37 4.7.1 照顾学习差异的原则 37 4.7.2 适当的课程设置 38 4.7.3 有效的教学策略 39 4.8 日常课业 41 4.8.1 日常课业的类型 41 4.8.2 布置日常课业的原则 41 第五章 评估 45 5.1 评估的角色 45 5.2 进展性和总结性评估 45 5.3 评估目标 48 5.4 校内评估 48 5.4.1 主导原则 48 5.4.2 校内评估活动 51 5.5 公开评核 53 5.5.1 主导原则 53 5.5.2 评核设计 53 5.5.3 公开考试 54 5.5.4 校本评核 54 5.5.5 成绩水平与汇报 55 第六章 学与教资源 57 6.1 学与教资源的作用 57 6.2 学与教资源的选取 57 6.2.1 主导原则 57 6.2.2 资源类别 58 6.3 学与教资源的运用 61 6.4 学与教资源的发展和管理 62 附录 一 建议学习重点 65 二 指定作品篇目 67 三 阅读书目 69 四 选修单元纲要 73 五 选修单元与必修部分的关系 95 六 必修与选修单元安排构思示例 99 词汇释义 101 参考文献 105 课程发展议會—香港考试及评核局中国语文教育委员會 委员名录 引言教育统筹局(教统局,现改称教育局)於2005年发表报告书1,公布三年高中学制将於2009年9月在中四级实施,并提出以一个富弹性、连贯及多元化的高中课程配合,俾便照顾学生的不同兴趣、需要和能力.作为高中课程文件系列之一,本课程及评估指引是建基於高中教育目标,以及2000年以来有关课程和评估改革的其他官方文件,包括《基础教育课程指引》(2002)和《高中课程指引》(2007).请一并阅览所有相关文件,以??解高中与基础教育的?系,并掌握有效的学习、教学与评估. 本课程及评估指引阐明本科课程的理念和宗旨,并在各章节论述课程架构、课程规画、学与教、评估,以及学与教资源的运用.课程、教学与评估必须互相配合,这是高中课程的一项重要概念.学习与施教策略是课程不可分割的部分,能促进学會学习及全人发展;而评估亦不仅是判断学生表现的工具,更能发挥改善学习的效用.读者宜通观全局,阅览整本课程及评估指引,以便了解上述三个重要元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课程及评估指引由课程发展议會与香港考试及评核局(考评局)联合编订.课程发展议會是一个谘询组织,就幼稚园至高中阶段的学校课程发展事宜,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提供意见.议會成员包括校长、在职教师、家长、雇主、大专院校学者、相关界别或团体的专业人士、考评局的代表、职业训练局的代表,以及教育局的人员.考评局则是一个独立的法定机构,负责举办公开评核,包括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委员會成员分别来自中学、高等院校、政府部门及工商专业界. 教育局建议中学采用本课程及评估指引.考评局會根據学科课程而设计及进行各项评核工作,并将印发手册,提供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的考试规则及有关学科公开评核的架构和模式. 课程发展议會及考评局亦會就实施情况、学生在公开评核的表现,以及学生与社會不断转变的需求,对学科课程作出定期检视.若对本课程及评估指引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致函: 香港湾仔皇后大道东213号胡忠大厦12楼 教育局课程发展处 总课程发展主任(中国语文教育)收 传真:2834 7810 电邮:secchinese@edb.gov.hk (空白页) 概论本章旨在说明中国文学科作为三年制高中课程选修科目(的背景、理念和宗旨,并阐述本科与初中课程、高等教育,以及就业出路等方面如何衔接. 1.1 背景 2004年10月,教育统筹局发表《改革高中及高等教育学制((对未来的投资》文件,蒐集各界对设计蓝图、实施时间及财政安排等问题的意见;2005年5月,发表「334报告书」,为三年高中学制的实施,策画未来的路向. 《中国文学课程及评估指引(中四至中六)》(2007)是根據以上两份文件的主要建议而编订,并配合和落实教育统筹局《高中课程指引》、课程发展议會《基础教育课程指引——各尽所能?发挥所长》(2002)、《学會学习——课程发展路向》(2001)及教育统筹委员會教育改革报告书《终身学习?全人发展》(2000)所提出的各项建议. 《中国文学课程及评估指引(中四至中六)》(2007)衔接《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指引(小一至中三)》(2002)所订定的课程发展方向,说明三年制高中中国文学的课程理念和宗旨,并就课程规画、学与教、评估及学与教资源等方面提出建议. 1.2 课程理念 中国文学科作为高中学生修读的选修科目,设立的基本理念是: 中文是香港大多数学生的母语,他们从成长的语言文化环境中,曾接触不少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养成一定的语言品味.文学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学课程要丰富学生的积储,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发展他们的文学鉴赏和创作能力,巩固和深化中国语文科的文学学习;让学生通过学习祖国文学,提升审美、探究、创新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国民素质,弘扬民族文化. 文学反映现实,寄寓理想.学习文学,可以探索生活和生命,感悟人生. 中国文学科为部分对文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提供深入而有系统的学习机會,让学生就个人性向,发挥所长,以规画未来升学,或从事与创作、评论或研究有关的工作. 中国文学有数千年优良传统,有丰富的文学瑰宝流传后世.学生透过本课程研习大量古今文学作品,加深对中国历史、社會生活和思想文化的认识,促进社會协力承传文学遗产. 本课程让学生通过研习优美的文学作品,提高个人的艺术修养和品味;透过探索作品的艺术境界,分享作品中独特而共通的思想感情,促进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感互动,拓展生命领域. 1.3 课程宗旨 配合中国语文学习领域的整体发展路向,本课程为部分对中国文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拓宽学习空间,让学生通过文学的学习,以: 培养审美情趣,提升艺术品味; 提高文学素养,承传文学遗产; 陶冶性情,美化人格;培养对国家民族、人类社會的感情; 发展个性,发掘潜能,发挥特长,为日后工作和进修作好准备. 我们期望透过本课程,培养出有文学鉴赏能力及创作能力、有审美情趣、有道德操守、能够热爱生命的新一代. 1.4 与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的衔接 2002年起实施的中学中国语文课程的学习内容包括阅读、写作、聆聽、说话、文学、中华文化、品德情意、思维和语文自学九个学习範疇,本课程让学生在基础教育初中中国语文课程的文学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艺术品味和文学修养,为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作好准备.三年制高中与基础及高等教育的衔接,主要体现於以下几方面: 在阅读文学的能力发展方面,本课程专就基础教育初中中国语文课程的文学範疇,作深入而较有系统的学习,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备将来在高等教育学习阶段就语文及文学作专门研习. 在思想情意和审美教育方面,初中语文的学习材料有不少都是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之美,培养审美情趣和品德情意.本课程在学生已有的思想情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学生文学阅读的视野,广泛阅读古今不同类型的文学名篇,深入剖析历代重要作家作品,在不断积累中提高语感,并对作品的思想内容有深刻的体會;同时加强审美能力的培养,重视赏析文学作品在形式和内容的整体美,并在文学创作的实践中,学习对美的表达和抒发个人的情感,以提升艺术品味,美化人格. 在发展学习重点方面,基础教育阶段包括了有关文学体裁、名家名作的学习,本课程在这基础上,进一步专就「文学学习基础知识」、「文学赏析与评论」及「文学创作」三方面拟设学习重点,学习运用文学基础知识,以帮助理解、分析、评论、创作文学作品,从而提升鉴赏和创作的能力. 在学习的方式方面,基础教育已着重培养各项共通能力,学會不同的学习策略.本课程在这基础上,提供更多让学生独立学习的机會,进一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探究和创新方面都有所发展,例如本课程除了提供指定作品外,还鼓励学生自读其他文学作品,让学生在自行赏析、评论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活动中,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各种探究的方法,从中建构知识和能力.本课程又在不同的选修单元中创设空间,可让学生就一些有兴趣的文学专题自行研习,重视学生对所探究的课题有个人的体會、评论或创见,体现创造性阅读和批判性阅读的能力,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为日后的工作或进修作好准备. 在课程设计方面,务求照顾学生全面和个性化的学习发展.本课程配合各专上学院有关文学课程的发展,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透过阅读古今文学名篇,培养研习文学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又从不同的切入面,如作家、时代、地域、文类,设计选修单元,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奠定学生在各专上学院从事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基础. (空白页) 第二章 课程架构 中国文学课程架构设定学生在高中阶段须掌握之重要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学校和教师在规画校本课程和设计适切的学、教、评活动时,须以课程架构作依據. 2.1 课程设计原则 建基课程优势 本课程建基於2003年实施的中六中国文学课程设计的精神,采纳该课程的设计模式,例如学习材料的组织方式、公开评核,均因承自该课程. 配合学制发展 本课程配合2009年高中学制的改变,参照整体课程发展而设计;在必修部分的基础之上,透过选修部分,提供多元的选择,让学生获得开阔、深化的学习,以发展他们的特长.本课程依以下原则设计: 建基於基础教育阶段已掌握的知识 为确保不同学习阶段的课程能紧密配合和互相衔接,本课程的设计,是建基於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国语文课程文学範疇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以及学习经历. 求取广度和深度之间的平衡 课程针对本科的发展进程,因应学生的能力水平,设计必修部分与选修部分,让学生研习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拓宽视野,提高个人的艺术修养和品味;同时亦提供选修单元,让学生通过对个人有兴趣的专门课题作较深入的研习,发展个性,发挥所长. 求取理论和应用学习之间的平衡 本课程包括理论和应用的学习,以助学生建构知识和掌握能力.例如选修部分单元的学习,或从理论入手,或从实践入手,让有不同学习取向的学生,可以从不同途径建构知识和掌握能力. 求取基要学习和灵活多元化课程之间的平衡 本课程包括必修部分与选修部分,提供选择空间.在必修部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而选修部分则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以照顾学生的需要、能力、兴趣、性向和特长. 让学生学會学习和探究 教学重视启发学生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与教的观念须由教师中心转为学生为本.在课程设计中,提供足够的空间和设计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掌握有效的学习技巧和探究方法. 规画学习进程 本课程的三年学习进程,务须能帮助学生在中四级透过课程必修部分的学习打好基础,做好准备,进而探索自己的文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性向,然后在中五、中六年级透过课程必修和选修部分的学习发挥特长. 顺利衔接不同出路和途径 本课程要为学生奠定紮实的文学根基,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经验,如追踪作家,研习文学专题,阅读古今文学名篇,选读香港文学、现当代文学作品,尝试创作不同的文类等,培养学生的赏析与评论,以及创作能力,并能学以致用,为他们接受专上教育,或投身社會工作做好准备. 加强连贯性 本课程在文学知识、评赏能力的学习和价值观的培养方面,与其他学科,例如英语文学、通识科、中国历史科、视觉艺术科,均互有连系,在学习上可以互相配合、互相促进.本科的设计,拓宽学习文学的空间,透过不同课题的研习,如文学专题、戏剧文学,以加强本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连系,帮助学生贯通不同领域的学习. 与评估紧密配合,同步发展 「学、教、评」是课程实施的完整循环过程,课程与评估须同步发展.三年制高中中国文学课程与评估的设计,须体现课程宗旨、学习目标及学习成果.「香港中学文凭」中国文学科公开考试和校本评核的设计,亦应与课程紧密配合. 2.2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架构 2.2.1 课程架构 课程架构是帮助学校自行规画和发展课程的组织框架,设定学生在高中阶段须学习的知识内容、掌握的能力、培养的价值观和态度.这个课程架构给予学校和教师充分的弹性和自主,配合学生的需要,设计不同的课程模式.课程架构由以下三个互有关连的部分组成: 知识 共通能力 价值观和态度 知识、共通能力、价值观和态度三者的关系图示如下: 2.2.2 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架构 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架构由以下三个互有关连的部分组成: (1) 本领域的学习 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的学习内容,包括阅读、写作、聆聽、说话、文学、中华文化、品德情意、思维、语文自学等九个学习範疇的知识、能力、兴趣、态度和习惯. (2) 共通能力 共通能力是中央课程八个学习领域共同培养的基本能力,主要是帮助学生学會掌握知识、建构知识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在九种共通能力(中,学校可先以培养学生沟通、创造和批判性思考这三种能力为起步点,但也不应忽略其他共通能力的培养.同时,由於各学习领域的知识性质有所不同,各项共通能力在不同学习领域所占的比重也有所不同.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主要透过读写聽说和语文自学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和研习能力,透过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批判性思考、解决问题等能力. (3) 价值观和态度 价值观是学生应发展的素质,是个人行为和判断的准则;态度则是把工作做好所需的个人特质.二者是互相影响的.中国语文教育重视学生价值观和态度的培养,透过品德情意的培养、文学和中华文化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正面的价值观和培养积极的态度. 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架构图示如下: 2.2.3 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中的中国文学科学习 作为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的一个科目,中国文学科提供机會让学生延伸中国语文教育文学範疇的学习,进一步提高文学素养.中国文学科的学习内容,包括与文学赏析、评论和创作相关的学科知识、能力、兴趣、态度和习惯,让学生得到审美的体验、思想情感的感染和文化的薰陶,并着重发展学生批判性思考、创造力等共通能力,培养他们对国家民族、人类社會的感情,帮助他们建立正面的价值观及态度. 中国文学科与中国语文科同是中国语文学习领域中的科目,二者关系密切.中国语文课程有九个学习範疇,其中包括文学範疇,而中国文学科为部分对文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提供深入而有系统的学习机會,可巩固和深化中国语文科的文学学习,进一步提高文学修养和艺术品味. 2.3 学习目标 本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国语文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 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广泛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 加强感悟,提高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培养创作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文学创作的能力; 比较有系统地掌握中国文学知识; 启迪情思,涤荡性灵,丰富生活体验,拓展生命领域;加强对家庭、国家及世界的责任感;提高对人类的同情同感. 2.4 学习重点 「学习重点」是课程建议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供学校作为课程设计和教学的参考.本课程就「文学学习基础知识」、「文学赏析与评论」、「文学创作」编订建议学习重点.(见附录一) 2.5 学习成果 本课程预期学生有以下的学习成果: 能联系生活经验,体悟作家的情怀,对作品有个人的感受; 能运用文学基础知识,理解、分析文学作品的内容及形式; 能运用文学基础知识及从不同角度赏析、评论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并有个人的见解; 能创作不同文类(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作品,表达思想感情,呈现个性; 养成阅读古今文学作品的习惯,能享受阅读的愉悦,乐於阅读,乐於创作; 养成个人道德情操,对家庭、国家及世界的责任感. 2.6 课程结构及组织 本课程建议分必修及选修两部分.必修部分约占本科课时的三分之二至六分之五,选修部分约占本科课时的六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建议必修部分由中四贯串至中六;选修部分则由中五开始. 本科建议课程结构及组织图示如下: 2.6.1 必修部分 必修部分体现本课程的基础性.学生通过必修部分的学习,培养必须具备的文学素养,包括:审美体验,让学生感受文艺的愉悦,涵泳终身,具有艺术品味和情操;理解、分析、欣赏、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以探索作品中所呈现的时代精神、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创作文学作品,以艺术手法,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 必修部分的学习内容以「文学赏析与评论」、「文学创作」为主,「文学学习基础知识」为辅.「赏析与评论」和「创作」二者可以互相促进,而文学学习基础知识的研习,则有助提升赏析与评论,以及创作能力.这三方面的学习分别说明如下: 文学赏析与评论 「文学赏析与评论」是对文学作品的内容与艺术形式的感受、分析、欣赏及评论.研习文学作品可先从直观入手,学生可对文学作品作整体感受,在感受过程中,体會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再由感性转向知性,通过理解作品的字、词、句、段,掌握作品的背景、内容、主题、结构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作品与作者经历、写作背景的关系,以及作品的意蕴、艺术手法和风格;然后二者结合,欣赏作品的内容美和形式美,作品的意象、意境和作者的情思和创意,并评论作品的艺术手法,作家的文学成就及作品的文学价值等. 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是人们对生活或外界事物有了独特的感受,激发起表达意欲,运用语言文字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个人对周遭人事的细致观察与深入思索,是文学创作的泉源.创作文学作品,主要是将生活中搜集到的素材,经过选取、想像、虚构、提炼的过程,以概括、具体、生动的形式,运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现出来.在创作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对生活敏锐的触觉和深刻的反思;运用不同的写作技巧,尝试不同文类的创作,丰富创作经验.有了创作经验,学生更容易感受、鉴赏文学作品,从而判别作品的优劣与品评高下. 文学学习基础知识 「文学学习基础知识」的研习,有助学生理解、分析、欣赏和评论文学作品,并提升创作能力,对学习起辅助作用,但要结合适当的学习材料,不宜孤立地处理,作纯知识的教授.「文学学习基础知识」的内容包括以下四方面: (1) 各种文类的起源、流变及作品的题材; (2) 各种文类的基本特徵及主要的表现手法; (3) 代表作家作品的风格特色及其主要影响; (4) 文学评论及文学创作的常用术语. 本课程提供指定作品和名著选读的阅读书目,教师可按建议的学习重点,透过指定作品及文学名著,以及自选作品,组织学习单元,让学生研习古今优秀的诗歌、散文、小说及戏剧作品,概略认识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了解中国文学的独特性和创造性,提高赏析、评论和创作文学作品的能力,并培养研读文学的兴趣、态度和习惯. 指定作品 课程提供28篇指定作品(篇目见附录二),供教师引导学生通篇深入研习,以提高他们对中国文学的学习兴趣,并增强赏析与评论能力. 自选作品 教师可以因应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需要,自行选取适当的文学作品配合「指定作品」施教.「自选作品」以文学名篇为主,亦可包括贴近生活的优秀作品,目的是让学生大量阅读,藉以拓宽学生的研习範围,提高对文学作品的赏析与评论能力,巩固所学. 名著选读 课程提供阅读书目(见附录三),教师须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不同文类(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经典名著,让学生扩大阅读範围,汲取优秀作品的精华,以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赏析和创作能力,并拓展视野和胸襟. 2.6.2 选修部分 选修部分与必修部分的学习,互相促进、互相补足.选修部分以必修部分的学习为基础,是必修部分的延伸和发展,体现课程的选择性.高中课程要为不同需要、能力、兴趣、性向和特长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以激发潜能,发展个性,所以课程必须让学生在学习上有更多的选择,为他们创设更宽广的学习空间,促进日后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 (1) 设计原则 选修单元的设计,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学习成果为依據,并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选修单元的设计原则如下: 贯彻以「赏析与评论」、「创作」为主,「知识」为辅的学习; 体现与必修部分的延伸和互补关系; 扩大阅读面,拓宽视野,让学生对古今文学、香港文学作品,有广泛而均衡的认识; 通过不同的切入面,如人物、作品、时代、地域,让学生研习相关的作品; 不同单元的设计,须针对该单元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订定相关的学习及评估活动; 各单元的学习可从理论入手,或从实践入手,让不同学习取向的学生,都得以从不同途径建构知识和能力; 配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习动机和兴趣; 创设丰富多采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文学的自觉性,促进全方位学习; 设计实践活动,有利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发挥创新精神. (2) 开设单元 学校开设选修单元时,可以开设课程建议的选修单元,也可考虑按实际的情况自行拟订单元.学生可在学校开设的单元中选修二至四个,其中一个可以是学校自拟单元. 建议选修单元 选修单元一:作家追踪——自选作家作品选读 透过选读一位作家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作品,体味作家的情怀,探索他创作的心路历程,以及在不同时期的创作特色,了解作品与作家生活和时代的关系,提高学生赏析、评论作家作品的能力. 选修单元二:名著欣赏 透过选读一本名著及其相关的材料,领略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价值、社會和时代意义,提高学生赏析、评论文学名著的能力,并培养审美的情趣. 选修单元三:文学专题 可按时代或主题,选取一个专题,研读有关的文学作品.以时代作专题,可选取一个朝代或年代的不同作家、流派的作品,感受作者的情怀,就其内容、风格作深入探讨,以了解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探讨文学与时代的关系,提高学生赏析、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以主题作专题,可透过研读同一主题的文学作品,体會作品的意蕴, 领略作者的思想感情,鉴赏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艺术特色,提高学生赏析、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 选修单元四: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 透过研习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内地、台湾、香港、澳门及海外),体會作品的时代精神及现代人的语言和感情,比较不同地域的文学作品在思想内容与艺术表达技巧方面的特色,提高学生赏析、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以及创作文学作品的兴趣. 选修单元五:香港文学 透过研习香港文学作品,领略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香港文学的特色,体會文学与个人、地域的关系,丰富学生创作的素材,并培养他们对香港的归属感,提高他们赏析、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以及创作文学作品的兴趣. 选修单元六:戏剧文学评赏 透过研习戏剧文学作品,观赏演绎这些作品的戏曲和话剧,领略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戏剧文学的特色,比较原著及演绎这些原著作品的戏剧表演,提高学生赏析、评论戏剧文学作品的能力. 选修单元七: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 透过探讨不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情感世界,探究作者的创作用心,剖析人物的性格、行为、命运,以及作品中人物的关系等,并学习塑造人物的技巧,提高学生赏析、评论及创作的能力. 选修单元八:文学创作——原创或改编 让学生选取一至两种文类(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研习相关的写作理论和经典作品,尝试文学创作;或选取若干文学作品加以研习,将作品改写或以其他文学形式加以改编.通过创作或改编,让学生享受创作的愉悦,抒发个人的思想感情,并发挥创意,提高赏析和创作能力,发展个人风格. (选修单元纲要见附录四) 自拟单元 为让学校及教师能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选修部分并为学校提供开设自拟单元的空间.学校若考虑开设自拟单元,须注意: 依據选修单元的设计原则; 学习内容为课程建议的选修单元所未能涵盖的,如「神话与文学」、「传记文学」、「流行文学」; 发挥学校优势和教师的特长,切合学生需要和具校本课程特色; 因应时代社會的发展,富时代精神,引进新的知识、技能和正面价值观; 参考本课程提供的建议选修单元示例,务使自拟单元与建议选修单元的质量和水平要求相若; 根據学习单元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对应本课程的学习成果,拟订该单元预期的学习成果; 学习单元的水平要求,除配合课程目标、学习重点和学习成果外,可参考「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的标准. 在课程的选修部分,教师可让学生按兴趣和能力,有选择地就必修部分的某些课题作深入的研习,例如学生在必修部分已涉猎多个重要作家的作品,可在选修部分的「作家追踪——自选作家作品选读」单元,专研一位喜爱的作家,广泛阅读该位作家在不同时期的作品,探索作家创作的心路历程,了解他在不同时期的创作特色,并掌握文学反映人生、寄寓理想的特质,进一步提升赏析及评论的能力. (选修单元与必修部分的关系见附录五) 2.6.3 高中学习时间的安排 高中三年课程总课时约为2,500小时.本科占总课时10%,即250小时.课程建议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占全科学习时间的比重如下: 学习时间的比重 必修部分 2/3 - 5/6 选修部分 1/6 - 1/3 (学生在选修部分修读2至4个选修单元,每个单元所占课时,可按此比重作校本处理.) 第三章 课程规画 本章就第二章所介绍的课程架构,列述有关原则,以协助学校与教师因应学生需要、兴趣和能力,以及学校实际情况,从而发展出一个灵活而均衡的课程. 主导原则 规画本科课程时,须考虑以下各项: (1) 配合课程宗旨和学习目标 课程设计的方向,须以课程理念为大前提,贯彻课程宗旨.在教学实施上,依據课程架构下的学习目标,具体布置学习重点,有机组织和编排教学计画,编选学习材料,进行教学,使学生建构知识,掌握能力,养成应有的态度、兴趣和习惯. (2) 分阶规画学习进程 学校课程编排和学习时间安排,要做到在中四级先让学生透过课程必修部分的学习打好基础,了解自己的文学学习兴趣和性向,然后在中五、中六级透过课程必修和选修部分的学习发挥个性和特长.例如在中四级先研习一些课程指定作品,涉猎多个重要作家的作品,掌握赏析及评论作家作品的能力,对作家作品产生兴趣;然后在中五或中六级选修「作家追踪——自选作家作品选读」单元,透过专研一位喜爱作家的作品,深入探讨作家的作品风格,提高文学素养. (3) 依據中央课程架构,发展校本课程 学校须依據中央提供的课程架构,透过本科的学习内容,促进学生均衡而全面的文学学习;同时尽量善用课程架构提供的弹性和空间,因应学生的需要、性向、兴趣、能力,以及教师的准备程度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校本课程.为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和掌握学习重点,学校可灵活选择或调整学习内容的组织方式、学与教的策略和进度、对学生课业的要求、评估的模式和准则. (4) 设计均衡的课程 规画本科课程时,学校要同时顾及五种基要的学习经历、九种共通能力和本科学习内容横向的平衡,使学生在高中阶段,在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掌握、态度和习惯的培养等各方面都能获得均衡和全面的发展: 基要的学习经历 教师应有机地规画学校课程,根據文学学习的特质,设计多元化的文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文学的同时,直接或间接、均衡地获得「德育及公民教育」、「智能发展」、「社會服务」、「体艺发展」和「与工作有关的经验」五种基要的学习经历.例如透过讨论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赏析能力,同时进行德育及公民教育;透过不同的学习活动,学习各种赏析方法,运用所学知识,为慈善机构或社区服务机构朗诵、表演话剧,让学生尝试参与社會服务、接触不同的工作行业;通过参与不同形式的文学、文化艺术活动,欣赏文学、艺术作品,以及文艺表演,提高学生的文艺素养. 共通能力 共通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全人发展的基础.教师要安排适切的文学学习活动,均衡地培养学生的共通能力.例如透过诵读、分享、探讨、评议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的沟通能力;透过文学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透过小组讨论、座谈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等. 学习内容 中国文学科的学习内容以「文学赏析与评论」、「文学创作」为主,「文学学习基础知识」为辅.规画本科课程,要确保学生的学习均衡而全面. (5) 连系中国语文学习领域、其他学习领域或学科的学习 中国文学科与中国语文学习领域、其他学习领域,在学科知识、能力、价值观的学习上,均互有关连,在学习上可以互相照应.为了更有效地运用教学的时间及资源,并增加学生学习和应用本科知识的机會,同时,又让学生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促进本科的学习.学校在规画课程时,须关顾本科与中国语文学习领域、其他学习领域或学科之间知识、能力的渗透和迁移,并从以下各方面灵活而有计画地组织学习内容,使学生的赏析、评论、创作的能力得以充分发展,同时促进共通能力: 与中国语文学习领域的连系 本科与中国语文科同是中国语文学习领域中的科目,学校在规画本科的学习内容时,宜考虑学生学习语文的情况,与中国语文科九个範疇、特别是文学範疇的学习作紧密的配合,让学生应用从中国语文课程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提高学习效能,同时通过适当的教学安排,避免两科之间学习内容及学习材料不必要的重复,更经济而有效地运用学习时间,使两科的学习,互相促进、互相补足,提升学生的赏析、评论和创作能力.例如诗歌的学习,在中国语文科已认识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在中国文学科中则可进一步分析文学作品意蕴、艺术手法和风格. 与其他学习领域或学科的连系 本科教师应透过整体规画,与其他学习领域、跨学科的教师沟通、协作,共同订定相关的学习重点,灵活组织学与教的活动,从而扩阔学生的视野,建立广阔的知识基础,以提升学习效能. 以下举例说明中国文学科和其他学习领域、学科的连系: 学习领域/学科 连系不同学习领域或学科的 学习活动/设计示例 英国语文教育 以本科与英语文学科所学习的文学赏析与评论、审美的能力评论中国或英语文学作品 通识科 剖析作家的人生观,了解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值观 个人、社會 及人文教育 透过中国历史科的学习,了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特徵与发展,以帮助学生赏析不同时代作家作品的内涵 科学教育 应用物理科或生物科的知识,了解文学作品有关宇宙、自然的描写,如屈原《天问》、《诗经》中草木、鸟兽的名目等 科技教育 运用多媒体及资讯科技,设计作家、作品网页,建设文学作品欣赏讨论区 艺术教育 与「视觉艺术科」合作,在戏剧的学习中,以主题串连文学作品,设计戏曲欣赏、话剧表演、专题研习等活动 与应用学习课程的连系 若学校提供应用学习课程,教师亦宜配合学校所开设的课程设计本科的学习内容,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职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如学校开设「创意学习」範疇(如「戏剧艺术入门」)的课程,可在本科加入更多戏剧作品的阅读材料,并开设「戏剧文学评赏」的选修单元,让学生具备戏剧文学的理论基础,对戏剧表演艺术这行业有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6) 循序渐进、酌量取材 学校拟订全面而长远的计画,可建基於现有的优势,因应本身的条件、学生的特点,决定发展的步伐.学校可以计画从小步子做起,并分阶段及时段逐步开展.在实施过程中,须按实际情况适时进行检讨,并就内容、进度、数量等方面作适度、及时的调整.例如设计单元教学时,可参考学习单元设计示例或坊间的设计,作校本课程调适,并从学生需要出发和衡量教学实效,进行修订,逐步发展校本的中国文学课程.又如在课程实施初期,每学年可开设2至3个选修单元,其后再按学校及学生的条件,逐步增加选修单元的数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 学校设计校本课程时,可参考有关课程文件及资源,按学校发展进程,酌量取材: 中国文学科课程及评估指引 提供课程架构及学习目标,作为学校设计校本课程的依據.只要能达到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学校可以灵活地使用各种学习策略和方式,以切合不同学生的需要. 课程资源 例如因应所需,参考学习单元设计示例、课程指定作品参考资料选编、名著选读简介、古诗文诵读材料选编等;推行课程发展计画,如协作研究及发展(种籽)计画;举办教师培训课程、研讨會、经验分享會等. (7) 建基於基础教育阶段的优势 学校须确保学生能在初中阶段(中一至中三)为三年制高中课程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而三年制高中中国文学课程,应建基於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优势,让学生展现个性、发挥所长. (8) 根據实际,灵活调整课程内容及课时 学校在规画课程时,应预留发展和调整课程的空间和时间.在课程实施时,可因应实际需要、学生能力、社會环境的变化等,灵活调整课程内容和课时,如调整单元的数量,增删课题、学习材料和活动,设计不同的自拟单元等,并配合校本评核的设计及安排(详见第五章),使课程更切合学生的需要,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精神. 3.2学习进程 本课程建议必修部分由中四贯串至中六;选修部分则由中五开始.教师应就高中三年课程的必修和选修部分作整体的规画. 中四时,学校须安排必修部分的学习,为学生中五、中六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师可配合本科的学习目标,根據学校的实际情况,并因应学生的需要、能力、兴趣、性向和特长,编拟整个学年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培养文学赏析与评论,以及创作的能力.同时,教师也要发掘学生的兴趣、潜能和特长,帮助学生及早规画个人在中五、中六的学习,选读最适合自己的单元. 中五、中六时,学校可按校本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必修与选修部分的学习,例如在中五时,选修单元与必修部分可同时进行,亦可先完成必修部分,然后才进行选修单元的学习.在开设选修单元之前,教师须拟订周详的教学计画,协调必修和选修部分的学习内容,例如开设选修单元六「戏剧文学评赏」之前,教师可在必修部分,预先安排有关戏剧文学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戏剧文学的特色,并具备赏析、评论戏剧文学作品的能力,以备在选修单元作延伸学习. 至於选修单元的学习,也可灵活处理,既可逐一完成,亦可将单元的学习内容分成若干环节,安排在不同的学习时段施教. (必修与选修单元安排构思示例见附录六) 3.3规画课程 3.3.1整体规画的考虑 每个学生都具备学习能力,亦各具独特性.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各有不同,学习表现亦因而有异,教师宜因应学生不同的性向和能力,规画课程,以协助他们有效地学习.教师在必修部分设计学习单元时,可预留若干课时,作拔尖保底之用;如有需要,更可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学习材料,安排多元化的赏析和创作活动,使他们的学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此外,教师在设计选修单元或自拟单元的学习内容时,亦须提供各种机會,使学生能各展所长,如设计选修单元「文学创作——原创与改编」时,宜考虑学生在不同文类(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创作的能力,让他们就擅长的文类创作. 评估是学与教的组成部分.学校应整体规画校内评估(Internal Assessment)和校本评核 (School-based Assessment(SBA)),以促进学与教.评估的方式不应限於纸笔测试,可灵活采用不同的评估方式,如观察、提问、课堂讨论、专题报告、阅读报告等.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评估的频次和份量须有合理的安排,以免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3.3.2开设选修单元的考虑 学校开设选修单元时,须考虑以下各项: (1) 衔接必修 须考虑必修部分与选修部分之间的衔接,让学生在必修部分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然后在选修单元中可以有较深入的探讨或更大的发挥. (2) 学生需要 须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能力,并须就他们的兴趣、性向和特长,提供各种机會,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使学生能各展所长. (3) 校本特色 须按实际情况,充分估计所具备的现实条件,如教师的专长和兴趣,学校具有的特殊条件、资源配备,开设具有校本特色的选修单元. (4) 自拟单元 学校开设自拟单元时,须注意单元应具特定的针对性;订定单元的学习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不宜单取决於学校的行政考虑,或教师个人的专长和喜好. (5) 选课指导 在指导学生选修单元时,教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所开设选修单元的主要内容特点,并且要帮助他们判断选修部分中哪些单元最适合自己的需要、能力、兴趣、性向和特长,配合未来的个人学习发展需要,以作出选择. 3.3.3 学习时间 (1) 学习时间的成分 学习时间不单指学生在课室上课的时间,因为学生的学习经历可以发生於任何时空.学习时间包括上课的时间,上课以外的在校时间(例如小息、午膳、课后时间),以及校外时间,包括假期.作为学生学习的促导者,教师须布置环境,营造气氛,让学生自然投入学习,养成持续学习的态度、习惯和兴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全方位学习」扩大了文学的学习时间及空间.周遭环境、时空人物都是文学的学习材料,教师只要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便可以在学校以外的广阔生活天地中,主动、积极学习文学. (2) 校内学习时间的安排 学校规画课程,要整体考虑学生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学习时间的分配和衔接;例如在写作方面,可安排片段写作在课堂上进行,文学创作则在家中进行,以配合不同的训练目的;又如在赏析方面,教师在课内指导学生通过指定作品学习一些赏析的技巧,然后安排学生在课外自行研习其他文学作品,巩固所学,教师再在课堂上跟进. 教师应配合不同的学习目标、学生的能力和需要,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学习时间,例如安排连堂的写作课;在同一课时安排同级的课节,以便进行协作教学;安排一个短课节进行诵读或阅读分享會. 此外,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时间表中可供弹性处理的时间(各学习领域建议分配课时以外的课时),以进行文学学习活动,例如安排文学作品座谈會、戏剧欣赏、创作经验分享會等. 3.4 课程统筹 3.4.1 全面考虑 科组规画课程时,宜考虑以下各项: (1) 了解课程及学生 了解课程: 了解中国语文教育中中国文学科的课程理念、宗旨、学习目标、学习範疇、学习重点、学习成果、课程结构及组织、课程规画、学与教、评估等. 了解学生: 因应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并建基於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编拟高中三年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学习成果. 掌握情况: 了解学校的优势、社区的文化,以及社會转变中的需要,规画课程的学习内容,组织丰富而多元化的学习活动. (2) 科组协作 加强科组联系:科主任与任教各级的教师,须就高中三年的课程作整体规画,有需要时可与其他学习领域的教师共同商议,以配合跨学习领域的学习.此外,科主任要培训任教不同级别的教师,以协助教师掌握课程理念、教材、教学法等. (3) 全面规画课程 整体规画: 考虑学校整体课程的发展,与中国语文科和其他学科的学习协调. 订定範围: 因应课程特点、学生需要等,订定高中三年的学习範围. 编订单元: 因应学习目标和重点组织学习单元,设计灵活而有效的学习及评估活动,编选校本的学习材料. 布置评估: 设计校内评估,以促进学生学习为目的,因应学校的情况和学生的学习,订定预期学生可达到的学习成果,透过学与教的回馈,提高学习效能. 编排课节: 按课程规画和学校情况,灵活编排上课时间,如安排较长或相连的课节、安排课外延伸学习活动、针对选修单元的设置作特别安排. 介绍课程: 於高中学习阶段之初,向学生介绍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模式、评估措施等,让学生能了解高中学习的梗概,并尽早规画个人的学习进程. (4) 加强专业发展 建立团隊: 调协人力资源,凝聚专业力量.定期举行會议,让科组成员协作、分工,共同讨论和检讨学习内容、教学策略、学习材料和评估措施等;鼓励成员间互相交流,分享学与教的心得. 编配教师: 因应课节的安排、学生学习需要及教师的专长,灵活编配教师任教必修和选修部分.如有需要可考虑利用校外专业力量,协作选修部分的教学. 专业发展: 因应学校、科组的情况和个别教师的需要,帮助科组内成员拟订专业发展计画,推动参加培训、建立师徒制、同侪观课、共同备课、专业交流等,以助教师专业发展. (5) 资源发展 汇聚资源: 发展「教学资源库」,储存教学的材料,以支援教学;建立「学习材料库」,鼓励学生自学.例如在学校的内联网络提供各种主题的範文、参考资料,供学生浏览或下载;亦可建立网上平台,供学生自学或互相交流. (6) 持续监控调节 检视进程: 定期分阶段检视各级、各班的教学进度和检讨学与教策略的成效,包括课堂教学、联课活动和自学等学习活动;利用学生於课堂学习、课业、测考等评估表现所得之数據,结合教师於教学研究、共同备课、同侪观课等专业交流的心得,评监、反思及调整课程内容和学与教策略. 3.4.2 各司其职 为有效推动本科的课程发展,校长、科主任和教师等,各有不同的职能,需要衷诚合作,齐心协力,以提高学与教的效能: 校长 领导发展: 领导学校整体课程发展,充分了解中央课程架构,考虑学生的需要、学校的优势和教师的特长,规画校本课程,并加强各科教师之间的沟通、协作和联系. 调配资源: 善用资源、根據优次,分配时间、人力、拨款等资源,以取得更大的学与教效益. 营造环境: 创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提供充分机會,让学生在课堂以外,能学习和运用语文,如设立校园电台、创作园地等. 开发空间: 培训科主任和课程领导人员,为教师创造时间和空间,例如安排共同备课节,并鼓励他们参与各种专业发展计画,以及支持他们在教学方面的新尝试. 建立网络: 建立专业交流网络,与其他学校、大专学院及有关机构交流教学经验. 家校协作: 与家长保持沟通,让他们了解学校办学宗旨、校本课程理念、校本评核等,以促进子女的学习. 科主任 沟通协作: 作为学校行政阶层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桥梁,让学校了解本科的需要,以求取资源;同时又培训级联络人或级统筹员,让各级教师能有效协作和沟通. 规画课程: 规画校本课程,依據中央课程及评估架构,设计切合学生需要的校本课程;因应学校和教师条件,开设多元化的选修单元,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和个性化的发展. 课程领导: 领导教师拟订各级的教学计画,确保各学习範疇、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得到适当的配合,而级与级之间的课程能互相衔接. 统筹科务: 执行本科的科务,包括教学工作的分配、科务會议的筹备和召开、本科资讯的蒐集和报告、教科书的选用、联课活动的安排等. 专业发展: 关注科组内教师的教学表现,恰当地回馈教师,肯定他们的成果;因应本科的发展需要,为教师持续专业发展拟订计画和作出部署,并协调科组内的人力资源,让每位教师都有机會和时间进修;推动共同备课、同侪观课、地区教师交流等活动,以提高学与教的效能. 教师 配应协作: 根據学校的政策,协助科主任,并与其他中文科教师合作,发展校本课程,共同拟定合适的学与教和评估策略,检讨教学成效. 与时俱进: 关注语文课程的最新发展和变革,乐意试行有创意的学与教策略. 交流互享: 主动与其他教师交流、分享教学理念、知识及经验,加强团隊协作,共同改善语文教学. 专业发展: 订定个人的专业发展及终身学习计画,配合社會改变和课程发展需要,积极参与共同备课、同侪观课、地区教师交流、教师培训等活动,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第四章 学与教 本章就中国文学课程之有效学与教提供指引和建议.本部分应与《高中课程指引》(2007)第三册一并阅读,以便了解以下有关高中课程学与教的建议. 4.1知识与学习 面对资讯发达、瞬息万变的知识型社會,学习就是学生不断主动汲取知识和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在文学学习中所汲取的知识,主要来自学科本身、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所以可包括与文学赏析、评论和创作相关的学科知识,与文学学习相关的知识如历史、文化等知识,以及学生切身体验的生活知识等.这些知识主要透过学习古今名篇和经典著作,参与各种文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的体悟中获得. 学生学习文学是从多元化的学习经历中,透过理论、感受、想像、模仿、创造、潜移默化等途径,掌握学习方法和建构知识的能力,提高个人的文学素养,激发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同感和同情,加强情感教育. 4.2 学生与教师的角色 4.2.1学生的角色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处於主导地位,规画自己的学习方向,并为个人的学习负责.高中阶段的中国文学教学,着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文学学习的感性、自觉性和敏觉性.为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要使学生: 规画个人发展:认识文学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内容,了解学习文学对个人思想和感情发展的意义,根據个人的能力、兴趣、性向、特长、抱负,确立文学学习目标,选读最适合自己的选修单元、名著书刊,以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潜能. 积极主动学习:主动投入文学学习活动,在课堂上透过对话、交流、讨论等方式,切磋砥砺,引发感受和思考,探索文学作品的精妙之处,享受文学阅读的乐趣;并积极参加课堂外的文学活动,如写作比赛、投稿等,从实践中学习,以联系、应用理论知识,体验文学创作的成功感. 掌握学习策略:欣赏文学作品,先要整体感受,然后作理性的探究,玩味鉴赏,提出个人真切的体會.除了与作品交感,学习知识外,还要积极地学习掌握文学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按不同的目的,灵活运用诵读、联想、想像等方法研习文学作品,并能配合不同的学习情境,灵活运用,提高学习效果. 培养审美情趣:在学习过程中,除对文学作品有个人的感受外,并能分享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对生活和生命作深入的探索和体悟,从而发展思维、培养个性、提高审美能力、提升艺术品味. 4.2.2教师的角色 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在学与教的过程中担当不同的角色,包括传授知识、促进学习、提供资讯、学生辅导、学习评估等.教师既是学习社群中的领导者,又是富有学习经验的学生学习夥伴.教师在文学教学上须发挥专业自主的精神: 根據第三章在课程规画方面的建议,调适课程或编订校本课程,为课堂或学习活动订定清晰的学习目标;因应学生的程度和兴趣,设计文学学习活动,照顾大多数学生对作品感受和鉴赏的能力水平,同时做到拔尖和保底. 利用学生的生活情境或创设真实而具挑战性的文学学习情境,灵活运用各种学与教策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建立开放的文学学习环境,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内和课外的文学学习活动,敢於发问,勇於表达. 在学与教过程中,观察学生的需要,并於他们个性和全人发展上给予适时的辅导,让学生享受自主学习的满足感和成功感,更有信心和更愉快地学习文学. 除了传授知识外,更为学生提供资讯的来源,让学生能掌握获取各种学习资源的途径. 清楚认识学习、教学、评估三者的循环关系,改变应试教学的观念,善用评估,适时回馈,促进学与教. 帮助学生订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兼顾感情和知性知识的学习,掌握文学学习策略,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学习社群中,既激励学生积极投入学习,又与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交流. 以教育专业研究者的心态进入课室,在文学的学与教过程中,重视情感教育,同时善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更新教学理念,把文学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促进教研文化. 4.3主导原则 教师须发挥专业精神,建基於以往成功的经验,贯彻以下原则: 以学生为主角,促进自主学习 最有效的教学,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角,在课堂及其他学习场合,尽量使学生主动经历、积极参与活动,例如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对文学作品提出个人真切的体會.此外,教师更要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订定个人学习目标和学习计画,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主动学习,并在学习的进程中,不时自我省察学习的方法、进度和表现,及时总结经验,调节策略,以获取学习的成果. 建基现有优势,掌握学生已有知识 课堂教学的优化应建基於本科已有的优势上,如文学科一直行之有效的教学法,文学教师丰富的学科知识,个人的专长及教学实践经验,都是教师建构优质课堂的有利条件.此外,教师布置课堂教学时,须配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设不同情境和学习活动,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连系知识,并利用评估促进学习,让学生勤於学习和追求卓越. 订定清晰的学习目标 教师不单要整体规画教学,也应该为课堂或学习活动订定清晰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任务,以及对学生的具体要求,让学生明白要达到的目标和要完成的任务,并作出准备,以开展学习. 促进理解,引发思考 教师要协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学习的内容,教师的教学,不是让学生熟记文学作品的内容、文学术语或理论等知识,而是要引发学生思考,理解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结合已有学习经验,以获得新知,并能在课内外新的情境中适当运用.当学生理解错误、产生疑惑时,教师须适时点拨,引导他们纠正、释疑.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广博知识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分析、评论文学作品,并敢於质疑、打破成规,提出个人的见解. 建立开放的学习环境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态度和习惯.因此,教师应营造开放、轻鬆、融洽的学习氛围,利用文学作品的情境,触动学生的思想和感情,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鼓励他们从实践中学习,积极参与课内和课外的文学学习活动,例如朗诵、报告、座谈、电影和戏剧(曲)欣赏、戏剧演出、作家专访和学生作品观摩,以加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体會;建立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敢於提出个人的看法,并在批改或评讲学生的作品时,以开放的态度欣赏学生的作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尽量多给予鼓励、赞扬,使学生乐於阅读,善於感受,勇於创新,敢於发表,提高鉴赏及创作能力. 拓宽学习空间,提供丰富多采的学习经历 教师宜充分利用中国文学课程提供的弹性,善用学校及社會资源,拓宽学习的空间,把学习由课堂延展至课堂以外更宽广的天地,如与其他科目、学校、机构和人士合作,有计画、有目的地安排适切及丰富多采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从生活体验、群体活动和社會实践中汲取文学的养分,并从与不同社群的交往中,相互学习,建构新的知识.例如学校可举办不同形式的参观、探访、考察和交流活动,更可多鼓励学生在网上学习.又如选修部分,同区的几所学校可就某一选修单元邀请专家、学者为选修相同单元的学生举行座谈會,或安排联校比赛,加深学生对该课题的理解、拓宽视野和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重视个人的体悟 文学作品是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要整篇学习,整体感受,才能体會作品的情感、精神和韵律、结构之美.教学时宜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作整体感受,就内容、作法与学生讨论、分析,并引发他们对作品产生共鸣,藉以思考人生,陶冶性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就作品中形象化的描述,展开联想和想像,体會作品的意境,对作品作多角度、多层次的解读,并以开放的态度,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体悟,避免以个人的看法或专家学者的意见取代学生独特的见解. 适量背诵,丰富积储 欣赏文学作品以直觉的感受为先,诵读是感受作品音节、韵律以至文气的直接途径.优美的文学作品,大多声情并茂,教师宜引导学生,诵读吟咏,藉作品的音乐性与节奏感,体會作品中的意境情韵,并增强语感.对於典範性的作品,特别是诗词或某些琅琅上口的散文,教师可因应学生的能力和作品的特点,选取片段或全篇让学生作适量背诵,以帮助深入领會,丰富积储. 善用多种媒体以促进学与教 教师宜因应学习目标和需要,适当并有效地运用多种媒体促进互动学习.学校可利用内联网建立平台,或以互联网连系其他学校,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交流协作,使校内校外师生组成互动的学习社群.例如创作教学,教师可鼓励学生把作品在个人网页或学校内联网上发布,与同学、教师、家长分享自己的作品;在分享的过程中,透过反思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拓展乐於接纳他人意见的胸怀.此外,教师也应培养学生善用多种媒体以获取知识、筛选资讯,让他们掌握处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促进他们独立自主地学习. 4.4 取向与策略 4.4.1 教学取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因应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需要、课室设备等,采取不同的教学取向,灵活结合多种学与教的策略,为学生布置互动、积极和有意义的学习经历.教学的取向,约可归纳为直接传授式、探究式和共同建构式三种: (1) 直接传授式 直接传授式的教学取向,着重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教师因应学习目标,设计合适的学习内容和课业,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以期学生在安排的课时内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 (2) 探究式 探究式的教学取向,重视学习过程,教师布置多元化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积极思考和实践中掌握知识和能力. (3) 共同建构式 共同建构式的教学取向,视课堂为一学习社群,教师和学生都是学习者.教师创设开放、平等的学习环境,在课堂组织学习社群,让学生透过分组活动或合作学习的方式,根據事实、理據等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同学对话、交流和讨论,从而达成共识,获取或创造新知. 学与教的取向 学习是 成果 过程 共同建构 学习 社群 有意义 的学习 共通能力 知识内容 (来源、理解、结构及性质) 教学是 直接传授 探究 共同建构 上图以指定作品《蒹葭》的教学为例,说明在课堂教学中三种不同教学取向的运用.教师须配合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生学习的需要,选用不同的教学取向. 4.4.2 学与教策略 文学课程的学与教策略灵活多变,难有成规定法,教师宜因应不同的学习目标、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能力、兴趣和需要,运用一种或结合多种教学策略,布置课堂教学,以提高学与教的效能. 在学与教的过程中,教师可灵活运用以下建议的学与教策略,并适时更新: 讲授 教师就不同的学习目标或一些特定的情况,可以讲述或讲解方式进行,例如直接讲述一些文学作品的背景资料,可让学生在最经济的时间内掌握学习内容;又如对於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或较艰深的文言作品,通过教师深入的讲解、精到的分析,可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會.教师的讲授,是要把最能体现内在规律的知识,以生动的语言,突出难点、突出重点的方式教给学生,而在讲授的过程中,适时以提问、讨论的活动或让学生自己讲述的方式,吸引学生投入课堂,掌握学习的要点,避免一讲到底. 示範引导 在文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能需要示範引导,才能掌握一些学习方法.教师根據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布置课堂教学,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透过预设的学习步骤和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上问题时,教师可作示範指导和回馈,让学生从中掌握不同的学习方法,并提升自我监控和反思的能力,然后逐渐减少指导,让学生自己学习.例如处理文学作品的阅读或创作,教师应透过身教言传,把如何赏析、创作文学作品的方法,作出示範,以处理指定作品. 以指定作品《蒹葭》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先示範朗读《蒹葭》的第一章,让学生感受作品的情感、节奏,并就《蒹葭》第一章进行赏析示範,分析作品的意蕴及艺术手法,欣赏作品的意象、意境及作者的情思、创意.然后请学生参照这种方式,分别朗读、赏析其他章节,让学生有实践、应用的机會,并最后由教师补充、修正. 营造情境 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蕴含丰富的思想内容,要帮助生活阅历不多的学生感受、体验作品的情感世界,教师可从以下方面设计情境: 设置情境:教师因应文学作品的内容,运用实物、图画、音乐、影像、实地观察等方式呈现可观可感的情境,将学习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展示作品的情调、气氛,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迅速感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从中领會意境.例如教授指定作品《战城南》,可要求学生想像作品中呈现的情景,然后出示一些现代战争生灵涂炭的照片或影像,帮助学生感受诗中苍凉悲壮的气氛. 切身体验:引导学生亲身体验作品所描述的世界,揣摩作者的情感,透过朗诵、角色扮演、戏剧表演等方式,走进作品的特定情境中,如指定作品《进学解》的教学中,让学生分别扮演旁述者、学生及韩愈的角色,朗读作品,重现学生问难、韩愈解嘲的实境,领會作者的情感. 探究学习 在初中阶段,学生已掌握不同的学习策略;在高中阶段,教师宜在这个基础上,多引导学生就不同的课题进行探究,使他们有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从而建构知识、掌握学习技能.探究学习可以让学生经历以下过程: 订定目标:在学与教的过程中,教师设计问题情境或引发话题,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在特定的範围,以个人或小组方式,自拟探究题目和探究的目标. 自主探索: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须透过资料蒐集、问题分析,或与教师、同学的讨论中,自我发现问题的核心,并在掌握具实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尝试寻找答案. 建构新知: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须不断反思,运用不同策略,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和相关资料,经考虑不同人的立场和论據,并评监不同的观点后,作出判断、修正,或衍生新的意念,然后尝试以个人的创造力或与同学协商下解决问题、建构新知. 例如在研习选修单元「作家追踪——苏轼」时,让学生自拟主题,作专题研习,如「苏轼在黄州的日子」,教师在引导学生拟定题目的过程中,可提出问题或作提示,促使学生不断反思,如「为何是黄州,而不是苏轼第二次被贬的惠州、儋州?黄州的生活对苏轼的创作有何影响?」.学生透过蒐集和分析资料,对苏轼的思想感情有更深、更新的个人体會,从而发现、提出新问题,以多角度分析,并透过与同学交流、讨论,作出判断,了解作品与作家生活经历的关系. 对话交流 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平等参与,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共同探索、互相学习.在文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至为重要.例如在赏析文学作品的交流活动中,教师、学生之间应尊重各人因个别的经验、际遇而对作品所产生的独特体悟;又如在小组讨论中,探讨作者的思想感情,作品的艺术特点等,学生要从不同角度思考同学、教师的不同观点,才作出判断,并修正、补充,形成自己的看法. 以指定作品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为例,在探讨窦娥这个人物的性格时,教师可让学生以窦娥临行刑前要楚州「六月飞霜,大旱三年」这个誓言,就下列问题作分组讨论: 誓言反映窦娥是个怎样的人? 你怎样评价窦娥这个人?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據个人的阅读体會,与同学对话、交流,寻求共识;也可参与讨论,成为学生学习的夥伴;或就学生的谈话,补充自己的观点;或请学生反驳自己的观点,从而让学生作出判断.讨论后,教师可就学生的理據作回馈或总结,以提高学生文学鉴赏的能力.此外,教师亦可鼓励学生把问题张贴在一些文学网站的讨论区上,透过与校外文学爱好者的对话、讨论,形成个人的观点. 4.5 优质的互动学习 无论运用上述任何一种教学策略,课堂活动均应包括以下要素,以构成优质的互动学习: (1) 有效提问 有效的提问,可以拓宽学生感受和思考的空间,提升感性和知性思维的层次.课堂上,通过师生的提问和讨论,让学生透彻理解学习的内容.提问必须要有思考的价值,有一定的难度,以刺激学生思考. (2) 优质回馈 优质的回馈,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对学习起正面激励的作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持续地提供正式和非正式的回馈,帮助学生厘清学习目标,了解他们在学习上的优点和不足,适时给予具体、有针对性的文字或口头回馈,引导他们积极反思自己的学习成效,主动提出改进的方向和目标.同时,教师亦要善於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鼓励性的评价,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3) 建构知识 教师应运用不同的策略,联系学生的个人生活体验,引发想像、联想,加深学生对作品思想和感情的感受,持续建构知识的能力.教师运用直接讲授、示範引导;或设计情境,让学生深入感受,主动探究,以沟通、协作等方式学习;或营造开放气氛,多向交流,互动学习,都是帮助学生交感互享,以至建构知识的有效策略. (4) 应用实践 知识必须经过实践应用才能转化为能力.教师应该创设情境,提供各种各样的实践机會,让学生因应新的情境,遍历不同的思想感情,激发新思维和深入感受,并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思考对策,解决问题,发挥独立学习能力. 4.6 学习社群 文学学习首重培养学生与人的沟通、交感和同情,学生要懂得如何在群体中共同学习,以群策群力的方式,透过思想感情的交流互动,创建新知.学习社群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处境中,透过共同参与、讨论商议、互相协作、交流反思,汇聚各人的专长,互补彼此的不足,共同解决困难,并分享成果.在学习社群中,学生不仅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也要为群体的感受、认知和认同作出努力,例如在共同分享、解难时,群体拥有共同的学习目标,学生各自提出自己的感受和看法,透过思想和感情的激荡,互相分享、讨论,形成共识,激发创意.在过程中,既可拓宽学生对周遭事物和人的感受、知识领域和视野,亦可帮助他们养成建构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自行组织或参与不同的学习社群,藉以提升学习效益: 课堂内的学习社群 教师可按需要进行分组活动,如创作互评、阅读分享,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透过平等的参与,以及与同学的互动交流、合作、协商中,汲取同学的长处,了解自己的不足,在互相补足、互相砥砺下,共同达成学习目标,分享学习的成果.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反思、修正自己的观点,或寻找支持个人观点的论據,提升自我监控的能力,并养成接纳别人不同意见的胸襟. 课堂以外的学习社群 学习社群的建立不囿於课室内,学生可参与和组织校内、校外举办的课外活动,如诗社、读书會、戏剧学會、文学创作营,与不同学习社群中拥有共同学习目标和兴趣的夥伴,包括教师、同学、家人、朋友、社會各界的专家、不同国籍的人士等,互相协作、交流,拓宽知识面,并将理论知识内化,藉实践提升能力.学生更可透过网络的学习平台,发表个人的创作或文学评论,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向不同知识领域的专家讨教,与志趣相投的学习夥伴交流,从而总结经验和心得,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志向. 4.7照顾学生的多样性 每个学生都各具独特性,各有不同的禀赋,性向、才情各有不同,智能、喜好也各有差异,而学习经历、家庭、社會、经济、文化等因素,都构成他们在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风格等的不同,并有不同的学习需要. 教师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亦应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元化的学习材料,设计多元化的学习活动,以配合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学生的学习方式各有不同,如有些较善於从理论入手,有些则较适宜从实践中学习,因此,教学时应充分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特性,因材施教.在文学的学习方面,每个学生在赏析、评论、创作能力的发展各有不同,有些可能是创作能力特强,有些则评论的能力较高,教学时要充分了解他们的强弱项,让他们发挥所长,亦须及时弥补不足,以免造成学习的障碍. 总括来说,要照顾学生的多样性,是要从了解他们的需要、能力、性向发展、学习方式等入手,利用课程的弹性,创设选择和发展的空间,采取灵活而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途径,让学生各展所长,促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全面和个性化的发展.同时,教师更要照顾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差异,进一步在课程和教学上作出调适,使学习表现稍逊的学生及早改进,提升水平,而能力较佳的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4.7.1照顾学习差异的原则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学习差异是自然存在的.照顾学生学习差异,并不是把学生差异视为问题,强要拉近学生之间的差距,而是把学生的不同禀赋视为促进有效学与教的宝贵资源.教师应珍视每个学生的思想、感情、喜好和独特才具,配合文学课程的要求,因材施教,帮助每个学生建立个人的文学趣味,了解自己的性向和才能,为他们创设发挥潜能、获得成就的空间,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的文学赏析、评论、创作、审美和自学能力等得以提升. (1) 全面规画 教师应了解学生在中国文学科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的差异,并因应学校的条件,从课程设置、学与教的内容及评估的设计等方面,作全面的规画,让不同能力、性向、兴趣的学生都有发展的机會.例如学校在开设选修单元时,提供各种丰富他们学习经历的机會,使他们能各展所长.如照顾有志成为作家的学生,可在必修部分安排创作的延伸活动或增润课程,拓宽学生的视野,并开设「文学创作——原创与改编」选修单元,让他们有更多机會进行创作. (2) 态度积极 每个学生都具备学习能力,教师应以积极态度指导他们学习,肯定学生的学习表现.对在某些方面能力稍逊或表现欠理想的学生,教师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回馈,一方面让他们知所改善,另一方面可肯定他们的其他成就,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激励他们力求改进.对於能力较佳的学生,适当地提高要求,加快学习进度,鼓励他们向难度挑战,促使他们追求卓越,并作持续发展. (3) 及早跟进 教师应定期检讨学与教的成效,对持续未有改善的学生,多加关注,尽早找出原因,给予适切的指导,帮助他们改进;而表现特别卓越的学生,则可通过各种途径,如调适课程、学与教方法、评估措施、联课活动等,尽早帮助他们发展特长.例如学生在赏析诗歌作品的表现欠佳时,可透过课堂观察或提问,及早了解学生的难点;然后提供有关的辅助资料,帮助学生自习,及早改善. 4.7.2 适当的课程设置 中国文学课程应涵盖文学赏析及评论、文学创作及文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全面及均衡的文学学习经历,并让他们有充分发挥潜能的机會.然而,学生文学学习的表现各异,教师宜因应学生的学习需要,规画课程,以协助他们有效地学习.规画课程,可参考以下的方法: (1) 布置课程的空间 学校应根據学生在中国文学学习的表现和需要,并因应学校的条件,全面规画课程,以照顾学生的学习差异.例如在规画全级的教学时,预留课时,配合从进展性评估所取得的学生学习情况,安排增润或延伸单元,以拔尖保底.在选修部分,可根據学生在必修部分的学习表现和他们不同的性向、兴趣和学习需要的发展,开设适合他们的选修单元或设计自拟单元.如在必修部分课程指定作品「碗」的学习中,若学生对研读作家西西的作品有兴趣,可在选修部分,开设「作家追踪——西西」,以提供机會,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 调适课程 教师宜因应学生在文学学习的表现及需要,在教学内容、学习材料和课业等方面进行课程调适,例如配合指定作品,教师宜提供不同篇章,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可以选读,并从数量上、课业设计上调节学习要求,提供更多的弹性,例如学生在赏析方面的学习表现较佳,但在创作方面的表现不理想,可考虑适量减少赏析课的授课时间和课程内容,而将腾出的教学时间用作创作教学. (3) 安排多元化的学习活动 教师宜安排多元化的学习活动,在课堂内外进行,给予学生不同的经历、得以发挥所长的机會,以提高学生学习中国文学的兴趣,加强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潜能,例如即席创作、文学散步、编选作品画册、旧曲新词、戏剧表演、网上论坛、作家网页设计.对於学习表现较佳的学生,可安排延伸活动,例如配合古典诗歌的学习,安排学生参加相关的文学专题讲座,让他们精益求精. 4.7.3有效的教学策略 因应学生的学习差异,教师可考虑采用以下的教学策略,提高学与教的效能: (1)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应透过不同的途径,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如透过问卷、课堂观察、与学生會晤、同侪分享、习作批改等,以了解学生的情绪、困惑、长处和学习方式,从而掌握他们的能力、兴趣、态度及造成学习差异的原因,以便因材施教,或作额外的支援.同时,教师亦宜与其他学科教师、学生家长协作和沟通,全面了解学生,并取得他们的协助,以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改善学习效能.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尽量为他们提供机會,参与不同学习活动,让他们学得投入、主动,有机會认识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并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动机.例如学生没有创作兴趣,教师可以举办创作学习营,或邀请作家现身说法,分享创作体验,鼓励学生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引发学习动机,再适时鼓励他们多读多写,以帮助掌握创作策略和方法,从而提升他们的创作兴趣.学习表现稍逊学生普遍学习动机不强、信心不足,他们在具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中,容易遇到挫折,教师应多加鼓励、关怀,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和维持学习动机.对於表现卓越的学生,教师则宜鼓励他们订立长远的学习目标,将动机化为动力,逐步向更高的学术成就或人生目标迈进.例如有志成为作家的学生,可以选修「文学创作——原创或改编」;希望作剧评家的可以选修「戏剧文学评赏」单元. (3) 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师宜配合中国文学科的目标和要求,运用灵活、富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并透过多元化的学习活动,例如提问、讨论、辩论、角色扮演、分组学习、比赛、游戏等,加强学生的参与,让他们从互动中学习,使他们学得更积极和主动,以增强学与教的效能.此外,教师在采用探究学习或对话交流的学与教策略时,可根據学习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及学习方式等,灵活采用不同的分组方式,适当安排「协作学习」,提供同侪交流、互相砥砺、各展所长的机會.例如处理「香港文学」的选修单元时,可按学习内容分由不同组别的学生提供资讯,如一些负责提供早期香港文学作家的图片资料,一些负责报告香港抗战时期居港作家的作品,使不同能力的学生在小组中都能就个人的强项有所发挥,有所贡献,并能互补长短,提升学习的效益. (4) 布置适切的评估活动 教师宜根據课程的学习成果,设计适切的评估活动,以了解学生在文学学习方面的强弱项,并根據评估结果分析他们的学习困难和需要,从而给予优质的回馈和适当的支援.例如教师可使用阅读名著历程档案,让学生从课程提供的阅读书目中,自订阅读书籍的数量和进程,记录个人的评赏心得.教师可个别回馈,让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发展路向和步伐.此外,教师可多设计不同内容或类型的评估活动,让学生可按个人兴趣、长处选择,使他们的能力得以发挥.以选修单元「香港文学」的单元评估活动为例,学生可按个人在赏析或创作的不同强项,或选择一至两位香港作家的作品,撰写评论一则,亦可选择一位香港作家的作品,模仿作家的手法创作或改写作品. (5) 善用资讯科技辅助教学 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增强学习效果,教师宜善用多媒体的视聽教材帮助他们学习,以巩固概念,加深认识.如选取作家的图片、作家演讲的录音带、根據作家作品改编的电影等视聽资料,以帮助学生理解选修单元「作家追踪」中有关作家的生平事蹟.此外,教师也宜善用资讯科技为学生创造额外的学习空间,构建网上学习平台,透过网上教材和自学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个别化的学习机會,以照顾不同能力的学生需要.如设置讨论区,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就不同文学专题进行小组讨论及协作学习;又如设计不同时代文学的「自学套」资料,供学生自学. 特别的教学安排 教师可透过具针对性的教学安排,例如协作教学、个别辅导、「小老师」、同侪互学、小组教学等,为学习能力稍逊的学生提供额外支援,帮助他们学习,提升水平.成绩卓越的学生可以参加校内或校外举办的资优学生培训课程、创作班、文学交流营等,精益求精、发挥特长. 善用教学资源 为充分照顾学生的学习差异,学校宜善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师宜因应校本的情况及条件,妥善结合校内、校外资源,以策画及发展本科「拔尖保底」工作.例如研习戏剧文学,可与视觉艺术科的教师协作,由他们提供有关舞台艺术的资料,文学科教师则处理剧本欣赏的教学;此外,学校也可考虑从校外聘请导师,举办「创作工作坊」,或与其他学校共用教学参考资料和合办学习活动等. 4.8日常课业 有效益的课业有助学生巩固概念、建构知识、发挥特长、培养创意,提升学习能力,更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促进学生学习,教师宜因应学生的需要,根據必修及选修部分的学习目标及学习重点,并考虑校本评核的要求及校内评估的目的,从质和量上布置适切的日常课业,避免加重学生的功课压力. 日常课业要能兼顾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学习.学校应充分运用不同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布置有助於学生学习文学的不同性质课业和学习活动,拓宽学习的空间,以贯彻和体现「全方位学习」. 4.8.1日常课业的类型 必修部分及选修部分的日常课业,类型多元化,如预习、劄记、评论、随笔、创作、资料搜集、背诵名句名篇、文学考察报告、文学专题报告、阅读口头汇报、粤曲欣赏、话剧表演、文学散步、旧曲新词、作品选辑等. 4.8.2布置日常课业的原则 为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宜因应学生的需要,根據学习目标及学习内容,可考虑采用下列原则,布置适切的课业: (1) 全面而均衡 教师宜配合赏析、评论、创作能力的培养,安排多样化的日常课业,不应局限於书面形式,例如蒐集资料、诵读诗文、作家专访、制作简报、话剧欣赏、参与网上讨论、创作等,以提供不同的学习经历,全面提升学生评赏、创作不同文类作品的能力. (2) 份量适中 布置课业要因时制宜,并要与其他学科教师协调,避免集中在同一时间安排过量课业,使学生不胜负荷,而教师亦应注意必修部分与选修部分日常课业的布置,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甚至窒碍学习兴趣的发展. (3)具趣味性和开放性 教师设计课业,应避免枯燥、呆板,宜新颖多样,具趣味性,从学生的真切感受切入,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享受完成课业的过程,例如配合指定作品《西施》,要求学生进行话剧表演,并由学生自己评出最佳演员、最佳编剧等奖项,让学生体验学习文学的乐趣.此外,课业的设计宜具开放性,如在单元终结时,提供不同内容或类型的课业,供学生选择;又多拟设开放题,让学生表达个人的感受和见解;同时容许学生以多元的方式提交课业,不必局限於纸笔的形式,如在「戏剧文学评赏」单元以网上日志方式撰写观剧心得. (4) 富创意和挑战性 教师宜布置富创意和挑战性的课业,例如自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以现代人的观点及角度,重新塑造人物的形象,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并培养自学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同时,教师应避免安排学生作无教育效益的机械化练习,如抄写「标准」答案. (5) 有效背诵 教师宜因应学生的能力和根據作品的特色,选取优美的作品或片段,让学生背诵,以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意象之美,积储材料,提高文学欣赏能力和培养语感. (6) 展示学习成果 日常课业的布置应让学生有机會发挥所长,并提供机會让学生展示个人的学习成果,享受学习的成功感.例如鼓励学生把个人创作投稿,在学校的网页展出学生的创作或评论文章;或让学生建立个人网页,展示自己最满意的文学创作或阅读文学作品的评赏心得,并总结个人学习的经验,设留言版或讨论区,邀请同学、师友共同分享. (空白页) 第五章 评估 本章旨在说明评估在中国文学课程之学与教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评估的主导原则,并阐述进展性评估及总结性评估的重要性.此外,本章亦會提供中国文学课程的校内评估与公开评核部分的详细说明,并阐述有关如何制订和维持等级水平,以及如何根據等级水平汇报学生的成绩.有关评估的一般指引可参阅《高中课程指引》(2007). 5.1 评估的角色 评估是学与教的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蒐集学生学习表现的显证,具有诊断、回馈、促进学习、甄别和选拔等功能,为不同持份者提供资料.就评估的功用而言,评估可分为「促进学习的评估」(Assessment for learning)和「对学习的评估」(Assessment of learning). 评估可让教师蒐集学生学习表现的显证,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确认学生学习的成果,检讨教学成效,以提高教学质素;亦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表现,知所改进;同时也可让家长了解子女的学习表现,作出适时的跟进和辅导.适当的评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态度有正面的促进作用. 在高中阶段,学生在公开评核的成绩可以作甄别和选拔之用,所以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是属於一项高风险的评估.香港中学文凭是学生完成中学阶段的认可资历,以便他们继续升学、就业和接受培训.该文凭汇集学生在四个核心科目、选修科目(包括应用学习课程)的表现,辅以「学生学习概览」中所记录的资料,可以全面反映学生在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表现,让不同的持分者,包括大专院校、政府、雇主了解学生的教育水平. 5.2 进展性和总结性评估 评估是蒐集学生学习成果显证的有效工具,既可判断学生的学习表现,又可改善学与教.评估可分为进展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这两种评估在学、教、评的循环中,不可或缺,学校应求取两者之平衡. 进展性评估是学与教过程中恒常进行的,着重给予学生适时、优质的回馈.教师可以根據所蒐集的学生学习表现显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要,以及强弱之处,并给予回馈和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习效能.进行评估时,教师须让学生了解预期的学习成果,根據学生的学习表现显证,给予他们具体、有针对性的文字或口头改善建议.本课程的评估,涵盖文学赏析和创作的学习,其中对学习文学的兴趣、态度和习惯等,都需要运用多元化的评估活动作进展性评估,透过持续的观察、师生对话和讨论、不同情境的评估活动等进行评估. 总结性评估在一个学习时段结束,如在学习单元终结、学期或学年终结时进行,主要目的是要让学校了解学生整体的学习表现,以助重新检视教学计画,调整学与教策略等.进行评估时,教师须让学生了解预期的学习成果和完成学习后所达到的水平要求.例如在完成某个学习单元后,教师可利用评估课业,检视学生是否已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有助教师调整下一个教学目标和学与教策略,布置增润或延伸单元.又如在中四级学年终结时,教师利用评估课业、测验、考试等评估学生整年的学习表现,可以有助调整必修部分的学习内容和规画选修单元的开设,以至安排拔尖保底的教学;家长亦可藉此了解子女的学习表现,以便协助他们选读合适的选修单元. 本课程的评估分校内评估(Internal Assessment)及公开评核(Public Assessment)两部分.相对而言,校内评估较着重进展性评估,而公开评核则较侧重总结性评估.在公开评核中引入校本评核(School-based Assessment(SBA))的目的之一,就是在公开评核加入进展性评估的成分,既助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也让他们在风险较低的环境中进行评估,减少考试的压力,并确认他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学校实施评估的理念架构 总体评估 进展性评估 (回馈学与教) 求取进步 总结性评估 (量度成绩) 学与教过程 校内评估 公开评核 让学生理解学习的目标 有效的提问(提供时间,让学生思考及回答问题;不同类型的问题开放式问题和有固定答案的问题、由内容主导转为学生主导) 观察(例如:身体语言、面部表情) 同侪学习(例如:学生在班上留意及反思同学的答问) 有效的回馈(例如:提供明确的建议,让学生能有所改善或巩固所学) 学生主动投入学习 提高学生的自我形象 多元化 不同模式的评估(例如:笔试、专题研习、学习历程档案等)配合学习目标、学习成果和过程 多方参与(例如:学生自评、同侪互评、教师作评估、家长作评估) 以不同策略评估学习的质素(例如:除了赏罚之外,提供适合学生能力并富挑战性的评估) 利用测验结果作为诊断及改善学与教(例如:篇章赏析、作品朗读、片段写作等) 提供机會让学生学习和改善,而不是要他们互相比较分数 以测验成绩评定等级或级别(例如:期考、年终试) 公开考试(水平参照) 纸笔考试以评核学生的赏析、评论和创作的能力 记录:追踪学生的学习进度 报告:优质回馈,减少依赖等级和分数 回馈流程 (取材自 Shirley Clarke) 5.3 评估目标 本课程的评估目标是衡量学生: 对文学作品的感悟、理解和鉴赏的能力; 创作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能力; 对中国文学的认识; 学习文学的兴趣、态度和习惯; 审美情趣和品德情意; 对家庭、国家和世界的责任意识. 5.4 校内评估 校内评估是学校恒常采用的评估措施,是中国文学课程高中三年学与教策略的组成部分.校内评估应着重进展性评估,以促进学生学习为主要目的.学校宜因应本身不同的发展条件,重视学生学习多元化,设计三年制高中中国文学课程的校内评估. 校本评核是校内评估的一部分,并非外加的评估活动,学校在规画校内评估时,应与校本评核的要求一并考虑,不宜分开处理. 学校可根據下列原则设计校内评估的活动,其中部分原则亦适用於公开评核. 5.4.1主导原则 学校在规画校内评估时,须考虑配合课程目标和内容,实际的学习进度,学生的能力、性向、兴趣、态度和习惯,并运用多元化的策略和评估模式,多方面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给予学生适当的回馈,提高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同时,教师亦可根據评估的资料,订定下一个教学目标和调整教学策略. (1) 配合学习目标 文学课程的评估以赏析、创作能力为主,同时,亦应重视学习态度和价值观.此外,在评估过程中,亦应关注学生的创造、批判性思考、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等共通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规画教学计画时,宜同时拟订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的整体评估计画.在拟订计画时,教师可根據中国文学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并配合公开评核的校本评核要求,决定评估的内容、次数、时间、方式、各评估活动的占分比重及记录方式等,使学、教及评估能紧密配合.此外,评估时应让学生清晰了解评估的目标及评估准则,并掌握学习的水平要求. (2) 重视学生学习多元化 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模式和设计难度不同的评估活动,以照顾不同能力和性向的学生,让能力较高的学生尽展潜能,而能力稍逊的学生体验成功,促进他们追求卓越和养成持续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设计选修单元时,多拟订不同内容或类型的评估活动,让学生可按个人兴趣、长处作出选择,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发挥.此外,教师亦可因应评估的结果,作适当的教学安排,以照顾不同能力的学生,如配合从进展性评估所蒐集的学习表现显证,利用在规画全级教学时所预留的课时,安排增润或延伸单元,以拔尖保底.又如根據学生在必修部分的表现,按他们不同的性向、兴趣、特长和发展需要等,充分利用课程的空间和学生可选修三至四个单元的弹性,开设合适的选修单元或自拟单元. (3) 跟进学习进程 学习是持续改变的历程,评估不是一次性的运作.评估既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亦重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的表现,了解他们发展的需要.教师应充分利用进展性评估,跟进学生的学习进程,如学习历程档案,让学生自行订定各阶段的学习目标,按照个人的学习步伐,循序渐进地达到本课程预期的学习成果.以评估学生阅读文学的兴趣、态度和习惯为例,教师可使用阅读名著历程档案,让学生从课程提供的阅读书目中,自订阅读书籍的数量和进程,并储存自己阅读不同作品的报告,包括作品赏析、评论、与人分享的心得.教师可从学生的纪录中评估学生的表现,并让学生选取最满意的阅读报告作校本评核. (4) 适时回馈与激励 教师可利用评估所得的资料,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优点和不足,适时给予具体、有针对性的文字或口头改善建议;善於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作出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对学习产生正面激励的作用.例如在学生口头汇报阅读文学名篇的心得后,教师可以即时就学生在理解、赏析、评论等方面的表现给予口头意见,并为学生下一次阅读的目标作出建议.此外,教师亦可考虑设计一些评估量表,作持续性的回馈,如文类创作的评分表,把分数归纳为上、中、下三个级别,并就内容、结构、技巧、创意等方面,简述每级的具体表现,让学生了解每一次创作所得分数的意义和努力的方向,而教师亦可就每次评估所针对的重点加上批语,作较详细的回馈. (5) 配合学校情况 教师将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联系学生熟悉的情境,可以令学习更有意义.教师设计评估活动时,宜配合学校的情况,如学校使命、地理环境、与社区的关系等.如选修单元「香港文学」的评估活动,可要求学生蒐集反映个人居所或学校所属区域或附近街道的有关文学作品,并自选其中一篇,就作品的内容和表现手法,撰写短评一则. (6) 配合学生的学习进度 评估的设计,应配合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免在学习上形成日积月累的障碍.教师应利用评估促进学生的学习,让他们掌握基本的概念和技能,奠定继续发展的基础,不断求取进步.例如新诗创作的评估,应配合学生学习新诗的进程,而作不同阶段的评估.教师可先透过改写歌词、古典诗歌等评估活动,了解学生对新诗特点(如意象、语言、节奏)的认识,待评估的结果显示学生已掌握有关概念后,才要求学生进一步学习运用不同的手法创作新诗,以表达个人的情意,并从中评估学生创作新诗的能力. (7) 鼓励自我评估、同侪评估 教师在设计评估活动时,可与学生共同订定评估准则,让他们了解学习的水平要求.同时,评估模式应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估及同侪评估,让他们互相交流、学习,并可认识自我,增强自信,促进反思,有利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完善,向更高的水平迈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个人的学业成绩负责.以创作的评估为例,教师可与学生在课堂上共同订定评估准则,并选取一些学生的作品,透过提问、讨论,与学生一起评改;教师亦可要求学生先自我评估,然后以一对一或小组的方式,邀请一位同学或组员,相互评估,并与自我的评估作比较、反思,从而了解个人的长处和不足. (8) 善用评估纪录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宜透过持续性评估所蒐集的显证,给予学生及时的回馈,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确立努力学习文学的目标和方向.家长亦可得知子女的学习表现,并给予适时的指导和辅助.例如教师可从学生不同文类的创作评估中,归纳学生常犯的错误,或发掘学生擅长某种文类创作的潜能,从而作出改善或发展学生创作能力的建议,并与家长沟通、合作,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意见,帮助学生选读最合适的选修单元.学校应有系统地记录学生的评估资料,以诊断和评监学与教的成效,并作为检讨教学进度的参考. 5.4.2校内评估活动 校内评估并非外加的活动,而是与学与教紧密结合,融合於学习活动之中. 评估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需要和学习表现的工具.为了掌握足够的资料,作为教学安排的依據,教师宜透过不同的途径,设计不同的评估活动,检视学生各方面学习的情况和表现.教师宜避免以纸笔测试为主要的评估模式,长期依赖这种模式會减低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成效.除纸笔测试外,口头答问、专题研习、课外阅读报告、创作历程档案等,都是收集学生学习表现的有效方法. (1) 口头答问 文学的赏析或评论不一定要透过纸笔测试,教师可在课堂上从学生的设问或回应中,即时了解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深度,并可就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回馈. (2) 开卷测验 文学作品的阅读评估,特别是课外阅读的评估,是在於评核学生赏析、评论作品的能力,重视学生个人的体會,而不是对作品内容或文学基础知识的识记;而文学赏析或评论的题目多没有现成的答案,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开卷测验的形式,拟设开放性的题目,容许学生翻阅书籍或辞书,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或回应问题的理據,以检视学生独立分析、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发展. (3) 劄记 让学生整理指定文学作品的背景资料、叙述题旨、摘记文类特色及作品风格、作简单评论或撰写读后感等,目的是让学生整理资料,形成知识系统,以评估学生学习文学的能力、态度、兴趣和习惯. (4) 作品评论 就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文体特点、语言风格、写作手法的赏析、评论等重点拟题,让学生以论文或短答题的方式,表达个人的看法或研习心得,从而评估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5) 课外阅读报告 结合「指定作品」的学习,教师可指定课外阅读的书目,或让学生自选喜爱的书籍作赏析或评论,以口头汇报或书面报告的方式,表达个人的阅读心得. (6) 专题研习 由学生自拟有兴趣的专题,或由教师拟定研习範围,让学生自拟子题,以个人或以小组形式搜集资料进行探究、分析,如作家作品资料辑录和简评、文学流派的介绍等,并透过书面报告、口头汇报或制作网页等方式,展示学习成果,以全面评估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沟通、解难、研习等共通能力的发展. (7) 文学创作 学生可因应特定的题目,或教师提供的若干资料,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法,创作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不同文类作品,表达思想感情,以评估学生的创作能力.此外,教师亦可配合指定作品的赏析教学,让学生模仿、借鉴作品的表现手法,创作文学作品,以评估学生的赏析能力. (8) 创作历程档案 建立创作历程档案,是为了展示学生的创作进程.档案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大致包括以下部分: 内容清单:档案的内容目录 学生作品:作品的来源,可以是学生自选一篇最好的作品,并加入写作大纲、草稿、多次的修订稿,以及最终的作品;也可以是学生把多篇个人较满意的创作都收集在内;又或由学生把作品分类,如把个人最满意、最重要和最不满意的作品分别列入档案. 学生自我评估或自我反思:学生对最佳或最不满意作品的说明或列述作品入选的理由. 教师、家长或同学的评估意见. 教师可以根據学习目标,与学生共同订定档案的形式、内容和评核准则,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创作能力、兴趣和态度. 5.5 公开评核 5.5.1主导原则 以下概述公开评核的指引原则,供教师参考. (1) 配合课程 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所评核的内容配合三年制高中课程的宗旨、学习目标及学习成果.为了提高公开评核的效度,评核涵盖各项学习成果,而非只着重较容易以笔试来评核的项目. (2) 公平、客观及可靠 评核方式必须对所有学生公平.要确保评核能做到公正、公平,评核的方式必须保持客观,并由一个受公众监察的独立考评机构负责.此外,公平评核也可增加考评的信度,能有效评核学生在本科的表现. (3) 包容性 香港中学文凭的评核及考试,需配合全体学生的性向及能力而设计,具备较大包容性. (4) 水平参照 香港中学文凭采用「水平参照」模式汇报校生表现,即把学生的表现,跟预定的水平比对;该预定的水平说明了学生所能达到的各个等级的能力要求. (5) 提供有用资讯 香港中学文凭的资历和相关的评核及考试制度为不同人士提供有用的资讯.首先,它向学生就其表现,并向教师及学校就教学素质,提供回馈.其次,它将学生的表现与有关的等级水平相比,令家长、大专院校、雇主和公众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所及.第三,它有助作出公平和合理的遴选决定. 5.5.2评核设计 评核设计會因应每年考试的回馈而?断改进.详情刊载於有关考试??的「考试规则及评核大纲」及其他补充文件之中,并见於考评局网页(www.hkeaa.edu.hk/tc/hkdse/assessment/assessment_framework/).下表显示中国文学科的评核设计. 部分 内容 比重 评核形式 考试时间 公开考试 卷一 文学创作 卷二 文学赏析 27% 48% 笔试 笔试 2小时 2小时 校本评核 必修部分: 创作练习 选修部分(两个单元): 日常学习表现 单元终结表现 9% 16% 创作练习3个分数 每个单元1个分数 中国文学科的校本评核将延至2019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推行.下表显示本科於2014至2016年文凭试的评核设计. 部分 比重 时间 公开考试 卷一 文学创作 34% 2小时 卷二 文学赏析 66% 2小时 5.5.3公开考试 本科仅在必修部分设立公开考试,占全科公开评核的75%. 公开考试采用不同类型的试题来评核学生各种技巧和能力的表现,如资料回应题、论述题和抒发己见题等,目的是测试学生赏析、评论及创作的能力.学校可参阅样本试卷及每年考卷,以了解考试的形式和试题的深浅程度. 5.5.4校本评核 在公开评核中,校本评核是指在学校进行,并由任课教师评分的评核活动.对於中国文学科来说,校本评核的主要理念是要提高整体评核的效度,并较全面地评核学生的学习表现. 然而,中国文学科进行校本评核还有其他原因.其一是减少对公开考试成绩的依赖,因为考试成绩间或未能可靠地反映学生的真正能力.由认识学生的任课教师,根據学生较长时段内的表现进行评核,能令各学生获得较高信度的评核. 另一个原因是为学生和教师带来良好的影响或「倒流效应」.在中国文学科,校本评核要求学生多创作和阅读文学作品,从而评核他们的表现,有助於激发他们的学习.而对於任教中国文学科的教师来说,校本评核有助於达成课程宗旨,对良好的教学实践经验加以肯定,并将日常教学的评核活动纳入公开评核系统,同时提升日常学习的重要性. 本科在必修部分与选修部分均设校本评核,共占全科公开评核的25%.必修部分的校本评核占全科公开评核的9%;选修部分则占16%. 在选修部分,学校可因应情况,让学生修读二至四个单元,而只须向香港考试及评核局提交两个选修单元的校本评核成绩. 每个选修单元的校本评核成绩包括学生日常学习表现和单元终结表现.由於各个选修单元的特性和要求、教师的教学取向等均有所不同,因此,日常学习表现和单元终结表现的占分比重,学校可根據各自的情况斟酌决定,於4:6、5:5、6:4三种模式中任选其一. 因应不同的选修单元,校本评核的课业可以有不同形式,包括阅读汇报、专题研习、作品改编,以至作家专访等. 校本评核并非课程的外加部分,评核的内容都是课程建议的课内课外惯常活动,而校内评估的课业成绩,亦可用於校本评核.校本评核的要求和实施已照顾到不同能力的学生,并會避免不必要地增加教师和学生的工作量. 中国文学科的校本评核将延至2019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推行,让学校有充足时间熟悉修订了的课程、评核安排,以及校本评核的施行. 5.5.5成绩水平与汇报 香港中学文凭采用水平参照模式汇报评核成绩,意思就是参照一套水平标准来汇报考生表现等级,这套标准是按有关科目的分域上的临界分数所订定的.水平参照涉及汇报成绩的方法,惟并不影响教师或评卷员对学生习作的评分.下图展示一个科目水平标准的订定: 临界分数 分域 U 1 2 3 4 5 图示:按科目分域上的临界分数订定表现等级 香港中学文凭以五个临界分数来订定五个表现等级(1至5),第5级为最高等级.表现低於第1级的临界得分會标示为「未能评级」(U). 各等级附有一套等级描述,以说明有关等级的典型学生的能力所及.制定这些等级描述的原则是它们须描述体现该等级水平的典型学生所能做到的,而非不能做到的;换言之,它们须正面而非负面地描述考生的表现.这些等级描述所说明的只是「平均而言」的表现,未必能准确地应用於个别考生.他们在某一科目可能表现参差,跨越两个或以上的等级.各等级的学生样本可以用来阐明预定学生达到的水平.一并使用这些样本与等级描述,有助厘清各等级的预定水平. 在订定香港中学文凭第4级和第5级的等级水平时,已参考香港高级程度會考 A 至D级的水平.需要强调的是,参考以往高考的评级水平,可令香港中学文凭第4和5级的水平在不同年份也可维持不变,而非为了维持各级人数的百分比不变.事实上,这些等级的百分比會就学生的整体表现而有所改变.参照以往A 至D级的水平来设定第4级和第5级的水平,其重要性在於确保跟以往的评核措施有一定程度的延续性,方便大专院校收生遴选,以及维持国际认可性. 为了提高公开评核的区别能力,发挥更好的遴选作用,在考获第五级的考生中,表现最优异的,其成绩将以「**」标示,随后表现较佳的则以「*」标示.香港中学文凭的证书會记录考生考获的等级. 第六章 学与教资源 本章旨在说明选择和善用学与教资源(包括教科书)对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为支援学生的学习,学校须甄选、调适和在适当时候发展相关资源. 6.1学与教资源的作用 学与教资源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的基础.学习资源不仅是指教科书、作业等资料,不同类型的学习材料,甚或自然环境和人力的资源,都是宝贵的学与教资源.有效运用合适的学与教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扩阔文学学习的空间,发展学习策略、建构知识,并培养共通能力、价值观和态度,为终身学习奠定稳固的基础. 6.2学与教资源的选取 6.2.1主导原则 在选取学与教资源时,教师宜考虑以下原则: 能体现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 内容意识健康,具启发性,除能够增加知识和提高能力外,透过薰陶感染,提升学生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艺术品味、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 贴近学生的生活,配合高中学生身心和认知的发展,难易适度,能引起学习动机和兴趣. 重视学生学习多元化,配合学生的能力、兴趣和特长,为不同性向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和发展空间,让他们发展个性和专长. 文字材料方面:艺术水平高,具典範性;具时代意义、历久弥新;体裁、手法、风格多样化;兼及古典和现代作品. 音像材料方面:资讯丰富,紧贴时代;音像多采,音效悦耳,画面悦目;语音正确;语言生动、通俗而不鄙俗;呈现方式多样化;互动性强,能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发挥创意. 学生作为学习者,也可自行选取合适的学习资源.教师要培养学生选取资源的能力,让他们学會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 6.2.2 资源类别 (1) 学习材料 文学的学习材料可以是文字、音像材料,乃至实物、环境,分述如下: 文字材料 文字材料主要来自书籍和报刊.学生需要通过研习文字材料,提高理解、分析、欣赏、评论及创作文学作品的能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培养审美情趣、道德情操及社會责任感. 音像材料 音像材料主要来自录像、录音、光碟、电影、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教师要因应学生的学习需要,选取合适的音像材料,配合学习内容,例如与指定作品有关的录像、录音或电影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 其他材料 除文字材料、音像材料外,教师可选用其他合适的学习材料,包括实物,例如画册、乐器、艺术品等;以及实地参观等,进行文学学习活动. 除课程提供的指定作品(见第二章第2.6.1节)外,教师宜因应学生的能力和需要,自行编选合适及多元化的学习材料,例如古今名篇、经典著作、视聽材料等,灵活组织学习活动,以达学习目标. (2) 教科书 教科书要能指导学生学會怎样透过不同方法及途径进行学习,以帮助学生学會学习.在选择教科书时,教师宜注意以下各项: 课程宗旨 能够配合课程指引所订的宗旨、学习目标及主导原则,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创作能力和审美情趣,同时兼顾品德情意的培育和文学遗产的承传. 学习内容 内容主要包括指定作品(篇目见附录二),自选作品及文学学习基础知识.学习内容以培养学生文学赏析与评论、文学创作能力为主,同时让他们得到审美的体验、思想情感的感染和文化的薰陶,并发展学生协作、沟通、创造力、批判性思考及解决问题等共通能力,培养正面的价值观及态度. 学习能力 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要有利於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例如透过专题研习、专题探讨等探究性活动或参观、探访、考察和交流学习等体验性活动,让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培养自学的习惯,提高自学的能力,最终能做到独立学习.教科书除了指导学生学习文学的方法外,也要提供有助学生研习文学的学习策略. 学习活动 要具备适量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有足够的学习经历,以达到学习目标.学习活动要能根據学习重点而设计,形式多样化,多向互动,适当地运用资讯科技,具趣味性,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并能配合学生的生活和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透过创设的情境,从文学作品中汲取养份,丰富积储,提升文学素养. 评估活动 要具备适切的评估活动.学习活动主要让学生应用和巩固课堂的学习,但部分学习活动亦可建议作为进展性评估,让教师诊断学生学习的情况,并给予适当的回馈,以促进学习.在单元终结时,宜根據单元的学习目标和重点设计评估活动,总结学生在单元的学习表现,让教师蒐集学习的表现显证,视乎需要进行增润或延伸活动. 学习差异 设计宜有增润或延伸性质的活动,让教师可以灵活运用,照顾差异,满足不同能力、兴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 组织编排 内容的组织编排要恰当、合理,具备整体的教学规画.课程的必修部分与选修部分的学习,互相促进、互相补足,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的组织编排必须互相配合.教师可按建议学习重点,透过指定作品、自选作品及文学名著,组织学习单元.组织学习单元的方式很多,可以文类、主题、作者等作为组织重心,也可综合不同的方式灵活处理,让学生的文学学习全面而均衡. 处理方式 设计要具开放性.教科书内容资料不宜过多,让教师有开发的空间,学生有拓展的余地,例如不必把课文的相关参考资料详细列出,而可要求学生到图书馆自行寻找,培养自学能力和习惯;多设开放式、没有既定答案的问题,启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教育统筹局會就课程的必修部分提供教科书「适用书目表」,供学校参考,以选择合适的教科书. (3) 学生参考资料 学习材料不再局限於课堂所学,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学习参考资料,以巩固、补充和延伸课堂所学,让他们接触广阔的知识世界,拓宽视野.教师可联系学习单元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推荐阅读的参考资料,如相关的作家作品、文献、作品评论、书籍、电影、网页、工具书等,让他们选取合适的参考资料,从阅读中学习,提升自学能力. (4) 互联网与科技 随着时代的进步、事物的变迁,学与教资源有很多均来自非印刷的资源,例如资讯科技软件和互联网.互联网上有丰富的文学资源,包括电子书刊、作家网站、创作网站、网上自学教材等,只要选取及使用得当,即可成为有效的学与教资源.教师应配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发展,选取适当的网上或资讯科技资源,作为文学的学习材料.例如文学赏析的教学,学生需要大量阅读文学作品,才可以丰富积储,提高文学素养,互联网上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教师可因应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并配合学习进程,为学生提供参考网址,让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画的网上阅读,以拓宽他们的阅读面.此外,教师更可进一步让学生掌握如何从网上选择阅读材料、搜寻相关主题、辨析有用的信息等,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这些资源的能力,从而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教师可利用学校网络建设超越时空的学习平台,让学生随时自学,而师生亦可共用网上聊天室或讨论区进行交流. (5) 社會资源 文学与社會生活关系密切.教师宜多留意四周环境,善用社會资源促进文学学习,以收事半功倍之效.社會资源方面,各种传媒书刊、专业学报、时事图册、文化读物、教科书、参考书、宣传资料、音像材料以至名胜古迹等,都有助学校推展中国文学课程. 要帮助学生达到全人发展、终身学习的目标,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社會资源,帮助学生学习.政府部门、非政府机构、专业团体、传媒机构及各界人士,一直都大力支援学校推展校内校外的学习活动: 政府部门:例如教育统筹局、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邮政署和有关的基金组织,经常举办或赞助各类中国文学及文化活动. 非政府组织:例如社区组织、基金计画,经常举办地区文艺交流活动、教师经验分享會. 专业团体:例如教师联會、协會、学术机构,经常举办文学教学研讨會、文学创作营、徵文比赛等活动. 传媒机构:例如电台、电视台、报馆,经常举办活动,协助推广文学教学的成功经验. 各界人士:例如家长、校友,积极支持学校推行的文学活动,如与学生一起研读文学名著,分享学习文学的经验和心得. 教育统筹局将继续与社會各界人士及机构加强协作,拓展文学课程资源,以供学校选择采用. 6.3 学与教资源的运用 本课程为学校提供指定作品,并建议具体的学习重点供教师参考,教师可以因应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需要,选取和运用不同的学与教资源. 教师在运用学与教资源时,宜注意以下各项: 学与教资源丰富多釆,宜灵活运用,以创设文学实践的学习情境,开展多元化的学习活动,让不同性向和能力的学生,包括资优及学习能力稍逊的学生,发展个性和特长.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运用学与教资源,让他们体验学习的过程,例如引导学生亲身感受作品的情思,体會作品的意境,自行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等,以提升文学赏析的能力,以免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讲解或教科书的说明. 选用教科书作为主要的学与教资源时,宜注意: - 教科书不是唯一的学习材料.固有的「教科书」观念必须拓宽为灵活多采的「学习材料」.学习文学并不局限於教科书,学生可以在不同环境,透过不同途径学习文学. - 没有一套教科书适合所有学校.教师在使用教科书时,须因应校内学生的学习需要,作校本的调适. - 教科书只是学习工具,并不等於课程.教师在使用教科书时,应运用专业知识作判断,挑选、删减、增补所需的学习材料或 活动,让学生学习,以达到文学课程的学习目标,并照顾学生的学习差异. 6.4 学与教资源的发展和管理 学与教资源的发展,以能加强学生学习及支援教学为最终目的.课程指引及有关文件、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教学设施和人力资源等,都是宝贵的学与教资源.课程发展议會和教育统筹局将继续发展课程的学与教资源,以协助学校实施中国文学课程;而蒐集、发展校本的学与教资源,是文学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部分. 学校发展学与教资源,宜采用以下策略: 衡量情况,制订发展计画 教师须先检视本科已有的资源(包括由教育当局、坊间或其他地方所提供的),根據实际需要,再考虑学校的经费分配等因素,制订学与教资源发展的计画.学校如已有足够资料,例如教科书、图书等,教师可修订、剪裁、删削或增润这些资料,并按需要自行发展有关资源. 调动人员,共同开发 开发学与教资源,除教师以外,教学助理、图书馆主任、资讯科技人员、学生及家长等均可以协作的形式共同参与,如循不同的途径,获取最新资讯,或有计画、有目的地搜罗及添置各种资源. 发展资料库,适时更新 随着资源数量的增加,须建立资料库以储存资料,更须不断更新、发展,以辅助学与教,例如: 设置「资源角」 教师可将各种资源存放於资源角,以便教师或学生取用.此外,教师亦可鼓励学生各自把曾阅读的文学书籍存放於资源角,方便与人分享阅读心得,或让其他同学按个人兴趣或需要随时借用,从阅读中学习. 发展「网上教学资源库」 教师可与校内的资讯科技组合作,把所有资源数码化,方便储存,并加以整理,编成有系统的资源库.教师宜先建立基本的资源素材库,再因应资料内容的性质、形式、载体类型等进行分类整理.各文学教师则可在这资源库的基础上,因应教学的需要,继续发展不同类别的资源系统,如根據单元主题、学生程度、学习内容等建立资料库.教师宜尽量利用学校的内联网络,达到交流、分享的目的. 建立「学习材料库」 教师除发展教学资源库外,更可按必修部分各学习单元或开设的选修单元建立相关的学习材料库,鼓励学生自学;例如教师可收录生动的图片或录像、各类主题的学习材料等,建立创作资料库,供学生参考.教师亦可准备网上字典、工具书、多媒体自学软件、学习套等,让学生随时取用,作独立的学习. 丰富学校图书馆资源 文学教师应推荐优良的文学读物,丰富图书馆资源,以帮助学生学习文学,并与图书馆主任协作,筹办各种文学活动,如阅读计画、创作交流會、作家作品推介等,让学生互相交流心得,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交流互动,拓展资源库 中国文学科与其他学习领域或学科,特别是中国语文科,在学习上可以互相配合、互相促进,文学科教师应与其他学科教师加强协作,透过互动交流,共享学与教的资源.此外,学校亦宜尽量利用互联网的功能,建立跨校的网络,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共同开发更多资源. 着重培训,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 学校应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鼓励文学教师不断进修,积极参与课程规画及教学研究,以提升教师的专业.教育当局举办的培训课程,如课程领导培训课程、科主任或教师培训课程、教学研讨會、工作坊、教学观摩、经验分享會,各大专院校、教育专业团体、地区教育组织等所提供的文学培训课程或计画,均有助文学教师了解今后文学课程的发展方向,以及探讨教学方法,提升学与教的素质. (空白页) 附录一 建议学习重点 範围 阅读诗、词、曲、赋、文、小说、戏剧等古今不同的文类作品 创作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不同文类的作品 写作评论、读书报告、读后感、随笔等 下列各表列述课程建议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 (一)知识 学习重点 说明文学学习基础知识 认识各种文类的起源、流变及作品的题材 认识各种文类的基本特徵及主要的表现手法 认识代表作家作品的风格特色及其主要影响 认识文学评论及文学创作的常用术语 (二)能力 学习重点 说明感受 感受作品的形象、语言、思想、感情 感受作品语言文字之美(如音声谐协、字句匀称、色彩丰富、形象鲜明) 体會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理解 理解词语、句子、段落的意义和篇章的主旨 理解作品的背景、内容、主题及结构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鉴赏 分析作品与作者经历、写作背景的关系 分析作品的意蕴、艺术手法和风格 欣赏作品的内容美、形式美及两者相互结合的美 欣赏作品的意象、意境和作者的情思、创意 比较不同作家作品在主题、手法、风格、语言等方面异同 评论作家作品的思想感情(如思想深度、感情深浅、时代意义、道德情操) 评论作品的艺术手法(如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创新性) 评论作家的文学成就及作品的文学价值 创作 运用不同的策略创作(如联想、想像、仿作) 运用创作方法(如体验生活、实地观察、搜集材料、孕育灵感、确定主题、构思谋篇、处理题材、提炼语言) 就不同文类的特点创作 运用不同的手法创作(如白描、夸张、象徵) (三)兴趣、态度、习惯 学习重点 说明乐於阅读 乐於创作 培养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和习惯 培养创作的兴趣,激发创作热情 培养良好的创作态度(如尊重原创、不断完善自己的习作、乐於接受别人对自己作品的意见) 培养良好的评赏态度(如实事求是、言之有據、勇於表达个人对作品的意见) 注重审美体验,涵养心灵 使用说明 「建议学习重点」从知识、能力和兴趣、态度、习惯三方面分项列述课程建议学生学习的重点学习内容,作为课程设计和教学的参考.学习重点的说明部分,旨在举例说明学习重点的涵义,不作遍举.教师可因应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进程,灵活安排,并视实际需要加以调整. 学校设计课程时,须特别注意: 知识的学习是能力发展的基础.学习「文学学习基础知识」,目的在帮助学生学习赏析和创作文学作品,故教学时须结合学习材料施教,不宜孤立处理.例如处理有关新诗的学习重点「认识新诗的基本特徵及主要的表现手法」时,宜结合指定或自选作品施教,不宜作纯知识的教授.而学生汲取了有关新诗的基础知识,可以提升赏析及创作新诗的能力. 有关能力的学习重点「感受」、「理解」、「鉴赏」、「创作」虽然分项列写,但在学与教过程中是交织互动的,难以截然划分.例如研习文学作品,可以先作整体感受;然后进行理解、鉴赏;进而对作品有新的体會,或更深的感受,而鉴赏能力亦因而提升.此外,鉴赏文学作品,又有助於创作,所以「鉴赏」和「创作」二者又可以互相促进. 附录二 指定作品篇目 1 秦风?蒹葭 诗经2九章?涉江 楚辞3齐桓晋文之事章 孟子4庖丁解牛 庄子5苏秦约纵 战国策 (节选自《秦策》,由「说秦王书十上」至「盖可以忽乎哉」) 6 鸿门會 史记(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由「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至「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7 战城南 佚名8短歌行 曹操9归去来辞(并序) 陶潜10 将进酒 李白11 登高 杜甫12 进学解 韩愈13 醉翁亭记 欧阳修 14 前赤壁赋 苏轼15 齐天乐(绿芜凋尽台城路) 周邦彦 16 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辛弃疾 17 双调?夜行船 秋思 马致远 18 法场(《窦娥冤》第三折) (《窦娥冤》第三折 关汉卿 19 西湖七月半 张岱20 却奁(《桃花扇》第七出) 孔尚任 21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曹雪芹 (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由「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至 「也就不生别论」) 22 死水 闻一多 23 错误 郑愁予 24 书 梁实秋 25 我的四个假想敌 余光中 26 药鲁迅27 碗西西28 西施 姚克(「西施」本事、第一幕献美及第二幕第三景借粮) (空白页) 附录三 阅读书目 (一)诗歌 古典诗歌 《唐诗三百首详析》(喻守真编注) 《唐诗三百首新注》(金性尧编注) 任择其一 《唐诗三百首》(名家配画诵读本) 《宋词三百首笺注》(唐圭璋笺注) 《宋词选》(胡云翼选注) 《唐宋词三百首》(名家配画诵读本) 《中国历代诗歌选》(林庚、冯沅君主编) 《青年必读古诗手册》(乔继堂、叶桂桐主编) 现当代诗歌 《中国新诗选》(尹肇池编) 《中国现代抒情诗一百首》(璧华编) 《现代中国诗选》(杨牧、郑树森编) 《新诗三百首》(萧萧、张默编) 《香港近五十年新诗创作选》(胡国贤编) 《香港新诗选读》(关梦南、叶辉编) 《小诗森林——现代小诗选》(陈幸蕙编) (二)散文 古典散文 《中国历代散文选(上、下)》(刘盼遂、郭预衡主编) 《古文二百篇》(名家配画诵读本) 《古文名著串讲评析(杂文编、论说编、书信编、史传编)》(周振甫、张中行主编) 《历代散文名篇》(影画版) 现当代散文 《雅舍小品》(梁实秋著) 《现代中国散文选》(杨牧编)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余光中著) 《丰子恺漫画选绎》(明川著) 《林家次女》(林太乙著) 《时空之海》(陈之藩著) 《这杯咖啡的温度刚好》(张晓风著) 《放风》(黄仁逵著) 《散文精读:亲情篇》(古剑编) 《我们仨》(杨绦著) 《中华散文百年精华》(丛培香等编) (三)小说 古典小说 《三国演义》(罗贯中著) 《水浒传》(施耐庵著) 《西游记》(吴承恩著) 《三言》(冯梦龙著)(《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任择其一) 《聊斋志异》(蒲松龄著) 《儒林外史》(吴敬梓著) 《红楼梦》(曹雪芹著) 现当代小说 《呐喊》(鲁迅著) 《家》(巴金著) 《边城》(沈从文著) 《骆驼祥子》(老舍著) 《围城》(钱锺书著) 《半生缘》(张爱玲著) 《台北人》(白先勇著) 《星云组曲》(张系国著) 《芙蓉镇》(古华著) 《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西西著) 《棋王?树王?孩子王》(阿城著) 《锺玲极短篇》(锺玲著) 《长恨歌》(王安忆著) 《打错了》(刘以鬯著) 《中国短篇小说百年精华》 (中国社會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及当代文学研究室选编) (四)戏剧 古典戏剧 《西厢记》(王实甫著) 《牡丹亭》(汤显祖著) 《桃花扇》(孔尚任著) 《中国戏曲选》(上册)(王起主编)(按:本册收录元代杂剧作品) 现当代戏剧 《日出》(曹禺著) 《茶馆》(老舍著) 《南海十三郎》(杜国威著) 《香港话剧选》(方梓勳、田本相编) (空白页) 选修单元纲要 选修单元 一 作家追踪——自选作家作品选读 二 名著欣赏 三 文学专题 四 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 五 香港文学 六 戏剧文学评赏 七 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 八 文学创作——原创或改编 选修单元一:作家追踪——自选作家作品选读 一、学习目标 选读一位作家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作品,体味作家的情怀,了解作品与作家生活和时代的关系,提高赏析、评论作家作品的能力. 二、建议学习重点 分析作品与作家经历、写作背景的关系; 欣赏作家的情思和创意; 从不同角度赏析及评论作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 比较作家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作品的特色; 评论作家的文学成就; 广泛阅读作家不同类型作品的兴趣和态度. 三、学习成果 能联系生活经验,体悟所选读作家的情怀,对作品有个人的感受; 能运用文学基础知识,理解和分析所选读作家作品的特色; 能运用文学基础知识及从不同角度赏析、评论所选读作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并有个人的见解; 乐於阅读作家不同类型作品. 四、学习评估建议 进行本单元的校内评估,宜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以进展性评估,透过适切的评估活动,察看学生的学习表现,并给予适当的回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促进学习效能.而在单元学习终结时,教师宜作总结性评估,安排适当的评估活动,查考学生整体的学习成效,惟评估活动须多元化,不宜单一设卷测考.有关的评估活动,举例如下: 进展性评估︰例如讨论、专题汇报、制作「作家年表」、撰写「作家访问记」、参加作家作品研讨會、自选一位作家,草拟追踪这位作家的读书计画等. 总结性评估︰ 例一 制作作家专册或网页,内容可包括以下各项,如: (1) 作家的生平经历及代表作品简介; (2) 作家、作品或手稿等的照片资料; (3) 访问老师及同学对作家作品的印象及阅读心得; (4) 个人就作家作品所撰写的评论; (5) 有关作家的研究资料及相关网址. 例二 自拟一研习题目,如「苏轼在黄州的日子」或「张爱玲与香港」,将研习报告制成简报,在课堂上汇报. 例三 选取作家在不同时期的作品若干篇,撰写评论. 五、参考资料 教师参考资料: 吕慧鹃等(编)(1985) 《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林建法、徐连源(主编)(2003) 《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寻找文学的魂灵》,渖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康培初(1975) 《文学作家时代》,香港:文学研究社. 张广飞、邵作彦(编)(2001) 《中学语文作家传略》,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涂光群(主编)(2000) 《走近名作家中国名作家生活写真》,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学生参考资料: 王一桃(1991) 《中国作家印象》,香港:现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 陈铁君(2001) 《中国历代作家101》,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冯明之(1973) 《中国古典作家风貌》,香港:上海书店. 黄念欣、董启章(1996) 《讲话文章:访问、阅读十位香港作家》,香港:三人出版社. 选修单元二:名著欣赏 一、学习目标 研读一本文学名著,体會优秀作品丰富的内涵和艺术特色,领略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赏析、评论文学名著的能力,并培养审美的情趣. 二、建议学习重点 整体感悟文学作品; 理解作品的背景、内容、主题及结构; 理解作品的丰富意蕴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从不同角度赏析及评论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 评论作品的文学价值; 培养研读名著的兴趣和习惯. 三、学习成果 能联系生活经验,感悟作家的情怀,对名著有个人的感受; 能运用文学基础知识,理解和分析所选读名著的特色; 能运用文学基础知识及从不同角度赏析、评论所选读名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并有个人的见解; 能提高阅读名著的兴趣,乐於阅读文学名著. 四、学习评估建议 进行本单元的校内评估,宜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以进展性评估,透过适切的评估活动,察看学生的学习表现,并给予适当的回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促进学习效能.而在单元学习终结时,教师宜作总结性评估,安排适当的评估活动,查考学生整体的学习成效,惟评估活动须多元化,不宜单一设卷测考.有关的评估活动,举例如下: 进展性评估︰例如朗诵名著的精彩片段、蒐集与名著相关的背景资料、撰写读书劄记、课堂汇报研习名著心得等. 总结性评估︰ 例一 选取名著一个精彩片段,就其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撰写赏析文字,并评论其时代意义. 例二 就名著的内容或技巧特色,自拟一研习题目,作专题报告. 例三 就各家对名著的不同评论,自设问题若干则,并以答问的形式,表达个人的看法. 五、参考资料 教师参考资料: 周庆华等(2004) 《阅读文学经典》,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张国风、孙勇进(1997)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趣谈与索解丛书》,渖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张德胜(编)(2001) 《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莫提默?艾德勒、查理?范多伦(著),郝明义、朱衣(译)(2003) 《如何阅读一本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 《博览群书》杂志(主编)(2004) 《读书的艺术如何阅读和阅读甚麽》,北京:九州出版社. 学生参考资料: 中国语文教学专业委员會(编)(2001) 《中国中学生必读文学名著导读》,香港:智能教育出版社. 吴宏一(1990) 《文学常谈》,台北:联经事业出版公司. 阿德勒等(著)、张惠卿(编译)(1985) 《如何阅读一本书》(简明版),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邓咏秋、李天英(编)(2001) 《中外推荐书目一百种》,西安:陕西师範大学出版社. 选修单元三:文学专题 本选修单元可按时代或主题,任选一个专题,加以研习. (一) 时代一、学习目标 研读一个朝代或年代的文学作品,了解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感受作者的情怀,探讨文学与时代的关系,提高赏析、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建议学习重点 认识该朝代或年代作品的风貌; 比较所选读不同作家、流派的作品特色; 从不同角度赏析及评论同一朝代或年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 培养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和习惯. 三、学习成果 能联系生活经验,了解所选读朝代或年代作品所呈现的时代精神,体悟作家的情怀,体會文学与时代的关系; 能运用文学基础知识,理解、分析所选读朝代或年代文学作品的特色; 能运用文学基础知识及从不同角度赏析、评论所选读朝代或年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并有个人的见解; 乐於阅读不同作家、不同流派的作家作品. 四、学习评估建议 进行本单元的校内评估,宜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以进展性评估,透过适切的评估活动,察看学生的学习表现,并给予适当的回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促进学习效能.而在单元学习终结时,教师宜作总结性评估,安排适当的评估活动,查考学生整体的学习成效,惟评估活动须多元化,不宜单一设卷测考.有关的评估活动,举例如下: 进展性评估︰例如资料蒐集、读书劄记、讨论、专题汇报等. 总结性评估︰ 例一 从本单元所研习的作家中,自选数位作家,说明喜爱这些作家作品的原因,写成专册或制成简报与同学分享. 例二 就从本单元所研习的作品中,选取喜爱的作品编成选集,撰写序文,说明喜爱的原因,并介绍作品的特色. 例三 自选一至两个主题,研习相关的作品,撰写评论. 五、参考资料 教师参考资料: 王星琦(1999) 《元明散曲史论》,南京: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1979) 《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北京:中华书局. 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1980) 《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北京:中华书局. 四川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1980) 《宋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李修生(1996) 《元杂剧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林庚(主编)(1979)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北京:中华书局. 中国社會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1981) 《唐宋词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社會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1981) 《唐诗选》(上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段启明、汪龙麟(主编)(2001) 《清代文学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 陈文新(2003) 《中国文学流派意识的发生和发展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研究导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杨义(1998) 《中国现代文学流派》,北京:人民出版社. 钱锺书(选注)(1982) 《宋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学生参考资料: 朱东润(主编)(1985)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刘大杰(1996) 《中国文学发展史》,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钱伯城(主编)(1998) 《中国诗歌宝库》(13册),香港: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二) 主题一、学习目标 研读同一主题的文学作品,体會作品的意蕴,领略作者的思想感情,鉴赏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艺术特色,提高赏析、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建议学习重点 认识和比较同一主题在不同作品中的体现和表现方式; 认识和比较同一题材在不同文学类型中的表现方式; 从不同角度赏析及评论同一主题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 培养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和习惯. 三、学习成果 能联系生活经验,体悟历代作家的情怀,对所选主题作品有个人感受; 能运用文学基础知识,理解、分析所选读主题的文学作品的特色; 能运用文学基础知识及从不同角度赏析、评论所选读主题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并有个人的见解; 乐於阅读古今不同作家、不同流派的同一主题作品. 四、学习评估建议 进行本单元的校内评估,宜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以进展性评估,透过适切的评估活动,察看学生的学习表现,并给予适当的回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促进学习效能.而在单元学习终结时,教师宜作总结性评估,安排适当的评估活动,查考学生整体的学习成效,惟评估活动须多元化,不宜单一设卷测考.有关的评估活动,举例如下: 进展性评估︰例如诗词吟诵、同题作品座谈會、撰写读书劄记、随笔、评论等. 总结性评估︰ 例一 从本单元所研习的同一主题作品中选取数篇,就作品的表现手法加以评论. 例二 自选两位作家,研习相同主题的作品,将研习报告制成简报,在课堂上汇报. 例三 选取一主题,蒐集相关的作品及其评赏文章,编成专集,并撰写序文. 五、参考资料 教师参考资料: 王立(1994) 《中国古代文学十大主题原型与流变》,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王美春、郭志明(2001) 《诗美的永恒同题古诗佳作比较谈》,陕西人民出版社. 周启成等(注译)(1997) 《新译昭明文选》,香港:海啸出版事业有限公司. 徐同林(主编)(1999) 《中国文学人文风景》,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张秉戍(主编)(1992) 《历代诗分类鉴赏辞典》,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潘百齐(1991) 《全宋词精华分类鉴赏集成》,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学生参考资料: 朱东润(主编)(1985)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郑万泽(选注)(1999) 《中华国粹——诗》,香港:香港世纪出版有限公司. 钱伯城(主编)(1998) 《中国诗歌宝库》(13册),香港: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选修单元四: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 一、学习目标 研习现当代文学作品,体會作品的时代精神及现代人的语言和感情,提高赏析、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以及创作文学作品的兴趣. 二、建议学习重点 认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 认识现当代文学与时代、社會、生活、地域的关系; 理解现当代作家作品的风格和特色; 比较不同地域(内地、台湾、香港、澳门及海外)的文学作品; 从不同角度赏析及评论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 创作文学作品; 培养阅读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兴趣和习惯. 三、学习成果 能联系生活经验,体悟作家的情怀,并有个人的感受; 能运用文学基础知识,理解和分析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特色; 能运用文学基础知识,并从不同角度赏析、评论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并有个人的见解; 能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创作,表达思想感情,呈现个性; 乐於阅读现当代文学作品. 四、学习评估建议 进行本单元的校内评估,宜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以进展性评估,透过适切的评估活动,察看学生的学习表现,并给予适当的回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促进学习效能.而在单元学习终结时,教师宜作总结性评估,安排适当的评估活动,查考学生整体的学习成效,惟评估活动须多元化,不宜单一设卷测考.有关的评估活动,举例如下: 进展性评估︰例如讨论、撰写评论、当代作家专访、阅读报告、课堂简报、改编故事、文学创作等. 总结性评估︰ 例一 就某一主题或文类(诗歌、散文、小说、戏剧)选取两个地域的现当代作品,加以比较,并撰写评论. 例二 自选一本现当代作品选集,撰写读书报告. 例三 选取不同地域的作家,以「现当代作家剪影」为题,作专题研习,将研习报告制成简报,在课堂上汇报. 五、参考资料 教师参考资料: 王德威(1998) 《如何现代,怎样文学?:十九、二十世纪中文小说新论》台北:麦田出版有限公司. 王德威(2003) 《现代中国小说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李欧梵(著)、毛尖(译)(2000) 《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洪子诚(1999) 《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思和(2003)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郑树森(1995) 《艺文缀语》,香港:素叶出版社. 萧萧(2004) 《台湾新诗美学》,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 学生参考资料: 仇小屏(2002) 《放歌星辉下中学生新诗阅读指引》,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唐金海、周斌(主编)(2003) 《20世纪中国文学通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唐弢(主编)(2001) 《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杨宗翰(主编)(2002) 《台湾文学史的省思》,台北:富春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萧萧(2001) 《中学生现代诗手册》,台北:翰林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藤井省三(著)、张季琳(译)(2004) 《台湾文学这一百年》,台北:一方出版有限公司. 选修单元五:香港文学 一、学习目标 研习香港文学作品,了解香港文学的特色,领略作者的思想感情,体會文学与个人、地域的关系,并培养对香港的归属感,提高赏析、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以及创作文学作品的兴趣. 二、建议学习重点 认识香港文学的发展; 探讨香港文学的地域色彩; 认识香港文学与时代、社會、文化、生活的关系; 从不同角度赏析及评论香港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 创作文学作品; 培养阅读香港文学作品的兴趣和习惯. 三、学习成果 能联系生活经验,体悟香港作家的情怀,对香港文学作品有个人的感受; 能运用文学基础知识,理解和分析香港文学作品的本土特色; 能运用文学基础知识及从不同角度赏析、评论香港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并有个人的见解; 能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创作,表达思想感情,呈现个性; 乐於阅读香港文学作品. 四、学习评估建议 进行本单元的校内评估,宜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以进展性评估,透过适切的评估活动,察看学生的学习表现,并给予适当的回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促进学习效能.而在单元学习终结时,教师宜作总结性评估,安排适当的评估活动,查考学生整体的学习成效,惟评估活动须多元化,不宜单一设卷测考.有关的评估活动,举例如下: 进展性评估︰例如讨论、课堂报告、撰写评论、香港作家专访、文学创作、文学改编等. 总结性评估︰ 例一 自选一至两位香港作家的作品,分析作品的本土特色,并就作品的内涵和艺术技巧作出评论. 例二 自选一本香港作家的作品专集或香港文学作品选集,撰写读书报告. 例三 自选一位香港作家,研习其作品后再作专访,并编制「作家专辑」. 五、参考资料 教师参考资料: 也斯(1996) 《香港文化空间与文学》,香港:青文书屋. 西西、何福仁(1995) 《时间的话题对话集》,香港:素叶出版社. 黄继持、卢玮銮、郑树森(编)(1998) 《早期香港新文学作品选》,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黄继持、卢玮銮、郑树森(编)(1998) 《追迹香港文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黄继持、卢玮銮、郑树森(编)(1999) 《国共内战时期香港本地与南来文人作品选1945-1949》,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卢玮銮(1983) 《香港的忧郁文人笔下的香港(一九二五一九四一)》,香港:华风书局. 罗琅(2005) 《香港文学记忆》,香港:香港文汇出版社. 学生参考资料: 东瑞(1995) 《我看香港文学》,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 黄念欣、董启章(1997) 《讲话文章II:香港青年作家访谈与评介》,香港:三人出版社. 叶辉(2001) 《书写浮城:香港文学评论集》,香港:青文书屋. 刘以鬯(2002) 《畅谈香港文学》,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 卢玮銮(2004) 《香港文学散步(新订版)》,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 关梦南、叶辉(编)(2002) 《香港新诗选读》,香港:风雅出版社. 香港文学资料库 http://hklitpub.lib.cuhk.edu.hk/ 香港文学书评资料库 http://www.library.ln.edu.hk/lingnan/hklt/ 选修单元六:戏剧文学评赏 一、学习目标 研习戏剧文学作品,观赏演绎这些作品的戏曲和话剧,了解戏剧文学的特色,领略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赏析、评论戏剧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建议学习重点 认识戏剧文学的特色; 比较原著及演绎这些原著作品的戏剧表演; 从不同角度赏析及评论戏剧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 培养研习与观赏戏剧的兴趣和习惯; 培养良好的评赏态度(如实事求是、言之有據、勇於表达个人对作品的意见). 三、学习成果 能联系生活经验,体悟作家的情怀,并有个人的感受; 能运用文学基础知识,理解和分析戏剧文学作品的特色; 能运用文学基础知识,从不同角度赏析、评论戏剧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并有个人的见解; 养成观赏戏剧的兴趣和习惯,乐於阅读戏剧文学作品. 四、学习评估建议 进行本单元的校内评估,宜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以进展性评估,透过适切的评估活动,察看学生的学习表现,并给予适当的回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促进学习效能.而在单元学习终结时,教师宜作总结性评估,安排适当的评估活动,查考学生整体的学习成效,惟评估活动须多元化,不宜单一设卷测考.有关的评估活动,举例如下: 进展性评估︰例如讨论、角色扮演、人物对话、读后感、撰写短评、座谈會、短剧改编等. 总结性评估︰ 例一 自选一文学剧本,就「戏剧行动」、「主要角色」、「对抗角色」、「突转」、「高潮」、「主题」等戏剧元素分析作品,并撰写评论. 例二 自选一出古典戏曲或现代戏剧,赏析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特色,撰写评论. 例三 观赏一出改编自文学作品的戏剧,与原著比较,撰写报告. 五、参考资料 教师参考资料: 姚一苇(1992) 《戏剧原理》,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 马丁?艾思林(Martin Esslin)(著),罗婉华(译)(1981) 《戏剧剖析》(An Anatomy of Drama),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马森(1994) 《西潮下的中心现代戏剧》,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 刘洪甲(主编)(1996) 《中外名剧台词鉴赏》,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河南教育出版社. 卢伟力(2004) 《香港舞台作为文化论述的香港戏剧》,香港:国际演艺评论家协會(香港分會). 谭霈生(1984) 《论戏剧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学生参考资料: 李立亨(2000) 《我的看戏随身书》,台北:天下远见出版公司. 黄美序(1995) 《戏剧欣赏读戏?看戏?谈戏》,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董健、马俊山(2004) 《戏剧艺术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选修单元七: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 一、学习目标 探讨不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情感世界,探究作者的创作用心,提高赏析、评论的能力;并掌握塑造人物的技巧,提升创作的能力. 二、建议学习重点 分析人物塑造与作者、时代、环境的关系; 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从不同角度评论作品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和手法的创新性; 比较及评论不同作品在人物形象的创作手法和艺术特点; 探究作者的创作用心; 运用塑造人物的手法创作或改编; 培养阅读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兴趣和习惯. 三、学习成果 从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丰富意蕴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体悟作者创作人物的深意,加深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了解; 能运用文学基础知识、观察力和想像力,从不同角度赏析、评论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并有个人的见解; 能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创作,以刻画人物,表达个人对社會、生活、环境的感受与体會; 能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改编作品,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体會; 乐於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 四、学习评估建议 进行本单元的校内评估,宜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以进展性评估,透过适切的评估活动,察看学生的学习表现,并给予适当的回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促进学习效能.而在单元学习终结时,教师宜作总结性评估,安排适当的评估活动,查考学生整体的学习成效,惟评估活动须多元化,不宜单一设卷测考.有关的评估活动,举例如下: 进展性评估︰例如观察练习、角色扮演、讨论、评论、人物对话、读后感、创作、改编故事等. 总结性评估︰ 例一 自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运用本单元所学习,分析及评论人物的塑造技巧. 例二 自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以现代人的观点及角度,重新塑造人物的形象. 例三 编写剧本.将本单元研习过的作品人物组合,尝试设计一个古今共时的场合,让他们穿梭往来. 五、参考资料 教师参考资料: 林保淳 (2003) 《古典小说中的类型人物》,台北:里仁书局. 陈炳良(编)(1991) 《香港文学探赏》,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书店. 费勇 (2003) 《美丽苍凉的手势 我看张爱玲》,台北:雅书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杨牧(1979) 《文学知识》,台北:洪範书店有限公司. 杨义(1993) 《中国现代小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欧阳子(1976) 《王谢堂前的燕子》,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 韩兆琦(主编)(2000)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人物形象辞典》,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罗志仲(2003) 《英雄中国小说最具代表性的英雄典型》,台北:好读出版社. 学生参考资料: 朱诠等(主编)(2001) 《文学作品人物词典》,渖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林翠芬(1999) 《香港文化照相簿》,香港:明窗出版社有限公司. 辜健(编)(2004) 《香港记忆》,香港:文学世纪社有限公司. 范紫江(1996) 《中国古代十大美女》,台北:业强出版社. 选修单元八:文学创作——原创或改编 一、学习目标 创作或改编文学作品,让学生享受创作的愉悦,抒发个人的思想感情,并发挥创意,提高赏析和创作能力,发展个人风格. 二、建议学习重点 认识相关的写作理论; 运用不同文类的特点自行创作或改编; 运用不同的创作手法自行创作或改编,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 培养修订作品的能力; 提高创作的兴趣; 培养认真创作的态度(如尊重原创、不断完善自己的习作、乐於接受别人对自己作品的意见). 三、学习成果 能创作或改编不同文类的作品,表达思想感情,呈现个性; 能发挥创意自行创作或改编作品; 养成创作的兴趣和习惯,认真创作. 四、学习评估建议 进行本单元的校内评估,宜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以进展性评估,透过适切的评估活动,察看学生的学习表现,并给予适当的回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促进学习效能.而在单元学习终结时,教师宜作总结性评估,安排适当的评估活动,查考学生整体的学习成效,惟评估活动须多元化,不宜单一设卷测考.有关的评估活动,举例如下: 进展性评估︰例如讨论、评论、角色扮演、人物对话、读后感、创作、仿作、续作、改写等. 总结性评估︰ 例一 创作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例二 自选一类文学作品,改写为另一种文类的文学作品. 例三 选取一篇文学作品,以崭新的角度加以演绎. 五、参考资料 教师参考资料: 仇小屏(2001) 《下在我眼眸里的雪:新诗教学》,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 白灵(1991) 《一首诗的诞生》,台北:九歌出版社. 曹其敏(1993) 《戏剧美学》,台北:五南图书有限公司. 陆志平、吴功正(1993) 《小说美学》,台北:五南图书有限公司. 郑明娳(1989) 《现代散文构成论》,台北:大安出版社. 郑树森(2003) 《小说地图》,台北:一方出版有限公司. 学生参考资料: 1. 余我(1999) 《现代文学写作技巧》,台北:五南图书有限公司. 2. 东瑞(1996) 《写作路上》,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 3. 夏衍(1978) 《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4. 张大春(2004) 《小说稗类》,台北:英属盖曼群岛商网络与书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 5. 陈义芝(2002) 《散文教室》,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 6. 渡也(1995) 《新诗补给站》,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7. 萧萧(1991) 《现代诗创作演练》,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 8. 萧萧(1997) 《现代诗游戏》,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 (空白页) 选修单元与必修部分的关系 单元 选修单元 与必修部分的关系 一 作家追踪——自选作家作品选读 本单元主要是必修部分「文学赏析与评论」的延伸,与必修部分的学习互相促进、互相补足; 学生在必修部分已涉猎多个重要作家的作品,并掌握赏析及评论作家作品的能力; 选修部分透过专研一位喜爱作家的作品,深入探讨作家的作品风格;同时,巩固和深化必修部分「文学赏析与评论」的学习,以提高学生赏析、评论作家作品的能力. 二 名著欣赏 本单元主要是必修部分「文学赏析与评论」的延伸,与必修部分的学习互相促进、互相补足; 学生在必修部分对各种文类的基本特徵和发展,以及历代名作名篇的名称已有所认识,又曾选读历代代表作家的单篇或节选作品,并掌握赏析、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 选修部分透过专研一部名著,掌握优秀作品丰富的内涵和艺术特色;同时,巩固和深化必修部分「文学赏析与评论」的学习,以提高学生赏析、评论文学名著的能力. 三 文学专题 (一)时代 本单元主要是必修部分「文学赏析与评论」的延伸,与必修部分的学习互相促进、互相补足; 学生在必修部分已对各朝代或年代较具代表性的作家、流派作品有概略的认识,又曾选读历代代表作家、流派的单篇或节录作品,并掌握赏析、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 选修部分透过比较、分析一个朝代或年代的作品,深入探讨这个朝代或年代作品的精神面貌,体會文学与时代的关系;同时,巩固和深化必修部分「文学赏析与评论」的学习,以提高学生赏析、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 单元 选修单元 与必修部分的关系 (二)主题 本单元主要是必修部分「文学赏析与评论」的延伸,与必修部分的学习互相促进、互相补足; 学生在必修部分已对各类的较常见的主题作品有概略的认识,又曾选读历代不同主题的单篇或节录作品,并掌握赏析、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 选修部分透过比较、分析一个朝代或年代同一主题的作品或不同朝代或年代的同一主题作品,深入探讨相同主题作品的意蕴、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同时,巩固和深化必修部分「文学赏析与评论」的学习,以提高学生赏析、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 四 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 本单元主要是必修部分「文学赏析与评论」和「文学创作」的延伸,与必修部分的学习互相促进、互相补足; 学生在必修部分已研习有关现代及当代较具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了解现当代文学的风貌,又曾涉猎不同文类的创作,并掌握赏析、评论和创作文学作品的能力; 选修单元透过比较、分析内地、台湾、香港、澳门及海外较具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探讨不同地域作品的特色;同时,巩固和深化必修部分「文学赏析与评论」和「文学创作」的学习,以提高学生赏析、评论和创作文学作品的能力. 五 香港文学 本单元主要是必修部分「文学赏析与评论」和「文学创作」的延伸,与必修部分的学习互相促进、互相补足; 学生在必修部分已选读一些香港作家的作品,对本土文学有初步的认识,又曾涉猎不同文类的创作,并掌握赏析、评论和创作文学作品的能力; 选修单元透过选读大量的香港文学作品,探讨香港文学作品的本土特色;同时,巩固和深化必修部分「文学赏析与评论」和「文学创作」的学习,以提高学生赏析、评论及创作文学作品的能力. 单元 选修单元 与必修部分的关系 六 戏剧文学评赏 本单元主要是必修部分「文学赏析与评论」的延伸,与必修部分的学习互相促进、互相补足; 学生在必修部分已研习古典戏曲及现当代戏剧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了解戏剧文学的特色,并掌握赏析、评论戏剧文学作品的能力; 选修单元透过研习多个较具代表性的古典戏曲及现当代戏剧作品,并观赏演绎这些作品的戏曲和话剧,深入探讨戏剧文学的特色;同时,巩固和深化必修部分「文学赏析与评论」的学习,以提高学生赏析、评论戏剧文学作品的能力. 七 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 本单元主要是必修部分「文学赏析与评论」和「文学创作」的延伸,与必修部分的学习互相促进、互相补足; 学生在必修部分已认识作家创作人物的艺术手法,了解人物塑造和主题的关系;又曾涉猎不同文类的创作,并掌握赏析、评论和创作文学作品的能力; 选修部分透过研习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评论人物的时代、社會和文化意义;同时,巩固和深化必修部分「文学赏析与评论」和「文学创作」的学习,以提高学生赏析、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 八 文学创作——原创或改编 本单元主要是必修部分「文学创作」的延伸,与必修部分的学习互相促进、互相补足; 学生在必修部分已掌握不同文类的特点,并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创作,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 选修单元让学生选取一至两种文类(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研习相关的写作理论和经典作品,尝试文学创作;或选取若干文学作品加以研习,将作品改写或以其他文学形式加以改编.通过创作或改编,让学生享受创作的愉悦,抒发个人的思想感情,并发挥创意;同时,巩固和深化必修部分「文学创作」的学习,以提高学生创作文学作品的能力. (空白页) 附录六 必修与选修单元安排构思示例 构思一 年级节数学习内容中六5必修单元 文学创作 戏剧文学 评赏 中五5必修单元 名著欣赏 中四5必修单元 必修单元 构思二 年级节数学习内容中六2必修单元 文学创作 3 戏剧文学评赏 中五2必修单元 3 名著欣赏 中四5必修单元 必修单元 必修部分学习单元 选修部分学习单元 拔尖保底、延伸学习 (构思一及二以学校开设3个选修单元为例,学校可因应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空白页) 词汇释义 用语解释公开评核 与香港中学文凭相关的评核和考试制度. 文学素养 文学素养包括:审美体验,让学生感受文艺的愉悦,涵泳终身,具有艺术品味和情操;理解、分析、欣赏、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以探索作品中所呈现的时代精神、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创作文学作品,以艺术手法,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 水平参照成绩汇报 水平参照是汇报考生公开评核成绩的方法,意即参照一套水平标准汇报考生在每一个学科的表现. 共同建构 学与教的「共同建构」取向与「直接传授」及「建构」取向不同,强调课堂内的教师和学生是一个学习社群,各成员共同参与,从而创造知识,并建立判断知识的准则. 共通能力 共通能力主要是帮助学生学會掌握知识、建构知识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通过不同科目或学习领域的学与教,可以培养学生的共通能力.这些能力还可以迁移到其他学习情况中使用.香港学校课程订出九种共通能力,包括: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创造力、批判性思考能力、运用资讯科技能力、运算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研习能力. 两文三语 「两文」指中文、英文书面语,「三语」指粤语、普通话和英语口语.香港的语文教育政策,是以「两文三语」为目标,期望学生兼擅中英语文,能书写通顺的中文、英文,操流利的粤语、普通话和英语. 其他学习经历 为促进学生的全人发展,「其他学习经历」是在高中课程下三个组成部分的其中一环,以补足考试科目和应用学习(前称职业导向教育),当中包括:德育及公民教育、艺术发展、体育发展、社會服务以及与工作有关的经验. 知识建构 这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当中,并非单纯获取知识,更能主动地连结到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从而建立及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香港中学文凭 学生完成三年高中课程,参加公开评核后获颁授的证书. 校内评估 是校内恒常进行对学生学习表现的评估活动.校内评估是校内学与教的一部分,以促进学生学习为主要目的.教师可根據评估所得的资料,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学生适当的回馈,同时按所需修订教学目标和调整教学策略. 校本评核 校本评核是指在日常学与教中,由学校任课教师来评核学生的表现.评核的分数将计算入学生的公开评核成绩. 校本评核调整机制 考评局用以调整学校提交校本评核分数的机制,以消弭教师给分时可能存在的差异,在调整过程中,教师所评学生的次第维持不变. 校本课程 我们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中央课程,以发展本身的校本课程,从而帮助学生达到教育的目标和宗旨.措施可包括调整学习目标,以不同方式组织教学内容、提供科目的选择、采用不同的学习、教学与评估策略.故此,校本课程其实是课程发展议會所提供的指引和学校与教师的专业自主之间,两者取得平衡的成果. 核心科目 建议所有高中学生都修读的科目,包括: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及通识教育科. 等级描述 是指在公开评核中某一个等级的典型学生能力的描述. 价值观和态度 价值观是构筑态度和信念的基础,而态度和信念则會影响人的行为及生活方式;价值观则是学生应发展的素质,是行为和判断的准则,例如:人权与责任、承担精神、诚信及国民身份认同.与价值观息息相关的态度會影响学习动机和认知能力.由於二者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上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价值观和态度的培养成为学校课程的主要元素. 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指人类感受、理解、欣赏和评监自然界与社會生活中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美而养成的一种独特的情调趣味. 课程及评估指引 由课程发展议會与香港考试及评核局联合制订.内容包括课程宗旨、课程架构、课程规画,学与教的建议及评估方式等. 课程衔接 课程衔接是指不同学习/教育阶段课程(包括个别科目)的衔接,如幼稚园、小一(幼稚园与小学),小六及初中一(小学与中学),初中三与高中四(初中与高中).本港学校课程架构以八个学习领域(不是个别科目)、九种共通能力,以及价值观和态度来建构连贯各学习阶段的课程,并以五种基要的学习经历来贯彻全人发展的教育目标.因此,学生在踏进高中学习阶段时,他们应已具备各科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教师在设计有关学与教的内容和策略时,亦应考虑学生在先前学习阶段的已有知识和学习经历,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学习. 学生的多样性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各有不同的禀赋,性向、才情,智能、喜好也各有差异,而学习经历、家庭、社會、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都构成他们在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方式等的不同. 学生学习概览 除了香港中学文凭试和应用学习的成绩纪录外,「学生学习概览」是一份补充资料,记录学生在高中阶段三年内参与各种学习活动的经历、体验和成就,以作为全人发展的佐证. 学习目标与学习重点 学习目标涵盖课程要求学生学习的重要範围,包括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等,并订定出课程学习的方向,以作为学校规画课程的依據. 学习重点是根據学习目标发展出来的重点内容,作为学校设计课程和教学的参考.学习重点具体地说明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习範疇所需学习的知识、需掌握的能力,以及需培养的兴趣、态度和习惯等. 学习成果 是指预期学生完成课程或某学习阶段后的学习表现,是根據课程的学习目标及学习重点而拟定,可作为评估学习成效的依據,并反映学生在课程学习后应能达到的学习表现,以促进他们的学习. 学习社群 学习社群是指一群有共同价值观与目标的成员紧密合作,积极参与、协作及反思,从而孳生蕃衍新知识,并创建学习的新方法.在学校的情境,学习社群除了学生与教师之外,往往更涉及学生家长及其他社群. 学习差异 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存在的学习差距.照顾学生学习差异,并不是强要拉近学生之间的差距,而是要充分利用学生的不同禀赋,并视之为促进有效学与教的宝贵资源.在教学上应珍视每个学生的独特才具,因材施教,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性向和才能,为他们创设空间,发挥潜能,获取成就. 学习领域 学习领域是组织学校课程的一种方法.把主要知识领域中基本和相关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均衡、连贯及涵盖各种重要学习经历的课程.本港学校课程划分为八个学习领域,即中国语文教育,英国语文教育,数学教育,个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科技教育,艺术教育和体育. 选修科目 为配合学生不同的兴趣、能力和志向,在不同学习领域内设立了二十个科目,供高中学生选择. 应用学习 (前称职业导向教育) 应用学习(前称职业导向教育)是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学习以宽广的专业和职业领域作为学习平台,帮助学生发展其基础技能、思考能力、人际关系、价值观及态度和与职业相关的能力,为未来进修、工作及终身学习做好准备.应用学习课程与24个高中科目互相补足,使高中课程更多样化. 参考文献 文件 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會(1996) 《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学科课程标准》(试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2001) 《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暂行纲要语文学习领域》,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 教育部(2003)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课程规划署(2002) 《中学华文课程标准》,新加坡:教育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200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北京:语文出版社. 语文教育及研究常务委员會(2003) 《语文教育检讨总结报告:提升香港语文水平行动方案》,香港:语文教育及研究常务委员會. 课程发展议會(2002) 《中国文学课程指引(中六)》,香港:教育署. 课程发展议會(2002) 《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指引(小一至中三)》,香港:教育署. 课程发展议會(2002) 《基础教育课程指引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小一至中三)》:教育署. 课程发展议會(2001) 《中国语文课程指引(初中及高中)》,香港:教育署. 课程发展议會(2001) 《中学中国语文建议学习重点(试用本)》,香港:教育署. 课程发展议會(2000) 《学會学习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谘询文件,香港:教育署. 课程发展议會(1992) 《中国文学科课程纲要(高级程度)》,香港:教育署. 课程发展议會(1991) 《中国语文及文化科课程纲要(高级补充程度)》,香港:教育署. 课程发展议會(1986) 《中国文学科课程纲要(中四至中五)》,香港:教育署. Board of Education (1995) Curriculum Frameworks: Language Arts. New York: Board of Education Board of Education (1997) Language Arts Content Standards. California: Board of Education Board of Education (1997)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English Language Arts. New York: Board of Education Board of Education (1998) English-Language Arts Content Standards for California Public Schools: Kindergarten Through Grade Twelve. California: Board of Education Board of Education (1999) English-Language Development Standards for California Public Schools: Kindergarten Through Grade Twelve. California: Board of Education Board of Studies (1998) English K-6 Syllabus. State of New South Wales: Board of Studies Board of Studies (1999) English Stage 6 Syllabus. State of New South Wales: Board of Studies Board of Studies (2000) Curriculum and Standards Framework II. Victoria: Board of Studies Board of Studies (2003) HSC Assessment in a Standards-Referenced Framework: A Guide To Best Practice. State of New South Wales: Board of Studies Curriculum Corporation (1994) English: A Curriculum Profile for Australian Schools. Victoria: Curriculum Corporation Curriculum Council (1998) Curriculum Framework for Kindergarten to Year 12 Education in Western Australia. Western Australia: Curriculum Council Curriculum Council (1998) ENGLISH: Learning Area Statement. Western Australia: Curriculum Council Ministry of Education (2000) The Ontario Curriculum Grades 11 and 12: English. Ontario: Ministry of Education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1999) The Ontario Curriculum Grades 9 and 10: English. Ontario: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Nation Commission on NAEP 12th Grade Assessment and Reporting(2004),12th Grade Student Achievement in America: A new Vision for NAEPA Report to The National Assessment Governing Board. America.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English &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1996) Standards for the English Language Arts. Illinois: NCTE & IRA National Curriculum Council (1988) National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London: DES/WO Qualifications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 (2003) Changes to the Key Stage 4 Curriculum: Guidance for implementation from September 2004. London: Qualifications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 Virginia Board of Education (2003) English Standards of Learning Curriculum Framework: K-12. Richmond: Virgini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其他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1997) 《面向21世纪,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见《课程、教材、教法》1997年第6-7期,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课题组(编)(2000) 《中外母语课程标准译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方智範(2004) 《对文学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学习试验修订版高中语文大纲的几点体會》,http://www.pep.com.cn. 王文中等(2004)《教育测验与评量教室学习观点》,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王培光(1995) 《语文能力与中文教学》,北京: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 王荣生(2003)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 王荣生(2004) 《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任长松(2003) 《走向新课程》,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任长松(2005) 《高中新课程与探究式学习》,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任长松(2005) 《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朱作仁(主编)(1992) 《语文测验原理与实施法》,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余民宁(2002) 《教育测验与评量成就测验与教学评量》,台北:心理出版社. 吴效锋(主编)(2002) 《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渖阳:渖阳出版社. 吴维宁(主编)(2004) 《新课程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周军(2003) 《教学策略》,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周庆元(1999) 《中学语文教育心理研究》,长沙:湖南师範大学出版社. 林崇德(1999) 《学习与发展中小学生心理能力发展与培养》,北京: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 林彬晖、黄清(2003) 《加强审美教育:展示文学课程的魅力》,湖南:湘潭工学院学报(社會科学版)第5卷第4期. 波帕姆 (Popham, W. James).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2003) 《促进教学的课堂评价》,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威金斯 (Wiggins, Grant).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2005) 《教育性评价》,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柯华葳(主编)(2004) 《华语文能力测验编制:研究与实务》,台北:远流出版业股份有限公司. 倪文锦(1998) 《语文考试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倪文锦(主编)(2004)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唐秀玲等(编)(2004) 《语文及文学教学:从理论到实践》,香港:香港教育学院中文系. 祝新华(2005) 《能力发展导向的语文评估与教学总论》,新加坡:中外翻译书业社. 高凌飈(主编)(2005) 《普通高中新课程模块学业评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凌飈(2003) 《关於高考改革的一些初步设想》,海口,海南专题研讨會发言稿. 区培民(主编)(2003)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崔允漷(2000) 《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张必隐(1995) 《阅读心理学》,北京: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 张永昊、周均平(1998) 《感应与塑造:语文审美教育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教育统筹局课程发展处中国语文教育组(2004) 《缀文创思:开展中国文学课程新路向》,香港:教育统筹局. 教育署课程发展处中文组(2002) 《涓涓江河:面向中学中国语文课程新世纪》,香港:教育署课程发展处. 莫雷(1990) 《语文阅读水平测量》,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荷克丝.黛安 (Heacox, Diane).杨希洁(译)(2004) 《差异教学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陈龙安(1995) 《创造思考教学的理论与实际》,台北:心理出版社. 程红兵(1996) 《语文教学的人文思考与实践》,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程翔(2001) 《北大附中语文课程改革综述》,北京,第四届中国语文课程教材教法国际研究會交流论文. 黄显华等(1998) 《香港中小学中文科课程与教学研究及发展计画报告》,香港: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研究所. 董奇(主编)(2003) 《教学中的测验与评价》,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雷实(2004) 《谈谈"语文素养"》,见《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12期,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200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200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刘永康、翟启明(主编)(2001) 《中学语文教学论》,成都:天地出版社. 刘国正等(编)(1995) 《中国当代写作与阅读测试》,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欧阳汝颖、汤浩坚、梁慧霞 (2003) 《母语基本能力香港教育工作者的看法》,香港:香港大学. 欧阳汝颖、汤浩坚、梁慧霞 (2003) 《母语基本能力对比研究:华语地区》,香港:香港大学. 欧沧和(2002) 《教育测验与评量》,台北:心理出版社. 潘庆玉(主编)(2004) 《语文新课程理念与实践》,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蔡敏(2006) 《当代学生课业评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卢建筠(主编)(2004) 《高中新课程教学策略》,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锺启泉、崔允漷、吴刚平(主编)(2003)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上海:华东师範大学出版社. 锺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200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範大学出版社. 韩雪屏(1998) 《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Arter J., McTighe, J. (2001) Scoring Rubrics in the Classroom: Using Performance Criteria for Assessing and Improving Student Performance. Corwin Press. Assessment Reform Group. (1999)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Beyond the Black Box. Cambrid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School of Education. Assessment Reform Group. (2002)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10 principles. Cambrid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Faculty of Education. Bailey, K. M. (1998) Learning about Language Assessment: Dilemmas, Decisions, and Directions. Boston: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 Biggs, J. (eds.) (1996) Testing: To Educate or To Select? Education in Hong Kong at the Crossroads. Hong Kong: Hong Kong Educational Publishing Co. Black, P. & Wiliam, D. (1998). Assessment and Classroom Learning. Assessment in Education, 5 (1), pp. 7-74. Black, P. & Wiliam, D. (1998) Inside the Black Box: raising standards through assessment. London: Kings College School of Education. Black, P. et al. (2003)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Putting it into practice. Maidenhead: Open University Press. Bransford, J. et al. (2000) How People Learn: Brain, Mind, Experience, and School. Washington D.C.: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Entwistle, N. (1988) Styles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An integrated Outlin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for Students, Teachers and Lecturers. London: David Fulton Publishers. Marsh, C. J. (1997) Key Concepts for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Planning, Management & Ideology. London: Falmer Press. Marton, F. and Morris P. (Eds.) (2002) What Matters? Discovering critical conditions of classroom learning. Sweden: Acta Universitatis Gothoburgensis. Marzano, R. J. (2001) Designing A New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Corwin Press. Marzano, R. J., Pickering, D. J, McTighe, J. (1993) Assessing Student Outcomes: Performance Assessment Using the Dimensions of Learning. Virginia, ASCD. McNamara, T. (2000) Language Testing. New York: Oxford. Moseley, D. et al.(2003) Thinking Skill Frameworks for Post 16 Learners. An Evaluation Report to Learning Skills Development Council: University of Newcastle Upon Tyne. Oxford, R. L. (1990)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Boston: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 Riding, R. & Rayner, S. (1998) Cognitive Styles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Understanding Style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and Behaviour. London: David Fulton Publishers. Skilbeck, M. (1994)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ondon: Harper & Row. Smith, F. (1992) To Think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Education. London: Routledge. Stern, H. H. (1992) 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tiggins, R. (2004). New Assessment Beliefs for a New School Mission. Phi Delta Kappan, 86 (1), pp.22-27. Tse S. K. et. al. (Ed.) (1995)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A Hong Kong Perspective. Hong Kong: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Watkins, C. (2003) Learning: A sense-makers guide. London: Association of Teachers and Lecturers (ATL). Watkins, C. (2005) Classrooms as Learning Communities: What's in it for schools? New York: Routledge. Watkins, D. & Biggs, J. (2001) Teaching Chinese Learner: Psychological and Pedagogical Perspectives. Hong Kong: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Centre,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Wood, D. (1998) How Children Think and Learn. Oxford: Blackwells. 附:参考网址 课程发展:中国语文教育 http://www.edb.gov.hk/cd/chi 人民教育出版社 http://www.pep.com.cn 中文教育网 http://www.chineseedu.hku.hk 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 http://www.k12.com.cn 中国文化研究院 http://www.chiculture.net 中国基础教育网语文 http://www.cbe21.com/subject/chinese 中国教育学會 http://cse.edu.cn 中华里 http://www.chinalane.org 考试院(台湾) http://www.exam.gov.tw 香港大学母语教学教师支援中心 http://www.cmi.hku.hk 教育部 http://www.moe.gov.cn 教育部(台湾) http://www.edu.tw 教育部考试中心 http://www.neea.edu.cn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http://www.ncct.gov.cn 新加坡教育部 http://www.moe.edu.sg 网上中华五千年 http://rthk.hk/chiculture/fivethousandyears/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 http://www.cciv.cityu.edu.hk (空白页) 课程发展议會—香港考试及评核局 中国语文教育委员會(高中)委员名录 (自2003年9月至2013年9月止) 主席: 周国正教授 委员: 何伟杰博士 (至2011年7月止) 李惠萍女士 (自2012年8月起) 狄慧英女士 (2009年11月至2012年7月) 唐欧燕文女士 (至2009年4月止) 徐蒋凤女士 (至2010年9月止) 许守仁先生 (2007年12月至2010年10月) 郭耀丰校长 (自2008年10月起) 麦爱英女士 (至2008年9月止) 程淑仪女士 (自2009年11月起) 曾谢洁芳女士 汤浩坚博士 冯禄德先生 (自2006年1月起) 潘步钊博士 邓成宙先生 黎欧阳汝颖博士 萧宝珠女士 谢耀基博士 锺肇新女士 (至2009年11月止) 当然委员: 唐欧燕文女士 (教育局)(自2009年4月起) 李小达先生 (教育局)(至2009年4月止) 谭慕仪博士 (香港考试及评核局)(自2009年9月起) 黎国伟先生 (香港考试及评核局)(2005年9月至2009年8月) 冯禄德先生 (香港考试及评核局)(至2005年8月止) 秘书: 郑文亮先生 (教育局) 课程发展议會-香港考试及评核局 中国语文教育委员會(高中)委员名录 (自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 主席: 郭耀丰先生 委员: 于宗麒先生 孔嘉宝女士 弘惠仪女士 何洁仪女士 李惠萍女士 林安博士 林广辉先生 张咏梅博士 汤浩坚博士 黄志新先生 潘步钊博士 蔡凤诗女士 卢鸣东博士 谢耀基博士 罗燕琴博士 当然委员: 卢沛霖先生 (教育局)(自2014年1月起) 唐欧燕文女士 (教育局)(至2014年1月止) 谭慕仪博士 (香港考试及评核局) 秘书: 余敏生先生 (教育局)(自2013年12月起) 郑文亮先生 (教育局)(至2013年12月止)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应试教育和通识教育  《中学生理科应试》  《诚实应试》里的答案  《吃货辞典》  《开心辞典》  吉林卫视《幸福辞典》  《2013财经小辞典》  《唐诗鉴赏辞典》  《精选营销辞典》  《新牛津英语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