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程系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 培养目标
通信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既有扎实的电子技术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有从事通信技术工作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工作在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现代电器、通信终端等领域的与通信技术相关的产品生产(工艺、调试、检测、维修)、技术、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一)知识目标 掌握本专业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程序设计基本知识、通信原理及通信网基础等。
(二)能力目标
掌握通信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相应通信设备、相关终端产品的安装维护、测试、运行、维修、管理和销售服务的能力;具有处理通信产品、设备生产过程中的工艺问题,保证产品质量的业务素质,具有技术革新能力;具有通信系统与机房设备、通信网络的安装、调试及系统配置、维护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能翻译与查阅外文专业资料,具有计算机操作、简单软件应用及借助网络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政治素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文化素质: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素养、语言文学艺术素养。
3、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能够和人友好相处。
4、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责任感、事业心,敬业爱岗、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知识能力要求表
知识结构
| 基础理论知识 | 主要支撑课程:高等数学,复变函数,线性代数,概论与数据统计,专业导论 |
专业理论知识 | 主要支撑课程:电路基础,数字电路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工程制图,AutoCAD,电磁场与电磁波 | |
技能基础知识 | 主要支撑课程:实用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工程制图,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 |
技能专业知识 | 主要支撑课程:模拟电路技术,AutoCAD,光纤通信技术,微波与天线技术,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 | |
能力结构
|
学习能力 | 应具备的学习能力:具有跟随时代步伐,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
培养方式或途经:开展选修课,通过相应的自学和培训,规定学生取得相应证书等。 | ||
专业能力 | 应具备的学习能力:具有相应通信设备、相关终端产品的安装维护、测试、运行、维修、管理和销售服务的能力;;具有通信系统与机房设备、通信网络的安装、调试及系统配置、维护的能力 | |
培养方式或途经:课堂教学,顶岗实习。 | ||
沟通能力 | 应具备的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能翻译与查阅外文专业资料,具有计算机操作、简单软件应用及借助网络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 | |
培养方式或途经:外语口语的开展,举办演讲比赛,举办各种社团活动等。 | ||
创新能力 | 应具备的学习能力:掌握通信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 |
培养方式或途经:毕业设计,参加各种竞赛,激发兴趣。 | ||
素质结构
| 政治素质 | 主要支撑的课程:形势与政策,军训与国防教育,毛、邓、三概论 |
培养方式、途经:理论教学,技能培训,举办各种讲座等。 | ||
人文素质 | 主要支撑的课程:思修与法基 | |
培养方式、途经:理论教学,举办社团活动等。 | ||
专业素质 | 主要支撑的课程:高频电子电路,光纤通信技术,微波与天线技术,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 | |
培养方式、途经:课堂教学,实训实习等。 | ||
职业素质 | 主要支撑的课程:数字电路技术课程设计,移动通信技术 | |
培养方式、途经:职业技能培训,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 ||
身心素质 | 主要支撑的课程:体育,军训等。 | |
培养方式、途经:课堂训练,举办社团活动,开展讲座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