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健康生活和谐校园的文章 > 关于永和街九龙镇
  • 关于永和街九龙镇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08-01-07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4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doc
    文档作者:MS User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目 录
    关于永和街九龙镇
    部分村居青少年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开发区萝岗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今年六月份,区关工委到永和街和九龙镇,了解农村青少年的教育情况.先后调查了永和街的新庄村,永岗村,钟村,贤江村,九龙镇的九佛社区居委会,莲塘村,燕塘村,迳头村,大坦村,镇龙村,共九个村和一个居委会.永和街四个村总共有常住户籍人口12888人,其中18岁以下青少年2500人左右,九龙镇五个村和一个居委会,总共常住户籍人口18024人,其中18岁以下青少年3676人左右.
    调查情况表明,农村青少年教育情况总体来说比较好.
    一,村委和居委会领导,对本地青少年的教育问题比较重视.他们平时经常强调贯彻九年义务教育法的重要性,并在工作中努力抓好落实.当发现少数青少年不愿意上学,或表现不好时,村干部就及时研究解决办法,加强帮助教育.不少村的书记,亲自出马和青少年谈心,细心教育引导.大部分村,根据本村经济能力,适当奖励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鼓励青少年学业有成.如永和街的几个村,对考上大学的本村的学生有3000到5000元的奖励.这类措施,对调动青少年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活动比较落实.学生在学校表现不好时,老师能及时和家长,村干部沟通,共同商量教育办法.学校召开有关会议,邀请村干部参加,村干部对学生的在校表现,对学校的教学动态有较充分的了解,为有针对性的帮助青少年创造了条件.村委会在每年的总结大会和其他有关场合,就抓好青少年的教育问题提出要求,为配合学校的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永和新庄村等单位,还特别邀请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给青少年讲历史传统,介绍当地以前的经济形势,讲上一代人如何艰苦创业的情况,联系现在经济条件改善的实际,对青少年进行"对比教育",要求青少年珍惜来至不易的大好局面,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做有益社会的人.
    三,部分农村文体活动开展比较好,使青少年的业余生活比较实,丰充富.永和街结合假日组织青少年参观科学城的科普展览,到外资企业参观,开展读书活动,既活跃了青少年的文化生活,又使他们开阔了眼界,受到了教育.九龙镇燕塘村团支部,经常利用业余时间组织青少年开展拔河比赛,篮球友谊赛,免费为青少年堤供灯光球场,为他们开展各项文体活动提供方便条件.有些村还组织青少年开展舞狮活动,这一切使得农村青少年在课外和业余时间里,有场所可玩,有健康的活动可以参与,减少了黑社会对他们的腐蚀和拉拢的机会,使他们走上了健康成长的道路.
    在调查中我们欣喜的看到,义务教育法在这些村和社区落实得比较好,教育强区的指导思想深入人心,各村都在结合实际在认真贯彻执行.一些新接收过来的农村,在学校的兴建,扩建,改造等硬件和软件建设方面抓得比较紧.人民群众对开发区党委,管委会,萝岗区政府投入大量经费和精力改善学校的软硬件条件普遍反应比较好,觉得他们的子女确实享受到了新区在义务教育方面给他们带来的实惠,心里很感谢.调查所到之处,青少年求学上进的气氛也比较浓,以升学和考上好学校为荣的村风,社风基本形成.学生发奋读书,被中学大学和专业学校录取的比较多.青少年在社会上表现也比较好,我们调查的单位,没有发现18岁以下青少年中有吸毒,参加黑社会组织和恶性犯罪的.有些青年,虽然考不上学校,没有继续上学,但也不是无事可做,有的转入务农,有的替父母打理生意,社会表现令人比较放心.
    在调查中,虽然我们感到总体情况比较好,但由于萝岗区成立的时间不长,永和和九龙镇分别是过去白云区和增城市比较边远的地区,教育基础相对比较差.因此,农村青少年教育也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比如,有的农村青少年因家庭经济条件差,社会的帮扶一时难以到位,而只好辍学在家;有的农村青少年因父母婚姻出现问题,导致家庭照顾不周,管教不严,存在着走入歧途的危险;还有的青少年道德水准比较低,在他们身上不同程度存在着好逸恶劳,小偷小摸的恶习;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也存在一些负面因素,广大农村青少年同样面临着黄,赌,毒的诱惑和考验,特别是有的网吧为了追逐利润,不顾有关规定,不时将黑手伸向青少年,使得一些青少年迷恋网吧,无心向学,甚致离家出走,学校和家既担心又无可奈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外来工子女教育的问题,还没有引起村,社的足够重视,各单位对外来工的子女人数情况,受教育情况,社会表现普遍说不清楚,这充分表明外来工子女教育问题还未能纳入村,社青少年教育的范围.
    根据我们这次调查了解的情况,考虑到义务教育法和区党委教育强区的要求,为了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就加强和改进农村青少年教育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党委,管委会,区政府决策参考.
    一,进一步加强农村青少年由农村向城市转型的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城区这是我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区相当一部分农村要进行村委改选,群众要由农民变为城市居民,既使暂时不改的农村,也将在我区工业化迅速推进的大潮下耕地面积日渐减少,许多农民也将由原来的农耕生活,逐步转向城镇就业生活.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这种历史的转变中,有许多人思想还没有跟上形势的发展,其中就包括了一部分青少年.他们还是习惯过去那种自种自收,自给自足,散慢的小农生活,对区举办的各种就业培训,兴趣不浓,劲头不大,对到工厂当产业工人不习惯.有一个村参加就业培训后,就业的人员中有200多人,在工厂干了很短的时间,就辞工不干回农村了.究其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受不了工厂的纪律约束,有的甚至对上,下班要转乘公交车也不习惯而辞工回家.青少年不上学了,又失去了耕种的土地,又不去积极就业,在自由散慢中极易步入歧途.农村向城市的转型,建设社会主义新城区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有多种措施去保障.对青少年进行由农村向城市转变的教育就是其中一个主要方一面.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关于校园生活的文章  大学校园生活文章  校园生活的文章  生活健康文章  和谐校园生活的作文  与学校生活有关的文章  有关生活的颜色的文章  为生活奋斗的伤感文章  申请学生会生活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