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 > 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方法初探
  • 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方法初探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09-06-02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2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doc
    文档作者:微软用户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方法初探
    一,语文课堂提问的现状
    目前我们的语文课堂,常常存在提问目的不明确,提问逻辑性不强,提问方法不当,提问时机不准,提问质量不高的问题.
    语文课堂的提问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肤浅性提问,看似场面热闹,老师一问学生齐声回答,表面学生全会,实则没学什么,还会导致学生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质难性提问,问题高深莫测,显示老师水平高,学生目瞪口呆,不知所措;模糊性提问,问题模棱两可,学生云里雾里,一脸茫然,摸不着头脑;习惯性提问,问题未经设计,每讲一两句便问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如同口头禅,看似问得多,实则什么也没问;惩罚性提问,发现某一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突然发问,借机整治,久而久之使学生视老师提问为畏途,等等.
    这些类型的提问弊多利少,不如不问.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取决于教师的提问.关注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应该是每个语文老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二,什么是语文课堂有效提问
    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使学生实现获取语文知识,形成语文技能,提高语文素养,训练逻辑思维等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探索正确答案时学生的接受度与效率.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能,必须在课堂提问上着实下一番功夫,而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是有效性.
    三,怎样做到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
    1,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
    教师所提问题一定要围绕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我是你的十万万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一语是理解的难点,也是体悟朦胧诗特点的重要语句之一.教者若泛泛地讲朦胧诗的特点或诗句的理解要领可能效果不好,但若就此诗句设问:"这两句话矛盾吗 从字面看两句分别是什么意思 如果进一步深入还可作何理解 "就可能激起学生探究与思考的热望,进而引发对看来矛盾的诗句的仔细品味.这样提问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引导学生关注此诗,加深了对诗的印象,还在于可让学生从对诗的实际探求过程中悟到读诗的要领,跨进诗的大门,形成感悟诗的能力.同样,教学《荷花淀》时如问"水生嫂的性格怎样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你认为哪些环境描写特别精彩 ",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时若问"别里科夫的哪些言行特别有趣 他的'怪'表现在哪些地方 ",这都能较好地切中文章要处,引导学生直接把目光投向文章关键,从而很快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设计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于理解或鉴赏性材料的提问,要尽可能突破"标准答案"的窠臼,让答案具有多维性,力争引起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立精神.如教学《失街亭》时,若问"为什么说街亭失守是马谡的过错 "就显得机械刻板,僵化了学生思想.若改问"街亭失守是谁的过错 "学生灵感的火花就可能被点燃,见解就可能丰富多彩,这就有利于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培养学生辩证客观思考问题的良好思维品质.又如教学《篱笆那边》这首小诗时,如果在学生自读全诗后提出问题:"爬围墙弄赃围裙,可能吗 弄赃了围裙上帝骂,可能吗 "启发学生从对比中认识到"弄赃围裙上帝骂是不可能的",然后提出:"由此可见,上帝骂'我'不是实写,那么,应该怎样理解这'不实'的写法 "这就把极为广阔的思考天地展示给了学生,对培养他们的创新思考能力极为有益.白素云老师为《警察与赞美诗》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怎样看苏比用故意犯罪的手段争取到监狱里过冬而不愿意接受慈善机关的施舍的作法 你是怎样看苏比的'灵魂高傲'与'好逸恶劳'的,这二者同时出现在苏比身上,矛盾吗 "l这样的提问,既紧扣了教材,又给予了学生充分施展自己创造才能的机会,对于学生的自我锻炼,自我提高大为有利.
    3,提问要讲究章法
    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的提问所涉及的内容都不是孤立的,相互间存有一定的内在顺序.因此,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组织课堂提问要讲究章法.课堂上所提问题要尽可能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同时,组织一连串问题,构成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链".这种"问题链"能够体现教师的教学思路,打通学生的学习思路,具有较大的容量,大到举纲提要,统率全篇,小的也能解决某个问题.
    另一方面,要适时适量,即提问的时机要得当.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只有当学生具备了"愤,悱"状态,即到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才是对学生进行"开其心"和"达其辞"的最佳时机.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好时机,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能"跳一跳,摘得到",并达到解惑的目的.提问设计要精简数量,直入重点.一堂课45分钟,不能都有提问占据,应当重视提问的密度,节奏以及与其他教学方式的配合.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语文课堂拓展的有效性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语文课堂提问技巧论文  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语文课堂提问调查表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