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部引进丰田汽车公司TEAM21一级,二级
课程试验项目启动会上的讲话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刘占山
尊敬的稻叶副社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的同事一起参加引进丰田培训课程试验项目启动会,感到十分高兴.首先,我代表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对丰田公司多年来热心支持中国职业教育事业表示衷心地感谢!
丰田公司与中国职业教育方面的合作已经有了10多年的历史,从1994年起丰田公司就开始与我国部分职业院校合作,设立T-TEP(TOTYOTA TECHNICAL EDUCATION PROGRAM)学校.一汽丰田成立后,又加大了与教育部合作的范围.2004年9月24日,吴启迪副部长代表教育部与丰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和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签订协议,计划到2010年合作建立40所T-TEP 学校,协议内容涉及捐赠教具,教材,师资培训等.目前合作建设的职业院校已有27所,丰田方面捐助给项目学校的教具教材价值近2400万元人民币.同时,教育部协调海关,税务等部门为丰田方面捐助的教具免税金额达770万元.
2006年6月12日,我部又与丰田汽车公司,丰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和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将丰田汽车公司TEAM21培训课程体系引入我国.丰田公司在协议中承诺将无偿向中国教育部提供包括丰田售后服务一级,二级培训课程,教材,试题库,教师培训等,并帮助项目学校推荐学生就业.丰田公司无偿提供的这套培训课程是面向中国职业院校汽修专业开放的,具有公益性质的课程.这对我国职业院校汽修类专业深化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前不久,丰田公司为进一步促进我部引进的丰田培训课程的顺利实施,又决定向我部赠送14台威驰轿车作为教具车,以及丰田发动机,变速器等总成教具,价值5,000万日元(约326万元人民币);同时决定设立1亿日元(约合652万元人民币)的奖学金,用于奖励项目学校中学习丰田课程的优秀学生.对此我们表示高度赞赏并再次表示诚挚的谢意!
目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今后一个时期,中国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迫切要求造就规模宏大的技能型人才队伍.因此,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教育事业要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到2010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要达到800万人,使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大体相当,要继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发展方针,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以缓解社会各行各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目前技能型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汽修行业发展,提高服务质量的突出问题.据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2003年对部分一,二类维修企业抽样调查,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中,有26.2%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一线工人中,有38.5%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接受过新技术培训的为11.7%,维修基础培训的有38.7%.具有故障诊断能力的技术工人仅占20%( 日本为40%, 美国达到80%);从抽样样本看,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技术工人8%,其中年龄在55岁以上者占37.5%,且绝大多数知识结构老化,难以适应现代汽车维修新技术.另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布的统计数据,2006年中国汽车总产量达728万辆,居世界第三位,其中轿车产量387万辆,增长39.7%.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增加,对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满足汽修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2003年底,教育部,交通部等六个部委联合启动了"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工程"实施的重要专业领域之一.中央财政已经连续两年投入1.3亿元人民币对82所开设汽修专业的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给予支持,使这些院校的办学实力显著增强.为引进丰田培训课程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丰田培训课程"是在多个国家行之有效的较为成熟的职业技术培训体系,也是我部正式引进的以世界知名企业岗位培训体系为支撑的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项目.教育部张新胜副部长和吴启迪副部长对项目的开展十分重视,希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项目院校领导要充分认识"丰田培训课程"的引进对推动我国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积极选派优秀教师参加丰田公司组织的培训活动,严格按照"丰田培训课程"的要求安排教学计划,配备教学和实训所需的设施设备和教材,加大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训,严格考核制度,尽快建立起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课程体系,逐步建立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确保达到企业对员工上岗的基本要求.
下一页